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故乡的作文

2024-05-03

介绍故乡的作文(通用14篇)

篇1:介绍故乡的作文

家在岩坦,是一个美丽的山村。家门后就是一座小山,山上长满了树木,是个如诗如画的地方。

春姑娘踏着轻柔的脚步悄悄地在小山居住了下来,小山也从美梦中苏醒。清泉从山顶翻滚了下来,一路跑,一路“叮咚、叮咚”地唱着歌,好像是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在这个时候,小青蛙准时地告别睡意,忙着去捉害虫。映山红也一群群地绽放出了笑脸,阳光撒下的光辉给映山红小姐们创造了露天阳光舞台,只要风儿拂过,她们便翩翩起舞。不但迷人,还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远处望去,山上绿色泛滥,而那夺目的映山红给无边的绿色添了许多光彩!

夏婆婆生气了,就让大地热得像一个大火炉,而小山上却凉爽极了。如果爬到山顶的一棵松树下睡觉,凉爽的风儿就会轻轻地从你身边走过,你准会觉得像吃了一大块冰一样舒服。我经常和姐姐一起到小山上乘凉、玩耍呢!

秋姐姐来了,落叶便跟大树告别,飞落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渐渐地睡着了,同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被子,每当我走在落叶铺成的小路上,都觉得,我是秋天的保护神,来给小山献上了迷人的秋景。

冬天,冬爷爷吹来一阵阵寒流,山上的小溪、小池、泉水都被冻住了,小青蛙告别了好朋友,冬眠去了。小鸟儿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去了。庄家躲在雪被子下面踏踏实实地睡着了。

这就是我那如诗如画的.老家的小山。

篇2:介绍故乡的作文

说到小吃,我们南充市有不少有名的小吃,有川北凉粉、南充冬菜、顺庆羊肉粉、松花皮蛋、张飞牛肉……其中川北凉粉最有味道,它麻、辣、酸俱全,我每次去吃,都要吃两碗。可别被我吓着了,要是你去吃的话,说不定比我吃得还多呢。

我的家乡还有“千年绸都第一坊”的美称。这儿产的丝绸,轻便,柔软,穿在身上舒服极了。到了夏天,用丝绸做的衣服最受人们欢迎了。

有名的北湖公园在城市的中心,那里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清晨,老人们在广场上活动筋骨,有的打太极拳,有的练剑,还有的在做健身操。每逢周末,公园里人山人海,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有的划船,有的画画,有的开碰碰车……好不快活。最让人们流连忘返的是公园中央的北湖。春天一到,湖边的柳树吐出了一排排又嫩又绿的新芽,小小的、柔软的柳枝就像女孩子的头发一样;柳树下的小草也变绿了,远看就像绿色的地毯。一些人坐着脚踏船在湖面上游览风景,湖中五颜六色的鱼儿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又散开,就像在给人们表演舞蹈。

家乡的夜景很美!入夜,一排排路灯放出七彩的光芒,一幢幢高楼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了。

篇3:浅析《故乡》中的三个“故乡”

《故乡》, 题曰“故乡”, 似乎并不是在写希望, 然而, 我们发现, 这篇小说从始至终所充斥的莫不是这种希望—失望—希望—又失望的情绪。而且, 小说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回到了对希望的探讨上, 写出了关于希望的经典语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第一句话作者是解构了希望的, 它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但作者用一个美好的比喻来劝说自己, 并不以自己必无的证明来否认希望存在的可能。这就像路, 虽然开始没有, 但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但这句话是从理论上来讲的, 也只是希望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走这条路的人并不多呢?希望不仍然是虚无缥缈吗?所以, 《故乡》所探讨的仍然是关于希望的话题。从文中的叙述来看, 出现了三个时空的“故乡”, 下面一一分析。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们先来看作者回故乡的心情。首先是时间上的久远, “相隔两千余里”, 其次是感情上的陌生, “别了二十余年”。古人云“近乡情更怯”, 等“我”回乡那天, 我所看到的是阴晦的天气, 苍黄的天地, 萧索的荒村, 完全是一副破败了无生机的样子,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因为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了。相隔那么多年, 下定决心回到相隔那么遥远的故乡去, 当然希望寻找到原来记忆中的故乡的影子, 也当然希望重温一下记忆中故乡的种种温馨和美好。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我记忆中的故乡要好得多了, 但是要说它有多么的美丽, 又无从说出, 似乎也就是如此, 于是就自己安慰自己, 故乡本就是如此。”这就是鲁迅在序言中提到的麻醉法, 以此来麻醉自己, 欺骗自己。这是真实的记忆中的故乡, 却被眼前的萧索击得粉碎。但是作者的热忱仍然在挣扎, 他希望为自己残留些希望。这希望就是闰土, 于是出现了一段关于闰土的回忆。要知道, 这是当做记忆中的故乡来写的, 记忆中的故乡似乎就是以少年闰土为代表的。我们注意到, 在这个段落里, 除了闰土几乎没有写到其他人和事。这就是那份残留的美好和希望吧。然而, 结果呢?

