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2024-04-11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共10篇)

篇1: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

质量评价

胡集中心小学 2012年3月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评价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评价,可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态度

教学态度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既要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又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教学态度包括:执行教学文件、课前准备、教案质量、为人师表。

二、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演示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教师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教师在教学中按照社会的、国家的要求掌握教学方向,控制教学进程。发挥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效果

衡量体育教学效果必须要用具体事实和数学加以说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三条基本任务完成的实际效果。在思想教育方面,要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情况和效果。在增强体质方面,要看运动负荷和密度达到的程度如何,在知识、技能教学方面,要看学生学习掌握基本教材和巩固提高的程度如何。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内容、步骤、运动负荷等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安排,要严格要求。

四、教学改革

要改革体育课教学中过分注重运动技术传授的倾向,这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法上要形式多样,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材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上得生动活泼。

评价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方法:

1、同行评价

如果体育教师有机会互相评价教学质量,无疑对互换教学信息、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过程。

2、学生评价

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他们可以根据教师的上课情况和自己的亲身体会,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方式,也是索取教学对象反馈信息的良好方法。

3、领导评价

领导不但要抓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应当全面了解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帮助领导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能达到统一教学思想、总结经验之目的。

4、自我评价

教师的职业方式是“ 个体劳动”,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上课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可以使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根据《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用打分的方式进行,这四个角度评价得分的均数,就是该教师体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最后得分。

胡集中心小学

2012年3月

篇2: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发展、各种体育教学思想的提出以及课程结构的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体系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为体育本身来说,它最本质的功能就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脱离了体育健身的最本质的功能,体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由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以及快乐体育、淡化运动技能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做秀课,体育锻炼的量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达到标准和要求,并没有很好的起到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和意识的作用。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体质在持续的下降。这和学校和学生不重视体育健身有直接的关系。长此以往,新一代的“东亚病夫”就会出现,将会给我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最近,教育部启动了全国学校的体育阳光工程,可见,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下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偏离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传统地存在着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的严重缺乏等诸多问题。体育课应还原其本原,在加拿大评价一堂体育课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学到了体育技能,学生身体潜能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竞技的因素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体育教学除在学校教学中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基础上,还应以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最终目标。体育学习的评价应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手段、评价方法和不同的评价主体,真正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和改进教学的作用,才能更为客观、公正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工作日益重要和紧迫的今天,研究和确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关于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文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既考虑到现实,又着眼于未来,以课堂教学、学期教学和学年教学为准建立框架体系,将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评价综合起来,主要以大学体育教师,普通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建立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通常以学期或者学年的时间段来进行评价。

(二)研究方法

1.调查访问法:以大连市各高校为研究对象,向从事体育教育的专家、研究员、教授共4O人发放两轮专家问卷,两次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2份,问卷回收率93.3%。问卷回收后,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处理。

2.数理统计法

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一)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代表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体育教学的本质,既全面、准确、简明,又防止指标过多、过繁。而且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内在的、客观的联系,并且能够相互依存。

2.全面动态原则

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能够从多方面反映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客观现实;同时它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体系的设计和标准的设定必须考虑到奋斗目标的总体性和实现过程的阶段性,而不能静态设计,生搬硬套,不求变化。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原则

定性评价是指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应该过于注重对结果的探讨,同时应该注重教学过程评价的探讨。在对结果的探讨过程中又要通过一定的数据来显示,即要有一定的数据来显示,通过数据来反映出所处的开发深度和层面,这样能够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合理性。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体育教学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但在选择指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可操作程度。

(二)评价体系的构成1.评价指标

指标是综合反映社会现象某一方面情况的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它是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术语。评价指标是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些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从体育教师评价、体育教学过程评价、学生评价三方面选择为一级指标,而在这一级指标下分别选取二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下再选取三级指标,构建起一种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权重

由于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同,还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来区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才能较为客观的反映评价结果。关于评价指标的各级指标的选定,在研究过程中,分别进行了权重。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是否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是有强度和频率、标号、标度3个要素构成的。本文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三、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个完整而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经历确定评价对象和目标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一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一设计评价标准等4个主要步骤,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按照这4个步骤完成。

(一)确定评价对象和目标

根据研究的目的,本文的评价对象为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目标确定为:对涉及公共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学生及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的综合评价。

