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024-04-24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精选6篇)

篇1: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专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一、什么是民主主义革命?

1.所谓民主主义革命,是指资产阶级诞生后,为争夺政权所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革命阶级:资产阶级

敌对阶级:封建地主

2.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广义的资产阶级针对旧有统治阶级的革命。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革命阵线不同、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不同的。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联结的。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国情和时空特点

1.近代中国国情特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长期不统一、*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

(1)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原来的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从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来看,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分清了敌我友,指明了革命的性质与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表述: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涵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1)帝国主义:它是中国革命的首要敌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2)封建主义:它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的对象。(3)官僚资本主义:它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2)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3)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4)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它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1)无产阶级如何实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a、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与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与政治教育。b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中,要实行独立自主原则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就必须坚持领导权。c掌握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是不可移易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打开了中国革命胜利之门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艰难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和内容

必然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和民主的国家。

异常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可能性: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根本原因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如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呢?

必须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正确处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它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毛泽东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 三个基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三位一体、密切结合的关系: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根据地建设为基本依托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第二,这一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第三,这一革命道路理论,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构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制度形态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其国体是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政权,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国体特点: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b政体特点:民主集中制的人大制度c发展趋势:社会主义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第一,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为农民所有

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第二,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官僚资本,它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垄断的资本主义,它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国家垄断资本及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二是其他官僚、军阀所有的私人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具体说,一方面,官僚资本是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从反对资产阶级的意义上讲,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新生产力相联系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积极作用,因此,对民族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就是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留给我们什么?

(一)它留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以及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首先,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民族压迫,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他们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当革命锋芒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的官僚资产阶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3)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坚持统一战线的前提下,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质: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同资产阶级的联盟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所谓“又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所谓“又斗争”,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着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这样有利于合作。

 策略总方针:

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 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争取中间势力的条件:  共产党有充足的力量;  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  同顽固派作斗争并取利。 对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 有理(自卫原则)、 有利(胜利原则)、 有节(休战原则)。

2、武装斗争: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武装斗争不是唯一的形式,武装斗争还要与工人斗争、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其他的斗争形式为武装斗争服务,以武装斗争支持和平斗争。

3、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建设的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十月革命之后,它是以中国工人运动为基础,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是党成立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共产国际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在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党内长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第四,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关系,是党的建设必须面临的又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五,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正确处理好与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是党的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重要的课题。第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建党理论。

(2)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党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只有加强思想教育,才能形成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在组织上的统一,党才有战斗力。

(3)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中心内容就是处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农民问题,因而党的建设就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同长期的武装斗争和解决农民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正是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把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就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开展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了自己的先进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 《<共产党人>发刊词》

(二)它留下了共产党人必须熔铸的三大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它开启了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催生了中国梦:第一,这一胜利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深化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一,186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高度政治化与政治的高度军事化发展趋势,使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绝对真理。其二,中国近现代化社会变迁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社会二元化格局,其内部的矛盾冲突越到后期越剧烈并越带对抗性,使得唯有采取自下而上彻底翻转的革命,才能得到较有效的消解。其三,中国近现代化社会的特殊国情的两个主要方面(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断受到列强的侵害及由中国首先是农业、农村、农民大国而产生的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生存状况的改善是现代化变迁中的中心任务),其解决的途径也唯有革命一途。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效地清除了大多数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以启动,但是西方列强并没有真正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其侵略势力的在华存在不仅未援助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反而妨碍了中国本身各种现代化因素的成长。封建主义的主要代表地主(豪绅)阶级是1949年前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阶级。这一阶级在现代化的潮流之下,既显露了其极端的反动、腐朽和落后性,又在其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分化和变动。长期以来它就一直是一个靠盘剥农民为生的阶级,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其寄生性越来越突出,在精神和道德上已完全陷于破产。官僚资本主义长期掌控着国家机器。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高踞于社会之上并完全操控整个国家的强权机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妨害极大。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一,由于这场革命是从中国的过去继承下来的特定条件和经验的产生,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这就必定会将此前100余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所有积极成果及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完整地继承下来。其二,由中国内地农村发育成熟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以中国式的共产主义(马列主义)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去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努力的胜利.其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党、执政党,这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其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鲜明的现代化导向,其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缘由就是:一方面,它满足了当时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顺应了中国人对实现现代化的强烈渴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仅仅出于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篇2: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其典型的、核心的观点是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外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学习是被动的,对学习时个体内在的心理历程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上,主张人一切行为是由环境决定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极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华生的一段话话是行为主义的代表引证的最多的,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篇3: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经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 其二是,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提高劳动生产率,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现代化的国家,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

