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2024-04-15

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通用11篇)

篇1: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农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粮食增收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宏观需求越来越大,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以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任务艰巨。因此,要紧抓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粮食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主要解决3个问题:种什么、怎么种和谁来种,本文主要立足于创新种植模式,就解决怎么种地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科技创新;种植模式;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问题背景

党中央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对“三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粮食安全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创新种植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和粮食的重要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加,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农业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进步,并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而产生新的飞跃。实践表明,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中,科技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科技进步是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必须依靠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农业发展探索更多发展方向和道路,也能发掘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提供重要支撑,可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耕地面积受限的情况下,以科技进步创新耕作模式,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创新种植模式的对策分析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要努力确保农业产能,强化科技支撑。在实际生产中,传统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往往导致一些地方盲目地追求粮食产量,忽略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资源不能很好地休养生息。粮食安全与否,不能仅仅以当年的粮食产量为指标,更需要看国家的粮食持续生产能力是否有保障。做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威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优质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然环境、气象等因素,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并不高,因此,提高粮食发展稳定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了要保护耕地之外,依靠科技,创新种植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农业科技不仅指研发、培育优良品种,还包括机械化、深耕、施肥、植保、灌溉技术等很多方面,是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创新模式,推广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生产的科技基础;坚持优质、高效、安全并重的原则,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和资源环境,实现粮食质量、产量和安全的统一。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产量,并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客观情况来看,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能力,主要在于突破资源、环境和发展模式等制约因素的约束,建立以科技创新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如山东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合作,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合作开展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云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等措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有质有效快速发展,为东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技术集成化、作业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样是我国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新种植模式的同时,要注意集成配套推广适用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包括高效栽培模式、疫病防控技术等关键农艺技术,以优质高产的目的。如推进区域性粮食丰产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注重粮食增收技术的结合,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模式;提高农业主产区粮食产能,带动区域粮食产业的发展。提高主要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大大推动农作物增产增收。还要做到单项技术突破与技术集成创新相结合。开展高产、轻型节本、抗灾应变、病虫害综合防治、优质无害化等单项技术等与种植模式配套的技术探索;注重粮食作物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配套技术和防灾减灾、产后减损等系统技术的研究。发掘粮食增产的潜力,关键在单产。增产的主力要靠单产,单产提高的关键要靠技术创新。以当前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单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大面积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配套整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项农业技术的优势,并相互弥补技术短板。例如,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Y两优900实施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时适量施肥、科学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5部分,每一部分都实现了无缝衔接。注重农机农艺相结合。机械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无论是品种选育攻关还是病虫害防治,都要能够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注重良种良法相配套,实现标准化生产,良种良法配套是必然途径。良法不仅是传统的农艺措施,还要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标准化作业提供支撑。

创新种植模式在具体实施中要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种植综合配套技术的改进与推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带来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例如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留茬覆盖及秸秆与表土处理技术、深耕技术。如广西农科院韦本辉研究员发明的的粉垄技术(又叫深旋耕技术),能在不增加水肥、不多耗人力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作物品质,此技术受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青睐,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间套复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如推广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等,使粮食增产增效显著。

农业是露天作业,在人力不能控制自然环境的情况下,现在的粮食生产还受制于天。如何改变生产条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是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农业综合开发正是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就是要注入科技,在土地治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使粮食进一步增产。结束语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不仅仅是要守住耕地数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耕地质量。当前,中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必须要围绕着尽快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做好长远规划、任务落实等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翟虎渠.科技进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N].农民日报,2010-03-10.[2] 范思立.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一号战略[N].中国经济时报,2014-01-21.[3] 李国祥.新形势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N].经济日报,2014-07-16.

篇2: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赵树丛

2008年第1期

1月1日出版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是民生之本,是重要的战略产业,而粮食生产又是支撑这个战略产业的基础。在目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要养活13亿多的人口,尤其要狠抓粮食生产,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夯实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

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常年粮食产量在500亿斤以上,年调出粮食100亿斤左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安徽省启动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两大行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不断向能力提升转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子。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572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增产占全国的19%。2007年,安徽克服洪涝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再创新高,预计全年总产580亿斤,增长1.4%。坚持科技驱动,强化三个作用。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从安徽的实践看,科技在促进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一方面,我们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着力强化现有农业关键技术的集成,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动农机农艺结合;另一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普及活动,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的大幅提升。2006年,全省小麦单产304.5公斤/亩,增长18.9%,水稻单产393.6公斤/亩,增长2.6%;2007年,小麦单产比上年又提高15.5公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水稻单产预计410公斤/亩,比上年增长4.1%。

二是依靠科技,改善品质。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开展水稻良种补贴项目与良种挂钩试点,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步伐,并在全省建立了小麦、水稻主导品种区域展示点40多个,为筛选和确定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我们不断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优质品种推广提供充足种源,保障优质品种生产出优质产品。此外,我们大力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提高优质品种的商品一致性。2007年,全省小麦和水稻的优质率分别达61.3%、65%,分别比2005年提高21.1%、14.5%。

