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艺术全解

2024-04-17

中国文化史艺术全解(精选4篇)

篇1:中国文化史艺术全解

12.科学与艺术

作者借为《科学与艺术》一书作序的契机,论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两个相同之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皆(jiē)婵娟(chán)结晶(jīng)奠定(diàn)

2、形近字

┏遍(biàn)普遍

┏跨(kuà)跨越

┏狭(xiá)狭窄

┣蝙(biān)蝙蝠

┣挎(kuà)挎包

┗偏(piān)偏僻

┗胯(kuà)胯下

┗峡(xiá)峡谷

3、多音字

┏(mì)神秘

┏(bǎ)把持

┏(diào)调动

秘┫

把┫

调┫

┗(bì)秘鲁

┗(bà)花把儿

┗(tiáo)调笑

4、词语解释

【潜 意 识】又称下意识。心理学上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映。

【婵

娟】指月亮。

【咏

诵】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颂读。

【抽

象】从许多事物中传诵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自然定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一定条件下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联系。【结

晶】比喻珍贵的成果。【奠

定】使稳固,使安定。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他是著名的____家,____获得者。(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3)李白《__________》:_______,今人不见古时月。

(4)苏轼《__________》中表美好祝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李政道

物理学 诺贝尔奖

(2)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把酒问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4)《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明确】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等。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2、题目解说

【明确】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4、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所谓的“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超过的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的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5、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本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三个为部分。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2)结构图表

┏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 提出论点 ┗共同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 开门见山

┏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与艺术 ┫ 具体论证 ┗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 举例论证

┏科学和艺术的普遍性不完全相同 ┓

┗ 综合论述 ┗科学和艺术都需要智慧、情感

┛ 道理论证

三、深入探究

1、谈谈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2、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本文逻辑性很强,本文先提出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然后分别论述“艺术”和“科学”的两个方面,而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又都是先论述创造力,再论述普遍性,最后再综合论述艺术和科学的相同点。这种条理分明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2)摆事实,讲道理,高屋建瓴,分析精辟。

文章第9、10自然段就是先讲道理,再摆事实,论证了科学的普遍性。第9自然指出“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第10自然段举例论证第9自然段的观点,然后举例分析让我们明白了“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既用典型实例证明了科学的普遍性,也对读者进行了一次近代知识的教育。

3、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明确】

①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

分析: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②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分析:“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明确】

①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②科学的普遍性的句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分析: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

【明确】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四、课内阅读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实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语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根据上文简要说明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上是一致的。

2、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歌,列举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证明了什么观点?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3、作者说“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你能举出实例证明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吗?

4、在同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与划线的句子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摘抄在下面,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大致相同的句式。

5、末段“一个硬币的两面”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

1.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2.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3.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4.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因为两句话是比较科学家和艺术家相同的方面,采用大致相同的句式有助于说明问题,便于读者理解。

5.比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通俗易懂。

篇2:中国文化史艺术全解

中国汉字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国粹, 探讨中国园林与书法的艺术文化, 可以从书法中的文字起源说起。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远古时代仓颉和其他先民们根据生活实践经验慢慢创造的结果, 他们根据“六书”法则,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创造了数达10万的汉字, 可谓浩如烟海。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其图画性强, 让我们看到了早期象形文字记录下来事物的形象, 即用线条描画出具体事物的形状。如“囿”、“室”、“宅”、“车”等的甲骨文与其物形非常相似, 由此可见, 这些古代汉字的起源与古代园林元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中国最早的“园林”是满足皇亲贵族攻猎休闲需要的, 历经历史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逐渐发展为能够满足多功能需要, 且富含内容和内涵的现代中国园林艺术。同样, 汉字也从当初的形象汉字, 逐渐演变为为语言而书写的符号, 书写上由当初没有粗细变化的“铁线银钩”的书法逐渐演变成点线有粗细变化的“有血有肉”的书法。具有生命意象和韵律点画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中国书法艺术。中国古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园林几乎是那些诗书画全能的文人雅客所创建的, 绘画在中国园林发展中起到极重要的推动作用。书画同源, 书法艺术也为中国园林艺术赋予了更为深层次的内涵, 探讨中国园林艺术与书法艺术之文化共性, 可从平面空间美和立体空间美中几点管见。