二、现实中的故乡

然而, 等到现在的闰土一出场, 这一点美好也荡然无存了。闰土已经不再有紫色的脸膛, 更可怕的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叫, 就将记忆中的故乡和希望叫得荡然无存。记忆中的希望已经没有了, 而所看到的又是如此破败了的无生机的故乡。豆腐西施面目可憎, 为自己打算精细。而“我”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竟然如此的孤独, 像有四壁将“我”围起, 和一切人都那么的隔膜。从此, 故乡已经不再是我的故乡。早有论者指出, 这不仅是知识分子没有了家乡, 也是他们精神家园迷失的一个最好象征。

三、理想中的故乡

故乡如此, 那么, “我”只好又走出。我们发现, “走出”是鲁迅在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和意象。他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走, 就像《过客》里的那个过客, 就算前面是坟墓, 也一如既往。“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是的。还是走好。”于是, 我带了母亲和宏儿走出故乡。我躺着, 听船下潺潺的水声, 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这个时候我有了自己的希望。我希望什么?我希望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 理想中的故乡应该是什么样子?鲁迅还是没有说出。他从来都不给众人许诺一个黄金的世界, 从来不给别人一个虚无的不可靠的描述。所以, 他并没有从正面回答希望是什么, 而是用否定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只要他们不这样生活, 那么, 就应该是美好的生活吧。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这就是作者笔下理想中的故乡, 不过是一个乌托邦, 不过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希望。我希望他美, 却不知道怎么才是美。在小说中, 尽管作者忧郁苦闷悲凉的情绪时有流露, 但他时时地提醒和劝说自己, 让自己相信希望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努力。文章以个人的独思结尾, 想到希望竟然害怕起来。闰土的要求简单, 容易满足, 所以, 他的希望还算切近, 而我的, 却茫远无期。到了就要结尾的时候, 作者仍然不能确信自己的希望。不过, 正如《呐喊》序言里所说的那样, “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而我朦胧中, 眼前所展开的那片海边碧绿的沙地, 也不过是一处“曲笔”罢了。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篇4: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思念

记忆中,外婆家有一个大大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一只大大的铁锅,幼时的我特别喜欢它,因为外婆总会用它变出不同的美食。以下,我便要介绍几样吃食,都是外婆的味道,也是故乡的味道。

桂花汤圆

桂花汤圆不知是不是温州的特产,我只知道外婆每逢秋天就会做给我们吃。

外婆家的小院子里种了几株桂花树,金秋十月,金黄色的桂花绽放,像是穿着黄色裙子的小姑娘在欢笑,它们的香味如小手缠绕着我,芳香扑鼻。这时,外婆便开始收集起桂花来。若天气晴好,就拿出来多晒晒。待到桂花落尽,外婆就开始做桂花汤圆了。

那汤圆可不像元宵那么大个,它很小,就如珍珠般大小。

午后,外婆端着几碗汤圆,招呼我们几个小孩搬着小椅子去院子里晒太阳。坐定后,外婆把碗轻轻搁在小桌上,一人一碗。小小的汤圆沉躺在碗底,桂花漂浮在汤中,似有若无地散发着清香。舀一勺汤圆,汤圆们呆头呆脑地挤在勺中,金黄的花瓣轻轻地贴在上面,煞是可爱。汤圆入口,香香糯糯,甜甜爽爽,再配上暖暖的午后阳光,一切都浸满了甜蜜与温暖。

炒米线

“米线”,温州人叫“面”,小时候我也只吃过这一种“面”。所以后来到了外地,实在不明白那种又粗又宽的面有什么好吃,也不懂我所知道的面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叫“米线”?后来才渐渐明白,这是文化的差异,我也慢慢地改口称它为“米线”,省得浪费口舌去解释“此面非彼面”,可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怅然。