三是依靠科技,避灾减灾。针对暖冬气候和倒春寒易发特点,我们通过扩大半冬性粮食品种比例和控制春性粮食品种早播,有效地避免和减轻了春季冻害。针对水稻夏季高温热害,我们通过调整播种期、更换品种和灌水调温等技术措施,有效地减轻了高温天气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坚持政策调动,激活三种力量。要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坚持发挥政策的调控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重视粮食生产、农技人员服务“三农”和农民种粮三个积极性。

一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我们切实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是调动农技人员的服务积极性。我们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开展农技人员驻点包片和进村入户,切实把科技服务“三农”落到实处。我们还对农技人员建立考评制度,使工作绩效与职称评聘等挂钩,对成绩突出的农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调动了广大农技人员服务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是调动基层政府的工作积极性。省政府建立了考评激励机制,将“两大行动”纳入基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对认真落实粮食生产的大县实行奖励政策,在全省营造出了重视粮食

生产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重粮抓粮的粮食生产新机制。

坚持示范带动,突出三个重点。典型带动是我省促进粮食生产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方法。一是抓大县。大县是优势产业带。我们在全省建立了10个小麦重点县和15个水稻重点县,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快科技转化、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推动这些县的粮食产业升级和发展。目前,全省已有9个县(市、区)进入全国小麦高产县行列,为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二是抓大片。大片是集约化经营。我们在64个县建立了600万亩小麦核心示范区和500万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并安排专项经费对示范区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实行“五统一”服务。另外,在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组织农民观摩,把无形的技术变为直观的现场,以引导农民、培训农民、带动农民。

三是抓大户。粮食生产大户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示范带动能力强。我们支持土地依法有序向种田能手集中,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对口技术服务,并对典型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目前,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7953户,经营土地占全省耕地的2.6%,年产粮食占全省粮食总产的3.1%。

坚持行政推动,做到三个到位。行政推动是粮食生产政府首长负责制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抓好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省委、省政府主动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主产省的职责和义务,积极组织实施“两大行动”,稳定全省粮食生产。为尽早实现“两大行动”目标,省政府制定了粮食高产攻关方案,成立了攻关领导组织,建立了考评奖励机制。粮食主产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两大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实施计划,逐级加大粮食生产工作的力度。

二是资金保障到位。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组织实施“两大行动”;安排救灾补改种专项经费1500万元和水稻病虫害防控专项经费1000万元,强化农业减灾工作。近年我们还从粮食风险基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中安排1.45亿元,用于核心示范区良种良法配套补贴。

三是生产指导到位。我们在全省建立了32个小麦“三情”监测点和31个水稻苗情监测点,对小麦和水稻生产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实行分类田管。我们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对接,实行对口技术帮扶,并通过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电视字幕、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推动各项田管措施的落实。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大水稻病虫害和灾后生产自救的指导力度,有效地减轻了连续两年的水稻病虫害大发生和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影响,实现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坚持服务联动,构建三个体系。做好粮食生产的各项服务工作,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逐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从粮食产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公共服务。我们一方面建立了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与发布制度,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管理;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组织优质良种采购与供应,广泛开展订单生产,定期发布粮食与农资市场价格行情,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二是鼓励公司服务。我们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为种粮农户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它们面向粮食生产的实际需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生产发展,促进产业开发。

三是发展自我服务。我们按照农民合作社法的精神和要求,积极发展小麦协会、稻米协会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我们在全省大力培育种粮大户,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使之率先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篇3: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失衡

陆善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如何?

于小冬:目前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居民的收入、健康状况及营养摄入不均衡, 致使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西部较贫困的地区居民营养摄入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和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和维生素) 都严重不足;而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 居民由于摄入脂肪类食物过多导致宏量营养素摄入过量, 而微量营养素也存在摄入不足的问题。

由于食物粮油加工的精细化, 使得食物中很多微量元素被破坏。同时, 生活环境的污染也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逐年流失, 导致食物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减少, 从而造成居民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这种状况也被称为“隐形饥饿”。隐形饥饿是一种潜在的饥饿形式, 很少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是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以及导致成年人免疫力和体力的下降, 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富贵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医学研究证明, 大多数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类过多, 而摄入的微量元素不足造成的。

陆善路:对于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失衡状况, 近几年中心做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工作?

于小冬:为了改善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健康状况, 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2002年, 中心和国家项目办召开《食用油VA强化试验方案》评审会, 确定了食用油营养强化配方, 运用“饮食干预”进一步提升居民营养健康水平;2003年, 中心与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共同完成营养强化大米的科研开发和试生产, 同时又与全球营养改善联盟签约开展“食物强化的政策法规建设”及“大规模人群食用强化面粉”项目的效果试点;2010年, 中心联合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和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共同开展“粮油营养入省行”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为我国居民传达了健康的营养知识, 为革新其膳食观念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倡导健康膳食科技保障食品安全