1 平面结构的形式美感

1.1 书法文字的间架结构与中国园林平面空间营造

文字是以点画为基本元素构成的, 书法艺术便是用点和线构成流美的空间艺术。书法难, 难在间架结构和章法上, 即是汉字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组合、虚实的布置, 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章法。中国园林构建序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物质元素和书法文学精神元素组成, 园林规划设计难, 难在如何把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有机结合起来, 组成流美的空间艺术。由此可见, 二者具有平面空间艺术上相通的文化。

1.2 文字书体与园林风格和线的力度、重心稳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3类:第一类是结构规整、左右对称, 有明显中轴线、主体突出的北方皇家园林;第二类是布局自由、不讲究绝对对称, 颇具自然情趣的江南私家园林;第三类是前2类风格兼有的。中国汉字书体同样也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比较规整的, 正如篆书、隶书和楷书;另一类是自由形体的, 如行书和草书。这种规整与自由的园林风格与书体的结构规律是不谋而合的, 是有着相同造型文化原理的。

力度是外观感知上的反映, 与平整、滑面、纯净、利落、曲直形态有关, 属于美学范畴。书法中笔法的力度是指从点画形态上体现出来视觉上一种“精神气质”的感觉, “力透纸背”、“屋漏痕”、“锥画砂”等都是常用作表达笔法力度的术语。中国书法从魏晋南北朝的钟瑶到“二王”再到唐代的“欧、褚、颜、柳”四大家, 各家有各家的风格, 王羲之的法书, 风骨内揉、遒劲典雅, 富有一种弹力的美;欧阳询的险峻峭拔、刚柔并济, 富有一种英俊之美;颜真卿的宽博浑厚、苍老古朴, 富有一种雄强之美;褚楷的倔强之美, 柳楷的挺拨隽永之美。中国园林中, 皇家园林中的建筑一般比较高大、笨重而雄伟又含蓄, 正如书法中的颜体风格, 而江南园林的建筑比较细小灵巧、轻盈、峻拔而率真, 正如书法中的欧体、柳体风格。

重心稳则是由点画构成的单个字或是多字构成篇幅的平衡稳定状态, 重心稳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意趣。园林元素建筑、山水、花木更需要重心稳, 就象楼歪了不会给人以美的感觉一样。

1.3 神采

神采即表现事物外在形态的高雅趣味和精神风貌, 体现艺术家的灵魂。书法家通过文字点画的不同造型, 结合文学艺术构成千万种文字排序, 表达书法家技巧、精神风貌、性情、艺术、修养和心境。园林艺术家则通过建筑、山水、花木等的多样配置, 同样能体现造园者的兴趣、精神风貌、学识、阅历、修养等丰富的思想意境。物出人形, 写字造园是一样的道理。汉字点画的构连大概与当时建筑物的构件搭接有着惊人的相似, 都集中体现在神采当中。

1.4 静与动和先抑后扬

书法中有动与静之分, 楷、隶、篆书属静态书体, 如欧阳询的《九成宫礼泉铭》;行、草书属动态书体, 如“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字里行间是那样静逸自然, 一似行云流水、遒丽天成、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有些书法作品, 正文是楷书, 属静区域, 落款是行草书, 属动区域, 静与动结合, 既符合汉字演变规律, 也符合艺术审美规律。同时, 正文是篆隶楷的, 给欣赏者略有些压抑感, 收尾落款是行草书体则给人以自由释放、豁然开朗的感觉, 正如园林中先抑后扬, 欣赏过苏州留园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这是园林艺术上的典型案例。

1.5 色彩

书法家在书写过程中, 或快或慢, 或曲或直的点画, 产生粗与细、浓与淡的墨色变化, 表达不同的性情、心情、心境和意趣, 当然这个不是一般观赏者都能体验到的。如在天下第二行书———颜公书的《祀侄文稿》中, 观赏者可从微弱的墨色和点画变化中, 看到无处不流露的那种悲愤心情, 达到了用点画来表达心境的艺术境地。园林中色彩的使用非常丰富, 包括建筑、山水和花木等。其中, 花木色彩能够表现不同的季相变化, 表达不同的思想意境, 内涵更丰富。甚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南北园林艺术在运用色彩风格上有明显不同, 北方园林多用浓烈壮丽色调, 表现恢宏、庄严、尊严、权力、张扬、华丽富贵, 而江南私家园林用色则是自然淡雅秀美, 表现自然、淡雅、率真、内敛、趣味和含蓄。

