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散文

2024-04-27

故乡的年味散文(精选12篇)

篇1:故乡的年味散文

1

响腊月,闹正月。

腊月的一声爆竹,倏然炸开尘封的记忆,故乡的年味一如奔泻的潮水,汹涌漫过比脚步更远的路,裹挟着感动,强悍在心头登陆。

故乡,不是地球仪上的符号,也不是身份证上的地址,而是魂牵梦绕在心灵深处的一个声音,一个隐藏在小脚趾盖上流传久远的故事。

腊月不绝于耳的爆竹,是遥远故乡的呼喊。

爆竹不响,没有年味。

爆竹不响,游子不归。

2

母亲一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能让父亲手忙脚乱忙活半天。

二十三,祭灶官。

祭灶,是全村男人最圣神的一项劳动。

一张花花绿绿的纸,衬托着灶王爷和灶王奶,也衬托着五谷丰登的年景和一日三餐的生活。面如满月,慈眉善目,富富态态,宣示着眷顾黎民百姓的决心和对千家万户的承诺。

灶糖太甜太黏,灶王爷说,无需煞费苦心,我懂得人情世故,识得人间烟火。

无需好奇,灶王爷骑着毛驴,带着干粮,就可以平步青云:二十三日去,大年五更来。

肃然起敬,只有学着父亲的样子祷祝: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3

没钱,也得把房子扫得干干净净。

缺粮,也得把家里整得亮亮堂堂。

二十四,扫房子。

大长一年,难免会有穷圪渣落在粱上,旮旯缝道必须打扫,不能让来年有半点晦气。

乡下人再穷,也得讲究这些。

只是,关于健康的话题,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还没来得及挂在嘴上。

扫灰除尘,擦桌抹櫈,虽说不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家,可满眼的整洁,叫人看着就清爽利朗。

4

二十六,割块肉。

记忆中的肉香,最是诱人,胜过山珍海味。

就着斜坡挖一个圆坑,一口大铁锅往上一放,不用招呼,大人小孩都会齐聚过来,等待一个盼望已久的时刻。

杀猪啦——大人们说的这样短促,而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却是这样扯开嗓子吆喝:杀——猪——啦——

能把猪尿泡抢到手,用土挫去油腥后当气球吹,也并非所有孩子的造化。那种眼气人的炫耀,让你感到能有一个会杀猪的爷爷,都扬眉吐气,敢说大话。

肉,或多或少总要有些。生产队,那时也摽着劲比富。队长的脸,需要用社员的真心笑容去贴金。

把肉割回家,这年就过踏实了。

5

约定俗成的日子,四合院里的每一家都在做着同样的事。

二十八,蒸馍馍。

东屋蒸花卷,西屋蒸豆包,南屋蒸枣花,堂屋蒸大馍。

这时候,小院里最繁忙,小院里最温馨。

忙碌的.婶娘两手沾面,烧火的叔伯叼着烟锅,嬉戏的孩子唱着童谣,撒欢的狗儿上蹿下跳。

袅袅青烟从小院升起,带着温暖在树梢统一集合。

每家每户,馍要蒸得铺天盖地,堆成小山,吃过十五六,吃到龙抬头。

从早上到黄昏,左邻右舍都在大张旗鼓渲染一个以食为天的主题。

从村东到村西,整个小村都在聚精会神传播缕缕垂涎三尺的馍香。

6

家里没有识文断字的人,也要买张红纸,请舞文弄墨的先生写幅春联:鸡鸭成群快快长大,牛羊满圈多多益善。

不用对仗工整,无需高深文雅,图的是个吉利,要的是个心情。

还剩一溜红纸,也不能浪费,就写个“树木兴旺”、“出门见喜”吧。

庄户人家过年,过的就是热闹,过的就是盼头。

母亲打浆糊,父亲端砂锅,儿子搬板凳,女儿拿榾柮,一家人欢天喜地贴春联,爷爷可是总掌舵:不能说“高了往下来”,不许说“上偏下耷拉”,必须全是吉言祥语,上是“五福临门”,下是“五谷丰登”,左是“事事如意”,右是“岁岁平安”。

篇2:故乡的年味散文

我出生在古萧关下的一个小山村里,直到高中以前很多光阴都是在那儿度过的。小时候,由于年龄小不怎么记事的缘故对故乡的记忆并不怎么深刻。可这些年离开故乡后,一个人在外乡漂泊却越发思念起故乡来。可当我越要记起故乡的故事的时候,却想起来的东西总是很少很少,留给记忆的只是一些零落的碎片罢了。

记得小时候故乡的天空很蓝,也很清澈。晴天丽日的时候,叫上那些儿时的玩伴总是喜欢追逐打闹在乡间的小道上,悠悠地跑着、跳着、闹着,欢笑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总是那么童真,那么无邪。天上的云白得像雪一样洁净亮丽,悠闲地游弋在蔚蓝的天际,一朵朵,一片片。总喜欢在山坡上放牛的时候抬头仰望那纯净的蓝天,看着那些云儿以不同的姿态在天空中飘移,心里在想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图案到底像什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画卷呢?亦或是猜想着这奇异景致的背后会不会昭示着什么呢?那时太年幼了总是无法想出个所以然来。也许山里孩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吧,总是爱幻想。幻想着那奇异的云是可以骑着骏马任意驰骋的蒙古草原,是从未见过的海底世界。

