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2024-05-08

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通用19篇)

篇1: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如一个迷途的孩子,站在纵横交错的街头,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寻觅不到故乡了!

记忆中的故乡,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黄昏时,成群的鸭子在主人的吆喝声中,排着队摇摇晃晃从河边走回家的景象;孤独的羊倌穿着破旧的黑棉袄,腰间系一根草绳,赶着洁白的羊群踱步的身影;一只又一只土鸡扑棱棱飞到庭院的大树上过夜的嘈杂;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合着木栅栏圈里几头猪的哼哼;小村里青砖灰瓦间升腾的袅袅炊烟,夹杂着慈母焦灼寻儿归家吃饭的声声呼唤。我那贫瘠而热闹的故乡啊,在时光的静静流逝中渐行渐远。

冬日的夜晚,村庄格外静谧。月上柳梢,星子稀疏。大人们劳累了一天,早早歇息了。

吃过晚饭的孩子们却高唱着“娃们娃们都来玩,玩到年下我管饭。啥饭?大米汤,丢豇豆,萝卜丝,涨香油,一碗一碗管个够!”呼朋引伴,捉迷藏,跳大绳,羊抵架,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豇豆大米汤,一碟香油拌萝卜丝,极其简单的一粥一饭,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得到。一首如此简单的民谣,竟然能吸引孩童们在寒冷的夜晚到户外疯玩至深夜。

随着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条件的改善,故乡在我的记忆里已经越来越模糊。后来,我到外省求学,渐渐融入城市,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仅在每年的寒暑假才回去一次,故乡又成为我梦中挥之不去的牵挂。及至毕业,工作,在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小家,故乡,才再次在印象里清晰起来。但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已经由一个青纯美丽,天真活泼的少女,演变成风华绝代,珠光宝气的贵妇人了。

消失了草房瓦屋, 远去了炊烟灶膛,缺少了蛙鼓蝉鸣,填没了泥坑水塘。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村社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宽阔的街道,美丽的广场。南水北调干渠绕镇而过,清澈透明的丹江水,滋润着家乡的土地,给小镇增添了一抹灵动和隽秀。白天,市场里热闹非凡,各界群众熙熙攘攘,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夜晚,华灯齐放,广场舞吸引了周围众多的爱美人士,男女老幼一齐踏着音乐节拍,舞动蓬勃的生命;有的合家围坐在一起,欣赏电视节目;有的邀三五好友,逛商场,去ktv唱歌,咖啡屋品茶;文化广场四周,遍布健身器材,人们在这里打太极,扭秧歌,跳健身操。白发苍苍的老人推着童车,满脸慈祥地逗着车里的孩子,年轻的妈妈们则坐在一旁,低声交流着育儿经验。这里,分明就是乡镇中的城市啊,城市中的美丽乡村!这里,除了没有城市里的摩天大楼以外,其他的,这里都应有尽有!

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恬淡的水墨素描;今日的故乡,则是一帧浓墨重彩的油画。

生活好了,民众富了,日子越过越好;房子大了,电话小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好日子天天都在歌中过!

记忆中的故乡,渐渐远去。犹如一坛陈年老酒,时光愈远,韵味愈长。

公众号:红罗山书院

篇2: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今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我回故乡的次数多了起来。石海坡,这个华北平原上一个最普通的小村庄,就像放风筝的人,让我那颗游子的心牵扯不断。每次踏上这片热土,村里的人和事及其背后流淌的文化,都会铺陈开来,弥漫眼前。我的父老乡亲,我的村庄小路,我的树林校园,魂牵梦绕,流连忘返。但那些古朴纯真、自然美好的东西却渐渐远去,故乡也只在记忆中了。

我的故乡位于索泸河东岸,原河两岸是茂盛的树林,村庄倚河傍水,周围是肥沃的河滩地,村北更是一片杨树林,林间是长年不干不旺的整片湿地,水草茂密。如今河道断流,湿地消失,树林伐掉,就连村里村外能见到的树也越来越少。其实,农村的步伐一直紧跟着城市。城市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楼越来越密。农村也不例外,宅基地放了一块又一块,没几年的时间,小时候村北那大片杨树林就变成了一户挨着一户的街街道道。那些或直或弯或粗或细的杨树,连同林中清晨的鲜露、午间的鸟语、傍晚的清风,只能作为一个符号,哗哗啦啦地飘荡在淡淡记忆里。

曾记得,小时候,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种树,什么树都有。村子以外的路边、地边、池塘边也种,多是柳树。那些高高大大的柳树通往田间地头,预告着春的来临,遮挡着夏的暴日,连接着一个村和另一个村。如今,它们被砍了,以几块钱的价格卖掉。细长的柳条编成的鞭子、翠绿的柳叶做成的哨子也只能存在于童年时光里了。曾有无数个春天,老师带领着我们到野外去,挖坑、栽树、浇水。可惜那好像也就是一堂劳动课而已,我们用心地学会了种树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但当年种下的树,却没有一棵活到了现在。如今,我站在村庄高处,放眼望去,连片错乱的砖瓦房突兀着,只能看到零星散落的树木,很多还是最近两年补种的。

村北那条路,是通往县城、乡镇,连接四方的柏油路,宽阔平整,大车小辆,来往不断,城乡客运开到了家门口,跑趟县城也就大概20分钟。路连着村,村傍着路,很多人家出门就是路,平时在村里串门,路又成了街;在村内行走,要时刻提防过往的车辆,孩子上学,家长都需要全程接送了。过去,进城大都骑自行车,驮点东西,上坡推不动,下坡刹不住;岁数大点的出远门赶毛驴车,进一趟城要跑一整天时间,不会骑自行车的妇女,有的一辈子都没进过县城。那时,我和小伙伴上学放学,也无数次走过这条坎坷的小路上。路两边是粗壮参天的杨树,几个人合抱不过来,一到夏天枝繁叶茂,成了天然凉亭,路上也没车,一群小孩儿玩累了,躺在路中央就能睡觉,避暑又解困。如今,这些都成了回忆……路修好了,机动车辆猛增,却开始多发,每次回家,这些成了乡亲们闲谈时绕不开的话题。