2 空间意境创作艺术文化的融通性

2.1 空间的间架结构

园林中多种元素如建筑、山水、花木等的合理设置, 穿插使用, 甚至细到植物品种间的搭配, 形成流美的立体景观;书法艺术中, 字的结构, 点画间的相互联结、楫让、虚与实, 从而构成结构严整而且美观大方, 富有立体空间感的汉字, 如有号称“巅张狂素”的怀素, 其草书代表作《自叙帖》, 李白赞诗云:“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扫却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 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这个跟园林中元素的设置和搭配原理是一脉相通的。

2.2 作品创作前意在笔先

书法家创作前总是先谋划一番, 包括笔、墨、纸、文字内容、字数、字体风格、章法和落款等都作一番谋划安排, 更关键的是调整好心理状态, 达到恰当的心理境界, 然后再动手创作, 这就是意在笔先。宁静致远, 心静易产生意境, 静才能制动, 才能充分表现书家的“功夫”和思想情感, 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 书法的思维就是造园的思维, 中国园林的创作与书法创作一样, 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高在意境。园林规划设计中, 也必须在设计前对园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条件、指导思想、总体规划、景点设计等都作一番周密的谋划, 同样也需要静静地事前谋划, 做到胸有成竹, 园林和书法的思想方法是一样的。

2.3 作品创作时巧用点画, 气韵生动

书法作品的气韵, 指的是技法表现、法度的准确、笔意的神采、通篇的精神以及展现出的气质和风貌。中国汉字书体变化较多, 结字间架方法也不同, 篆楷书讲究方圆综合运用, 起笔收笔极尽变化, 规举中不失生动;草书则极尽变换之能事, 巧拙、轻重皆有变化, 一笔连到底、跌宕起伏、流畅洒脱、气势连绵。书法难, 难在用笔和结字, 用笔难, 难在“活”字, 否则就会“平直相似, 状若算子, 上下方整, 前后方齐平, 便不是书, 但求其点画耳”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园林也同理, 造园家苦心经营园林中的“点画”元素, 如山、水、花木、建筑等, 求得一个“活”字。例如在动势处理上, 亭子的发戗造形, 波浪形的景墙, 假山堆叠中采用悬、挑、跨等手法, 给人以动态之美;有了曲折的游廊还不够, 还注意了结合环境与两侧的景观, 使游人左右顾盼而得景, 形成景画连绵的感觉。陈从周特别注重造园的气脉连贯, 有“山贵有脉, 水贵有源, 脉源贯通, 全园生动”之说。

2.4 作品创作技巧的虚实相生, 曲直互生, 计白当黑

虚与实、曲与直这些概念, 从广义上说, 都是相对而言的。园林中有亭台、楼、阁的为实, 没有的为虚;有密的为实, 稀的为虚, 园林就是利用园林构建元素间的相互交替运用, 来表现园林的主题;书法中, 有字的为实 (黑) , 没字的为虚 (白) ;笔画多的为实;笔画少的为虚;笔划粗的为实, 笔划细的为虚;墨浓的为实, 墨淡的为虚, 书家精心安排粗细、黑与白、曲与直、浓与淡等虚实相对关系。计白当黑, 通过熟练的技艺, 抒发心境, 对于书家或是园林艺术家来说, 都是最高境界。

在园林中往往是人文书法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水乳交融。实的是亭、台、楼、阁、道路、山水和花木等多种园林元素组成的自然景观, 虚的是匾额、楹联、碑刻等题咏书法艺术品文字的形神意境, 多种园林元素组成如画的自然风景给书家以神意, 挥洒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中, 恰当地、最大限度地将激荡于胸次、情景交融的园林文化内涵表达于寥寥数个书法艺术汉字当中, 为园林景点起到点晴作用。这种虚实相生, 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几乎是成功的现代园林不可或缺的园林艺术技法。

