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4-05-04

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10篇)

篇1: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古交市龙子村典型材料

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地处古交大川中段,水源充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53户,286人,分布2个居住区,有耕地510亩,以蔬菜生产为主,专业菜田485亩,其中,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是2007年古交市确定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2007年以前,该村环境卫生差,菜田粪坑无序排列,废充物堆积,道路两旁村庄垃圾成堆,街巷泥土路,村庄建设进展缓慢。龙子旧村和河滩新村22户108人饮水困难,饮用水不达标,全村用电电压不足,公益设施短缺,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龙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两委班子成员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认识到龙子村新农村建设一切为了村民,一切服务与村民。在工作中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体村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村级班子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保障村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蔬菜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村容村貌、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环保等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清思路后,经两委成员多次讨论确定工作思路为:扶持蔬菜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宜居村庄;保障村民权

益,实现民主管理;文教环保同发展,促进富裕可持续。

两年来,在加强民主管理的同时,重点抓了稳定蔬菜产业,“三清,四化,四改,五通”和“五个一”工程建设,具体事迹如下:

一、壮大蔬菜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蔬菜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全村53户,有50户从事蔬菜生产,村民收入95%来自蔬菜生产,所以增加村民收入的前提是增加蔬菜产值,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该村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市政府立项改善蔬菜基础设施,新打井3眼,安装输水管道600余米,每间温室补助300元,修缮840间日光温室,示范移动大棚39亩,水泥硬化田间路1500米。围绕蔬菜科技推广开展技术培训,聘请河北农民技术员驻村指导,利用市科技三项费用为村民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引进“博杰一号黄瓜”、“ 晋蕃茄四号西红柿”、“ 紫球葱头”等新品种11个,推广节水灌溉,叶面施肥等新技术8项。2007年以来相继成立了“古交市成昌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古交市锦全成苗木林专业合作社”、“古交市德意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古交市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80%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其中,德盛全专业合作社集资兴建冷藏库560立方,贮藏、加工、包装、销售蔬菜对内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注册“晋丰”“净范”两个商标,葱头、西红柿、南瓜、西芹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认证,年产鲜菜达到250万斤,保护地亩产值达到2.4万元,是龙子村蔬菜生产的示范企业,并被评为太原市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社,获得“山西省模范集体”称号。在市、乡两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通过村民们的共同努力,2009年该村村民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设宜居村庄

围绕“三清,四化,四改,五通”和“五个一”工程,硬化街巷5280平米,实现硬化户户通,彻底改变以前干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局面。清理煤堆、粪堆、垃圾堆850余方,粉刷墙壁7300平米,新建垃圾池5个,改善居住环境,种植油松塔桧914株,建花池280平米,种植草坪2280平米,美化环境。建设宜居村庄。动员指导村民完善院落、围绕1800米,新建沼气池23户,改厨、改厕、改圈11户。在水利、供电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旧村人畜饮水工程一处,新村增设变压器一台。完善电教中心、计生卫生所、图书阅览室、科技星火学校,老年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09年新建立450平米文体休闲广场,科技文化活动室120平米,并配套图书3000余册,电脑3台,电视、投影仪、信息查询机各一台。新建120平米洗浴室,并投资20余万元配备太阳能热水设备。至此,龙子村“五个一工程”全面完工,受益农户100%。

三、建章立制,促进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全村稳定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对收支情况、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上级补助的发放和村务决策

等都在各种制度的约束下,充分发扬民主,使村民对村干部有效的监督。规定1万元开支以上的村务,经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后方准实施,5000元以上的开支,经村委扩大会通过后方准实施,500元以内的开支,村干部有权作主,但下次全会及时通报,村级财务乡农经站代理。由于,有效的民主管理,缓解了干群对村务决策的矛盾,达到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目标。在集体财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出台了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在村民大会通过后,互相监督,互相管理,使财产得到有效管理。

