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2024-05-21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精选8篇)

篇1: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为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我校实际,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编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通过课堂弘扬民族文化,普及经典诵读,营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文化。

2014年4月14日,全校开展了“语文趣味知识竞赛”活动。趣味竞赛的命题扣住“趣味”二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将语文学习与经典诗词、歇后语,成语、俗语以及童话故事和经典名著相结合,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经典诵读知识的积累。竞赛题目多角度展示了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参赛学生在一种赏心悦目的风趣学海中“乐游”、“拾贝”。经各年级评选,魏紫龙、罗雅文等六名同学获得一等奖。

此次竞赛活动,展示了学校开展学生阅读积累的成果,掀起人人读书、快乐读书的热潮,增强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成了孩子们今后读书的导引。读书不求结果,重在过程,每个孩子都参与了,都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读书的乐趣,学会了在书籍中汲取知识,都能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篇2: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诵读经典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字经》吗?读过《弟子规》吗?读过《千字文》吗?读过《唐诗三百首》吗?看来同学们还是读了不少经典文化书籍。像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书籍,我们称它们为中华经典文化书籍。除了以上这些书籍,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文化书籍,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增广贤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和精神,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复兴,它以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我相信已经有很多同学阅读背诵的一些经典,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现在我想考考大家,我读一句大家读一句,行不行?。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玉不琢,不成 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事实证明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劲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优秀、美好的特质,越是在现代化的时代,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中国文化以孔孟思想为代表,孔孟思想是最好的人学,揭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规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在中华的传统文化里,除了有做人做事道理的孔孟作品以外,还有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资治通鉴》《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等等奇谋妙术的典籍,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我们都能学到有用的文化知识。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向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学习什么吗?(我们中国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那你们知道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向我们中国学习什么吗?(中华的传统文化)。现在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都开设有专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等,每年派遣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数以千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孙子兵法》配备到人手一册。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世界各国都在学习我们传统文化,大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学习我们的祖先留传下来的中华的传统文化?

篇3: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此次高峰论坛以“文化回归·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片开始。王立军副院长在开幕词中指出,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典范性, 在于它恒久的社会价值。经典诵读的对象必须以原点为主, 不能只看别人的转述。阅读经典、理解经典、还原经典、践行经典,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因为它的不易, 才更能考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我们的身后是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我们的面前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复兴之路, 我们背负的是历史的寄托与民族的希望, 我们应该共同携手, 不负使命, 在文化的回归中实现中国梦。王丰董事长则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几件事来讲述他是如何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结缘的。赵晨主任认为近年来西方文化的迁徙彰显了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及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认为经典文化应该融合在我们中国人的血液中。

一、经典与道德文化传承

徐端, 全球读经教育倡导者、台湾学者, 曾经担任台湾鹅湖出版社责任编辑, 创办台湾中华止观基金会并任董事长, 王财贵文教基金董事, 从1993年开始推动全球儿童读经教育, 是儿童读经教育实践推动的引领人。