大山里的孩子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了。从进入腊月份就开始算起过年的日子了,随着这种盼望的.加剧,原本寂静的山村也开始喧闹起来了,隔三差五的鞭炮声、集市上越来越拥挤的人群无不宣示着年关将至。村里的习俗,腊月二十三打扫完屋子后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一天比一天忙碌起来。一到赶集的日子,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都忙着买小孩子穿的新衣服、家里过年用的瓜果茶糖、蔬菜水果。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还要准备一些供品来送灶神,送的时候会说一些祈福的话,希望灶神能给家里带来平安,来年可以五谷丰登,家有余粮。如果村里来年办社火的话就会在二十三的晚上在村里供奉的神庙前打几个小时的鼓,我们当地称之为“吵庙”。

一过二十三孩子们盼过年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了,经常坐在一起扳着小指头盘算过年还有几天。也经常挤在一起争着说过年的时候自家的大人会给他们多少压岁钱,已经给他们买了什么新衣服,过年家里都买了些什么好吃的。

从二十三到年三十虽然算起来只有七天的时间,但对孩子们来说这七天仿佛被拉长了,给人感觉就像七个月似的。想着、盼着、念着,年三十也就来了。三十早上山村里的人们一般都会起的很早,因为还没有办好年货的人家可以利用这旧年仅剩的半个晌午抢办年货,因为过了三十早上这半日集市直到过完年了才重新开办的。我们当地把这半个晌午的集市叫做“抢集”,这半个晌午来赶集的人一般不多,商家往往会便宜处理一些货物,似乎有点抢购的感觉。跟回来“抢集”后也就大约十一点左右了,家族里的长辈就着手张罗上坟祭祖的事情。一般是一个家族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端着祭品和纸钱等一些物品顺着弯曲的乡间小路朝自家的祖坟方向走去,到了自家祖坟前,家族里的长辈们会带领后辈们供上祭品,烧一些纸钱,点几根香烟,再洒一些清酒,告诉先祖们过年了,子孙们来给他们送一些吃的、喝的、用的,祈求他们保佑家族中的后人日子越过越红火。洒完酒后,长辈会带着后辈们给先祖磕几个头,然后作个揖,作完揖后祭祖活动也就结束了。

上完坟回来后也就到了午饭时分了,午饭一般都比较简单,一碗面条足矣。午饭过后,等家里所有人都回来后就开始张罗贴春联的事情。一般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就是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和门神的时间,贴春联、门神的时候大人们忙着贴春联,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到了,他们到处跑着放鞭炮,山村里开始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鞭炮声,吵闹声,声声不断;气息新,欢乐新,万象更新。

贴完春联,放完鞭炮后,年味也就浓了。从这时候起各家就没有来闲逛的大人了,家里所有人就会聚在一起准备晚上的年夜晚。我们乡间习俗年三十晚上是要吃煮骨头的,所以贴完春联后男人们一般都会到厨房里帮忙煮骨头,帮自家的女人劈柴、烧火、切骨头,也顺便拉几句家常,增添几许家的温馨。小孩们在忙着玩耍的时候会时不时地跑进厨房看看骨头煮好了没有,如果没有煮熟则会用童真的声音说道:“怎么还没煮熟呢?我都快饿死了。”其实大人们知道他们其实不是有多饿而是看着骨头有些眼馋,心里总想着自己可以先尝一口是什么味道。差不多煮好了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喊来小孩给他的嘴里塞一块已经煮熟了的瘦肉,小孩子则会满意地嚼着瘦肉玩闹去了,似乎也就忘了饥饿。

天黑了,旧年就要去了,新年马上来了。年夜饭也正式摆上了桌子,桌子上全是村里人平时不怎么吃到的东西。煮好的骨头、各种干果、饮料等等都被端上了餐桌。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周围,打开电视,眼睛盯着电视里的文艺晚会,嘴里啃着骨头边吃边聊着。不过大部分时间眼睛都是不会看电视的,因为和一年多未见的人儿聊外面世界的精彩远比看电视要有趣的多。

村里年三十晚上是彻夜亮灯的,家家户户都开着灯,为那些晚上在各家乱窜的小孩子照亮回家的路。大约八点多开始,大人们就开始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了,拿上压岁钱的小孩们就会到叔叔婶婶家去找别的小孩子们去玩闹,一晚上都不怎么消停,直到累了跑不动了才会停下来休息。乡间有年三十晚上守夜的习俗,大人们借着喝酒玩牌来度过这漫长的一夜,小孩们容易瞌睡,是熬不住夜的。

一过年三十晚上就是大年初一了,清早起来小孩们穿上新衣服就去给族里的长辈们拜年恭贺新春,大人们则准备开始包饺子。吃完饺子后人们就会出门闲逛,见了会相互道一声年过得好着呢么。初二起就开始走起亲戚来了,这天起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前都是串亲戚的日子。如果村里有社火的话初三就开始排练起耍狮子、扭秧歌来了。初六的时候村里就会装起身子耍起社火来,初六当天,村里会异常欢闹,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色彩,因为村里的社火基本上是全村总动员,人人都参与。过了初六这天,村里会恢复几天的平静日子。元宵节的时候又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因为好几个村的社火会在这天进行比赛,场面异常欢闹,人山人海的,几个村子一起沸腾了。十五过后,年味也就开始淡了下来,正月二十三晚上是最后的一个狂欢日子。在这个晚上村里会进行“送瘟神”活动,晚上的时候每家门前都会点起一笼火,火势越大越好,人们在火堆里跳过来跳过去,据说这样可以祛病除灾。送完瘟神后也就宣示着年也就过完了。