紧挨村北那条路旁,有一排整齐红瓦砖房的院落,是村里的中心小学。有近100名学生,4个老师,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我当年的小学同学还一直在这里坚守着,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园丁职责。“学校勉强维持着”,她告诉我,“小学的师资力量不强,勉强能教授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当然,如今村里的生源也少多了,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大多数把孩子一道带出去,在外面读书。乡亲们现在比过去也富裕了,有的在县城买了房,也愿意让小孩在县城上小学读书,因为那里的教学质量肯定比村里强。而村里的.小学,一个年级一个班,有的时候连一个班也凑不起来了。”其实,在故乡,孩子们上学读书没有太大的情怀,为的只是丢掉祖祖辈辈手里的那把锄头。他们对读书的尊重,表达的只是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早已没有了我们那个时代刻苦发奋的精神和追求了,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更没有了对识文断字更高看几分的认同。那些考不上高中、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孩子,便选择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大部分人会很早结婚,生儿育女,开始挑起生活的重担,过上了富庶的生活。我儿时的那些小伙伴,大都已做了爷爷奶奶,颐享着家庭天伦之乐。

每次回到故乡,我都是一番寻觅,一番拜访,最使我心痛的是那些熟悉的老人连同他们居住的土坯房屋全都不知所踪,惟留下一座又一座荒凉的坟茔。记忆中的故乡永恒在梦中,现实中的故乡却永远消失在眼前。从所遇的一张张陌生又年轻的脸庞中,我猛然惊醒,再过若干年,再提及故乡,或许真就印证了范伟的那句话——“我不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只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没的”。那时,将是一种欲知而不得知的无奈,对故乡的记忆或许早已沦陷在岁月的洪荒中,是到了留住她的生命轨迹的时候了!所以,记得住乡愁,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篇3:浅析《故乡》中的三个“故乡”

《故乡》, 题曰“故乡”, 似乎并不是在写希望, 然而, 我们发现, 这篇小说从始至终所充斥的莫不是这种希望—失望—希望—又失望的情绪。而且, 小说在最后结束的时候回到了对希望的探讨上, 写出了关于希望的经典语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第一句话作者是解构了希望的, 它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但作者用一个美好的比喻来劝说自己, 并不以自己必无的证明来否认希望存在的可能。这就像路, 虽然开始没有, 但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但这句话是从理论上来讲的, 也只是希望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走这条路的人并不多呢?希望不仍然是虚无缥缈吗?所以, 《故乡》所探讨的仍然是关于希望的话题。从文中的叙述来看, 出现了三个时空的“故乡”, 下面一一分析。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们先来看作者回故乡的心情。首先是时间上的久远, “相隔两千余里”, 其次是感情上的陌生, “别了二十余年”。古人云“近乡情更怯”, 等“我”回乡那天, 我所看到的是阴晦的天气, 苍黄的天地, 萧索的荒村, 完全是一副破败了无生机的样子,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因为这不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了。相隔那么多年, 下定决心回到相隔那么遥远的故乡去, 当然希望寻找到原来记忆中的故乡的影子, 也当然希望重温一下记忆中故乡的种种温馨和美好。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我记忆中的故乡要好得多了, 但是要说它有多么的美丽, 又无从说出, 似乎也就是如此, 于是就自己安慰自己, 故乡本就是如此。”这就是鲁迅在序言中提到的麻醉法, 以此来麻醉自己, 欺骗自己。这是真实的记忆中的故乡, 却被眼前的萧索击得粉碎。但是作者的热忱仍然在挣扎, 他希望为自己残留些希望。这希望就是闰土, 于是出现了一段关于闰土的回忆。要知道, 这是当做记忆中的故乡来写的, 记忆中的故乡似乎就是以少年闰土为代表的。我们注意到, 在这个段落里, 除了闰土几乎没有写到其他人和事。这就是那份残留的美好和希望吧。然而, 结果呢?

二、现实中的故乡

然而, 等到现在的闰土一出场, 这一点美好也荡然无存了。闰土已经不再有紫色的脸膛, 更可怕的是“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叫, 就将记忆中的故乡和希望叫得荡然无存。记忆中的希望已经没有了, 而所看到的又是如此破败了的无生机的故乡。豆腐西施面目可憎, 为自己打算精细。而“我”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竟然如此的孤独, 像有四壁将“我”围起, 和一切人都那么的隔膜。从此, 故乡已经不再是我的故乡。早有论者指出, 这不仅是知识分子没有了家乡, 也是他们精神家园迷失的一个最好象征。

三、理想中的故乡

故乡如此, 那么, “我”只好又走出。我们发现, “走出”是鲁迅在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和意象。他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走, 就像《过客》里的那个过客, 就算前面是坟墓, 也一如既往。“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是的。还是走好。”于是, 我带了母亲和宏儿走出故乡。我躺着, 听船下潺潺的水声, 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这个时候我有了自己的希望。我希望什么?我希望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 理想中的故乡应该是什么样子?鲁迅还是没有说出。他从来都不给众人许诺一个黄金的世界, 从来不给别人一个虚无的不可靠的描述。所以, 他并没有从正面回答希望是什么, 而是用否定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只要他们不这样生活, 那么, 就应该是美好的生活吧。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

这就是作者笔下理想中的故乡, 不过是一个乌托邦, 不过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希望。我希望他美, 却不知道怎么才是美。在小说中, 尽管作者忧郁苦闷悲凉的情绪时有流露, 但他时时地提醒和劝说自己, 让自己相信希望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努力。文章以个人的独思结尾, 想到希望竟然害怕起来。闰土的要求简单, 容易满足, 所以, 他的希望还算切近, 而我的, 却茫远无期。到了就要结尾的时候, 作者仍然不能确信自己的希望。不过, 正如《呐喊》序言里所说的那样, “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而我朦胧中, 眼前所展开的那片海边碧绿的沙地, 也不过是一处“曲笔”罢了。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篇4: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思念

记忆中,外婆家有一个大大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一只大大的铁锅,幼时的我特别喜欢它,因为外婆总会用它变出不同的美食。以下,我便要介绍几样吃食,都是外婆的味道,也是故乡的味道。

桂花汤圆

桂花汤圆不知是不是温州的特产,我只知道外婆每逢秋天就会做给我们吃。

外婆家的小院子里种了几株桂花树,金秋十月,金黄色的桂花绽放,像是穿着黄色裙子的小姑娘在欢笑,它们的香味如小手缠绕着我,芳香扑鼻。这时,外婆便开始收集起桂花来。若天气晴好,就拿出来多晒晒。待到桂花落尽,外婆就开始做桂花汤圆了。

