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

2024-04-21

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通用8篇)

篇1: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

读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雷海宗(1902-1962,河北永清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20世纪30, 40年代战国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于1938年12月所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可谓是其史学思想与现实主义思想的综介体现。在此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史观,也可以看到在1938年全民抗战的时代背景下,雷海宗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如何战胜日寇,在战火纷飞的世界环境下得以生存与复兴的深刻探讨。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可以说是雷海宗先生的成名作,也最能反映其学术成就以及思想。同时,这本书还是从“兵文化”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通过阅读本书以及了解本书的写作和编写情况,我发现它并不能算作雷先生的学术专著,只能算作一本论文集。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上编、下编、附录。上编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包括《中国的兵》,《中国的家族》,《中国的元首》、《无兵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两周》。我把上编也分为三个部分:前三篇主要写了秦朝以前,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第四篇主要写的是秦汉以下中国兵文化的衰落,最后一篇是雷先生运用文化形态史观的方法合论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特征。下编则收录了《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这两篇文章是中国抗战爆发后,雷海宗针对抗战建国中的中国所发表的看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本书的附录收录了《世袭以外的大位继承法》一文。在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以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一.中国的兵

作者从“零散材料的许可范围内看看由春秋时代到东汉末年当兵的是什么人,兵的纪律怎样,兵的心理怎样;至于制度的变迁不过是附带论及,因为那只是这种精神情况的框架,本身并无轻重。”并且相信兵的精神是看清一个民族盛衰的方法。春秋时代虽然有平民当兵,但是士族才是当兵的主体。当时的贵族踊跃参军,视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士族子弟自幼接受文武方面的教育”,打仗全无怕死心理。并且春秋时代两军对战更多的是为了平衡实力,作战讲究章法礼仪,厮杀不多。战国时期,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完全灭掉对方,战争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获胜方经常坑杀降卒,战争变得异常惨烈严酷。因此军民的心理都发生变化,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平民出现厌战心理,二是上等阶级的文武分离以及和平主义的宣传提倡。同时,秦国为了防止六国复起,以及为了满足戍边的需要,秦代开始征兵制,而“所发的都是社会所认为下流的人。„„这是后代只有流民当兵,兵匪不分,军民互相仇视的变态局面的滥筋。”楚汉之际,军队只属于主帅而不属于国家,爱国观念非常淡薄,此后,“爱国的观念消灭,爱天下的观念流产,人民渐多不愿入伍,结果就产生了一个麻木昏睡的社会。”

雷海宗从兵的角度切入来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认为一个民族对待战争的态度可以评价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进取心。透过本书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雷先生笔下的“兵”指的不单单只是上战场作战的士兵,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只有高素质的国民才会有高素质的兵,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是积极向上的。如果一个民族走向堕落,那么这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会走向腐败破灭。一个民族的兵是否强大,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民族是否富强,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风貌。在一个尚武的,有进取心的民族团体中,他们渴求胜利的欲望要远大于其他民族,使他们更加容易抓住历史的机遇。雷海宗先生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问题,他在书中写到“兵的问题牵动整个社会”,“兵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在当时抗战的年代,他认为应该培养一种武德,即为民族和国家献身的精神。而且我们要彻底摒弃腐败堕落的文德。他认为文德是导致整个社会腐败的根源。“旧中国传统的污浊、因循、苟且、侥幸、欺诈、阴险、小器、不彻底,以及一系列类似的特征,都是纯粹文德的劣根性。”针对当时的情况,他也提出了改造国民的方法“每个国民,尤其是处在社会领导地位的人,必须文武兼备。非如此,不能有光明磊落的人格;非如此,不能创造光明磊落的文化。此点若不能达到,将来我们若仍与以往2000年同样地去度纯文德的卑鄙生活,还不如就此亡国灭种,反倒痛快!”