篇3:故乡的年味散文

认识鹏钊兄, 缘于我作为陕西省和咸阳市图书馆义务馆藏志愿者, 收集全省境内文献开始的, 当我了解到《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史鹏钊新著出版的消息, 便迫不及待地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他, 第一时间在报纸及文学文化网站播报书讯。遗憾的是, 挂号寄出去的收藏证鹏钊兄至今仍未收到, 我又再次予以重新办理, 我等待着与他重逢时亲手交给他。

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史鹏钊《光阴史记》, 他笔下的散文取材几乎都来自故乡, 从每一篇, 每一行文字都能感受到他对故乡史家河山水风光、民俗人情等等, 都是刻骨铭心和深深挚爱。《光阴史记》分为光阴史记、似水流年、亲情弥久、大地情深四辑, 用手中的笔为心中浓浓的乡愁、乡恋、乡思画着像。这中间, 有粗壮的《瓦瓮》, 结实的《门槛》, 光滑的《碌碡》, 转动的《风车》, 火热的《大锅台》, 还有《虫子在唱歌》……这些乡间事物, 无不抒写着他对土地的无限热爱和成长中难忘的记忆。对于故乡, 在今年这个城市大发展的背景下, 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疏于亲切, 内心守望记忆中的故乡, 比实际意义上的距离还要远。

全书以故乡史家河为创作原点, 以素描式的方式记忆和守望故乡, 用纯净恬淡的笔墨书写亲情、土地、行走、思考、人情冷暖……不一而足, 淳朴的笔意下不失灵动, 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充满哲思, 勾勒出一幅朴实美图。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陕西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序言中指出:“史鹏钊的这些素描, 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史鹏钊笔下的故乡史家河, 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对故乡的理解, 一切都自然而平静, 质朴、真实又亲切、温馨。品尝其中的意蕴与韵味, 会自觉地融入更深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原。时间在不停的运转着, “故乡”仍旧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著名评论家安武林评价说:“史鹏钊的散文, 是饱含情感色彩的。无论是写人, 写事, 还是写风景, 都饱含了激越和沉郁的情感。他看家乡的目光, 有深深的眷恋, 也有淡淡的忧伤。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 血肉丰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 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 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 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 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 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 在写作中也都忘不了浓郁的乡言和乡土气息, “超大碗的面条, 古老的秦腔, 狂野的私情……”一部关中农民生活秘史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史家河村田野上的一株白草, 我把根须扎在那里了。”从史鹏钊在写作中,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 他虽然离开了故乡, 但心灵上反而跟故乡靠得最近, 每一篇饱满的散文都是在给故乡素描, 故乡是他永远的写作主角。

篇4:故乡的年味儿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无论是漂泊到何处的游子,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而最让游子思念的也莫过于故乡的年味儿了。

故乡的年味儿是从小年开始的。小年夜,一家人坐在方桌旁,大人们准备十来个菜,凉菜热菜交错摆放,一起举杯庆贺,互相道些祝福的话,年味儿就来了。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就要开始打扫房间。新年新气象,就连屋子也不例外,这次大清洁往往需全家人齐上阵。爸爸如果擦玻璃、门窗,妈妈就会换上新的床单、被单;爸爸要是扫地、拖地,妈妈就在厨房换上新碗、新筷,我就忙着买些瓜子、糖果、水果、零食,把所有的果盘都装得满满的……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妈妈刚把家里的香肠、腊肉挂出去晾晒,就要忙着炸馍馍。白色的面粉添加适量的水,再加上适量的发酵粉放在火炉旁,几个钟头,面粉就像打了气一样鼓起来……炸馍之前,提面是个技术活:面盆里的面团经过不断的揉、压、翻、提之后,变得弹性十足。只有面提得好,炸出的馍馍才好吃,当一双长筷在油锅里不停拨弄出一个个黄金的“长条”时,冒出的油气里便炸出了年味。

包馍馍的同时也包饺子和汤圆。圆圆的是豆包,有褶子的是菜包,包一个大大红枣的是白馍;方形的饺子皮放上馅,一卷一捏,就是一个漂亮饱满的饺子;白色的糯米面加入南瓜片,就能揉出一个个金黄的汤圆,里面往往加上黑芝麻的馅,在甜酒汤里一煮,好吃的年味儿便在你舌尖萦绕。

当馍馍放入纸箱里,汤圆饺子放进冰箱中,一块块的肉放在大锅里煮时,大年就到了。方形的桌子换成大圆桌,椅子变成了小圆椅,这都是为了给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

除夕夜。先端上的往往是那精心摆好的凉菜:香肠、牛肉、蹄花等,配上一小碟辣酱,一碗醋汁;小碗的蒸枣、蒸藕、糯米鸡……立马登场;红烧鱼、爆炒鸡块、焖肘子更是年年必有的硬菜;紧接着,时令小蔬菜配上一大碗酸汤,能让你吃上三碗米饭;最后往往来个水果拼盘,给你压压油腻……

玻璃杯互相碰碰,碗筷碟盘轻轻撞击,亲朋好友互相祝福,大人随手发几个红包,故乡的年味儿就更浓了。

门外新贴的春联闪闪发亮,餐桌上的盘碟撤了又上,姥姥唠叨着过去的旧俗,电视里的春晚开始播放,窗外的鞭炮响个不停……

故乡的年味是什么?一家人,两相聚,三餐饭,四句祝福,足矣!

