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大学生就业有感

2022-11-11

第一篇:读中国大学生就业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

对于刚踏进大学校园的自己,突然间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脚下的路还很长,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早就听过李开复先生这位有名的人物和他写过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一遍。而最近的几天,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去认真地读完每一封信,读过之后,还是蛮有感触的。下面,就简单地从每一封信说起吧。

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一封信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不是,成功需要多么的勤奋、努力,而是如何修身养性,成功的做人。在信中李开复先生告诉中国大学生,不要学习成功的经历,而是要学习在这些经历中的为人处事。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品质,这些品质渗透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每一个小细节,这就是你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也许有一天,你不经意的品质就会成为你进入成功之门的敲门砖,让你成为有魅力的人。

也许有人认为,学生应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身边的那些“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李开复先生又从表达沟通能力的方面讲述了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而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中,重点谈的是:中国的IT业的发展,虽然说这与我土木工程的专业相差有些大,但他的一番话仍令我受益颇多。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的标识随处可见,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真正的制造强国之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不断地进步!

他还谈到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做一个很好的技术人员;第二阶段就是培养优秀的个人素质;第三阶段就是成为很好的领导人;第四阶段就是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带动和影响整个行业的人。对此,我个人觉得这个划分非常有道理,首先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个人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一旦一个人心术不正,那么,他以后的成就越大,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李先生还阐述了社交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个人算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擅长和人交往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丧失了诸多的机遇。正如李开复先生在信中所说到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不能沟通,那他就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是一样的。所以,今后我要努力去完善自己,积极主动的与人交流,不断地去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就在读完第三封信后,自己有了更多的感受。正如对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的问题,我认为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的人才是一个成功的人。再而我觉得目标很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我想奋斗的过程会非常索然无味。这不禁让自己想起,曾经在高三时代,自己也非常迷茫过,但是幸运的是自己找到了目标,并为之努力。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奋斗的动力,有自己的目标,并且要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目标,因为只有有了兴趣的指引,自己才能最快达到目标。如果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认为这个人不会体会到工作的愉悦。 另一个就是关于自信的问题。从小学到高中,思想品德课本上都有这个话题。但是很多人认为自己是自信的,其实不然,自信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当遇到事情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表现,可以看出自己是否真的是一个自信的人。我认为自信来源于实践,当自己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信心十足。在我进入大学,刚开始面对一次次去面试部门的失败时,我便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都不肯定自己,又何需别人的肯定,而且我认为自信的人一般都会是快乐的人。不快乐的人总对一些无奈的事生闷气,就如不喜欢自己的某些什么,不愿意读枯燥的书、不愿意应付考试。对于这些无奈的事,我认为一个快乐的人能够在内心深处将这些事情想清楚。最后希望自己能在在人生的路上,拥抱快乐的同时,自信地走向成功。

而在读完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后,更是觉得受益匪浅,似乎对大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李开复先生在信中说到,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因为这是人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是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总之就是感觉大学生活过得很空虚,就只是纯粹在完成上课的任务而已。来到大学后,很多同学很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的确,大学给了我们很多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多休息,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千万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学习,才是我们来到大学的根本目的。

同时,李开复先生的信中还提到了在大学中的学习的方法,他认为,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对此,我十分赞成这种观点,并也会运用到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好好审视自己,明确自己大学几年的路该怎样走下去,明白怎么去度过这短暂的美好时光,不虚度光阴。相信若做到如此,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对李开复先生在他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五封信中说到了“自主性”,我深有感触。大学之前,我们都在为考大学拼搏奋斗。在这过程中,如果自己缺少这种“自主性”,不会主动去选择自己的学习,都有可能与大学擦肩而过。虽然刚来到大学不久,但我知道大学的学习,更多的取决于你的积极性,如果做不到,那这是在为过日子而过日子。李开复先生又说道:“二十一世纪是选择的世纪。” 所以我们要设法让自己不要被动,不要从众,时刻听从自己的意愿,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也许在将来,我们会面临更多更大的选择,甚至关乎我将来的命运,但我知道,就算自己不能够肯定未来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但自己会去思考所做的选择会给我带来一些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生与死之间由不得我们决定,但我们能够用选择去决定生命的深度。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一些曾经做过的不重要的选择看得那么重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坦坦荡荡的去迎接自己生命下一段新的开始呢?就让我们勇敢地去作出自己应该做的想做的选择吧!其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深浅,而在于你的选择。