2.5 作品创作技术的前后呼应, 多样统一

中国汉字结字成书难, 难在如何在方正曲直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 笔断意连, 独具匠心。欣赏书作如同欣赏园林, 透过点画结构和景致布局, 看到作者苦心经营的努力, 宛若天成、巧夺天功。书法作品讲究前后呼应, 字里行间产生气韵连贯、顾盼生情、风格协调。一幅成功的书作, 其正文和落款字体应该符合字体的演变发展史实, 如正文是篆隶楷书, 其落款则应该是行草书体, 如果题跋也应该用行草书体, 形成顺理成章, 而且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造园如作诗文, 内容丰富, 技法也较复杂, 如空廊、花廊、花墙、漏窗等与外景物取得视觉的呼应, 多种元素的统一, 做到散而不乱, 达到形散而神不散, 恰当地而又透彻地表达造园者的本意。

3 结语

书法艺术和园林艺术的文化都是比较深奥的学问, 两者从平面的空间美到立体空间美都有共同的艺术文化, 并相互促进, 有着共同的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之处是在于园林艺术、书法艺术和文学艺术三者的大综合。研究园林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文化共性, 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只有对书法艺术、文学艺术和园林艺术有深入研究, 才能对这2个艺术门类的文化共性作出更全面地分析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文东.书法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

[2]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 .田英章.楷书要论[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篇3:中国艺术歌曲与中国文化

以舒伯特等为代表的欧洲艺术歌曲大师的作品传入中国后,对中国艺术歌曲乃至整个歌曲领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由于历史传承原因,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才被杨荫浏、叶栋先生等专家逐渐发掘出来。)和我国多民族的民歌,也对近现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中西音乐文化的合璧,专业音乐家的创作和民间音乐的合璧,构成了从二十世纪初叶以来近百年间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色彩斑斓的艺术长廊。

一、中国古代艺术歌曲与古代文化

其实,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很早就产生了。《诗经》的“风、雅、颂”,是否有艺术歌曲成分,已无据可考,但敦煌所保存的唐代古谱中,经叶栋先生等人的考证,就有“曲子”。它原是流传于乡间的民歌,后来有的进入城市,经过乐人加工,实际已形成一种艺术歌曲而有别于一般的民歌,故称为“曲子”,而不叫民歌。宋以后就更明显了,南宋姜白石创作的十七首自度曲,是现存八百年前最重要的艺术歌曲,还有其他词人的词曲,元、明、清的散曲、琴歌等。似都可归于艺术歌曲的范畴。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也在音乐(包括艺术歌曲)中折射出来。如唐朝的强盛与开放,与西域的经贸往来,日本的多次派遣唐使,外交带来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与外族的不断征战,边塞诗歌中透出的豪放气息等,都在唐“曲子”“大曲”等音乐中表现出来,如《饮酒乐》《弊契儿》《秦王破阵乐》等。而宋代则不同,北方民族的南侵,山河的破碎,小朝庭的偏安,都给诗人和音乐家内心带来巨大的苍凉和悲苦。宋代诗歌已从唐诗的充满阳刚气逐渐转入宋词的阴柔与婉约,虽然仍有苏辛词的豪放,但大量的宋词都充满着哀怨与感伤,加上长短句的语言韵律和音乐的结合,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像姜白石十七首歌曲中,几乎全都是伤怨之作。试以《凄凉犯》为例,作者在该曲的小序中说:“合肥(宋金对峙,当时合肥已是南宋的边域)地方的街巷,都种着柳树。晚上秋风一起,发出骚骚的声响。我旅居在那里,关上门,时时听到马嘶嘶的声音。出城向四周一看,则满眼都是荒烟野草,景象十分凄清而黯淡,因此作了这首歌曲,七弦琴有凄凉调,就借它作为曲名。”整首歌曲音乐语言十分简洁,自由散淡的节奏,多是下行又不断起伏的旋律线条,几次的向下小六度的大跳方程,非常浓烈地营造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悲凉、无奈的情怀。姜白石的歌曲充分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士”的文化精神,既忧国忧民,又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词曲。

元代之后,散曲和杂剧一样,逐渐在市井兴起,由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音乐也更丰富多样化,元曲词的口语化,也使音乐更为生动。少了宋代词曲的那种古朴、凝重,而更多了民间的生活气息。如《快活三》《金盏儿》的清新流畅,《甘草子》《青哥儿》的开阔爽朗,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散曲的套曲,如白朴的《恼煞人套曲》,马致远的《夜行船套曲》等。