陆善路:刚刚您提到, 中心在今年启动了“粮油营养入省行”活动, 请问此举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于小冬:开展“粮油营养入省行”活动, 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首先, 近几年我国食品市场秩序不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出现, 随着国家不断对市场进行规范, 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但是食品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营养健康,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放心的食品, 进一步提升其质量安全意识和营养健康观念, 我们联合多家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此次“粮油营养入省行”活动。其次,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 居民在膳食营养观念上出现了很多误区, 很多人把加强营养理解为多摄取肉类及高蛋白等物质, 而忽视了对谷物食品的摄取, 从而导致罹患很多慢性病。据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 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5%~65%的合理区间;而城市居民对动物性食物的摄取则明显偏多, 供能比达35%, 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高限30%还高出5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为61%, 处于合理区间的中段, 但对微量元素的摄取仍然不足。此次活动就是要让居民有健康膳食的意识, 进一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从而让健康走进千家万户。

陆善路:“粮油营养入省行”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普及健康营养知识的活动, 那么, 此次活动将如何展开, 大体分为几个步骤?

于小冬:首次对已经获得《营养强化食品》、《营养健康倡导产品》标识的强化、全谷物和杂粮产品, 分省市集中开展宣传普及活动, 同时我们会委托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独立对上述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检测并提出检测报告, 并邀请各方面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 依据检测报告结果, 对比产品营养标签及相关成分标准, 确定《粮油营养行业自律检测合格产品目录》。其次活动组委会还会将《粮油营养行业自律检测合格产品目录》向全社会公布, 以此提高优质粮油产品的公众知名度, 引导科学、理性消费。同时, 我们将甄选出一批社会形象好的粮油企业, 将这些企业的产品进行汇总, 并根据其营养成分搭配成“营养健康主食大礼包”, 以此向社会集中展示本次活动检测合格的粮油产品。

陆善路:从您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得知,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便是引入了第三方检测机构, 请问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相关检测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于小冬:我国粮油产品种类繁多, 质量良莠不齐, 为了更加科学地检验粮油产品质量优劣、强化营养搭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并对全谷物食品质量进行评定, 同时也为了体现这次活动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在征求一些行业专家及企业人士的意见后, 最终我们选择了天祥集团作为活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值得一提的是, 天祥集团对此次活动所涉及到的产品进行检测, 完全是公益性的。目前相关检测工作已进行到对粮油产品检测阶段, 随后我们会公布专家委员会名单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交的检测结果。

陆善路: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是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于改善公众营养与健康状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感谢于小冬主任做客本期天祥·食尚访谈录, 为读者带来营养膳食的健康理念。

篇4: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成为当前推进种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部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种子管理局,会同16个部委组成推进种业发展协调组;修订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持续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冬季企业督查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进种业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种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要把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基础支撑,把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全面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农业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掀起农业科技引领产业方向、服务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要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体系。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科研育种结构和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种业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高技术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与应用体系。三是要加快强化种业基础性研究。增加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投入,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标准等基础性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究,开展强优势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强化常规作物品种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育。四是要加快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材料、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育种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要加快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科研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为依托,强化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加快推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六是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创新种业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以品种为导向,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加快推进科企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作用,构建面向种业行业与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发挥种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作用,建立种业成果转让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同实施、集中采购、共同管理、联合创造。

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关系全局、关乎长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意见》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以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新发展,不断开创种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篇5:强化增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为夯实突破发展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在粮食生产上,我县认真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依靠科技攻单产,稳定面积保总产”的思路,突出两杂良种和两膜覆盖,狠抓间作套种等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强化科技和执法服务,确保粮食安全。

一是稳定播种面积。县上把粮食生产纳入目标考核,将粮食生产计划下达到乡镇,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以上,总产7.5万吨以上。

二是狠抓良种良法的普及应用。在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抓好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的同时,围绕玉米、水稻、洋芋、红苕四大主产作物,突出抓了玉米、水稻两杂良种和洋芋、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截止目前,完成地膜洋芋4万亩,地膜玉米7万亩,推广玉米、水稻两杂良种17万公斤,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认真开展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采取召开现场会、组织宣讲团、电视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继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后,结合科技之春和“百人百场”宣讲活动,组织人员进农村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宣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强农政策。目前共举办宣讲活动35场,接受群众咨询2.8万人次。同时启动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入户网络平台和广播电视媒介,及时向农民发布生产品种、植保、肥料、技术等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百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把粮食增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篇6:保障粮食安全呼唤新农民

记者 李 慧

 2013-05-20 06:27:00

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20日 10 版)

今年夏粮可望迎来“十连增”,而下一个十年是否还会“十连增”?“农村空心化”、“土地城镇化”的现实让未来粮食增产面临挑战,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更需要深入研究——城市扩张的边界在哪里;如何严控土地的城镇化;中国如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职业农民„„

浇灌浆水、防治病虫、准备收获„„眼下,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夏粮生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农业气象专家预测,如果后期天气正常,我国夏粮将再获丰收。

在高起点、高基数上,如果夏粮再获丰收,将迎来可喜的“十连增”。粮食连年增产,令人振奋。然而,许多人也开始担心:实现连续增产后,我国粮食还有增产后劲吗,增产的空间又在哪里?在城镇化发展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入城市,“空心化”的农村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农村“空心化”渐显:散户缘何不愿种粮?

