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2024-04-12

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精选9篇)

篇1: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按需选派、因岗定人,突出针对性。一是坚持两个结合。结合推动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和党建发展确定选派方向;结合主管部门和挂职单位意见确定挂职岗位。二是把握三个环节。把握选派范围。主要以近期培养为主,中长期培养为辅,重点选拔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后备干部;把握选派程序,采取个人自荐、部门推荐和组织部考核审定三步法严格选拔;把握选派岗位。结合挂职单位的需求情况,综合分析干部工作经历及特点,依据按需选派、因岗定人的原则安排挂职岗位。四是注重四类人选。注重在新提拔的试用期领导干部、有发展潜力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表现突出的选调生和30岁以下、综合素质好的年轻干部中筛选。

把握特点、分类施策,保证实效性。一是上挂,即到上级机关培养锻炼。选派后备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学习上级机关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理念,提高挂职干部综合素质。2006年以来,先后选派10名后备干部分别到市直部门和自治区进行挂职学习。二是下挂,即到基层单位培养锻炼。选派干部到乡镇苏木、嘎查村和社区挂职,让干部走入基层,提高挂职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2007年以来,每年选派100后备干部进行“下挂”锻炼。三是特挂,即到信访部门培养锻炼。选派干部到信访一线直接面对群众,解决处理疑难复杂问题,提高挂职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2008年以来,先后选派了71名后备干部到信访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四是外挂,即到发达地区培养锻炼。在广东佛山建立了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基地,先后选派了22名年轻干部进行“外挂”。

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做到规范性。一是建立结对帮带机制。建立挂职干部“2+1”结对帮带制度,即挂职单位1名班子成员和1名业务骨干与挂职干部结对,详细掌握挂职锻炼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健全目标管理机制。推行 “1+X”目标管理制度,即挂职干部围绕挂职单位当前重点和难点工作,在挂职期间必须完成一项重点工作和几项日常工作任务,并提出完成时限、措施和目标。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制定了《敖汉旗挂职干部管理办法》,实行以挂职单位为主,原单位和组织部门为辅的共同管理模式,遵守挂职单位的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四是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实行挂职单位和旗委组织部双重考核模式,挂职单位重点负责挂职干部日常监督考核,定期与旗委组织部和派出单位沟通情况,旗委组织部负责挂职年底考核和挂职结束考核。建立挂职干部考核档案,将挂职干部的工作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全程记实。并将挂职干部挂职期间表现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于不同类别的挂职干部进行分类排序,将考核结果将作为挂职干部日后提拔使用、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之一。

创设环境、量才使用,树立导向性。一是树立择优使用的用人导向。对经过挂职考验、能力突出的干部,在出现岗位空缺时,优先提拔使用。2006年以来,已有28名挂职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二是树立储备人才的培养导向。对挂职工作成效显著、表现优秀,暂时不具备提拔使用条件的中长期培养后备干部,及时将他们调整为近期培养人选进行重点培养。2006年以来,已有63名挂职干部调整为近期重点培养干部。三是树立奖罚分明的责任导向。对挂职期间工作表现不好、干部群众反响较差的,延长挂职锻炼时间进行“补课”,延长期间还是表现不好的,日后不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篇2: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根据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我于20xx年7月13日至9月4日在北京市重大工程办公室(前身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挂任重大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经过两个月的实践,我对08奥运工程、北京市重大工程建设各方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到了很多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宝贵经验,在此做一总结。

一、北京市重大工程办公室的基本情况北京市重大工程办公室前身为市“20xx”工程指挥部办公室,20xx年7月初变更为此名。原市“20xx”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为市“20xx”工程指挥部的办事机构,下设秘书行政部(机关党委)、工程计划和重点项目建设部、比赛场馆建设部、训练场馆建设部、市政设施建设部、安全质量部、技术部、财务预算部、监察部(审计部)、宣传部十个部门,主要职责是承担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职责范围涵盖31个比赛场馆(包括12个新建、11个改扩建、8个临时场馆)、45个训练场馆、5项相关设施以及场馆周边的道路桥梁(60多条道路、4座桥梁)的建设。现北京市重大工程办公室,是以市“20xx”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为基础,合并奥组委工程部、北京市轨道办公室,组建起来的一个组织机构。目前主要工作是:1.负责审定北京市轨道建设总体进度计划,组织指导并审定有关区、县政府和业主单位编制建设进度综合计划和建设进度详细网络计划,检查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2.负责组织北京市轨道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协调并督促落实项目立项可研、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及开工等各环节的工作,协调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法对工程建设实行集中审批,保证工程按期开工。3.负责北京市轨道建设总调度工作,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功能和成本的协调统一。4.负责协调北京市轨道工程周边环境整治工作。5.负责北京市轨道建设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和管理工作,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做好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6.负责监督管理北京市轨道工程投资公司与轨道建设公司签定的各项合同的依法实施,对违反合同的行为进行纠正。7.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国家有关安全、质量、消防、环保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在轨道工程建设中的实施,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8.负责监督轨道建设资金使用情况。9.负责组织监督项目法人和有关部门开展北京市轨道建设的招投标工作,落实阳光工程的各项要求。10.负责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的对外宣传和社会协调工作,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