这一理论根据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必须参与全球经济化;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理论还具体地规划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 到本世纪末, 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下个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从以上内容来看, 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内容。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切工作, 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具体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 都是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 因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础理论 (蒋南平, 2009) 。

(二) 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实践证明, 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 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加以改革, 在改革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 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改革开放后,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鼓励“富余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 搞活经济, 繁荣流通市场。在坚持公有制为不变的前提下, 鼓励发展个体经济, 同时在经济特区, 鼓励发展“三资企业”经济。

这个理论提出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一方面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这个理论指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这个理论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没有的东西, 但却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三)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该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合理内容, 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又叫国营企业, 实行的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的工厂制度。该理论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现代产权理论的要求, 理顺产权关系, 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法》为法律依据, 实行股份制下的公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核心。

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国家拥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有限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四是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的形式是公司制。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东西,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的东西, 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和谐包容。事实上,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的改造, 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国有 (国营) “工厂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转型, 实现了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随着价格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继推进, 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 这个理论在中国经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四) 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分配措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 同时分配又决定消费。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决定人们最终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配问题决定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因此,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为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把按劳分配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结合起来。按劳分配的形式有工资、奖金、津贴, 其他分配形式有:个体劳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劳动力价值、福利。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这个理论提出了, 应鼓励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政策, 以及体现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执行具体的分配政策过程中, 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时, 该理论提出了要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通过调整分配格局, 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具体分配措施上, 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了,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 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个理论始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在分配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在分配上体现社会公平。可见, 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论, 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这个理论冲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 解决了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清的“姓社”、“姓资”的问题。长期以来, 中国的经济建设, 往往忽略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人民生活贫困, 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 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以后,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明确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矛盾,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超越,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马克思本人甚至没有提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可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世界经济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

这个理论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中, 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 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 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 中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沉着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六)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是对中国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结和概括。该理论肯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批判了那种乘改革之机, 借改革之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想, 且必须予以坚决反对,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该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提出了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理论中, 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上采取了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认为, 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 步子算是大的, 可以看成是激进式改革, 企业承包、调整价格, 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性质转轨, 步子就不算大, 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 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这样走过来的 (李晓西, 2010) 。

这一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是“体制外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 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 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每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 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然转型的过程是长期的, 在转型过程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 如在居民住宅市场化的转型中, 就遇到了房价过高, 涨幅过大、市场投机严重的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 中国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限购和提高信贷利率的政策出台, 2011年中国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因此,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理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七)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初, 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这一理论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台阶式”的发展道路。提出要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 跳一个台阶, 跳了以后,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 再前进。”

这一理论提出, 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把速度搞上去。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 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该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服从“两个大局”的思想。邓小平提出, 先发展东部地区后发展中西部地区, 这是一个大局, 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发展西部地区, 这又是一个大局。20世纪末, 当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个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出了随着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 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提出了地区结构必须优化,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八)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对我国农村改革的总结和发展。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以及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 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 首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 其次是取消农业税, 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 提高农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个理论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 促进农村和谐。这一理论提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 按照科学发观的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理论提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这个理论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 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作用