我国古代的艺术歌曲循着诗、词、曲的发展路子,也走过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由于当时还没有保存、记录这些音乐的办法,我们至今无法想象过去的盛况。但是,千百年来不争的事实是:这些音乐与古典文学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语言。研究它们的艺术规律,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着特别的意义。

二、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近现代文化

西方艺术歌曲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发展实践,不但涌现了众多的名家和无数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音乐创作理论。上个世纪上半叶,当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浪漫派作品相继传入中国后,相应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也被老一辈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传授给我国的作曲学界,于是我国逐渐出现了一批以西方作曲技法为指导的艺术歌曲。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爱国的、同时也是激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西体中用”等思潮的掀起,以及提倡白话文运动的开展,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并对多种文艺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批努力吸取西方音乐文化精华,又代表当时中国民族文化意识的艺术歌曲应运而生了,如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黄自的《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等。

最早的这一批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大都是学者,他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认知度都比较深。贺绿汀先生曾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发表过非常精辟的看法,他说:“对专业作曲者来说,它的词、曲、伴奏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首先词曲本身都十分典雅流畅而细致,诗一般的抒情,并不是浅薄庸俗的口头语言,这是全曲的主要特点。它好像一株自然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野花,而不是由人工做出来的纸花。就是说,它是词曲作者从自己感情深处自然流露出来的心声,这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它是一首艺术歌曲。也许带点‘洋’味,但最主要的还是在旋律上有中国民族特点,并与语言结合得很密切,深刻地抒发了原诗的意境和情绪。也许可以说,抒发了刘半农、赵元任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特点。”

赵元任先生在谈到他自己的音乐创作时,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中国人要么不做音乐,要做音乐,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得用和声。中国既然还没有和声学,当然是只有用西乐的和声法。至于和声运用的方法,那当然很要细研细究,不能像赞美诗的乒乒乓乓或是进行曲的叮叮咚咚一来就算了。我在这个歌集里头也稍微做了一点试验。……至于歌调方面,加入中国风味的机会更多了,在好几处地方我都用了滑音像说话或是唱中国儿歌的唱法,有些地方花音用得也特别的多一点。”这种学习运用西方和声并使之中国化,或是旋律音调与汉语言结合的特点,代表了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主要取向。

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的艺术歌曲形象鲜明、情景交融、感情细腻,特别是钢琴伴奏的写法,和对主旋律的烘托,有其艺术独到之处,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钱仁康先生曾这样评价:“《思乡》和《春思曲》中的某些意境,都是由钢琴用造型手法(如春雨潇潇,柳丝轻拂和鹃啼声声的描绘)与和声手法(如描写“陌头杨柳、分色帘边”的色彩性转调)表现出来的。在这两首抒情歌曲中,钢琴伴奏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歌调,几乎可以成为钢琴独奏曲。”

抗日战争爆发,救亡运动掀起。民族的危亡,山河的破碎,都使诗人和音乐家的爱国激情空前高涨。这时的艺术歌曲,已不再是过去的典雅、缠绵,而是情感浓烈,音调起伏跌宕。如陆华柏的《故乡》,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冼星海的《黄河颂》等。

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带有明显的西方朗诵调音乐风格,整首歌曲节奏很自由,形象很鲜明,词曲结合得非常好,生动地表达出一个国破家亡的游子的悲愤心情和要与敌人战斗的决心。冼星海的《黄河颂》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音乐气息宽广,情绪昂扬、豪迈。它们都是抗战时期艺术歌曲的杰作。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经历了由觉醒、斗争到愤怒的历史进程,文化上也经历了封建文化的衰落,西方文明的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民族大众救国解放运动的风云激荡。艺术歌曲的发展也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和文化潮流而逐渐地趋于成熟。

三、当代艺术歌曲与当代文化

中国的当代音乐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走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的。

而西方音乐的多元化趋势,是上世纪初就开始了。德彪西艺术歌曲中和声已大胆突破,福列的艺术歌曲则依然贯穿着法国浪漫主义的纯情与优雅,同为浪漫主义大师的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则带着强烈的斯拉夫式的冲动,格什温的许多歌曲大量运用了爵士音乐的元素。尤其是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序列主义,对调性、调式、和声、复调等的全面突破,带来了整个音乐创作领域包括艺术歌曲创作的全面多元化。在我们刚刚开放的七八十年代,西方的这种多元的“春秋”局面,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求新的过程。

