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024-05-08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共8篇)

篇1: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对浮梁整体土地利用状况的一个形象描述。我县的特点就是山多、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山区人口的比重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农村还处于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经济状态。一直以来的道路状况也是相当低下,到2002年底,全县还有22个行政村未通公路,2个乡没通硬化公路。786.3公里县乡公路只有

105公里是硬化公路。2002年底县交通局新的领导班子到位后开始了农村公路建设大决战。2003至2005三年共完成村村通砂石路工程93公里,油路、水泥路改造工程534公里,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已全面实现,又有13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县乡公路硬化里程达到了445公里,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率达到了60。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始终抓住规划这一龙头,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规划的纲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公路建设。

(一)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实现区内路网规划与国家大交通规划的协调,我们在制定农村路网规划过程中始终以二0六国道、九景、景婺黄、景鹰高速公路等一系列国家干线公路为依托,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路网的主导作用和效益。

(二)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农村公路网络规划中充分考虑小城镇的辐射作用,以小城镇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源,以公路为媒介,优先安排城乡之间的公路建设项目,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道路交通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特色旅游名县、工业经济强县”的目标要求,一是抓好了重点工业企业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工作;二是抓好了重点工业乡镇和工业园区交通环境的改良工作;三是重点旅游景区交通条件的改良工作;四是按照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好道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来充分发挥我们道路交通的先行官以及环节和纽带作用。

(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建设绿色交通。具体来说,就是在农村公路网络规划过程中,严格按照“一要发展二要保护环境”的原则,注重公路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对土地资源、生态文化资源的集约利用。

二、领导重视,政府支持“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现在基本上大家都懂,作为领导也比一般人要清楚,但是领导对交通工作的重要性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支持并不都一样。我们深切地感觉到任何一项工作开展的好不好,能不能取得成绩和领导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一方面主动为县里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订阅交通方面的报刊杂志,让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新的政策和动态;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地加强考察和调研工作,并把我们考察调研的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多为领导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004年我县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实施、目标要求、县乡村各级的责任义务、资金筹措、使用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近三年的时间内,县政府主要领导已两次来我局召开专题调研会,不仅仅是重点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公路、水路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就连我局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部分的解决,为我们全县交通系统能够放下包袱,安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让我们能够大胆地开展好我们的工作,我们认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指导,跟踪服务我县的农村公路有绝大部分是没有列入养护计划的乡村公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只能说是机耕道,那么这些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基本上是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但是有很多村委会,特别是村民对农村公路建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序根本不清楚。为此我们的公路管理站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深入到各个乡镇村进行调研,了解公路的通达情况,乡镇村以及村民的积极性,向村委会和村民讲解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政策,特别是对于大家关注程度比较高的资金问题,一是讲清政策,二是积极为村委会出点子想办法,有力地激发和保护村委会和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其次是切实转变职能,热心为群众服务,及时进行公路的勘察、测量和设计工作。在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公路交通部门业务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减轻乡镇以及村委会的工作压力,让群众放心,也让群众满意。

