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4-04-18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通用8篇)

篇1: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前言:2010年暑假,我在洛阳地区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并参考了一些相关文献,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且为此作出了一些分析。

正文: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11万的记录。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本文认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是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存在新的机遇。为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要做到:第一,继续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第二,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第四,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作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排序在前几位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

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具有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地增长。

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为32%。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在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社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就业率达仅到68%,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但大学毕业生就业在面临重大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将会导致对就业的有力拉动

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比2003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这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中国经济的最高增速。

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将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9.9%。

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80万个就业岗位,换言之,至2010年可以新增加700—800万个就业岗位。就是说,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如果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就会为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计在今后5年里,中国经济将继续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样的话,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至少将会达到560万个以上。比较而言,高学历求职者的就业形势将会更为有利一些。

2、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积极效应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而国外的资本、技术的介入无疑将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其结果将会是有利于吸纳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业。

3、政府和全社会正在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

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和控制失业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落实和完善再就业优惠政策等。

2009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入伍服义务兵役等七方面重大政策。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继出台具体措施。例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实施了毕业生就业推进工程、三年百万见习计划等;财政部针对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和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出台了新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4、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共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4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总数为10000名。截至2008年,共派遣44000多名志愿者在中西部26个省、500多个县从事志愿服务。2009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人数达到15万人。

三、促进并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1、继续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口对社会成员流动性的限制,不仅会促进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而且会使其流动、就业的空间变得更广阔。流动的自由度是人才资源配

置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必须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流向。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尤其是非公有制单位,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証》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着变化,而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常常滞后,其结果是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而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种情形在高校扩招之后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在无形中成为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加重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尤其是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1)将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也要求进一步赋予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更大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学校和专业,应减少其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高校应在低年级对学生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而在高年级确定学生的具体专业方向。

(2)高校还应多方面地提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素质。作为减少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关键之点,除了抓好教育体制的转型之外,还应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是,应该在高校中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具体而言,这种自主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基本的普及性工作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3)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这种工作的重点可以落实在推行4年职业规划项目上: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3、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异地求职时信息不畅,成本太高。

结语:由此可见,大学生现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及有关实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另外,大学生应加强自主创业的意识与能力,这样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此外,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为大学生实习就业及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将解决。

篇2: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素质的现状与调查分析

内容摘要: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师范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职业取向和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的调查,了解师范生就业素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师范大学生就业教育建议的建议。

在高校学生中,师范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和其他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就业目标相对来说更有针对性,专业对口的可能性也更大。

(一)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基本现状

1.自我认识状况。调查发现, 大部分师范大学生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这些途径包括: 征求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了解自己, 调查的师范生中有 723 %选择使用这一途径;通过各种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有 54 %。这说明师范大学生大都有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 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但是, 仍有小部分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想去了解自己。调查中, 有 277 %的学生根本没有征求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6 %的学生未曾通过心理测验去试图探询自己的能力倾向、气质等。另外, 还有 176 %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清楚的人, 又怎么可能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准备呢?

2.就业探索状况。师范大学生要为就业做准备, 就需要首先了解就业, 获取相关的就业信息。调查表明, 656 %的师范大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就业信息;60 %的师范学生确立就业目标时寻求他人的帮助;52 %的学生试图了解人才市场的状况, 并有据此改变自己的职业定向的打算;723 %的学生的职业定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712 % 的学生向老师或父母等了解就业特点。但是, 仅有236 %的学生到就业场所实地参观访问。以上数据可见, 师范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的途径无外乎是媒体和他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学生获取了信息, 自己加以分析, 就形成了引导他们就业选择的路标。若没有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就可能形成错误的观念。殊不知, 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才是求职时最有分量的砝码。

3.目标设置状况。众所周知, 成功要靠目标来领航, 强烈的成功欲和信心能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能量与热情, 使其精神抖擞地为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就业目标既可以是方向, 也可以是十分具体的职业。前者的特点是大范围, 为个人职业理想确定了奋斗方向, 今后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小;后者的特点是十分具体, 瞄准的目标很实际, 大学生多半喜欢这样的目标, 激励作用强。目标的依据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客观上看, 是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个人所处的就业环境, 以及从微观上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是 “现在的我”和 “明天的我”的状况, 忽略了任何一个, 都会影响目标的正确选择。据调查, 有 606 %的师范大学生的职业定向是教师, 36 %的学生确立了就业目标具体实施步骤, 225 %的学生对将来自己如何晋升、发展有明确的设计;612 %的学生有改变目前职业定向的准备;634 %的学生有明确选择职业的标准。

