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进步,新农村建设成为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可贵的成功经验,而乡村旅游发展显然成为了时下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项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 要:建设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多重功能。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旅游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村资源价值,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 新农村 建设 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文化资源、农民生活为载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度假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的,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条件的一种旅游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满足城乡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延长旅游产业链,也是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途径,对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城乡和谐繁荣、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

二、乡村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实践证明,以开发农村自然资源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有力手段,必将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从总体上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促进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农村资源的价值。农村资源包括农村的土地、山林、房屋、果园、池塘、农产品等有形资源和农村风土人情、农耕文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无形资源。通过乡村旅游的导入,可给这些农村的无形资源赋予新的内涵,把这些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农村资源的价值,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农民获得农业生产和旅游消费的双重经济效益。因此,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突出其资源优势,实现其资源价值。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将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打破传统种养产业的思维定势,使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向农业和非农业共同发展的结构,带动乡村交通运输、商饮服务和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发展乡村旅游,可为当地带来大量游客,刺激消费,游客争相购买当地有特色的土特产,有效地促进了农副产品的开发与深加工,延长了农副产品产业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可使乡村传统农耕经济向服务性经济转变,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

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经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限制性因素。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以其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通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完全可以在农业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乡村旅游能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村民素质和村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际过程中,能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综合素质可得到显著提高。

5.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中最为核心和宝贵的旅游资源,是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村民从生态环境改善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绿色无公害产品,绿色无公害产品越多,生态环境越优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好。从而广泛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道路,走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从而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6.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容村貌改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反过来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加大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工作力度,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

乡村旅游以农业观光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示范型、农村民俗型、乡村建筑型和乡村文化型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1.农业观光型模式。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事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融观赏考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活动,能使旅游者暂时离开喧嚣繁杂的都市,在清新静谧的农村环境中短暂生活一段时间,从而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2.农业生态型模式。以自然风光与独特地域的农业特色、乡土民情和优美的环境吸引游客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陶冶游客情操、发展当地经济为目的的活动,是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的一种结合体。可给人们强烈的生态感和回归自然的韵味。

3.农业示范型模式。以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为目标,融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于一体,为参观者提供参观、考察、学术交流和现场会议的场所,是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并可带动二次消费的旅游模式,是农业院校师生、农业工作者和农业专业大户接受科技培训的好课堂。

4.农村民俗型模式。具有独特民俗风情和村寨文化的村镇,通过组织开展民俗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游客,是历史的再现,能令人产生进入一个新境界的感觉和获得返璞归真的感受。

5.乡村建筑型模式。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祀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乡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景观意象很独特。建筑文化是乡村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乡村社会里,古城边的塔以及古镇中的庙,都成为文化的寄所,神灵的象征,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象。在乡村中,“人—村落—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处于一种生态上的平衡,保持了居住与环境的真实接触, 为寻找精神本质的城市游客提供了一种人性回归的可能。

6.乡村文化型模式。乡村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各地小吃各有特色.而游客在乡村旅游照样需要吃饭,这样,传统的农家小吃对游客来说,也是一种文化。还可挖掘“饮食与诗歌”、“饮食与文人”、“饮食与健康”、“饮食习俗”等旅游资源,使“吃”这个简单的事情变的丰富,吃出文化,吃出品味。

乡村商品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浓烈地方色彩,小小纪念品如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摺扇、风筝、剪纸、竹编、泥塑等,都可让游客享受到一种传统民间文化的情趣。

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精心规划,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点,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乡村旅游点的设置、风格要求和服务规范,引导和鼓励乡村旅游线路开发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文化含量,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水平。

2.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努力营造特色旅游品牌。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而且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克服乡村旅游中存在的趋同倾向,推动各种模式个性化发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引导和鼓励农户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开发形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项目。体现“一村一品”、“一户一景”,实现与城市旅游错位发展、与传统景区差异开发,在同类景区中突出个性。要不断创新,突出地方的优势特色,营造出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乡村旅游品牌。

3.规范服务,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 使农户家庭接待的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文明环境和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4.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 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统一,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注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积极探索适应各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培育不同类型、特色鲜明、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游典型,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结语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的地方特色。广阔的乡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空间结构、区位优势等条件,结合自身的地域特征、客源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乡村旅游类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伍勤忠.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广西农学报,2008(2)

[2] 唐俊平.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刍议.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3] 于成国.基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探.经济研究导刊,2009(6)

[4] 吴志江,张永峰,李进恩.施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 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6] 王娟,李文兵.浅析发展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12)

[7] 文军,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

[8] 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5):40-44

[9] 罗明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旅游调研,2006(4):20-23.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陕西咸阳 712046)

(责编:若佳)

作者:梁晶

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进步,新农村建设成为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可贵的成功经验,而乡村旅游发展显然成为了时下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项目。贵州省湄潭县田家沟村依山傍水,近年来受旅游热潮的影响开始寻求乡村旅游之路,通过多年来相关部门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贵州省湄潭县田家沟村的旅游业发展尚欠发达,需进一步努力。文章对贵州省湄潭县田家沟村的地理条件与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其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针对湄潭田家沟村提出了几点生态旅游规划策略,以期对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贵州湄潭县;田家沟村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而当前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尝试,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资源不足而又欠缺开发,长期以来处于贫困落后之中,特别是一些人多地少的农村地区,其走传统农业发展之路已然难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许多农村年轻人都背井离乡寻求发展,使原本就贫困的村落更趋贫瘠,乃至消亡。

