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做故乡的随笔:天凉好个秋

2024-04-23

他乡做故乡的随笔:天凉好个秋(精选5篇)

篇1:他乡做故乡的随笔:天凉好个秋

岭南四季的变迁总是悄无声息,很微妙的,因为看到花团锦簇的不一定是春天,而看到遍山的葱郁也可能是秋季。秦皇山是太平镇的一座海拔并不很高的山,一条蜿蜒的公路直接通到山顶,站在山顶向下望,宛如一条白绫飘落在丛林中,山顶的一面湖水,则犹如淌在南国大地上的一颗眼泪,宁静而又幽怨,空中盘旋的大雁,压低的如白莲花般的云朵,仿佛只手可及,尽管当正午,阳光明媚,山野的风却分外凉爽,正是这一份凉意,让人感觉炎炎的夏日已经过去,秋天来了。

同样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家乡,秋季却是另外的模样,家乡位于川北大山深处的边陲小镇,交通闭塞,四季分明,秋天总是色彩斑斓的,遍山红叶,金黄的稻穗总是最耀眼的亮色,虽然经济不发达,但土地肥沃,物产较为丰富,秋季总是忙碌而又快乐的时节,对于主产大米的地方,秋天稻子的收成寄寓了来年所有的希望,收稻谷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往往需要几个家庭,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都是梯田,无法完成机械化操作,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收稻子也还是非常原始的劳作,几个人割稻子,几个人捡稻子,几个人轮换着用力搅动打谷机,几个人控制稻子和稻草的分离,有人负责把稻子从田里背到晒场晾晒。为了便于晾晒,需在有太阳的日子收稻,脚下踩在水田的泥泞里,头上顶着日头,又需用很大的力气,非常辛苦,当然伙食自然开得比平日好些,小孩子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送送茶水,点心,休息时给男人们上烟,又能吃到上好的饭菜,自然也开心的不得了。

集体劳动总是热闹的,大人们一边劳作,一边讲些古今大事,新闻旧闻,聊些八卦,每人按自己的想法憧憬着未来,女人羡慕镇上穿着漂亮衣服的杂货店老板娘,不用劳动,不用晒太阳,男人则揣测城里做大官的人应该是吃肉到饱,喝酒不限制,还有个漂亮丫鬟帮捶背的那种奢侈。大家还不时开一些粗俗的玩笑,男人女人也是笑声连连。

老杨先生则不同,虽然年纪不大,但辈分高,内敛,不苟言笑,却很聪明,是劳动的好手,上学时学习很好,要不是历史的原因,他至少应该是一名教师或工程师,他的眼光总能看得更远,能看到镇子外面的世界,总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能走出大山,吃上国家粮。

有些温馨的记忆总会戛然而止,想念老杨先生,那么勤劳、那么聪明、又那么善良,有时也恨当时的自己太孱弱,没有力量拉住您的手,因为在县城上学,在高考前夕,您怕耽误我的学习而不辞而别,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经常期望您会突然的出现,出现在我工作的诊室里,突然出现在街旁的小饭店,好想带您去看满城的烟花,陪您去观看您喜欢的黄梅戏,陪您去领略大漠边关的白月光,一定亲自治愈您的病痛,只是我已快到了您离开时的年龄,也担心纵然相见不相识,只有泪千行,所以我善待每一位陌生人,善待每一位病人,哪怕经历再多的渺小和卑微,内心仍然保持着与您一样的骄傲和善良,始终相信哪怕世界再不公平,总会有那么一点点。

您缺席了后来我上大学,结婚生子,攻读硕士博士的所有时光,不知道有没有辜负您当初对我的期望,村子里好多人已搬到镇上做了各种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很多人上学后陆续到各地生活,老家已少有人种地,没有了秋季的繁忙。我也已离开家乡好多年,早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不愿去多想过去的事情,不愿碰触当时心底的那份绝望,您在远方,我也在远方,只是想问问老杨先生,我的父亲,天堂里有没有故乡的袅袅炊烟和秋日的稻花香。

本文作者: 小杨(公众号:南粤作家)

篇2:他乡做故乡的随笔:天凉好个秋

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虽未出伏,暑气仍盛,毕竟开始回头了。照往年的天气,隔三五日,或大或小,总会下一场雨。出伏以后,虽说白天烈日威力尚在,但早晚便凉快多了。民间也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意思是立秋后还要洗十八天的澡。可见,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凉的。今年不知怎么回事,立秋那天下了雨,气温也低了。原以为这是个好兆头,谁知老天一反常态,末伏的二十天,便不再下雨。印象中,天上洒下过一二次水,浇花似的,时间也短。不定是从别处飘过来的,那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雨。原以为秋后一日凉似一日;谁知炎热不退,一日甚过一日。就像爬山一样,眼看着到山顶了,一脚踏空,又滑到半山腰了。还沒来得及缓一口气,忍受暑热的弦又绷紧了。真不知何时是头。这鬼天气,人们懒得抱怨了,硬撑着吧,跟老天爷较什么劲,何必自寻烦恼。