那汤圆可不像元宵那么大个,它很小,就如珍珠般大小。

午后,外婆端着几碗汤圆,招呼我们几个小孩搬着小椅子去院子里晒太阳。坐定后,外婆把碗轻轻搁在小桌上,一人一碗。小小的汤圆沉躺在碗底,桂花漂浮在汤中,似有若无地散发着清香。舀一勺汤圆,汤圆们呆头呆脑地挤在勺中,金黄的花瓣轻轻地贴在上面,煞是可爱。汤圆入口,香香糯糯,甜甜爽爽,再配上暖暖的午后阳光,一切都浸满了甜蜜与温暖。

炒米线

“米线”,温州人叫“面”,小时候我也只吃过这一种“面”。所以后来到了外地,实在不明白那种又粗又宽的面有什么好吃,也不懂我所知道的面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叫“米线”?后来才渐渐明白,这是文化的差异,我也慢慢地改口称它为“米线”,省得浪费口舌去解释“此面非彼面”,可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怅然。

温州的炒米线做得最好的地方,似乎是芙蓉市。而我认为炒得最好吃的,则出自我外婆之手。

大年夜,厨房里最是热闹。母亲、小姨、舅妈都在厨房里帮外婆忙,她们主要负责炒各色小菜,而主食炒米线自然是外婆亲自掌勺。

说实话,炒米线的做法步骤我不太记得,虽身为女孩子,却对厨房的事一点儿也不了解也不太感兴趣,唯一有兴趣的只是已做成的食物。偶尔几次进厨房时,碰见外婆或母亲在炒米线,也不甚在意,现在提笔却写不出做法,实在是有些赧然。只大概记得应是先在锅底倒些许油,然后将泡了一个下午的米线放入锅中,再之后便是加各种配料和调料,翻来覆去地炒,最后成了一锅韧劲十足而美味的米线。

炒米线里放的配料很多,温州人爱吃海鲜,所以常常能在米线中找到虾或是蛤蜊,然后也会有蛋、卷心菜的身影。吃一口,真的是韧劲十足,与外面卖的那种像是被水焯烂的米线真是大不相同。

其实炒米线不只是过年时吃,在任何一个节日里,温州人都会炒一锅来庆祝,甚至是日常,只要开心,也都会做来吃。

后来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味道时,我就会去类似“芙蓉炒米线”的饭店点一碗米线,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个人慢慢地吃、静静地吃。说实话,那米线真的比不上外婆做的,却最接近那种味道。熟悉又陌生,大概就是游子怀念故乡的味道时的感觉吧。

麦太荷

麦太荷,我根本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讲这个吃食!这“麦太荷”三个字只是我根据温州方言的发音勉强凑出来的。这种美食,有点类似于春卷,但又不相同。

麦太荷看似并不难做,只要有一叠薄而韧的面皮,再炒些小菜——豆腐干、炒蛋、炒洋葱、炒大葱等就成,当然这些菜要切成条儿,哦,还不能少炒米线。然后取一张面皮摊在桌上,每样小菜夹一些放在面皮中央,再类似春卷那样一卷,便可以吃到可口的麦太荷了。

但是,问题就是那面皮不好做。母亲尝试做过,可面皮不是太厚,就是长满了疙瘩,母亲望着被“糟蹋”的面糊,无奈地笑笑,叹了句:“这种事只有你外婆做得好啊。”最后只能把面糊扔了,去外面买面皮,只是面皮很贵,五张就要好几块钱。母亲便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她又在想外婆了。

外婆做的面糊黏稠得当,摊的面皮厚薄适度均匀,再配上还热乎的小菜,真是一绝,而这美味是我这拙笔所不能写出一二的。

在外地多年,自然是吃过外地的春卷的。那味道跟家乡的完全不能比,面皮不筋道不说,里面的馅儿也没那么多新花样儿。果然家乡的味道是哪里都比不上的。

故乡的吃食,给我三天三夜也未必能讲完。而此时写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了讲述一种味道,不如说是叙说一份思念。

(指导教师:钟咏亮)

篇5: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这次回来 ,她俩又给我们说起了老家的人和事。一会说谁家闺女都长那么高了,一会又说哪两家又盖新房子了,一会又说谁家小伙娶新媳妇了。还有,舅舅家养那么多鸡鸭为什么不圈起来,到处跑,踩得满脚都是鸡屎……对于老家里的那些人和事,我是搞不太明白的。

只记得上初一时,我们全家都回去了。姥爷看起来很慈祥,目光透着柔和,留着几寸长的白胡子,饭做的特別好。最喜吃他炸的素丸子,他做的丸子不干不腻,咬一口又软又有弹性,还特别筋道。想吃时,姥爷总会从黑色陶罐里取出些许,盛到小碗。我边吃边看书,惹得妗子不停用眼睛翻我。我知道她傻,从不理她。可还是不敢随性的吃,就怕她打我。姥姥总是让我别去惹她。其实,心里很是不服气,舅舅也是,哪里找不到媳妇,偏偏要找个这样的, 脑袋不够用,还打人。姥姥告诉我,兰考是个很穷的地方,这里不仅风沙大,还是个盐碱之地,在焦裕禄书记的治理下,栽了泡桐 ,治住了风沙,又请专家研究了土壤 ,因地制宜的种上了花生、小麦,套种些南瓜、蔬菜等农作物,肚皮才勉强可以填饱。可是,和别的地方比起来,贫困的根子还是没有去掉,还是一个穷。现在好一点的姑娘,都嫁到外地去了。家里这些靠地、又没文化的,就很难找到媳妇了。有些精细伶俐的,房子都盖的好好的,几十岁光棍一条的 ,多的是。

舅舅的第一个媳妇就是转亲换来的。转亲这个名词,还是第一次听到。母亲接过姥姥话茬说,转亲就是一些没钱的人家, 把自家女儿嫁到男方,然后再把男方的女儿给自家娶回来做儿媳妇。双方有一方一旦婚姻解体,另一方也就过不下去了。也有好的,但是很少很少。这样愚昧的陋习,使我简直无语。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舅舅和媳妇过不下去了,四姨也就和那家散伙了,况且,她本来就不喜欢那个男的。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那时穷啊。如今,这种陋习早已经不存在了。

