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路上的几点思考

2022-09-12

舞蹈作为古老的艺术之一, 被誉为艺术之母。她以人体的四肢作为表现媒介, 讲述故事塑造人物, 并进行传情达意。我们也将她称之为“身体语言”的艺术。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两大舞种。在舞蹈领域中人们时常戏称中国的古典舞是父亲, 因为他承载着中国传统古典舞蹈文化的精髓;而中国的民族民间舞是母亲, 因为她凝聚了五十六个民族同胞兄弟的智慧, 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信仰、图腾等文化基因, 更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追求无限美好的文化缩影。

众所周知,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 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民族儿女, 因此也就形成了五彩缤纷、形式繁多的民族民间舞蹈。她可以奔腾驰骋于辽阔草原, 也可以清新徘徊于深谷小寨;从雪域高原到市井胡同, 从民俗生活到生产劳作, 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民族民间舞永不停歇的脚步, 而且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常言道, 物质基础决定上着层建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有品味质量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强烈。因此, 中国民族民间舞从原生态的民间乡里走近了现代生活的高雅剧场, 又经过千锤百炼的匠心营造, 回归到了社区街道的广场之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之路的诸多思考, 作为从事高等舞蹈教育的工作者, 在此做以下几点分析:

一、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在传承中的正统位置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我们国家的老一辈舞蹈艺术家、教育家们就开始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田野考察工作, 经过几代民间舞人孜孜不倦的努力, 系统梳理出了传承脉络, 即:从民间走来, 进入课堂, 走上舞台。在我国最高舞蹈专业学府---- 北京舞蹈学院, 精心打造出了包括东北、山东、安徽、云南等省份和地区的汉族以及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等民族民间舞蹈的大系教材。通过对基本舞姿、体态步伐、动律特征等训练内容的提炼和加工, 形成了风格鲜明适应课堂教学的传统训练组合;与此同时, 大系教材如同雨后春笋般传播到了全国各大艺术院校, 在极大满足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体系实际需要的同时, 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在舞台新品新作的探索中也从未停歇。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小白鹭之夜》中寻找民族民间舞自我本我的基础性美学追求, 再到《我们一同走过》、《泱泱大歌》等民间舞专场晚会, 直到近期我们所看到的《大美不言》、《沉香》……, 涌现出了一大批凝聚民族风格特色的经典力作。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 这些作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学院派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建设, 而且引领了人们对民族民间舞蹈在其基础理论、课堂教学、新品创作等领域中的工作方向, 更进一步明确了该体系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核心价值。

根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从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工作者, 大部分都有着学院派民间舞大系教材训练的经历。由此可见, 覆盖面广、内容系统、风格鲜明的大系教材堪称经典, 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资深专家、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赵铁春教授曾指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设置的原则必须要具有的“三性”, 即:代表性、训练性和系统性。笔者以为, 正是这样的训练体系支撑起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中不可动摇的正统地位。

二、原生态民族民间舞在传承中的原点基础

在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探求中, 原生态民间舞蹈当属源中之源, 她是一切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原点和基础。人们常用载歌载舞, 来形容我国民族民间舞踏地为节咏歌起舞的表现形态。在《毛诗﹒大序》中:“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记载也充分论证了民间歌与舞之间的实际关系。

说起原生态民间舞, 她如同中国传统武术, 有着南拳北腿少林武当等不同门派。我们也将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划分为南灯北歌。例如在花鼓盛行的淮海两岸, 有着“一条线”陈敬芝先生的凤派、“小白鞋”郑九如先生的怀派, 他们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又如在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也有着高跷秧歌、地蹦子等原生态民间歌舞;再如山川秀丽鱼米飘香的西双版纳地区, 同样孕育着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等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间歌舞形式。

就是这样的原生态民间舞蹈, 为我们广大民间舞蹈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生活在街边巷里大山深谷的民间歌舞艺人, 是我们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工作中的宝贵财富。笔者曾有幸与西藏昌都地区“热巴鼓”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扎西 · 达瓦先生、新疆自治区维吾尔族舞蹈专家吐尔逊 · 阿布地热依木先生就不同民族的原生态舞蹈进行了研习讨教, 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本民族歌舞的无限热爱, 也亲身体会到原生态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立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 他们身上所流淌着风格精准、生动淳朴的舞蹈语汇, 正是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原点。

三、创新作品广开形式在传承中的多元助推

在物质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商品经济下的“快餐文化”作品层出不穷。特别是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 微小说、微电影、微文字成为了时代脉络的主流。那么在这样的气候之下, 怎样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是当今民间舞人迫在眉睫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中, 需要有温度的作品去支撑和传播。在大型歌舞集锦《云南映象》中如图1 和如图2,

我们听到了那不加雕琢的海菜腔, 看到了质朴淳厚的版纳鼓;在藏族歌舞乐《藏迷》中, 扎木年、大法号那深邃悠长的旋律, 伴随了藏族阿妈伟大的朝圣之路;而赋予时代气息的“牦牛舞”更是激活了都市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这样的作品, 这样的大戏面前分析成功的根本原因, 莫过于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源头--原生态歌舞挖掘和整理。任何一部脍炙人口的民间舞蹈作品必然会有民族记忆的烙印和原生态舞蹈文化的基调, 而正是这样的烙印和基调才产生了编导、演员、观众三者之间的共鸣与和谐。倘若谈其道理就不得不提起那句老话: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其次, 在任何肢体语言艺术的创作中, 我们都需要编创技法的介入, 其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品创作亦是如此。倘若一味的炫技飚技, 必将在无形中丢掉民间舞真实质朴的那片民俗风貌, 甚至会抹杀民族舞蹈文化的那一份记忆。因此, 尊重技法回归民间舞蹈的源头, 将原生态民间舞蹈那纯粹简洁的本我作为审美和创作追求, 似乎成为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者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再次, 在高科技声、光、电的作用下, 视频制作、三维动画等技术已经悄然与舞台艺术合二为一不可分割。正是这样的结合才渲染出了视听融合的多维效果, 天山脚下雪域高原尽收眼底, 八百里无尽的黄土高坡立体逼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之路上, 在尊重民风民俗、民族文化的同时, 需要加入现代化的科技元素以作助推之力。不仅如此, 伴随着互联盛行的大数据时代, 我国更是拥有了6.8 亿的网络用户。时下微信平台网络终端等新媒体传的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极大拉近了百姓之间沟通学习的距离。因此, 互联网的合理运用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平台。试想一个新品新作的即时推送, 一个与民间艺人专家的亲密对话, 足可以拉近人们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距离。

四、结语

总所上述, 在文化艺术多元化多维化发展的今天, 在快餐文化商品文艺的冲击之下,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之路着实面临诸多的探索和挑战。我想她的根毕竟属于民间, 而民间更需要健康向上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她……路漫漫其修远,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新时期的民间舞人必将为她而不断前行。

摘要: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民族儿女, 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舞蹈。她奔腾驰骋于辽阔草原, 清新徘徊于深谷小寨,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学院派民间舞在其传承中起到了正统的位置, 原生态民间舞蹈则奠定了原点基础, 而创新作品广开形式更起到了的多元助推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原生态舞蹈,传承,民族文化

上一篇:初中英语活动课中的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下一篇:关于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