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

2024-04-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精选6篇)

篇1: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基本知识点(适用于单选、多选、辨析题型的知识点)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p34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P34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P34

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p35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p35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P38

7.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他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P39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P39

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p41

10.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p42

1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43-46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49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p49

1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P51

15.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P52-53

二、综合知识点(材料分析、案例分析及综合论述知识点)

1.结合对民族资产阶级性质和中国无产阶级特点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有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的认识。(p40、p41)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49)

篇2: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

(2011年8月31日)

新民居建设乡镇:按照县主管领导的要求,督导组将对新民居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各乡镇、村要按照新民居建设的任务、目标,对前一阶段的新民居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回顾,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建设目标和任务。督导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投资及总体建设目标任务

二、建设内容:(新建或“六改”)建设各小项及建设内容,各投资多少(要碰总投资数)

三、现在建设到什么程度了,各完成投资多少,占应完成投资金的%数;建设内容中还差什么,差多少投资,什么时间完成建设任务。

四、“三新六有”、“五通五有”、“四化一处理”都哪些完成了(已有的算完成),还差哪些,什么时间完成。

五、10月份完成建设任务有没有把握,采取的主要措施。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有什么经验。

六、对照验收办法,逐项检查,都缺什么,缺的要抓好补缺工作,准备迎接验收。

篇3: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称作是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第一次确立了实践的观点,把实践作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确立下来,这也是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标志。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他们虽然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他们的决定论是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朴素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不能够从客观事物本身的能动作用去理解,因而得出的结论是机械的、缺乏科学性的。虽然唯心主义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能动性,但是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他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留下的空间,认为人是思想的主体,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存在的产物,所以把人与自然都看作“感性客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观点,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第一次把社会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根本的指导原则。马克思认为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基本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制约并支配着人的活动,人是受动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同时人又可以在认识自然中改造自然来造福于民。而实践正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实践是主观鉴之于客观的桥梁。因此把《提纲》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

《提纲》还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也认可这个观点,他曾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一定要亲口尝一尝。只有亲身的实践,才知道答案是什么。费尔巴哈的问题所在就是在真理的检验标准上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而上学性,直观地、或形而上学地判断失误真理性很难把握事物的本质所在。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说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来认识事物,检验真理性。

《提纲》阐明了实践对改变环境和对人的教育作用,批判了环境决定论和英雄史观。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这种观点具有直接的片面性,环境不仅可以决定人,人同样也可以改变环境。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强调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认识事物。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是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主体的能力和本质力量就可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人创造环境,通过实践使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赋予对象以主体的性质,这样环境也可以受到主体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说,现实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统一。英雄史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时势造英雄。人们对英雄有崇拜的情感,但是并不能就因此丧失自己的思想,什么都听从于领袖和英雄。实践是劳动的源泉,也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英雄有他本身的权威,我们仍不能笼统地认可英雄决定论。英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人民群众仍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社会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动力。

《提纲》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阐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社会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存在为社会实践所创造,同时,社会存在又为社会实践提供历史的前提。因此,社会实践是社会存在的动态表现,而社会存在则是社会实践的静态凝结,因此社会实践同社会存在一样决定社会意识。

过去的旧哲学,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轻视或无视实践的作用。把实践远远地排除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之外。他们只是用哲学在解释这个世界。而马克思比他们高明之所在就是,他认为哲学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而且也可以来改变世界。他关注实践的作用,重视实践与社会创造的关系,这无疑是哲学史上里程碑意义上的变革。社会实践当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时,也相应地具有时代特点。这就希望有洞察力的人,具有批判性的精神,用创新的眼光去面对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实践出发,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源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的首要关系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而且还依靠自然界生产。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我们的追求,但人与自然的分化又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时地进行调节。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与自然存在矛盾的时候,要转变实践活动的方式,合理地调整人与自然的物质转化。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两者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规律。当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遵循自然规律必然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的实践方式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马克思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党的十七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时间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都得益于我国走出了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经济大幅提高生产力大大加强,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环境的问题。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程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具体的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速度发展、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导致生态环境破换有很多原因。比如,人口基数大,能承受的环境承载力比较低下;市场压力大,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政,多一些地享用并不会加大总成本;工业方面的压力比较大,要想国家富强,首先要发展经济。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发展工业无异于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较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然会牺牲环境为代价。针对生态恶化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进一步得到树立,生态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让我们看清了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到了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但要做好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向前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随着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探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到国家的战略层次。”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出的时代任务