以前回老家,姐俩总是大包小包的往老家带。其中,很多都是我们不穿的旧衣服。随着老家日子越来越好,渐渐的, 包裹也是越来越小、越来越轻了。

至于从陕西到河南,回了多少趟,怕是数也数不清了。她们一趟趟往返于其间,从黑发走到了白发,从年轻走到了年老,直到把岁月走老,把时光走旧。

二姨说,看着老家比我们这里还好,也就放心了。这一次回去后, 就再也不去了。母亲把带回来的花生、咸鸭蛋,给各家分了分。

又过了一些时日,再去探望父母。阳台上的一个大塑料盆里,有一些类似于草的东西,长的郁郁葱葱。好奇地问母亲盆里种的是什么,母亲望着这些草告诉我,那是老家的花生。她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是那么平静柔和。细看之下,草的根部果真有花生壳。我惊讶极了,分给我们的花生早已经吃完了,可她却把花生种在了盆里。她望的哪里是花生苗啊,分明就是她心中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故乡。

趴在窗台,望着夜空明月,不由想起一句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许,正好映衬出了所有思乡人的心情。月光下,母亲种的花生苗,开满了山坡,结满了思乡人的心房。

篇6:思念家乡的美文:故乡村庄泥泞路

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眷恋难忘的村庄,曾经鸡犬相闻,曾经瓜果飘香,曾经绿树成行,曾经鸟语花香的地方,一马平川的田野正在被割裂被萎缩,十八个桥上村庄也似乎被窜出的楼房厂房挤得少有缝隙,村中纵横交织的大街小巷少了年轻人的阳刚和俊美,人们脸上洋溢的快乐模样,正在被无奈和向村外遥望代替,曾经著名的金属冶炼之乡,也最污染空气环境的乡镇所代替。凡是能逃离或正准备逃离村庄的人们,走了就不愿意再回来。曾经肥沃的土地正被“污染”俩字所支离所破碎。

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王氏村庄,被一条东西大街分成南北,中间又像数学平均分一样切割成几条唯有车马通行的小巷。我们一群王村少年,像走迷宫一样,从主要街道到这条小巷,穿来绕去,从朝阳到夕阳,从春暖花开到雪花纷飞;我们一群男孩女孩,从街头到巷尾,从街道尽头到庄稼地,一口气跑到村东的庄稼地,春天三月去割猪草,芒夏六月捡拾麦穗,秋天逮蚂蚱收庄稼,冬天去村南菜地里扔雪球打雪仗。可如今,中年妇的我,总是有些内心哀伤,目光所至的地方,再也没了少年时的光景和旧模样。

村南的那一整片菜地,早就被填土垫高的高大房屋所代替,村头那棵高大柳树,也早已被主人家,连根刨掉,老树旁的石墩也早已不知去向。主人家的老父亲,出门进城做生意,再也没有回村庄来,只把钱邮回来,给儿子帮孙子娶妻生子。父亲说,那男主人,再就找不到回来的路了。宁愿在东北的某座城市寄人篱下的活着,也不愿回来,因为他说,妻子没了,三个女儿嫁了,门前的老柳树没了,旧家老宅也被拆了,回来了一次,找不到家门,儿子孙子除了钞票,已经不认得他了,客死他乡,又能怎样?

村北的那一条老街,街中间有我出生的地方,四间瓦房,长方形院落,朝南敞开的大门,依然能辨出旧时模样。记得,我在西屋里,帮妈烧火做饭拉风箱;我在东屋守着父亲买回来的村里第二台黑白电视机,从早到晚看电视剧《上海滩》忘记了写作业,我在中间的闺房里,接待我的少年朋友,异性伙伴,和一群同班女孩在屋里麻雀一样说说笑笑。到了十八岁,我做了村里的代课教师,进来出去的尽是我的那些八九岁的学龄弟子。如今我的少年伙伴早已各奔天涯,我的逃离学生也鸟儿一样飞离村庄。

村东的那条古老的机耕道,如今算是最好的街道,它是连接着与外村进出的主要枢纽,被象征性地修成村级公路,一辆辆飞驰的现代交通工具,穿行来往,走在村东的那条村级公路上,穿行在村东的公路上,很快就能看到村里富足人家,为什么都选择离公路最边缘的地方安家落户,各种超市商店粮油店药店饭馆卫生院一路排开,各种新式轿车停在街边格外显眼,才能感受村中的消费水平。然而,绕过乡村公路,越往村西走,心中越不是滋味,一离开乡村公路,进入村中央,就像是进了已经病变不堪的五脏六腑。横七竖八,出来进去,没有任何规划,大大小小的街巷,无一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然后就是垃圾乱堆乱放。

回城的时候,依然坐的来时那位师傅的电动三轮,憨厚朴实的三轮师傅,对我说,给你看张名片,再回来给我打电话,我还送你。我想村里的道路不会永远这样的,总会有人会操心的会重修的。可我的内心那缕浓浓的乡愁,无法消散,我渴望回到的故乡绝非现实如此模样。我父母的生体多恙当然也与生活环境有关,天被污染,地被污染,水被污染,爹妈的身体怎不让我牵挂?母亲离开村卫生院的那天,母亲说,哪里好,还是家好,真是故土难离,他们年迈的脚步就是舍不得离开小村庄。城市对于他们是陌生,是难以融入的,他们更喜欢用脚丈量村里依然泥泞的土路。

篇7:远去的故乡作文

追究起来,大概就是一段年少的记忆。

年少的记忆,可以与家乡路边任何一朵摇曳的野花有关,可以与任何一只在老屋墙角晒太阳的蚂蚁有关,也可以与夏日梨树上恬噪的蝉鸣有关,当然,也与那热得趴在地上吐舌头的黄狗、那整日慵懒眯着眼睡觉的花猫有关……

对于一个已经三十多岁,离开故乡就有十多年的我来说,是没有底气对故乡评头品足的谈论的,但又实在拗不过内心的莫名冲动,想去触摸那一段最美的时光。

是的,我站在时光的彼岸,用我三十多岁的眼去追忆那年少的时光。

熟悉与陌生,冲撞着这颗三十多岁的心。

我怀念那山冲里夕阳西下家家瓦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氤氲得如一个轻梦;怀念大人们在向晚的黄昏,拖着长音叫着各家小孩的乳名,催着回家吃饭的场景,那声长声短的呼唤,夹着鸡鸭归圈的欢叫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啊。