总之,雷海宗这个视角可谓由小见大,可以说这是他独特的“兵”的理论,到全体国民素质,他从上到下地批判了全体社会成员,透彻地分析了国民劣根性解决办法。可以说,这样的视角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二.中国文化周期说

雷海宗的中国文化周期说建立在其文化形态史观的基础之上。他的文化形态史观是西方史学家斯宾格勒、汤因比开创的历史形态学的东方回应。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雷海宗先生只是继承了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历史形态学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历史研究的方法。他重视文化的自律性,认为文化为具有发展—兴盛—衰败—灭亡生命周期的有机体。每个文化都要经历封建、贵族国家、帝国主义、大一统、政治破裂、文化灭亡的末世五个时代,此后该文化便不复存在。雷海宗以其文化形态的五阶段说来考察中国历史,却发现至公元383年把水之战时,中国文化己走完其五个阶段,理当灭亡,但中国文化却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为什么中国文化避免了与埃及、希腊罗马文化一样被外族征服的命运?雷海宗扬弃了文化形态史观的理论局限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文化独具二周”说。

研究中国史时,雷海宗有自己独特的分期方法。他说“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可分为两大周。第一周,由最初至西元383年的把水之战,大致是纯粹的华夏民族创造文化的时期,外来的血统与文化没有重要的地位。第二周,由西元383年至今口,是北方各种胡族屡次入侵,印度的佛教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的时期。无论在血统上或文化上,都起了大的变化。”他把第一周细分为封建、春秋、战国、帝国、帝国衰亡与古典文化没落五个时代;第二周细分为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明、晚明盛清、清末中华民国五个时期。

中国文化能够“独具二周”,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其他文化在一周后灭绝,中国文化何以仍有强盛的生命力呢?雷海宗认为,是胡汉民族的融合、印度佛教的传入,特别是江南的开发,给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子,带来了新的生机。中国文化之所以有第二周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文化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扩展到以江南(长江和珠江流域)为中心。雷海宗分析了历史上开发江南的情况,认为“最后得到机会开发南方的可以说是优秀分子中选择出来的优秀分子所以二千年来,虽因外患来自北方而统一的首都始终设在中原,然而南方经济与文化的地位一代比一代重要,人口一代比一代繁殖,到最后都远超中原之上”。最后,雷海宗作了如下总结:“到明清时代,很显然的,中原己成为南方的附庸了。富力的增加,文化的提高,人口的繁衍,当然都与此有关。这个发展是我们第二周文化的最大事业。在别的民族己到了老死的时期,我们反倒开拓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新天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无可比拟的例外。”

雷海宗还探讨了建设中国文化第三周的途径。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是“在结束第二周的传统文化建设第三周的崭新文化’,因此他主张“在抗战中建国”,“无情的摒弃一切可能的成功捷径”而“忍受目前这种无上的损失与痛苦”:“若要健全地推行建国运动,我们整个的民族必须经过一番悲壮惨烈的磨练。二千年来,中华民族所种的病根太深,非忍受一次彻底澄清的刀兵水火的洗礼万难洗净过去的一切肮脏污浊,万难创造民族的新生。在雷海宗看来,要创造新生的第三周中国文化,重点要解决好兵、家族、元首三个问题:“兵”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家族可以说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元首可以说是政治的基本问题。三个问题若都能圆满的解决,建国运动就必可成功第三周文化就必可实现。

篇2: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

【摘要】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陈序经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的出路》[1]中给出了他所处时代的答案。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陈先生的观点了分析:第一,对《中国文化的出路》[1]进行了内容总结,概括了陈先生的观点;第二,就陈先生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放在当今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做了简要讨论;第三,依据中国文化中对个人主义的弱化,表达了笔者对强调个人主义的支持。