温州的炒米线做得最好的地方,似乎是芙蓉市。而我认为炒得最好吃的,则出自我外婆之手。

大年夜,厨房里最是热闹。母亲、小姨、舅妈都在厨房里帮外婆忙,她们主要负责炒各色小菜,而主食炒米线自然是外婆亲自掌勺。

说实话,炒米线的做法步骤我不太记得,虽身为女孩子,却对厨房的事一点儿也不了解也不太感兴趣,唯一有兴趣的只是已做成的食物。偶尔几次进厨房时,碰见外婆或母亲在炒米线,也不甚在意,现在提笔却写不出做法,实在是有些赧然。只大概记得应是先在锅底倒些许油,然后将泡了一个下午的米线放入锅中,再之后便是加各种配料和调料,翻来覆去地炒,最后成了一锅韧劲十足而美味的米线。

炒米线里放的配料很多,温州人爱吃海鲜,所以常常能在米线中找到虾或是蛤蜊,然后也会有蛋、卷心菜的身影。吃一口,真的是韧劲十足,与外面卖的那种像是被水焯烂的米线真是大不相同。

其实炒米线不只是过年时吃,在任何一个节日里,温州人都会炒一锅来庆祝,甚至是日常,只要开心,也都会做来吃。

后来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味道时,我就会去类似“芙蓉炒米线”的饭店点一碗米线,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个人慢慢地吃、静静地吃。说实话,那米线真的比不上外婆做的,却最接近那种味道。熟悉又陌生,大概就是游子怀念故乡的味道时的感觉吧。

麦太荷

麦太荷,我根本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讲这个吃食!这“麦太荷”三个字只是我根据温州方言的发音勉强凑出来的。这种美食,有点类似于春卷,但又不相同。

麦太荷看似并不难做,只要有一叠薄而韧的面皮,再炒些小菜——豆腐干、炒蛋、炒洋葱、炒大葱等就成,当然这些菜要切成条儿,哦,还不能少炒米线。然后取一张面皮摊在桌上,每样小菜夹一些放在面皮中央,再类似春卷那样一卷,便可以吃到可口的麦太荷了。

但是,问题就是那面皮不好做。母亲尝试做过,可面皮不是太厚,就是长满了疙瘩,母亲望着被“糟蹋”的面糊,无奈地笑笑,叹了句:“这种事只有你外婆做得好啊。”最后只能把面糊扔了,去外面买面皮,只是面皮很贵,五张就要好几块钱。母亲便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她又在想外婆了。

外婆做的面糊黏稠得当,摊的面皮厚薄适度均匀,再配上还热乎的小菜,真是一绝,而这美味是我这拙笔所不能写出一二的。

在外地多年,自然是吃过外地的春卷的。那味道跟家乡的完全不能比,面皮不筋道不说,里面的馅儿也没那么多新花样儿。果然家乡的味道是哪里都比不上的。

故乡的吃食,给我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讲完。而此时写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了讲述一种味道,不如说是叙说一份思念。

(指导教师:钟咏亮)

篇5:介绍我的故乡作文400字

论景色,我的家乡虽说比不上能与天堂媲美的西湖,但也称得上是一绝吧!当你置身于旅游圣地九龙口你会看到到处是一派美景!九龙口的中心是九条河从四面八方沟汇集到一处,清奇俊秀,宛如仙境。传说这九条河沟是在九个龙太子与一条为非作歹的大黑蟒大战时留下的痕迹,听起来很有神秘感。驾船在湖中游弋,不时吹来一阵阵清风,让人心旷神怡。一到春天,岸上的芦苇丛更是别有一番风景。一丛丛碧绿、活泼的芦苇随着春风摇来晃去,摇得美丽,晃得优雅。站在景点中心珍珠岛的楼上俯视,好似绿色的地毯。还有近几年刚竣工的双湖公园,一定能让你大饱眼福!花草遍地,绿树如荫,吸引了成千上百的鸟儿来这里搭窝筑巢,开“演唱会”。公园里的“双湖”是这里最大的看点。这水清、美、广,压根一点儿也不比那杭州西湖差!到了晚上,公园里,音乐四起,喷泉在彩灯的映照下五彩缤纷。啊!多么富有诗意呀!建湖的美景数不胜数,名胜古迹也有许多处,有极富传奇色彩的朦胧宝塔、宋朝爱国名臣陆秀夫故居、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故居等等。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特产。有我最爱吃的藕粉圆子、如天女散花的烟花、入口醇美的越桔酒……家乡盛产大米和小麦,水产养殖业也很兴旺,为其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称。