4.现实准备状况。师范大学生在了解就业信息、确定就业目标后, 下一步就是

充分利用在学校学习期间的条件, 在各方面特别是就业目标所需要的方面提高自己, 使自己具备就业所需的素质, 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调查显示, 仅有 367 %的师范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就业实践;663 %的学生广泛与人交往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831 %的学生学习与他人的竞争合作;844 %的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903 %的学生课外学习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能;875 %的学生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782 %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提高实践能力;487 %的学生掌握了求职方面的技巧;403 %的学生接触并了解就业准备一词;613 %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已为工作培养了必要、充分的能力;835 %的学生有报考研究生的意向。

(二)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的了解, 我们可进一步对他们的就业素质存在加以认识和分析

1.一部分师范大学生不了解自己, 并且也没有了解自己的意愿, 对自己未

来的生活没有目标。职业理想应该是务实的而不是虚幻的, 脱离自身条件的目标是没有激励价值的目标, 是空想而不是理想。自身条件是确定目标的重要依据, 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奋斗目标, 要做到!知己∀ 和!知彼∀。只有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想要从事何种职业, 才能在大学期间为这一职业目标而做好准备。调查中发现, 有一部分师范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所谓的为职业做的准备都是无目的和无意义的。

2.师范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存在问题, 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

每个高等师范院校基本上都成立了学生就业部门, 但积极主动地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联系, 及时进行信息交流, 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社会人才需求趋势仍不到位。据统计, 572 %的大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就业指导分别列为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这说明, 当前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 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形成正确择业观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尽管师范大学毕业生自己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就业信息, 但是, 就个人来说, 对各个用人单位的信息仍然是缺乏了解的, 而且, 如果每个学生都完全凭自己去获得这样的信息, 很难从各种不同的就业信息之间进行比较, 也不容易做出反馈。可以这样认为, 师范大学毕业生对于各种就业信息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因此, 在自主性的双向选择中, 就业指导部门为他们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师范大学生在就业准备过程中偏离了专业知识, 过分热衷于英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的学习。调查表明, 师范大学生们往往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过多地用力于 “实用” 知识的学习。一些人把合格师范生的标准概括为所谓 “四语精通”(文字语言、外语、计算机语言、攻关语言), 三头过硬(笔头、口头、手头)。实际上, 在现代社会里, 一个人不经过学习, 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就很难谋生。因此, 在学校期间, 搞好专业学习, 积极完成学业, 对师范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学好专业是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因为在工作岗位上, 没有一定的专业知

识、专业技能, 不具备职业所必需的本领, 就无法履行岗位职责, 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为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其次, 学好专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学好专业, 完成学业, 才能找到职业。而在职业舞台上, 只有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使付出的劳动得到社会承认, 聪明才智得以发挥, 个性得以展示, 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3.师范大学生在求职技巧的掌握方面存在不足, 对职业生涯缺乏科学的规

划。许多高等师范院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机构,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就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 不少师范大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就业方面的知识, 就业意识仍很淡薄, 就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调查发现, 高等师范学校中的学生多数并没有学习过就业指导课程, 也没有系统地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学校在就业素质指导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学生自身也没有明确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三)思考与建议

综合上述统计数据与简要分析, 针对师范大学生就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对其进行就业素质指导的如下建议。

1.加快高等师范院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就

业指导实践来看, 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 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 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 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模式, 对于我们正在启步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世纪 90年代中期, 国家教育、劳动部门分别制定了 “就业指导纲要”、’就业指导办法”, 确认就业指导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课程, 而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社会参与性,本身的素质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增加教育投入,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化就业指导人员来充实我国就业指导队伍。因此, 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2.从实际出发, 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活动。学校教育作为一

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有明确的目的, 能够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 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就业知识, 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就业意识和就业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现阶段, 高等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应当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中, 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就业指导功能。如开展就业咨询活动, 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帮助。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其职责包括: 提供就业信息, 指导自我评价, 开展择业咨询, 指导心理调适, 进行就业教育, 组织就业招聘, 安排社会实践, 收集反馈信息。此外, 学校要引导师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 积极为就业 “热身”。爱因斯坦曾经讲过, 对一个人来说, 所期望的不是别的, 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一种美好的事业。高等师范学生的人生目标的确立, 与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参与活动的范围密切相关, 他们在校期间的所学所做都

应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即就业前先 “热身”。

3.帮助师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 人力资源

配置己由原来政府完全决定的计划模式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模式。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师范大学生, 都必然要面临从学校踏入社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职业的人生大转折。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来讲, 越早接受就业指导, 就越能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各高等师范院校应把就业指导列入必修课程,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各高等师范院校可在学生入学后按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学期进行指导。宣传就业形势、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未来的就业趋势等, 这应是就业指导的首要任务。(2)教育师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职业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择业动机是就业观念的核心问题, 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持续性。(3)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毕业生在有了充分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择业观后, 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因此,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特别注意教授求职知、方法和技巧。(4)加强学生就业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篇3: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对学生择业方式和单位性质选择的调查中, 在所调查的198人中, 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有55人, 占所调查人数的27.78%;毕业后直接工作并且想在行政事业发展的有59人, 占调查人数的29.8%;想在企业部门工作的有40人, 占调查人数的20.2%;最后有一部分学生计划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 这些人中占调查人数的22.22%为44人。