(二)确定评价指标

对于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评定,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对体育教师本身、体育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系统的观点对体育教学进行综合研究,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课堂教学的评定和观察,应是综合一个学期或者学年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应包含在体育的教学评价之中。确定评价标准体系的各项内容考虑到评价的多主体性,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达到的知识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水平,以适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突出发展性评价,通过专家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指标体系的建立经过初选指标、专家评定(一次筛选)、统计优化(二次筛选)的流程共确定了3O个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评价指标确定之后,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然后将各级指标的权重做成“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咨询表”,进行第一轮(初次调查)和第二轮(确定后复查)专家问卷调查,回收后将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处理,用统计均值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这些内容设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经过综合考虑当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逻辑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统计法、咨询法等方法,对实际操作阶段需要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和计分方法进行构建,取同一层次或同一参与评价的学校平均值作为参照标准,然后按一定的误差确定优(1.0)、良(0.8)、中(O.6)、差(0.4)作为评价等级。在评价过程中,对各栏目进行等级打分,相对应的等级系数乘以加权系数为各指标的加权分,累积3O个指标的加权分为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在评价过程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为某所学校某一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状况的最后得分。具体为:(1)根据各单项指标(三级指标)在相应一级指标下的不同权重,计算出评价对象各单项指标的加权得分。(2)根据评价对象各单项指标的加权得分计算各一级指标得分(不加权),即将一级指标所包含的所有单项指标(三级指标)的加权得分相加求和。(3)根据各一级指标的不同权重,计算出评价对象各一级指标的加权得分。并将所有一级指标的加权得分相加求和,得到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综合得分。

四、结语

篇3: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1. 评价方式

目前,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采取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四种方式。专家评价即是专业技术人员就某门课程的某节课做出评价, 这种做法往往是根据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教学互动环节得出结论, 专家评价虽然是依据评价指标的, 但是他因是对一节次课进行评价, 而对教师的背景及整个课程的教学动态可能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此难免出现以偏盖全的失误。同行评价虽然能够对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手段有所了解, 但是却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是个人感情的影响较之其他评价方式更为突出, 教师感情分会增大, 二是对容易以自己的教学方式或经验去衡量别人, 不看教学效果的却即以个人经验去评价难免失去客观性。自我评价能够展示出自己的优点一不足, 但一般容易都会给自己给出高分, 而更多的是因为利益及过分地估算自己而使评价失真。学生评价一般会真实反映教学效果, 但是在评价中因为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情而会影响教学评价中分数的高低。另一方面, 由于组织评教管理漏洞, 教师在学生评价中的影响, 学生因教师的权威而失去原来地非干扰下学生评价的真实性。因此, 专家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及学生评价的方式各有利弊, 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如何对这些评价方式加权处理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和各种评价方式的优缺点科学的加权处理, 最大限度接近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2. 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 对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科学地划分为一级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除了有教态仪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难度、教学语言、教学效果、师生交流、组织教学外, 还应该增加动作示范、运动负荷等项, 对于因体育课堂的特殊性增加的一级指标中还应该设立详细的二级指标, 如:运动负荷的一级指标有运动强度过大、练习密度过大、间隔时间过多二级指标;动作示范的一级指标有示范、动作的环节、重点与难点的二级指标, 当然在不同的指标体系下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如:运动强度:过大, 过轻;练习密度:过大, 过轻;间隔时间:过多, 过少。各种指标的不同当然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很大的差异性, 因此它是影响教学质量评价客观的关键因素。如何使这种指标体系变得更为科学合理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步骤。目前较为科学的方法是以主成分分析来确定各项指标入其权重, 从而客观、公正、全面地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评价。

3. 评价过程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过程是:申报评价的课程;相关职能部门安排 (包括评课时间地点、确定评价人员、制定评价标准等) 并通知被评教师;听课评价 (分析、评价反馈) , 这种教学评价过程就某一课程一个单元的教学做出评价, 虽然这堂课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部分, 但是以这堂课作为整个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很多, 如教师的情绪、备课是否充分、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平衡性等。这些都会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总之, 教学管理体制及教师个人因素是教学评价过程中对教学质量评价影响的两个主要因素。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评价指标科学性的估算或实验应该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对教学评价中对评价对象时间的预先得知会使打乱整个教学评价秩序。因为, 教师每节课应该都是以认真的态度完成的, 但是教师提前知道自己被评价的时间, 可能有意地去准备, 这难免会隐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时也会失去整个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因此, 对评价教师的时间应该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的, 这样就可能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教学质量。另一个方面即是教师个人因素, 因为教师有可能对某个课程的某单元的兴趣程度或者教师专业知识在这个单位的缺乏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评价。