四、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农村公路建设最难的是资金问题,特别是我县原来农村公路的基础就差,建设和改造的投资相应的会提高。为尽可能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近几年我县在财政没什么大的发展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了不少资金作为地方配套,并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篇2: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陈训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实这一历史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一项重要决策,必将加快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工业化紧密相连的。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化”农业为工业,“化”农村为城镇、“化”农民为市民。实践证明,产业的变化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密切相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剩余的劳动力必然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普遍规律。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使命。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了10%以下,其中英国2.6%,美国3.9%,法国10%,日本13.8%。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这个残酷的“羊吃人”运动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到纺织厂做工,成为产业工人。工业革命后,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以确立,加之大规模向国外扩张移民,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就要求,10年内把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业方面。其后,日本采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鼓励农民“兼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举措,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从1960年到1970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37.1%降到25.6%。到1975年,又降至13.9%。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出现了大转移。1990年,在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56%和20.22%,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分别变为59.45%和34%,这表明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劳动力大转移的动力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产业收入差异是造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劳动力需求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总之,改革开放使农业劳动力转移流动获得生机与活力。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共有2100万人,而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最多不超过900万人,这样就有1200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因势利导,大力促进我省劳务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省劳务经济发展已出现良好势头。据统计,2004年上半年全省外出务工人员580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月均达到720元,比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高400元左右。另据抽样调查,截止2004年9月底,全省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80元,同比增长20.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700.7元,同比增收167元,总额增收66.1亿元,增长31.3%。上述数据显示,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已成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钟祥市有一个村94%的劳动力在外从事汽车运输业,拥有各类大型车辆220多台,外出跑运输的劳动力每年为该村赚回近1000万元的收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20元,其中劳务收入占85%以上,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从我们近期调查的情况看,我省各地在发展劳务经济中都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加大工作力度,因势利导,推进我省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

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走出家门。我国自然经济延续了几千年,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民小富即安,不愿意离开乡土。对此,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大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有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帮助农民克服“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封闭思想,消除各种疑虑,牢固树立“务工光荣”、“务工致富”的观念,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非农产业就业,到外地就业。我省有些市县区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农民工进城务工线路图》,动员和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民帮助很大。还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和村妇代会主任担当阳光工程宣传员、信息员,进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深受农民欢迎。

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现在,我省还有5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未转移出去,其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技术和专长,不能适应二三产业的需要。从我省农民工转移的情况看,培训后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培训机构颁发所学专业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劳动部门颁发劳动技能鉴定证书,农民工就有了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二是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有了就业的“看家本领”;三是参加培训的就业工种、工作环境、劳保条件相对较好;四是经过培训的比没有培训的月工资收入一般高几百元;五是就业相对稳定。黄冈市一所职业学校每年同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近几年累计培训了5000多名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全部安排到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月工资平均在1200元以上。事实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有可为,必须进一步加强。应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整合办学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引导和鼓励各类学校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扩大培训规模。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实行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解决培训的“出口”问题,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就业,做到报到一批、培训一批、鉴定一批、就业一批、跟踪服务一批。

强化转移,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劳务经济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岗位的多少,劳务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劳务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因此,发展劳务经济,必须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我省一些地方的经验证明,开拓劳务市场,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组织、乡镇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劳务输出组织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此外,还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要求,加强省际、市际劳务协作,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省农业厅和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现场会,来自上海、广东、江苏、武汉等省市的96家企业,当场就录用近600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2500多人,部分企业还与培训机构签订了1200多人的培训订单,效果很好。十堰市有一山区县建立了县乡劳务服务机构,村村有联络员,并在6个省市建立了定向输出基地,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置了流动管理服务站,同时派出100名干部到本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挂职,加强了地方政府间的劳务经济合作。

强化领导,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各地应制定指导劳务经济发展的文件,建立发展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和相应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检查指导,形成领导有力、部门协调、高效运转的劳务开发机制。为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十几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从目前运作情况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势头很好。一批县市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县(市、区)直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力度很大。市县区领导小组每月坚持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督办有关问题,形成党政统筹、资源整合、部门合作、共图发展的工作环境。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领导是关键,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劳务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快。发展劳务经济,乡镇党委、政府肩负着重要职责,应把“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下功夫抓培训、抓订单,有组织地搞劳务输出,以实现全省农村劳动力有序大转移、农民收入大增加、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积极探索,努力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劳务经济,还需对我省劳务经济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解决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为劳务经济加油,使其发展势头更旺,发展速度更快。