职业越来越不只是作为生存的手段。在人的基本生存得到满足之后, 有所发展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许多有识之士从事某种职业, 大都是出于这种需要。本次调查的部分学生认为行政事业才有利于今后事业的发展。这一人数占到了所调查人数的最高。我们知道, 人才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当然, 工作、生活条件是一个面。但是许多地区, 因其在吸收人才方面条件优越, 往往人才济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被委以重任, 独立开展工作。还有很高的一部分学生看出当前社会这一形势下选择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 通过深造给自己提供更好的竞争空间, 为以后的择业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分析研究, 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占到了22.22%, 这一比例也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率。另一部分学生发现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式, 在不准备继续深造的情况下, 从而选择了自主创业。但通过实际情况来分析, 这一数据还是比较感性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从想法上还是很好的, 至少他们已经深刻了了解了当今的社会就业形式, 再加上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投入了很好的扶持力度, 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不断完善, 相信还会有很多的毕业生将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这一行业当中来。

对学生择业首选考虑的问题分析调查中, 在所调查的198人中, 有33人考虑的是地域的问题, 占所调查人数的16.67%;考虑工作性质的有47人, 占调查人数的23.74%;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待遇问题, 有67人, 占调查人数的33.84%;有一些学生考虑到自身发展更有发展潜力, 有50人, 占到调查人数的25.25%;最后还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到目前为止对择业首选问题没有过多的考虑, 占到调查人数的0.51%。

大学毕业生择业考虑的问题一般在地域、工作性质、工资待遇、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上, 这些选择都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工作地域就有很多就业的机会, 就很好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新兴的行业, 在发达地区更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有很好的竞争机制。因此, 有将近16%的学生首选可就业的地域。随着经济的发展, 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直接促使工资待遇的不断上升。据调查分析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 学生对工资待遇的问题占到了33.84%。这也是所调查比例最高的一项。这说明在学生在看好工作地域的条件下, 工资待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身的发展, 可以说这一部分学生还是比较理性的。他们没有把眼前的利益看的很重, 而是首先考虑的自身的发展问题。认为自身的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建议:1、学校加大对学生去西部地区发展的教育工作, 国家在就业政策上应向西部倾斜, 使更多的学生去了解西部地区, 向欠发达地区发展。2、学生应更多的去了解社会, 接触社会, 使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 给自己一个很合理而实际的定位。学校多组织一些学生接触社会的活动。并设置更多的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3、学生加大对专业课的系统学习, 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将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学校应不断完善课程的设置,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应力求吻合。

摘要: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近13亿人中劳动力达7.4亿, 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合。可见,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笔者就学生的就业问题做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就业现状,就业心态,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篇4: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就业能力;问卷调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本文以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工作状态、岗位能力及毕业生职业发展影响等方面做了了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就高职毕业生自身而言,发现影响其顺利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力结构不合理,尤其欠缺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职业核心能力。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课题组针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3-2015年应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206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率为83.5%。

一、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1.工作单位性质调查显示,有50%以上毕业生找到了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中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达到 72%。可以看出,毕业生大多认同“先就业、再择业”的念,“先就业”已成为毕业生的首要选择;二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已经没有显著变化,观2013年68%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2014年有74%的学生选择民营企,2015年在民营企业的学生达到70%。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并伴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待遇的提高和用人机制灵活,越来越受到高职毕业生的青睐。每年约有9%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强劲的需求。相对而言,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仅约占8%。还有约15%的学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

2.毕业生工作状态和愿望前景调查与分析

调查显示,90%的毕业生对自身当前从事的工作基本满意;82%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岗位基本胜任,82%没有近期内调换工作的打算;在打算调换工作的学生中,85%认为工作太累、待遇太低。12%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要调换工作。分析认为,虽然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的压力,使毕业生总体上保持了一种有了工作就好的想法。但是毕业生对就业的状态比较满意。高职毕业生若能掌握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基本的就业素质。在“就业难”的环境中可以实现相对高质量的就业。也可改变企业“招工难”的窘境。为此,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工作中最需要的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32%的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目前最欠缺的职业素质是职业道德。34%的企业认为是职业知识能力和行业背景知识欠缺。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涵条件,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由学校里的“学生”角色向社会里的“职业人”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职业知识能力、行业背景知识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基本范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着重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这是敲开企业大门的必备技能。而培养发展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才更符合当前及今后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4.“职业核心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有“职业核心能力”的说法,这是在总结发达国家的职教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目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公司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学生基本了解这八项职业能力,分别有54%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自我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据“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的预计,每3~5年就有50%的技能需要更新,现存的职业每过15年将有20%的被更换。为此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高举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大旗,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具备与与时俱进的意识和精神,在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注重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可促进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5.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调查与分析