从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具体理论内容, 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结构。该理论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也有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包容吸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八个理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统一体, 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 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基础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中的每一个理论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体现着生产关系内部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体系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决定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又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这八个理论共同贯穿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 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 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性、科学想和实践性特点所决定, 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也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由于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理论, 它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由实践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 既是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又是检验这个理论的试金石。改革开放30来, 中国经济以“GDP年平均增长率达9.89%”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到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创造了中国奇迹, 或中国模式。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 不仅对全球各国都有影响力, 而且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界来说是值得总结和研讨的。当前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学中, 存在着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关注过多, 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关注过少, 学生热衷于对西方经济理论的选修和研讨, 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不足的现象, 因此, 当前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 用中国的经济理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现象”, 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4: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这一困境促使马克思主义者制定了一系列列宁主义及后列宁主义的策略来调和边缘民族主义与平等正义理想。列宁的“苏维埃民主”理论,托洛茨基的“永远革命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这种努力在分别由中国的儒家马克思主义者和葛兰西发展出来的公共霸权概念中达到了高峰。

这一理论传统的重要性在于:它把我们直接引入到边缘正义问题的症结所在,即自由主义与欧洲中心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形象地说,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边缘正义问题的症结是欧洲中心论的自由主义逻辑。

罗尔斯的正义优先观念为我们审视这一逻辑提供了恰当的参照点。正义作为社会基本结构预设了两个前提:前政治自然状态和参与制定社会契约的各个体的公共视野。问题在于,没有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任何公共视野都难以产生。因此在所有前现代社会里,国家都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了支配性角色。古希腊城邦社会就是一个标准范例,在那里,作为公共领域的城邦截然对立于作为私人领域的经济活动。从这一角度看,正义作为社会基本结构必须以阿伦特所描述的“社会性的兴起”为前提,即以私人劳动领域提升至公共领域为前提,也就是以哈贝马斯所说的“私人公共思考的制度化”为前提。

问题是私人如何可能公共思考?康德的“道德自律”以及其他类似的关于资产阶级主体性的自由主义观念因此应运而生,构成了现代西方自我理解的核心。根据这种现代自我观念,资产阶级作为私人个体具有双重人格:资产者和人。一方面,资产阶级作为财富占有者从事市场交易活动并因此受制于经验欲求;但在另一方面,资产者作为人是一纯内在的主体,它遵从的是其自身的法则而非任何外部目的。人的这种独特的主体性给人以自由,使其免受存在之物的拘限,无论这种拘限是文化陈规还是生存必需。就此而言,构成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的市场/公共领域二元分离实质上乃是资产阶级双重人格的制度体现。

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被看作是对资产阶级公民社会的自由主义观念所做的唯物主义辩解。针对黑格尔对康德先验自我的批评,马克思提出应根据物质生产的再生产条件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根本转化来重新定义“社会性的兴起”。任何关于社会构成的理论都必须从如下最简单的事实出发,即每一经济体系都必须为自身的再生产创造条件。在这些条件中,最关键的是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取决于劳动者的集体行为,而这样的集体行为又只能产生于劳动者对现存秩序的自愿服从,如何把劳动者再生产为“历史主体”就成了社会再生产的首要问题。在前现代社会,物质生产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分离使得国家成为全社会公共生活的中心。与此相对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恰恰是其完全以经济关系为基础来组织社会整合的能力,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我再生产的能力。这种经济形式的社会整合表现为“社会化人类”的出现,即现代产业阶级的出现。随着劳动大众迅速转化为现代产业阶级,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之间旧有的矛盾对社会的形成不再具有中心意义,其原因在于阶级利益已经取代普遍利益而成为公共生活的基础。从这一角度看,资产阶级社会之所以具有革命性和解放性,恰恰是因为经济活动已经达到如此之高的程度,以至于它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无论私人还是公共方面,都占据了支配地位。就是说,资产阶级社会本性上具有革命性和解放性,恰恰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决定了上层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不平衡发展似乎同时既否定又肯定了自由主义的“社会性”理论。如果说遍及边缘世界的资本主义畸形对自由主义关于资产阶级主体性的假设提出了根本挑战,并因而证实了黑格尔关于政治社会之为任何社会公共生活基础的断言,那么,这一现象作为边缘世界的特有现象同时也不无悖谬地反衬出了资产阶级在西方民主社会的形成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一悖论可以说明为什么韦伯理论在关于现代世界秩序的研究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韦伯主义的整个要旨在于证明:鉴于黑格尔及其他人指出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深刻矛盾,经典理论家们所预期的那种从政治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在原则上根本不可能发生;西方公民社会发展历史因此必须用西方文明的特有宗教—文化的偶发因素予以解释。正是这些因素为私人财富的公共转向创造了必具的前提条件——资产阶级主体性。