【关键词】中国文化全盘西化折衷复古个人主义

陈序经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中,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提出了他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并基于此,对当时中西文化问题上的三个派别:(1)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2)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3)主张折衷办法的,结合其他学家的观点和著作,做了深入介绍和比较研究,从而表达自己认为当时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对于文化的根本观念,陈序经先生的眼界是非常广阔的——“而现在所谓世界的文化,恐怕也不外是将来人所谓宇宙文化的一小部分罢”,这是一个跳出地域,跳出民族,跳出国家的观念,大胆而言之有理。三个中西文化问题的派别中,陈先生支持的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于其它两种:折衷办法的派别——陈先生分析了其众多的派别,并明确指出其对于文化的多种分类不过是文化众多方面之一罢了,例如动静文化、人物文化等;复古办法的观察——陈先生就孔教在中国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孔教在中国的成功是在其消极方面,并非其积极方面。总而言之,折衷的办法办不到,复古的途经走不通,其最大的缺点是:前者昧于文化的一致与和谐的真义,而后者昧于文化发展变换的道理。于是,陈先生提出了全盘西化的理由:(1)中国在态度上趋于西化;(2)中国在事实上趋于西化;(3)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中国进步得多;(4)西洋的现代化是现世的趋势。最终,陈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全盘接受西化,彻底打破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垄断,提倡个人主义。

一、全盘西化的思考

陈先生主张全盘接受西化文化,是面对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提出的,他之所以否定了其它两种,是因为在当时政府腐败、国民愚昧的情况下,这两种派别本质上是一种调和,治标不治本,只不过在延长清帝国苟延残喘的时间而已。于是,陈先生希望彻底,希望能彻底地改变中国文化,让中国重新站立,那么在欧洲和日本已经证明了巨大成功的西方文化自然是不二之选。原本笔者是想对陈先生全盘西化的观点进行一些辩证思考,遂提出一些驳论的,然而,陈先生已在书中对反对者的意见进行了反驳,由此不难看出他对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是下足了功夫的,是值得考究的。可是,放眼当今的中国,陈先生的观点确实是有些固执的。如今的中国虽然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基础上强大起来的,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进行改良,得到适应中国的文化,同时,也没有抛弃孔孟之道,相反,近年来,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其它领域,很多都在强调孔孟之道的学习,其中的仁义礼智信仍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二、个人主义的强化

虽然笔者对陈先生的全盘西化持有异议,但是考虑到陈先生所处的社会,所面对的现实,其观点仍旧应得到极高的肯定和评价。尤其是陈先生提倡个人主义这一点,笔者非常赞成。如若说当今中国的在文化上还缺少什么,或者哪些方面还有待发展,那个人主义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非常强调集体的概念,个人只是组成集体的部分,不管是这个个体何等优秀,具有何等贡献,都不能凌驾于集体之上,这一点,在中国的书籍、影视作品等日常文化宣传媒介中非常明确,所以我们可以有杨子荣,但绝不会有美国队长。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像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没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我们国家现今非常强调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倘若我们的人都是一样的,那何谈创新?我们需要有个人特征鲜明的人,而不是把这类人当做异类来同化。当然,笔者并非强调个人主义高于集体主义,而是明确我们需要尊重个人主义,切不可因为个体意见和集体意见的差异,而强制同化这个个体。对于此,笔者很庆幸能够在北京大学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人特征,不会有人觉得你怪异,你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们有着全国高校中最丰富社团群体,在这个一个个团体中,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收到更多的支持和反驳来丰富自己的观点。北大在个人主义方面给予她的孩子们极高的尊重,而我们也时刻铭记着——自己是一个个体,更同属于一个集体,北大,北大人这个标签,我们不会,更不愿意没有它。