龙子村新农村建设以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发展蔬菜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高于古交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18%;户均一套砖瓦院落,人均居住面积40平米,电视、电话、手机、电脑、太阳能热水器基本普及,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五保”“低保”户供养到位,村民生活宽裕;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粉刷墙壁、安装路灯、周边绿化改善了人居环境;班子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规范实现了民主管理。

二0一0年八月一日

篇2: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城乡差距突出,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培养新型农民的任务重,农业基础设施和经营方式落后,调整农业结构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241元,要实现“xxx”期末城镇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使科技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让农民从科技进步中得到实惠;必须突破生活环境的制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一)三大目标

1.强化技术集成应用。加强新农村建设技术的综合集成,开发成套技术、设备,初步建起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等技术体系。

2.强化技术转化和推广。转化应用一批成熟、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粮食单产量,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特色优势产业明显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资源节约取得显著成效。

3.强化技术综合示范。大力扶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科技示范村,新农村推进村发展科技示范户,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努力促使农民增收。

(二)六大举措

1.建设现代农业。继续实施好“丰收计划”和“两新项目”等,重点推广应用水稻现代化生产技术、小麦玉米两熟优质超高产技术、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和地区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发展金桥大米等优良品种,精心包装和农产品深加工;有效利用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用工业发展手段经营农业经济,发展观光农业和绿色农业。

2.培育特色产业。推广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科技,培育一批农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产业,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跟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民一技”为方向,培育一批农村资源型特色产业,如金桥的蚕桑、丛林的花卉苗木、黑山的猕猴桃和方竹笋、青年的茶叶和水果等,促进农村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3.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增强行业带动能力,形成一批名牌产品。指导猕猴桃系列产品的加工,鼓励山药系列产品的开发,扶持山地鸡和生猪的产业化经营等,支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

4.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农业专家大院模式为重点,推广一批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把各种科技要素引入农村一线。通过“村村通”等信息服务模式,推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

5.培养新型农民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引导开展“十百千万农民科技培训”,培训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植业能手。以镇科技助理、村科技员、农村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人员队伍。

6.开展试点示范。选择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民俗背景等各具特色的农村,有针对性地筛选成熟技术,开展集成技术与典型农村的耦合研究,从乡村、城镇等层次开展示范,引导建设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镇。

三、扎实推动农村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一)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落实财政新增教育、科技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广大农村。有条件的村镇,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可以更大一些,步子可以更快一些,水平可以更高一些,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事业管理制度。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协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为社会和市场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农村社会事业,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农村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

(三)加快建立城市人才对农村的支持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对口支援机制。通过行政协调、政策引导,形成城市科技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农村科技教育系统、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富裕地区对口支援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良性关系。鼓励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送科教下乡等宣传活动。继续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公共事业人才培训活动。

篇3: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科技落后, 已有成果推广不力是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症结之一

