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营销策划案

2024-04-20

寿险营销策划案(精选8篇)

篇1:寿险营销策划案

康定中秋 情系长城

——2010年河北华康九十双飞携手长城特别企划案 背景:

2010年九十双飞辽沈战役是河北华康顺应趋势扭转局势的一战,也是为了河北华康聚焦火力打响2011,奏响开门红的序幕曲一场先锋战。所以我们必须以必胜的信念,保持高度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节奏,统一的行动势必达成各自的目标。同时以尊重规律,人性经营为八字准则建立河北华康团队荣辱观,不断的深化这个观念成为河北华康迈向美好未来的无形驱动力。分析预估:

辽沈战役第一阶段,计划完成价保100万,截止9月9日全省在册人力近1379人,实际预收价保71.89万,新增28人(含醒狮1人);首阶段实际开单人力130人,新增开单8人,开单率仅为9%;各市情况看来,沧州、石家庄业绩共占比58%,保定、石家庄开单人力共占比57%,沧州、保定共新增19人占比67%,沧州万元精英达5人占比45%。

本月确保业绩300万,差距229万;新增200人,差距172人;预估9月11——15日完成业绩119万,新增86人,9月16——25日需完成业绩100万,新增86人。

情景分析与目标分解: 1.情景分析:

1948年9月,在林彪指挥下的东北野战军进行了历时52天之久的辽沈战役,战役起初困难重重,由于人力装备上的悬殊,林彪迟迟未战,但最终还是坚定了信念,排除万难,与敌人展开了生死的战斗,其中万炮齐轰到围城冲锋的场景让每个观众的都震撼不觉,这一场景再次验证了古人之言:“一而战,再而衰,三而歇”的道理。

这一战,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念。这一战,统一了节奏,倍增了效率。这一战,统一了行动,排除了万难。这一战,统一了目标,改变了历史。

纵然敌众我寡,规律应战,英勇冲锋,格局瞬间突破!同样的九月,同样的困难,河北华康背负着崛起的重任,将历史重演,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为了坚定河北华康业务伙伴的信念,为了确保本次战役的圆满成功,经总经理室研究决定,在9月16——25日阶段,特企划辽沈战役之“康定中秋 情系长城”活动方案。

2.目标分解:

3.阶段划分:

企划案的运作

一、节奏运作

第一阶段:启动会河北华康辽沈战役为大背景结合中秋佳节为契机做好思想统一工作,对上阶段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分享鼓励,制造出良好会场氛围,以PK环境引导各部进行目标分解,随后下午督促追踪各部组织二次启动会,必须做好方案

宣导保单利益分析,晋升利益分析。第二阶段:

8天时间首冲,延续上阶段方案追踪,做好新方案引导,产说会,创说会,组织康定中秋问卷调查活动,按照各项指标50%必须打开出单面。

第三阶段:借献礼国庆61周年举办爱国专题早会,安排业务伙伴上台朗诵演讲,按照各自单位设备条件决定按市举办或按部举办,省公司会制作专项课件下发,旨在以国庆为背景引导业务伙伴爱公司爱岗位,强调出保险是福的观念,让大家为亲戚朋友传递保险信息。第四阶段:

抓紧颗粒归仓,九九重阳,弘扬团队精神,做好预警播报,组织各营业部促进高手帮低手的方式,做好拉、帮、扶、陪工作,帮助后一批有希望的伙伴达成业务目标。

二、活动支持

1、白洋淀高峰方案

2、西柏坡方案

3、绿色晋升通道

4、产创会支持方案

5、百渡工程

6、醒狮计划

7、专项课件

篇2:寿险营销策划案

量的考核,向业务员核发的报酬,通常即称为佣金。

营销员佣金来自何处,是一个较复杂的寿险经营成本核算问题。简单地讲,寿险经营成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生存(或死亡)概率,生存责任依据生存概率确定,死亡责任依据概率确定;二是利息率,长期性寿险,保险人都要向被保险人支付一定的利息(通常按复利法计算);三是附加费率部分,即保险人为维持经营而向投保人收取的合理费用。附加费率是

佣金来源之一,但占很小的一部分。

业务员的佣金主要来自另外两个部分,一是预提成本支出。所谓预提是指应未来年度支出的费用,提前支出使用。寿险企业在初年度支付的佣金一般都很高,原因是初年度的业务难度大、费用高,当业务进入到第六年以后,可采取自动转帐方式,固定成本相对降低。业务员佣金的另一个来源是寿险投资利润。寿险业有句话:不赚投保人的钱,但要管好、用好投保人的钱。假如寿险业只收钱不搞资金运用或资金运用效益不好,那十个公司得垮掉十个。这很像银行的储蓄与信贷。为此,寿险业均设有专门的资金运用管理机构。在这方面,寿险业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寿险公司没有利润,预提费用从何而来?如果把投保人的钱花

了,将拿什么去支付未来年度的长期巨额保险金?

以上可知,寿险业务员的佣金问题,完全是寿险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问题。

保险福利费用

保险福利费用 ↑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职工和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1)职工保险福利费用包括:

①医疗卫生费:指实行公费医疗企业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疗费、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以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卫生部门开支的事业及机关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经费;未参加公费医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职工的医药费;②文体宣传费:指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实际支付的文体宣传费,不包括学习费;

③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指对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设施各项支出与收入相抵后的差额补助费;

④集体福利设施费:指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集体福利设施费用,如职工食堂炊事用具的购置费、修理费、职工宿舍的修缮费用。不包括由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自筹经费开支的职工福利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

⑤其他:指上述费用以外,单位支付给职工的保险福利费。

(2)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包括:

①离休金:指发给离休人员的工资和按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发给符合规定的离休干部相当于1-2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贴及1988年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②退休金: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及1988年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③退职生活费:指按照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定期发给退职人员的生活费及1988年增发的生活补贴费;

④其他:指上述费用以外,单位支付给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保险福利费。

分红类寿险产品是属于非传统寿险产品的范畴,分红保险除了保证客户的保险利益外,投保人还有机会分享到保险公司经营该产品所产生的利润。

保险公司于每年会计年度末根据上一会计年度的经营状况,计算并确定分红保险当年度可分配盈余,将可分配盈余的70%按每张分红保单对盈余的贡献大小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保人。