贵州省湄潭县田家沟村实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相关部门应当充分重视,并积极促进其旅游发展。文章基于此对贵州省湄潭县田家沟村生态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 湄潭县旅游发展现状

湄潭县田家沟村地处贵州省湄潭县东南部,离湄潭县城仅14公里距离,道路通畅紧邻一条国道与一条省道。当前田家沟村已经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其开发的景区面积虽然有限,然其自然景观秀丽,依山傍水,成为了颇具魅力的乡村江南。

除天然的石壁、岩洞、悬崖等景观外,田家沟还建设了一系列楼台水榭和壮丽庄园,将迷人的自然风景与开发的人为景观柔和渗透,形成了富有观赏性与体验性的世外桃源。

此外,田家沟村地处茶业发达的湄潭县,其天然的茶元素与悠久的茶文化也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壮大与发扬,湄潭县将茶文化引进生态旅游中,将田家沟村打造成茶栽培、茶观赏、茶制造与茶品鉴的一道完整的体验旅游线,并在湄潭县设计建造了打破最大实物造型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壶,吸引了一大批神往的中外游客。

田家沟村荷塘广茂、布景新颖且茶资源丰富,拥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当地应当紧抓旅游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与可塑性强的地理环境,使田家沟村旅游发展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 湄潭县田家沟村旅游产业存在的不足

2.1 旅游景观不突出

湄潭县田家沟村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然而现有旅游资源的整合并不完满,在旅游景观方面也欠缺具有吸人眼球的精品,旅游性价比不足。在观赏性旅游方面,湄潭县田家沟村天然资源不多,吸引力较弱。在休闲旅游方面,田家沟村的开发十分浅显,令游客驻足的磁力不够。在体验旅游方面,田家沟村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该旅游形式对当地游客的吸引力较小,而由于知名度较低与关联旅游景点少等原因,其难以对外地游客产生号召力,况且,田家沟村的旅游配套设施发展较为滞后,服务行业也发展迟缓,尚未形成旅游气候。

2.2 旅游文化欠缺

湄潭县田家沟村地理区位置相对偏僻,其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多年来其旅游业虽然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然而由于其旅游文化欠缺和旅游元素相对单调,并未收到理想的效益。而在旅游文化的宣扬与深入讲解上,田家沟本地民众难以实现。加之,当地人们对旅游业开发与投资的意识薄弱,其精力、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湄潭县田家沟村旅游业形象落后、形式单一,给当地生态旅游的旅游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3 旅游设施与人才不足

湄潭县田家沟村的旅游设施滞后、旅游观念落后与旅游配套休闲业、餐饮业、娱乐业、酒店等周边行业严重不足,造成其游客接纳量有限,游客停留时间短等局面。近年来湄潭县田家沟村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其周边设施也在逐渐建设完善中,然而,在导游方面,其欠缺熟悉当地人文风貌与景观景点又具有专业旅游知识、导游素质与良好服务意识、态度的优秀人才,使当地旅游文化与旅游附加值大大降低,并严重阻碍了田家沟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3 湄潭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3.1 低碳旅游设施建设

低碳环保是当前国际旅游的新趋势,我国乡村旅游行业应当顺应国际潮流,建设起低碳环保的旅游配套设施。首先,在交通工具方面,田家村生态旅游旅可以采用低碳环保的电能車与新能源车,以低碳环保的高格局吸引中外游客。其次,在景点服务设施方面,田家村旅游区可以采用富有当地特色的标志性景物作为形象标志,对景区的污水处理采用绿色循环系统,对废物收集与废物处理系统进行低碳处理。再次,在能源使用方面,采用低碳环保的太阳能或者风能系统,摒弃污染性强和循环利用率低的能源,保持乡村空气、气候的清新度。在田家村旅游区周边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方面也应以低碳环保为主题。

3.2 体验式生态旅游

对于自然景观吸引力不够且景点分散的乡村旅游区,体验式生态旅游不失为一种颇具趣味性与吸附力的模式。

在湄潭县田家村旅游区内有丰富的荷塘风貌与茶叶文化,在对田家村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时,应当扩大荷塘与茶叶的体验性与趣味性,可以针对荷塘开展采荷、采藕、划船、采红菱等体验活动,采摘的劳动成果可以供游客借助服务平台自行烧烤、烹制,以游玩配合餐饮服务,带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

在整个湄潭县以茶文化为旅游主色调的大背景下,田家沟应当将摘茶、制茶、品茶的一整套流程供游客体验,同时可以配套采茶戏等具有浓厚茶元素的艺术,使游客生态旅游体验更丰富、浓厚。

4 结语

湄潭县田家沟村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清秀、茶文化浓厚,具有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田家沟村应当以茶为主要文化特质,以本土风情为人文特质,以观赏、体验、娱乐为主要内容,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乡村特质相融合,建立起一个集绿色休闲和红色旅游以及风情体验于一体的中国西部特色旅游村,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之路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 李文丹,成文连,关彩虹,鲁艳英.贵州省湄潭县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08:151-154.