合理资源利用, 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具有明显的传统生产要素优势, 如廉价的劳动力、较低的土地资本及其他生产资料。由于生态气候等因素的差异, 不同地区产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特色农产品在农村经济发展占中有支配地位, 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 产品加工不深, 产业链不长, 经济效益低, 这种优势逐渐被削弱。所以不仅要注重特色农产品, 更要强调和生产要素综合集成效果;不仅要强调集约化、产业化生产, 更要强调盈利能力的提高。可以说, 任何缺乏科技支撑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注定没有内在的活力和竞争力, 也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新中国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已经奠定了一定的科技基础, 部分地区如广东、浙江及一些大中城市边缘地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 但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农村科技力量还十分薄弱。农业科研企事业单位, 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农业科技企事业单位研究、开发与推广经费稀缺, 无法开展实质性科研工作, 使具有发展潜力和一定科研能力、事业心强的科技工作人员处境艰难, 难以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 造成这些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中的部分大中专生所占比例较小, 而且并不热爱农业科技工作。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已不再胜任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业科技工作, 已有农业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推广与应用, 没发挥其应有经济作用。更重要的是,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农业科技人员尚未树立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观念, 现有的一些机制和体制也不利于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农业科研资助方面, 只看到专家、教授、名人, 不注重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 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经费全掌握在专家、教授、名人手里, 而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科技人员只能替专家、教授、名人出成绩, 由于年轻科技人员出成绩很难, 而人才流失严重, 有些地方出现科技人员断层的现象。多数县乡农业科技部门基础薄弱, 即使得到科研部门和高等农业院校的支持, 也由于科技推广能力不强, 产品科技含量低, 资源能源利用率低。部分地区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相对富集, 但因撑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存在“孤岛效应”问题。涉及产量构成、效益和深加工等方面, 还没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用的科研成果, 缺乏以生态经济带动生态治理的农民致富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由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滞后, 农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不是充分而有效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弱势经济格局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振兴科技,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表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知识经济初显端倪, 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大调整, 资源型经济逐渐减少, 资源优势的经济意义逐渐减弱,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无论对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来说, 只有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拉长产业链, 增加其经济效益, 摆脱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 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知识资源, 才有可能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效农业等重要领域有了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都将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正在走向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吸纳科技人才, 利用和推广科技资源, 既是农业、农村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也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三、用创新思想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在各省市都建有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 地、州、市建有农业专业技术学校, 培养农业科技人员, 开展农业科研开发。但实际效果却往往难以令人满意。一方面是没有就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内在关系深入研究, 忽视了农业科技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是对已有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不力, 大多数科研成果, 在科研主管部门验收完成后就束之高阁, 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也就没形成生产力。因此, 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想, 走出一条实用于农村的科技发展之路。

一是要注重已有农业科技成果的引用和推广。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运用科技手段,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此, 要与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强联系, 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 推广已有科技成果并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与远景规划抓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 引进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 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锻炼和培养基层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人员。以实施项目为手段, 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要注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农业、农村虽具有一定的科技人力资源, 但科技产出效率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特征的科技体制大大限制了科技人员才能与潜力的发挥。可以说体制创新是农村科技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农村的发展应当建立多元化的研究开发机构, 支持科研人员与产业的联合, 支持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篇4: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誉为“绿都”的福建省三明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是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他就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把林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发表了看法。

被誉为“绿都”的福建省三明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良,令人向往。这个有着丰厚植被的林区,在林业方面拥有了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又批复三明作为全国惟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林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又是一年春景时。万物生机勃发的二月,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采访中,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三明的山更绿,林农的腰包更鼓;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林产工业产业集群,让林业经济再上新台阶;把林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让农村愈加富裕文明……叶继革就林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胸中智慧和情感溢于言表。

叶继革说,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05年11月在福建省率先通过省、市联合检查验收,基本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并在林权抵押贷款、林木产权流转、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配套改革方面取得创新突破,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林改工作如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如何增加林农收入,如何提高林权证的含金量、如何使林权与农村社会保障相结合、如何使农民拥有的林木资源真正变成风险保障和应急保障等问题,让林改衍生、链接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崭新的课题。