此次论坛, 徐端先生从“经典与道德文化传承”这一视角讲起, 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 而且是这三者的共同影响, 认为儒、释、道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处世的哲学基础, 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形成与当今中国人习俗传统的形成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她认为, 这三家思想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人性本质, 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四端”, 指出儒家的“心”关注人性的道德本质, 即仁心、道德之心, 这是人的良心、本心;道家的“心”是人性中的自然本质。道法自然, 所谓“自然”取本然、天然之意;佛家的“心”, 一言以蔽之即是“空”,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佛心即佛性, 这是人性中的本心与本性, 是人之心性, 即清净。此外, 徐端先生从其亲身体验与现实生活深入地阐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都会揭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时, 徐端先生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用“上学而下达、下学而上达”的治学方法, 对经典的学习要达到一种境界, 用心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可以引领世界发展, 中国人要守住人类传统文化的结晶, 用备受西方人推崇的儒、释、道的人性哲学与理念引领世界走向“天下大同”。此外, 徐端先生不仅自己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 更是从这些经典诵读中探求生命的意义。徐先生讲述其自15岁就开始致于学, 研究儒家经典, 一生都在追随孔子, 并从《论语》中寻求到传统经典的命脉。徐端先生指出, 影响她一生发展的一句话是“君子不器”, 由于台湾社会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多台湾女子很小就养成了“三从四德”的思想观念。但是徐先生指出, 通过诵读《论语》, 她懂得了“君子不器”, 作为女性, 虽然生活在这种“小家庭”的环境中, 但不应局限于家庭生活, 于是她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 在倡导经典与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说, 《论语》拓宽了她生命的范围, 帮助她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此外, 徐端先生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 看似难以理解, 实则不然, 其亦可通过家庭伦理给予显现。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妇, 一阴一阳则为道。每个人都由家庭而生, 孕育于家庭, 养育于家庭, 被爱于家庭。三十而立, 成家立业。在家庭中, 我们应该有对待父母的孝顺之心、对待子女的宽容之心、对待夫妻的爱人之心。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谈及读经教育时, 徐端先生认为读经可以醒世。那么, 读经要先读什么呢?徐先生指出要从《论语》开始读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被世人称为“圣人”, 而《论语》更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 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儿童读《论语》百遍, 可以“自见其义”,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伍。成人读经, 同样也可以从《论语》开始, 在经典中汲取做人的道理和做学问的基础。

最后, 徐端先生提出她会支持王财贵教授倡导的读经教育, 指出她的心愿就是在大陆建立万家学堂, 实现“每省一书院”, 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凌友诗, 香港学者、香港公共行政学院高级研究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高级研究主任、福建省政协委员, 她围绕“传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阐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凌友诗先生以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严密的逻辑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指出西方文化孕育出个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 而中国文化中的德性观主张个人发挥“良知良能”, 促进个人“小我”与社会“大我”的和谐共生。凌先生坦言她很喜欢“中国梦”这个词, 因为我们的镜头终于可以不用对准洋人, 不需要借助洋人的认同来认同自己, 而是回归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来。