二、PCA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1. PCA原理

PCA是“主成分分析法”的英文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缩写。对于n个指标变量X1, X2, X3, …, Xn, 在含有n个变量的一次式F=a1X1+a2X2+a3X3+…+anXn中, 当a1, a2, a3, ……, an能使得F的方差达到最大时, 可将F称为主成分。在上述一次式中, 求解a1, a2, a3, 确定主成分的方法, 称为主成分分析方法。在研究中, 要进行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 它的计算步骤是:

第一步:原始数据按公式做标准化处理。

第二步:计算变量X1, X2, X3, …, Xn的相关系数矩阵R= (rij)

第三步:计算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设λ1≥λ2≥λ3·L L≥λn是R的特征值。A= (aij) nxn是对应的特征向量矩阵, 并满足:RAi=λiAi, 其中Ai= (ai1, ai2LLain) , 则 (aij) nxn, 则FI=ai1X1+ai2X2+LL+ainXn就是第i主成分值 (这里X1, X2, X3, …, Xn为标准化值) 。λi为第i个主成分贡献率, 为前i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以贡献率的高低对个体进行进行有价值的综合评价, 这是一种多指标多变量综合评价的科学, 针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各种指标的复杂多变性的特点, 运用这种方法无疑是较理想的选择。

2. PCA (主成分分析法) 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应用

(1) 对评价者的主体认知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主成分分析可以对个体进行综合评价, 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 评价者的主体认知直接决定着评价的结果, 因此,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者进行科学分析, 可以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功用的贡献率, 以此来判断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评价者既可以学生为主, 同时也可以对同行、领导、专家的主体认知进行主成分分析。一般来说, 对于评价者的主成分分析的前提首先是构建模拟评价指标, 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 学生评价的一级模拟指标主要有教学仪表、组织教学、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动作示范、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师生交流、运动负荷、教学效果。这些评价的一级指标成为假定评价指标。其次确定主成分的内容, 科学分类、突出重点、目的明确。例如, 成分分类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对教学效果、教学语言、教学仪表、教材难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反映。总之, 对评价者的主体认知进行主成分分析时, 以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主成分中综合原指标为特征贡献率最大的一项, 可以作为体育课堂教学总体效果的评价指标。第二,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 要特别注重影响作用相反的二种关系, 即:教学内容、教材难度与运动负荷和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仪表、组织教学与教学内容、教学难度的关系;前者表明, 运动负荷的大小影响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 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 负荷要适度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后者表明在教学实践中不但要注意教态仪表和组织教学, 也要顾及教学内容与教材难度。第三, 在对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分析时, 灵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方法等进行作为指标进行分析时, 同时也要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及其教学改革的成就反映出来。

(2) 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的量表。通过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可以构建学生、同行、专家三个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量表。这是基于相应的评价模型, 对学生、同行、专家不同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不同对象对体育课堂教学及其评价指标的认识结果, 构建学生、同行、专家、领导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针对对象的不同进行主体认知分析是首要的, 进行主体认知的分析是将各指标代入相应的数学模型中而得出的, 因此, 模拟一级指标显得极为重要, 同样, 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的量表也要有相应的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内容设置及其权重值同样可以代入适用于一级指标的数学模型中, 从而来验证其设置的科学性。各项指标的设置都是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改进的。无论是学生、同行还是专家与领导, 对课堂教学评价都是从指标评价标准与分值或等级上入手, 因此, 应该注意指标细化、评价标准与权重分值, 在分值评定的同时, 灵活运用等级评定。

参考文献

[1]雷福民、权德庆生.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方法的探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7 (4) :32—33.

[2]杜祥培.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 2004 (1) .

[3]金娣, 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陈健基.体育教学新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5]李建军.主成分分析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构建中的应用.体育与科学, 2002, 23 (4) .