就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六封信中,他顺承地谈及了选择的智慧。在他看来,选择的智慧应该是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刚开始,我对于这种智慧并不能很理解,但在多次仔细阅读后似乎感到了共鸣,毕竟人生中有许多的选择,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时期。我们现在都是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着诸多诱惑的环境下,这也就促使了我们更需要学会选择,也就是我们选择的必要性。毕竟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大学就像一个小型的社会,在大学的几年时光可以造就一个人才,也可以使一个天才堕落成庸才,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如何选择度过大学。因此学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对了,加之以付出,是顶峰;选择错了,即使你付出了再多,也只是深渊。突然之间,我懂得了,我现在的生活是由之前的选择决定的,那么我此刻我将会用选择来决定我未来的生活。

就在今天,自己终于读完了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七封信,里面他提到了,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具备融会贯通、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跨领域的综合性、沟通与合作能力、从事热爱的工作、积极与乐观素质的人才。这体现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朝着更全面更丰富的方向发展,审视人才的视角也从单一的个体层面转向了融合个体,涵盖学习、创新、合作、实践等多种因素的立体视角。而大学是一个教人学习方法的地方,这也就更需要我们能够把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创新。另一方面,不管我们是在大学阶段还是在以后的事业中,都不会是一个人生活,我们需要同熟悉的或者陌生的人交流交往,因此我们需要真诚的去对待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你如果想要成功,就要主动一点,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看到机会的时候要善于把握机会。就算把握住机会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老是错过机会,那就在等于错过成功。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潜能,当你真正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它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艰难,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成功总是更亲睐于那些敢于挑战自我的人。

以上这一切的一切,是感触也好,感悟也罢,在我看来,便是李开复先生在信中所要给予我的东西,也是给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东西。只想说,我在大学的路上,也在未来的路上。

第二篇: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有感 李开复先生的第二封信的重点谈的是:中国的IT业的发展,虽然说这与我的专业相差有些大,但他的一番话仍令我受益颇多。

IT行业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未来十年IT行业的转变将会比以往更大,而机械行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made in China”的标识随处可见,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真正的制造强国之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不断地进步!虽说未来的道路并不好走,但我们应该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用自己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证明中国!

同时,李开复先生也言简意赅的指出了中国学生的不足和应试教育的弊端:中国的教育可能更多的时间花在怎么去背问题,而不是怎么去懂这件事情,中国教育应花更多的时间在实际的操作上。其实,中国的教育者们也很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思想的禁锢和经济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国现在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于是,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自己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资源,有意识的去培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我们可以做一些兼职,去了解熟悉社会;勇于报名参加一些科技竞赛与创新,去展示自己的闪光点;积极主动的参与社团的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交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后,他还谈到了成功一词。如何成为成功的人?成功分为哪几个阶段呢?

“第一阶段,做一个很好的技术人员;第二阶段,培养优秀的个人素质;第三阶段,成为很好的领导人;第四阶段,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带动和影响整个行业的人!”对此,我觉得这个划分非常有道理。首先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个人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一旦一个人心术不正,那么,他以后的成就越大,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我认为成功的判断标准,不应该是某个人赚了多少钱,有多大的权势,而应该看他究竟对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他的行为是不是改变了社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哪怕只是一丁点,或者只是在一个很小的一个区域内,只要他做了,那他就是成功的。而成功之后,我们也切不可自高自大,心浮气躁,我们应时刻保持一颗终身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的心!