6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使自己本身获益良。有42%的学生认为,在职业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中获益颇多。职业素质拓展课是通过校内校外的职业实训,使学生在职业素质、技能、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的课程,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一定程度而言,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素质拓展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谓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达到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的目的。为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质拓展作为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的重要补充,以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同步进行。

因此,按照社会发展对职业不断变革的新要求,学校也要有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应树立“一手抓专业知识、一手抓职业核心能力、同步推进,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方式的灵活性,通过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更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

二、对如今高职教育的启示和思考

加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功能是为就业市场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招生和就业双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良性发展态势,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高职院校办学的立足点和最终服务点都应是放在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内涵的提升上。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的品质、内涵、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为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核心竞争力和适应岗位变换需求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培养的目标放在推动企业进步和满足社会需求上来。将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追求作为,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切不可再将培养“一技之长”为教育教学目标。将教育功能的实现最终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和增值上。企业在全球化发展的宏大进程中,人才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性要素。在人才培养上,力争为企业培养优秀员工,为社会发展培养可造之才,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明确教育目标,重构教育教学体系,将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建立集理念推广、技能开发与知识传授于一体的培养模式。把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纳入到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体系。整合教师队伍,通过内部提高、外部聘任建立专业化、技术强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注重聘请各个行业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请他们进行职业技能指导,准确分析就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对高职学生进行实效性、个性化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能力。

总之,就业能力是社会、学校和学生本省最为关心的核心培养,贯穿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涯。高职院校要依据经济市场的供需变化,以发展的眼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各个阶段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增加就业能力的持久性,强化职业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等,做好人生规划设计,从而使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培训学习中能够做好知识和能力准备,将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宝成 何万丽.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

[2]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启动 [EB/OL]. ht-tp: / / www. 5qiuxue. com / zhaosheng / jiuyeli / xinwen. htm,2005- 04 - 30 /2011 - 03 - 03.

[3]邱国丹.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 16) .

本文系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研项目《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及培养路径》成果

篇5: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高校严重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大学生数量逐年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压力沉重。为此,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自身都应该采取对策解决就业问题,减少就业压力,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在逐渐变大,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成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②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③ 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专家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在社会针对

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特点:压力和机遇并存

1、政策体制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大学生带来更多机遇

第一,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促使企业扩大对大学生的需求。在随着国家“三农”政策农业税费的降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最低工资法的逐渐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提到,2003年以来农民工工资以年均10.2%的速度增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初次就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一些农民工和大学生替代性较强的行业(如酒店服务业),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将上升。

第二,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也将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渠道。“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非常艰巨,政府、工会和企业都会加大对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如劳动关系专业、民法专业,等等。

第三,社会保障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机会。为了实现社保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目标,国家需要大批社保、医疗方面的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这有利于解决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和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理解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在上述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经济发展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某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扩张,进而影响这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会是某些国家部门的工作重点,很多小规模的煤厂、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将会被关停。这将加重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这也会给大学生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在过去的2010年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影响已经凸显出来,服装、玩具、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资本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完全放开的话,人民币将会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这是大学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

第三,金融部门的对外开放可能会压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众所周知,金融部门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阵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将导致行业对中国大学生的需求量下降对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从总体形势来看,“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从专业结构来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民法及跟节能环保、新能源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机遇较多;金融、外语及跟传统制造业相关的专业面临的挑战较多。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应对政策

1、政府应制定与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政策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口对社会成员流动性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性、能动性。流动的自由度是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推行,在今天,“档案”对于人才流动已无多少限制,唯有户口还对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因此,必须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毕业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流向。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尤其是非公有制单位,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証》为其办理落户手续。

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2、高等教育机构应调整教育模式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经常发生着变化,而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常常滞后,其结果是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而不能及时找到工作。正因如此,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尤其是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① 将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不应目光短浅地只看到当前社会哪个行业吃香,而盲目扩招本专业学生,而应是放眼整个中国社会,建立真正的适合国情的专业,并将其办大办强办精。并且时时刻刻都紧跟时代步伐,建立创新意识,而不是固步自封。② 高校还应多方面地提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全面了解各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局限,据此开展真正适合本专业学生的课程,使其专业化、正规化。还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合作,培养出满足社会与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③ 高校有必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就开始进行职业教育,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他们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的情况;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择业实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培养都会大有帮助。

3、建立一个强大有效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① 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包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前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毕业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毕业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信息,促进就业机构改变就业歧视现象,如对女大学生的歧视,另外还要调整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避免现在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的个人主观化、理想化的倾向,适当调整就业预期目标,以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② 诸多工作机制有待健全,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服务,这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起全国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开设专门的窗口,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后,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③ 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并且要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监督

和评估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体系,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4、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