篇4: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摘 要: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①是科学评价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激励和引导体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现在还有部分中小学校由于不重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与方法指导,导致在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时,仅凭印象、经验进行主观定性的评价,其结果造成评价内容的有效度不高,难以服众。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实践研究

关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说法较多,有研究者认为主要从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学生状态三方面进行评价;有学者强调应从课堂教学教案材料、组织结构、教学过程、主教材完成情况、学生练习密度、运动生理负荷六方面进行评价等等。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案编写的科学性,在教案中是否能够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2)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3)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组织、时间安排、语言组织;(4)教师的教态;(5)练习密度、运动负荷;(6)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一、中小学体育课的教案

教案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写教案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的教学目标;(2)合理的教学方法;(3)重、难点突出及相应的解决方法;(4)完整的课堂结构;(5)相应的安全措施;(6)预计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如果是准备公开课、优质课的教案时,还需设有“授课教师简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的设计思路”等。

二、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师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教学经验反映,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教师的教态:服装、语言、肢体动作等;(2)教学组织是否严密,纪律是否良好,教师有无应变能力;(3)讲解、示范是否准确到位,师生配合是否默契;(4)语言是否精练准确,是否做到了精讲多练。

三、中小学体育课的进程

广大体育教师都一致地认同一堂体育课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四个部分,但是他们对这四部分的理解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笔者从个人的角度并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对这四个部分是这样看的(45分钟):(1)开始部分(2′~3′):课堂常规:集合、清点人数、检查服装、交代课的目标,内容、安排见习生、提出本次课的要求(特别是安全要求)。(2)准备部分(5′~10′):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3)基本部分(20′~22′):它是一堂体育课的核心部分。评价内容是: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教材的教学情况,各项教材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合理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教学组织和教法步骤等。(4)结束部分(5′):这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的身体练习,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并对本次课作简要地总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四、中小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在一次课中学生实际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参考值:25%~35%)。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是衡量一堂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检查和衡量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测定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依据。计算方法:练习密度=练习的总时间/课的总时间×100%。

运动负荷是指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承担的生理负荷,包括负荷量(运动量)和负荷强度(运动强度)两个方面。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的心脏,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区别,身体参与活动必然要有一定的负荷,如果没有运动负荷,身体得不到锻炼,体育课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而现行新课标下运动负荷的缺失这一项最令人担忧。那么,什么才是适宜的运动负荷呢?国外研究者认为,适宜的运动负荷的公式是:适宜的运动负荷=(接近极限运动时的脉搏-安静脉搏)×70%+安静脉搏。

五、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建议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我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觉得体育课程改革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体实际指导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建议如下:

1.不能只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不进行体育训练与竞赛

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兴趣不同、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假如都依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那么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堂活动课,但在其他老师的眼里则认为这是一堂“放羊课”。

2.实施“放羊课”,需因材施教

话说“放羊课”其实是一堂特别难上好的课。所谓“放羊”,除了要有足够的“草”让“羊”吃,还要有安全的场地让“羊”吃饱。像这类课我还不敢去尝试,原因如下:首先,让其他教师看了觉得我们有些不务正业;其次,学校的环境不允许。田径场上常常会同时出现几个班几百人一起上课,如果都上“放羊课”,学生可能会这儿跑去撞到人,那儿投球砸到人,更别说其他项目了。

3.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喊了几年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打转,四列横队集合、慢跑、讲解示范等等。我们只有全盘接纳,待到仔细回味真是酸甜苦辣尽有。不管怎样,笔者认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王占春.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中国学校教育,1999(05).

[2]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学新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Practic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Hao Zonghai,Wang Hongbing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s the main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quality scientifically,motivate and guide sports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improve the level of operations,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Now there are some school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method of evaluation and the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resulting in the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PE Teaching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impressionistic,experience andsubjective qualitative evaluation,the result to evaluate the content of the effective degree is not high,it is difficult to convince the public.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practice research

篇5: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含义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中,体育教学与体育课成绩考核是同一概念。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的含义,《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这个定义揭示了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对象和程序。其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从评价的内容上来看,一是要看教师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二是要看课程的组织实施是否富有成效。

2.从评价的对象上来看,包括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因为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其重点包括: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一是要看教师课程设计的水平,二是要看课程组织实施的能力与水平,即主要看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

3.从评价的程序上来看,主要分两步:先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方面的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目的,一是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二是针对课程实施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