参考文献

篇3:《文化研究读本》读书报告

1、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简介了文化研究内的几个理论和方法,包括对文化工业,话语霸权的批判,女权主义的探讨,最后是对信息循环模式的分析。比如,Ranato Rosaldo指出文化研究具有全球化本质,其关键读者群遍布世界。因此要求这一学科要运用更多的“社会描述性的修辞形式”。而Theodor Adorno和Max Horkheimer提出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表明现当代文化工业批量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导致诸多不良后果(详见Section 2)。Roland Barthes分析了一位80岁农民被判死刑的案例表明霸权是这样产生的 :通过不同机构和话语——该文中指的是文学,法律和新闻学——的勾结以压制几乎不能还击的群体。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介绍了学者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包括对现代性和后现代的看法。其中Lyotard以自己的观点定义了后现代,指出后现代不是在时间上紧跟现代之后,而是现代性一直包含着后现代的因素。 后现代的“后”不是指回忆,反馈的过程,而是回溯分析, 回想并反思的过程。第三部分Forgacs对葛兰西的理论进行了阐释,认为新右派不等同于法西斯主义,只是新右派的替代品如法西斯主义一样四处分散,支离破碎。在该情形下, “教育联盟”就具有真正意义 :它倡导少数民族和下级文化价值观以及话语。

第四部分围绕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主义、历史研究这三个关键词展开。首先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和Sneja Gunew的对话表明 :一旦一个社会被识别为异质的, 由多元文化构成,那么其核心机构将会从少数民族中选择代表人共同管理行政。Spivak认为象征主义(即表面文章) 几乎让所有人背离了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远离了文化遗产,但这种“非真实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第五部分涉及性的相关讨论。男作家Andrew Ross的文章对色情文化研究进行高度概括,指出性幻想和性欲望的经济体系与性别划分没有固定关联,认为传播色情文化的项目必须要和欲望结构达成妥协。第六部分是关于娱乐狂欢和理想主义的讨论。Meaghan Morris以她所熟悉的购物中心为例提出设计管理和经营购物中心的人(由于对女性了解甚多)也是理论家。文章还提出了若干问题,比如失业之人(假设有能力购物的话)和有工作之人在购物中心购物是一样的吗?这一有关消费的研究拓宽了早期文化研究主题。

第八部分是有关休闲娱乐的若干讨论。Dick Hebdige表明亚文化通过协商和混杂化确立自身的反霸权式的风格和身份。他认为商业文化有能力生产反霸权式风格的娱乐文化,比如朋克风就是一种先锋派文化策略,营销策略和工人阶级违抗精神的独特结合体。而第九部分则探讨了传媒与市场的联系、生产浪漫的机制以及对大众文化的看法。Armand Mattelart等人发现传媒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西方媒体日益受到市场力影响,后工业化国家的信息处理主导了增值经济。提出要谋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信息通讯联盟,提倡通讯工业结构变革以产生更加灵活的媒体系统。

2、笔者评论

笔者认为Theodor Adorno和Max Horkheimer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耐人寻味,在此作简要评价。该理论认为“文化工业实质是一种欺骗大众的启蒙”(16),它运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批量生产一系列标准化的,去掉了个性化特征的产品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文化工业极尽能事地从各个渠道扼杀差异性的、个性化文化特征,无疑泯灭了艺术个性和文化创造力,最终导致大众失去辨识高雅低俗,是非善恶的能力,即批判理性的能力。由此,该理论对于个人主义的发展,批判理性的回归以及文化的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强调文化的区别性特征以及文化主体的自主性,有助于捍卫个人主义的自由,解放思想 ;反对理性的工具化,主张重归批判理性,这有助于读者在技术的世界里重新思考理性的作用。它揭开了这层“欺骗性”的面纱还原了部分真相,有助于催促变革,催生新鲜的文化生产机制,使得文化生产背向工业化生产,靠向艺术性生产。然而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首先,它过于强调文化工业的负面意义而忽略了其正面意义。其实文化工业的发展给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载体,比如广播、广告、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载体。 这些文化载体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使更多人拥有更多机会接触文化,了解文化,使得文化更加普适和亲民。例如《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把高雅文化传递给普通受众,解除了阳春白雪的“高不可攀”。