篇6:介绍故乡作文600字九年级作文

故乡的生活永远是美妙的。我私心想着,但实际我已远离故乡。现在,快要遗忘的故乡也因为这本《每个故乡都在消逝》唤起了童年的记忆。

曾经我不懂故乡,因为熟悉,所以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如今我翻动着书页,故乡的点点滴滴都在脑海里闪现。书中的乡村就像我的故乡一样,也是那么美。书中有流萤飞舞,我的故乡纵然没有见过,但夏日的昆虫还不少吗?五颜六色的蜻蜓盘旋在头顶,它们灵活地飞来飞去,有时还摇动着翅膀故意停在你的肩膀上挑衅。和它们玩是绝对不会闷的,就算目送着它们远去也总是充满希望。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小飞虫自由地穿梭在菜田里。它们虽然小,但飞得不快,是很容易找到它们的。

我还曾记得年幼时抓过的瓢虫。透过玻璃瓶,那小小的火似的身影一点点地爬动着,然后又不动了。以为这小精灵就这样闷死了,我急忙把它倒出来,它抖落抖落身子,就飞走了。轻盈的翅膀好像载着我的梦,飞向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文中也有一只瓢虫,它在车窗与作者相遇,短暂离别,却产生了无数支明丽、欢快的歌。当它破窗而出时,划出了作者远行时最美的风景。

原来童年的时光竟这样美好惬意,连一只昆虫都满载幸福和快乐。

我不再捉鸟、昆虫,和一切大自然的生灵。哪怕偶尔见到特别漂亮的,有触碰它们的意思,也因为这本书而打消了。我明白鸟儿只有驶入蓝天时最美,花朵只有自由绽放时最美,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在无言中美丽,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我又怎么忍心伤害它们呢?

倘若这自然消失了,我想故乡也不会独自苟活。没有故乡,我又该何去何从呢?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会带上这本书,回到故乡,重建美好家园。

篇7:鲁迅《故乡》中人物介绍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篇幅不长,却极为鲜明生动地刻画了闰土、杨二嫂与“我”等人物形象。由这些不可或缺的人物构成了该篇小说的完整人物系统,他们的经历和内心感受再现了辛亥革命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村的日趋凋敝,农民生活迅速破产的社会现状,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互相勾结残酷压榨和摧残农民的罪恶,表现了那个时代各个阶层人物的不幸尤其是农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本文专就人物系统作点粗浅的分析。

就《故乡》的人物系统而言,大致由两大子系统构成:一是“老一代”,包括闰土、杨二嫂和“我”;一是“新生代”,指水生和宏儿。

首先从横向整体化方向看,“老一代”是对旧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新生代”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这两大系统,构成了该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老一代”三个人物分别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再现了三个阶层人物的精神风貌。

闰土是受尽摧残,却还没觉醒的勤劳淳朴的农民典型,杨二嫂则是一个尖酸刻薄、自私贪小的不幸乡镇小市民的代表,“我”是一位对故乡、对人民充满爱,对农民命运、出路深为忧虑的进步知识分子。这三个人物在那动荡的社会里都有着共同的不幸,这就是整日为生活的劳碌奔波。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精神追求:闰土、杨二嫂追求的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或眼前的利益;“我”这位知识分子所追求的则是理想的人生、理想的生活;既不赞赏“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赞赏“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而赞赏一种“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应该说,在精神方面,闰土、杨二嫂是麻木的,而“我”则是清醒的,认识上是深刻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闰土、杨二嫂与“我”的生活经历又是不同的,这是形成他们各自思想性格的基础。闰土和杨二嫂都生活在农村或乡镇,地势的偏僻、闭塞、愚昧、落后以及长期以来的封建意识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侵蚀和毒害,使他们成了灵魂扭曲的一代。二十年前,闰土是个健康活泼、天真烂漫的农家少年,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然而时隔二十余年,却成了木偶人,外貌上、精神上都发生了深刻巨变,再不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少年,而是一副形容枯干、饱经忧患的模样:小毡帽变成了破毡帽,“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不仅如此,精神上也就得衰老、迟钝、麻木、迷信;同样,杨二嫂也经历了由外形到精神上的巨大变化:原来是“豆腐西施”,也比较招人喜爱,但二十年后,不仅变成了“圆规式”的丑陋人物,而且沾染了不少坏习气。对别人常是一番恭维,继而公然索取,索取不成便讽刺挖苦,最后顺手牵羊而至于栽赃陷害。在这一点上,她与闰土的沉默寡言、勤劳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令人憎恶。但她仍是与闰土一样的不幸人物,她同样是那是个日益衰败的畸形社会的产物,同