最近几年,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塘下村种田人越来越少。“全村一共430多户,2003年村里还有一半农民在种田,现在只有120户种了,还多是村干部、小组长和老人,40岁以下的人种粮积极性几乎为零。” 村支书刘学泽说。散户为什么不愿种粮?刘学泽说,这几年粮食连年丰收,但粮价涨幅远不及种地成本涨得快。现在和以前比,每亩地用肥增了70元,用种增了40元,加上机耕等各种费用,每亩投入从原来的220元涨到现在的400元左右。虽然种地成本翻番,但粮食产量增加不多,每亩五六百元的收入只抵上打工三四天挣的钱,真是“辛辛苦苦忙一年,不抵一月打工钱”。

目前,像塘下村这样的村庄在我国十分常见。于是,每年开春,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场景:妇女、老人在田间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

这幅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青壮年劳力奔向城市里的工厂,农业生产只好由妇女、儿童、老人来承担。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分析说,根据测算,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本增长高于产值的增长,收益率呈下降趋势。稻谷、小麦、玉米的收益率由1998年的30.6%下降到2009年的24.3%,大豆由37.0%下降为22.1%;在各类农产品中,粮食的收益又大大低于油料、棉花、糖料、蔬菜等经济作物。虽然采取了对粮食的补贴与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其补贴收入仍低于当年总成本增加额与物质费用增加额。

这让我们不禁担心:现在,还有多少地方的农民一年到头守着几亩薄田,靠种地为生,踏踏实实安心种粮?

长久以来,我们都难以想象一个农业大国正在面临“农民荒”的危机。

然而,数据再次印证了上面的事实。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3亿人,并且每年以近千万人的速度增长。

但另一种情况却日益凸显,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却急剧减少。在校读书的“90后”,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未将农民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据统计,目前我国5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

从动态方面来看,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5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1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上升至32.5%,10年上升了14.4个百分点。按此趋势,到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我国农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所占比重将会超过50%。

依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45岁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所占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15%时就可称之为劳动力的老年型结构。对照这个标准,“谁来种地”、“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令人担忧。

2、“土地城镇化”堪忧:粮食安全谁来保障?

江西省余干县乌泥镇位于鄱阳湖边的粮食主产区。多年来,当地三万多亩水田因为整理不到位,只能种一季稻,另有近两千亩土地被荒废。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乌泥镇政府2006年底开始实施造地增粮工程——修建了大量水渠、排灌站、机耕道,整平了原本高低不平的田地。村民吴姚根说:“我家的十多亩稻田现在可以种两季稻,产量翻番,而且原来一些无法利用的小块土地现在也可以种水稻了。”耕地整理使吴姚根家的耕地面积增加了近两亩,无形中使粮食产量增加了10%以上。

乌泥镇的做法在我国并非“独一家”。在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双重压力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探索集聚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以化解“城镇吃耕地”之忧。

按照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57%,比2011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也就是又增加了2103万城镇常住人口。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不可避免,此外,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等因素也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有研究显示,东部一些省份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耕地要减少约13.69万公顷。

今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中也指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土地要素流出粮食生产领域,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相互争地的矛盾日渐突出。耕地约束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

“地少人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各类建设用地的增加,耕地保有量下降不可避免。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城市空间分布与优质耕地分布大部分是重合的,使城市扩张与土地资源以及粮食安全的矛盾更为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小映说。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城市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在实行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同时,我国千方百计增加耕地面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然而,实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并不乐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宜居土地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耕地质量总体偏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

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未来城镇化的浪潮中,如何寻求城镇化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如何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保护我国粮食安全?

“当前,我们的耕地保护要尽快由数量保护上升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形成以保护耕地生产能力为主的耕地保护测评体系,进一步发挥耕地保护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说。

寻找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平衡点,就是要摈弃“GDP至上”的传统政绩观,改变各地政府过多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变土地城镇化为人的城镇化。在此基础上,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充分利用未利用土地,从挖掘用地潜力入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土地流转”加速:离土农民怎消后顾之忧?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的王保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3年前,他将自家土地流转并加入中原种植合作社后,成为一名既种地又拿工资的“职业农民”。“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上25天班,这样,我一边通过土地流转收取租金,一边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守着田地,照顾着老伴儿,拿着双工资,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一年下来,全家有近4万元的收入。”王保田说。

跟王保田一样,土地流转在农村的加速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种田带来的甜头。

来自吉林省的调查显示,规模在20—30亩、30—70亩的玉米种植大户,每户平均净收入分别为1.2万元和2.3万元,基本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收入相当,这部分人成为职业农民后不会轻易离开农村。