韦伯理论突出了自由主义“社会性”理论和欧洲中心论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一关系可扼要表述如下:由于资产阶级在西方社会性的兴起中的关键作用,且由于这一阶级只可能产生于西方文明的偶发进程,现代世界体系中康德西方和黑格尔东方的长期对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现代世界中每一个民族的命运在数世纪之前,如果不是在数千年前的话,就已被确定。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正是这种思想传统的逻辑产物。

自由主义与欧洲中心论的密切关联清楚地表明,要解决边缘正义问题,我们首先得对自由主义“社会性”理论提出疑问,无论这一理论是被当作现代性普遍理论还是只被当作现代西方的自我解释。边缘正义的可能性取决于下述两个条件:第一,“社会性”的兴起并不以任何阶级主体性或任何类型的“现代意识结构”为前提;第二,西方资产阶级的自觉行动实际上是社会劳动公共转向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换言之,我们必须假定自由主义关于资产阶级主体性或现代道德意识的理论乃是西方对自身所做的一种虚幻自我解释,它不可能在任何地方行得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这些令人生畏的挑战为我们考察分析马克思主义公共霸权理论提供了恰当的角度。这一理论中心要点是如下一种设想:自主公共生活的真正源头是传统政治社会的伦理生活。社会劳动之上升到公共领域可被理解为一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大众重新占有了政治社会的伦理—公共领域。我把这一伦理“社会性”概念称之为“公共霸权。”

公共霸权理论的出发点是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全面重新阐释。与自马克思以来一直支配我们关于文化和国家权力理解的各种“统治文化”理论或“文化共识”理论截然相反,公共霸权理论把文化分化机制看作是理解传统社会里国家居支配地位的关键。传统政治社会的根本特点是对社会再生产和政治再生产,结构整合和象征整合的严格固定划分。正是这种划分决定了社会再生产对于国家的依赖。就此而言,国家正是通过蓄意构造的劳动者对于支配文化的“象征隔离”来确立并维系其对劳动者的支配。换句话说,国家支配正是建立在其处心积虑阻止劳动者成为“主体”和“公共自我”的努力上。在这些社会,政治精英垄断了伦理—公共领域(即自我修养领域),而一旦他们通过这种垄断而保证了政治再生产,生产者对政治权威的结构从属就不可避免。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统治阶级对象征整合(即伦理—公共领域)的垄断构成了它的象征权力基础,而象征权力则直接为其攫取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铺平了道路。正如刘少奇所激愤指出的:“在数千年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中,由于剥削阶级统治人类的结果,剥削阶级给自己造成了各方面极大的权力,霸占了世界上的一切。他们的长期统治,在人类社会中造成了长期存在着的各种落后、愚昧、自私自利、尔虞我诈、互相损害、互相残杀等现象,给被剥削阶级的群众和社会中的人们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这是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它们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所必然造成的结果。因为没有被剥削阶级群众和殖民地民族的落后、散漫和分裂,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就不能维持(《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由此看来,“社会性”的兴起源于两个过程。其一是伦理—公共领域和国家相分离而形成以“传统知识分子”和“古典教育”为核心的独立伦理领域;其二是生产阶级对这一领域的重新占有。因此,“公民社会”的公共性格实质上产生于一前所未有的历史过程,即伦理—公共领域直接与私人劳动领域相整合。构成生产领域从自然社会到公民社会的转化的关键是原有伦理国家分裂为伦理—公共领域〔霸权〕和政治社会,以及前者被生产领域的占有。就此而言,“公民社会”应被恰当地定义为劳动领域中的伦理—公共领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葛兰西指出公民社会实质上是“公民霸权”或者说“无国家的国家”(《狱中札记》)。