二、本人工作锻炼情况为了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我请教了重大办主任许建、副主任王刚、机关党委书记王利平、总工吴竞军,他们向我详细介绍了重大办的职责范围,并对我挂职期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在市重大工程办公室工作锻炼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城轨6号线与9号号线轨道建设前期指挥协调工作,还在重大办王刚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国家会议中心改造工程使用区域的验收工作,并利用工作之便对轨道建设施工技术难点、奥运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奥运“三大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奥运工程技术管理信息等进行了调研学习。为了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我首先翻阅了北京市城市轨道建设的相关文件,详细了解在轨道建设过程中,重大办指挥协调工作的内容和程序,虚心向负责6号线与9号线的主管领导于德全部长及其他同事请教。地铁6号线(见图1),西起海淀区的五路站,东至通州东小营终点,与目前的地铁1号线基本平行被视为京城第二条东西走向大长廊,是北京地铁“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中重要的“一横”。6号线一期是一条贯穿中心城东西方向轨道交通线,西起南四环的五路居,向东延玲珑路、车公庄大街、平安大街、北河沿、五四大街、东四大街、朝阳门内外大街、朝阳北路至草房站,全线为地下线,线路总长度30km,共设20座地下站车站。在西端五路地区和10号线联合设置停车场,东端草房地区设置车辆段。我到任时6号线工程进展情况如下:(1)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各站点第一批施工图设计, 第二批施工设计(车站主体)完成30%。全线规划意见书和用地许可证除3个新增施工场地外,其他已全部办理完毕。(2)施工进展:各土建标段项目部临建建设基本完成;土建01标段正在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土建02、09标段开始进行区间临时竖井施工,其他各标均未实质性开工。

篇3: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该项工作率先在上海乃至全国启动。2012年5月, 普陀区正式启动第二批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 至今已形成长效机制。

一、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必要性

1. 加强党的领导, 夯实党在非公经济领域执政基础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 也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 有助于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面, 把党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递到非公有制企业, 增强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凝聚力, 加强党的领导, 夯实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

2. 加强社会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是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建和群众工作的有效举措。通过干部挂职, 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功能, 承担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调功能。“事实已经证明, 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和谐发展, 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就没有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发展问题上,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1]

3. 把握党建科学化规律, 开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的客观要求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由于非公有制企业趋利性强, 对党的工作接纳性较小, 企业党员职工来源广、差异大、流动快, 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2]普陀区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 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 协助企业党组织完善各类党建制度,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协助开展党的组织活动,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扩大党在企业内的影响力, 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新的能量。机关干部们走进企业, 以全新视角了解其运作模式, 开启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域的“新通道”, 为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难题开辟了新路径。

4. 转变机关干部作风, 提高政府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普陀区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 是落实“三深入”的具体体现, 是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 既为党和政府提供了一个了解区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途径, 又为非公有制企业开辟了一条向党和政府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渠道。

5. 完善干部培养链, 拓宽干部人才培养渠道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政干部队伍的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门”干部增多。这些干部缺乏对基层情况的了解, 应对、驾驭和解决复杂局面的能力素质相对不足。选派年轻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 让他们在完全不同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中开展党的工作, 拓展机关干部挂职锻炼渠道和方式, 是拓宽干部人才培养渠道的现实需要和有益尝试, 更是对形成“干部在一线成长, 人才在一线发现”的良好用人导向,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二、贴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际, 创造性开展挂职锻炼工作

1. 挂职锻炼目标制定科学化

普陀区委制定了“党建工作上水平、企业发展增动力、挂职干部受锻炼、人才培养探新路”的挂职锻炼工作目标。要开展这项工作, 总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提炼有效工作方式、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 打造非公有制企业与党和政府的沟通交流平台, 切实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拓宽机关干部培养锻炼渠道, 探索机关干部成长成才新路径。区委提出, 要通过挂职锻炼, 力争取得“四个一批”的成效, 即在全区实实在在解决一批阻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展问题、总结一批助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工作经验、形成一批体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果、创新一批符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律机制。

2. 挂职锻炼要素设置系统化

(1) 精心挑选挂职干部。考虑到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选派的挂职干部既要能得到锻炼, 又要能在企业打开工作局面;既要有一定资历, 更要具备较强的能力。区委组织部按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具备独立开展工作能力等条件, 从全区综合管理、经济管理和党群部门精心挑选了处级后备青年干部。

(2) 严格筛选挂职企业。首次开展工作, 要给挂职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首批十家接收单位均为规模较大, 有一定知名度, 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较高, 党建工作有一定基础的非公有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较为集中的各类经济 (工业) 园区、商务楼宇。其中既有民营科技型企业, 也有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有上市集团性企业, 也有发展迅速的中小型企业, 做到不同领域、不同业态、不同组织建制的非公有制企业通盘考虑。

(3) 合理设置挂职岗位。按规定, 挂职干部在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 主要从事党建工作;挂职锻炼为全脱产, 时间一年。挂职期间干部的行政和工资关系保持不变, 党组织关系转入挂职企业, 但不从企业领取任何形式的工资报酬、不享受任何形式的福利待遇。

3. 挂职锻炼任务分解项目化

机关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 从事党建工作, 更要努力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为更好推进挂职工作, 区委组织部提出“10+X”工作模式。挂职干部既要完成“十个一”的“规定动作”, 即:拟定一份挂职锻炼工作计划、培育企业党建工作一个新亮点、给党员上一次党课、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为职工群众办一件好事、为企业发展出一个金点子、完成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撰写一份挂职锻炼工作个人小结, 还要根据挂职单位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自选动作”。