以前,气候、灾害、疾病等自然因素对农业效益影响很大。如今,随着农产品流通加快,价格信息、销售渠道等因素也逐渐开始左右农民的“钱袋子”。然而,这些因素,让只有一亩三分地的散户农民难以承受。为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规模经营首先要破解土地流转问题。” 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局经管站站长刘丕舜说,一要明确土地物权属性,完善土地登记制度,理顺流转关系,规范流转程序及利益分配,使土地流转到最需要的农民手中;二要创新流转形式,从单一的租金流转到入股流转、分红流转等多种形式,激发农民流转土地的兴趣;三要加快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曾表示,国家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但是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以避免土地出现过多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土地集中必须和农民的就业、转移以及城镇化相协调,企业应该带动农户发展而不是代替农民生产,应该把种养环节留给农民。”韩长赋说。

许皞认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未来不能靠一家一户的刀耕火种的这种方式,需要有新的农民产生。“未来的农民概念应该和现在不一样。必须在稳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基础上,要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许皞说。

篇7:立足于自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当百姓的基本生存依靠受到威胁时,政权就会不稳,社会就会动荡,因此中国几千年来都在致力于发展农业,把保证粮食充裕作为社会安定的根本。而今,这个道理依然适用,许多国家因为粮食问题导致经济崩溃,政权倒台。胡锦涛同志在河南考察期间指出:“粮食问题关系国际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的紧而又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基本的立国方针,解决粮食问题也必须立足于基本自己,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多种方式抓好粮食生产。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许多发达国家将农产品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来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我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如此庞大的粮食消耗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的进口,更不能依赖西方大国操控下的国际组织的帮助,否则就会授人以柄,成为俎上鱼肉。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持续增产,保持了较高的自己率,保障了国内粮食市场的供给和价格稳定,但是我们依旧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保障粮食安全,要靠国家政策的引导。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式总体良好,但近年来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粮意愿下降,大面积耕地荒废,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认真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发展粮食生产,依靠政策,二靠科技”的指示,把政策支持和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

在制度层面,首先,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只有稳定并发展这一农业生产基本体制,才能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促进粮食不断增产、农民不断增收。其次,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破,切实保护农业生产资源。再次,要努力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理顺、稳定粮食价格,逐年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基础工作层面,一方面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将两者结合起来,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篇8: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1 粮食安全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孝感市辖区的孝南区、汉川市、应城市、安陆市均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各地党委政府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收储和安全监管,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技术, 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措施, 积极引导集体土地流转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 为粮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影响粮食安全的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城镇化进程快, 保持种粮耕地面积和质量难

耕地面积不断缩减。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是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实施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基本上做到了耕地占补平衡,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大量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越来越多,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 而且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 保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由于农业生产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生产资料, 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长期使用化肥会引起土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累积, 导致粮食硝酸盐超标, 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中, 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还通过径流、淋溶作用进入地表和地下, 造成水环境重金属污染。

1.2 农业硬件软件条基础薄弱, 科技兴农难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生产效率。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 排灌泵站机电设备老化, 人为损坏严重, 水利工程规模萎缩, 发挥作用锐减;种田农民文化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要求。农村青壮年劳力基本上都进城务工, 留守在家种地的基本上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 种粮劳动力严重缺乏, 且文化素质偏低,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难;农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没有运转, 良种良法推广应用难, 创新优质品牌难。

1.3 农业是弱势产业, 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难

自然风险影响粮食生产。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联, 发展粮食生产, 一旦遭遇大涝大旱, 有效排灌能力不足等问题就会凸显。还有病虫害等自然风险, 都会让农业生产遭受重大影响, 粮食生产仍然摆脱不了“靠天收”的局面。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污染的水来灌溉农田, 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同样受到污染;市场风险冲击粮食效益。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偏小, 保险不完善, 国外粮食进口会冲击国内粮食市场, 粮食生产单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非常脆弱。

1.4 种粮经济效益低下, 惠农政策执行难

种粮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农资价格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涨, 严重挤占了种粮效益空间。分户小规模种植, 农民种粮1a的收益, 抵不上进城打工2个月的收入, 导致农民耕地抛荒。相对于其它经济作物, 粮食价格严重偏低, 粮改菜、粮改经、粮改林木花卉等现象, 也影响了粮食生产;惠农政策执行监管难。我国目前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 初步建立了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制度。但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明显不足, 现行的粮食直补政策是按照农民承包土地的面积来计算, 每667m2田补几十块钱, 无论粮食种得好坏, 或不种粮食, 无论自己种, 还是把土地出租给他人耕作, 都要补贴, 不仅严重挫伤真正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阻碍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经营。

2 保障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保障粮食安全, 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要立足实际, 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 解决好“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的问题, 解决好“吃得饱、吃得安全”的问题。实现粮食安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加强对粮食安全的组织领导, 成立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由一把手担任组长, 主抓粮食安全工作;建立严格的粮食安全考核制度和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政府要层层签订粮食安全责任状, 每年实行考核制度。每年要定期组织开展粮食安全专项督查,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逐步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体系。

2.2 创新惠农支农政策, 确保粮食产能

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和金融支农制度。建议形成农业补贴直接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 将现行按耕地面积进行的补贴, 改为按向国家交粮数量对粮农进行直补。细化金融机构支农政策, 明确支持对象、贷款幅度、贷款利率等政策;整合支农项目提高粮食产力。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基本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岗地改造等项目实施, 着重对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的建设, 促进基本农田质量升级, 重点抓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对补充耕地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将原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用于补充耕地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等措施, 以确保补充耕地的质量。