从上述讨论可引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推论是:资产阶级公民社会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歪曲形式的公共霸权。在西方近代史上,私人劳动领域对伦理—公共领域的重新占有是以如此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以致后者被经济支配集团据为私产,由此而与社会的其他部分截然分离。公共霸权因此而蜕变为经济支配集团的亚文化且被伪装成该集团的“内在性”或“道德自律”。西方公共霸权的这种特殊形成过程不仅解释了私人劳动领域在早期现代欧洲是如何获得其公共性格的;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能看到欧洲资产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构成了一个所谓现代阶级。

概括地说,公共霸权理论把自由主义模式中的阶级和“社会性”的关系完全颠倒了过来,其结果是把资产阶级主体性解释为资产者对伦理—公共领域的私人占有。这一解释蕴涵如下含义:资产阶级民主应被理解为一种“公民”类型的文化分化统治。

这种对资产阶级民主的独特理解对于我们分析全球不平衡发展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归结为三个要点:

一、由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双重人格渊源于劳动领域对伦理领域的重新占有以及资产阶级把伦理领域垄断为其亚文化,经济支配集团的亚社会变成了西方民主社会里私人公众体得以形成的事实上的制度性基础。换句话说,资产阶级的“私人伦理”领域(资产阶级亚文化和亚社会)乃是公共理性的制度性基础,而哈贝马斯所描述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实际上只是其公共性的表现场所。由此看来,资产阶级公共性的典型特征便是资产阶级社会内部在作为公共理性的制度性基础的私人伦理领域与作为资产阶级公共性之表现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之间的一种结构性分裂。

二、由于统治的经济集团对伦理性的垄断,社会再生产对资产阶级和非资产阶级的劳动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对于前者而言,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确实体现了自我再生产能力,但对于非资产阶级的劳动者而言,这同一种结构只不过是一种外在强制体制。由资产阶级国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所设置的结构性制约保证了非资产阶级劳动者对社会规则的服从。由于这个原因,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再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资产阶级的再生产或阶级再生产。由于阶级再生产的关键在于资产阶级占有伦理领域并以此作为其亚文化,所以,资产阶级统治实质上预设并依赖于支配性亚文化与公共领域内的主流自由文化之间的结构性分裂。在这一意义上,资产阶级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社会再生产与阶级再生产之间的固定分化。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最好被描述为文化分化的民主。

从这种角度看,种族分化事实上是植根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本性之中,并构成西方民主社会的最基本社会结构。由于资产阶级社会公共性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亚文化和亚社会,亚文化和亚社会遂成为资产阶级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最关键因素,而种族分化的关键恰好是不同社会阶级在亚文化和亚社会层次上的分离。由于资产阶级对支配性文化的垄断,以及随后的主流自由文化与支配性(亚)文化之间发生的结构性分裂,把少数族裔融入主流文化之中的同化过程便成了以象征的方式把劳动大众从支配性文化隔离开来的最有效机制,而由此产生的劳动大众的“象征隔离”成为了保障非资产阶级的劳动者服从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最有效手段。于是,一个少数族裔越是融合到整体的自由主义文化中去,它就越与真正具有支配性的统治集团亚文化相分离,就越是因其“非文明的”文化素质而变得边缘化。