红利来源

保险公司在厘定保险费率时,要预定投资回报率、死亡率、费用率等,由于保险是长期合同,在未来漫长的时间时,如果实际投资回报率、死亡率、费用率好于预计的假设,就会产生红利。

在保险实务中,寿险的保单红利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实际资金回报率、死亡率与设计产品时预定的利率、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可见,保单红利与投资收益、死亡给付密切相关。

红利公布

保险公司于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的第一季度内,将分红保险业务年度经营报告上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后,计算每张保单红利,并向投保人寄发《分红保险业绩报告暨红利通知书》,包括:投资收益状况、本年义盈余、可分配盈余、保单持有人应获红利金额、红利计算基础和计算方法。失效保单不享有中国人寿派发的红利。

资金管理

中国人寿对分红保险资金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分红保险资金全部上划中国人寿总公司集中管理运用,并且分红产品必须单独立帐、独立核算以保证分红保险资金的收益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红利监督

中国人寿经营的分红保险业务受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中国人寿每年三月一是前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报送分红保险专项财务报告,包括:分红保险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收入分配表和费用分摊报告。此报告必须经主管机关认可的精算责任人与符合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认可,并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后才能向投保人公布红利结果。

寿险营销通常指个人寿险销售业务。在组织销售的过程中,寿险企业根据对工作数量和质量的考核,向业务员核发的报酬,通常即称为佣金。

营销员佣金来自何处,是一个较复杂的寿险经营成本核算问题。简单地讲,寿险经营成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生存(或死亡)概率,生存责任依据生存概率确定,死亡责任依据概率确定;二是利息率,长期性寿险,保险人都要向被保险人支付一定的利息(通常按复利法计算);三是附加费率部分,即保险人为维持经营而向投保人收取的合理费用。附加费率是

佣金来源之一,但占很小的一部分。

业务员的佣金主要来自另外两个部分,一是预提成本支出。所谓预提是指应未来年度支出的费用,提前支出使用。寿险企业在初年度支付的佣金一般都很高,原因是初年度的业务难度大、费用高,当业务进入到第六年以后,可采取自动转帐方式,固定成本相对降低。业务员佣金的另一个来源是寿险投资利润。寿险业有句话:不赚投保人的钱,但要管好、用好投保人的钱。假如寿险业只收钱不搞资金运用或资金运用效益不好,那十个公司得垮掉十个。这很像银行的储蓄与信贷。为此,寿险业均设有专门的资金运用管理机构。在这方面,寿险业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寿险公司没有利润,预提费用从何而来?如果把投保人的钱花

了,将拿什么去支付未来年度的长期巨额保险金?

以上可知,寿险业务员的佣金问题,完全是寿险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问题。什么叫做责任津贴

篇3:寿险电话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目前, 中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保险需求呈现多样化, 但国内寿险产品创新能力弱, 同质化明显。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分析, 90%以上的国内保险产品存在相似性。各保险机构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设计出灵活的险种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寿险电销要想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必须首先了解顾客需求,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产品。

由于电话营销的特殊性, 根据4P营销策略组合中的关于产品和价格理论, 电销产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标准化且简单易懂、保障功能为主兼顾储蓄功能、价格有竞争力。

二、价格策略

就一家企业而言, 定价策略与其经营战略、市场定位息息相关。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生存定价策略, 目的在于定价收益可维持企业基本运作即可;二是最高收入定价策略, 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现金流;三是最高利润定价策略, 目的在于获取最大利润;四是最大市场占有率定价策略, 即可以不计成本的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以图后续发展。

由于中国的熟人社会效应,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都乐于找业内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因此电话营销这种基于陌生销售的方式所采用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两种:优惠打折价格策略和低费率价格策略。电话营销优惠打折价格策略是指保险公司针对现有产品, 在其当前价格的基础上, 为通过电话营销渠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给予折扣进行销售的策略。这种策略在对于财产险, 尤其是汽车保险的运用上已经非常普遍。

对于寿险电销正处在市场开发期, 由于电销中心在初期投入成本较大, 而市场开发期的经营目标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当前适宜于寿险电销的产品定价策略为低费率价格策略。所谓低费率价格策略是指在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保险费率定价空间之内, 以低于公司内部传统渠道同类产品的费率、或低于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费率来确定保险产品费率价格的策略。

三、渠道策略

多数保险公司在电话营销渠道的展业形式上选择了自建电销中心的做法。由于在电话营销中心需要在场地、软件系统、硬件设备、数据、客户资源方面的投入, 因此保险公司采取自建电销中心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服务于公司的长期战略;二是成本可控度高;三是客户数据安全。

但这样的展业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人员流动性大, 培养成本高, 难以形成稳定的高生产力;二是人力资源成本大, 电话营销人员的用人机制不同于传统的代理人模式, 代理人模式的用人成本仅有新人期的培训成本和销售产品的直接佣金成本, 电话营销人员则普遍采用劳务派遣制用工形式, 除上述成本之外还有固定的薪酬支出。

通过对4P营销策略组合中有关于渠道的理论的学习, 寿险电销作为以实现信息快速沟通的一种全新渠道, 也可采用外延式的扩展渠道。一是银行渠道。保险公司可以与银行进行合作, 派遣电话营销人员进驻银行的客服中心, 使用银行的客户数据以银行名义进行销售。这样的合作模式尽管受制于银行, 合作成本高, 但使用银行的客户数据精准度高, 可以精确定位消费者, 有利于销售效率的提升, 从而扩大市场规模。二是代理机构渠道。保险公司也可以选择第三方代理机构开展外包合作。这样的合作模式, 需要保险公司派驻人员对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保险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同时开展现场管理工作。

例如在电话营销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招商信诺人寿, 采取的就是银行项目合作渠道;中美大都会人寿则采取的是自建与第三方代理机构外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

四、消费者定位策略

寿险电销的消费者定位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对于寿险电销而言, 准确的定位应是保障高、有固定收益、投保便捷。当前的客户关注的不仅是投保后要有确实的保障, 更加关注在没有发生风险时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固定收益 (或分红) , 且投保手续要简便, 保险条款要简明, 售后服务要辩解, 理赔给付要迅速。