凌先生笑谈, 中国的文化体系并不像人们喜闻乐见的“八大菜系”那么简单, 而是有其自身的特定价值观:主张人生的价值是发挥“良知良能”, 行事合于道, 努力成为圣贤。凌先生指出, 说起“人性”, 人们一般会认为是对“食色”的欲望, 而这种欲望会招致罪恶;或是像汶川地震中先于学生逃生的“范跑跑”一样, 是一种出于对自身利益保护的“血气之性”。然而, 中国老祖宗所言的“人性”是一种高层次的“天地之性”, 即克服自身的“血气之性”, 发挥“良知良能”, 表现出利他行为的道德性。此外, 凌先生也指出, 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与西方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她以自己所作的博士论文为依托, 将中西方伦理的内在结构进行对比, 归纳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谱系。凌先生表示, 中西道德谱系的不同关键在于对自我以及自我跟他人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别。中国人的道德标尺在于注重自身修为, 并且在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中做到臻美, 正所谓“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在这种德性论的伦理架构中, 个人对他人有道德义务, 要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 并且是不计回报和一以贯之的, 在言语中常常表述为“我是……”例如, 我是“儿子”, 就应该对父母尽孝, 并且是主动的、自发的。在这种类似于宗教的纯粹情操里, 人之“小我”与社会“大我”之间是和谐共生的, 个人主义与群体主义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与之相反, 西方的个人与社会之间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凌先生进一步以“两口井”的意象为例形象地描述了中西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指出中国以“和谐大同”的思想进行物质分配, “易经井卦爻爻辞:井收勿幕, 意为井既成, 以出水为功, 不宜盖覆”。而西方则是每个人都拿着武器站在井边, 保卫自身取水的权利, 别人在不经同意的条件下不能使用, 否则就是不道德的。事实上, 由这种“互不侵犯”的个人基于某种社会契约组成的社会缺乏内在的黏合力, 人与人之间是对立的, 人与社会之间是讲求付出与回报的, 这在描述上常常表述为“我有……”即“我有这口井, 我便有支配它的权利, 别人要取得使用权需要付出对等的义务”。在对比了中西道德谱系之后, 凌先生指出, 这就不难理解中西政治体制的差异: 西方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产生出对立紧张的关系, 继而在政治上表现为三权分立、政党轮流执政等政治制度;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知良能”酝酿出的悲悯精神, 则与共产主义相当接近。凌先生深切感言, 在西方单一参照系的背景下, 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人们对于西方政治的一味推崇是有失公允的, 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 负责任地思考中国政治制度的改良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在经过凌友诗先生的中西对比之后, 似乎更加熠熠生辉。然而, 谈到这里, 凌先生怅然若失地感慨道, 这样一个融“大我”、“小我”于一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被我们中国人自己弄丢了。近代西方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拼命反省自身的制度问题, 却忽视了其中的精华;而且这种不断的反思在现代还留下了后遗症, 那就是当我们无助的时候, 首先思考的是西方如何解决, 而不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源中寻找突破口。人们能够背诵的古诗词越来越少, 学习课文逐渐被西方译注所替代,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全面衰落的表征。凌先生指出, 中国从近代开始就经历着一场场文化浩劫, 如白话文运动、士绅办学、“文化大革命”及近三十年来提倡科学民主以后越来越混乱的价值体系等。她认为这场教育“全盘西化”的始作俑者应当是备受世人推崇的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 培先生。清末新政时期, 张之洞等人起草了《邹丁学堂章程》, 大力提倡读经, 但民国教育部第一任部长蔡元培仿照日本设置了“全盘西化”的学制, 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废除读经, 把中国的传统知识从正规教育中消音。后来的白话文运动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胡适爱徒唐德刚称自己九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 但进入县城学校之后发现同学们读书之幼稚令人咋舌。如此可见, 教育的“全盘西化”以及一味“打倒孔家店”的做法, 冲击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活力和力道, 弱化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民变得幼稚而蒙昧。凌先生提到, 从“士绅办学”的古今之变中也可以窥探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前士绅办学多以私塾为主, 知识分子修桥补路、积善行德;而现在的有钱人大多将资金投入在教学楼、实验室的建设上, 很少有人资助人文社会学科, 多求名求利, 要求在教学楼上以“烫金大字”冠名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古代“为善不欲人知”的高尚品质早已不知去向。在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之后, 凌先生提醒人们需要重新尊重古代从宰相到六部的一套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 重新反思孙中山对中国国体变革的优劣认识, 重新认识蔡元培对教育的改革。凌先生补充道, 这并不是让人们赞同复辟帝制以及帝制下的文化制度, 而是要让人们了解, 古代皇帝是社会团结归属的象征, 是维持伦理道德体系的一个机制, 依靠“皇帝之于个人”这个意象来想象社会“大我”与个人“小我”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便是:我们社会仍需要着力建构一种道德想象, 重新振兴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 凌先生指出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很多, 但今天教育以及各项制度的西化趋势使得人们丢失了自身的传统文化, 因此, 复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显得极为迫切。

凌先生指出, 她理想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之路是召唤民族的灵魂、恢复民族的智慧, 进而恢复民族的伦理, 然后在文化复兴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在具体的实施步骤方面, 凌先生认为应该首先从重视繁体字开始, 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字”简略, 含义便容易含混不清, 尊重繁体字也是尊重传统文化的象征。凌先生认为恢复传统文化的第二步是将读经、诗教、乐教、武术等引入到正规教育中, 改善学校对教师的评核体系。凌先生感言现在学校对教授的评核体系大多以教师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论高低, 这就造成高校教师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文章发表上, 尤其是英文文章。长此以往, 教授、学者不仅在学术思想观点上越来越为西方文化所左右, 更会忽视作为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育人职责。此外, 凌先生表示, 恢复传统文化的第三步是要恢复我们的民族礼仪, 例如成年礼、结婚礼、丧礼、祭天礼、祭圣人礼等, 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宗教理念融入到整个社会中, 促进中国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建设。