经济快速地发展,时代的呼唤,生态文明建设也已经提高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实践观中有这样一点,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体现自己对自然和社会价值的判断和选择。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方针都是伴随生态文明建设而展开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批判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李克强同志和张高丽同志也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过批示。

(一)实施绿色拉动战略鼓励居民绿色消费

就北京而言,现在地下交通贯穿北京的东西南北,公交线路也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问题。市面上推出的滴滴出行APP也可以帮助乘客快速地打到车,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便捷的服务可以促进居民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推出了一些计步器的APP,鼓励大家多走路,可以换取能量值在朋友圈里排名秀一秀,带动其他的朋友一起加入走路一族。时下推出的活动,为了大家出行便捷,呼吁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北京多一些蓝天而努力。除了绿色出行以外,北京市政府也在着力推动家电节能补助政策。每个家庭购买节能的家电商品,补贴标准从8%~20%不等。实施节能减排商品补贴政策对促进节能减排,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规范化、便利化”有重要的意义作用。

(二)着力解决危害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北京的雾霾天气很多,严重的达到了红色预警。北京很多中小学被迫停课,很多单位也实行了弹性的工作时间。雾霾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PM2.5 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PM2.5 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残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这种可吸入肺部的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治理雾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也不是毫无办法的事情。政府高度重视,也相应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缓解这一大气污染现象。比如,加大植被的覆盖范围;减少露天烧烤;机动车排放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私家车行驶,进行单双号限行,呼吁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尾气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三)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建设节约社会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生态文明观念也在深入人心。塑料袋是一种很难降解的材料,长期累积会大大污染环境。从2008年6 月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农贸市场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可免费提供购物袋。呼吁大家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市场上流通着很多漂亮的布料购物袋,可以循环长久地利用。呼吁大家承担环境责任、绿色消费。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政府提出关停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并对一些新能源开发的项目予以政策支持,对需求者们以财政的补贴。比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项目,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予以补贴,并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服务机制,以带动大家对节能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篇4: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

关键词 费尔巴哈提纲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实践观点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旧译作《费尔巴哈论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马克思在这篇文章里,不但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而且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人的感性活动、从人的实践出发,重新确立人与世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以往哲学在解释世界的时候所具有的局限性。旧唯物主义把人所面对的世界当成僵死的客体,而不理解这个世界既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前提,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所面对的世界不是脱离人自身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而创造的“属人世界”。因此,人在这个世界面前就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唯心主义虽然强调人在世界面前的能动性作用,但是唯心主义并不是把这个世界理解为人感性活动或实践的对象,而仅仅把世界抽象为人的理性的对象,因此唯心主义并不理解“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所以,马克思提出了“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把以往的哲学单纯地“解释世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改变世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到对历史的理解当中,将人的本质看成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性成为人的本性,而人在社会中的活动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活动就是实践。所以,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整体各条目分部分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在这个《提纲》中,实践问题就好是一条主线一样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提纲》的每一条中。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马克思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并把人的活动了解为实践活动,把人看作是能够改造世界的实践的动物,这就为以后系统的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就内容而讲,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对唯物史观进行阐释:

(一)揭露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条)

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

(二) 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第二条)

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对实践作了科学规定——人类感性、能动、批判的活动。

2.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相联系,实践中主体和客体构成双向关系,表现为:人化自然(客体主体化):主体把自身的目的、愿望赋予客体,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自然人化(主体客体化):主体吸收了客体的本质、属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把主客观相联系。实践是主观指导下对客观存在的改造,实践把主客观相联系。

(三)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第三~九条)

1.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概括

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劳动实践是人和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社会生活的最终根源在于实践。

3.思维、理论的世界根源于现实的世界

(四)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第十~十一条)

1.过去的哲学停留于“解释世界”,而不在力于“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一种理论作用的发挥只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

(2)一种理论作用发挥的程度在于人们实践活动中被接受的程度。

(3)正确的理论最终会被大多数人接受,也才会在思想史上留下它的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科学实践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