从表1的人生阶段, 再结合4C营销策略组合中的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将寿险电销消费者群体定位为25-45岁, 已婚有子女, 且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男性。通过对数据的筛选、细分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客户进行重点拨打, 应会取得良好效果。

篇4:我国寿险营销创新的法律思考

关键词:寿险营销机制;创新;保险消费者;法律思考

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保险市场包括寿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寿险营销机制创新既是寿险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也是寿险公司得以保持活力、经久不衰并求得发展的重要因素。时至今日,寿险公司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营销机制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与此相反,相关法律制度尤其是营销机制创新中如何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建设却显得十分的滞后,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和误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和接受保险服务时受到的侵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从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角度出发,对寿险营销机制创新进行法律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寿险营销创新中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寿险营销中固有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式合同、条款专业技术性强以及合同履行期限长等基本特性,保险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例屡屡发生。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掌握的资料表明,在寿险营销领域中,消费者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一是“霸王条款”多。如寿险公司单方面调整费率、不告知消费者、条款措词模糊、保险理赔手续繁琐、私自制定“土政策”拒绝赔付等。二是保险营销中误导消费者投保。一些保险代理人采用误导、不如实告知、欺诈等手段吸引保户,对责任免除条款及退保不进行必要的说明,甚至骗取、挪用保费,造成投保容易理赔难。三是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个别分公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争揽业务,应赔不赔,引发纠纷。

二、寿险营销机制创新中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一)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性质不明

《保险法》没有明确地提出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宗旨和原则性规定,也没有将保险消费者保护作为政府监督管理保险活动的出发点和法定监管目标。如此一来,保险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原则在《保险法》中的“统帅”地位并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的权利也没有明确,而是散落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部分,造成消费者权利被完全分散和割裂。因此,在现有的保险法律框架下和错位的政府监管理念限制下,要做到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是困难的。

(二)现有法律对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定位不清

我国现有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关系,也未明确规定其行为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保险业行业法,《保险法》没有体现出保险活动中保险人与消费者之间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一方为“强者”和另一方为“弱者”的基本特征,对作为强势一方进行更多的强制性规范,也没有集中规范和明确保险人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对保险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关系界定不明确,势必导致在二者博弈中,消费者利益受损。

(三)保险合同“霸王条款”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社会媒体对不合理格式合同称之为“霸王条款”。保险合同属于格式合同的一种,其条款由保险人单方面拟定和投保人被迫接受的不合理状况,一直受到人们的指责。由于平衡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力量的法律保护制度不完善和政府监管的缺位,普遍存在“承保、理赔两张脸”等违法违规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不合理条款如单方面调整费率,不告知消费者;条款措词费解;保险理赔手续繁琐;私自制定“土政策”拒绝赔付等。

四、完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寿险营销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寿险营销创新的前提是诚信守法和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利益。但我国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缺陷,保险人违法违规经营屡屡发生、保险消费者权益损害严重,保险营销创新无法真正实现。笔者认为完善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界定保险消费者的法律地位。

投保人购买保险产品、接受保险服务是一种消费行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法律属性上应属于消费者,其消费行为除适用《保险法》外,还应当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的保护和救济。作为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行业法《,保险法》应全面、系统体现保险消费者法律保护的政策,开宗明义宣示《保险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寿险营销理念创新才有了法律上的支撑。

(二)大力发展和规范保险中介机构。

借鉴发达国家保险营销机制创新的经验,鼓励保险中介的发展,培育中介市场,其关键在于实现中介机构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完善规范中介的法律制度。首先,严格寿险营销的准入,监管部门和保险人对已经通过保险从业人员的审核必须要加强;其次,中介机构要有科学的治理结构、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内控机制。提高保险代理人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针对保险人及其代理人、经纪人等的违规、侵权行为,保险消费者应以法律法规为武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实现自身的合法权利。

(三)完善保险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保险监督管理制度包括:1.明确保险监管的目标。2.适度放宽对保险条款、费率的统一限制,鼓励各保险公司设计、开发新险种,推进新的服务。3.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执法力度。4.监督保险企业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保险人创新使用新的营销渠道包括网络营销等,保险信息不对称,政府需要监督保险人建立一个信息体系,以尽量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向消费者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条款的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

[1]关明明:《论我国寿险营销机制的发展与完善》,载《保险研究》。2002.07.

[2]王晓云,郑玉敏:《论我国寿险营销模式的创新》,载《商业研究》。2005.03.

[3]姚飞:《中国保险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载《中国政法大学》。2006.10.

[4]谭军:《国寿险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探讨》,载《昆明理工大学》。2006.05.[5]陈凯:《中国寿险营销制的内缺陷及其变革》,载《发展研究》。2007.04.

作者简介:

篇5:寿险营销步入中国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十二期,2000-06-30,作者: 杨育生,访问人数: 1010

启拓市场经济纵深发展之瓶颈

挑战国人传统生活理念

当国人还只习惯于把营销活动同有形的物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寿险和寿险营销,这一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服务方式正在向我们姗姗走来。