最后, 凌先生以日本青少年读经习武的照片向大家解说了日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并以西方的军事冲突、消费过度、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弊端为例, 希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能够从自然环境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 大力振兴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认为这才是中国解决当今社会问题、提高国际地位、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三、构建东方教育体系

张湘同, 国内经典教育模式的倡导者, 现任香港环球经典教育集团中国办事处北京公益事业部执行长、北京惜末云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经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长、北京泰翔伟业科技有 限公司总裁, 以“构建东方教育体系”为主题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实现文化回归的中国梦。

张湘同先生认为教育须了解学习主客体的不同特性, 她自谦不是学者, 说学者都是那种学富五车、纵横经纬的人, 她只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用平实的语言与大家切磋意见。她首先以人性开端, 指出人之天性有善恶、真假、美丑, 其中有消极的动物性, 如堕落、阴暗、好玩乐, 也包含积极的精神, 如光明、向上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开发那些积极的人性, 即人类特有的理性部分, 并进一步分析道, 人类的道德理性由百分之十的逻辑 (思辨理性) 加百分之九十的感觉 (实践理性) 构成, 其中, 思辨理性主要是那些以数学为主的数理化知识, 实践理性衍生出的语文、艺术、哲学、宗教则构成了人文知识。根据人类的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各自的特点, 张先生总结道, 这说明了人在学习数理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路径是不同的。数理知识重在理解, 在知识输入与输出的同时,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原则;而人文学科知识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如同酿酒一样, 有一个熏习、浸润、贮藏、酝酿、发酵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下意识的状态中不断地强化,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方能进行自我创造、厚积薄发。在明晰人类两大理性的特点以及两大理性代表学科的学习途径之后, 张先生指出, 对于教育来说, 人们除了要了解学习对象的特点, 也要注重学习主体的年龄段特性, 并以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中对孩子年龄段的分层为理论依据, 指出孩子在3岁之前处在感觉动作期, 3~6岁为运思准备期, 6~12岁为具体运思期, 12岁之后为抽象运思期。以此为依托, 张先生继续解释道, 在13岁之前, 孩子的记忆力不断增强, 在13岁时达到顶峰, 13岁之后记忆力逐渐减弱, 理解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同时, 张湘同先生以诙谐的话语给大家作了一个假设, 假设孩子在13岁之前不接受数学课程的教育, 那么他在13岁之后学习数学就可以通过自学完成, 无需教师的知识灌输。张先生认为, 这是由于人类本来就具有思辨理性, 即具有逻辑能力, 不只是13岁之前没有学过数学的孩子可以通过阅读课本知识自学完成学业, 高中生、大学生同样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书籍, 依靠自身的逻辑力与理解力, 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自学完成。张先生回忆道, 有很多家长的惯性思维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是找教师补习。其实我们生命里就具备这种逻辑能力, 为何不充分地为我所用呢?