3、结语

篇4:《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读书报告

【关键词】资本主义;宣传思想;启示

丹尼尔贝尔是当代美国重要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诸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这本《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他的主要代表著作之一。

贝尔在本书中集中探讨了当代西方社会内部的脱节与断裂问题。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资本主义历经二百余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它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内的根本对立与冲突。这三个领域相互独立,分别围绕自身的独立原则,以不同的节律交错运转,甚至发生逆向运转,而且这种冲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将更加突出。”

在贝尔看来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资本主义的结构矛盾:在经济领域体现为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原则”导致了人性被压榨;在政治领域人人平等的观念vs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的诞生其本身的目的在于控制阶级冲突和对抗,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在文化领域表现为资本主义“自我表达与自我满足”与现代派文艺理论和作品中的返祖与反理性。(个人理解这可能由于文化在发展变革中的滞后性以及信念缺失导致的对传统价值的回归。)

②资本主义精神的裂变:法治社会下传统道德观念(禁欲与节制)被突破,因为“法无禁止即许可”,以及金钱作用下享乐主义的盛行打破了原有的道德基础,原有道德的约束力在降低甚至消失。

③现代主义与信仰危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打破了中世纪人们对时空的认识,将“人”从原来的对“神”的崇拜中解脱出来,这理应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一大进步。但同时这种认识上的颠覆造成了人们信仰上的缺失,由于人超越神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反而使人们难以把握自我。

④后工业化社会的新宗教:在思想观念上,人已经取代神成为世界的主宰,成为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它既需要通过科学了解和征服自然界,也需要寻找自己的信仰,而宗教无疑成为这一角色的最好扮演者。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人类生存面临的基本问题(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等)总是无法回避,因此宗教得以回归。

在贝尔看来,一个理性的人所应有的状态是有节制的物欲需求、以社会公共利益和文化为重和较发达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但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下,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许多要素都被绑上了商品经济的”战车”,深深打上金钱的烙印,都会被“物化”。

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必要性的思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以丰富。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实行,国门向世界洞开,一些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纷至沓来,这给我国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邓小平曾经指出:“当中国打开窗户的时候,苍蝇蚊子都要飞进来。”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开始冲击着原有的思想文化秩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思想在社会上泛滥开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迫切需要重构我们的价值体系,寻找我们的信念支撑。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是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由此可见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

首先,当前全社会正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正是为我们构建一个理念框架,让社会各要素都在既定的“规矩”下活动。此外,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充分运用市场规律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诸如“群体价值超过个人价值”,“财富切莫转化为与之无关领域内的特权”,这就不仅需要道德方面的约束,更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加以干预,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思想道德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征信系统”的方式将其具体化,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全民族道德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来实现,使社会全体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更是要常抓不懈,时时防止资产阶级的“文化侵蚀”、“和平演变”。“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在影响国家安全的诸多要素中,笔者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应该放在首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只有“阵地战”与“持久战”,而不是“游击战”与“速决战”。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来。我们要了解中国国情,也就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文化的精髓修身养性,提升自身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然,我们也要对外来优秀文化持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古代东西方圣贤的许多理念存在共通性,对此我们都要自觉吸收借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从贝尔的视角来看,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容易导致两大系统产生相互冲突,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有着自身的优势,例如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为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89

篇5:《中国传统文化》学期读书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361309010302 专

计算机

计算机1303

任课教师

朱 建 锋

读《弟子规》有感

一、阅读的目的

初读《弟子规》是因为父亲的缘故,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自小,读的第一本国学经典便是《弟子规》。其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初期,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只是闲时阅读,全文朗朗上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内容也有了略浅的见解,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弟子规》便是我的行为准则,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以其为标杆。《弟子规》属于孝悌忠君体系,但是和《三字经》有所不同的是,后者更注重个人修养,而前者,更多层次上是让我们来学习,作为一个学生一个弟子来学习。“规”则是要规范,先规己才能以己服人。对《弟子规》的阅读,也逐渐让我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文史知识。《弟子规》所讲的道理,很多也应用到了古代的很多典故。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深深地吸引我,这不止是它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还有它本身富有的内涵。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弟子规》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诤友。不论是在道德、历史还是地理。