4. 挂职锻炼管理考核过程化

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注重加强对挂职工作组织上的领导和管理, 建立管理档案制度,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以面上指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方式, 对挂职干部实施挂职工作全过程跟踪管理, 为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通过定期走访企业, 召开座谈会、工作交流会、个别访谈等, 深入挂职企业, 在走访中与企业管理层、党组织、挂职干部面对面, 了解挂职干部工作开展情况, 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三、以全新视角开创党建工作, 挂职锻炼取得初步成效

1. 取得“四新”初步成效

(1) 给党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与挂职工作启动前相比, 挂职企业党建工作得到明显推动。 (1) 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挂职企业新增了入党积极分子, 新组建了党组织, 梳理出了隐性党员和流动党员, 为企业配备调整了基层党务干部;挂职干部为企业党员上党课, 发展和培育先进典型, 新建团组织和工会, 提炼和形成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组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校3所, 探索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教育的新模式。 (2)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 提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党建工作思路。例如:挂职干部提出对园区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依托物业党组织, 进行网格化党建新思路;推行依托各级商会组织团结凝聚业主, 做好发展业主入党工作等。 (3) 开展了机关党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互联互动活动。挂职干部派出单位与接收企业开展了党建共建活动, 促进了机关党建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动发展, 放大了党建工作的效应。 (4) 围绕非公企业党建的薄弱环节, 开展了课题调研活动。挂职干部结合各自挂职企业的实际情况, 深入调研, 总结经验, 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5) 通过挂职锻炼, 积极帮助企业树立和提升党建工作品牌。 (6) 通过挂职干部的实践和探索, 进一步健全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党建规章制度, 加大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养, 明显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注入了新活力。

(2)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服务。挂职工作开展以来, 挂职干部以企业党建为载体,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 增强了企业员工凝聚力;他们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做到“党建也是生产力”, 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服务。挂职干部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 得到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认可。

(3) 使挂职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了新提高。在企业开展工作以来, 挂职干部静下心来真思、放下架子真学、沉下身子真做, 通过调查研究, 在较短时间内融入了企业, 打开了工作局面, 锻炼了独立开展工作能力;通过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服务企业发展、协调各方关系, 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参与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活动, 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了进一步提高, 增强了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与业主、党员、职工等各类工作对象谈思想、交朋友、打成一片, 增强了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通过挂职锻炼, 为干部实现从一名履历相对单一的业务干部向集党务、企业经营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干部转变, 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4) 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新思路。一是体制上, 实现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突破。普陀区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 把原来“体制内”的干部挂职锻炼范围扩大到“体制外”, 实现了将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发展、干部的培养锻炼融为一体, 探索出一条“体制外”干部培养锻炼的新途径。

二是机制上, 实现从封闭式培训向开放式培训突破。传统的干部挂职培养模式手段较为单一, 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 让机关干部开阔视野, 更新观念, 增长推进改革开放、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本领。

三是理念上, 实现从一般性思维向创新性思维突破。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直接担任企业党组织书记助理。与过去相比, 锻炼工作的重点更加突出, 责任更加明确, 针对性更强。同时, 普陀区委组织部和社会工作党委运用创新理念, 对挂职干部和挂职工作实施全程指导、过程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了机关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干部锻炼途径少、人才来源单一等问题, 为新时期机关干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新思路。

2. 完善了“三个机制”

⑴把握党建工作的内生性、稳定性和有效性需求, 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通过挂职干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 创新了党组织活动方式, 推进了党群活动一体化, 增强了党组织活动对员工的吸引力。准确定位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功能和地位, 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促进者, 和谐文化建设者, 先进人力资源开发者, 各方利益协调者, 能更好把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内生性”需求。

党员是非公有制企业中最优秀的人力资源, 也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体力量。挂职干部协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和关怀服务机制, 能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 增强党组织对党员号召力和凝聚力, 实现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

⑵把握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需求点, 拓展群众工作机制。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群众工作, 评判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功与否, 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有效组织、动员和凝聚群众。机关干部挂职锻炼是加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群众工作的有效举措。通过深入企业了解职工群众反映的诉求, 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工青等群众组织, 形成党群联动的机制, 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合力, 开创新形势下以党建工作促进群众工作新机制。

⑶构建交流新平台, 完善双边沟通机制。机关干部挂职锻炼, 是巩固、完善和深化党和政府与非公有制企业双边沟通机制的重要契机。通过挂职锻炼, 在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同时, 非公有制企业与党和政府沟通交流畅通了。挂职干部可以把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贯彻落实到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 也可以把非公有制企业要求和建议及时向党组织和政府汇报, 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发展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上级党组织、派出挂职干部的机关、挂职干部在建立与企业高管的沟通机制上形成合力, 能进一步把握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融合点, 帮助企业找准和破解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上海市普陀区委组织部选派机关干部赴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 是提升“两新”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尝试, 也是培养干部、发现人才,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上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干部挂职,党建科学化,非公党建

参考文献

[1]李健刚.提升非公有制党建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篇4: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关键词 干部工作 ;挂职锻炼 ;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41.3

Abstract Post cadres training i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training and exercising cadres,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dres. Since 2008, post cadres training in CATA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hope to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adre work.