关于产业政策的选择问题。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就业同步增长或就业最大化。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产业政策的选择,因为不同的产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劳务经济的总量有不同的影响。1979年—199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7%,就业年均增长近4%,1997年—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仍高达8%以上,但就业年均增长速度下降为1%,出现了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现象;就业弹性系数从原来的0.477下降到0.177,其中下降最大的就是第二产业。由此可见,在过去几年中,第二产业加重了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国还有2.7亿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必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从我省实际出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既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县域经济而言,应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大城市而言,应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旅游、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小企业,大就业”,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就业多等特点。一般说来,同样的投资,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是大企业的5倍。咸宁市一山区县回归创业人员创办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25家,年新增产值9100万元,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农民工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效益很好,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关于劳务经济的投入问题。有投入才有产出。发展劳务经济同样需要投入,印发宣传广告资料、培训农村劳动力、组织劳务输出、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网站等等都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使一部分人十分困惑。思路决定出路,首先要把认识搞上去,把思路搞对头。培训一个农村劳动力大约需要几百或上千元,但其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这个数,劳动力培训就业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能超过培训成本。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花钱少、见效快、回报高、影响长远的德政工程。我省开展百万农民工转移培训,仅靠“阳光工程”现有项目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广辟财源,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争取国家阳光工程资金的基础上,省市县各级财政都应增加投入,对农民培训补贴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以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同时,对培训基地进行扶持和奖励,并落实有关部门必需的工作经费。二是整合财政资金。各部门应拿出一部分用于支农扶农的经费用在农民培训上,积极参与“百万农民工转移培训计划”,采取“性质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专项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捆绑使用,放大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争取助学贷款。积极推广宜昌青华职校和蕲春职校“贷款参加培训、就业还款”的经验,在学校、银行、企业、农民之间建立互信,形成经济利益联结纽带,促进良性循环。四是争取企业出资培训。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企业出资,学校办班,农民培训后到企业上班。此外,还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争取社会捐资助学。

关于劳务品牌的创建问题。当前,劳务经济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劳务市场的竞争已成为劳务品牌的竞争,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我省目前已有了一批劳务品牌,如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工、湖北厨师、“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等等,但这些品牌还需要进一步锻造,提高竞争力。各地可根据当地人文资源和培训就业特点,塑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劳动力素质是劳务品牌的基础和保证。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和质量监控、评估工作,确保转移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我省劳务品牌进行宣传,组织人员到用工量大的地方进行推介活动,把品牌叫响。

篇3: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周稽裘称,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大规模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职业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

周稽裘介绍说, 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实现“人人有知识, 个个有技能”的全覆盖的职业教育权利保障, 新“教改”方案提出:推进城乡统筹, 区域合作以及农村教育内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 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网络, 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夯实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针对当前农业类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大力加强涉农专业的建设, 加大培养农业类专业人才的力度, 创新和发展现代农民职业教育;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 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当代农民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的职业教育需求。

中国新“教改”方案将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并提出“大力发展”方针, 还首次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全社会吸引力, 引导全社会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主要包括: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保护和扩大职业学校合格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率;推进学校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全社会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引导和规范社会接受职业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 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完善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 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费用。

一些代表和委员认为, 目前真正困扰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难点不是大学生数量太多, 而是就业观念的偏差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需要不断转变就业观念, 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就业政策, 同时深化培养模式的改革, 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2009年,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就业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给我国经济和整体就业形势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 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面对这样的挑战, 国务院多措并举, 教育部门和高校创新手段, 社会团体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然达到了87%。

欣喜过后, 2010年630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 怎样切实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再度引起公众关注。针对这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代表和委员们也有自己的思考。

篇4: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被誉为“绿都”的福建省三明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是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共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他就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把林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发表了看法。

被誉为“绿都”的福建省三明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良,令人向往。这个有着丰厚植被的林区,在林业方面拥有了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品牌,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又批复三明作为全国惟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林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又是一年春景时。万物生机勃发的二月,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采访中,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三明的山更绿,林农的腰包更鼓;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林产工业产业集群,让林业经济再上新台阶;把林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让农村愈加富裕文明……叶继革就林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胸中智慧和情感溢于言表。