马克思以前也是一个“半截子”唯物主义者,《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并且将实践作为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并始终贯穿在《提纲》中。因此,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费尔巴哈彻底决裂,开始建立自己的科学实践观点。马克思科学地把实践界定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世界的对象性物质活动,即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对象世界,同时又创造和更新自身内在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未能把握住实践这一社会生活的本质。科学实践观点的确立,解释了自然界、社会以及思维的生成和发展,把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将唯物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实现了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

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看作是自己哲学的最根本的目的和功能,“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了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强调了要从实践的角度才能把握思维的本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指出在研究个体的客观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主体的思辨性、能动性,还要懂得实践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亦可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其实质是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体系哲学,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其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以唯物史观取代唯心史观;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出发点;哲学的根本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实践始终是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确立了自己科学的实践观点,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因此,科学实践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作者简介:

篇5: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宣讲提纲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这既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结合全州开展“千名干部下乡”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于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

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挽救中国受奴役受压迫的命运,都不可能找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真正出路,中国革命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实现了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巨大变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并且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产生了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国家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悲惨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来的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仅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而且为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从着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到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再到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的从严治党精神,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深植根于广大共产党人心中,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

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认识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方面,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逐步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上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一系列国家继俄国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的成立是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胜利。它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了一个大缺口,严重打击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大大增强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使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为正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树立了榜样,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推动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

新中国的成立,昭示了一条真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和人民的愿望,去决定中国应该走什么路。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固然在中国行不通,照搬别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也不会使中国走向新生。中国革命是沿着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先占农村、后占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方面问题的革命三大法宝;经过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革命历程及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等等。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启迪人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个国家的发展,只有从世界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把握,才能更加清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5616亿美元,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

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 8

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扎实贯彻,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成功开辟,裁减军队员额任务顺利完成,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成效显著。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人民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全面增强,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特别是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我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显著,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内生活准则和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各级组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朝气蓬勃,党的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党内法规更加完善,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提高,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从主流和积极方面来看。

首先要看到,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正常的。同时,改革开放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各种矛盾的成因也非常复杂。但是说到底,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社会发展本来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是如何着力解决好。

实际上,近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鲜明提出,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使改革决策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系;要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和其

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统筹好改革涉及的各项工作,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在具体政策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克服改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正是通过逐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使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仅没有放慢,而且不断持续地向深入推进。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不渝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成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11 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是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鲜明地指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它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

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体系,包含一系列独创性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指导作用。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同时还要看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科学认识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从贫穷弱小走向繁荣昌盛,从温饱不足走向总体小康,从封闭自守走向全面开放,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活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宛如长河,从远古时期的发源,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再

到近代社会的浴火重生,不断丰富和升华,始终滋养着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光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精神都是一种强大力量,召唤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和衷共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爱国主义还必然表现在维护祖国统一上。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

开。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都将遭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年来,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了,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改革开放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极大弘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崇尚和谐的观念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风尚日益浓厚,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不断增强。这一切,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激发起全民族勇于改革、永不僵化,勇于创新、永不停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紧跟时代、振兴中华的精神风貌。

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必须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着力回答时代对改革提出的新课题,着力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时代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需要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养分。民族精神也离不开时代精神,需要用时代精神丰富自身的内涵,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发进取,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靠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由贫穷走向富裕,靠的也是这样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靠这样的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寄托着民族的希望,昭示着国家的未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激荡、相互砥砺,必将壮大我们民族进步的血脉,增强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激励亿万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成就伟业。

六、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清醒认识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是我们制定政策、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

从国际上看,我们国家面对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总体上是很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困难和挑战:外需减少,企业经营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失业人数增加,等等。

同全国总体形势一样,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全省生产总值增速下降,工业经济增速同比明显回落,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减缓,出现负增长。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企业和亏损行业增加。二是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目前经济下行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一些企业开始通过裁员来压缩支出,就业岗位减少。新增就业人口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如果考虑到农民工就业因素,全社会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虽然我省去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超额完成目标,但这是在部分企业停产限产的情况下实现的,部分行业和地区主要污染物边削减、边增长的问题仍然存在。四是社会事业仍是薄弱环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足,群众看病就医等突出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损害,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 的。既有外部环境的作用,同时和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转变不快、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等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密切相关。