能否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价的目的决定着评价的功能。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即以学生体育课考核成绩的优劣来证明学校体育工作、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的优劣。与这种评价目的相对应的评价功能是“甄别”。1987年1月版《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体育课成绩考核的意义”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的成绩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效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检查评估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内容。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地考核学生体育课的成绩。”1992年11月版《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体育课成绩考核的意义”中强调:“学生能否达到各年级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成绩的优劣,将影响学生能否升学、毕业、报考高一级学校和评选‘三好’学生。”我们从这两部体育教学大纲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以往体育课程的评价功能,是以学生体育课考核成绩的好坏来甄别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优劣的。实践证明,小学体育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既挫伤了体育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又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功能入手,评价的功能要从甄别走向改进。《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这一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体育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收集反映教师教与学生学两个方面的准确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诊断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教与学的对策,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自己在今后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自己的进步与发展。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课程设计是

否科学合理,在课程实施中有哪些优点与不足,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篇6: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今天是国培计划第二阶段课程开放,今天我学习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我了解了什么是体育教学评价,其含义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非逻辑性和学科目标多样性的特性以及体育学科没有统一的考试,所以我们所要求的标准也不一样,只有从新课程的理念入手介绍教学评价的一般知识;掌握体育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了解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以及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篇7: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反馈评价

摘要: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本文就如何运用及时反馈评价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反馈评价的实施方法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反馈;及时评价;

所谓“反馈”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系统输出的信息返回到本系统内,以进一步完善本系统。对于体育教学这一系统来说,教师通过对学生对知识、动作要领掌握的程度进行检测,获得本堂课的教学结果,然后将课堂上得到的教学效果的信息“返回输入”到系统里,作为参考进一步调整下一个教学活动,形成“闭合回路过程”,这一过程即称为反馈的教学过程。所谓“评价”是通过信息反馈,对事物得出一个正确理解和判断,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直接作用(调整)于下一个教学过程。对体育教学来说,即是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譬如动作是否到位、技巧是否熟练掌握等所作的肯定或否定。

体育教学中的反馈评价使学生能真正消化所学知识,准确掌握动作要领。这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反馈评价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将反馈与评价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能使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状态,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建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反馈的特点及作用

在反馈教学中,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跃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从教师那里接受过来的信息,来改变自身。同时,学生也通过各种外在表现形式将自己学习的结果反馈给教师。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之后,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其摆臂与下蹲的过程,速度节奏及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等,都将反馈给教师。教师将此类信息与正确动作规格进行对照分析,针对具体情况,及时给出评价并修订计划,形成新的反馈输入信息,再将新信息输入到学生这个被控制系统中,形成新一轮的控制与反馈。这种反馈过程对整个体育教学系统的工作过程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教学系统向着良性、高效的方向发展。

此外,师生双方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也存在自我反馈的过程。学生依据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中学到的知识,感受自身动作的完成情况,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此过程即是一种自我反馈。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节、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重点同样是一种自我反馈。这两种自我反馈在教学系统中相互促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及时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正确合理地运用评价对于提高小学体育课质量,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体育技能、身体素质,为其终生健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及时评价通常具有以下作用。

调整和控制作用。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知识的同化作用,是知识迁移的过程。而体育教学在实现知识迁移的同时,还是一个动作、技巧的迁移的特殊过程。它是一个比普通知识科目更加复杂的学习过程。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收集、分析和利用反馈信息,并且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出是否合乎标准的判断。通过及时评价所得出的学生信息,教师就能够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而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动作、学习方法和技巧。

激励作用。相对于体育课堂上的游戏来说,系统的达标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对小学生的身心素质要求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责怪、施加压力或者单纯地要求重复练习,其效果往往不好。学生因为不能掌握技术动作要领,认为自己笨,丧失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区分优劣,明辨是非,初步使学生懂得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进取心,使其自觉主动地达到学习目标。

二、反馈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

1、反馈评价的时间安排

“反馈评价”一般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大约需要3-5分钟,视上课的人数和具体的反馈评价的方案而定。这一环节既包括教师对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知识的检测验收,又包括检测后的知识补救。为达上述目的,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双向交流,避免使用单向的教学方法。

2)课上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学到的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反馈方式的选择

1)设立明确的达标标准。给课堂上教学的知识和动作设立明确的、正规的标准,参照这个标准对学生进行检测,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检测、自我检测,以采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新旧知识相互联系。有些在以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虽然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达标,但是还需要温习以巩固效果,而且对旧知识的掌握能够使新知识更加系统化。因此这些旧的知识的检测也需要在课堂中体现。