《弟子规》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知道什么是廉耻,如何分明是非,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如何辨别世间的善与恶,以此来培养我们健全的道德品质,这对于身心正在发展的我们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学习《弟子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阅读全文感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学会如何为人,为好人。做人,不应有分别之心,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我们应该去继承它,发扬它。

读孝一文,给我的感觉就是多多敬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让自己后悔。

二、阅读的具体内容与感受

阅读《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孝为先一文。对待父母我们都应该敬孝之态度,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打骂我们,甚至动刀动枪杀害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

今天读了三字经我学到了很多,在我们的生活中,显现出我们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孕妇上了车,两位老大爷因为争着让座吵了起来,其他人像看热闹一样,有的还起哄。结果出来了,但孕妇到站了,她为了知道结果还多坐了一站,但她还是很谢谢两位老人。司机转头说:“我看在座的大都是年轻人,两位大爷虽然为谁让座而争吵,但至少他们有这个想法,为什么除了两位老大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让座呢?”车上的人听了都默不作声,慢慢地低下了头,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明了我们不懂礼让,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为老孕幼残让座,可谁做到了呢,我们应从尊敬兄长和长辈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应该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三、阅读后的总体评价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生存智慧。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摒弃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

21世纪,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都从来没有为父母付出过,从来都只有索取。连古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何况我们呢?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和劳动。区区这点小事我们都做不到吗?

而《弟子规》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如果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经常给孩子讲“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尊长,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那这个社会还会出现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吗?《弟子规》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

篇6:读书笔记.《中国审美文化史》

绪论

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

一.介于“道”和“器”之间的文化形态

《易传.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此观之,国内迄今的美学史著作,似呈“道、器”分流的两种形态:笔者认为前者可不加限定的命名为“中国美学史”但却不囊括美学史研究的所有内容,其不去考察各时代存在什么审美风尚与审美活动,而旨在分析古代哲人的理论中表述出何种的审美理想以达到什么样的逻辑水准,从古代文献中发现审美观念达到了什么样的自觉程度。后者虽不以美学史标举,其关注对象却同样是美学史不可或缺的,着重分析书画的风格、陶器的线条与制作等,即从实证的角度发现一个时代的审美活动究竟凝练出什么样式的艺术成果。

故从“道、器”的角度出发,使得“审美文化史”不同于逻辑辩证的“审美思想史”也有别于现象描述的“审美物态史”,而是以其特有的形态来弥补两者之间存在的裂痕。

二.介于归纳、演绎之间的描述形态

“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情感方式”的内容之一,必然受制于该民族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的渗透。

1.生产方式:最为基本

2.生活方式:无论仰韶彩陶,首先是一种生活器皿,其次发展为欣赏对象;无

论是宋人的裹小脚,一种服饰需要,其次才是审美价值;无论是北京的故宫还是苏州的园林,一种居住环境,其次才是艺术品位。中国文化史上,并非就文学谈文学,就艺术谈艺术,而是将那个时代的艺术趣味和美学理想放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考察。因此,我们需要将一种“情感方式”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方式”中去思考。

3.信仰方式:如果说生活方式关系到人民的“吃穿住行”,那么信仰方式则涉

及到人们的精神寄托。一般来说,儒家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或创作主体身上占据主导地位时,审美活动上呈现出一种注重群体实践、干预或美学显示的功利主义倾向。相反地,道家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或创作主体身上居主导地