2.3 创新良种良法推广政策, 确保粮食产量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尤为落后,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农业科学技术还相当落后, 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农业部门要作好推广新品种, 应用新技术, 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加强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入和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投入, 以提高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健全粮食质量监管体系, 确保百姓用粮安全。粮食安全不仅要保障数量, 更要保证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强化质量监管体系。建议各地加快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安全监管制度, 完善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监督检查, 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食品安全。

2.4 创新粮食购销政策, 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确保粮食有序流通。尽快建立集贸易、储存、加工、运输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 逐步形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结合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更大程序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鼓励引导和支持多元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新型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国粮储备安全。粮食仓储设施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载体。不仅要注重国有中心粮库建设, 同时要抓好年久失修的老仓库维修改造, 构建科学、规范的地方粮食体系, 不断提高中心粮库和国粮储备能力。

3 结语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之责, 各级政府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抓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自觉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 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展、农机化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统筹研究和解决粮食生产、收储、监管、流通全过程中的问题, 确保粮食安全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 全面了解孝感市涉农惠农政策, 走访调研本市粮食主产区 (孝南区、汉川市、应城市、安陆市) , 查阅统计年鉴资料, 掌握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政策因素和客观因素, 提出了创新涉农政策, 保障粮食安全的办法。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政策,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冉清红, 岳云华等.中国耕地警戒值的测算与讨论[J], 资源科学, 2007, 29 (3) :158-163.

[2]朱红波, 张安录.中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规律分析[J].资源科学, 2007, 29 (3) :104-108.

[3]李玉平, 蔡运龙.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J].干旱区地理, 2008, 31 (6) :951-958.

[4]李晓青, 谢炳庚, 戴爱德等.湖南省耕地压力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J].经济地理, 2003, 23 (4) :513-515.

篇9:依靠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安全

一、优化储备布局,增强省级调控能力

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粮食储备工作,全面落实了国家新增湖北省17亿斤地方储备粮计划,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各级粮食部门对所属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政策,不管具体经营。针对原有省级储备规模偏小、省属储备企业实际承储量不到全省总规模的十分之一,省级调控能力较弱、不利于统一监管的状况,我们明确提出了“两主导一集中”工作思路,即:地方储备粮中省级储备粮为主导、省级储备粮中省属储备企业为主导,原粮储备适度向主产区集中。结合落实新增储备计划,着力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支持省局管理的省储备粮油管理公司重组整合了5家市县储备库,直属库达到8家,总仓容15亿斤,罐容3万吨,承储省级储备粮达到9.6亿斤,储备油2万吨。同时,统筹口粮供应和粮油产业发展,推动原粮储备向主产区适度集中,支持就地加工转化,调动主产区抓粮积极性。目前省级储备规模占全省总规模的57%,省储备管理公司承储规模占省级储备的68%,主产区储备规模占全省总规模的86%,省级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二、建立动态储备,实行承储主体多元化

针对地方储备粮承储主体单一、经营管理机制僵化问题,我们把原粮储备与成品粮储备、搞活储备经营与支持粮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破国有储备企业垄断储备粮经营局面,在原有省级储备中安排5亿斤商业储备,择优委托给19家民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平时参与企业加工周转,特殊情况下可投入应急供应。2015年在落实国家新增湖北省17亿斤地方储备规模中,再安排省级商业储备5亿斤,使商业储备规模增加到10亿斤,通过公开竞争办法委托给民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承储。农发行提供政策性贷款,省财政全额贴息并给予每斤每年2分钱保管费用补贴。同时,我们正在筹建1.3亿元规模的省级商业储备风险金,由承储企业自愿出资、统一管理、风险共担,确保商业储备粮安全。建立商业储备相当于每年给所有承储企业提供了15亿元左右的无息贷款。在当前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形势下,既支持了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又促进了储备粮承储主体多元化。通过几年持续支持,湖北省一批省级商业储备粮承储企业已发展成为省委、省政府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中排名靠前的重点企业。

三、创新储备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几年来,受粮食购销价格、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粮食市场持续低迷,地方储备粮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主动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一是坚持地方储备粮所有权、动用权、监管权不变前提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推进粮食储备企业与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储备粮就地轮换加工和转化增值,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传统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轮换经营风险。目前,全省有21家承储企业积极同加工企业联合,建立“订单式储备”,实现了储备企业与加工企业深度融合发展。有近60家市县级储备企业实行多元结合模式,放大了储备粮的市场效应,降低了经营风险。二是针对湖北省粮食品种结构变化、优质稻比例达到80%以上的实际,组织开展优质稻储存试验,缩短优质稻储备粮的轮换周期,促进粮食保值增值。三是保持地方储备结构相对稳定前提下,以市场和消费为导向,积极探索“以销定储”新模式,适当增加小麦、优质稻等适销对路的品种,促进储备粮轮换销售,降低轮换价差损失。通过推动储备企业与加工企业合作,储存优质粮,一年一轮换,由加工企业按锁定的价格进行新陈置换,加工企业获得了稳定粮源,节省了收购贷款利息;储备企业规避了轮换亏损风险,达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目的。通过全面推进地方储备粮经营管理创新,2014年以来全省地方储备轮换减少亏损1亿元以上,遏制了普遍亏损局面,保证了地方储备粮的正常轮换和可持续发展。