3)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

这一点在前面有提到,进行“反馈评价”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展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如抽查式、分组式、普查式等。教师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来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抽查式。这种方式适合在教学过程的初期和中期使用。在教师对知识进行过讲解或者对动作进行过示范,学生有一定的领悟时,抽出几名学生进行检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表现比较优秀、动作要领掌握较为到位的学生,可以及时给予表扬,并让大家对其进行学习,以树立模范作用。对于表现差、动作不规范的学生,需要及时进行纠正、鼓励,也可以让大家指出其表现不足的地方,进行相互学习。

分组式。这种方式适合在教学过程的中期使用。在同学们对于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之后,将其每两人或者多人分成小组,让同学们相互检测、反馈,教师可以通观全局,采集信息,也可以由同学主动反馈搭档的信息。

普查式。这种方式适合在教学过程的后期使用。在教学过程的后期,学生大部分对学期内学到的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需要有一个统一检测、验收的过程。这时候可以让学生逐一展示自己对所学到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此过程中查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出评价和建议,以促进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透彻的掌握。

3、对于反馈后对存在问题的处理

反馈的目的不是信息采集,而是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补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发现问题如何补救呢?首先,对于反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然后调整教学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达标。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应进行针对性辅导,使他们逐渐达标。其次,充分发挥分组的作用。设立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对组员的检测反馈,这样辅导到人,有助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提高。

三、反馈评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反馈评价教学尚未完全成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处理好反馈与评价的关系

“反馈”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教师从中了解到学生的信息,学生也从中领悟教师传达的信息,存在差异的学生之间也有信息的交流。“评价”则是一个偏向于控制的指导过程,教

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旨在给予学生指导、纠正。反馈的信息对于评价起参考的作用,而评价则对通过影响学生的态度和方法,来实现反馈的目的。在教学中不可以把反馈与评价分离开来,单独将反馈看作是采集信息的手段或者把脱离反馈信息评价。

2、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重要:好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自我概念,自我知觉和自信心,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自我知觉和自信心,技术动作也会自然,协调。相反,当学生受到批评时,就会形成否定的自我概念,从而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产生自卑感,做动作时也会缩手缩脚。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反馈信息,准确、中肯而又积极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在指出不足、纠正错误的同时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好地开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

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传统总结讲评的基础上,学会使用“及时反馈评价法”,合理地应用反馈原理来指导教学实践。通过作者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及时反馈评价原理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即简便又不脱离实际,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8: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我国地域广大,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上存在差异,为了促进广西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尽早地将广西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有效、快速地提高广西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开展对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两百多篇著作和学术期刊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采用自制的“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表”,对广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学部主任和广西教育厅的相关人员(其中教授19人、研究员2人和副教授11人;学历结构为本科11人、硕士研究生18人和博士研究生3人)进行了两轮专家结构访谈,两轮发放问卷均为32份,回收问卷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并与专家进行探讨交流。

第一轮专家访谈调查主要将自制“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表”发给专家,通过专家来判断各级指标是否合理,完成对指标的筛选工作。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初步形成了“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第二轮专家访谈调查中,一级、二级各项指标的赞同率都很高,达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从而确定了“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表”。

2.2.3 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普通高校19所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56份,回收率78%,剔除无效问卷21份,有效率86.5%。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3人及讲师以下职称72人;其学历结构为本科96人、硕士研究生36人和博士研究生3人。

2.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回收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建立数据库,用Excel2003、SPSS11.0的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因子贡献率和因子载荷,确定各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构建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3.1.1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发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自觉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1.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3.1.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

3.1.4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教学大纲是有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检查各学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详细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此是教学工作评价的基本依据。

3.1.5 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

实践证明,违反教学规律的教学,或不贯彻教学原则的教学,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只有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1 客观性原则

构建该评价体系是在相应评价理论的指导下,以广西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实际为出发点,系统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因素,使评价体系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事实。

3.2.2 可行性原则

构建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案要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行得通,评价指标要符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所制定的标准应具有可行性,能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理解和接受,并能够与体育课教学呈正相关。

3.2.3 简便性原则

操作是否简便是评价体系能否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如果评价体系实施起来过于繁杂、工作量大、成本高,其可行性会大大降低。

3.2.4 科学性原则

构建该评价体系时,应确定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使评价体系能全面反映评价目标的要求。选择指标时应尊重教育规律,使指标体系内的指标相互独立,同一层次各项指标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包含和被包含的重叠关系。

3.2.5 全面性原则

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应对被评价者各个方面做出全面的考察、描述和综合评价。对评价指标中各个指标的信息都要收集,最后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恰当的判定。