大概是一年前吧,京沪的大街小巷突然出现了许多挂着醒目标牌的保险咨询台;而当地居民发现:傍晚或是清晨时分,自家的房门越来越多地被一些陌生人敲响。这些“不速之客”一般都是衣冠楚楚,手里捧着一大叠子印刷品,脸上堆着温和的笑容,照面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您好!我是推销保险的。当人们从这些人手中接过印制精美的寿险介绍资料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料上所介绍的服务将可能成为自己消费的对象。而不论你现在对它的态度是肯定或是否定,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个人寿险服务正在向我们走来。而且也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知道,在中国营销业又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寿险营销”,而这些推销寿险的人当然就是“寿险营销员”了。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对“寿险营销”是这样定义的:“寿险是人身保险的简称。它是一种保险,也是一种合同。当您拥有一份人身保险合同的时候,你的生、老、病、死就多了一份保障,生活会更有品位,人生便更有信心。寿险营销就是通过寿险营销员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出色的工作,良好的服务,把人身保险知识介绍给广大客户并得到他们的认同。”熟悉西方文化的人可能会记起,在一些海外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上门推销的保险营销员形象。在西方国家,寿险营销是得到社会广泛承认与尊重的职业。因为它送去的是人生美好的祝愿与生活切实的保证。日本的柴田和子,就曾以每年1000余万美元的营销额而成为当今世界寿险营销的巨星。但当这些形象出现在自己家门口时,我们则有些猝不及防“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市场经济副作用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等因素,致使人们对这一全新的服务方式抱有很大的偏见。1994年,当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A)公司进入上海,试图在中国这个巨大的人寿保险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时,却在一些早有“预防”的百姓家门上出现了“谢绝推销保险”的拒客字条。而一向以宽容、观念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而著称的中国首都北京,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前段也居然流行起大意如此的谢客字条:“谢绝卖保险者敲门”。在中国寿险被广泛接受,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中华民族寿险业在推销保险的同时,更在进行着一场观念更新的革命,任重而道远。因此在认识差距、借鉴经验的同时,必须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参照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服务业是最具前途的领域。而人寿保险就是目前我国最重要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西方保险公司等待着中国大门的开启。同时,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考察,这一领域也已逐渐成为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桥梁。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当社会保障体制全面改革后,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发展势必要有商业性的人寿保险与之配套;否则,社会保险将没有生命力,不会持久下去,也不利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的稳定。

中国最早的寿险营销业始于四年前。当时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引进全套国际寿险业运营模式在沪上展业;1994年,素以灵活饮誉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也悄然将经营重心移至人寿保险;太保以至人保也随后开始了寿险业务。但目前我国的民族人寿保险业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参照西方国家,应该说我国的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业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的;并且原来的社会保障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的总保险额为600亿元,人寿保险额不足200亿,不到保险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在国外,人寿保险额均为保险总额的一半以上。并且就保险密度而言,我国人均保费仅1.4美元,还不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我国的印度,更与日本、韩国等相距很远;就保险深度而言,我国寿险业保险费用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就保险从业人数而言,我国寿险业执业人数同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300人就有一名寿险营销员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说明,在我国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为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地位还是从属的,中国的寿险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开来。

客观地说,我国人寿保险业与发达国家人寿保险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这首先表现在保险意识、保险观念上的差距。中国寿险执业者必须同中国两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和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锅饭”状态下形成的生、老、病、死国家保险的思想作斗争。二是人寿保险行业经营观念上的差距。作为一种刨造性的服务部门,保险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售出保单,更重要的是要绝对履行保单上所承诺的服务。保险公司的宗旨座该是:共同努力,创造出一流服务,全方位满足顾客需要。三是人寿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上的差距。国外发达国家人寿保险业高度发达,集约经营,向深度发展,力争为消费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中国人寿保险业目前还处在向广度发展阶段,粗放经营,甚至还处在“古庙”“垦荒”阶段。四是专业技术上的差异。五是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上的差距,并且国外人寿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也不能直接应用于中国。

针对上述状况,中国的人寿保险业要想尽快地缩短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推进策略。在现有条件下,中国人寿保险业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寿保险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国情文化背景。同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是从两千年的农业经济发展而来,现在尚处在二元制结构中,并且浸润之中的传统的儒家东方文化祟尚和强调的是家庭观念、集体主义和互相协作精神,因此,寿险营销就必须立足这种国情,在把人身保险知识介绍给广大客户的同时,在执业初期,必须把观念传播放在重要位置上。

巨大的寿险市场期待着优质的服务,而优质的服务呼唤出色的营销人员。正如英国鹰星保险集团主席李署先生所言:寿险业最重要的是寿险营销员。

因为寿险营销渗入性较强、分散面广等一些不同于其他商品营销的特点,入户直销一直被证明为最快捷、最有效的展业方式。而就入户直销而言,开始我们可能会首选自己的熟人、朋友,但这些“关系”毕竟是有限的,“陌生拜访”似乎也就无从避免。

在寿险业发达的西方国家,顶尖的寿险营销人员肯定也是位顶尖的“陌生拜访”的专家。但中国目前的人文环境、交往习惯、居民防护等是否适合“陌生拜访”,却是每一位营销者必须弄清楚的。要知道,即使是在西方世界,在隐私意识大觉醒的二、三十年代,这种“陌生拜访”也同样招致过鼎沸的怨声。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曾对其属下寿险营销人员进行的遭遇统计证实:在20户对敲门作出反应的家庭中,只有一户准其进屋攀谈,余下的举动“不用了,谢谢”算是最客气的了,诸如“讨厌”或打开门后再“砰”地一声关上则是家常便饭。面对如此的观念,面对具备这些观念的消费者,对于刚刚唤起民众注意的中国寿险市场来说,寿险营销员无疑是寿险业的生命。作为拓荒的第一代寿险营销人员,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价值共生。他们必须依靠自身的高素质、高智慧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把中国的寿险营销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而目前国内寿险业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也恰恰正是人才瓶颈制约,缺乏大量的寿险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加快对专业人才、实用人才的培养,迅速扭转大学保险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保险公司需要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同业公会要统筹考虑并担当起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职责,尽快培养出大量的适合中国保险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第三应该创造一个保险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保险专业人才的一定的有序的流动是现阶段中国人寿保险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为了使寿险公司业务长期稳定发展,有必要给个人业务员提供稳定的保障,包括参加社会保障、公司为其提供养老保险等。

各个保险公司在进行寿险营销员的招考中,还必须强调:“要做代理人,先做好人”的训条。对严重违规的寿险营销员,国际寿险业的通行作法是行业共同通告“终生封条”。但在中国,即使在北京市保险行业公会成立已相当长时间的情况下,具体的、针对性的寿险营销员行为规范一直未见出台;唯一的举措是寿险营销员将要参加十月份人民银行组织的统一考试,以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后方可执业,这将对规范寿险营销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面对众多虎视耽耽准备在中国抢滩占地的外国寿险公司,中国寿保公司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从树立和塑造自身形象、满足客户需要着手。