让林改真正惠及于民,始终牵挂着叶继革的心。叶继革十分关注在深化林改的过程中,各种配套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情况。他深入林区,走访林农,向基层干部了解情况,督促有关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使林农切实从造林、育林、护林中致富。叶继革说,我们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各项配套改革:切实加强对林地使用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保证村级集体经济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积极探索实行林地使用费收取使用与农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林业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让林农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大林业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力度,积极推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这一简单便捷的方式,让林业经营的中小散户和农村弱势群体真正受益;加大林木林地产权流转的规范力度,确保广大林区群众有山可耕、持续增收和就业;加大林农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组建护林联防组织,创办家庭联户、股份合作或股份制林场,鼓励和引导林农建立各种专业协会并形成网络;坚持林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林业科技发展力度,引导林农走科技兴林的路子;主动适应集体山林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对策,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福建省全力推进的“海峡西岸”建设得到党中央的支持,三明正在举全市之力,力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如何创造有特色的平台,如何集聚优势产业发展,始终是叶继革十分关注的事。叶继革表示,我们将用好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这块牌子,力求在两岸林业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这一平台作用,培育壮大林产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非一日之功,除了要有战略发展的眼光之外,还要与当地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相适应。早在两年前,三明市委、市政府就把林产工业列为全市重点培育的三大产业集群之一。现在,已初步形成人造板及木竹制品、制浆造纸、林产化工及生物利用、森林食品等四个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实现产值53.9亿元,比增33.6%,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态势良好。叶继革说,在发展上,将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扶持50家重点骨干和成长型企业的发展,突出抓好目前亚洲产量最大且设备最先进的大亚木业45万立方米刨花板、永安林业林板一体化、青山纸业瓦楞纸等60项林业在建、续建、技改项目。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2个市县领导挂钩帮扶重点企业的发展,促使我市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重点围绕榨干用尽三明林产加工企业的初级产品及林产化工和杉木类等制品,策划生成深度加工和系列开发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林业产业向纵深发展。大力发展笋竹业,重点抓好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竹山道路建设,兴修山地水利,促进竹林稳产高产;鼓励和引导笋竹加工企业通过整合布局,扩大企业规模,进一步打响现有的知名品牌,并加大竹装饰板、竹木复合刨花板、竹炭、竹醋液等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顺应生态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趋势、新要求,培育壮大以清流为中心的花卉苗木业,以明溪红豆杉、泰宁雷公藤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中心的森林旅游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我市生态效益型经济的发展壮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明市76%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人均拥有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0余倍,林木林地资源是林区群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林区群众亦农亦林,大部分农民也是林农,林农耕山致富的问题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根本之策和有效载体。叶继革说,三明既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又是福建的产粮区、农作物主产区和全国重要优质烟叶产区。我们将以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为载体,全面推进明台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森林食品加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苗木花卉、森林休闲观光、林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三明大农业、大市场、大开放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为载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科研、协会“六位一体”的机制,打好“林业牌”和“特色牌”,争创更多单打冠军。目前,三明烟叶产量占全省一半,成为全国四大优质烟叶产区之一;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珍稀花卉苗木基地;7个县(市)获9个“中国特色之乡”称号,已创1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46项省名牌产品、26个省著名商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林产品共有120多个。林业和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饮水工程、环境卫生、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叶继革对三明的林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近年来,三明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三明段建成通车,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全线动工,从江西向塘经三明至福建莆田的双线快速铁路今年可望开工,三明机场开工续建,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特大型工业项目相继落地,三明将成为海峡西岸连接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这些都为三明林业的腾飞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相信,这个充满魅力的“绿都”,将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5: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心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意识,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只有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才能塑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不定期播放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二、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基层组织的内部管理,构建农村党员干部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制度是保证。防止腐败,最重要的是建立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性的制度,通过公民参与、权力制约和程序制约等形式,形成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理财的良好氛围,构建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一是认真落实“三个三”工作机制。“三个三”工作机制为“三会三管理三公开”。“三会”,即开好村“两委”班子会、党员会、群众议事会;“三管理”,即抓好村公章、村财务、村资产的管理;“三公开”,即搞好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二是完善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三是健全完

1善村级管理制度。使村级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扩大基层民主,强化民主监督,形成农村党员干部不易腐败的监督机制

一是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权力运行情况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严格村级决策程序,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权、管理权和决策权。二是深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三是切实加强对农村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四是强化乡镇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监督。

四、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发挥不敢腐败的惩处威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乡镇纪委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责,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加强对农民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以及免除学杂费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利用典型案件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达到查处一案,稳定一方,教育一片的目的。

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形成干部廉洁、办事公开、管理民主、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篇6: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在路径选择上既要鼓励发展生物技术,集约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资源;又要鼓励发展农业机械技术,集约利用劳动力资源。

●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既要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较快速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又要鼓励农民自主择业、分工分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应突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与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相协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发展生产是首要任务。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部署,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合理选择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