思维发散

本文采用了散文体,融叙事抒情于一体。紧扣“年味儿”,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感悟:“一家人,两相聚,三餐饭,四季祝福,足矣!”但如果将思维放开,就会发现,行文中若能融入一些故乡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文章就会上升到一个高度。因为,故乡的年味儿不仅有情感的味道,更是一种民俗、民风的文化味道。

(李运华老师荐评)

篇5:故乡的年味儿散文欣赏

眼瞅着这年,是越来越近,可那故乡的年味儿,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

------题记

这几天的小西北风频频呼啸而来,刮得越来越猛。今年的数九寒冬,还真是非比寻常的冷。已进年关,寒气竟然来的这么冲。我刚说了一个冷,老爸老妈就说:“再冷,也冷不过黑龙江。”一提到家乡,一说起新春佳节,他们就开始念叨从前过年时的年味儿……

(一)习俗

虽然离家太久,但回想起故乡春节的传统习俗,至今还另我记忆犹新。每当立冬后,随着雪花一层层增厚,河面全部被冰封,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拉“爬梨”。进了腊月,老东北人就开始蒸粘豆包、吃杀猪菜、包冻饺子。就如民谣里唱得那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简单明了的几句,综合地概括了东北的春节习俗。另外东北人从大年三十开始点长寿灯,彻夜通明。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正月里不剪头,一般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嘿嘿,迷信)“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初一初二不扫地不汲水,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外流。再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如贴春联、贴福到、放鞭炮、挂灯笼,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等。

(二)大采购

记得小时候,喝过香飘四溢的腊八粥,母亲就开始忙忙碌碌的采购年货。那时候没有超市,只有商店。每到年关,商店里往往是人满人患,人们早早地赶到那里排了许多长长的列队,恨不得把这一季的“食用”,全部搬回家里面。那个年代,“爬梨”是家家必不可少的托运工具,也是孩子们用来开心的超大玩具。爬梨分两种,一种是木制的,另外一种是铁制的,经济实惠,使用方便。买的东西多,而且又买到有重量的年货时,母亲就让哥哥拽着爬梨,跟着她一起将东西往家里托运。那时也没有冰箱,但故乡的冬天,就是一个纯天然的`大冰箱。不怕冻的东西,(鸡、鸭、鱼、肉)冻梨、冻柿子等,全都放在外面的仓储里。给长辈买礼品,给孩子买新衣服,糖果,瓜子,花生,鞭炮、对联,烟花,件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给我和妹妹买的头花,小头饰、扎发辫的绸子、彩色头绳、发卡、雪花膏、胭脂等。另我难忘的还有,母亲买的年画、挂钱、窗花等。每张年画都有一个美丽如梦的名字,现在我还能记住有“年年有余”]“天女散花”、“花好月圆”“百鸟朝凤”,“孔雀开屏”,其中年年有余和花好月圆这两幅,几乎成了每年的必需品。说起这“挂钱”,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东。挂钱,是粘在春联的横批下面的,放二至六,三到五张都可以。它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的,大都是喻意吉祥、平安、财运、健康等等。是汉族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由于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又因图案多为古钱状,故古人才将其称“挂钱”。窗花,也是剪纸品种之一。为烘托节日气氛,清一色纯红,喜庆那就甭说了,尤其是那些丰富多彩的图案,着实让人们打心里往外的喜欢……

(三)舌尖上的美味儿

说起那时的春节,能称得上舌尖上的美食的,就不得不说说东北的这道“杀猪菜”。虽然父亲母亲属于“移民”,不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但我们几个子女却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时间久了我家也就入乡随俗了。这道杀猪茶,也是我家的年菜之一。其实做起来非常简单,用自制的酸菜和肥肉、血肠、各种佐料放在锅里一起炖,味道酸酸的,入口不油腻,而且炖得越久越好吃,这便是东北人常说的 “杀猪菜”。还有一道被特别重视的菜,那就是“酱猪手”。年三十的晚上,必须上桌,而且猪前蹄最好。吃了这道菜,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大搂、特搂、“搂前”(钱),财源广进的意思。我家的年饭,一般在除夕上午十二点之前开饭。那些平时吃不到的“传说”中的美食,全部集中在这顿年饭里。年饭,一般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做法繁多,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另外还有杀猪菜,素茶、凉菜等等。母亲通常都会做上十道菜,喻意在新的一年里,诸事十全十美。吃过这顿“正宗”的团年饭,接下来就是我们小孩子期盼已久的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在子夜时吃饺子,这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放鞭炮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我家在跨年时基本上是吃素馅的,大年初一才吃肉馅,尤其要吃芹菜肉的。芹菜,意味着是人们吃了,会越来越勤劳,还有酸菜肉的,这是东北的“拿手馅”,和杀猪菜一样是必吃的。(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饭后可以吃冻过的水果,这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别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最纯正的要数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 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四)守岁