3.2.6 导向性原则

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能够指导体育教学的工作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功能,使教学得到及时改正和提高。

3.3 各级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即评价指标体系要围绕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实施——辅导与反馈”来建立。依照上述思路,在参考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指标设计,筛选出相应的备选评价指标后,通过两次结构式访谈,向32名专家征求意见,经整理最后确定5项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一级指标):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教法、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资源开发以及其下32项二级指标。

3.4 确定指标评价体系

本研究样本数据的巴特莱特球度检验的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KMO值为0.917,表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特征值准则,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建立一级指标,各因子特征值作为相应指标的参考权重;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选取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4的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其因子载荷绝对值作为相应指标的参考权重;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对入选指标和权重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制定了本研究的评价体系(见表1)。

3.5 评价体系的操作定义

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适用于广西教育职能部门和各高校对高校体育教师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工作进行评价,可由教师自评、教学管理者及教师同行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均采用四级评分制,即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9—60分)、差(60分以下)。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被评价者原有条件与水平、主观努力程度和是否进步或落后,相应地在原有基础上给高或低一等级的分数。被评价者的变化程度应在评价的最终结果上要有所体现和反映。

该评价体系的总分采用百分制,将每一指标评价所得分数与二级指标分值进行换算,计算公式为:指标得分×指标分值÷100。将所有二级指标得分换算后的分数相加,就是被评价者的最终得分。

3.6 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体育课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综合反映。对体育课教学质量实行科学的评价,就是抓住了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关键。推行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3.6.1 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质量的好坏程度如何。为了对此做出判断,就需要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教师能从不同渠道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作为改革教学的客观依据,就能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6.2 有利于资队伍管理的科学化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为相关职能领导提供决策信息。经过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教学质量上存在问题的症结,并采取可行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6.3 有利于教学行为的有效调节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系统,其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否正常运行,就要通过评价去获取可靠的反馈信息,以便对教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

3.7 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这些特点使本体系在广西地区的推广使用成为可能。

3.7.1 针对性

广西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本体系的建立能有针对性地对广西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对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广西普通高校学校体育的教育质量,尽早地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有效、快速地提高广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7.2 时代性

本评价体系的建立考虑了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对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出符合新时代的评价体系。如教学内容的地域特色和教材的开发与创新等方面的指标都是依此提出的。

3.7.3 客观性

本评价体系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事实。

3.7.4 可操作性

本评价体系操作简单易行,使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只要求按照等级分值区间给予相应的分数,然后进行总计即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含5项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即5个一级指标,其下共含32项二级指标,分别占有不同权重。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指标均采用四级评分制,将每一指标评价所得分数与二级指标分值进行换算后的分数相加,就是被评价者的最终得分。

4.1.2 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教育评价理念,符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和终身体育的目标定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理论作用,适应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趋势。

4.2 建议

4.2.1 由于个体差异性,如果简单地用统一不变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所以各校应根据自身体育教学的实际,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上进行必要的微调,使评价更具针对性。

4.2.2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把评价工作与教师个人的发展计划相结合。教师的自我评价应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没有教师本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4.2.3 只有认识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功能,并提供了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与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如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设立教学质量评价的机构,建立畅通的评价信息反馈渠道,建立现代教学质量评价观,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评价队伍,才能充分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功能。

4.2.4 本研究由于受研究对象、范围、时间的限制,其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总结、补充和完善。

摘要: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定评价内容,筛选评价指标,设计评价量表并检验其有效性。得出结论: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和32项二级指标,符合广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具备较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2]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448

[3]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25):92-94

[4]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长沙: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190-193

[5]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9

[6]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S],2002(8)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17

篇9: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一、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内容与策略

针对现状,我们面向全校1~6年级,每个年级制定检测内容的评价标准,建立循序渐进的评价体制,面向全体学生。每学期在田径、球类、技巧、武术等方面确定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学习内容应知应会重点掌握和次要掌握。每学期进行集中抽测,建立对班级、体育教师的评价机制,纳入考核(表1、表2)。

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内容的总要求,进行合理的教学,保证每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另外利用年段之间的各类比赛、吉尼斯挑战赛、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与提高,设立奖励机制。学校根据省编教材以及我县现行的体育课堂评价标准,制定出比较详细的标准,对于一线体育教师来说,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例如,篮球项目技术技能评价标准,见表3,其他标准表不一一列出。