自从打开国门,每一轮商机都是对中国同业者的挑战。从最初的服装业到后来的家用电器;从家庭轿车到家用电脑、多媒体;甚至从日常的洗涤用品到我们口中喝的饮料……我们都是在同拥入国门的外国公司进行着艰难的抗衡,每一次,我们都似乎做得不尽如人意。这一次呢?这一次我们依旧不能轻率从事。我们只能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做得更好上面不是等“入侵”者出现失误。作为中国的寿险公司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用今天把握未来”应该成为所有寿险公司的宣传口号,并作为同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作斗争的精神依据。

“以不懈努力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成为寿险公司的管理宗旨。

寿险公司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塑造自已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这可以考虑从公益广告、大型公关活动着手,也可以通过投资兴建老人公寓等社区服务体系来提高地位。

寿险作为一种服务,应该结合消费者的需要,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新险种。例如就结合以上“陌生拜访”的困惑,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出团体人寿险等。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出能满足普通百姓家庭需要的、大众化的保险产品及能通过电脑安排满足不同家庭或个人需要的保险产品组合。

可以借鉴中国国情,在繁华地带搞产品咨询的方式,采取边介绍、边销售的方式。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采取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其保费收入已突破7亿元,约占全系统总保费收入的17%,市场占有率接近60%。平保在北京开展的大型寿险咨询活动在今年春节达到一个小小的高潮,在北京市繁华地带的上百个咨询台前,人们络绎不绝,仅在2月17日至3月4日的14天里,公司就收到5500份保单,平均每天超过300份,保费达到200万元。

篇6:从理赔看寿险营销

从理赔看寿险营销

山东分公司核保核赔部岳书锋

国际寿险行销研究协会(即limra)在寿险行销行为准则中写到:“保险是一个服务、销售、再服务的行业。”我们知道,寿险营销是一种文化,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寿险市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保险的保障功能最终体现在理赔上,是检验保险是否诚信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寿险营销是否成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2003年吴定富主席在“世界经济发展与企业信用论坛”上演讲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保险公司经营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这也说明了理赔与寿险营销是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的。关国亮董事长说过:保险业最重要的两个字,一个是“信”字,一个是“责”字。从寿险营销到理赔都离不开这两个字,从理赔的工作来看寿险营销,可以在新的角度发掘寿险营销的本质和作用,提高寿险营销的意境,把营销服务与理赔服务合二为一,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范围和水平,才能在保险业国际化的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不难发现,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无论是中资保险公司,还是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以各自特有的营销理念,切分保险市场这块大“蛋糕”。

一、寿险营销重在专业

“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是十几年前由美国友邦保险带入中国的,并成为目前寿险业营销主渠道,眼下“代理人”业务已占整个寿险保费规模的80%。信诚人寿的ceo谢观兴曾说过,中国保险业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你必须要专业,必须迎合人们的需求,如果单靠卖关系或者卖新产品,你在保险这行里都不会做长的,你要根据每个人的需求为他们做出专业化的规划。

那如何做到寿险营销的专业化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寿险营销员要懂得一些必需的寿险理赔知识,知道如何在理赔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产品规划方案,专业理赔产生的是专业的寿险营销体系。

同样是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眼下更多寿险公司,尤其是新的“中外合资公司”,主打的是“精兵开道”战略,即专门挑选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寿险规划师来完成为客户量身定做难度较大的展业。这样的趋势是未来寿险营销员发展的大趋势,势必对粗放式的营销员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要改变这种状态,在未来的寿险营销领域分得一块大蛋糕,就必须做到专业,没有专业化就不可能成为“精兵”,也就不可能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寿险规划师。

二、寿险营销重在服务

服务是连接保险公司和客户的桥梁和纽带,“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优质服务是创造价值的起点。“服务第一,销售第二”是保险发达国家业界经营管理的重要道德准则,登陆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以“服务取胜”。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普遍增强,千篇一律的保险产品不再能打动客户的心。如何设计新的保险产品组合,如何让自己组合的产品具有独特个性,以便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就成了各大保险公司寿险营销的努力目标。从理赔保险保障的角度来设计组合产品,要比单纯从产品本身来组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的优势。

所以寿险营销就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较中国内地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价格,可以发现,没有一家公司具有突出的价格优势。因此,比较价格的意义不大。各保险公司都清楚地认识到,在此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打造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占领市场。新华保险的个性化的寿险营销渠道如何走呢?我认为从理赔着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赔服务是提高营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渠道。新华保险理赔品牌的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为寿险营销的创新提供了一条个性化服务的道路,有了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保障的基础,寿险营销个性化就有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完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中国保监会曾披露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服务已经成为保险消费的主导因素之一。55.8%的被调查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对售后服务的重视程度,仅次于对保险产品实际保障能力和价格因素的重视。由此看来,在老百姓日益关心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之时,保险公司更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理赔服务是售后服务的关键环节,体现的就是寿险营销的质量,这种环环紧扣的关系也说明了寿险营销必须要考虑到客户在理赔方面的需求,避免形成各自为政、互不干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的效率低、问题多的局面。

三、寿险营销重在诚信

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保险是一种隐形的产品,它主要依赖员工的服务去完成。所以,诚信服务是寿险业在竞争中致胜的关键。实事求是地介绍保险产品,真诚地搞好理赔服务,用心地帮助客户解决实际困难,是保险公司赢得客户的根本,是寿险营销的本质的原则。新华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诚信新华》和《易赔通》的推出、十大理赔服

务承诺的公布,为新华寿险营销提供了诚信的基础。

从理赔的工作经验来看,通过营销员宣传理赔知识是提高诚信服务的有效手段。个人寿险客户基本上是通过营销员的不断拜访得来的,因此客户与营销员接触比较多。营销员在拜访客户、向客户宣传介绍险种时,介绍公司理赔服务和应注意的事项,使客户掌握一定的理赔知识和保险知识,以减少投保人、被保险

人错位的情况出现,并使客户能初步判断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这样就提高了营销的专业化和诚信化的服务。