叶继革说,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2005年11月在福建省率先通过省、市联合检查验收,基本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任务,并在林权抵押贷款、林木产权流转、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配套改革方面取得创新突破,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新形势下,林改工作如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如何增加林农收入,如何提高林权证的含金量、如何使林权与农村社会保障相结合、如何使农民拥有的林木资源真正变成风险保障和应急保障等问题,让林改衍生、链接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崭新的课题。

让林改真正惠及于民,始终牵挂着叶继革的心。叶继革十分关注在深化林改的过程中,各种配套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情况。他深入林区,走访林农,向基层干部了解情况,督促有关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使林农切实从造林、育林、护林中致富。叶继革说,我们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各项配套改革:切实加强对林地使用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保证村级集体经济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积极探索实行林地使用费收取使用与农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林业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让林农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大林业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力度,积极推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这一简单便捷的方式,让林业经营的中小散户和农村弱势群体真正受益;加大林木林地产权流转的规范力度,确保广大林区群众有山可耕、持续增收和就业;加大林农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组建护林联防组织,创办家庭联户、股份合作或股份制林场,鼓励和引导林农建立各种专业协会并形成网络;坚持林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林业科技发展力度,引导林农走科技兴林的路子;主动适应集体山林经营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对策,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提高村级组织的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福建省全力推进的“海峡西岸”建设得到党中央的支持,三明正在举全市之力,力争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加快崛起。如何创造有特色的平台,如何集聚优势产业发展,始终是叶继革十分关注的事。叶继革表示,我们将用好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这块牌子,力求在两岸林业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这一平台作用,培育壮大林产工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非一日之功,除了要有战略发展的眼光之外,还要与当地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相适应。早在两年前,三明市委、市政府就把林产工业列为全市重点培育的三大产业集群之一。现在,已初步形成人造板及木竹制品、制浆造纸、林产化工及生物利用、森林食品等四个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实现产值53.9亿元,比增33.6%,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态势良好。叶继革说,在发展上,将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扶持50家重点骨干和成长型企业的发展,突出抓好目前亚洲产量最大且设备最先进的大亚木业45万立方米刨花板、永安林业林板一体化、青山纸业瓦楞纸等60项林业在建、续建、技改项目。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2个市县领导挂钩帮扶重点企业的发展,促使我市林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重点围绕榨干用尽三明林产加工企业的初级产品及林产化工和杉木类等制品,策划生成深度加工和系列开发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家具、装饰装修材料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林业产业向纵深发展。大力发展笋竹业,重点抓好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竹山道路建设,兴修山地水利,促进竹林稳产高产;鼓励和引导笋竹加工企业通过整合布局,扩大企业规模,进一步打响现有的知名品牌,并加大竹装饰板、竹木复合刨花板、竹炭、竹醋液等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积极顺应生态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趋势、新要求,培育壮大以清流为中心的花卉苗木业,以明溪红豆杉、泰宁雷公藤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中心的森林旅游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我市生态效益型经济的发展壮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明市76%的人口在农村,农民人均拥有林地面积是耕地的10余倍,林木林地资源是林区群众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林区群众亦农亦林,大部分农民也是林农,林农耕山致富的问题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根本之策和有效载体。叶继革说,三明既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又是福建的产粮区、农作物主产区和全国重要优质烟叶产区。我们将以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为载体,全面推进明台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森林食品加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苗木花卉、森林休闲观光、林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三明大农业、大市场、大开放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为载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科研、协会“六位一体”的机制,打好“林业牌”和“特色牌”,争创更多单打冠军。目前,三明烟叶产量占全省一半,成为全国四大优质烟叶产区之一;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珍稀花卉苗木基地;7个县(市)获9个“中国特色之乡”称号,已创1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46项省名牌产品、26个省著名商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林产品共有120多个。林业和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饮水工程、环境卫生、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叶继革对三明的林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说,近年来,三明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三明段建成通车,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全线动工,从江西向塘经三明至福建莆田的双线快速铁路今年可望开工,三明机场开工续建,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特大型工业项目相继落地,三明将成为海峡西岸连接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这些都为三明林业的腾飞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相信,这个充满魅力的“绿都”,将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5: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建立高水平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关系着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工作重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逐步形成了有劳有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狠抓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保障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民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抓手,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技能就业计划”、“青春富康行动”、“万名巾帼家政服务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径,充分整合行政资源、培训资源和政策资源,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机构注入100余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迄今为止,全县共有52000人接受就业性培训,占农村劳动力的77.4%。17647人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6.2%。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43280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91.5%。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达到26484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61.2%,我县劳务经济已经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加大执法力度,提供维权保障