守岁和拜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从中午那顿年饭后开始的。当时在我看来,守岁,可称得上是一件大事,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其实儿时的我,敖不上一宿,一般吃完跨年饺子,也就到了昏昏欲睡时。)现在想想,虽然当时还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手机,更没有电脑、电子游戏,可我那时的内心,却是由衷的快乐。因为从除夕这天开始,母亲会给我放假几天,平时帮着做的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年三十开始通通可以不用管,只管一心一意穿着新衣裳、新鞋子,口袋里揣着妈妈给的“压岁钱”,糖果、瓜子、榛子、松子等,然后相约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跑到一片空旷无人走过的雪地里,打几个滚,捏几个雪团,再踩出自己心中想要的各式图案,那白雪相当于一个不受约束的大画板,任由我们作起来,那场面简直是“无法无天”,但另人高兴的是,无论我们怎样“疯狂”,今天大人们也不会管。玩累了,就在一起“东拉西扯”,嘴里一边含着糖,还一边嗑着瓜子,吃够了,又一起“东家游西家窜”,一起打牌,一边喝着茶水,一起美美地分吃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儿……直到天完全黑下来,灯笼全部亮起来,看看钟表,已经到了妈妈说吃饺子的时间。这才依依不舍地互相告别,各自回家吃饺子放鞭炮、放烟花等待跨年……

备注:(压岁钱通常是崭新的五毛,或者是一元,二元,总之不会超过三、五块钱,可另我悲催的是,出了正月,母亲会把压岁钱回收,还美其名曰,用它给我交学费。另外,父亲初七上班了,我的逍遥假期,也就正式宣告结束了,我快活“神仙般”的日子,嘿嘿,也就这么几天。)

如今,漂泊在外已有许多年。昔日街坊邻里走街串巷的那一团和气,被眼前耸立的一座座高楼大厦里一家家封门闭户所代替。每逢过节,大街小巷也是张灯结彩,各大商场,人头攒动,各种庙会也同样会映入眼帘。可儿时印象里的新春佳节,早已是一去不复返。曾经的玩伴,均已在各地四散。对旧日的习俗,也不由自主地做了很大改变。眼瞅着这年,是越来越近,可那故乡的年味儿,却好象离我越来越远……

篇6:故乡的年味作文

沉闷的房间内立刻爆出一阵脆响,是油泼辣子被激烫;“嚓嚓”的剪刀声,是花馍即将诞生;一片片雪白的小饼,是甜丝丝柿饼已经收获。

看——大爷们手起刀落,以迅疾而又猛烈的刀法切着食材:肉片、大肠、葱花、豆腐,在灵动的刀光下,成片,成丝,成块。锅中放入大把辣椒面,烧开一锅油,将烈油浇在辣椒面上,爆出阵阵脆响。此时,把食材加入沸水,在烈油与沸水的交织下,淬炼出一锅浓郁的麦子泡。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狂跳的心脏,原地转起圈来,像热锅上的蚂蚁。待到出锅,他们顾不得手烫,端起就吃。和亲人们在一起大快朵颐,品尝着年三十的故乡味道。

“嚓嚓”,“嚓嚓”,老人们左手执馍,右手执剪,用上下翻飞的手指,在馍上剪出一朵朵绽放的、绚丽的花朵,国色天香。那剪刀飞舞着,犹如一只只飞翔的白鸽,展翅飞翔。时而上升入云,时而俯冲收敛,静缓地梳理着羽毛,停在馍上。最终,一个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花馍呈现出来。做好的花馍,可以称为工艺品,使人难以下口又直咽口水。

黄澄澄、饱满的黄灯笼摘下,晒干。这时,时光会磨钝柿子的硬气,沉淀柿子的糖分。霜降之时,柿子上会凝满白霜,充分发挥柿子的甜香。柿饼之品,源于时间的沉淀与升华。之后,捏扁柿子,一片片柿饼诞生了。柿饼往往是手工制作的,不打糖水也甜得沁人心脾,味道丝毫不比水果糖差。

故乡,是我记忆中最悠远的年味。人们欢聚一堂,有说有笑,有吃有喝,品着最美好的团聚。这是明年的期待,也是明年的牵挂,更是明年回家的守望。

第二天一早,守完岁人们去休息了。

篇7:故乡的年味作文

沉闷的房间里立刻爆发出一股汤味,使油变得刺鼻而滚烫;剪刀的`声音是花馍即将诞生;一块块雪白的蛋糕,甜丝丝柿饼已经收割完毕。

看看爷爷们的手和刀,用快而猛烈的刀法把食材:肉片、大肠、葱花、豆腐切好,然后在灵巧的刀光下切成块、丝、块。锅里放很多辣椒面,熬一锅油,在辣椒面上浇上浓油,爆脆。这时将配料加入沸水中,在浓油和沸水的交织下,提炼出一壶浓郁的麦泡。孩子早已承受不住跳动的心脏,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圈。当他们出锅的时候,他们不能把手拿出来吃。30年和亲人玩的开心,享受家乡的味道。

抓抓,抓抓,老人左手拿着包子,右手拿着剪刀。他们手指上下飞舞,用,绚丽的花朵和美丽的色彩在面包上剪下盛开的构图。剪刀像白鸽一样飞舞,展翅飞翔。时而升上云端,时而隐没汇聚,静静梳理羽毛,停在包子上。终于出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花髻。煮熟的馒头可以称为手工艺品,让人难以下咽。

黄澄澄,满满的黄色灯笼被摘下来晒干。这时时间会冲柿子的硬气,沉淀柿子的糖分。初霜时,柿子被霜覆盖,充分发挥柿子的甜味。柿子产品源于时间的沉淀和升华。之后柿子被压扁,一片片柿子诞生了。柿子蛋糕通常是手工制作的。它们不加糖水是甜的,口感不比水果糖差。

家乡是我记忆中最远的一年的味道。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有吃有喝,享受着最美好的团聚。这是明年的期待,是明年的牵挂,是明年回家的守望。