从全球范围考察,现代农业的早期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一种是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又使农业机械主导和生物技术主导两种模式相互交织,出现了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物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选择和培育出了新型品种资源,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在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

从我国的实际看,单一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和单一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都很难完全适应各种农业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大,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技术应用、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构成等差别很大的现实,既要考虑农业资源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又要考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和区域性、结构性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可能,在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上既鼓励发展生物技术,集约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资源;又鼓励发展农业机械技术,集约利用劳动力资源。

最近几年,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农业科技应用方面,杂交水稻、超级稻、矮败小麦、转基因棉花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产出效率,节约了耕地、水资源,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已达到48%。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200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64141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的面积已分别达到48.9%、28.8%和20.4%。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节约了劳动力,克服了农业劳动力局部短缺的问题,而且大大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了农业竞争力。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主要农作物的育种水平、良种化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先进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和中试转化能力薄弱,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科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三是农业机械应用覆盖面有限。农机产品价格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仍依靠手工和畜力劳动,某些环节的机械化应用非常欠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其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农业公共研究机构为主体,加速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扶持和加强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通过政策和技术引导,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程度。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机制。同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其三,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根据农业涵盖农、林、牧、渔各产业和生产、加工、流通多环节的特点,扩大农业机械的作业和服务区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其四,提供更多的农机具补贴。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作为鼓励发展农业机械的重要措施,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

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考虑两个前提:一是国民经济增长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提供多少机会;二是农村劳动力具不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

就业需求扩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最重要的是在未来几十年间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较快速度,通过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特别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利用工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创造就业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扩大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非正规就业对扩大就业容量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领域。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充分就业,需要把握几项原则:一是分工分业原则。促进农民职业上的分化和转变,优化配置劳动者与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比较优势原则。在大范围发挥比较优势,可以增大就业容量。比如,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三是替代性原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与城市劳动力就业在很多方面是相互替代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集中就业的建筑、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是城市劳动力不愿或很少就业的领域。农村劳动力进入这些行业,既有利于充分就业,又促进城市发展、方便城市生活。四是自主择业原则。农民自主择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本前提。要赋予农民自主安排劳动时间、自主选择生产和经营项目、自由择业的权利。

人力资本是获取就业岗位的必要前提,也是影响劳动力收入的长期因素。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充分就业,关键是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缺乏。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在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应突出几个重点:一是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应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做到与岗位需要紧密联系。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二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帮助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有关劳动工资、社会保障、投资创业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增强其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举办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夜校等。四是提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国家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2005年,国家投资建成农村水泥路、柏油路17.6万公里,超过1949年—2002年的建成总量,使全国99.6%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农村电力设施得到改善,电网改造每年可减轻农民用电负担350亿元。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社会救济等公共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看,直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国家增加了水利建设投资,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真正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并不多。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2003年底,全国有效排灌面积仅8.1亿亩,旱涝保收面积5.9亿亩,机电排灌面积5.42亿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量巨大。有关资料表明,仅仅将有效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提高6、8和6个百分点,就需要投资5000亿元以上。据财政部统计,按照2003年改造1亩中低产田需投资382元的标准计算,尚需改造的8亿多亩中低产田要投资3000多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土改田的积极性,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水、石油、煤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转变发展模式,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相协调,意义十分重大。

篇7: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西藏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撒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3期

摘 要: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是走特色产业的需要,是提高农牧民社生产生活水平的需要。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明确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加速农村科技进步;把握好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关键词:西藏科技创新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23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一是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实现“富民兴藏”的战略目标,富民是前提。要实现“富民”目标,首先要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的提高。面对自治区农牧民素质偏低的设实际情况,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牧民和实用人才,引导农牧民走科技致富、科技创新之路,从而为实现“富民兴藏”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走特色产业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发展优势矿产业、藏药业、旅游业、特色农牧业和绿色食(饮)品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构建具有西藏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走特色产业之路是加快西藏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形成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是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确保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要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必须第一产业上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安居工程的完善配套工作。第一产业要上水平,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建设,加快现代农牧业区、试验田、试验区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动农牧业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要全面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必须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的支撑,否则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发挥好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2.1 明确指导思想,加速农村科技进步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科技工作,主要面向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等目标,围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农村社区、城镇化等重点,以人才进村、知识下乡,用技术链延伸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提高农民自主增收能力和新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为主要内容,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优化农村科技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 把握基本原则,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要充分把握自治区具体实际和具体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产生成效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让农牧民从中得到实惠,让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发展。