为充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县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对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一站式”跟踪服务。一方面,对县内从业农民工实行档案代管、劳动关系代理、工资代发。另一方面,在外出务工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维权服务站,全权负责农民工用工对接、安排就业、维权等 系列服务工作,使外出务工农民能就业、能赚钱、能维权。同时对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开通“12333”免费维权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开展热线服务,使外出农民工安全有保护,合法权益有保障,老、病、伤有保险。今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4066人,医疗保险3070人,工伤保险4828 人;签订劳动合同8150人,鉴定率为100%;处理劳动争议64起,涉案1201人,为务工者挽回经济损失271.5万元。

(三)启动农村养老保险,提供养老保障

一是出台《远安县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消除了制度障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工作专班,在每个乡镇各确定一个试点村集中宣传相关政策,印制《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2万份分发给农民群众,鼓励农民朋友参保。截止到10月底共有47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征收社保基金700多万元。二是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县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远安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该办法着眼于协调被征地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为我县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政策保证。三是制定《远安县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村干部在职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实行村干部个人缴纳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村干部当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由县财政对村支书、村主任按照4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其他村干部按照30%的比例给予补助。今年年底全县378名村干部将全部参加农民养老保险,预计征收保险费265余万元元,其中财政补助88余万元,个人缴纳177余万元。

(四)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步伐,提供医疗保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知晓率。采用印刷宣传单、电视新闻报道、村务公开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典型事例,让全县每一个农民认识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好处和实惠,2008全县共有154713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

合率达到99.34%(2006、2007年分别为90.6%、96.7%)。参合农民按人均95元标准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469.8万元,其中门诊医疗基金123.8万元,住院基金1258万元,风险基金88万元,月可使用住院基金104.83万元。二是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和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环境和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受益率。将村卫生室纳入村级组织活动范畴,提高乡村医生补助经费,鼓励农村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职业资质,支持大中专院校医学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进一步巩固网底建设。县乡配套支持乡镇卫生院、县中医院建设401万元。三是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大病救助标准。今年已经救助标准由10%提高到30%,救助上限由2000元调整提高到4000元,并且取消救助的病种。截止到目前,集中收治高度精神病40人,大病救助共补助43.6万元。

(五)实施困难群体救助,提供生活保障

我县从去年开始实行农村低保制度,现已顺利实现了农村特困救助向农村低保救助的过渡。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将困难农户分为四类,即生理和智力有问题,家里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因病返贫或家里有子女上学负担重的家庭、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减产减收造成的贫困、农村的鳏寡孤独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而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针对不同种类的困难农户,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全县农村共有低保户2498户,涉及人民群众5033人,补助额普遍增长。

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我县农村人口约15.6万,今年仅有470人参加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太低。家庭养老仍占据着农村养老保障的主体地位。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低保以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对象还局限于“最困难的人”或者“最光荣的人”,农村大多数人仍游离于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农村养老保险的缺失,不仅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无法规避生活风险,也使更多的老年家庭子女难以承受“二、四、一”式(一对夫妻供养四位老人和一到两个孩子)的供养负担。社会保障无法覆盖所有的人群,从而直接导致基层经办人员具体工作过程中,顾此失彼,难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部分群众怨气较大,极少数地方容易出现不稳定事件。