首先,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与择业困难之间的关系并理性地做出择业意向。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就业适龄人口的数量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这种情况对于该社会而言便构成了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基于这一缘由,处在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择业时对自身就业意向的恰当定位和及时调整,将会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难度的减小。具体而言,在择业的同一个时间段上,如果人们在择业标准中对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等的选择都过于集中化,那么,势必导致在这些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上的集中竞争,形成就业绝对困难情境并加大就业绝对困难系数。相反,如果面对这种情势而及时进行调整,选择目前被暂时忽视或“冷落”的就业地区、从业机构、职业类型等,实际上等于主动选择了一种就业相对困难、甚至减小了就业相对困难系数,换言之,这种调整便可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形成。

其次,自主创业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在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被动选择,如对自己原先的就业意愿进行调整。具体而言,降低择业标准,就可能意味着获得就业机会。二是主动选择,如自主创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形式经历了几种重要转变:第一,从最初主要是体制内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体制外就业;第二,从原先主要是机构化就业,到出现了更多的个体化就业;第三,从最初主要是占据现有的就业岗位,到出现了更多的创造就业岗位。这种变化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进程是一致的。后期出现的就业形式,对个体自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业则是这一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成为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

篇6: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内容

新形势下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调查目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作为一名专科在校大学生,通过对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现代企业对高职专科毕业生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探求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和新思路,旨在应对当前情况作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期以对我们将来的就业作为指导。

调查时间

2010年7、8、9月(暑假期间和开学初)

参与人员

组长:石海潮

组员:王凡、卢恒周、付生明、秦耀东、秦栋

调查方法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针对我们电专学生,包括各个年级),调查问卷采用做答方便的判断题,用简明扼要的代表性问题设计问卷。

同时采用图书馆查阅资料、网上搜集数据信息、综合归纳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宿舍走访(对正在准备毕业的大三学长)、电话联系(对认识的已毕业学长)、企业实地实践考察等多种方法。

调查背景

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超过600万。现在已经趋近七多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趋势。而且近年来专科生需求整体呈下滑趋势。

调查内容

1、企业走访

今年暑期我们小组部分成员(王凡、秦栋)借去深圳市打暑期工的机会走访了深圳市中电电力集团。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该公司今年有在我们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招聘。我们在学校网站上了解到这家公司还不错。

7月21日我们来到了位于深圳是福田区车公庙泰然国贸院的深圳中电电力公司总部,这里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位于整个工业园中一个个位置不怎么样的写字楼的10层,我们还是乘货用电梯上的楼。然后我们以应聘咨询的名义和他们人事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简单谈了一会,了解到一些情况。

我们了解到在南方,尤其像深圳这种大城市的单位工作,工资虽然较我们这里或者再往西北部能高一点,但是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也高,包括房租、吃饭和别的日常消费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好接受。另外这样的公司也节奏快、竞争大。所以我们要在中电电力这样的单位工作也不是很容易。

由于我们是应用电子专业,后来我们选择在深圳市富士康科技集团的鸿富锦观澜分厂打暑期工,对现代电子制造行业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我在的产线是机修线,在那呆了四十多天,认识的朋友好多,有普工,有技术员,有的在好几个部门甚至多个厂区都干过。所以我由他们那了解到好多信息。像这样的工厂位于深圳市关外(经济特区以外的区),消费水平还不太高。这样的厂虽然大量要得都是普通员工,但

是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了解到像我这样的大专毕业生,如果进入那样的厂的话。可以作为产线技术员,刚开始属于员三级甚至于师一级,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底薪,而且各种奖金、福利都很好。这对于在深圳市关外来说都很不错了。这里虽然忙一点,辛苦一点,但是收入还是不错的,可以作为自己刚毕业后择业前积累经验的地方,或者是自己创业前积累起步资金的地方。

2、问卷调查

我们在开学初在咱们校园内周围认识的人群里(不分年级)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我们共发54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回收率高达95%。主要针对个人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程度、个人看法、个人就业方向、及个人期望做了了解。

我们了解到:

100%的同学都意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大约69%的同学觉得当前的就业压力对自己影响很大;另外31%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压力对自己的影响不是很大。

大约84.6%的同学觉得自己将来在肯定从事电力行业;15.4%的人认为自己可能不会从事电力行业。

约59.6%的同学觉得薪酬是自己选择就业的首要原因,40.4%的同学不把薪酬作为首要选择依据。

3%的同学认为需要采用专升本来应对就业压力;97%的同学觉得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面临就业形势差不多。

3、走访调查

我们对08级一些正在准备就业的学长进行了走访交谈,了解了很多信息。总结了几点:了解到当前就业压力确实很大;学习成绩对就业影响很大;性别差异对电力行业就业影响较大;许多学生存在就业期望过高现象等。