现在的寿险营销往往是只管当时的成绩,却忽视了后续存在的问题,忽视了诚信的建设。我们知道,购买了一个不符合自己需要的险种的客户,一旦发现后,公司的诚信丧失得一干二净,退保不可避免。一些销售人员和兼业代理机构夸大回报、误导客户,就是因为不了解理赔,不了解公司如何为客户提供保障和保障的范围,甚至不了解保险责任,或者故意避免涉及到理赔,导致了一系列的诚信问题。引用麦肯锡一句话:客户对保险业信任度低是导致高退保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麦肯锡分析,我国20%的退保人将欺骗作为退保的理由,该比例远远高于出于手头紧张、对服务不满、不满意分红保险保单收益等因素而提出退保的客户所占比例。近10%的寿险客户宁愿自己承担经济损失,也要退掉手中的保险保单。可见,逃避理赔、不了解理赔是大部分寿险营销人员的致命伤,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自己职业的发展。

保险公司是诚信建设的主体,如果家中没有闲钱却指望着购买分红保险发财,那就是保险公司在误导客户;还有重大疾病,保险公司理赔和代理人宣传、和客户的理解相距千里,是客户的错还是代理人的错;诸如健康告知、代签名、分红演示等等,引发的纠纷就不一一列举。销售人员是整个保险销售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长此以往,寿险营销别说客户资源枯竭,怕最后销售人员也是千金难觅。乱世用重典,寿险营销必须立足于诚信,立足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保障,对那些不顾理赔、不管保障、抛弃诚信、只顾绩效的寿险营销行为坚决制止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大展宏图。

四、寿险营销存在的问题

寿险营销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产品、服务、队伍、网点、管理,众说纷纭。不必讳言,十多年寿险营销仍处于低层次粗放式的发展管理模式,期待着我们的创新。缺乏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成了现阶段寿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保险销售模式中,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卖出它们的保险产品,而在保险营销模式中,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从涵盖的范围而言,保险销售只是保险营销“冰山上的一角”;保险营销包括了对目标市场的分析和选择,以及相应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和宣传促销策略相互协调一致的整合关系,即营销策略的组合或整合营销系统。随着寿险营销的发展,后援服务特别是理赔服务系统已经成为寿险营销系统的有效补充,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赔服务是寿险营销创新发展、保险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颗重要的棋子。

寿险营销的创新,必须把产品、理赔服务有效结合,合二为一,利用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去为客户打造最佳的营销方案,以此为基础,寿险营销就有了创新的最佳切入点。

综上所述,针对保险市场转型带来的消费行为、消费意识、消费需求的变化和保险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寿险营销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保险市场的变化带来了消费者行为和动机的较大变化,消费动机与行为更趋理性和实效。这些变化无疑对当前的保险营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调整营销策略,对激发潜在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7:寿险营销八大管理3页

就营销管理而言,管理就是给予服务和帮助,领导就是给予支援和关怀。作为管理人员,不要老想着去管束别人,控制别人,只有真正诚心地去帮助别人,让别人从心里接受你,从内心里愿意跟你共同做一件事,这才形成了所谓的管理。从管理的人性方面和管理的整个组织运作过程来看,可以把营销管理归纳为八个方面:

一、营销管理是创新的管理

过去我们讲营销成功的真谛就是“简单坚持”,这种说法对于个体而言是正确的,任何一个营销人员,无论其天资多好,技能多高,离开了日复一日的简单坚持,离开了对寿险事业的痴迷不悔,他都不会到达成功的顶点。然而,对于营销团队和营销管理来讲,仅有简单坚持是不够的。市场的扩张,产品的丰富,竞争的加剧,客户素质的提高,这一切迫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方法,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方式上寻求创新和突破。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伴随明年的高速发展,可能在我们的经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是畏缩不前,是放慢速度,还是勇往直前,同时大刀阔斧地解决问题,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主管都会面临的选择。其实,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自然的、正常的、进步的,因为问题本身意味着价值的存在;只有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提高管理水平,在发展中提升品质,你的团队才能够形成整合竞争力和长远竞争优势。又比如关于关键指标问题,我们当然期望团队的各项指标都非常优异,但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高速扩张时期,往往会出现某些指标不尽人意的状况,这也的确造成部分主管的困惑和不安。在这里,有三点建议:第一,不要唯指标而指标。营销是具有很强的人性化、快变性、系统性的管理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改善空间和表象压力,营业部经营中,应该能够清晰地认识和判断主要矛盾,容忍和忽略发展中的枝节问题和一定程度的指标起伏。第二,关注核心指标。各级主管应在不同阶段、不同组织关注核心指标。第三,常然不是必然。规模的扩大、速度的提高并不一定出现品质的下滑,营销运作应在合理的品质范围内追求扩大规模,提高速度。还有就是关于如何看待心态、技巧、习惯和知识(即KASH),以及如何理解差异化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目前阶段,有四个大于:即统一大于差异,计划、组织的目的是达成统一的意识和行动,统一比差异更重要;追踪大于激励,领导、控制的目的是达成有效追踪,追踪比激励更重要;心态大于技巧,在寿险初级市场和社会传统文化双重压力下,业务队伍的心态建设比技巧培养更重要;习惯大于知识,在销售队伍的管理尚无制式运作之前,习惯养成比知识灌输更重要。那么,创新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越“高级”、越复杂就越具有创新性呢?在我们日常的营销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非常先进的管理工具在推广过程中却举步惟艰,销售队伍对它缺乏热情,实施效果也不甚理想。是工具本身有问题吗?当然不是。其实,专业化要一定的结构、一定的流程、一定的品质、一定的基础、一定的技能来支撑。缺少了这些,就好比给东风卡车加最高级的97号无铅汽油,卡车一定跑不动,因为它的柴油发动机“无福消受”这么高级的燃料;所以,专业化决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差异、渐进的过程。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讲,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的,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营销管理是人性的管理

人性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从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到荀子的“人性本恶”,再到老子的“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关于人性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西方现代管理学中也有所谓X理论和Y理论。人性的复杂性与善变性在营销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从消极的方面看,人天生贪婪怯懦、自私妒忌,好逸恶劳;从积极的方面看,人性中又充满挚爱与宽容,责任与奉献,进取与坚韧。营销,从根本上讲,就是把握人性,通过教化和引导,约束和激励,锻造和磨练,帮助销售人员克服消极面,提升积极面,从而超越自我,达到成功的顶点。