(二)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水平不高,工作合力弱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一支从研究到操作的专业化队伍,很多新措施、新办法的实施缺少前期论证,对已有政策执行情况难以进行科学评估,只好边工作边修改,加大了政策实施的成本和削弱了政策的权威性。二是体制高度分散、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统筹办法不

一、信息无法共享。仅医疗保障就涉及劳动、民政、计生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效应,职责越位与缺位并存。有病参保、无病退保,小病小保、大病大保,重病转保、病愈小保,逆向选择风险在城镇职工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中逐步显现。三是工作手段陈旧。农村社保制度的实施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操作复杂、政策性强,而目前县直主管部门乡镇开展社保工作的人员和经费不足,影响了社保工作正常开展。

(三)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足,资金筹措难

2008年县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省市支持的资金也有大幅度提高,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不足,难以满足农村贫困群众的救助需求。反映在救助效果上,表现为救助范围偏窄、救助水平偏低,部分困难群众没有真正摆脱生活困境。我县农村低保全面推开后,在主要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今年低保补助水平比预计可能会下降。这表明,相对于农村低保水平的提高,财政的投入还明显不足。我县农民养老保险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推行个人账户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参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事实上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相比还是较

低。公共财政补助不足的情况下,符合现代要求的良性发展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近期很难形成。

(四)农村低保人员杂,管理任务重

我县制定农村低保标准是根据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其他所需费用来确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标准的确定人为因素比较多,缺乏科学测算和合理精算。少数村民攀比思想严重。“他困难,我也困难,他吃我也吃”,部分村民不管是否符合条件,纷纷提出吃低保,造成村干部和相关部门平衡协调难度大。由于情况复杂,家庭实际收入很难核定,导致有时在评议申请对象是否纳入低保范围和享受的保障标准时比较难把握。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人情保、达不到“应保尽保”的现象。

(五)农民工问题复杂,解决办法少

目前农民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也都出台了大量的政策,但是囿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某些深层次的难题至今还没有兼顾各方的治本之策,制度性的突破还要中央统一部署。比如,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参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来处理,制度衔接有障碍;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不顺畅,导致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纷纷退保;部分企业欠缴农民工社保费和工资问题比较严重。

(六)乡镇工作机构缺位,执行难度大

随着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撤销了原乡镇劳动保障所。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民期望值高、领导重视、社会关注,但由于基层工作缺乏抓手,宣传不到位,工作力度缺乏,也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成为政府的经常性工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大目标责任制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考核分量,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乡镇保障机构建设。建议恢复乡镇劳动保障站(所),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使之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架起农民与保障机构间的桥梁。二是规范保障行为。对保障项目、保障标准、资金来源、保障对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社会保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法律法规多,要建立一支懂法、懂行、懂电脑应用的知识型队伍。农村社会保障经办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把感情贴在民生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二)加强宣传,扩大农村社保政策的知晓面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到劳动、民政、卫生等多个部门,各相关应加强协调,共同制定出适合农村的宣传教育规划,按照“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农村进行广泛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优越性宣传。要建立社会保障宣传日,确立宣传主题,扩大宣传效果,让农民了解社会保障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

(三)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目前现行的多头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能交叉、政策扯皮、执行弱化、保障滞后。而现实的要求是,必须有一个集中协调与分工管理相结合、新型高效的管理体制来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管理和协调。因此,建议建立县农村社会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由联席会议协调各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全县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整合资源,成立“远安县医疗保险局”,全权负责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医疗保险工作,从而使职能统一、投入集中、高效运作,节约行政成本。

(四)加大投入,不断拓宽农村社保资金的筹措渠道

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低保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就必须广辟财路,多方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力的支持。我县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补助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且投入力度大,但是相对庞大的农村人口,实在还是“杯水车薪”。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在资金上的倾斜,加大低保资金等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促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发展。二是县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三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捆绑其他部门节余资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