是反动阶级的精神毒害和生活压迫的结果。这两个人物都程度不一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日趋衰落、凋零和农民备受剥削和压迫的历史真实,反映出时代的推移和那个动荡社会的面貌,从而揭示了“改造旧社会”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再说“我”这一人物。我出于知识分子的个性和故乡深刻巨变对他的压迫,他不同于闰土和杨二嫂,偏于理性的思考,偏重于对现实的关注和认识。故乡荒凉的景象,中年闰土与他之间的“厚障壁”,“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影像”的消失,使他气闷而悲凉,但从“后辈还是一气”中又看到了希望,又看到了故乡的前景与未来。于是剖白:希望本无所谓有,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坚定了为现实美好的愿望而勇敢实践的信心。在这里,“我”已是作者的化身。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伟大理想。

“新生代”是理想的展望。变革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历史使命将由他们完成。这是小说赋予这一子系统的象征意蕴。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生和宏儿是两小无猜的,彼此想念,彼此一气,没有上一代感情上的隔膜,只有上一代年轻时性情的率真,“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上一代“所未经生活过的”。

如果从横向整体化方向是作者对《故乡》中人物系统的表层描述,那么纵向整体化方向则是对人物系统的深层揭示。

从人物的横向整体化方向,我们已经知道:“老一代”和“新生代”两大子系统,是该篇小说人物整体系统的两大有机组成部分,既然是 “有机”,这也就是说两大子系统之间有其必然联系。从结构上来看,由“我”的内心观察与想象来贯连。从意义联系上,一是表层意义联系,一是深层意义联系,从表层上看,它们的联系表现为由老及新的不断推进、不断发展的自然进程,从深层意义或实质意义上看,它预示着一种新生活必将代替旧生活,新社会必将代替旧社会的不可抗拒的必然历史趋势。

篇8:描写故乡的作文:故乡的伙伴

我和他可以说是光屁股一起长大的,结伴联盟捣蛋,到处鸡飞狗跳。上树摸鸟蛋,下河捉螃蟹;春天挖蚯蚓,冬天烧茅草。大人们都说,这俩孩子到哪里,鬼都要被追出来了。

老家的人喊孩子喜欢在名儿后面加个“狗儿”,可能觉得这样好养活。他听到了,不知道什么意思,也跟着叫。我很不乐意,他只比我大一岁,叫得好像我比他小很多一样。

我们最喜欢一起玩划炮。冬天的早晨,迫不及待吃完饭,我抓起一把划炮就跑,刚出家门,就扯着嗓子喊:“陈……宇……出来玩!”清晨的乡下,格外的宁静,这一嗓子,在村子里到处回荡。马上,一个憨厚的声音出现了:“来啦……航狗!”陈宇飞也似的向我奔来,肉嘟嘟的脸蛋一颤一颤的,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都是笑。

他特会玩儿。把划炮埋到泥土里,点燃,“啪”,泥点儿像星星一样四处溅开来。后来看到路边的水泥洞,他又提议把划炮扔进洞里,结果,一阵巨响,吓得我们捂着耳朵撒腿就跑。奔出老远,停下来看看,除了一丝烟,其它都好好的。

他眼珠子一转,拉着我悄悄往家跑。到鸡窝前,指指,比划着,我明白了,连连摇头。谁知,他划拉一下,“嗖”,一个划炮扔了进去。这下,像捅了马蜂窝,鸡们咯咯叫着,飞的飞,叫的叫,跑的跑。我还愣着呢,被他一拉,一溜烟躲起来。后面他家奶奶尖叫着:哪家的淘气孩子啊!鸡吓得不生蛋,我要你家赔!我们互相看看,边跑边狂笑,老家的乡间小路一定记住了这些欢声笑语。