此外, 张湘同先生认为逻辑力需要理解力作为辅助, 即“万般学问始于内化”。既然孩子在13岁之前处于记忆高峰期, 而13岁之后理解力才开始不断增强, 那么懂心理学的家长和教师就不要在13岁之前责怪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张湘同意味深长地说, 如果家长和教师不懂这些教育规律, 不懂人性, 那很可能是在残害孩子。张先生表示只有遵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性, 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比如孩子13岁之前, 我们不妨多培养孩子对人文学科的兴趣, 多灌输些人文知识, 这是因为人文学科知识的习得是不需要依靠理解力的, 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张先生以自己侄子的教育经验为例, 风趣幽默地讲述家人在家里为小侄子摆满播放器, 分别播放经文、梵文、德语的趣事, 一段时间以后, 小侄子张嘴就是子曰, 德语发音几乎与原声一致。谈到这里, 她略显激动, 指出小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 可以同时接受多种信号, 懂教育学的教师与家长不妨让孩子在13岁之前多诵读些中国古典的经书, 首推十三经之首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张先生进一步解释道, “经”的浓度是最高的。文化遵循高浓度覆盖低浓度的原则, “六经”是文化之源, 开出了“诸子百家”, 得到“经”的浸润、熏习和内化, 孩子写作文时想必是下笔有神的。不仅如此, 张先生强调, 大量的阅读、背诵文言文也会增强孩子的理解力, 支撑其学习其他学科。张先生谈到此处, 不禁以古为鉴, 认为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四大名著的作者, 有大量传世佳作的李白、苏东坡等古代杰出之人大多经历过寒窗苦读, 由于时间沉淀, 其理解力越发增强, 才会在各个领域中有所突破。我们对于祖先的智慧, 要有一个浸润内化的过程, 然后才可以在时间积淀中、在自身理解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这对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是适用的。最后, 张先生认为孩子只有愿意接受这套源于人性的教育哲学, 以高雅内容浸润身体, 才会培养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人才。

篇4:诵读经典 弘扬文化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将怎样参与全球竞争?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明,以其独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质,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阅读经典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你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你“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 阅读经典,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體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只有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引导孩子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为孩子做一种可以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能有效达到对孩子进行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学校自开展诵经活动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是文明礼貌方面,学生学习了《弟子规》,比以前懂事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课间不文明现象减少了。其次是勤俭节约方面,学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再次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

篇5: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为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诵读经典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全体语文教师、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

2、各班根据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3、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直接责任人。各班要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课前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李校长亲自抓,由张慈兰主任专项负责实施,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六、活动内容及过程(2012年3月——2012年6月)

第一阶段(三月、四月、五月):要求每个人会背诵(学校抽查)。

1、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赠书(负责人:教学处);

2、教师培训(负责人:信息科);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阅读课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教师要对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 4月9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学处、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五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

1、让家长参与进来,谈孩子的变化(负责人:班主任);

2、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第三阶段(六月):开展竞赛活动。

1、背诵;以班为单位进行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学生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三至九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至八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学处、班主任、语文科组)。

第四阶段(七月):总结与表彰。

篇6:弘扬传统文化诵读国学经典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我校各班级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班内书声琅琅,校园诵读浓浓。

11月23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下,我校成功举办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全校共九个班级参与,十七个节目有序展开,精彩纷呈,惊喜不断。《声律启蒙》、《增广贤文》、《论语》诵读等一批优秀节目纷纷亮相,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和心灵的震撼。最后的教师大合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更是向同学们展示了教师们的文化底蕴。

篇7: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云锦小学诗词诵读特色文化

罗永明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就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首诗词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词的诵读,不仅让学生体味到我国经典诗词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一、诗词诵读的背景

我校是泸县东部边远的一所农村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886人,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身上缺少书卷气。学校有教职工110人,多数教师不能主动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将诵读经典诗词作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彩云文化,自主课堂,阳光教师,文明学生”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办学思想:强化爱与责任,倡导阳光与快乐,培育习惯与文化,构建安全与和谐,成就精彩与辉煌。

办学目标:学校如彩云般美丽,似锦绣般辉煌。环境是精美的,工作是精致的,生活是精神的,管理是精细的,成绩是精彩的。

课改理念:推行自主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校训:如云似锦,活出精彩。校风:文明活泼,团结友爱。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风:爱生敬业,求实创新。领导作风: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校歌:阳光下成长。校本课程:诗词诵读读本1-12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2册;少年宫活动小组教材上、下册。