西方当代音乐的多元化趋势无疑大大影响了我国的音乐创作。在艺术歌曲领域,虽然变化不如其他音乐创作领域那么大,但从总的来说,已经出现了多种有不同追求和走向的现状。相当部分的作曲家,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中国艺术歌曲传统以及自己的创作个性,走传统基础上出新的路;一部分作曲家更多地从民间音乐和多民族民歌中吸取精华,走艺术歌曲民族化的路;有的作曲家希望将艺术歌曲与流行音乐包括爵士乐、百老汇歌曲等结合起来;有的作曲家则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包括十二音序列,自由无调性、多调性等手法来创作新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曲家把电子音乐的发展成果引入艺术歌曲领域,走科技化的道路……

科技的进步大大推进了当代文化的进程。信息化、全球化等经济文化现象,强烈地冲击当代人的生活积习和文化理念,大众文化需求也呈现出横向的多样化和纵向的快速求新化。这样的文化氛围既促进了艺术歌曲创作的多元化,同时也给词曲作家们更多思考的空间:如何来适应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我想,不管当代文化怎么发展,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和个性魅力这几个因素,都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歌曲创作除了这些,还必须紧紧抓住“艺术”这两个字,它是这一歌曲领域有别于其他歌曲领域的最重要的象征。至于各种“艺术”是否成功,只有在实践中检验。被人民接受的艺术才是成功的艺术。

章绍同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篇4:中国插花艺术文化价值探析

中国花文化历史悠久, 涉及面广, 具有物质和精神价值。“物质形态上, 中国有着悠久的食花传统, 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花卉美食, 花卉的药用价值为人们利用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医药学, 香花疗法也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精神形态上, 花卉与中国民俗、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 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 形成了内涵丰富的花文化。”此外, 花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花卉文学、花卉绘画、插花艺术、花卉工艺品、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其中, 插花艺术作为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体现了花文化的深刻内涵, 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远播海内外。

以目前来看, 随着中国花文化的日趋繁荣和日本花道的影响, 插花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部分学者追溯了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 历史发展;大部分学者从农学、园艺学的角度将插花作为一种专业技能进行了讲解和阐述;还有少数学者从美学角度进行了探讨;此外, 还有一些比较中西、中日插花艺术风格的不同特点和方法的文章。总体来说, 专门研究插花艺术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的作品并不多见, 即使有, 也大多是在探讨花文化或园艺时略有提及, 并且较为分散。然而, 插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 它运用了美学、园艺、绘画、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作为一种技艺, 可以用来服务家庭和社会。更重要的是, 它还是一种文化活动,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 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因此, 探求插花艺术的文化内涵不仅对花文化研究有推动作用, 并可以此为媒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插花艺术的文化价值

文化有广狭之分, 狭义的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花艺从选材到制作, 每一个部分都承载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作为一种艺术, 它必然具有艺术价值;而它之所以可以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并继续传承, 则是因为其中所蕴涵的巨大人文价值。

1.艺术价值——和谐之美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词, 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即“天人合一”。中国文化认为:万物虽千姿百态, 光怪陆离, 但均在循环往复之中;人们应顺从自然, 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所发展便衍生出“天人谐和”的思想;此外, 中国文化也是一种源于“太极”的阴阳平衡的文化, 而“阴阳平衡的文化个性具有较高的和谐属性”。因此, “和谐”可以说是一种美学标准。插花艺术无疑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美的感受, 然而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价值绝非易事, 必须使插花如画, 插花如乐, 具有“和谐”之美, 其中的搭配与布局都应顺其自然, 和谐相成。这种颇具中国文化特质的美使中国插花具有了独特的风貌。

中国传统插花与中国绘画、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绘画离不开构图、线条的组合和颜色的搭配;音乐离不开韵律和节奏的调和。所以, 完美的绘画和音乐无论从小处着眼还是从整体来看都透露着和谐之美。插花艺术也是如此。本文将根据花艺的基本原理来探究插花布局中所体现的和谐之美。

第一, 多样与统一。“多样与统一是插花的最基本原理”, 插花艺术的奥秘在于变化, 因为只有变化才能使在有限的材料与空间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图卷成为可能, 然而变化中必须有一致性, 这样才能使插花作品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变化和统一不只针对花与花, 还包括花与花器, 甚至插花作品与周围环境。从小到大, 从部分到整体, 无不体现和谐之美。