第二天一早,完成养老的人就去休息了。

篇8:故乡的年味散文

关于《荷塘月色》的主题,80年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参作了如是描述: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是这样描述《荷塘月色》的主题的:看来,作者是要努力摆脱世俗事物的纠缠,排解郁结心中的烦闷,试图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

同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2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则直接选录了两篇文章,提出了两种见解供教学者参读、参照、参考:一篇是朱自清再传弟子钱理群先生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另一篇是当代语文教学大家福建大学孙绍振先生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一文着重从“现实”与“理想”、“个人”与“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来揭示在那个特定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的心路历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艺术世界———一个知识分子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在现实中,人被命运决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个艺术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一文则明确强调:“《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伦理性的、精神的。”着重从家庭矛盾层面,比如与其父、与其庶母的矛盾一直在困扰和折磨着朱自清,使之无法自拔,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心理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先分析“拔高说”:“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这种分析,十分显然是人为地拔高了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境界,我们姑且称之为“拔高说”。20年代的朱自清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还只能定位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那里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与《一封信》所要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对此,朱自清夫人陈竹隐在《忆佩弦》一文中的描述更是朱自清这一时期思想、立场与历史位置的有力佐证:“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的办法。”

为什么要人为地拔高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境界呢?

80年代,国家正处改革开放发轫之初,处在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历史转折时期。教育战线的改革与开放才刚刚开始,而语文教学的改革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政治等因素的干扰还是显见的。再加上毛泽东的御笔朱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毛泽东要求“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其实,毛泽东对闻一多和朱自清的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只是“后来人”对朱自清所走过的道路不分阶段,对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不加分析,而自以为是地拔高了。

朱自清先生一生的散文和诗歌创作大致经历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渴望光明和幻灭期,从1919年到1926年。这时的朱自清从开始的对现实和未来充满憧憬亮丽的高峰,到坠入理想幻灭的深深的黑洞,其原因固然是现实的残酷。其间有长诗《毁灭》和优美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问世;2.潜心书斋期,从1927年到1937年7月。既然现实如此无望又无奈,不如潜心问学,于是朱自清专注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背影》、《荷塘月色》均写于此时,《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散文集也于此时结集;3.火山喷发期,1937年8月至1945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有散文《语义影》;面对强盗铁血,作者不甘心老书斋,他身上体现出的是几千年来以屈原为代表的“虽九死而未悔”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怀。4.临终绝响期,1945年至病逝。美帝国主义貌似公允,企图维护在华利益,不惜做出各种姿态,朱先生慧眼识“美”,才有后来的“告诫家人”———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而写于1927年7月的《荷塘月色》应该正是自由主义者朱自清的内心世界的折射。“拔高说”显然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因为此时作者是“潜心书斋”。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描述:看来,作者是要努力摆脱世俗事物的纠缠,排解郁结心中的烦闷,试图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我们姑且称之为“世俗说”。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究竟“世俗事物”与什么对称,又具体指哪些呢?穷朱自清一生,与儒、道、佛皆无缘,既未“求佛”,又未“向道”,一直生活在尘世间。“世俗说”实际上什么没说,所以四平八稳。

最后来探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意见,我们姑且称之为“选择说”。“选择说”只是把大家的见解客观展示,不带有任何的倾向性。这种态度最好,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比较三种参考书的态度和意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意见“选择说”更为大家所接受。

篇9:故乡的胎记(散文)

水,日夜流淌于故乡那片肥沃的土地,春播秋收,生生不息。喝水不忘挖井人,遥想当年我们的祖辈们从遥远的地方飘流到三都岛,择水而居,那叮叮咚咚的泉水声是祖先和大地交流的原初音曲,那股清洌的泉水充满着诱惑,绊住了祖先前进的步伐,有水就有了井,有井就是一个姓氏种子有了一个穴,有了这个穴一个姓氏就能像一粒草籽在这个穴萌根发芽,慢慢滋长出一个村庄。村子在长大,井慢慢变小,最后在时空交集的演绎中他成了故乡诞生时的一枚胎记。

井,是生命之源,村村寨寨,无所不在,股股清水犹如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养人也养生灵。三都岛上月半井与其他村寨的井一样蕴藏着这个朴实的天经地义。可是有位朋友他这样问我:“三都岛是个海中之岛,四周盈盈海水合围,海水是咸的,这井流出的不是咸水吗?”他的疑问确实让我难以释疑,我只好说井水不犯海水,这口小小的月半井根深得很,他完全可以穿越过深不可测的海洋,与深海底中的大陆紧紧相连,成为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大陆深处断裂层流淌着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月半井这冬暖夏凉、甘甜清洌、永不干涸的水脉是连着内陆的。正如我的姓氏,也是从宁德洋中迁到这里一样,说不定这水脉就与洋中相连,月半井的水就来自洋中的大山。想到这,念到这,感觉这口井显得亲近而又遥远。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月半井的水,我的童年记忆填满着月半井带来的欢乐。小时候,父亲每天到井边挑水,他总是在我前面疾步如飞,我拎着水桶蹦蹦跳跳地在他后面追赶,母亲在井边洗衣服、洗菜,我就蹲在边上戏水玩耍。月半井我能一眼见底,不过一米多深,井底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那块巨大的石头没有人为加工过的痕迹,看不见一凿一孔,凹凸不平,表面布满了青苔,水不知道从何处流出,却又真实地存在,原来这水源不一定要肉眼可见,水如文,文如魂,他就是这样让人潜移默化。此时我在波光粼粼的光芒里看到他折射出古典的韵律与诗意,石头天然的纹理与水的波纹在浮光掠影中虚实相错,如梦如幻。