《中国审美文化史》_陈炎 第 2 页 2013/4/10

位时,文学艺术在内容上便呈现出一种尊重个体价值、渴望或美化自然的非功利主义倾向。

4.思维方式:有着更大的隐蔽性和抽象性,它被视为一种“无内容的形式”,是一种思维框架和心里定势。

唐宋卷

五.北宋:人文荟萃

公园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称帝,建立宋朝。赵宋王朝共

篇7: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瑾瑾,下面就是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请看: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今夜,读《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1、君子的定义

《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阐释了文质彬彬的君子应该是这样的,“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彬彬有礼的君子。”

2、文化的创造过程

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相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举个例子,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完成的这件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均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简而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3、大文化及文化结构

大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其文化结构如下四个方面: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如社会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

(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态文化层又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等。

社会意识形态则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 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社会意识形态又可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

4、小文化

小文化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因此,被称为小文化。小文化主要讨论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研究人类的精神创造时,不能忽略物质创造活动的基础意义和作用;在讨论关于心态文化诸问题的同时,不能忽略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总之,不能将“小文化”与“大文化”割裂开来。

5、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上古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谓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上编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黄河中下游一带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结果,夏商周的中心地区是今天河南省的中部和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的关中盆地、河北省的西南部和山东省的西部。这些皆是当时自然环境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后随着战乱的频仍,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地区转移。“苏杭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即反映了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是中国一脉相承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的结合。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史学、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甚至科学技术等等。要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需要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

2、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故梁启超先生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3、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篇8: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

方闻先生, 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 (主任)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部的特别顾问等职务。方闻先生致力于采用“风格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中国古代书画的断代问题。主要出版有《夏山图:永恒的山水》《心印》《超越再现:8-14世纪的中国绘画与书法》《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和《两种文化之间》等专著。现他的学生遍布全球重要的艺术史院系, 世界大博物馆的东方部门主管人很多都是他的学生乃至学生的学生。他们在艺术史领域形成了实力强劲的“普林斯顿学派”。

二、主要结构、内容和观点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既是一部论述精要的中国书画发展史的专著, 又是一次关于中国书画研究方法的教学示范。在《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中, 作者采用“视象结构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并从绘画语汇及风格造型与图绘内容表现的关系入手, 重点讨论分析了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表现、作为“心画”的北宋书法艺术的形成、元代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明代的复古主义的出现以及明末清初对五代宋元传统之“集大成”等。与此同时, 他又密切联系与书画家和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材料, 旁征博引地从当时政治、哲学、文学思潮中寻绎书画风格变化的历史依据。

三、重点分析与心得体会

在书中, 方闻先生从一个独特的中国化的视角看中国美术史, 文风朴实, 内容言简意赅。尤其是里面关于山水的构成要素和形式, 语汇的建立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有相当独到的见解。图像分析的比较透彻, 读来感觉真实, 实在, 用比较的, 旁征博引的以笔法为主“视象结构”为辅的方式讨论中国古代书画。比较清楚地分析描述了中国古代书画的特点和演变的重要环节, 既重视书画本身的风格, 又不忽视社会背景。但是书中存在着一些易见的错误:譬如第7页第2行“肖子显”应作“萧子显”。83页说黄庭坚认为若将书比文, 王羲之“像古代史学家左思明 (约活动于公元前274年) ”, 王献之像庄周。注释表明出处是《山谷题跋》的《笔法帖》。查《山谷题跋》, 似无《笔法帖》, 有《跋法帖》说大王像左氏, 那么, 左氏该是左丘明吧?括号中的活动时间也很奇怪?