Key words cadre work ; post cadres training ; research

院校分离以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和组织人事工作运行机制,挂职锻炼工作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组成部分,得以不断加强。

1 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热科院干部挂职工作取得较大进步。挂职锻炼渠道更加宽广,挂职干部数量稳步增长,挂职锻炼效果逐步凸显。

目前,热科院干部挂职锻炼渠道比较宽广,尤其是外派挂职渠道丰富多样。国家部委层面,中组部、农业部、科技部选派挂职工作运行较为畅通;地方层面,已经与海南中西部市县、四川攀枝花、广西百色、云南德宏等地方建立了选派科技副职的长效机制;院内层面,机关与院属单位之间、院属单位之间挂职锻炼更加密切频繁。

2008年以来,热科院先后派出挂职干部137人,其中院外挂职85人,院内挂职52人。院外挂职干部中:博士服务团5人,农业部等部委挂职15人,科技副区(县)、镇长32人。

挂职锻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推动了工作。尤其是在地方挂职的干部,依托热科院科技资源,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了地方的“三农”工作。二是建立了联系。通过挂职干部发挥的桥梁纽带作用,热科院以及一些院属单位与相关挂职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机制。三是培养了干部。通过挂职锻炼,挂职干部加深了对“三农”情况的了解,密切了与群众的感情,砥砺了品质、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

2 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经验总结

热科院做实做细挂职干部选派、挂职期间管理、挂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与总结等方面工作,不断完善挂职锻炼工作管理链条。主要经验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 坚持标准,选派合适干部

热科院选派挂职干部,始终坚持满足事业需要与培养锻炼干部相结合、履行岗位职责与发挥干部特长相结合、科技帮扶工作与相关项目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选派最合适的人员到相应的岗位上挂职。正是因为标准高、针对性强,挂职干部能够较好地融入新的岗位,发挥好作用。

2.2 严格要求,做好跟踪管理

干部上岗前会安排谈话,要求挂职尽快融入,真心干事,舍得付出,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与身体的关系;定期了解挂职干部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帮助挂职干部解决实际困难;组织或协助做好挂职干部的期满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2.3 总结经验,做好制度建设

2008年以来,热科院不断总结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机制。2011年,热科院出台了《挂职人员管理指导性意见》,对实施范围、基本原则、推荐程序、工作机制、待遇保障和考评管理等内容作了规定。

2.4 分享沟通,做好总结交流

热科院定期召开挂职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安排即将赴任挂职干部、近期挂职期满干部和之前优秀挂职干部代表参加交流沟通。通过报告、问答等方式,新赴任挂职干部对“挂职”这一概念的理解得到加深,对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近期挂职期满干部对其挂职收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存在问题

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热科院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深入推进。

3.1 缺乏规划

热科院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缺乏规划,对中长期以及每年选派挂职干部的规模、挂职方向以及要达到的培养锻炼效果缺乏预期。导致以被动选派挂职干部情况居多,主动推荐挂职干部的情况较少。

3.2 选派人选的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热科院挂职干部渠道的不断拓宽,每年需要选派到院外挂职的干部数量逐年增加,很多时候如何推荐足量的挂职人选是最大的难题,更不用说推荐人选的质量。部分单位不是选“优”,而是选“劣”。

3.3 考核制度指标不合理

对于院外挂职干部,我们一般是协助挂职单位主管部门进行期满考核,并直接运用考核的结果;对于院内挂职干部的考核,还没有设计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目前考核偏向定性和主要领导意见。

3.4 挂职期满干部的使用态度不明确

部分单位对挂职干部重新融入单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挂职期满干部的使用态度不明确,对挂职干部成长缺乏必要的关注。组织、人事部门对挂职期满的发展动态掌握得不够。

nlc202309021121

4 对策

为进一步完善热科院干部挂职锻炼制度,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4.1 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统筹规划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从院层面来看,要根据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现有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实际情况,拟定中长期以及年度选派挂职干部的总量以及结构分布情况;从院属单位层面来讲,要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结合干部个人基本情况,合理确定拟推荐挂职的储备干部人选,原则上不少于3人。

4.2 对干部挂职人选选派工作严格要求

保证选派人选的数量,各院属单位要按照院里的安排,推荐足额的挂职干部人选;要确保选派人员的质量,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尽量推荐出最合适的人选;要强化人选推荐的考核工作,将挂职干部选派工作作为院属单位及主要领导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年度挂职干部选派工作组织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4.3 合理设计挂职期满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设计包含定性考核、实绩分析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性考核方面,通过测评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了解干部挂职期间的综合表现;实绩分析方面,从挂职干部承担的急、难、险、重任务和常规性工作方面来考核挂职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探索定量考核的相关指标。

4.4 高度关注挂职期满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对挂职期间表现优秀的挂职干部,属于后备干部的,根据职数情况和工作需要考虑提拔任用;不属于后备干部的,列入后备干部管理序列,在能力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其他挂职干部,密切关注其回单位后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对于挂职期满后,愿意留在挂职单位工作的,积极支持并按相关程序办理。

参考文献

[1] 翟年祥,姜 婷. 我国干部挂职锻炼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求实,2011(2):20-23.

[2] 张晓磊,杨 术. 干部挂职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57-59.

[3] 张海博. 干部挂职锻炼管理机制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 天津:天津大学,2009.

[4] 陈 昕. 挂职干部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J]. 党政论坛,2011(10):55-57.