三、以上对资产阶级民主与种族分化之间关系的分析使我们得以对全球范围内中心/边缘的差异提出一种新的激进解释。现代世界史是西方化的历史,即自由主义现代性向非西方社会实行全球扩张的历史。但令人难以容忍的是,西方化在非西方世界中所带来的却恰恰是非伦理化;其所葬送的正是非西方社会中“社会性”的兴起所必须依赖的最根本的政治文化资源。直截了当地说,西方化意味着西方列强把从未在西方本身起过任何关键作用的主流自由主义价值强加给非西方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能期待的只可能是边缘资本主义,也就是整个社会迅速滑入社会腐败与经济萧条的深渊。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西方中心国家内部的种族分化和全球范围内的中心/边缘差别之间存在着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事实上,西方列强正是运用了制造种族分化的相同机制来在全球范围内系统地制造出中心/边缘的差别。和少数族裔的情形相似,一个非西方民族越是融合到自由主义民主的全球文化中去,它在文化上就越是与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支配性文化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相隔离,就越是在世界秩序中被边缘化,就越是因其“东方文化劣质”而被谴责取笑。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不平衡发展乃是资本主义中心内的种族分化在全球范围的翻版。

篇5: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题目01 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

正确答案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题目02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的关系。正确答案是:政府和市场

题目0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正确答案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题目04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

正确答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题目05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正确答案是:政治领导

题目0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正确答案是:多党合作

题目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走什么路

题目08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的文化。正确答案是:进步潮流

题目09党的十八大指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正确答案是:城乡发展一体化

题目10党的()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正确答案是:十四大

题目11党的()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答案是:十五大

题目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

正确答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题目13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现代国家的一种(),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是:战略性资源

题目14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正确答案是: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题目15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正确答案是:精神文明

题目1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正确答案是:科技创新

题目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正确答案是:一项基本国策

题目18就性质而言,我国的改革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题目1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的必然要求。正确答案是:软实力

题目20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在党的()。

正确答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目21当今时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是:文化

题目22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优势。

正确答案是:政治

题目23想思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精神动力问题。

正确答案是:精神支柱

题目24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学说

题目25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是()。

正确答案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题目26 我国的国体是()。

正确答案是:人民民主专政

题目27 我国的改革()。

正确答案是:我国的改革()。

题目28 我国的政体是()。

正确答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题目2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正确答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题目30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是在()。

正确答案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题目31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正确答案是:改革开放

题目32 提高全民()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正确答案是:道德

题目33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即()。

正确答案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题目34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是:改革开放

题目35

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正确答案是:先进文化

题目36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

正确答案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题目37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题目38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正确答案是:民族文化

题目39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政府,政府主要运用()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

正确答案是:经济

题目40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政府,政府主要运用()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

正确答案是:经济

题目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按()分配。

正确答案是:生产要素

题目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正确答案是:计划和市场

题目4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正确答案是:人民当家作主

题目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正确答案是:思想基础

题目4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人民当家作主

题目46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按劳分配

题目47 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尺度。

正确答案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题目48 邓小平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表述,是在()。

正确答案是:1992年

题目49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党的()。

正确答案是:十七大

题目50()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正确答案是: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51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是()。

正确答案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题目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我们要努力开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正确答案是: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题目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

正确答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题目54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正确答案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题目55 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须大力弘扬()教育,弘扬时代新风,促进人际和谐。正确答案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题目56 依法治国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题目57 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深刻历史背景是()。

正确答案是:我国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题目58 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正确答案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题目59 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其中“四个着力”是指()。

正确答案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题目60 公有制经济包括()。

正确答案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题目6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要构建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包括()。

正确答案是:党委领导; 政府管理;行业自律

题目62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强调()。

正确答案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姓“资”,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题目6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题目64 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题目6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

正确答案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题目6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正确答案是:这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题目67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

正确答案是: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题目68 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经济制度,是由()决定的。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题目69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是:改革是动力; 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

题目70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指()。

正确答案是: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题目7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

正确答案是: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题目7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包括()。

正确答案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题目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正确答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题目74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的要求是()。

正确答案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 重在形成机制

题目75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篇6: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包含;1.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2.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的范畴;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工农武装割据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毛泽东活的思想的三个方面;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即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理论;第一,提出了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道路;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扶的原则和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步骤;第三,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第四,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想结合;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的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第一,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对官僚买办资本应对暴力剥夺将其没收变为国有资产,利用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引导其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二,党和政府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等一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和平赎买。第三,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

上一篇:以敲门为话题的高一议论文下一篇:九条命的观后感800字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