杜仲的期望落空了。他像泄了气的皮球,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天天掐指盼立秋,盼几场雨,把温度降下来。老天不作美,秋凉迟迟不来。“什么叫秋凉?”他曾认真地问过苏叶。“26度以下。以国家机关规定开空调的最低温度为准。”苏叶也十分认真地回答过。这是杜仲和苏叶七月一日,在微信语音聊天中的对话。杜仲希望早点与苏叶见面,心情十分迫切。苏叶不以为然,借故她比一般的人怕热,不想顶着烈日出远门,婉转地拒绝了。杜仲心有不甘,但又不敢争取。她不想来,他也奈何不了。他若争,除了惹苏叶反感,不会有什么好处的,干脆放在心里不说。他太在乎苏叶了。何况又是他追求苏叶,只好随她的意思,哪敢造次。这下可好了,见面的美好计划泡汤了。

说起来,还是苏叶主动找杜仲的。一天,杜仲的通讯录出现了一条信息。他点开了,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苏叶。这是治风寒感冒的一味中药的药名。杜仲学的专业就是中药。他平日里很谨慎,不认识的人,是不会加进自已微信的。这次不一样,好奇心驱使他,同意苏叶加入。不一会,对方发来了信息。意思是:闲暇无事,忽发奇思,想找十个仅手机尾数不同的人,建一个微信群。杜仲感到好笑,什么样的微群也有,连相同的手机号(尾数有别)也是建群的理由。说是缘分,苏叶真有创意。杜仲第一时间打开了苏叶的相册,他想了解一下她的情况。在朋友圈,他看到了苏叶每周会写一二首近体诗。让他吃惊的是,都是中规中矩按格律写的。水平高低且不说,这实属不易。想到自己习诗一年半,《诗词格律》还未学过,凭读过唐诗的感觉随意写。早想学一下格律,碰巧遇上了苏叶。其他信息告诉杜仲,苏叶是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在深圳的一所中学教高中语文。杜仲很快礼貌地回复了苏叶一句:“你好!你的尾数是五,我的尾数是六,真巧!”

与杜仲一样,苏叶也打开了他的朋友圈。前几个月,杜仲每天的一日一悟,把他的思想、性格、机敏等暴露无遗。还有几篇有见地的随笔,也让苏叶耳目一新。至于几首诗,意境倒不错,悟性非同寻常。假以时日,过了格律的关,也是不错的诗人。杜仲在《江山》上投稿一个多月了,录用了近二十篇各类诗文,有二、三篇也发上了朋友圈。不用说,苏叶肯定看到了。不然,第二次聊天时,她不会说网络文学好,许多人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聊天中,杜仲知道苏叶是武汉人,和自己一样,刚刚工作两年。杜仲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后在附属医院的药学部上班。杜仲也是武汉的人,家住东湖高新开发区,远城区的。这样,他们聊起天来,又有几分亲近的感觉。杜仲对文学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

春天过去了。他们从聊文学开始,慢慢聊到读大学的趣事,又聊到武汉的风土人情。后来,自然而然地聊到了个人的情感问题。当杜仲问到苏叶有几段感情时,苏叶无所顾忌地说:“两段,大学时一段,工作后一段。”苏叶笑着反问道:“秀才,你呢?”杜仲哈哈大笑地说:“大小姐,我和你一模一样,真巧!”在语音聊天中的这段话,让杜仲激动了几个晚上,他心里想,这难道真是千里姻缘吗?怎么会这么巧呢!

进入七月了,杜仲在一次闲聊时,趁苏叶很开心时,不失时机地提出在武汉见一面的想法。苏叶沒想到突然会这样,一时不好怎么搪塞。她知道,双休见一面方便得很。说沒时间,杜仲会起疑心。她急中生智,说了一句秋凉吧!平时闲聊,难免闹点小意见,多为杜仲迁就她。杜仲知道她喜欢使小性子,能让且让,沒什么大不了的。喜欢她,不让她让谁?也是,小女子的任性多半是男士宠惯出来的。进入八月了,很快立秋了。今年的.伏天是四十天,立秋后还有二十天才出伏。从往年的天气看,出了伏一天比一天凉。杜仲心里盘算着,见面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一定找一个浪漫的环境见第一次面。其实,在朋友圈晒旅游的照片时,他们两人早知对方的尊容。这次见面其实就是谈婚论嫁了。虽不明说,彼此心照不宣。好了,杜仲有了主意,就在光谷华美达的二十八层旋转餐厅上见面。杜仲心里美滋滋的,仿佛在夜色中远眺溢光流彩的光谷步行街。

从立秋开始,杜仲明显感到与苏叶说话,沒有以前那么融洽了。总觉得苏叶在小心翼翼地疏远、应付他。他问过苏叶几次,怎么沒有以前那么舒心。苏叶总是说,我看这样也蛮好的。显然,是在敷衍他。杜仲想:“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怎么感觉不对劲呢?”这样的状态,见面有什么意义呢?杜仲想,要好好梳理一下。