井口很大,我常常趴在井沿望着天光云影,也常常提着水桶学大人的样子打水,那些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而一切皆流,无物常在,没有人能够重新走回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月半井的记忆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让我学会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凡事留有余地,曲展有度,才能进退从容,犹如这月半井与木桶绳索之间的磨合,当木桶绳索的长短升降适中,当手腕的力度大小拿捏地恰到好处,水桶触碰于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一层一层晕开,当水桶与水面的倾斜度不偏不倚时,将桶口朝下猛地用力一拉,“啪”的一声,水桶倒扣于水中,提起绳索时,水桶就灌满了水。记得那时候我还小,力气也不大,每次打起满桶的水,却提不起来,常常将水桶的绳索沿着井的边缘,磨擦、拉扯而上,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熟能生巧,后来我也能和大人一样,轻易地打起了一桶水,仿佛自己长大了。井、就是这口井,让我捞起了童年时的快乐,捞起自己成长的年轮。

井对于村庄,则与我有些不同,每天傍晚是月半井最热闹的时候,妇女们集中在这里,挑水、洗菜、洗衣服,市井百态在这里上演,一脚海泥,一件件盐渍的衣服在这井水冲泡中洁净。妯娌姑嫂的家长里短,哪家哪户的蜚言流语在这里传播开来,儿童嘻笑玩耍的泼水声,调皮的孩子往井里扔小石子,招来家长的怒骂声,声声回荡在井边。当一切归于平静,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烟囱里袅袅升腾而起的炊烟如暮色般的青灰。天色将暗未暗之际,外出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在井边拎起一桶井水,一头扎进桶中,脸上流淌着的汗水与井水融为了一体,咕噜、咕噜地大口地豪饮着,当他仰起起头时,一桶水已所剩无几,被海风吹过、太阳晒过的黝黑的脸庞带着满足,长喘一口气,挥起衣袖往嘴角一抹,迈起步伐,朝着透出温暖灯光的家门口走去。

月半井的水日夜流淌不息,时光如逝,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三都邮政局营业厅上班,有一天,邻居阿婆拿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撮泥土说要寄包裹,寄给外地工作的儿子,我愣住了,这不就是泥土吗?哪儿没有泥土呀!那阿婆从我惊讶的神情中看出了我的疑问,她慌忙笑着解释说:小孙子在外地水土不服,一直生病,看了老中医,说要用井边挖的泥土作为药引子,后来我查阅了中医资料才知道,那可以当作药引的泥土在中医上叫做“乡井土”。井水不断,故土难离,一撮乡井土跨越千山万水,抚慰着远方的游子,维系着乡情与亲情。背井离乡,说的是井与故乡的牵连,那是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那一缕思念日夜牵连着故乡,就像故乡的水脉永远缓缓流淌。

井水流淌着岁月的车轮,流淌着祈春的祝福。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吃过团圆饭,围炉夜话守岁时,新年的鞭炮声在子时的夜空中绽放,那是对天地所恩赐的礼赞,又是对来年丰收的憧憬。大家都挑着水桶在月半井边排队等候,据大人们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三都就有这么一个风俗习惯,那就是在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来挑井水,相传月半井的龙王在此护佑这方水土的风调雨顺,并在除夕之夜赐予乡亲们神水,这神水有着延年益寿、祛病消灾的功效。不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但常喝月半井水的女人的皮肤一定是光滑温润的,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村里比比皆是。

现在的我虽近在宁德城关,但因俗事缠身,回三都岛的次数也越来越少,那份思乡思亲之情常常萦绕于梦,那梦并不是如浮萍般飘渺的,那梦是有血脉有根的,那根脉就是故乡三都岛,就是那口月半井。每逢宁德城关停水,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故乡的那口源源不断的月半井。回三都岛时,我总会去看看那口井,每当我站在井边,看到那井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是那么湛蓝湛蓝,那么辽远广阔,仿佛一眼望不到底。那口月半井在历史的原始森林中,就像一根粗硕的老藤,穿过岁月风霜的洗礼,显得那么坚韧,就这样静静地望着它,仿佛它能够洗礼我怯懦的性格,增强我的意志,喝一口那井水,仿佛它能够启迪我愚钝的灵魂。

篇10:故乡的年味作文750字

春节,在我的家乡,一向是热热闹闹的。

虽提及故乡,记忆已有些零星了。但春节时那份淳朴的`记忆,却匿藏于心中,那一直令我难忘的年味,是则家乡的打年糕。

每逢春节前后,正是家家团圆的日子。冬,已为大地蒙上了一层薄纱,寒冷蔓延在枝间。尽管如此,却依然未减人们炽热的心情。街道两旁,已支起数间小铺。炊烟袅袅,缭绕于小街上空;香味阵阵,氤氲在鼻腔间,沁人心脾,想必这就是“年味“吧。

与母亲一同,流连于小街之中,谛听人声沸腾,踏一份欢腾与热情。耳侧想起阵阵吆喝声,乡亲们很多,大家都谈论春节的喜悦,侃然欢笑,那熟悉的口音,在小街中回荡,亲切,亦朴实。孩提,很馋。常与母亲去街头买热乎的小吃,这才心满意足。看着,瞧着,不觉,便缓下脚步,止步于年糕的铺前。