第二, 协调与对比。“协调与对比是插花构图中最重要的原理, 它是整体美感的保证”。如绘画一般, 其中形体的协调与对比通过点、线、面来实现, 综合运用各种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来配比;而色彩的协调与对比则更加重要, 颜色的搭配对视觉的冲击和思想上的联想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作品是否能保持和谐,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色彩的组合。此外, “高低错落、疏密有秩、虚实结合、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这些插花的基本技法也是协调与对比的忠实反映, 使插花作品部分相异, 整体和谐。

第三, 动势与均衡。“动势与均衡”也是插花构图中的一个原理, 简言之, 就是既使作品有一种动态之感, 又保持平衡与稳定。如将火百合为中心、白玫瑰伴左侧、星点木为点缀、书带草微微上扬, 带枝石榴花置于左右, 则可出现霓裳羽衣、轻歌曼舞之感, 如美人舒广袖, 长袂翩跹。插花作品虽是一种静态之物, 但是却可以通过线条与颜色的对比来创造动态之美, 这种动静结合的和谐美带给人的艺术审美和视觉冲击可见一斑。

第四, 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构图美感与稳定感的主要因素”。基本花型的制作主要掌握枝条的长度比例关系和插枝的位置, 花型一般都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 然后再在主枝周围插些辅助枝条以使作品丰满。通过三个主枝的上下位置、角度变化可以调整出不同的花型, 然而, 这三个主枝无论怎么变本质上都保持了天、地、人三点一线的布局,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

第五, 韵律与节奏。插花中的节奏表现在“人的视线在插花作品色空间构图做有节奏的运动, 通过线条流动, 色彩搭配等来完成”;韵律则是若干节奏的结合, 节奏上排列的线条越丰富, 韵律感就越强, 艺术价值也就越高。韵律和节奏本是用于音乐, 但是运用在插花艺术中使整个作品成为了一支和谐的乐曲, 悠扬动人。

2.人文价值

一件好的插花作品, 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 更应该给人以思想的交流, 心灵的震撼。这不仅是一种艺术, 更是文学、美学、人格、精神的承载物, 这种诗性的人文内涵给予了中国插花艺术无限韵味与深邃意境。

第一, 插花艺术的文学、美学特质。观赏一件插花作品, 不仅是看到自然的花草, 更是要体验其中的形外之意。正如诗词曲赋一样, 插花艺术也离不开“意境”二字, 只有具备了深刻的内涵、深邃的意境, 才能冲破视角的牵绊, 达到形神兼备之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讲求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力求形神兼备, 那种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 也是花艺所追求的目标。

构意。与吟诗作赋一样, 插花必须先构意, 即想好了要表达的主题、感情, 才能寻找表现这种意境的材料, 并通过运用插花原理创造出意境深邃的作品。意境的表现方法有很多, 一般来说, 会根据花材、造型、季节和植物自然变化、色彩等来表现。如利用柳条、水仙、桃花、牡丹、迎春等春季开花的植物来表现“春”的主题。再如以两朵月季配上独独一枝茶花枝, 在红与绿, 明与暗, 热闹与孤寂的对比下表现大雁南飞, 怨归迟的意境。

随景。创造文学作品, 特别是诗词曲赋时, 往往是意随景出, 因周围环境的刺激有感而发, 插花作品同样要考虑周围的景。具体表现在花器的选择和摆放的环境。只有花、器、景融为一体, 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意境。

插花与文学。插花艺术与文学可谓伴随始终, 中国诗词名句、传说典故, 内容丰富, 语言精练, 意蕴深邃, 博大精深。插花不仅运用文学、美学中“意境”理论, 更常常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为主题。例如, 在下垂造型作品中点缀一些满天星, 令人联想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名作《枯藤·流水·人家》《老骥伏枥》等都是以插花来表现诗歌内容;《奔月》《舒袖》表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些承载着丰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在给人以美的享受, 心灵充实的同时, 更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