渐渐的,我们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各奔东西。我回到爸妈身边,他留在老家,住在新盖的房子,离婆婆家远了,一年只能见一次。7岁,8岁……时间把小时候各种各样的记忆冲洗成淡淡的影子了。但是,陈宇喊着我的小名,含着笑,冲出家门那一幕,总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

每次放假回家,我总是兴奋地喊他。他变胖了,戴上了眼镜儿。我喊他一起到田野里疯,可不一会儿,他就嘟囔着要回家。他奶奶说,家里买了电脑,他迷上了打游戏,不爱出来玩儿,就喜欢待家里。怪不得,我说什么,他总恍恍惚惚的,一直走神。原来的大自然之子迷醉在电子游戏中了。

今天,我又回了老家,情不自禁地喊:“陈……宇……出来玩儿!”但久久听不见那熟悉的声音。唉,我和陈宇那段快乐的时光,只是成为过去了吗?

在老家,和靖江搭界的地儿,网络信号有些飘忽。所幸,有小周一篇小作,他愿意慷慨救急,又恰巧跟我想表达的一致,于是瞅准时机,盯紧信号,终于发出。

小周是个有情有义的柔软孩纸,尽管鬼子进村样,弄得到处鸡飞狗跳。他很惆怅,半天找不着孩子一起玩儿,一个人游荡在田野里。我远远跟在后面,看他蹲在麦田里研究爬虫,把划炮埋得地雷样,处处设伏,然后四处炸响。

篇9:故乡话题作文:我爱故乡的西瓜

细雨如丝,一根根西瓜藤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夏天到了,西瓜地里结满了果实。西瓜是深绿色的,带着黑色的条纹。西瓜圆圆的,刚开始是小瓜,它们躺在地里晒太阳,吸允着阳光,越长越大,等到西瓜成熟以后,就会长得比足球还大,贴在地面的照不到阳光的一面就会有一块黄。

篇10:故乡话题作文:我爱故乡的西瓜

西瓜圆圆的,橡皮球,西瓜是绿色的,熟透西瓜是墨绿色的,用手指弹一下,发出“砰砰”的声音,用刀切开它,就会闻到淡淡的清香,一口下去,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甜甜的,甜到心窝里。

夏天炎热的时候,可以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冻一会再吃,冰凉凉的,是解暑的好水果。还有一次,妈妈把西瓜放在轧汁机里,不一会,西瓜汁就轧好了。

篇11:与故乡有关的作文:故乡的河

家乡依傍着洛河水,在洛河南岸。妈妈说在她小时候,洛河水非常大,常常有人放伐到洛阳。冬季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水上搭一座木桥过河,但到了夏季就必须坐船才能渡过。我没有看见过放伐到洛阳的壮观景象,但渡船过河却是经常的。

入秋后雨水渐多,河水暴涨。洛河水一下子撑满整个河床,滚滚浊流翻卷着大树呼啸而去。我亲眼目睹了村里的桃园在那次洪水中毁灭。人们知道保不住树了,就纷纷把树砍了也好当柴烧。哑巴干爷用绳子把两棵树拴在一起,可等他取来斧子时却眼睁睁地看着洪水瞬间把两棵树冲走。他急的哇哇直叫,追着跑了很远。还有一次后山下雨河水突涨,浑水把鱼都呛到了河边,只看见黑黑的鱼脊背在水边乱窜,人们拿着筛子,一筛子都捞好多鱼。三叔就曾经捞到一条一尺来长的红鲤鱼,我和姐姐抱着它放到水里让它喝水,却不想被它挣脱了。我和姐姐相互埋怨,气的直哭。

大人们怕小孩子总到河边去玩被大水刮走,就编造了很多有关水鬼的故事。前院的王婆婆最擅长讲鬼故事,每次听完都吓得晚上不敢出门,但还总是忍不住缠着她讲。不发大水的时候,洛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游鱼清晰可见。洛河里的鱼儿都是七彩鱼,精得很,徒手是捉不住的。我和弟弟把衣服铺开,一人拉住一边,将衣服沉入水底,等鱼儿游到上面时,我们猛往上一提,鱼儿就被兜起来了。寸把长的鱼儿被我装在瓶子里拿回家,怕鱼儿饿着,就往里面丢一点馍花,第二天起来一看鱼都翻着肚皮死了,只好倒出来让鸡吃。

河的对岸的鱼塘边有一条小水渠,水渠里长满了金鱼草,草里面有很多虾米。随便捞一把水草上来里面都有很多活蹦乱跳的虾,然后就挑大的捡。有一次竟然捞到了一只小乌龟,可是转眼它就逃逸了。把捞到的虾拿回家放到碗里用盐腌上,做晚饭的时候奶奶就会把放了油的铁勺伸进灶火里,待油热了就把虾米放进去,瞬间虾米就变成了金红色的圆盘儿。捏一撮塞进嘴里,香死人了!