作为一个营销管理者,帮助你的伙伴获得成长,是你的团队取得佳绩的必由之路,也是你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真诚。每个销售人,不管他官职大小,财富多寡,学历高低,他的内心世界都是敏感而丰富的。要让他对你敞开心扉,你要首先对他敞开心扉,永远不要以强权获得服从,永远不要以欺骗达到目的。这样做可能会暂时得到你想要的,但你同时也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名誉和信任。而且,这种行为对销售队伍的伤害将是深刻而持久,甚至无可挽回的。

人都渴望成功,寿险营销更是一个崇拜英雄,崇尚成功的行业。要告诉你的伙伴:成功,绝不是凭借个人能力达到的最高境界和最佳效果,真正的成功是通过个人与团队的协作,达到个体所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和境界。同时,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地位、收入、名誉的提升,成功更在于让别人从内心接受你的人格、认同的你的成绩。要真诚待人,当你的伙伴取得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进步,要发自内心地去祝贺他;当他遇到挫折而沮丧失意时,你的关怀和安慰会带给他无比的温暖。

谨守切颉榭 矩之道,秉持感恩之心。所谓“ 矩之道”,就是你对前面的人怎么样,后来者就会怎么样对你;你不想上司怎么样对你,就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下属;你不希望甲部门拖你的事务,你就赶紧处理乙部门的事务;当我们因上司对待我们的方式恶劣而感到不快时,想想自己是不是曾经这样对待部下。秉持感恩之心,要感谢家人的无私关爱,感谢同事的真诚帮助,感谢客户的殷殷眷顾,感谢公司的学习机会,感谢国家的发展环境。以感恩的心,能够化解很多困惑我们已久的管理难题,因为感恩,所以没有埋怨,没有借口,没有斗争,只有良好的沟通与互动,管理才能落地生根。

三、营销管理是激情管理

我们一直在探讨,靠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驱动,产生持续的、积极的、超越个人体能和精力极限的持久动力。在营销管理活动中,仅有激情是不够的,而没有激情更是不可想象。如果你和你的队伍对自己的能力心存疑虑,那你们一定不会获得成功,没有信心的人注定是一个失败者。成功的销售人员善于从每一件小事中汲取自信,而事业的成功又会赋予人信心。有了信心,成功就向你靠近;没有信心,别人很快就会觉察并对你不屑一顾。“人必自轻而后人轻之,人必自信而后人信之。”让你和你的伙伴信心和意愿得到张扬,激情之火持续燃烧。要善于把握节奏,适时激励;要根据情境,及时引导;要率先垂范,感染他人;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当然,激情不是一时的激动,也不是盲目的冲动,如果是这样,充其量只是一种心动而已。激情是建立在理性的思考之上,激情是产生于明确的目标之上,激情是根植于周密的分析之间,激情是熔铸于崇高的理想之中。在销售中缺少了激情,工作成效不会看好;一时的激情、会有阶段性效果,但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断续的激情,工作绩效会变得起伏不定;丧失了激情,肯定会一无所成。激情源于博大的梦想,激情激发成功的渴望,激情体现于细小琐碎的工作,激情带来高效、持续的投入。我们要善于抓住动心的一刻,倾注热情的关注,激发倾情的投入,以达成持续的发展。

四、营销管理是团队的管理

高绩效团队的评价指标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团队目标的达成;二是团队成员的持续活力;三是团队关系的健康状况。

建设高绩效的销售团队,明确营业部的组织核心和经营主体就尤为重要。六项基础管理存在与否是营业部经营的基础和开始;六大运作系统健全与否是营业部成长和成熟的标志;建立在六大运作系统基础之上的营业部经营计划、整体规划和经营哲学是营业部基础管理和制式运作的灵魂。

就营业部而言,营业部主管是其经营主体,主管意愿决定了增员的质与量。1+1增员只是手段,而良好的团队氛围是人,尤其是留住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对于新进人员,给他们远景的规划,而不是简单的高官厚禄的许愿。这样的人,必然有更大的企图心,更长久的自我规划,更大的主动性,更稳定的心态和更少的抱怨。这样的人会给团队带来积极的氛围。就主管而言,不应是只会举拳头、喊口号的草莽斗士,而应是现代儒医,有使员工向自己表露心迹的才能,有诊断问题,对症下药的能力。

最后一点,要从小事做起,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正确、更完美、更加一丝不苟。当一个团队能共同做一件小事的时候,这个团队就成功了。

五、营销管理是节奏的管理

合理的节奏就象人跑步,每次迈一条腿,交替前行;混乱的节奏则是两腿各行其是,争相向前,其结果只能是勉强蹦着走甚至跌跤,毕竟,蹦着走远不如跑快。在营销工作中,无论是销售过程,还是销售组织(比如销售专业化流程),都有细致的流程。如何将每一个机械的流程运作得顺畅、规范、高效率、高产能,这就要求我们将每一个环节贯穿为一种有效的、流畅的,没有外力和人为附加的过程,这就是销售的节奏。

对营销运作流程精心的规划、熟练的把控和富有创意的策划是营销管理的核心,对营销队伍激情的适时引导和对于各系统运作的统筹安排是营销管理的关键。比如,关于营销节奏问题,我们强调首期启动,即一年的关键在首季,季度的关键在首月,月度的关键在首周,一周的关键在首日。经验表明,好的首期启动,会将队伍的业绩稳定于一定的平台,将队伍的士气拉升至一定的高度,只要后续动作得当,业绩会在高水平上得以维持。又如关于增员节奏的问题,从各机构的分析,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完成任务有

难度的单位,往往在考核月人力增长,在考核月后大量脱落,究其原因,主要是主管利用新人的缘故客户来冲业绩,考核之后,由于缘故客户用尽,又没有得到适当的培训,导致新人因技能不足大量脱落。而一些绩优单位则习惯将大量增员放在考核月后两个月,这样新人有时间得到充分的培训,并在市场上实践、改进自己的技能,从而从容度过生存期。如此往复,整个团队也形成了增员的良性循环。