最后,李先生还阐述了社交问题和与人沟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个人算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擅长和人交往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丧失了诸多的机遇„„正向李开复信中所说到的: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不能沟通,那他就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是一样的。所以,今后我要努力去完善自己,积极主动的与人交流,不断地去弥补自己性格上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在今后踏入社会时,我才会有更大的筹码,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篇:读《中国震撼》有感

为了红领巾的事业——读《中国震撼》有感 从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贺信中,我看到了党中央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事业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从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我看到了我们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宏伟目标;从《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我看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由此,我更感到了身上肩负的重担和压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我认为: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科学文化、生活、哲理的载体,是先贤的经验总结。要立志有所作为,就必须读书,要增长见识,不出门就知古今天下事,就必须读书,要使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读书。读书是对自己的充电过程,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特别是我们作为学校

第六次少代会精神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工作根本任务:在基本层面,要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培养审美意识。在思想层面,要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非常重要的是要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新时期,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澄清关于爱国主义问题上的思想是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也就是让队员明白爱国,不仅仅是爱祖国,更重要的是爱社会主义祖国。要让队员充分认识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树立立志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综上所述,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应着力在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上下功夫,更应从儿童时代开始进行灌输与教育。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就应该是大力培养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当代小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而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则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形成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呢?在实践工作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正面灌输,播下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种子

少先队组织要带领少先队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少先队队长学校的成立意在摆脱以前那种以单纯说教为主的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模式,将以学习少先队章程、互动游戏、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在快乐中长知识、训练中添本领、游戏中学合作、运动中增胆量,培养他们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爱少先队的感情。

从2009年3月至今,南师大附小少先队队长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培训班老师有校外少先队骨干老师,有本校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也有高年级的大队委们。培训班的队员是全校大队委以及来自1至6年级各中队的中队委、小队委。经过5次培训,共有500多人,占全校总学生数的31.6%。通过大手拉小手,由点到面,由辅导到队员,大队委到中队委,小队委,全校队员少先队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和少先队的关系,了解优秀党员的光荣事迹,知道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队员们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种子。

在南京市少工委五届四次全委会暨少先队工作学会第二十六次年会上,我校少先队队长学校荣获2010南京市少先队工作优秀项目奖。

二、文化熏陶,促进队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了解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我校也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学党史、唱赞歌、树美德”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校开展建党90周年故事大王活动,队员们挖掘历史和当代的党员先锋模范,先在中队讲,再举行全校性的故事大王比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玄武区、南京市比赛。经过前期各中队的推荐和选拔,四(4)中队的蒋润喆同学代表附小参加了玄武区故事大王比赛。凭借自创的故事《平凡而伟大的斯霞奶奶》,蒋润喆在区级比赛中以第一名的身份脱颖而出。在南京市的决赛中,他声情并茂的故事,气度不凡的台风,得到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蒋润喆在纪念建党90周年“红领巾故事大王”比赛中获得了“故事大王”的称号。

还有红色电影观摩,红色歌曲传唱,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从玄武区英雄中队“陶行知中队”的建立,到南京市英雄中队“雷锋中队”,再到全国优秀队集体“斯霞中队”,附小的队员们正是在文化的熏陶中,进一步加深着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了解。

三、体验教育,升华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2009年4月南京市少工委开展了 “红色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小结,我校也围绕“红色伴我成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上好每一节队课,让队员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通过“大手拉小手”——读红书,让队员们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听完红色故事,低年级的同学都说:“我要努力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通过红色歌曲大家唱,队

员们知道了要做党的好孩子。雏鹰假日小队队员,还利用休息日,寻访红色名人,采访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老将军并受到媒体采访!还有“五小”活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员们采访了老市民,为渡江胜利感到自豪;来到了总统府当了一次小导游;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参加“五小”活动,当上了小保洁员„„一次次的采访,角色扮演,让队员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红领巾。