二、诗词诵读的意义

1.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可以使他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2.古诗词诵读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哲理,古诗词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3.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古诗词诵读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彩云文化的又一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三、实施诗词诵读的“5673”策略

学校诗词诵读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一期使用一册校本教材;一周诵读一首诗词(一课);每日早读和语文课前吟诵。我们的口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我校在实施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五个结合、六个原则、七种方法、三个关系,简称“5673”的实施策略。

五个结合: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榜样示范的原则、潜移默化的原则、分层要求的原则、朦胧理解的原则、制度保障的原则。

七种方法:一听——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二读——学校编写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前3分钟,和早读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三抄——写字课上,老师又将所学的诗词作为练笔的素材,这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四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最终能熟背诗词。五讲——利用早读课,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六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改写、扩写、诗配画等活动,进行再创造。七用——在校园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主动积极的引用所学诗词中经典句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个关系:注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调关系;注意诵读与运用之间的关系;注意经典诵读与其他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诗词诵读的课程开发

学校将诗词经典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开发。为促进对诗词经典内涵的理解,引导对诗词经典诵读活动的把握,我校对古诗词进行筛选,编辑了附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分低、中、高年段,同时在各年段的校本教材当中还把诗词按爱国、咏物、壮志、抒怀等单元予以分类。每册15课,一共12册,总计180课。

1.低年段为浅读。选择思想经典、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诗和儿歌,再配上活泼生动的图画,形成图文并茂的教材,注重低年段学生对古诗初步体验。

2.中年段为诵读。在选择诗的基础上,插入了一些诗人的简介、诗的小故事、诗的历史背景介绍等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初步理解。

3.高年段为品读。对所选的内容包括古诗词,古文中的佳句、名句,关于诗与诗人故事,适当的历史背景等,并配上适当的欣赏要求。

4.诗词诵读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搜集、整理古诗词产生的文化背景,搜集、整理古诗词的作者生平以及隐藏于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诵读诗词的深厚兴趣。

五、诗词诵读的校园环境

校园的花坛、橱窗、走廊、教室、办公室都应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诗化校园,让学生们徜徉其中,诗韵浓浓。“久熏幽兰人自香”,扑面的诗词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六、诗词诵读的校园活动

1.古诗词与“名著伴我行”活动的结合。

我校开展多年的“名著伴我行”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能读一本名著,并做好规定数量(每期至少15页)的读书笔记,旨在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有了“一桶水”,才能授于学生“一杯水”,也确保了古诗词诵读的质量和读书指导的有效性。

2.古诗词与中队活动结合。

我们以古诗词为载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如“诵古诗、学美德”、“古诗伴我行”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3.“诵读节”汇报演出。

学校要求各年段在每期举行赛诗会的基础上,参加学校每年举行的“诵读节”汇报演出,可设“诗王擂台”、诗伴舞、诗词小品、诗词剧、诗词相声、诗词的故事等。并评选出“背诗之星”、“颂诗之星”、“诗香班级”、“ 诗香家庭”。

4.网页互动联校外。

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学诗沙龙、小诗社,特别是以云锦小学网页为基础的“特色教育”栏目中“古诗词诵读”以及即将创建的“校园诗坛” 等为平台,让师生互动,共同谈诗词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论诗词的意境、情感和韵律,讲诵读诗词的感受、心得和体会,做到知其文而品其神、悟其道、导其行,把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

5.专题讲座促提升

学校组织开展诗词诵读技巧与方法的专题讲座,让教师作诗词朗读的表率,并要求语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诗词朗读知识,千方百计营造特色氛围,培育特色项目,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篇8: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一个具有高尚的精神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

2. 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 “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所有这些都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 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地区和哪种社会制度之下,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容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 科研引领。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的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等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 学科渗透。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 校本研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 环境熏陶。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 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 硬环境: 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 活动凸显。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 家校相通。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 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 《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联合办学商业计划书下一篇:我想有对翅膀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