四、引入外部监督,进一步强化监管效力

为克服粮食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去年初,我们主动引入外部监督,会同省财政厅、省农发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地方储备粮联合监管的意见》,建立了地方储备粮联合监管制度。每年联合组织地方储备粮库存检查,在2014年选择2家储备企业开展审计试点基础上,2015年配合省审计厅开展了全省地方储备粮全面审计。审计报告在肯定湖北省地方储备粮总体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的同时,发现了不少问题。针对审计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全面汇总梳理,共梳理出6大类17小类115个问题。组织局监督检查处对粮食系统7起重点案件进行协调查处,局监察室对局直企业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查处,分清责任,问责追责。全省共查处地方储备粮管理违纪违规案件18起,问责追责76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8人;局机关及直属单位8名副处级以上干部被问责,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3起典型案例全省予以通报,在全省粮食行业引起强烈震动和有效震慑。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储备粮管理法规制度,把好的成功做法用规章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先后提请省政府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了《湖北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会同省财政厅、省农发行、省审计厅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市县储备粮油管理创新的意见》、《湖北省省级商业储备粮油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规定,初步形成了地方储备粮的制度体系。2015年,结合审计发现问题,对近几年地方储备粮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修订完善,查找堵塞制度漏洞,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推动地方储备粮管理逐步走上法治轨道。

五、推动科技应用,促进储备管理现代化

着眼地方储备粮管理现代化,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兴粮战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推动管理方式转变提升。在“危仓老库”改造和粮库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粮库“四合一”新技术;扎实推进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试点,将省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全部纳入试点范围,粮食产量第一的襄阳市为全覆盖试点市;从2015年开始,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对市县中心粮库和收纳库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在试点基础上,制定不同仓容规模的粮库信息化建设标准,已启动对全省14个1亿斤以上仓容的中心储备库信息化建设。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省级粮食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全省联网和实时监控;建立2000万元省级科技人才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引进高级人才,建立领军人才工作室。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等行业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粮食企业培养信息化和仓储、检验人才。委托高校举办的粮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已经结业,“单独招生,定向委培”的普通大学学历班将于2016年招生开班。地方储备粮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篇10: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在加大

2014年01月26日01:09来源:科技日报

■成果快报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晶)日前,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对策研究》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在加大。

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总产量达到了5.9亿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比2003年增加了15887万吨,增长了36.9%。但同期粮食进口量同样创历史新高,全年大豆进口量5838万吨,同比增长11.2%,谷物进口1398万吨,同比增长134%,粮食缺口继续加大。

据统计,2012年外商投资中国粮食流通市场的企业已达601家。报告强调,跨国粮企进入我国粮食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一是跨国粮企大量并购国内粮食企业,使国内民营和国有粮食企业无法与跨国粮企相抗衡,造成了粮食市场主体竞争的不对称性;二是跨国粮企在区域粮油市场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对区域粮食收购、销售市场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三是跨国粮企在关键粮食物流节点布局,已形成完整、高效的粮食产业网络链条。

报告指出,与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市场不同,我国粮食企业虽然在不断加大对海外投资的力度,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篇11: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2日 10:1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韩俊

一、全球进入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和高粮价时代,必须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七连增”,且从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这次粮食“七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市场形势多变、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粮食实现“七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脆弱平衡强制平衡、紧张平衡。所谓脆弱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贫乏,表现为耕地数量日趋减少、水资源短缺加剧等,中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比耕地问题更加突出。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谓强制平衡,是种粮成本快速增长,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不高,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政府强力主导,经济社会要素投入大,机会成本高。所谓紧张平衡,是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表现在品种结构上: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而稻谷消费比重逐步提高,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供需关系也将日趋偏紧。

2008年全球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出现社会动荡。2008年以后,世界粮食价格曾短暂回落,但很快又出现震荡后快速上涨。目前的粮价已经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最高水平。世界粮食价格除了受一般供求关系影响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供求偏紧的态势难以在近期、中期改变。相关资料表明,近10年来全球粮食消费年均增长1.1%,而产量年均仅增长0.5%。全球正在进入高粮价时代,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的需要,仅仅依靠现有的农业资源是不够的。在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在粮食问题上,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利用世界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要鼓励与国际供应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建立稳定进口渠道。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促进跨国农业投资,获得稳定的粮食供给能力。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1/5,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谁也养活不了我们。保证中国人吃饱吃好,还得靠我们自己。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的基本供给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粮食自给率一直很高。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达到前所未有的5480万t,玉米进口157万t,小麦进口120万t。按照粮食供给量计算,我国粮食自给率虽然低于95%,但是进口的主要是大豆而不是谷物,主要谷物品种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超过98%。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可以作为饲料,满足部分肉类生产的需要,这些都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粮食需求,而是体现了更广泛的食物总需求。如果不包括大豆,我国“十二五”期间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是有把握的。