强调认清国情、省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实际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它必然会使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表现出来,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这个大发展、大变化时期成为矛盾凸显期。更要强调的是,虽然有困难有问题有矛盾,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危机和挑战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来自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来自已经制定并实施的应对挑战、着眼长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来自工业化快速推进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三年大变样为抓手的城镇化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需求;来自充裕的资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支撑;来自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活力增强的各类企业和富于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自改革开放30年建立的物质、科技基础和体制条件,等等。目前,5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已陆续发布。数据显示,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方针和一揽子计划是正确有效的,中国经济总体上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

与此同时,政府并没有放松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施政理念仍得到了延续。政府将解决就业问题和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政府集中力量所办之事的优先位置,并出台了具体措施。此外,实现教育公平、进行医药卫生改革,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重民生、促和谐”是指导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

我省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适时推出了扩大投资、促进消费、保障民生等一系列应对措施。目前,我省投资消费较快增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成效显著,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社会和谐稳定。

实践证明: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全国人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看到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美好前景,看到未来的幸福生活,才能进一步增强变挑战为机遇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意志和决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更加坚定自觉地推进改革发展,更加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

篇6:新民主主义革命提纲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活动

马克思1818.5.5—1883.3.14

恩格斯1820.11.28-1895.8.5

《莱茵报》,马克思参与创办,后期是实际上的主编(1842-1843年),恩格斯是该报通讯员。

《新莱茵报》,马恩创办,马为主编(1848-1849年)

《纽约每日论坛报》马恩为之撰稿(1851-1862年)

他们为200多家报刊撰稿,论著中提到的报刊约1500种,其中《泰晤士报》提到约1000次。创办或主编、编辑的报刊12家。

二、马恩的传播与新闻思想

1,“世界交往”的观念

A.关于未来社会的预见:

社会生产结构将以信息和服务业为主;

劳动力结构将以智力劳动(即白领)为主;

社会资源结构将以信息、知识为主;

居于社会中心位置的将是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不再是行政权力)。

(参见《全集》46卷下册218-223页)

B.对电子媒体(当时仅有电报)本质的认识:

用时间消灭空间。(参见《全集》46卷下册16-33页)

“电报已经把整个欧洲变成了一个证券交易所;铁路和轮船已经把交往手段和交换的可能性扩大了100倍。”(马克思,全集10卷653页)

“由于交往手段的持久发展,—— 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恩格斯,全集22卷554页)

C.对民族交往的认识:以全人类的发展为衡量标准。

恩格斯论“精力充沛的美国佬”与“毫无作为的墨西哥人”(参见《全集》4卷513页和6卷326页)

2,对新闻的认识

A.变动产生新闻。

B.新闻的层次变化。

C.新闻时效。

马克思:“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12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D.对新闻真实性特点的认识:“报纸的有机运动”。(同上,第211页)

E.“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马克思1862年提出,《全集》第48卷12页)

3.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恩格斯,《全集》4卷300页)

说明:原文”die Presse einer Partei”应翻译为“一个党的出版物”(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印刷品传单),是在一般意义上谈政党出版物的任务,不是指面向社会发行的有党派倾向的报刊。

当时“党”的组织结构相当松散,与列宁以后共产党的差别很大。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

A.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要遵循“党的精神”。

B.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章)。

恩格斯的概括:党的领导机构对党报实行“道义上的影响”。(全集38卷88、517页)

三、列宁的生平和党报活动

列宁1870.4.22-1924.1.21

列宁创办和主编的党的报刊有40多种,没有给党报党刊以外的报刊撰写过稿件(这也是党的纪律规定的),没有写过新闻。在党的报刊上发表的全部是政论。

列宁参与的代表性报纸:

旧《火星报》(1900-1903年)

与劳动解放社共同创办,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同为主编,实际上列宁全权负责,共主编了52期。

《真理报》(1912年5月5日创刊)

列宁领导创办,1917年起为党中央机关报,5月5日为前苏联出版节。

四、列宁的党报思想

1,党报的党性

列宁提出“党性”概念的背景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1903年不存在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自行活动,造成“党”的意识淡漠。

列宁1903年提出:从小组习气转变到党性。

列宁提出的衡量党性的三条标准(1905年):

A 党的纲领 B 党的章程 C 党的策略决议

(参见《列宁全集》2版12卷79、95页)