另外,我们电话联系了两位07级的毕业生,现在已经在岗位上工作的两位学长。他们一位在银川某水利水电公司,另一位在海西供电局。我们谈了谈他们的就业体会和经验,总结到:现在就业单位的竞争确实很激烈,就业后还要不断学习,甚至于自考取得更高的学位也是一种选择;面对就业压力可以先就业再择业,甚者在创业。工作中所用到的好多和本专业不相关,就业后还要不断学习,但是为了好找工作,还是要学好本专业课。

不足之处

1、由于精力有限,我们此次调查基本局限于本校之内,调查面不广泛。不能反映整体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情况。

2、此次调查针对的问题没有进一步针对社会、学校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这一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讨论总结

对于当前的的就业形势,我们经过讨论对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总结:

1、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各种招聘单位越来越盲目加高学位门槛,这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高职高专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许多学生盲目热衷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二不愿意到中西部去。导致东部沿海发达城市

人才过剩,就业压力极其大。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还欠发达的中西部对各类毕业生的需求有所提升,也包括专科生在内。

我们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经过思考与讨论针对毕业生提出一些建议:

1)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正确自我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社会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所学用于个人事业发展和祖国建设,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3)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找个好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篇7: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近年来,又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80万,待业68万,到了2012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下680万人数新高,同时他们还要面临2011年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180万往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个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影响。国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多次在在谈话中指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要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职业政策4引言随着中国的入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不容乐观,近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更是日愈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将怎样选择自己的首选职业,已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话题,因为这不仅关系毕业生的的未来发展,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近年大学生就业现状通过近几年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书》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我国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截至2009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4%,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约1/3以上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实现的;2009届有半职工作的比例为1.5%。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6.1%。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5%)约2个百分点。

2011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69.1%。从毕业生签约状态看,已签约毕业生(包括与用人单位口头约定就业)占调查总体的47.2%,有52.8%的毕业生处于准备升学、等待签约、待业等未签约状态。

具体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签约比率略高,为50.1%,其次是“211”与“985”工程高校毕业生,签约比率为49.3%,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签约比率分别为44.6%和44.1%,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略显突出。总的来说,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要比以往要严峻,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5(一)首选职业问题通过对比社科院《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书》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考虑首选职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稳定因素。其中,教师以其稳定的工作状态,日渐升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成为许多大学生心目中的首选。另外,通过这几年逾演愈热的公务员考试,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务员“铁饭碗”的待遇也备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这与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有一定的关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就业的压力使学生希望回避这些压力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除了稳定之外,合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因其丰厚的待遇也使得毕业生们趋之若鹜,而一些小型民企却无人问津。

其次,地域因素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首选职业的重要因素。从报告书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毕业生所在城市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但

是在选择职业所在地上不谋而合都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地区作为自己的首选。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人才政策,经济水平吸引着无数的大学生。而中西部地区虽然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中原崛起计划的支持但是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物质条件方面的欠缺而只能沦为“备胎”。另外,职业的名声和发展前景也是影响大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农村的学生出来后不愿意再回去,城市的孩子也要留在城市,但是好的地区好的岗位毕竟有限。

(二)大学生自身素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首先表现在对所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中国有句古话“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我们常常羡慕父辈的时候大学生是分配工作的,但是很少会想到,把我们放在那个年代是否还能成为大学生。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能力上比较很有一些差距。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从上大学就开始松懈,躲在宿舍睡懒觉、打游戏,逃课更是家常便饭,等到了毕业,自身没有掌握过硬专业技能,却把责任全推给就业压力上不免有些可笑。

另外,当代大学生从心理期待上也应该有所转变。从1991年开始我国高校不断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原本的精英教育改变为大众教育。但是很多大学生还没有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还抱着一种“天之骄子”的心态。同时,当代大学6生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在家里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这也造成他们在面临社会的压力时无法应付自如,不能很好适应社会。这样的眼高手低也进一步提高了就业之难。

(二)社会分配不均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社会的分配不均首先表现在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

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4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其次,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同时在这些地区存在户籍歧视现象,而且并不是个例。另外再加上某些特权主义和亲近思想的存在,这些人为的分配不均也进一步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难。

三、如何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学生应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之前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时提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那么要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要从中解决。

我们讲“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但是大学生们应该明了自己是不是一块“金子”。所以毕业生们应重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另外,大学生也应该学会发觉自身潜力,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

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7(二)毕业生提高适应能力,避免要高手低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其实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就业机会,我们经常说大学生还不如专科生,难道真的不如吗?我认为不是的,为什么专科能够找到工作,但本科生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关键就在于大学生普遍心理期待过高,还抱有“天之骄子”的思想,不愿从事一些看似不体面的工作。

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而不挑选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前不久有一条新闻引起大众的关注,说是河南范县一位曾经的本县高考状元,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三年后放弃北京的优厚工作,选择回老家种菜,三年成为一名千万富翁的故事。这就是大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结合自身优势获得成功的例子。

(三)高校应尽到职责。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8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政府部门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

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篇8: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内涵