篇5:纪检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14年3月底至5月到县纪委机关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挂职锻炼期间,我把握机遇,主动学习,虚心请教,用心揣摩,使自己得到了全新的锻炼和提升,基本实现了挂职锻炼期间的既定目标,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学习期间,我被分配到xx室和xxx室两个科室进行学习。在xx室学习期间,独立完成了全县xx个乡镇x月份xx件基层案件的审理、装订和存档工作;独立完成了全县xx个乡镇xxx名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审核、存档工作;对xx个纪工委廉政档案完成情况随时督促并检查,独立完成了检查情况汇报;协助科室主任完成两次媒体采访和稿件准备工作;对全县xx个乡镇纪检干部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全县纪检干部2009年至2014年岗位调整情况进行了统计。在xx室学习期间,我接待了xx余次群众来访,登记县纪信x次,市纪信x次,下转案件x件,参与了具体的案件调查、取证、谈话、案件文书书写工作,完成了xx月份给市纪委案件的上报工作。另外,我还积极参与到其他科室的工作中,帮助xx室装订案卷,协助xxxxx室完成x件xx,参与xx档案统计和整理等。

二、加深了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解领悟 通过两个月时间的学习,我对以前比较模糊的纪检监察基本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以前只是以为接待群众上访,上报基层案件,搞好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现在对基层案件的查办流程、谈话技巧、取证办法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对信访接待、登记、下转等工作也能熟悉掌握。在各科室主任的指导下,认识到搞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是群众的保护伞,是连接群众“最后一公里”能否畅通运行的保证。

三、感受到县纪委工作运行的规范高效

在学习期间,我严格按照县纪委机关考勤和上下班制度,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和工作。对比以前乡镇工作较为松散,我深刻感受到了县纪委管理的规范和工作的高效,每个科室都有着严格的工作职责和规范。两个月的时间,我的学习工作安排紧凑有序,主题鲜明,突出了纪检监察工作发展的主旋律。县纪委领导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工作亮点和深远的眼光,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各科室主任和同事悉心指导和帮助,使我尽快的融入角色,提高工作效率。

四、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的知识受益终生。尤其是县纪委机关领导同事的个人作风和习惯,对我的教育也有很大裨益。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努力为xxx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开创一个工作新局面。

(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我将以此次学习为起 点,继续努力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纪检监察文案书写,时刻掌握最新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二)尽心尽责,扎实开展工作。基层纪检工作是联系老百姓的第一道保护线,任何工作的要以保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我要利用此次学到的知识,加大力度查办案件,坚决打击和遏制贪污腐败、违法违纪行为,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做好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和运行工作。按照县纪委要求,顺利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

(三)讲究方法,工作保质高效。此次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和技巧。在案件的调查取证、谈话,档案的管理和存档,接待群众的上访和信访件的处理等方面,都学习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后在xxx开展工作,我要将这些方法技巧加深运用,保障xxx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高效运行。

篇6:挂职锻炼年轻干部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镇党委副书记:###

二零一二年八月

经省委组织部选派,我作为优秀年轻干部第二批成员,于2012年3月从##来到##挂职锻炼,任党委副书记,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锻炼。经过近半年工作锻炼,对##镇的基本情况、社情民风、优良传统、优势资源等做了详细了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综合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收获颇多,受益终生。现将半年来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尽快实现角色转变 在##镇挂职前,我的乡镇基层工作经验为零,为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开展工作,我从熟悉基本情况开始,利用与##镇党委副书记、党委秘书一起督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机会,先后深入##十个行政村、社区和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了解和掌握了全镇的总体概况与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从乡镇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法等各方面虚心向镇领导和干部学习,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调整到适合乡镇工作的节拍。同时,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能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加快##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搞好服务。

挂职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挂职锻炼是一种新的工作体验,需要学习、思考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挂职期间,我坚持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尊重镇领导,服从组织安排,主动汇报工作学习情况,从未提出过任何不合理要求。

二、坚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基础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坚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创业型、开拓型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本着为乡镇办实事而不扰民的原则,服从组织的一切安排,尽量避免给镇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上则主动、热情、朴素、求实效,扑下身子与大家做朋友。

三、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提高了领导工作水平。乡镇处于国家政权体系的最基层,是各项方针政策最具体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各项工作有很强的政策性,又很繁琐,挂职前后的工作有很大区别,处理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否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

挂职期间,和其他同志一起积极参加镇里的各项工作。先后参加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活动、乡镇站所负责人推荐工作、##村灾后重建以及各项常规工作。经过半年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到,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放下架子,虚心待人,加强与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沟通,博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争取村组干部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

四、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半年的挂职工作,虽然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提高很大,但是和组织对挂职干部的要求相比,跟广大农村群众对我们基层干部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挂职工作期间,我积极主动地向周围同志学习,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工作实践学习,端正、丰富了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各项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做的工作还不够多,特别是没能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打开工作新局面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2、由于个人原因,有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舍小家,顾大家,为##镇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7:挂职锻炼干部工作鉴定表

姓名:木合塔尔·于斯哈尔挂职前职务:塔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挂任职务:塔城地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副科长

中共塔城地委组织部

篇8: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的实践与思考

一、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既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也有利于干部的培养锻炼和学校事业的发展, 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能够有效保证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深入开展、收到实效。