[2] 殷红梅,徐燕.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1,10:197-200.

[3] 周璐.贵州省湄潭县的青田田鱼"稻鱼共生系统工程"

——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工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01:55-58.

作者:王文婧

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探究

摘要:近年來,乡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部分乡村地区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增长,乡村旅游产业是提升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明显改善农民的生活品质。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产业的环境基础,这体现了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新农村建设;政策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密切关系及具体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介绍不断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性

农村凭借着淳朴的乡风与浑然天成的自然环境相结合,成了近些年旅游业的观光热点,根据研究表明指示,投资者纷纷将手中资金投入乡村企业中,使乡村企业在近些年的收益迅猛增长,也为乡村居民带来了不少的收益与收获,不仅为乡村村民带去了新颖的先进思想与创新想法,又为不少远离家乡远离孩子与父母的中年人找到了适宜的工作,减少了乡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数量,所以,新农村的建设成了对乡村改革与创新,以及未来可持续性战略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二、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来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仍会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阻碍乡村建设的振兴。(1)乡村固有的思想观念落后,无法将新时期的主流思想观念灌输到乡村发展的建设中。(2)乡村的技术落后导致投入资金的商人无法达到最终所预期的最大收益,使部分商人纷纷撤出资金导致乡村经济周转困难,进而间接影响乡村改革与创新,就会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直线下降,所以,显而易见的是,新乡村改革的重点就是为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坚实的基础。(3)乡村旅游业太过单一也是新乡村建设的道路阻碍,旅游业的单一化会使整个乡村旅游的发展毫无亮点,间接促使大量游客对乡村旅游丧失了兴趣,乡村游客的逐步流失是乡村建设的巨大损失,只有解决根本问题,才能使乡村旅游业在旅游业中独占鳌头,才能对新农村建设与构建产生巨大帮助。

三、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密切关系及具体策略

(1)新观念与旧观念的相结合

乡村的固有思想观念形成了淳朴的乡风乡情,是乡村旅游业中独有的特点,凡事都有利弊,这样的乡村思想观念阻碍了新主流思想的进入,从而无法将新颖元素代入到农村发展建设中,以换汤不换药的本质观念代入到新主流市场与传统市场的碰撞中,以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加入新主流思想,例如,在乡村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保留原始的自然环境为乡村环境特色,加入建设新时期的主流民宿设计,这样的方法不仅保留了原始的特点又注入新颖的元素,使乡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发挥到最大的创新与效益。

(2)政府加强资金对乡村发展而进行建设

乡村旅游业需政府加强大力投资建设才能从本质问题上改善新农村建设的振兴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可以带动许多外地商人到乡村投资开发,这不仅对乡村建设经济建设得到了支持而且更为许多乡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减少了许多年轻人被迫背井离乡远离亲人的做法,不让,乡村年近半百布满皱纹的空巢老人在应该享受晚年安详的年纪而为儿女的安全而担心,也不要让乡村稚嫩孩童的脸上因思念父母添上原不属于那么小年纪不应该拥有的思念之情,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与存在更应该将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为祖国大好山河增添美丽色彩。

(3)乡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

旅游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加大力度强化对乡村多元化的建设和发展,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方案,并开发合理的各项资源。乡村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产品特色,与其他地区相似产品较多。并且乡村文化传统与民俗资源开发力度不高,严重缺乏文化内涵,致使乡村旅游依赖本地区农业资源,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开发形式过于单一。另外乡村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产品类似,缺少当地特有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且整体质量水平较低,并且整体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使景区变得暗淡无光,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新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旅游方面,既要有科学的创新想法,又要做到具有可行性,要据游客的兴趣爱好所创作项目内容,因为这样多元与多样性的产品项目的开发与创新才能满足游客的兴趣爱好与消费观念,例如乡村可以在高生态的基础上引进发达的科学技术来研发乡村生态景观,这样多了增加收益的副路又有了多样化的独特景观,也可以打造乡村度假村的建设,这样可以既保留了乡村原始化的民俗风情文化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解决了新乡村建设化的根本性问题,所以乡村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潜力巨大,为建设新农村响应祖国号召打下了夯实而又有力的基础。

四、结束语

其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铺路是无法促进新乡村建设的,对于本文中所指的问题与解决策略都是结合目前乡村发展遇到阻碍的根本性问题,只有从根本解决问题才能完全使实质性的问题长久解决,近些年,国家对发展与振兴乡村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规划与创新,重视发展乡村经济将乡村优势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乡村地域原因会有局限性,综上所述,只有寻求通过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开发与规划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快速提到建设的日程上来,乡村旅游业与新乡村建设发展两手着重准备,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乡村的经济增长与建设一定会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杏菁.探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策略[J].当代旅游,2019(08):179.

[2]郭秀娜.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9-20.

作者:刘腾凤

上一篇:我国保险营销创新可行性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视角下小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