我看到了,少却了炊烟,没有了呼唤,只有几幢掩映在绿树间倚山而建的白瓷砖房屋,寂静落寞。我那年老的父母,像所有的农村老一辈一样,辛苦把瓦房改建成贴瓷砖的房子后,却跟着子辈远离乡土,在那没炊烟的城里生活。他们心怀乡土、说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他们的落寞跟老家的房子一样空,却对此无能为力。

我怀念那放学归来在村口对我摇尾相迎的小狗,它会趁你不备在你的身上留下几朵梅花;怀念午后我放的那一头牛,在草坡上吃饱了,悠闲的甩着尾巴,有时会竖起耳朵,像在倾听天籁;怀念那只离家出走的大花猫,它整天圈着身子呼呼大睡,责骂拍打它时,它跳窜到另一个地方断续睡懒觉,萌态十足。

我看到了,没有那撒欢的小狗,也没有黄牛的哞叫,大花猫许是觉得太过于寂静无聊离开了。整个村庄,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偶尔在房屋的门前看见几个打瞌睡的老人,可他们好像也不认识我是谁了。什么时候,家乡在我的眼里渐渐陌生,而我也成为了家乡陌生的路人甲?

我怀念在空闲的时候,与邻家同伴满院子躲猫猫,看男孩子们滚铁环,踩高跷,打陀螺。与小姐姐们跳田踢键子,丢沙包,虽然往往因为输赢争得面红耳赤,但乐此不疲;怀念在夏天有月亮的夜晚,大人们坐在大树底下拉家常,小孩们在院子里玩着老鹰捉小鸡、或者是过家家等游戏。那时月亮高挂,遍洒一地温柔。

可是现在哪里才有那样的月光呢。

我们的孩子,不知道稻谷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分不清韭菜与麦子,也不知餐桌上天天吃的猪肉,原型是什么样子,偶尔看到一头牛,会兴奋得大叫。他们更加不会懂得那滚在地上的铁环是如何令拥有它的人满怀愉悦,那旋转的陀螺又是如何让人心生快乐。在野外与伙伴们摸扒滚打嬉闹追逐又是如何酣畅淋漓。他们的生活困在了一台电脑里,一台电视机里,或者一台游戏机里,一台手机里。再亮的月光都与他们无关。

是记忆不肯离去,还是时光改变了一切?

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却再也不见踪迹。我感到失落,感到遗憾,甚至感到痛心。这种情绪来得有些莫名,它与根有关,与梦有关,与那个叫记忆的东西有关……

故乡,我把最美最快乐的时光交付给了你,现在你又把它放在了哪里?

也许,故乡已只适合住在心里。记忆里的故乡已日渐脆弱,禁不住哪怕是弹指一挥。嘘,不要触碰,不能触碰。

篇8: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作为一名人民教育工作者, 王静在教学上屡立新功, 工作之余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 一直坚持不懈地试图在乡土文化的创作上探寻, 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特色, 让成长中的孩子更了解故乡的历史, 让在外的游子更了解故乡的变化, 让远道的游客更了解这块土地的风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 《故乡集美》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王静笔下的故乡“醴泉”, 天降甘露, 地出醴泉。岁月更迭, 历史变迁, “醴泉”更名为“礼泉”, 王静笔下的礼泉, 不仅仅是一位游子惆怅的记忆, 更多的是在承千载传承优秀的文脉, 开启发展新篇章, 礼泉以极美的姿态敞开大门迎远客, 温热乡风、乡土、乡情盛宴宾朋。目前, 礼泉县美丽乡村建设上, 浓厚的周秦汉唐文化和孕育新寓意的现代乡村, 与传统文化、民间文艺传承中集中了陕西关中民俗农家乐风情, 在袁家村一脉相传。王静的散文集《故乡集美》, 就是在礼泉袁家村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殊荣后的一位如诗如画的平面导游, 娓娓做解说, 若乡民絮絮话家常无疑是唤起读者更加强烈的乡愁, 对乡土的美丽解读在清丽的文字里激荡起浓烈的回声。

《故乡集美》用生动细腻的笔墨扣住“乡愁”, 55篇散文对故乡礼泉从“花开果熟”“大美村乡”“城市文化”“山水景物”“风土人情”“历史存留”等八个方面, 集故乡之美, 发现美, 解读美, 传播美。王静表达的不仅是个人对故乡的一种情愫, 更多的是一代人对精神故乡中古朴乡情的向往和追求, 内容生动、语言清新接地气。

“乡村、乡愁的消失, 和城市人的陌生感与无归宿感”是当前作家探访、研究、思考的热点, 也是作家笔触表现最为集中的焦点之一。王静所著《故乡集美》为了不让故乡被遗忘, 自觉担当起了一位作家“留得住乡愁”的责任, 更是给所有回不去故乡人们最珍贵的礼物, 值得推崇。

书名:《故乡集美》

作者:王静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定价:48.00元

篇9:故乡的思念

故乡是什么呢?

大概是食物吧。张翰出洛阳见秋风起,想起故乡的鲈鱼莼羹,于是回家去了。

或者是口音。贺知章认为自己“乡音未改鬓毛衰”。王小波写,老华侨回国,听见北京姑娘用正庄京片子骂人,又惊又喜,虽然被骂,也爽快得很。

应该是家人。父母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阿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又或者是其他细节,比如家乡的哪棵树,家乡的哪个邻居,家乡的猫狗,家乡自己跑过的某条路、跌过跤的公园。总有一个密码会扣中你的。

思乡的人最欣慰的便是:出去一趟,回来,故园还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外面风云变幻,家里还是温暖港湾,最好。

思乡的人最难过的便是:哎呀,一回家,物是人非,父母也老了,见白发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里只有一片残垣断壁!这里有个疑问:时间流逝,故乡变化,不是极正常的事么?

好吧,这是思乡者们的一个美好念想:

总希望回到故乡时,一切都是不变的。所谓“还是那个味儿”。

我18岁前,一直住在无锡,中间我8岁时,搬过一次家。18岁到29岁,在上海。之后至今,在巴黎。

我去上海时,第一二次回无锡家,思乡情切,在火车上都要哭了;到家,爸妈摆好满桌宴席,简直荣归凯旋。那几天,父母态度尤其好。平时在家难免有些小龃龉,独那几天,呵护备至。要走时,和爸妈殷勤牵手,不忍离别。

后来回得勤了,似乎也就好些。我通常一个月回家一次,多回几趟,也就常来常往了。到要走时,提着箱子到门口:“妈我走了!”妈头也不抬:“路上小心!”