二、“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定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夯实水利这个基础性支撑

从当前某些迹象看,在连续七年增产之后,2011年确保粮食继续保持增产势头面临很大压力。一是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大。二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仍很突出。根据以往经验,以及目前粮食生产、价格和效益情况,预计“十二五”期间,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有可能重新抬头,粮食播种面积可能下降,其他作物将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增减。最令人担心的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会再度出现耕地的变相占用,即以各种名目将现有耕

地转为非农用途。如果缺乏必要的措施确保粮食面积,粮食生产出现“拐点”是有可能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新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是“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防止2011年粮食生产出现新的滑坡徘徊,关键是稳住面积,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在今后乃至中长期内,我国增加粮食产量仍有很大资源和技术潜力。但制约粮食增产的因素也不少,主要是三大制约:一是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二是粮食比较效益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约束不断强化;三是农业自然灭害多发重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下面,就此谈几点具体看法。

第一,统筹推进大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在2010年发生特大干旱的云南、贵州等山区农村,主要依靠小水窖、小塘坝、小水库等“五小”水利工程,水源补给单一,供水保证率较低,遇到大旱年份便会干涸。大旱暴露的突出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严重。在缺乏大中型骨干水源支撑的条件下,一旦遇到类似2010年的特大干旱,小型水利设施的作用将大打折扣。针对西南地区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雨洪资源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等突出问题,要以显著提高区域水资源的利用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为核心,建设大中小型水源调蓄工程,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抗御大旱、减轻灾害、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灌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作为水利的“毛细血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却严重滞后。近年,我国严重旱涝灾害频发,突显了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硬伤,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践证明,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靠农民自身投工投劳搞农田水利已不现实,需要明确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需要强化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农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上,应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体的直接建设方法,推行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建设模式,通过民议民决、民建民管,形成“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建设机制。应充分利用财政奖补政策和其他补助专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原则上以投劳为主,引导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多

渠道培养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和管护技术人才。许多地区的水利中专学校已经取消,职业学校大都不开设水利专业,农田水利建设人才匮乏。根据我们对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调查,近20年水利系统都没有引进一名大学本科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既有的水利技术人员也无法充实到基层。其次,要健全基层水利公共服务机构。近年,在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很多县市都把乡镇水利站并入其他站所,已经无法发挥服务农田水利的作用。乡镇水管站是在小型农田水利规划、施工、管护、使用等方面发挥着一般社会化服务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应科学定位乡镇水管站所的服务职能,落实定编、定岗、定职、定责,由财政保障运行经费。

第三,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增辟水源,兴修水利工程,是全面提升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基础。加快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缺水与浪费现象并存,节水农业发展滞后,不能适应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推动农业节水利用,要把重点转到田间,以综合手段整体推进节水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开始以后,各地的义务工和积累工相继取消,形成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庞大历史欠账。从全国情况来看,“两工”取消造成每年农田水利投入减少约80亿个工日,每个工日按均价折算为25元,这方面的缺口为每年2000亿元。自2003年至2010年,7年间累计缺口1.4万亿元。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体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渠道单一,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按照目前国家水利投资政策,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行中央财政补助,补助比例一般为1/

3、50%和60%,个别类项目为80%。中西部相当一部分县市本级的财政收入保工资和运转还不够,根本没有富余的资金用于水利建设配套。有的基层领导形象地把贫困地区的资金配套任务称为“逼着公鸡下蛋”。在水利项目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一定比例建设资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拿到项目,只能向水利建设主管部门打“空头支票”承诺拨付配套资金。

一是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水利的投入。中央财政要把农田水利作为投资重点,继续加大投入,使其与国家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速度一致。2010年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大盘子是3 926亿元,其中安排用于农业

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数量为1600亿元,用于水利的(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达600多亿元。如果仅仅把目光盯在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上,不可能弥补水利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必须拓宽投入渠道。土地出让纯收益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用于城市建设支出的占25%,而用于耕地开发、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的支出不足4%,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更小。在土地财政日益强化的背景下,不仅要保障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向水利倾斜,而且要保障各级政府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优先用于水利建设,要加快落实中央提出的“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规定。

二是减免地方农田水利配套资金比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较重的县,往往是农业大县或产粮大县,财政收入十分有限。水利建设资金配套对地方财政构成较重压力。“空配”和“钓鱼”情况时常发生,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经常无法足额到位。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投入上,中央投入50%,地方配套50%,对于贫困地区来讲,中央补助偏低。在资金配套的门槛约束下,一些水利工程无法开工建设,更多的则是工程质量堪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难达标,新建水利设施质量无保证。应参照病险水库加固和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标准,把小农水作为一项民生水利工程,由中央承担80%的小农水建设资金,20%由省财政完成配套,全部免除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产粮大市、县两级水利建设配套资金。

上一篇:绿萝小学作文下一篇:诚信的故事作文初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