(五)逐步完善,不断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工作方法

一是合理界定农村低保对象。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保障的对象, 尽可能防止“养懒汉”现象, 更好地发挥低保制度的作用。一方面,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以通过最大劳动努力,仍然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衡量标准。另一方面,要在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确定,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二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农村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要完善财务管理规程、业务操作规程等,对农民养老保险业财务、信息系统管理等重要岗位进行合理设置,进一步明确基金征缴、基础数据录入、个人帐户管理、数据汇总统计、财务等工作岗位职责,使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履行职责,同时规范业务流程,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六)统筹城乡,不断整合医疗制度的“三张网”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三张网”同时面向人民群众,同样着享受财政补贴。“三张网”应遵循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原则,不能相互“吸引”,互相“拆台”。“三张网”制度是根据不同人群而设计的,带有社会福利性。分别采取政府帮助缴费、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单位与个人缴费三种方式。任何人参加两种以上社会保险有失公平,也浪费了公共财政资源。因此,只能选择参加一种适合自己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杜绝重复参保现象。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参加社会补充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七)强化执法,不断保护农民工的核心利益

篇6: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形势教育论文

经过对形势教育的学习,我对农村的改革有了很多的理解与认识。十七大代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19日表示,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陈锡文说,今后首先要着力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效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服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而且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继续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并为陆续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逐步转变为市民创造条件。

农村的改革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从广西的实践来看,在农村大力开展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能源建设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作用突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生活燃料,保护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二是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推动了农村文明进步。五是推进了农村小康建设。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

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回顾30年农村改革历程,从“第一步”——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到“第二步”——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再到“第三步”——推进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某些深层次问题,这30年间迈出的“三大步”,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

篇7: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允许闯,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误的。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如果每个乡镇都是一张面孔,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出现“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城镇像农村”的状况,整个小城镇体系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

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新型市民的大学校

篇8: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我们创造了无数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 在于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长期以来, 我们国家上至总理, 下至农民, 无不在为农产品总量增加努力, 始终为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目标努力。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 下面就如何加快农业标准建设, 谈一下个人观点:

1 我国农业发展及标准化现状

解放后, 我国农业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初期,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 后来, 由于大跃进运动, 工农业生产遭受破坏, 农业尤其突出, 不但没有增长, 反而下降, 恢复农业生产后, 总产值年均增长近20%, 1966~1978年, 农业年均增长3.1%, 1979年实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 到1984年六年间年均增长7.6%, 1985~1988年农业出现新的停滞和徘徊, 总产值年均增长仅3.3%, 1984~1994年农业重新回升, 总产值年均增长达到4.7%。总的说来, 农业一直处于较高速度增长状况。

但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还暴露出一些问题:

(1) 标准化意识淡薄, 劳动生产率低下。我国人口多, 这是基本国情, 我国又是个多山的国家,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这里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全国各类地形中, 山地约33%, 高原约26%, 盆地约19%, 平原仅占约12%, 加上这样地理特征, 使得中国很大部分地区不便于大规模使用机械耕种, 从种到收, 人的体力付出占主导地位, 尽管我们国家标准化部门制订了一些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但是, 相当多地区的农民标准化意识淡薄, 坚持种地靠经验观念, 与农业生产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相当低的, 中国农业标准化整体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年。 (2) 农业结构单一, 农业标准化推广不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 是我国农业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过去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多局限于一些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减和适应供求关系变化上, 而对于地方特有, 可持继发展的地方特色农业项目重视不足, 农业标准化推广不够, 有的地方根本不讲农业标准化生产, 对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极其不利, 从而失去了农业发展的机会。 (3) 农业发展的粗放性, 不利于标准化发展。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手段和耕作方式、技术上的落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运用不合理等因素, 我国的农业生产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 导致大部分农业产品无统一的标准, 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 也使收购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在生产原料质量上难以保证, 从而产生了新的成本, 加大了生产企业的负担。最直接的后果是国内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弱, 导致国外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大批涌入国内市场, 对国内的农产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比如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的大豆。