小铺不是很新,店主已四十余岁。他的皮肤黑魆,额尖布满透亮的汗珠,双眼微微的笑着,那灵巧的双手,已然布满厚实的茧子。注视着那个朴素的面孔,心中觉起几分亲切。

铺主正在打年糕,那样投入,那样着迷。他,凝视着乳色的年糕,热气升腾,时而翻动拍打着年糕,道道工序,井井有条。我也看得入了迷,直拍手叫好,不知是不是那拍手声惊动了铺主,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客人的存在。

捧着喷香的年糕,为之目酣神醉,香气直透毫端,人不禁痴痴地笑,痴痴地……轻轻咬一口,香中带着甜味,一阵暖流涌上心间,冬的严寒渐渐消散。

因为疫情和时间原因,这些年,再没回到故乡了,可那故乡的打年糕却一直烙印于我的心中。这个春节,我又想起了那年味。缠着母亲在杭城里寻找打年糕,寻找这份年味,这份印记。

终于找到了一家店铺,我牵着母亲的手,兴致勃勃地走向其中,买了一些打年糕,热乎的。轻轻咬了一口,却也不像从前那般香甜,似乎有些涩了、硬了,一股愁绪涌上心头。

篇11:最念故乡年味作文

年三十了,一放鞭炮,家家户户开始吃年夜饭。我们家里十分热闹,不仅我一家,还有姑姑一家在我们家过年呢!桌上的菜十分丰盛、鸡、鸭、鱼、蒸的、煮的、红烧的、炒的,各种蔬菜一盘盘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筷子、碗规规矩矩地排列着,杯子有大有小,有的.倒酒、有的倒果汁。米饭用锅盈着在一旁,馒头出锅了,还有米糍粑和发糕等点心。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放花炮去了,大人们有的打麻将;有的看春晚;有的在嗑瓜子聊天;更有饮酒娱乐的妈妈给我们姐弟发了红包,奶奶也发了。大街小巷里声声炮响,街上满地红红的,家家户户赶着贴春联,门上也有贴福字或是门神。窗上贴窗花或是红纸,小孩子穿上新衣,等12点一过就去拜年要红包。远处,烟花在夜空中旋开了,灯火斓姗。灯笼高挂,每一盏灯都得开。桌上要摆上瓜果还有糖,客人来了,大人叫小孩泡茶,递上瓜果。常见的瓜果有花生、瓜子、杏仁或是干生姜和红薯条,糖都是奶糖和巧克力。有时,会有贡糕或者年糕、糍粑吃。

十二点一过,家里就有拜年的人来了,钟声一响,小镇里每家每户一起放爆竹和烟花。声音响澈云霄,就是辞旧迎新的意思。我的故乡是不吃饺子的,我们更多的是吃年糕。

篇12:年味最是故乡浓作文1000字

时光匆匆,已在这繁华的都市匆匆十几载。转眼间,新年的的步伐又将临近。不知为何,听着门外响彻云霄的烟花声,我却想起了故乡老宅门前鞭炮制造的滚滚浓烟。不知为何,望着窗外巨大的电子广告牌上的“福”字,故乡老宅的红窗花却浮现在我的脑海。余光中老先生的一首《乡愁》将我的思绪拉向远方……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巨大的鞭炮声将我从睡梦中叫醒。我揉一揉朦胧的睡眼,走出老宅一看,小巷里房与房之间已经挂起了红红火火的大灯笼。各户人家手工制作的千奇百怪的灯笼们由一根长绳从巷头串连到巷尾,像一条巨龙在小巷上盘旋,将每户人家团结在一起,寓意着长长久久,邻里和睦。一场小雪不期而至,使整个小巷变成白色世界。白色的雪压在粉红的梅花上,想盖住这害羞的小姑娘,却丝毫无法掩盖“她”的美丽。人们在梅花枝上挂上红包,寄托着人们对来年一帆风顺,财源滚滚的美好愿望。我拿起一块热腾腾的年糕跑向对面的大院子。奶奶正在院子里教哥哥姐姐们剪窗花,每个人都认真地学着,希望自己剪的窗花能在窗花比赛中胜出,得到一个大大的红包。我虽然对比赛不感兴趣,但我也乐此不疲地剪着玩,剪出来的东西奇形怪状,逗得奶奶哈哈大笑。

年三十前,各地的亲人们都纷纷赶回了家,我也终于能见到分别一年之久的父母了。每次父母过年回家都会给我带来小礼物,有时是最新的玩具,有时是几本故事书。无论父母给我带回什么,我都将它们当作宝贝收藏起来,因为它们承载了父母对我的爱,也寄托着我对他们的思念。所以每天我都盼着新年早点到来,这样我就又能见到亲爱的父母了。

年三十的晚上,奶奶将她准备了好几天的美味佳肴都端了出来,有水晶饺子,年糕,鸡蛋饺,梅菜扣肉等等等等,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喝着家酿米酒,看着春晚,叙着旧,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时的我总喜欢和哥哥姐姐们抢着饺子吃,希望能吃到包有硬币的那个饺子,来年就能获得好运。饭后,亲朋好友们将封好的红包悄悄藏在每个小孩的.枕头底下。小孩们只有睡一晚后,才能打开红包,俗称“压岁”。每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我便赶紧爬上床,摸一摸枕头底下厚厚的红包,甜美地进入梦乡。这时在白雪覆盖的世界家家户户亮起点点红光,让“年”的味道传递到远方……

上一篇:家长会上班主任精彩发言稿下一篇:参加名班任培训心得体会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