上海和无锡,本来相隔便不远。轨道交通发达之后,从上海到无锡,几乎到了午间随时出门,下午茶都可以在另一个城市吃的地步。这时候就不太想得起思乡了:思乡那么沉厚,路程那么轻盈,总觉得配不上似的。

我出发去巴黎那天,我父母从无锡开车到上海,直送我到浦东机场。我到巴黎之后的第一个冬天,难免思乡。说来也奇怪,那时想念故乡,竟有些模糊。不知道是该想念8岁之前那个家呢,18岁之前那个家呢,还是上海那个家。

想到家,想的也不是无锡的那些风景名胜,或是上海的高楼大厦,而总是些最熟悉不过的。无锡两个家附近的菜场与小吃摊,上海那个家周遭的便利店与野猫出没的院落。

所以……我思的,到底是哪个家呢?

我认识几位北京朋友,最听不得我说北京的不好。当我要他们说北京的好处时,他们会满怀向往地,说起玉渊潭、八一湖、北海公园,说起单位筒子楼里,包饺子很好吃的大妈。现在的北京呢?嗯,也挺好的呀,是挺好的,因为,朋友们都还在那儿呢……

我有几个朋友,在巴黎时,嚷嚷着要回国,想家了,想爸妈了。真回去了,便在微信上撒不满。交通糟糕啦,小城市亲戚很聒噪啦,空气不舒服啦。“这个季节巴黎应该很凉爽了!好想回巴黎!!”

我的一个姐姐辈的人物,住在汉堡。来巴黎玩儿,抱怨说汉堡闷死了,天气还冷。我们则说,汉堡比巴黎干净多了,还清净敞亮,多好啊……类似的话,谁都有。每次有人跑去西班牙或南法旅游,回了巴黎都要念叨:南法和西班牙的气候多么温煦,饮食多么适合亚洲人,真是好,比起来,巴黎的天气太差了……那您怎么不去南法和西班牙呢?嗯,待久了也闷的……

从19世纪开始,市民文学就有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即淳朴的乡村少年或少女,去到错综复杂的大城市,然后永远地失去了天真。这个套子,先是法国通俗小说用(大仲马《三剑客》、巴尔扎克《高老头》),然后散见于美国文学。无意间,建立了一个对抗:

大城市=五光十色的誘惑,乡村=质朴粗放的民风。

思乡令人情切,所以有逃离北上广,所以有“干完这一票我就回老家”。

但这个对立,在2015年,似乎有些尴尬了。

因为在大城市见过世面后,人和故乡,很容易产生“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家乡不那么先进的境况”之对比。

人总想要很多东西。在大城市,希望有家庭的温暖,在家庭,希望有大城市的热闹。永远不满足,永远都是别的地方好,最好鱼与熊掌兼得。

而现代大城市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姑且叫做“现代生活便利度”。体现在上海,便是遍地的宵夜外卖和便利店。体现在巴黎,便是四通八达的地铁交通与同时上映23部电影的电影院。

习惯了大城市生活之后,小城市无法在深夜找到便利店、没有苹果专卖店、没有好地方玩耍的坏处,便出来了。

而科技的发展,在缩短故乡与异乡的距离。电话、微信、视频、朝发夕至的列车。思乡在缓慢失去其庄重的仪式感。

每个从大城市回到故乡的人,一定经历过类似的尴尬。即:希望回到故乡时,一切都是不变的。所谓“还是那个味儿”。但事实上,一切都在变。许多人会因此,带着“哎!一切都变了”的念想,回到大城市去。

但这里其实有个悖论。万物皆流。指望故乡一成不变地等你回去,本来就是一种幻觉。

原貌不变的故乡,青山绿水,炊烟依依,恒古不变,很美好,但不大现实:那只是个农耕时代的神话。马尔克斯和村上春树都描写过类似的故事:小镇被工业文明改造了,变成了他们不喜欢的样子。但现实就是如此。

我今年秋天回去苏州、无锡,有朋友请吃了高档的苏帮菜,“知道你喜欢这个口味”,我吃了,但并没怎么欢喜;倒是吃到了熟悉的馄饨、汤包、糯米糖藕、干丝、肝肺汤,笑逐颜开。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思念的,我喜欢的,也许不是故乡的饮食,而是我吃惯的饮食。

就像许多人思念的,也许不是故乡本身,而是自己小时候,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里的那个故乡,是还没有老去的父母,是家乡的哪棵树,家乡的哪个邻居,家乡的猫狗,家乡自己跑过的某条路、跌过跤的公园。自己想吃的,也许不是2015年父母按照自己口味做好的故乡菜,而是10年、20年前,自己还无忧无虑时,做的菜。

所以,对大城市的抵触,对故乡的想念,如果真的抽丝剥茧地剖解,你会发现:那可能只是一个仪式化的姿态,以自己某个凝固的、被美化过的回忆,来对抗一下现实的压力。与其说是思乡,更像是“我想在那段时光里的家乡休息一下,暂时不考虑现实”。

所以,大城市本身是无罪的。它们讨厌,也许仅仅因为它们在当下,在这个讨厌的现实中。就像故乡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只是因为它们恰好在你无忧无虑的过去中,在记忆中,永远美好。

游晓杰摘自《中国青年报》

篇10:远去的故乡的散文随笔

故乡是一个人心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忙于生计,常年奔波在外,似乎都已经忘记了故乡的模样,但在内心深处,还有一块地方,是留给故乡的,也不管故乡是不是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现在能读到的关于故乡的文字,多是抒发回不到从前的惆怅。这种惆怅多产生于故乡原先的风貌大变,或建筑、摆设荡然无存。因为那里藏有许多人童年的记忆,而今,曾经的矮墙断垣、柿子树和枣树、鱼塘和鸟窝、蟋蟀的歌唱和蚂蚱的舞蹈,恐早已不见踪影。我们大多数人的故乡,那些老旧的四合院、破败的土房子,不属名胜古迹,没有出过名人,也不是古建筑,这些曾经维系很多人故土情结的物事在强劲的发展大潮中湮灭。

人们几乎回不到故乡,也回不到从前。走出故乡容易,回归故土却难。生活在异地他乡,多少人把他乡聊当故乡,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念想也变得遥远而淡漠。

故乡,停留在前人的咏唱里,出现在今人的梦幻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境遇,大概常常出现;“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的场景,也会屡屡发生。苏轼所谓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以为只是他故作旷达而已。

但是总还有一些东西可以慰藉人们因回不到从前而顿生悲凉的`心灵,那就是书和梦。现实中找不到归路,在书里,在梦里可以。与书为友,以梦为马。在书中读到故乡,在书中生发梦想,在书中找到归途。人生在世,熙来攘往,名利盈心,尘俗缠身,以至于身心俱疲,太想找一去处,似港湾,可以让远航归来的船帆靠岸;似故乡,可以包容奔波在外的游子停歇。这一去处就是书和梦,书中自有安心处,梦里都是自由身!