(1)结合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建筑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比如,研究和推广以绿色节能建材、特色化民居、住宅开发建设标准为重点的农牧民住宅建设技术,以社区规划和设计、道路建设和社区建设配套设施为重点的社区规划与建设技术,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和水平。

(2)结合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加强能源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比如,研究和推广以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利用为重点的农牧民社区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以节水节地节能、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社区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3)结合特色产业的开发,加强农村社会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比如,以低成本卫生设备和常见病药物特别是藏医药、低成本文化设施和文化民俗保全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技术。3 夯实保障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在自治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才能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因此,必须为科技创新提高有力的保障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和力量整合。把新农村建设科技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组织领导和力量整合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科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联合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农村建设科技工作。

(2)多渠道保障工作经费投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大力增加对农村科技工作的投入。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带动企业、农户和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加强与金融部门和单位的协作,促进新农村建设科技工作与金融资金的紧密结合,引导金融资金更多地流向农村。探索建立风险基金、信贷担保等市场化运作的科银结合机制。

(3)制定和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加强政策研究,为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表彰奖励制度,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业和开展服务。探索制定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一线的引导和支持政策,搭建有利于解除科技人员后顾之忧的政策平台。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推广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的投入,拓宽科技投入渠道,整合各方面资金,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参考文献

篇8: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

1.1 做好水土保持事业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其核心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共荣的关系, 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的理念和行动, 摈弃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的理念和做法。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1/3以上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可以说,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保护土地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 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1.2 做好水土保持事业,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水土流失问题既是生态问题, 又是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让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恶化, 水土流失则必然导致贫困, 治理水土流失实质就是保障与改善民生, 就是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水质, 创造优良生态和优美人居环境, 有助于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改善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3 水土保持事业是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人口在增长, 资源需求、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的增长都比较快, 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 加大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力度, 努力从源头上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强化水土保持在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保障功能。

2 做好水土保持事业的对策

我国地域广阔, 水土流失治理要因地制宜, 科学施治。同时, 要积极采取保护和改良土壤的农业技术措施, 不断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提高土地生产力, 确保土地不退化。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2.1 保护生态环境, 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 经济高速增长, 各种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 能源消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必然也十分艰巨。因此,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必须把监督保护工作跟上去,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 加强对现有植被和治理成果的保护, 突出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 切实做好监督保护这项水土保持法赋予我们的神圣的行政管理职能。

2.2 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努力提高土地生产力

我们应当在“突出重点, 逐步推进, 分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下, 优先选择那些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人口密集、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开展综合整治。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被证实是目前控制水土流失最重要、最主要的途径, 也是最能让群众直接受益、快速受益的水土保持手段。应继续把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水土流失地区作为重点, 抓好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 以及首都水资源区、珠江上游和东北黑土区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各地在配合实施好国家重点工程的同时, 也要根据当地实际, 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对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治理。