四、分析对比,坚定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我校的队员积极参加了2008年至2011年的江苏少先队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在红领巾寻访问春天的故事中,队员夏正非荣获优秀文笔奖。红领巾寻访问共和国英模活动中,队员们采访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老革命鞠维武爷爷,听到优秀共产党员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坚定了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的信念。2010年,红领巾寻访问江苏创造,队员们走进工厂,科研基地,高校,了解到新中国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成就,知道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一次次的寻访体验,一次次的分析对比中,队员们更加坚定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培育对党的朴素感情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感受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到学习了解一点党史,了解党的伟大,从而学习先锋的榜样,体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最后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分析现象,明辨事理,最终树立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我们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工作者要大力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探索当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不断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读《中国历史》有感

(一)

今年暑假,我收到了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一套《中国历史》,共14册,这是台湾作家陈卫平所著。我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翻看第一册,我浏览了一下目录,就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这套书从开天辟地到近代历史,图文并茂记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变迁史。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朝代,而我最欣赏的朝代是唐朝。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国家的繁荣使唐代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中国真正成为"诗的国度".名家辈出,作品繁多,异彩纷呈,百花争妍,万紫千红,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至今连牙牙学语的娃娃都在学唐诗呢!不仅如此,现在还有许多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在美国,还有一条唐人街呢!唐朝皇帝中我最喜欢佩服的是中国的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国家在她的治理之下,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的美誉。我还敬佩越王勾践,他历经十数年的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实现了复兴的宏愿。还有岳飞,他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我非常喜欢这套书籍,它是一部让我了解历史,习得智慧的书本。它唤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书中一个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一帧帧精美的图片,让我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

指导老师:沈鹰

点评

小作者知识面广,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已潜移默化地扎根心中,写起来得心应手。作者选择的内容简洁清晰,充满着正能量。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

读《中国历史》有感

(二)

重温历史课本,神往古今人物。手捧沉载着华夏历史的一本本书籍,翻阅记录着中华辉煌的一页页纸张。再一次的回顾,又一次的感慨。

瞧,华夏之祖之风范:神农氏炎帝尝百草,轩辕氏黄帝败蚩尤。唐尧即位,国泰民安。虞舜在世,任人唯贤。制水能人大禹,三过家门不回,他的改朝换代,让中华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这五帝,无疑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基础的领袖人物。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了,来临的是那黑暗的奴隶制度。在这期间,铸就了现在我们中国引以为豪的骄傲——青铜文明。()那朴实大方的司母戊鼎,造型奇异的四羊方尊,还有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青铜立人像,一个一个的被收纳在历史的长廊中。

你们认为,最能代表我们中华的象征是什么?我则认为?——汉字。应该说,汉字的演变过程十分漫长。从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到铸就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或"铭文",

还是西周后期粗细不均的"大篆"变成去繁为简的"小篆",最后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就这样,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形成了今天连外国人也追捧的、热衷的语言文明。汉字的博大精深正是体现中华名族历史的源远流长。

漫谈秦始皇,这个称王称霸的风云人物。横扫六国,这个无人能及的野心,筑建长城,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中国人不得不佩服他,但却又不得不痛恨他。长城,又一个中华的标志。那厚厚的石墩,结实的砖块,是用数以千计的劳动人民的鲜血换来的;长城的蜿蜒不曲,周边的青葱绿树下,是一股凝结了中华儿女团结、坚强的精神。

1949年10月1日,改革开放了,中华名族共和国真真正正的成立了。从封建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初期。跟着毛主席,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非圣贤孰能为过?因为急于求成,不免出现了几年"退步"现象。说实在话,如果不出现这种现象,咱们中国会更早的成为世界的前沿。1976年,毛主席逝世了。接待他的是邓小平爷爷,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了。

今年呢,是改革开放60周年,转瞬间,便2009年了。回想去年的08,那是我们祖国的一次光荣。奥运会在我们的北京举办,并且,几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这一次而"更高,更快,更强".08奥运会十分的成功,中国的奥运健儿们用以往的努力,换来了赛场上的一次次成功。我,虽不是运动员,但我是中国人,我一样自豪、骄傲、快乐、成长。再次回想08,不免有一点伤感。残酷的冰封,可怕的地震,汹涌的洪水,带走了许多的生命。我,虽然没有死亡,但我是中国人,我为死去的亡灵默哀,祈祷。灾难无情,人间有情,那一个个和"恶魔"战斗的英雄们,最是伟大。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们不是懦夫,我们是最坚强的勇敢者,中华儿女心连着心,共同面临所有困难。我们都是最棒的。