二、深化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实施的效果与成效

篇10: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论文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容易尝试新鲜事物,常以直接的兴趣作为学习动力,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善于运用体育游戏,以游戏的形式,有目的地实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在乐中练、玩中练,这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游戏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合乎儿童发育规律,它有歌、有舞、有动、有静,容易满足儿童生理及心理需求,它对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技能,提高活动能力等有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体育游戏的规则约束,可有效培养儿童的组织纪律性,并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果断等优良作风。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特别为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小学生打好健壮体格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特点,并采取正确方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掌握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提出一系列运用体育游戏的对策,目的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1认识体育游戏

1.1涵义

体育游戏指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及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其既有游戏的特点,又富有体育的特征。

1.2特点

趣味性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较强,能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求新和求异的心理需求,深受他们欢迎。

情节性小学体育游戏具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扮演某些角色,如“老鹰”、“小羊”、“花朵”及“战士”等,这些角色能够符合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喜欢情境的烘托,有助于引导小学生懂得社会规范,了解人际关系,解决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竞争性游戏一般以对抗形式开展,在对抗过程中存在竞争,充分满足小孩子的好强心理。

简约性多数游戏比较简单,只需定几条规则即可进行活动,由于“简约”小学生需从简单中寻找成功的.方法与途径,这有利于启发小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和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行为。

教育性既可以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能培养其勇敢、顽强、机智等优良品质,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及教育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2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意义

2.1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许多内容枯燥乏味,加上传统教法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致使其在锻炼中容易出现疲劳现象,而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能够消除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的现象,提高锻炼兴趣。

2.2开发智力

在游戏过程中视、听、想和练的有机结合,各类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综合运用,从而在其大脑皮层相应的运动区及言语区建立多种复杂的神经通路,有效改善和提高其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与灵活性,充分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变的更加聪明。

2.3陶冶情操

将小学生的品行教育寓于体育游戏中,通过其对角色的揣摩及反复体验,可发展其思维和情感,培养其品德与行为,帮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生活的光明。

2.4培养合作意识

富有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作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体育游戏多是集体活动,要求小学生在游戏中各自承担一定责任,又在协作中共同完成特定“任务”通过人与人间的交往,共同完成任务并一起承担结果可有效培养其合作意识。

3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3.1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游戏的选材是组织游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需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趣味性,又得顾及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游戏教学的育人效果。趣味性作为体育游戏的特征之一,若没有趣味性,则失去游戏的特性,就难以吸引学生,要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得到锻炼,但也不可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及教育功能而单纯追求趣味性,应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为准则,将游戏作为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小学生在游戏中,既能自觉锻炼身体,又可以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

3.2活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欢快活泼作为游戏教学的一大特点,一旦失去活泼性,则就失去游戏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小学生游戏活动时,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生动活泼的参入游戏,以提高小学生在游戏中的整体质量,但单纯注重活泼性,而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不仅会引起课堂纪律松懈而影响教学效果,严重的会因此发生运动事故,带来不良后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注重活泼性的同时,刻意加强组织管理的科学性,规则执行的严肃性必须予以规范化与制度化。

3.3评判时真实性与鼓动性相结合

游戏结束后的评判作为游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小学生对游戏的结果,特别对于胜负的判定极为重视,所以,教师需根据规则对游戏的胜负情况实事求是地作出公正的评判,并启发学生将课堂游戏教学中的收获渗透到曰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勤奋向上,争做德、智、体协调发展的好学生。

3.4内容和对象要富有针对性

体育游戏的针对性要与体育教学的任务实现有机结合:(1)准备活动中的游戏活动,应该以一般身体活动内容为主,符中小学生注意力及热身两方面要求,并考虑与接下来的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有机衔接,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强度要适宜且有一定的兴奋性。(2)基本部分的游戏活动,应该以促进技术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能起到诱导练习和辅助练习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在轻松、欢快活动中锻炼身体和掌握知识技能。(3)结束部分的游戏活动,应该以轻松及娱乐性强的游戏为主,目的使小学生的情绪得以调节,将其身体恢复到安静状态,从而帮其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3.5安全第一,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作为体育教师,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随意超越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另外,在从事运动负荷大的游戏之前,需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止发生关节扭伤或肌肉拉伤,在课前准备及游戏进行中,应该想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且做好万全之策,确保小学生玩得愉快、玩得安全。

4结语

上一篇:《剩者为王》经典语录摘抄下一篇: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