1. 开阔高校干部眼界, 拓展干部培养模式

通过有计划地选派高校干部到政府机关、区县及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能够使其扩大视野, 增加阅历, 提高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宏观决策能力。高校干部在挂职锻炼过程中, 能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接触尖端的科研项目, 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驾驭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从干部培养角度来说, 选派高校干部进行校内岗位轮换、校外挂职锻炼, 是干部培养锻炼模式的创新和拓展, 能够增加干部多岗位管理工作经验, 拓宽工作领域, 丰富实践经验, 提升领导能力。

2. 推动高端产业聚集, 推进校地科研基地建设

挂职干部促进地方和学校间的合作交流,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教育及人才优势, 通过高校和地方合作建设政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应用基地、培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等方式, 积极有效地促进高端人才和高端成果的聚集, 以优质平台和创新载体吸引人才、拉动项目, 从而实现高端产业的聚集, 推进校地双方人才建设、科技创新、政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建设。

3. 促进校地合作交流, 加速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

高校挂职干部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 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提升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干部可以结合自己在高校的工作特点和特长, 发挥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 主动与科技、经济综合部门和创新创业载体进行走访对接、洽谈合作、建立渠道, 摸清地方的科技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及产学研情况, 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合作, 加速高校科研成果与联盟的集聚融合, 全面促进地方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加快实现企业自主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4.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培养科技人才服务地方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人才是根本。地方经济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硕士班、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等方式, 促使高校的科教资源与开发区产业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帮助地方政府培养和打造一支懂科技、懂产业、懂经济、懂管理的人才工作队伍, 推动人才本土化,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协同创新, 共同发展。

5. 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挂职干部能够为学校和地方政府、辖区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通过联系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举办创业大赛、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等活动, 促成地方政府与高校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合作, 率队组织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多个就业岗位赴高校进行专场招聘会, 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到地方就业, 切实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6.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校地合作落地生根

高校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本着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原则, 围绕新兴战略产业、科技创新载体成立政产学研合作机构, 通过建立校地双方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双方互访制度、资源共享制度等长效合作机制, 高度整合科技和产业资源, 促进校地产业、科技、人才合作更加紧密、通畅、有效, 进一步拓宽政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二、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现存的主要问题

1. 挂职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在选派干部进行挂职锻炼过程中, 存在挂职干部岗前培训、绩效考核、监督管理等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一是挂职干部岗前培训机制有待优化, 对即将进行挂职锻炼的干部进行岗前培训, 着重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艺术培养、工作角色转换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二是挂职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对挂职工作有效开展、挂职干部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 亟待设置挂职锻炼干部在挂职期间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对挂职干部挂职期间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 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三是对挂职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不够到位, 由于高校挂职干部身份存在双重性, 高校对其挂职过程缺乏跟踪管理, 挂职单位对其短期挂职行为缺乏实质监管, 形成了高校和挂职单位对挂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盲点。

2. 选派及接收单位配合不够紧密

在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实践过程中, 往往存在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间配合和衔接不紧密、权限和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从派出单位角度而言, 高校在选派干部进行挂职锻炼的工作实践过程中, 各学院、职能部门往往出于教学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和单位人手紧张实际情况等考虑, 对选派干部进行挂职锻炼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从接收单位角度而言, 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接收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的时间通常为一到两年, 由于挂职干部短期内不能深入了解单位基本情况, 因此无法让其分管实质性的工作, 只能安排部分辅助性的工作任务, 挂职干部较难得到切实有效的工作锻炼, 影响了工作能力提升和工作潜能发挥。

3. 挂职干部角色转换不够准确

部分挂职教师没有正确认识科技挂职工作的意义, 存在自身科研实力不强、角色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 将挂职锻炼视作走过场的短期行为, 不能迅速转换工作角色、融入工作氛围、打开工作局面。部分挂职干部面对新的工作岗位, 与领导、同事及群众的联系不紧密, 不能准确定位、摆正位置, 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4. 对挂职干部的关怀保障工作不够到位

校地双方存在对挂职锻炼干部关怀和保障不到位的情况, 挂职干部一般都是到异地进行挂职锻炼, 在当地人生地不熟, 多数存在方言听不懂、生活不适应、工作不习惯等问题, 挂职期间也兼顾不了家庭, 有后顾之忧。此外, 现在的挂职工作没有充分考虑挂职干部的期满去向问题和建立健全挂职干部后备管理机制。

三、创新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的实践思考

近年来, 高校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成效显著, 但是距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更加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尚有一定差距, 亟待更新理念, 积极拓展, 扎实推进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向纵深发展。

1. 高度重视, 推进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常态化管理

从高校层面来说, 一是建立健全挂职干部管理及考核机制, 提高挂职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高校和地方对挂职干部齐抓共管的方式, 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实效性。二是通过广泛动员和深入宣传, 精心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及干部参与挂职锻炼工作, 为挂职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人员保证。三是大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精心搭建与挂职干部的联系平台, 切实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支持, 学校领导要深入干部挂职锻炼地区进行交流和慰问, 高度关心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 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鼓励挂职干部将他们在地方挂职锻炼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充分运用到学校工作中, 在干部选拔任用时, 将其挂职锻炼的成果及考核鉴定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2. 举措得力, 提升高校干部挂职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高校党委通过挂职干部专题研讨会、挂职干部先锋论坛、实地调研、编写工作简报等形式, 总结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经验和成绩, 交流挂职心得, 深化挂职干部及校地三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明确今后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努力方向。二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将关心挂职干部的举措落实到位, 高校要与挂职锻炼的干部加强联系, 在组织部网站专栏发布挂职干部工作新闻和动态, 建立挂职干部工作QQ群、微信群, 搭建挂职干部工作宣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及时展现挂职锻炼干部的工作动态和风采。三是大力支持挂职干部发挥高校和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优势, 推进学校与地方的全面联系与合作, 更好地发挥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3. 双向选择, 促进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规范化发展