我已15岁了。我和我的祖国是什么关系?我,是21世纪的青少年,作为中国人而倍感自豪,在我的肩膀上,有一份责任,就是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我的祖国做出自己贡献。

读《中国历史》有感

(三)

历史告诉我们

王博涵

寒假中,我看了台湾的陈卫平著作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这套书。这套书图文并茂,文字描述详细,图画精彩,并且图画旁都有文字介绍。我非常喜欢这套书。

这套书一共有十四册,从头到尾地写了从神话时代到清朝所发生的事情,还让我知道各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以及历代皇帝的名字和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而感到自豪。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朝代是清朝。清朝原来是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执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贫穷落后。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失败的开始,清朝根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清朝走向了衰败之路,几乎快要灭亡。前几天,我看到博物馆里展出了圆明园的特展和圆明园从开始建造的美丽无比到八国联军来了一掠而光的电影。由此可见,圆明园从最早的兴起到衰败,从最早的美丽到寸草不生,这就是清朝衰败的缩影。

我感受到,一个国家衰败了,别的强国会来侵略你,欺负你,一个国家只有富强了,别的国家才不会来侵占你,做人也是这样,人弱会被揍,人强别人就不会欺负你。我们要好好读书,长大建设国家,兴起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

读《中国历史》有感

(四)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中国通史》,该书有范文澜所著。我对这本书一直挂怀,他从盘古开天地讲起,记述各种历史故事、事件,分析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发展的根由,以及产生的必然结果,对组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了的分析。

由此可以想象,世界上的每一个事件的发生、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消失,都有其历史的前提和必然。也正说明了达尔文的使者生存的理论。

进一步看看现实的生活,弱肉强食,贪污腐败等等的种种现象,既然存在就有其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只要没有太大的变故,他们就不会改良自己,只有环境改变或条件变化了,他就会改变自己,要不然自己就得去死、灭亡。

不管是为大家合适为自己,总是人在奋斗,不断地创造历史,社会就是这样,人类就是这样。

其实最聪明的是人,最傻的还是人。人类建造着美好的家园,但同时也破坏着自己生存的空间。

第五篇:读《中国梦》有感

我有自己的中国梦,大家也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从袁隆平研究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到我们吃上的那种种子,这个过程有多么漫长,多么苦的日子我们都熬过去了,那都是为了能让我们种出金黄饱满的杂交水稻,吃到哪香喷喷的米饭,那就是袁隆平的中国梦。

当时,水稻,小麦,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为了完成这一个个的增产,水稻是最快的,历史好像是袁隆平做的一个梦,梦到了很多杂交水稻,颗颗饱满,这就是《禾小乘凉梦》图。那日,袁隆平就有了中国梦,想让全世界都吃上颗粒饱满的杂交水稻,让大家u再受饥饿,每年有许许多多人口受饥饿,就好像法国那么大,当我有了一个疑问是?书中告诉我要想将水稻推向全国,首先,让我们用优质的品种面向各国,向外国推广,其次,就是打造两个龙头企业,走出国外,让它们打入世界各地,第三,打造平台,集科研力量,种子资源和优秀人才于一体,使它成为培训,会议展示,交易中心。

如果,能成功推广到国外,就可以为世界粮食做出安全保证,二是大大提高我国荣誉,三是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他们记住如果没有它,各国有可能还在受饥饿。

我的中国梦,是成为科研人员,去培养一些优良品种。 我的感受是中国梦我的梦。今日之梦源于今朝,做一个对世界有影响人。

上一篇:电子感应系统施工方案下一篇:党政班子自查自检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