偏好是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 是个相对的、非直观的概念, 引起偏好的感性因素多于理性因素。偏好是个体对物品喜欢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 因此偏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但偏好也受共性环境影响而呈现出群体特征。就业偏好是指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 是对可供选择的职业目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选择排序。大学生就业偏好就是作为大学生这一主体人群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性, 是大学生在就业时所希望的期望目标, 它是大学生就业理想的直接体现, 也是对可供选择的职业的主观认识和评价。

大学生就业的根本目的是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 简单说也就是对找到“最好”工作的追求, 这一追求行为如果在完全理性的目标和选择过程的引导下, 会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 但大学生这一群体由于受社会干预、家庭观念和资源的限制、自身认识能力的局限、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本状态约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可能无法对就业选择行为形成完全正确的信念, 或无法做出与信念相一致的合适的选择, 因此就会出现非效用最大化的结果, 这也就是大学生通常觉得无法找到“最理想”的工作的情况。因此要引导学生的就业偏好、推动学生就业, 有必要在导致非理性偏好行为产生的一系列制约因素上下功夫。

按照职业目标本身包涵的内容, 我们把大学生就业偏好概括为就业方向偏好、就业目的偏好、就业地点偏好、单位性质偏好、薪酬偏好这五个方面。就业方向偏好是大学生在毕业时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就业目的偏好是指大学生更愿意为了什么去工作, 就业地点偏好是指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什么地区工作, 单位性质偏好是指大学生愿意选择去什么性质的单位就业, 薪酬偏好大学生搜寻职位时对工资水平的心理价位。

二、江苏高校大学生就业偏好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1. 问卷设计及发放回收。

调查问卷依据就业偏好的五部分内容进行设计, 其中就业方向、就业目的和薪酬偏好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学生选择最适合的选择项;而对就业地点、单位性质的调查考虑学生有多种选择, 设计了打分的方式, 评分采用5分值, 分数与评价正方向记分, 分数越高, 对该项目评价越高, 最好水平为5分, 最差为1分。

江苏省是教育大省, 高校数量多, 部属、省属等不同性质和综合性、工科、经济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不同类别的院校齐全, 选择在江苏地区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考虑到代表性、共性和可比较性问题, 此次问卷发放对象全部选择了本科生, 考虑了不同专业类别选择了6所本科院校, 鉴于问卷中涉及的都是就业相关问题, 问卷发放限制在大三和大四学生中进行。问卷发放600份, 收回600份, 按是否缺漏和是否认真填写剔除无效问卷, 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为590份。被调查的学生中, 大三学生304人, 大四学生286人。从性别看男生占了44.4%, 女生占了55.6%, 女生人数略多于男生。调查学生的专业涉及了文法、经济、理工、艺术、医学等专业, 生源地的调查分了本市、本省城市、本省农村、外省城市、外省农村五类。

2. 就业偏好的调查结果分析。

(1) 就业方向偏好。关于就业去向我们分了就业、出国、升学、自主创业这四大类, 调查数据显示:就业去向中最高为就业占了61.8%, 其次为升学20.4%, 毕业后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数要多于准备出国的学生数, 比例为8.8%, 说明目前大学生中还是有较多的人倾向于自主创业, 打算出国的学生比例最低仅有5.2%, 另外还有3.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的压力问题, 现在选择考研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环境下, 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虽然数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不高, 但增幅明显。

(2) 就业目的偏好。不同的就业目的与学生家庭的环境和对未来的规划相关, 这是大学生就业的驱动力。就业目的偏好中“施展能力, 实现人生目标”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目标, 44.4%的同学认为这是自己就业的主要目的;排在第二位的是“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 23.8%的同学认为这是自己就业的主要目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大学生就业的物质化偏好;排在第三位的是“生存的需要”这一目的;排在最末的是“结交朋友”这一目的, 只占0.5%, 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大学生考虑就业情况更多以自身利益出发。

(3) 就业地点偏好。从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偏好看, 平均分最高的“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3.98分, 其次为“沿海开放地区中等城市”3.82分, 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从第三到第四的依次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3.50分、“中西部大城市”3.43分, 这说明一些特大城市由于生活成本等一些问题的存在已经逐渐失去吸引, 学生现在更多的愿意去中小城市就业;排名第五的是“中西部中小城市”2.90分、最后是“乡村”2.73分, 这两类地区的得分比较低。虽然受国家鼓励到基层和中西部就业的政策影响, 目前大学生去基层工作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多, 但总的来说, 偏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学生还是占了多数。无论是选择在东部沿海地区, 还是在大中城市就业, 从本质上讲都是毕业生对主要市场的偏好[2]。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有条件和机会吸收到更多更好的人才, 对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 一些大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其要求可能存在差距, 现实与期望间存在的落差导致大学生就业落实存在不顺畅现象。