“但昔人总比今人在真画的观赏上有更多话语权”我不同意书中的这一点, 因为古代没有绘画作品的印刷刊行, 古人即使名家大家所能看到的作品都是有真有假, 而看到的假的数量远大于真也为断代鉴定造成了干扰。而很多古人的绘画观念 (如董其昌) 很可能是建立在误以假为真的基础上的。即使看到假画也很幸运, 可惜现在的人连看假画的权利都没有。古人缺少的是鉴定的能力, 我们缺少的是机会。

方闻先生在本书中介绍举例的书画大师不胜枚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 继承发展书画同构、互补、互动的极积因素, 对推进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创作和精神文脉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心印是有关风格结构分析研究的著作, 方闻先生根据挖掘整理的文献资料和视像图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方闻先生乃是受纯正的风格学影响的一派, 其沃尔夫林式的典型风格分析法在心印一书中对中国书画进行了很好地阐释。书中在去除繁杂的笔墨皴染的干扰之后, 分析出绘画的纯形式, 进而发现山水画的演变过程, 从而得出复古和变革互相并行的结论, 即习复古之人有其时代特点, 变革之人亦有前代语汇残存这样的结论, 这种辩证的结论直到现在看来也让人受益匪浅。

只是在是否有如世界语一般可以将风格分析法运用自如在任意中西绘画中, 我自己表示有一些怀疑。在读过更多关注在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的著作之后, 风格分析自身的可变性和随意性还是显露出来 (否则众学者们也不会在同一幅画的分析上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而心印也较少提到文献的运用, 虽说中国大多数文献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而多有溢美之词, 但昔人总比今人在真画的观赏上有更多话语权。

四、启示与展望

方闻先生从中国书画的风格出发分析探寻中国书画的断代问题, 目的是通过研究中国书画风格的特质, 指出中国画构成的关键。书中用多幅画例资料来探寻研究中国古代书画风格和结构, 把心象概念引入中国画中来进行探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书中用五个章节来阐述中国古代书画的风格和结构, 以大量史论和图像资料来引证研究中国古代书画风格和结构, 囊括了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时代的书画特征, 揭示了中国书画一体的实质。论述了以“心化自然”为主线, 文化哲学思想因素影响为内容, 美学思想规范性理论实践论证中国书画风格特征, 同时努力寻求中国书画语言的理论特征与价值。

当代有很多人看到了中国古代传统书画里面所蕴含的的巨大魅力, 希望模仿古画从古画里面得到想要的艺术形式和内涵, 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仿古, 但是, 如果方法不当, 就可能成为“东施效颦”而已的可笑事例。正确的仿古方法应当如刘勰《通变篇》所指出的, 建立在个人变化之上, 否则创新或者非正统的个人变化不过只是不合惯例的正统。这种矛盾也解释了11世纪最伟大的古代风格“模仿者”米芾为什么又是一位卓越的个人主义者:因为米芾典型地兼收并蓄各种风格, 也广泛地批评了他竭力效仿的诸古代范本, 宣称自己已经“一洗二王恶习”。 (方闻, 心印, 2003, P8) 我觉得这段话, 应该改成“正确的个人变化方法应当建立在仿古之上, 否则创新或者非正统的个人变化不过只是不合惯例的正统。”不仅对于艺术, 对于社会学领域,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艺术的通与变的问题:真正的创新是回归古代的典范而开辟新的审美。盲目的创新不符合正统而不会为历史所接受。这也就是我, 一个油画艺术者为什么同样热爱中华古典文明的文化和书画艺术。

书中方闻先生所用的风格分析法不是世界的语言, 后现代理论解构古代绘画始终令人觉得牵强而格格不入, 必须要还原到当时当地的语境是其基本要求。关于观赏模式的问题, 当代只要稍微靠谱的研究者都会注意到的, 通过现有的文献和绘画遗存资料能够得到七成以上的还原 (之所以不是十成, 因为我们的思维结构毕竟是现代人的。但宋代人与唐代人的差异其实也是存在的, 这一点却常被忽略) , 所以需要对今天存留的唐的可靠真迹和唐代的各种文献对宋人的评论进行再分析, 而不可轻信。对于明晚期的人, 掌握的宋代材料未必比我们今天借助印刷品掌握的材料更多, 而明人眼里的唐画则只有可能干扰更多了。所以说, 我们要带着批判性的发展的历史眼光去看待去看待古人留下来的书画作品。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3年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方案下一篇:延平区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