有人荣华一世,有人平庸一生,有人大起大落,不管是哪一类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其心灵深处都会有一处极柔软的地方。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故乡离自己很远,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置于遥不可及的远处和虚无缥缈的高处。洗净铅华,繁华散尽,当我们把自己揉进泥土,就会发现故乡一如无垠的大地、忠厚的长者,不论你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只要你愿意回归,都会张开双臂接纳你。

篇11:思念故乡的组诗

(一)

风牵着笛声在月光中漫步

缕缕乡愁咬紧梦的丝线

钻入夜的深处

秋虫弹破红尘

在月桂的枝头打捞香气

在月光的翅膀上与温柔牵手

我独酌月下

饮下你三千丈的温柔

然后挤着朦胧的醉眼

眺望那头会说话的老黄牛

(二)

在丢失了黄昏的.那个晚上

你灼人的双眸

托起一枚寂寞的月亮

从此,你清晰的脚步

在我的诗稿上

踩出平仄一行又一行

斗转星移

你的影子再也无法捉摸

想你的时候

梦很短,日子却好长

(三)

你的故事

是一则不可琢磨的寓言

你让多少游子

沧桑了千年的守望

想写炊烟却溅起了泥泞

想吼秦腔调跑到洛阳

眉心的那颗种子无法吟唱

一阵风过

揉碎一地忧伤

(四)

月桌上

一首平平仄仄的绝句

被悠久的岁月

咀嚼得有滋有味

你的故事

被月饼熏得很香很香

我在你的故事里升温

你在我灵魂间穿行

一群多才多艺的秋虫

吹拉弹唱

篇12:思念故乡的诗句

2.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3.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4.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5.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6.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7.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8.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9.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10.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

11.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1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13.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4.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15.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16.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

17.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

18.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9.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20.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杜牧《旅宿》

21.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22.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3.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篇13:故乡的新年

山东老家与杭州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大年三十,我跟爸爸伯伯贴对联。我先看他们贴,后来爸爸说让我也体验一下,可我贴得不太正,还是爸爸重新贴了。对联终于贴好了,火红火红的,还真有点节日气氛呢!

吃团圆饭之前要放鞭炮,这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的传统。放鞭炮很有讲究,事先要把鞭炮晒干晒热,不能有“潮气”,以免影响燃放。点鞭炮时要点双头,保证燃放时不断响。老人说,此时放鞭炮如果断响了,这一年都不吉利。哈哈,我压根儿不信!但我悟出了一点——过新年的时候,人们总是从方方面面图个高兴!

晚上,我们全家人吃了年夜饭就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奶奶、伯母和妈妈还忙着包饺子呢!包饺子很有意思,饺子里面包的有肉,有萝卜,还有包钱的呢。我问为什么要包钱,奶奶说,如果初一谁吃到有钱的饺子,一年都会有钱花的。哈哈,又是为了图吉利!

大年初一早上一起来,穿上新衣服,我和爸爸就给爷爷、奶奶、大伯们拜年。山东拜年要磕头的,这是我第一次跟着爸爸学磕头。给爷爷、奶奶磕头时,我的眼睛总是瞟着爸爸,爸爸跪下我也跪下,爸爸双手合十我也双手合十,爸爸弯腰我也弯腰,爸爸点头我也点头……给大伯他们磕头时,我已经不再依赖爸爸了。大伯还夸我聪明,会适应山东风俗呢!春节期间,我和堂弟形影不离,成了最好的伙伴,他还带我看了火车拉的装甲车,那真叫壮观呀!

十天日程到期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返回杭州。在山东过年真好玩,它让我玩得带劲,更让我了解了山东的风俗,增长了见识。

(指导教师:周小平)

教师点评

篇14:思念故乡的美文欣赏:远去的故乡

中国人的春运,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无数国人流动在我们这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

过年,一个美好而又温暖的词语,每年的春节无论身在何方,每个人都想回到家的港湾。如同候鸟有着飞往温暖栖息地的本能,过年回家,也同样不需要理由。千年传统文化的使然,让中国人如同候鸟回迁,千里迢迢也要走上归乡的路。那个叫做“老家”的地方,早已被我们视作生命的原点,它或许是在遥远的另一个城市,或许是在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山乡村寨。但,不管你身在何方,总有一种寄托与牵挂。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一首歌唱出了亿万华夏儿女的心声,也表明了这个特殊节日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因为过年,遥遥相望的亲人两两相聚,把散淡疏离的亲情心心相融。因为每一个人都深知,迎春节过新年,如同一场凝聚了亲情的盛宴,被赋予更鲜明的人伦色彩,让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中得以升华,在乡土滋养中得以愉悦。

过年回家,是一种乡情的复苏、一种亲情的补给、一种精神和心灵的回归。

遥远的归家路

每年有超过2亿人踏上归乡的路。

但对于奔波劳碌,生活在异乡的大多数人,这种幸福的代价不菲。

回家的方式:铁路、飞机、公路等

难买的车票、漫长的旅程……

回家的路,既远且长。

篇15:思念故乡的诗句

有关思念故乡的诗句: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3、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4、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苏轼《送贾讷倅眉》

5、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6、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7、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8、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9、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10、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11、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12、浮红涨绿鱼文起。——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13、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14、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15、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16、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17、归期犹及柳依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18、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0、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21、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22、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2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2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5、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26、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27、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28、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適《别董大二首》