第二, 插花艺术与人格精神。“内圣”和“逍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 这种理想人格之极致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天地就是所谓的“境界”。孔子周游列国, 颠沛流离;颜渊一箪食一瓢饮, 穷居陋巷;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等, 他们都身处逆境, 物质匮乏却能自得其乐, 体悟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乐于扬弃了外在之物、外驰之心、自我意识到自身与天道合其德, 同其体, 也就是直观自身、认同自身, 体认到个体自身的内在完美, 及自己所具有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千百年来, 这种人格精神为人所追求, 诗人、画家们也常常在作品中寄托情怀与精神。而插花如诗如画, 既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描摹, 也是对自己感情的描画, 创作者赋予作品人格情志, 赋予灵魂。精神皆自意中生, 因此插花所构建的是人品、人性、人格精神。

插花之所以与人格精神密切相关, 首先是因为“花”是一种人格化的产物, 人们赋予了花各种各样的文化意义, 即所谓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 在花卉交流中, 花语虽然无声, 但其中的含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花语还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花的这些特性为插花能成为一种表现人格乃至民族精神的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人所共知的“岁寒三友” (松、竹、梅) ,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 “花中十二师” (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 , “花中十二友” (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 , “花草四雅” (兰、菊、水仙、菖蒲) , “花中双绝” (牡丹、芍药) 等, 每一朵花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寓意, 这就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花材来表达志向、性格。插花一般都是两种以上花材的搭配, 根据每种花的文化意义加以组合, 创造出更丰富的内涵, 也更能表达感情。如海棠配芭蕉:怡红快绿;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相配:玉堂富贵;桃李相配:桃李满天下;桃与柳相配:桃红柳绿 (春季代表组合) ;牡丹、梅花、兰花、海棠相配:春花四绝等等。可见插花艺术不仅表现了审美趣味和文学素养, 它还是传统的伦理美德和典范的道德人格的写照。

第三, 插花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自古以来, 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生活、价值观念的看法都通过哲学思想来反映。可以说, 哲学影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 也必然使插花艺术这项文化具有一些哲学特性。

插花之“静”。儒家以静为本, 以虚静之态作为人与自然万物沟通智慧的渠道。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审美观就是主张“闲和、严静、趣远”的高逸境界。“静”更是道家的重要范畴, 把“静”看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虚静则明, 明则通。“静”在佛学思想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禅宗就是讲究通过静虑的方法来追求顿悟。这些思想无疑也影响到了插花艺术, 想要创造和欣赏插花作品, 必须保持内心的祥和宁静;此外, “静”还是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 也是插花艺术所要表现和追求的。

插花之“乐”。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说过, 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是由原处的、感性的、物质生活的美感愉悦, 向拓展的、理性的、精神生活的美感升华的转变, 推动这种转变的主要是儒家思想的‘理趣’”。在理性的控制下寻找人生的乐趣,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点。如儒家思想的乐感文化就是要找寻“活”的快乐;道家思想对人的个体生命的肯定, 寻求生命存在之乐;佛教则是“大彻大悟”, 尽除烦恼, 到涅槃彼岸, 追求一种至高的快乐。中国的插花艺术, 是中国“活”文化的一种代表, 赏花、玩花既可以调节、丰富生活, 还可以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通过与自然心灵的沟通对话来寻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插花之“雅”。“雅”是在静与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 所呈现的一种神韵。“雅”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礼乐文化追求的也是一种“雅”。道家和佛家也讲求雅, 道家的“清”、佛家的“静”, 所呈现的风韵都与雅密切相连。道家的养生修炼, 佛教的清心寡欲都是雅的境界。插花艺术正是形成“雅”的一种理想途径, 以花之雅来培育人之雅, 人之雅寓于花之雅, 人性与花性相契合, 花道与人道相融汇。

三结束语

我国幅员辽阔, 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插花艺术作为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正是由于插花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文化性、民族性, 使其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文化战略中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两个方面对插花艺术的文化价值进行探讨, 结合插花艺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插花艺术的和谐之美;并从人文内涵角度讨论了花艺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学美学、人格精神、宗教哲学的关系, 使插花艺术的文化内涵得以显现, 对进一步研究花文化提供了一些思路。

摘要: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 从艺术和人文内涵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插花艺术的文化价值。首先结合插花艺术基本原理讨论插花作品的艺术价值即和谐之美, 然后分别探讨了花艺与文学美学、人格精神、哲学的关系, 阐明其人文价值。

上一篇:尕孜库勒乡十村集中整治暨基层组织整顿工作队下一篇:文娱部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