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2022-09-10

在我国, 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重视孩子生理性健康。很多家长甚至不允许孩子在外面独自从事体育活动孩子活动范围减少了, 并且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校更加注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 忽视体育运动等等相关因素, 导致二十多年来, 小学生的体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使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加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去, 通过增加小学生的体育课时量、增加体育课外活动、增加体育器材等等举措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培养体育后备力量有重要作用, 可是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 喜爱体育运动, 但同时缺乏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意识, 使他们很容易在体育课上、课外活动或自行锻炼等运动过程中发生各种各样的伤害事件。体育运动伤害是影响学校安全的一大因素运动伤害是伤害的一种常见类型, 也是引起儿童及青少年伤害的重要原因, 已成为危害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儿童伤害预防报告每年全球有830000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 其中大部分发生是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并以跌落伤、挤压伤为主。并且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渐增加, 形成了4+2+1的家庭梯形结构学生在家中显得额外精贵, 家长不让学生有一点点伤害, 这对我们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保证学生能够安全的从事体育运动, 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 了解体育运动损伤, 防止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让学生更安全的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活动。

1运动损伤的概念界定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 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 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与其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有所不同, 它与活动内容、动作方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损伤有很多种类, 但是不论哪一种运动损伤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对青少年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因此自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提出之后, 我们应该广泛的应用到体育教学的领域当中。近几年来, 随着学校体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体育教学领域中的运动损伤防治的研究已成为活跃的焦点问题之一。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 就小学生而言有如下原因。

(1) 体育活动前准备活动不当或不充分, 准备活动未做或做得不充分, 活动量过大, 活动开始用力过猛或活动量突然加大, 容易产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或大脑缺血, 产生头晕现象。

(2) 活动量过大或突然停止活动, 体育活动过程中, 活动量过大, 超过了学生身体承受的运动负荷或大运动量后突然停止不动、下蹲会产生面色发白, 呼吸紊乱, 头晕目眩, 动作不协调, 人站立不稳或其他不适。

(3) 活动环境条件不良, 活动场地不平坦、太滑、太坚硬或留有石块、玻璃、凹洞等。学生人数与活动场地比例过高, 器材不牢固、有锐角等这些都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

3运动损伤的预防

(1) 根据小学生实际适当调节活动量。活动量是指学生在活动时身体所承受的活动负荷。它由时间、强度、密度等组成。小学生体育活动应保持适宜的活动量, 活动量如过小, 就达不到体育活动的预期目标, 活动量过大, 则易加重小学生体力负荷, 甚至造成活动损伤。因此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安排的活动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来定夺。

(2) 对于小学生来说, 尤其是对于运动损伤一无所知的小学生来说, 灌输有关运动防护的知识, 也是相当重要。教师要用典型的事例讲明伤害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伤害事故的必要性, 向学生传授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 以及运动损伤发生后因该如何应对, 及运动损伤发生后你急应该进行怎么样的应急处理。平时体育教师也要经常提醒教育学生, 克服麻痹思想, 积极预防。

(3) 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责任感和动机不断增强, 但往往从兴趣出发;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易分散,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作为体育老师一定要教导学生遵守纪律, 听从指挥, 做好组织工作, 并要采取完全措施, 因为只有严密组织教学和严格的课堂纪律才是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4) 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进行各种事项的一个最好开始, 体育课也不例外。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由于小学生的肌纤维较细, 蛋白质含量较少, 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 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 加之少儿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 所以力量素质较差, 而准备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运动器官、内脏和神经系统做好充分的准备, 避免练习中关节和韧带损伤。

(5) 儿童时期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 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 适当的控制运动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要领, 更重要的是在运动过程中加强保护和帮助。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 因此开展各种体育项目时, 体育教师在授课前, 一定要认真专研教材教法, 科学地安排练习顺序, 制定合理工作计划, 采取合理的教法, 在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环节, 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6) 要充分认识到整理运动的重要作用。整理放松活动是最容易被一些教师忽视的环节, 殊不知整理活动不充分也是易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肌肉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同时消耗大量的精力, 而整理活动的进行有利于运动代谢产物排泄和运动疲劳的消除, 使学生有旺盛的精力更好地参与接下来的各种活动。

最后, 要建立体育与健康保健卡。为了保障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建立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建立了体育与健康保健卡, 体育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才能有针对性的惊醒教学, 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最终避免恶性损伤事故的发生。

摘要:生性活泼的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户外活动, 在学校期间也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可是对于是运动损伤知识一无所知的他们来说, 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运动损伤,小学,体育教学,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洋.长春市小学一年级增设武术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 (5) .

[2] 汤海斌.长春市二道区中学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6) .

[3] 陈晓荣, 朱保成.浅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1) .

[4] 刁辉雄.中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J].体育师友, 2001 (1) .

上一篇:白马雪山生态旅游初探下一篇:国际投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