29、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3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1、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2、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33、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王建《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34、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35、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36、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37、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38、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0、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清江《送婆罗门》

41、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3、诗酒社,水云乡。——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44、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45、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46、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7、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8、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49、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50、天外吴门清霅路。——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51、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52、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53、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54、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段克己《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55、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6、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7、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58、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59、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60、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61、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62、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63、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王建《羽林行》

64、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

6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6、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篇16:思念故乡的古诗

GG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佩玉之傩。

淇水HH,桧楫松舟。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是写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全诗每四句为一章,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远嫁外地的女子思乡怀亲的强烈感情。全诗情感缠绵往复,深沉蕴藉;语言凝练含蓄,清新动人。

汉乐府《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控诉战争带来的徭役之苦。诗人用浑朴自然的语句,写出了游子思乡不得归的百转愁思。全诗既不叙事,也不写景,而以肺腑之言、真挚的感情和痛苦的体验而动人心弦。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表现欲知家乡情事的热烈急切的心情。而最令诗人亲切怀想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诗中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体现了诗人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诗味浓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篇17:抒写思念故乡的诗句

1、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3、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8、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1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优美的诗句请关注: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 含有思乡情的诗句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1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9、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20、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篇18:故乡的小河

每年四月, 万物复苏, 小河也一点点脱去了它的冰外套, 带着浓浓的睡意向东流去。当冰面还未完全融化时, 我和小伙伴们就跳到那些残冰上, 捡拾石块去“轰炸”那些缓慢地随波逐流的浮冰, 看谁打得远, 看谁打得准。那种快乐, 永远无法忘怀。

到了六七月, 小河带给我们的快乐就更多了。我们经常拿着筛子去捞小鱼小虾, 收获是很多的。记得还在我很小的时候, 爸爸就把我放在大澡盆里, 顺流而下, 河边的柳条不时地抽打着我们父子俩, 我坐在大澡盆里大喊大叫, 爸爸则站在水里“开船”。后来我学会了游泳, 就不用爸爸保护我了。妈妈洗衣服的时候, 我有时也来帮忙, 一个小背心, 一条毛巾, 往往是等我满脸是肥皂沫的时候, 也没把它们洗干净。

到了九月、十月, 满河都是柳树叶、杨树叶, 好像一只只小船, 载着我无数的梦想, 漂向远方。爸爸会用石块在河里堵一个V字型的坝, 出口处放一个大筛子, 每天早晨我和爸爸都会去那儿, 从筛子里捡回好多大大小小的鱼。

十二月的时候, 小河上冻了。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去小河里打爬犁, 去享受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光滑的冰面上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打冰嘎, 一身汗水换来了一天天的好心情。

后来, 我的家从林场搬走了, 我也很少有机会再去亲近它了。可是, 经常在梦里, 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嬉戏着……

篇19:思念第二故乡

湖溪村是地处偏远山区的革命老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差,但村民善良,民风淳朴。他们不但对我这个“阶级敌人”未予丝毫歧视,反而认为我是落难到此,同情我,关心我,在劳动、生活上多方照顾,使苦难之中的我倍感温暖。如初到湖溪村,我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既不了解,也没有什么技能,许多村民就热情地给我讲解、指点,手把于地教我;村干部也根据情况,尽量给我安排适合我做的农活。春季莳田,我不会插秧,就安排我做沾秧根的工作:在尿桶里装上人尿和化肥混合的肥水,把一扎一扎的秧苗根部在那肥水里沾一下。这个活可以坐在搭在两个尿桶之间的扁担上,劳动强度要轻许多。这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我的极大照顾,对此我是心知肚明的。

当地干部及群众的照顾,使我非常感动,也增添了我克服困难,积极劳动的热情和勇气。三伏天抢收抢种时,我因一人来这里“改造”,带的换洗衣服不够,有时我就干脆脱掉上衣,光着背膀,身上晒得脱了一层皮又一层皮,最后成为黑灰的肤色,更加耐晒了,这博得了许多村民的啧啧称赞。寒冬腊月挑塘泥,赤着脚在冰冷的泥水中干活,我硬是咬着牙关坚持着,从不叫苦叫累。我这样做既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许和认可,也锻炼了自己的体魄。我如今80多岁了,身体还很健康,少有疾病,手脚灵活,健步如飞,这也可能是那几年“劳动改造”的意外收获吧。

湖溪村是清一色的曾姓,除了我这种特殊人物外,所有村民都有亲缘关系,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能互相帮忙。当地盖新房,当时都用自做的土坯砖,需要很多人来帮忙。做土坯砖要壮劳动力,既要有力气又要一定的技巧,干这个活我不能完全胜任。然而有些人家在盖新房喊亲戚朋友帮忙时,也把我叫了去。这不仅表示他们没有把我当外人,还是对我的一种特殊照顾:帮助盖新房干活,主人有茶点、饭菜招待,能解决我单身生活的困难。这里每到快要过年(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米果,也要请很多亲戚朋友来帮忙。有些村民也会把我叫去,和大家一起边打米果边淡笑,一起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我当时是被作为放我矛盾赶下来的,我的妻子、女儿也被下放在相邻不远的九堡公社,但我们不能在一起生活。我孤身一人在湖溪村,平时还好,逢年过节时就不免感到凄凉、痛苦、令我想不到的是,每到除夕夜晚,我的一些邻居竟然给我这个“阶级敌人”送来了一盘又一盘用小鱼、肉片、虾子和着面粉炸成的包子(果子),使我冰冷、麻木的心,顿时热乎起来。有位叫曾声仁的村民,甚至还在一次除夕夜邀请我去他家吃“团圆饭”。

1979年,我的错案终于得到平反纠正,我的党籍和公职恢复了。离开湖溪村时,因为运行李的车来得匆忙,我来不及和乡亲们一一话别,但仍有一些人闻讯赶来送别,有的还流下了惜别的眼泪。前几年,我利用一次便利的机会回到湖溪村,虽然只待了半天时间,可是乡亲们争相用茶点招待,临别时又争相送上产,还放了许多鞭炮,其亲情之热烈,十分感人。离开湖溪村30多年了,我仍然常常思念湖溪村——我的第二故乡,思念那些多年亲切相处而可亲可敬的乡亲们。这种思念,将伴随我的一生。

责编/木艮 插图/刘昌海

上一篇:学校后勤工作心得感悟下一篇:辅导员应聘--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