列宁对党报党性的论述

观念上,党报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齿轮和螺丝钉”的有缺陷的比喻;个人创造性和爱好的广阔天地,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参见《全集》2版12卷93-94页)

组织上,党报和著作家必须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并接受相应组织的领导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设想

十月革命前夕(1917年9月28日)提出设想:没收大资产阶级的报纸和印刷所,首先给予国家,其次给予在两个首都获得10-20万选票的大党(复数),第三,给予有一定人数的公民团体(例如1万人以上)。(参见《全集》2版32卷157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天(1917年11月9日)列宁签署公告:

“一旦新秩序得到巩固,所有不利于报刊的行政措施都将废除;根据这方面所规定的最广泛最进步的规定,在对法律负责的范围内,新闻将得到充分的自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4卷117-11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任务

背景:1918年3月起实行强制性的劳动公社制度,即共产主义试验,取消商品交换、实际上取消货币、逐步消灭家庭劳动,实行公共食堂等等。

两个要点:

A.树立模范的劳动公社的榜样:“我们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使榜样力量在新的苏维埃俄国成为首先是道义上的,其次是强制推行的劳动组织的范例。”

B.在报刊上设立“黑榜”。

当时列宁认为:取消报纸的订阅制而实行分配制,是向共产主义迈进了一大步。

他说:“让我们的报刊上那些所谓日常新闻的材料减少到十分之一(如能减少到百分之一更好),而让那些向全体公民介绍我国少数先进的劳动公社的模范事迹的报刊广泛销行几十几百万份吧!”(参见《全集》2版34卷137-138页)

1920年底列宁取消共产主义试验,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恢复报刊的订阅制。

1922年3月在党的十一大上,他反对通过禁止《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参见《全集》2版43卷131页)

附:斯大林关于党内交流的基本思想

斯大林1879.12.21-1953.3.5

列宁1922年底和1923年初评价6位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优点和缺点,他们是:

斯大林,党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

托洛茨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40年被刺杀)

加米涅夫,人民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被处决)

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1937年被处决)

布哈林,真理报主编,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8年被处决)

皮达可夫,苏联银行行长,中央委员(1937年被处决)

1925年斯大林禁止1910年起由列宁倡导出版的党内《争论专刊》,提出:

“我们不是自由主义者,在我们看来,党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 “形式上的民主是空洞的,而党的利益才是一切”(《斯大林全集》7卷319、320页)

苏联党1937-1939年“肃反扩大化”错误的恶果:

1934年党的17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139人,98人被逮捕和处决;1961名代表中,1108人遭到同样命运。被处决的苏共党员30万人,而当时的苏共党员总数为187万人。受到各种迫害的人总数800万人。

军队系统,元帅5人中3人被杀,16名最高级和次高级将军中15名被杀,67名军级指挥员中的60名、199名师级指挥员中的136名、397名旅级指挥员中的221人被杀。

1939年18大时,党员人数减少到不到160万人。斯大林在18大上说:“本届第18次代表大会共代表将近160万个党员,就是说,比第17次代表大会时少了27万个党员,但这一点坏处也没有。相反地,这正是好转的现象,因为党由于清除了本身的坏东西而巩固起来了。”(《斯大林文选》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五、毛泽东的新闻活动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1.1918年10月参加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连续听课半年。

2.1919年7-8月主编《湘江评论》周报。

3.1919年11月-1922年12月,任湖南《大公报》馆外特约撰述员,组织了两次有名的时事讨论。提出:“傍着活事件来讨论”。

其他(略)

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新闻活动

刘少奇(1898-1969)1922年主持《安源旬刊》;1940-1941年任《江淮日报》社长。领导人民日报创刊。

周恩来(1898-1976)1919年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会报》100多期,主持《觉悟》杂志。抗战时期党的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董事长;延安广播委员会主任。

邓小平(1904-1997)1933年5月-1935年1月主编中国工农红军机关报《红星报》。

六、毛泽东的党报思想和新闻思想

1.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其党报思想

原来: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

毛泽东改为:一边区二国内三国际四副刊

毛泽东党报思想的要点:通过报纸指导工作。

1948年4月毛泽东将他的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

“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2.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

两个要点:

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3.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报道。

1942年4月30 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 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影响群众积极春耕》,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吴成为边区第一大典型。此后共宣传了600多个典型人物和单位,效果很好。