为此, 需要寻找一条可以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发展现状的途径, 就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2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作用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化为农业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科学管理, 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 对农业进行管理, 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 都以标准化为基础。我国的农业仍处于粗放式管理模式下, 无法形成地域性的产品优势, 只有在统一了生产标准后, 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农业产品的标准化。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 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标准, 并加以实施。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都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 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技术保障, 是优化品质、确保质量安全, 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保证。黑龙江省伊春市就是很好的例子, 伊春市自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开始, 产量及产值逐年递增。同样是6000亩的蔬菜, 采用标准化生后, 2004年产量18997吨, 产值1203.4万元。2005年虽然遭受了近十年来最大的水灾, 但由于有标准化管理做保障, 产量仍然达到19521吨, 产值1330万元。而且由于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把标准关, 蔬菜的质量得到保证, 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无公害蔬菜比普通蔬菜增值20%~30%。市场上普通葡萄售价是3元/公斤至5元/公斤, 而采用标准化管理出产的葡萄价格却可以达到8元/公斤至10元/公斤, 草莓售价达到10~16元/公斤, 而且仍然供不应求, 现在农户不用到市场去卖, 在家里就有大批的商家和市民来购买, 甚至有的商家年初就下定单, 因此产量增加, 农民收入也增加, 经济发展了。 (2)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前提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 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 这些都要求通过制定和使用较高水平的标准, 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 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 地处小兴安岭西南侧, 生长有天然柞树林面积3.67万公顷, 2004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利用其中可用于柞蚕生产的3万公顷柞树林的一部分成立了五大连池市柞蚕养殖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 并将黑龙江省的《柞蚕科繁育技术规程》、《柞蚕生产技术规程》、《柞蚕种茧》、《柞蚕蛹质量》、《柞蚕商品质量》5个地方标准在示范区予以实施, 2005年, 通过标准化养殖, 示范区柞蚕羽化率达到了100%, 优茧率86% (标准化养殖前为83%) , 茧层率11% (标准化养殖前为9%) , 平均单产1200公斤 (标准化养殖前为1000公斤) , 净产值9520元左右 (标准化养殖前为7600元左右) , 年最高单产达到1300公斤左右, 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5%。其中最高单产达到2297公斤左右, 创历史最高水平。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加农产品产值,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3) 标准化可以促使其合理地利用国家有限的耕地资源, 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使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 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4) 高水平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在品质、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保证, 作为原料, 有利于生产出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 可以有效地消除产品在流通领域的阻碍, 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怎样才能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1) 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宣传工作, 尤其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标准化意识, 改变农民以往耕地靠经验的思维。要普及标准化知识, 加大农业标准宣传贯彻的力度, 在宣传的方式可以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措施达到家喻户晓, 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掌握农业标准化知识的氛围。 (2)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成立相关的农业标准化专门机构。各省以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传统农产品为重点, 围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水平, 推进农产品分级、质量控制、种植养殖的技术操作规程、市场准入等方面开展工作。按照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有条件的还可以按照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生产。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产品的市场要求, 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有条件的企业, 可制订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逐步提高标准化水平。 (3) 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一是要紧抓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区的设立, 要以“提质提效”为核心, 以示范区地区所具有优势的农业项目, 特别是绿色品牌项目为主体, 使其成为带动一方、推动一片, 提高农业标准化整体水平。二是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抓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按照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有关标准要求, 以各种“有害”问题为重点, 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有害”问题的防与治, 使示范区的产品成为消费者满意放心产品。像黑龙江黑河、伊春等示范区的成效就是很好左证。

责任编辑:王亚芳

摘要:就如何加快农业标准建设, 谈一下个人观点。

上一篇:《入党教材》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阿克塞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