时光的脚一步一步朝前走,终于出伏了。前一天夜里,刮了一夜的北风,沒有下一絲雨。第二天,气温下降了十几度,树上的寒蝉也不鸣叫了。那一夜的北风也把杜仲吹醒了。他又打开了苏叶的朋友圈,试图找到一把打开心结的钥匙。他耐心地往前翻,突然,在一首小诗前停下了。这首《无题》是这样的:他,静静地看书;我,静静地看他。书,他可以带走;他,我带不走。看完后,杜仲似乎明白了什么。这诗是他认识苏叶前一个月发上朋友圈的。杜仲想,这就是苏叶说的一段未了情。莫非那个他现在愿意跟她走了?

这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了,杜仲和苏叶一天比一天联系少了。杜仲很清楚,苏叶希望他是她的蓝颜知已;苏叶也很清楚,杜仲不会让她停留在红颜知已上。就这样,杜仲和苏叶像许多激情燃烧后的好朋友一样,一旦双方决定不再靠近,也不可能靠近,就会不声不响的,无声无息的,不了了之了!

篇3:天凉好个秋

中秋节一到,天气就有了明显的秋天的味道,如果天气晴朗的话,每天都秋高气爽,风儿再也不是燥热的,微风四起,感觉总是舒爽的。早晚上班的路上,也不再短袖单衫了,总要披一件或薄或厚的衣服,此时,有一件毛衣是最恰当不过的事儿了,如果你愿意再讲究一些,大可以搭配各种材料各种颜色的围巾。走在熟悉的路上,风送来甜润润的桂花香,一阵又一阵,走得急了,便会微微有些发热,因为穿着毛衣,它的疏密空隙真好穿过丝丝秋风,那些许的热就被疏解得刚刚好,看着摇摆的树叶,听着踏踏的脚步声,有时真会感觉生活着的美好。

看《王贵和安娜》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镜头,安娜喜欢毛线,对毛线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她的皮箱里装着各色毛线,看看,晒晒,想想,织织,在她看来生活就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充满了热情和念想。有朋友也看到,告诉我像电视剧里的安娜了,我并没觉得OUT,如今,秋风一起,毛衣就在各大商场走俏,有机会穿梭在商场里,发现各种毛衣总要逗留琢磨一番,看到商店里成百成千的毛衣,觉得很是不值,我的骨子永远存着“节约”两字,因此,就重新拿起一副副竹针,挑选着自己所需的毛线,开始编织我的幻想和毛衣,再次尝试丰衣足食的味道。

篇4:天凉好个秋

叶落归根没有埋怨。生之时奔放地歌唱着美好的生命,死亡时化作泥土归入根底。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当凄厉的大风把天空吹的愈加高远时,当孩子们抬头仰望天空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时,当大地无垠的青草被摇曳的株株枯黄时,秋已悄然而至。

秋的雨幕下,夜的阴影更加广阔而悠远。一粒粒小雨滴陪伴着模糊的听觉等待天明。而后初晴的阳光,刚好从云中穿出,空气清凉如薄荷的时候,当用微凉的手握住木梳挽起头发,于镜中看身后黄菊竞放时,心里会漂漂的浮起一句话:天凉好个秋!

篇5:天凉好个秋

时间,等等我们。春天、夏天,真的就走得那么快吗?一晃,20xx年的秋天来了,一年的尽头已来临。这是一个残酷的竞争,10岁,成为了一个“小大人”,还有那堆积成山的、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的作业也等我们。虽然现在天高气爽,万里无云,那丰满的果实,使农民有了笑容,那笑容,没有任何东西能比的过。可我们,却高兴不起来。秋凉啊!

当树叶长大了,换上一身金色的保暖服时,我们都不想长大!无奈它要离母亲远去,就算紧紧地拽着母亲的手,多么渴望母亲的温暖。但,早晚,你要独自远行,总是那么不舍,那么渴望。秋,真凉!

在迎春花叫醒了春天后,枝头上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时,当一个个美丽的绿色的小精灵,在你头顶上蹦着,跳着;当树枝显出美丽的分形时;当柳树梳理着她那美丽的头发时;当处处绿遍山原,跨过田野时。我们只是在学校中望望,并不惊喜,当生命的烛火在风中摇曳,我们才知道,时间是多么的渺小。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秋,真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梦想,才会有希望。不学习,就没有收获。秋,真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他乡做故乡的随笔:天凉好个秋】相关文章:

故乡他乡范文05-16

他乡故乡为题的800字作文04-07

他乡的解释及造句04-14

远嫁他乡散文04-09

小桥流水的故乡随笔04-07

你在他乡还好吗范文06-14

他乡有爱高中作文04-21

安徒生的故乡生活随笔04-24

李进你在他乡还好吗08-19

妈妈你在他乡还好吗08-20

上一篇:砂轮用语中英文对照下一篇:安全生产责任状(上传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