时过境迁,如今的洛河再也不是儿时的模样,过度采沙使得河床凹凸不平,河水变小,河水不再清澈,水里没有了鱼虾的踪影。妈妈眼中的洛河,我眼中的洛河都不是眼前的洛河了。洛河两岸变美了,但洛河却丑陋了。但我对洛河的爱却不减,我故乡的河啊,我相信有朝一日你会重现往日的风采,洛神会踏着清波归来!

作者:申朋娥,网名深蓝月

篇12:我的故乡-故乡的作文400字

我的故乡大概是我最留恋,最喜爱的地方了!我的故乡是在一个小村庄里,那些房屋旁边有着许多的田地,种满蔬菜、稻谷之类的农作物,等到了它们成熟的时候,奶奶就会摘下一些给我们吃,我最喜欢的是奶奶种的大草莓了,它的个头非常大,颜色火红火红的,轻轻咬一口,它的汁水瞬间爆了出来,甜蜜的汁再配上草莓果肉,让人欲罢不能啊!我总是坐在家门口,晒着温暖的阳光,吃着香甜的草莓,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聊着天。

在我们的家门口前有一辆老旧的三轮车,我小的时候,爷爷经常会骑着它带我出去兜风,那时我开心得像猴子似的。现在,我也开始骑,带着我的弟弟妹妹去兜风,我们从院子里骑到了田间,我操控方向,用力地向前蹬,开始下坡了,车子瞬间如飞一般往下滑,要不是我即时刹车,我们就要摔到田里去了,真是太惊险了!

我们玩累了,就直接坐在草坪上,奶奶给我们拿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这段时光短暂而又美好,但是因父母工作原因,我们不得不离开那里,只有过节或放假才能回去。每次回家时,我总觉得故乡变得越来越好了,后来才发现故乡根本没有变化,只是我对它越来越思念和喜爱了。

篇13:以故乡为话题的作文:故乡夜景

大年三十除夕夜,工人叔叔早就给花草树木们穿上由五彩灯编织而成的过年衣服了。瞧那些植物,是多么欢喜,多么快活,它们在广场上、公园里、花园中,傲立着它们那亭亭玉立的修长美丽的身姿,任由身上的衣物发出五彩缤纷的绚彩光芒。瞧,赤橙黄绿青蓝紫,哇,是彩虹色耶!真像在梦幻中一般。

这时候,最漂亮的要属长江大桥那一带了。前几年县政府在桥上投资了巨款,如今终于可以展现它那焕然一新的身姿了:桥上新增光影视像投射技术,可以展现多姿多彩的画面了。时而是一片莹莹青草地,晶莹剔透的雨露在草叶上不住打转,仿佛在留恋碧草的优柔与和谐;时而是一片金灿灿的大沙漠,炎燥的暑气不住地从干枯的沙层上奔薄而出,远处仿佛有支骆驼队行驶于戈壁;时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洋,那蔚蓝蔚蓝的海水,不知由何原因而不住地打转。一阵微风吹拂过,海面上出现几个旋涡,继而又泛起了层层波涛……

大江下那长长的、清清的母亲河啊——长江!它倒映着两岸上的万物,镶嵌进了那轮明月,仿佛映照出祖国日后繁荣昌盛、强大民主的雄伟蓝图!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作者:刘诗豪

篇14:甜蜜的故乡作文:我那美丽的故乡

奶奶家的房子坐落在大山的怀抱,屋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大山上有茂密的大树。门前清澈的小溪水从高高的山上往下流淌。站在奶奶家门前一眼望去那绿绿的小草像绿色的地毯。晚上躺在床上小溪的流水声像摇篮曲一样伴我入睡,

 

 

 

我爱我的家乡!甜蜜的故乡作文:我那美丽的故乡

上一篇:小快板说感恩下一篇:难忘的生日6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