1966年概括为:典型宜多,综合宜少。

4.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

5.报纸批评:1954年提出“开、好、管”方针。

6.“三闻”观点(1957年提出:新闻,旧闻,无闻)

7.政治家办报(1957-1959年提出,复杂的背景)

8.省级党报的五大作用: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1958年1月)

9.通过党领导的传媒开展大批判(错误,从1950年批判电影《武训传》,直到“文革”时期的报纸、广播电视“夺权”)

10.“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思想

11.新闻业的“反映论”(1957年提出)

12.新闻要真实

13.“免疫论”(50年代关于《参考消息》的论述)

14.“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1955年提出)

七、刘少奇的新闻和宣传思想

刘少奇的思想是对毛泽东个人思想的必要补充和修正。“毛泽东新闻和宣传思想”如同“毛泽东思想”一样,应当是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的思想结晶。

1,党领导的传媒是“桥梁”、“导线”的比喻。

2,提出记者考察党的政策的任务(1948年10月)

3,提出“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同时有立场”的“八字方针”(1956年5月)

刘少奇:“对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的消息,我们应该有选择地登一些。有些报刊登国际新闻只登说我们好的,骂我们的或者说一句美国好的都被删去,这种做法是不好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第359-360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么,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为什么资产阶级报纸敢于把骂他们的东西登在报纸上,而我们的报纸却不敢发表人家骂我们的东西呢?这是我们的弱点,不是我们的优点。”谈到国内报道时,他说:“现在的新闻有偏向——只讲好的,有片面性。应该好的要讲,不好的也要讲。”(同上,第359、360、363页)

“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同上,第361页)

4,从党和国家的传媒向社会性传媒转变的思想

“新华社做国家通讯社好,还是当老百姓好。我看,不做国家通讯社,当老百姓好;新华社干部不作为国家干部,不受行政级别限制,记者的薪水也可以比毛主席的薪水高。新华社的评论,不是代表国家发言。新华社也不要学塔斯社那样代表政府辟谣。”(同上,367-368页)

记者“不受行政级别限制,记者的薪水可以比毛主席的薪水高”,“应该让记者出名,要他对报道负责;如果犯了错误,他也要作检讨。”“记者各有个性,各有风格,有些人就喜欢某一记者的报道,只要是他的报道就愿意看。在稿件上署名,这是给与记者荣誉,也是给予压力。”(同上,364、380-381页)

5,领导1956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改版

5月15日人民日报向党中央送交改版报告,两天后邓小平批复:“刘、周已阅。同意,退邓拓同志。”

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说明改版的三个方面: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1.5倍;开展自由讨论,阐明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泼空气。人民日报是“社会的言论机关”,“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

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第124号文件,批转人民日报的改版报告。文件指出:

“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见解相反的文章。这样做就会使思想界更加活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愈辩愈明。” “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它们应该发表党的指示,同时尽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片面强调它们是党的机关报,反而容易在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中卷第483-484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改版后的情况:

头两个月的头版头条62个,经济新闻31个,会议新闻仅两条。批评性报道从6月的29条上升到7月的150条。设立固定副刊(原来只有专刊、专页)。读者来信7月3.1万封,8月4.07万封,而6月2万封。

8月相对客观地报道了波兰的“波茨南事件”,10月相对客观地报道了震惊东欧的“匈牙利事件”。较为客观地报道这些社会主义阵营的“坏事”,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1957年以后,由于1956年6月反冒进的文章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人民日报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少,到1957年2月基本绝迹。

人民日报的改版,是试图从战争时期一个党的报纸部分地向社会性报纸转变的尝试,但是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倾错误而夭折。

八、邓小平的新闻和宣传思想

1.报纸、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1980年1月)这是邓小平的基本思想

2.党的报刊要无条件的宣传党的主张。

3.对信息社会的认识:中国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

九、江泽民新闻和宣传思想

1994年1月提出舆论导向问题(四句话: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导向的重要性,现被概括为“福祸论”。(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时所说)

要求记者打好“五个根底”: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根底。(同上)

建议阅读的专题研究著作: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北京2004年研究生精品教材),陈力丹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0万字,定价30元。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

开明出版社2002年2版,45万字,定价30元。

上一篇:感染性疾病科实习下一篇:房地产建设工程办理流程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