六、营销管理是目标的管理

所谓目标,就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是为解决问题所制订的总体设想和希望达到的具体结果,是一个组织奋力追求的未来状况。目标的设定不是简单地与自我过去比、与团队现状比、与计划达成比、与竞争对手比。与自己比只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士气,与同业比只是为了了解与对手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与自身需求比,那才能寻找到真正的目标所在,更重要的是与市场空间比,那才能看清施展才能的真正空间。目标的设定应以依据市场的空间、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个人的成长、提升组织的发展、创造最大的价值为出发点。目标设定要讲求实践性、激励性和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实践性,就是目标设定要根据发展阶段、队伍现状、拥有资源、外部环境和未来趋势,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可行性,不冒进,不保守。在操作上,可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逐项考评,随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我们可以设定每一细分指标的正常值,从而在目标达成出现异常时,能够很清晰地发现问题所在,并知道应在哪些方面加以强化。从激励性来讲,较高的目标设定,可以激发潜能,使其心理状态、工作效率和资源贮备都去适应达成高目标的要求,这样,最终结果往往会超出预期,正所谓“取法上上,可得其上”。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高目标的设定,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队伍稳定、组织发展、生活品质提升的必要保证。高目标的达成,意味着销售人员较高的收入水平,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主管的晋升和组织的发展。所以,一个真正具有强烈企图心和自我成长意识的主管是从不畏惧挑战高目标的,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获得。

七、营销管理是计划的管理

计划是经营思路、经营目标、经营行动方案、执行人和时间、最后达成的效果,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把事情做到高效有序。一个好的计划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满足团队和个体的利益需要;第二,改善关键业务流程,促进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促使资源合理调配、组织灵活调整。缺乏灵活务实的计划管理会导致组织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机能失调,而好的计划管理能在协调有序中增强适应变化的能力,达到高效有序。同时,长期细致的计划管理能够使团队形成制式化的运作模式和规范的流程,这一切最终导致队伍品质和业务品质的有效提升。

营销人员也许有一种感觉,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营销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变幻莫测,客户偏好难以琢磨,这些都使计划显得有些滞后。所以,我们不仅要强调计划的科学制定,更要关注计划执行中的调整与纠偏。当计划与实际出现差距时,要具体分析。如果是计划本身制定不合理,或是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导致计划与实际脱节,就需要修改计划;如果是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误,则要修正工作流程。

八、营销管理是追踪的管理

追踪的目的在于掌握工作流程中的问题。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相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主管的管理能力,提升组织的效能。问题就是我们做事的方法、步骤与应该达成的目标所存在的差异,因此不断追踪我们工作的进度、成效、修正我们的偏差,才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必要手段。

篇8:中国寿险营销模式创新探究

1中国寿险公司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的弊端

弊端1:保险代理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在现代保险市场上保险代理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骨干,但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实情限制了对保险代理人的高要求。 2006 年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中规定,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即可,这一规定使目前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营销人员中低学历者占比高达90%。 综合素质偏低的业务员很难清晰地向消费者讲解保险产品知识,这对中国寿险业的健康发展是一大隐患。

弊端2:保险代理人营销手段单一。 中国寿险公司的大多数营销员展业初期都是拿身边人“开刀”,即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拿到保单。保险代理人在营销过程中经常鼓动消费者去参加保险产品的宣讲会等,一旦发现消费者心有所动,就会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电话询问等,致使现在很多消费者一听是介绍保险的就非常反感。

弊端3:保险代理人流动性大。 目前大量的保险代理人游走在中国各寿险公司中,频繁跳槽。 大众媒体上经常看到寿险公司几乎是在常年招聘营销员, 但能在一家公司长久做下来的不多致使保险代理人在营销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短期效益,如我能签多少保单,我能拿多少佣金等,而不是关注公司的品牌和形象,也会忽略投保人的切身利益。

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所凸显的弊端已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在当今保险市场不断拓展的环境下,保险主客体都在增加,对中国寿险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势在必行。

2中国寿险营销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保监会及省市地的保险协会也在积极营造保险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寿险营销模式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新模式1:改革完善现有保险代理人制度。

2013 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了新的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要求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应为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该办法自2013 年7 月1 日起实施。 各保险公司可以借此逐步提升营销员的素质。 例如中国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在打造自己的营销队伍时,提出要建设年轻化、高学历、高品质的“三高团队”,招聘人员的学历要求提升到本科及以上。

在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之间适时采用员工制。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保险营销员约有300 万人之多,当前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措施是“双合约制”:保险公司和营销人员签订 “代理合同+劳动合同”。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已经在试水员工制,比如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等。 也有一些公司尝试采用“双合约制”:规定一个营销业绩限额,限额之上的,公司与其签署劳动合同;限额之下的,公司与其签署代理合同。

创新模式2:寿险电话营销模式改革创新。

随着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话已成为广大公众不可或缺的联系工具。 国家工信部《2012 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2 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7 815.3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 215.5 万户。 这为寿险电话营销带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寿险电话营销是这样开展的: 保险销售人员以公司的名义和客户交流信息,媒介是公司专用电话,保障是公司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支撑是公司专业化运行平台,工作环节包括保险产品的介绍、咨询、报价、以及保单条件确认等。 友邦保险公司2002 年开创了在中国寿险市场的电话营销先河。 2007 年4 月中国保监会明确了电话销售的合法性, 并给予电话销售保险15% 的价格优惠空间。

寿险电话营销过程中切记要通过保险电话营销系统对电话号码数据筛选,进行精准营销,以服务营销的理念为指引,降低被推销对象的骚扰感,提高营销效率。

创新模式3:寿险网络营销模式改革创新。

1997 年中国有了第一家保险网站 ———中国保险信息网, 开创了中国保险网络营销的先河,这应当归功于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1997 年11 月28 日,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在中国保险信息网上签订了中国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2000 年2 月,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电子商务公司。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给出数据:2012 年12 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网民的成分涵盖了各行各业。

中国寿险公司借助网络不仅仅可以宣传推销本公司的保险产品,还可以借助网络这个不受时空限制的平台综合体现本公司的管理水平、营销水平、服务水平等,进行组织形象的塑造和完善。

上一篇:超时空禁恋爱情诗歌下一篇:《裂变与聚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