2.3 改进多元投入机制, 确保水保事业的资金

由于2 0 0 4年以来, 农村税费改革后, 随着镇村统筹和各省纷纷取消农民固定负担的“积累工和义务工”, 水保事业的缺少投入, 使得“农民筹资投劳为主”的治理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水土保持部门的许多管理和技术人员认识到水保事业面临的这一挑战, 指出这一政策造成水土保持投工逐步减少, 传统的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受到冲击, 呼吁采取新的思路、新的应对策略, 其核心是拓宽投资渠道。中央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治理策略也是围绕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和节约成本的治理模式来展开, 如大户承包“四荒”资源集中治理模式和充分利用自然修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等。同时在水土保持项目上, 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专项资金, 但同时也必须有足额的配套资金与之同步。如何突破资金瓶颈, 保证配套资金正常投入, 稳步推进项目实施, 已成为新形势下项目区基层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2.4 强化机制创新, 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水土保持投入机制, 各地既要大力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的强力推动作用, 又要引入市场机制, 发挥国家投资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按照“谁治理, 谁所有, 谁受益”的原则, 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大户和其他社会成分参与治理开发。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程用地、用工的新机制、新办法。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解决水土保持工程用地对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利民, 李志刚.农村税费改革后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01 (4) :22~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农村经济绿皮书)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篇9: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土地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58-2

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得人心,顺乎民意的一项德政工程。这次会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从搞好农村用地规划管理,保护耕地,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征地足额补偿等方面,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1 新农村建设的用地指标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建房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而农用地转用的年度计划实行的是指令性管理,层层切块下达,中央切块到省、省切块到县、县切块到镇。虽然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一再申明要合理安排、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但事实上用地指标大多用到了其他项目上,最后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上的指标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实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巩固城市发展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

1.2 土地调整和流转问题

土地调整和流转困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问题,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已取得共识。但规划就得调整土地,而目前国家的土地政策是30年不变,自从国家免收农业税之后,竞相要地已成为农民纠纷的热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建房除部分项目带征的拆迁安置用地外,绝大多数的用地均为集体使用土地,如果不解决好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的问题,建设工作很难开展,往往由于一户农民的承包地无法调整可能导致整个新农村点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1.3 用地报批的严要求一时难以适应

全国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到《决定》的出台,国家对土地管理越来越严,确属急需的建设项目用地,可报国务院审批。这一政策对急需建设项目的范围、条件和报批程序都作了详尽的规定,用地报批的程序和要求十分严格,加上当今社会体制人治重于法治的症结未能彻底纠正,还有历史上遗留问题等,造成用地仍较混乱无序。如因用地指标对必要的用地无保障,因此需要征用土地时往往顾不了用地指标。

2 建设新农村的思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上求突破,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土地管理就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既定的发展目标,着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问题,切实保障国家和粮食安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提供用地,把好土地审批关,指导土地整理工作,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安排,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用地保障、土地规划、资金配套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依法管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扩大建设用地比例,扩大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实事求是地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等,使规划适应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处理好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要,认真做好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足用地空间,从而使新农村居住和产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并引导农村和农民节约集约用地,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目的。

3.2 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战场在农村,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宅基地复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契机,一是宅基地复垦新增的耕地指标首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拆迁户的集中搬迁有利于新农村的集聚;三是“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模式减轻了广大农民向新农村点集聚的经济压力,也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3.3 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在我国现行土地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4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目前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140m2左右。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用地的无序发展,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侵占城镇用地规划指标,使农村用地向中心镇集中,用地指标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而其中涉及到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要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主动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10:依靠科技发展蔬菜生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我们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时,会发现,我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带来了中国城乡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今天。在新的历史时空交汇点上,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高度关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现出来。

城区与中远郊地区综合实力差异悬殊,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差异较大,从经济结构上看,主要是中远郊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农业还没有迈上现代化的台阶。只有大幅度地提高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才能提高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因为,工业化是使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原动力,它能够带动农村城市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促进物流、中介组织、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农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近几年作出的两个重要部署,“十一五”规划把两者并列为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又把两者并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新时期,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已成了当务之急。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而且,《决定》还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与法制建设,这说明党中央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农村中为数众多的农民。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权益保障问题。

第二,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决定》特别强调要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最重要的也是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决定》强调指出,要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也要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

村容村貌。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对农民权益的保障。要保障民主权利和扩大公民的参政权利,应该首先扩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实行农村的社会保障。

上一篇:澳洲大学本科申请流程下一篇:葛林幼儿园定期健康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