高校和地方政府不断探索干部挂职锻炼的新方法, 通过运用双向选择的创新方式, 既保证了高校教师学科和专业对口, 又兼顾了挂职单位的实际需求,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高校挂职干部和挂职单位的匹配度, 显著增强了干部挂职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选派挂职干部之前, 校地双方通过互访调研等交流方式, 了解接收单位对挂职干部的专业需求及拟安排挂职锻炼的岗位要求, 高校所推荐挂职干部的基本情况及选派意向, 遵照专业对口、择优选派、适才适用的原则进行定向选派, 将科研水平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高校干部选送到地方进行挂职锻炼, 让高校干部的专长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

4. 求真务实, 找准高校挂职干部的角色定位

挂职干部准确把握好自己是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实现自我成长的关键。如何找准定位, 一是要主动学习, 熟悉业务知识, 向领导、同事及群众虚心请教, 迅速融入新的工作氛围;二是要脚踏实地工作, 明晰工作职责, 迅速、高效地投入挂职工作, 顺利实现角色转换;三是要发挥纽带作用, 认真实践, 积极推动校地双方沟通联系, 促使交流与合作常态化;四是要加强自我完善, 提高工作领导力和执行力, 善于总结思考, 为校地双方的双赢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N].新华日报, 2010-11-18, (1) .

[2]李新荣, 罗文.科技挂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重要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09) :26.

[3]翟年祥, 姜婷.我国干部挂职锻炼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求实, 2011 (02) :21.

篇9:敖汉旗四项措施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一、实践概况介绍

(一)基本概况。根据县委总体安排,县委组织部于2007年9月,在自我申报、组织考核的基础上,选拔了28名乡镇委局级后备干部赴农村基层担任支部书记。他们平均年龄为35.3岁,其中男性21人,女性7人;来自教育系统6人,建委2人,文广局、文化大队、社保局、水务局、审计局、卫生局、农委各1人,乡镇9人、县级机关4人;大专3人,本科25人,平均工龄15年。各乡镇腾出1至2个村支部书记岗位。

(二)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保证质量。县委组织部坚持宣传发动,自愿报名,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求入选人选达到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组织纪律观念,作风正派,群众公认度高;二是工作勤奋踏实,勇于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实绩比较突出;三是一般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具有中共正式党员身份,文化程度一般在大专以上,身体健康。

2、加强培训,注重实践。经过推荐、资格审查、考察面试等环节,县委组织部确定正式人选以后,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党校具体负责,举办短期培训班进行集中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后备干部对下村任职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熟悉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掌握做好农村和群众工作的基本知识。下村任职后,县委继续加强对后备干部日常的培养和管理。2008年3月,县委组织部制定了跟踪培养方案,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与派出单位共同负责,以乡镇党委管理为主,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加强宏观管理和督促,委托县委党校每年举办一期延伸教育培训班,把赴村任职后备干部培训纳入全县乡镇委局领导干部、农村党支书培训体系,坚持把教育培训工作贯穿于后备干部下村任职的全过程。县委组织部落实专人负责下村任职后备干部的联络工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开设网上论坛,定期编发简报,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任职后备干部或带教联系人的分片座谈会,总结成功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各乡镇指派农村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联系人,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派出单位充分发挥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招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和帮助他们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工作。后备干部在任职期间,必须加强学习,联系实际,积极探索。要求每人每年完成“四个一”工程:即每半年撰写一篇任职情况的心得体会;每半年撰写一个农村工作案例;每年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年撰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

3、定期考核,建卡立档。按照实效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日常考核、阶段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完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赴村任职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各乡镇党委组织部门建立日常考核手册,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年终进行一次重点考核,任职结束时进行任期考核。通过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形式,全面掌握他们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廉情况,考核中民主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以上,且经组织考察确实存在问题的,一般取消其任职资格和乡镇委局后备干部资格。任职内违反组织纪律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考核结果存入干部个人档案。

二、实践效果评价

自2007年9月10日至2008年底,后备干部赴农村基层党组织任职已一年有余,其间后备干部积极投身农村发展,着力加强了自身能力建设,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在优化村支部书记结构,逐步建立适应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发展要求的村级党组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一)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如何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是摆在后备干部面前的严峻课题。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1、拓展门路促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后备干部努力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在招商引资、科技兴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作出了努力。仅2007年9月至12月底,就有13人通过洽谈,成功注册企业42家。

2、想方设法办实事,为村民谋利益。后备干部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有的为解决因病致贫家庭的生活补助,多次召开两委专题会议,积极为他们争取,终于让二十多个家庭享受了低保的待遇;有的通过挖掘身边资源,与某公司结对,今后3年内将获得该公司至少120万元的资金扶持,其中75%将用于本村的实事工程;有的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成功挽留了原挂靠本村的一家福利企业,确保本村残疾职工继续就业,并以双赢的结果顺利完成这家企业的转制工作。

3、大胆创新,拓展服务渠道。为进一步提高为村民服务的能力,后备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如建立了本村专题网页,为村民致富开辟道路;在村里成立了咨询公司,为周边企业提供咨询和保洁服务,为村民解决就业岗位。