(4) 单位性质偏好。从就业单位类型的选择偏好看, 平均分最高的“国家机关”4.25分, 其次为“国有企业”4.12分, 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到“国”字头的“铁饭碗”型单位工作;得分从第三到第六的依次为:“三资企业”3.83分、“学校”3.76分、“自主创业”3.35分、“私营企业”3.23分。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求职中“求稳”的心态日趋明显, 进入一些目前比较热门的国家机关、国营企业的偏好强烈, 而对民营、私营企业的偏好弱化。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冲突, 一方面作为能够容纳大多数毕业生的民营、私营等企业受到大学生冷落, 另一方面, 每年的“公务员热”现象依然愈演愈烈[3]。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就业困难。

(5) 薪酬偏好。我们根据现在的普遍工资水平, 分了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元以上这四大类,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薪水要求并不低, 可接受薪酬在“2000~3000元”的人数最多, 占了48.4%, 其次为“3000~4000元”有32.8%的同学选择, 有10.2%的学生对薪酬要求较低, 选择了“1000~2000元”, 另有8.6%的学生选择了“4000以上”。由于自身经济背景的引导, 部分大学毕业生初次择业时偏向于从主观意愿出发, 忽视了社会和自身条件的现实情况, 过度追求毕业时选择的第一份工作的起薪点, 对于某些起薪较低, 实习期内工资水平可能还不及这些学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的一些工作机会往往会不屑一顾。现代大学生普遍宽裕的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大学生对高薪资水平的偏好, 这往往会形成学生和单位之间需求的不匹配而造成就业困难。

三、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大学生无论是在就业地点、单位性质和薪酬方面的偏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难这一问题的产生。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形成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也有学生个人素质、能力和学校教育、指导等内部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引导主要应在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更理性的做出适合的就业选择上下功夫, 从而促进有效就业的实现。

1. 把培育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作为重点策略。

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是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 直接影响其对就业的认知和因此做出的行为选择, 要把培育就业素质作为引导就业偏好的重点策略。高校除了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适应市场与竞争要求, 调整课程结构, 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之上, 增设拓展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和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专业必修课程, 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专业特色和就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 逐步形成就业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侧重将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之中[4]。社会实践有利于检验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和参加过程中自己扮演的职业角色的感受, 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主观选择的岗位及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客观、实际, 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5]。学校要广泛建立和联系各种实习基地, 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暑假利用社会资本优势主动投身实践, 并进行适当的考核和评比, 从而锻炼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交流、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 使得他们毕业就能上岗。

2. 完善大学生全程职业指导模式。

就业指导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心理与就业观, 因此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就业偏好的重要手段。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正确认知外部环境与制约条件, 理性的选择可行的职业目标与实现路径。

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面向高年级展开, 而事实上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因此对大学生要建立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模式在不同的阶段要规划不同的指导内容, 一年级入学时要引导他们改变中学阶段习惯, 适应大学的要求, 让他们在入学之初就了解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目的、所要达到的要求, 并对四年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形成的有个最初的理想化的想法;大二是就业偏好开始塑造的阶段, 经过一年的学习后, 学生对大学阶段的生活、对自己所学专业应该已经有所认识, 在这个时期的重点是职业规划指导, 引导学生就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个性等实际出发, 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展己之长, 克己之短, 将个人的职业兴趣、意向和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 判断自己能否胜任某种职业或某种岗位, 初步拟出自己的就业方向;大三是就业偏好开始形成的阶段, 大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对所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分析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相关能力、认识其自身的优缺点, 并培养实现目标所需的相关能力;大四是就业偏好在现实中实践的阶段, 学生开始直面就业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 在这个阶段除了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解释、程序指导等服务工作外, 主要是要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引导学生根据形势调整期望值, 将学生的就业偏好纳入到与市场需求、自身能力相适应的轨道上来, 合理选择自己的第一份职业。

3. 指导大学生利用社会资本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学生就业偏好的重要因素,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求职。从学校方面来看, 学校应完善招聘信息网络, 为学生了解招聘信息提供更畅通的消息渠道, 同时要努力扩大影响力, 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主动与企业多方合作, 为学生寻求更多就业机会;从家庭层面看, 父母的背景资源及其社交圈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会源源不断的为学生提供就业工作信息, 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真实有效的, 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这些信息, 抓住合适的推荐机会成功就业;从个人层面看, 要鼓励学生在读书期间积累对自己有用的各种社会资本:如和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便及时获得有用信息;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结交朋友, 以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

摘要:大学生就业偏好是否与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相匹配是影响大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探讨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内涵出发, 通过对江苏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偏好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就业问题, 并据此提出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偏好,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13, (4) :35-44.

[2]杨磊, 周广秀.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就业偏好形成的影响及其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11, (12) (下旬刊) :33-34.

[3]周骏宇, 王超.二元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J].学习与实践, 2009, (11) :51-57.

[4]沈建波.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6) :49-50.

上一篇:出纳人员的职责内容下一篇: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