(二)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村支书队伍的活力。后备干部都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开展工作的法宝,凝聚班子成员、充分调动各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氛围,增进了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体制。

1、加强了班子成员自身建设。多数后备干部下村任职后,针对原村干部工作涣散效率低、财务不规范等现象,健全和完善了考勤制度、议事制度、村级财务审批制度、学习制度等等,并带头严格执行,有效转变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2、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的后备干部面对本村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状况,重点抓党员经常性教育和党务公开工作,每月组织全体党员开展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理论素养;有的为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党员承诺制,全村党员参与率达82%以上,受到媒体的关注和宣传。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通过民主推荐、大会选举,建立了由党员代表组成的议事会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提高了领导水平,缩短了干部成长周期。后备干部赴村担任支部书记,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但他们虚心好学,角色转变基本到位,逐渐培养出了对农村基层的真情实感,摸索出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规律,善于抓住农村基层工作的重点、难点,提高了农村基层工作的成效。

1、虚心好学,角色转换快。转换角色需要学习,他们一是向书本学。在《党务通》、《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等书籍成为必备的工具书的同时,辅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掌握涉及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动拆迁、农村低保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基层党建的业务知识等等。二是向班子成员学。村两委原有的班子成员,对农村工作和本村情况都比较熟悉,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讨教,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三是向村民学。大多数后备干部对农民和农业并不熟悉,他们放下架子,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农业生产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后备干部对“三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农民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善于调查研究,较快地熟悉掌握村情。作为一个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后备干部上任后,通过多种形式展开调研,有的采取走访的形式,了解生产队长以及部分老干部、老党员、个体经营老板对本村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沟河、道路、村民小组的分布等情况;有的采取谈心的形式,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生产队长、联队会计、党小组长等个别谈心,查找梳理村、队两级存在的问题;有的通过来访接待的形式,把接待群众来访和座谈相结合、把征求意见和宣传政策相结合、把实际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确保做到知实情、摸实底、找症结、挖根源。

3、抓住工作重点,较好地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的事情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只有抓住要害,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此次下派的后备干部所在的村,有9个新农村试点村,16个贫困村(其中有3个既是试点村又是贫困村),后备干部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寻找工作切入点。有的以环境整治为抓手,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的以扶贫结对为契机,大力发展村级特色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有的根据村本身涉及征地动拆迁、土地流转等问题,将维护稳定、及时化解矛盾作为工作重心。

三、对实践的思考

选派乡镇委局级后备干部赴村担任支部书记,对后备干部的成长大有裨益,同时,也拓宽了村支书选任渠道,创新了村支书的培养路径。但由于实践时间较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村支书的培养路径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建立村支书选拔任用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选派方案,形成长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宽“进”的渠道,打通“出”的通道,使村支书的选拔任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1、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拓宽村支书选用范围,从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采取毛遂自荐、“两推一选”、“公推竞选”、“公示任命”、组织调配聘任等方式,打通选拔吸引社会优秀年轻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的通道。2、优化村支书后备干部的年龄、性别、知识、能力等结构。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涵盖面广,既有很强的政策性,也有很广泛的随机性,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因此在选拔任用村支书后备人选时,要注意选拔不同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的人才,要注意后备人选的性别比以及年龄的梯度结构,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需要。3、打通一条村支书上升的通道。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的精神,结合乡镇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及事业人员,以及提拔、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路子。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支书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健全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不仅体现了对村支书的关怀,更能让他们在村支书岗位上不断进取。1、适时制定考核实施方案。从农村基层的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明确基本工作目标和特定工作目标,确定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市县财政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的额度和村支书的报酬、奖励挂钩。2、探索建立关怀机制。对下村任职的同志,其党组织关系转入相关农村支部,人事关系、职务、工资、福利待遇保留原单位不变。对历任村支书实行退出机制及补助办法,逐步改善提高历任村支书的生活待遇。对分配到基层的大学生,比照相关工资水平、生活补助标准,从优确定。

(三)建立健全村支书的培训交流机制。培训交流是提高村支书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和重要途径。1、制定培训交流规划。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和实施村支书培训交流规划,使村支书的培训交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2、创新培训交流形式。建立以县委党校为主体、以乡镇委局教育点为依托、以带教联系人为支点、以网上论坛为延伸的培训交流网络,采取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经验交流、参观学习、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工作汇报、谈话交心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交流,增强实效性。3、丰富培训交流内容。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和本地实际,从总体上确定培训交流内容。培训交流内容一般包括经常性的培训内容和即时性的培训内容。前者包括党的基础知识、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科学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等,旨在提高村支书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后者主要是针对本地现阶段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以及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设置的内容,旨在提高村支书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摸索的时间。

(四)建立和创新村支书的锻炼成长机制。村支部书记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恰当地选择村支书的实践锻炼平台,是促进其顺利成长的关键。要根据村支书后备干部的个人特点、来源渠道、知识结构、职业生涯,结合当前当地村支书的培养需求、发展目标,采取上挂下派、定岗压担、多岗轮换、异地交流、应急磨砺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层次、多视角、多岗位的实践锻炼平台,创新村支部书记的成长机制,拓展其知识结构,提升其能力素质,加速其成长步伐。

本课题组成员:中共上海市崇明县委党校吴晓飞(负责)、袁玉琴(执笔)、叶斌

上一篇:制动班2007年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国培初中英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