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试题

2024-04-10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试题(通用8篇)

篇1: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试题

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 “艾滋病”是人都害怕的事情,并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很大,因此,我们举行了今天的艾滋病宣传活动。让人们珍爱健康,远离艾滋病的传染。预防艾滋病,提高身体素质,要从自身做起,要与那些不良的生活行为进行斗争,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珍爱生命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一、活动情况

活动当天大家按照计划,在食堂前做好准备工作,摆上了大大的条幅,宣扬着艾滋病的宣传主题,大家都在积极努力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大家都很积极,脸上还留露着开心的笑容,可以为大家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为我校的同学做出和一份自己的力量,看到了每位同学在条幅签上字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心都是充力量的,心中暖暖的,倍感安慰。

同时我们工作人员向他们下发关于艾滋病的知识的宣传单,并向他们讲解艾滋病知识,看到她们听懂了快乐的笑脸,我们也是热情倍涨。

二、活动收获

在此次活动中,自愿者工作人员在活动中得到了积极的锻炼,提高了自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口才能了,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与同学沟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社会上志

愿者活动的方式,也是我们看到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使之向其努力,感召更多的同学来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三、活动不足

在活动中一些人没有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感到十分可惜,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同学应得到应有的表扬,使其增加积极性,带动不积极的同学是他们尽快融入团委的大家庭。

四、活动感想

活动之后,是很多同学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艾滋病,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在同学们签名时,让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对生命的向往,也将爱心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关注社会更多的人群。

篇2: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试题

青少年是人类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肩负起将来的重托。所以他们必须了解世界和我国艾滋病发展形势的严峻性和预防办法,才能保护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各地蔓延。据联合国最新报道,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高达6000万以上,因艾滋病死亡人数达3000万,比10年前联合国有关专家预计的数字高出50%以上。它不分国界,不分民族,肆虐着全球人类。

目前为止,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100万以上,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专家估计发病率每年正以30%的速度增长。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又叫垂直传播)。

艾滋病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及时正确的治疗使病人延长生命、改善生存质量,恢复劳动能力。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良药。

可造成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是:血液和性传播。为了青少年的安全,应该严格执行中学生守则中不准吸烟和不准在校学生谈恋爱的规定。

吸毒是从吸烟开始的。青少年好奇性强,容易受毒品的诱惑而成瘾,几个吸毒人员共用一副注射器,不经消毒便轮流使用。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他人都会很快传染上。注射吸毒是青少年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所以必须防止毒贩子故意诱使青少年吸烟吸毒,误入歧途。医疗器械、美容理发工具消毒不严格,也可以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去医院就诊、美容、去理发店理发首先应了解他们的器械工具是否经过严格消毒,否则病人或顾客中只要有一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有可能传染给共用器械、美容理发工具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不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美容理发工具。不能共用牙刷、刮脸刀片、电动剃须刀等。

更不能到非法采血站去卖血。黑血站是艾滋病的传播源地,只要卖一次血就有可能使你染上艾滋病病毒,失去生命。

性传播是造成艾滋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国传统道德观念是未婚青少年绝对不能有性行为,即使是恋爱对象之间,也不能发生性关系。我国中学生守则中不准在校学生谈恋爱,也就是不准早恋,这是非常正确的措施。在校学生不早恋即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专心学习,也可以预防艾滋病和性病。

社会上卖淫、嫖娼、乱性、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等,都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和性病的传播,是高危险性行为。青少年在校外绝对不能涉足社会的阴暗角落,遭受病魔的折磨,丧失自己美好的年华和前途,甚至生命。

篇3:中国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研究现状

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笔者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到2007年4月的学术论文为依据, 从青少年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健康教育、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等3个方面, 对当前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单的述评。

1 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 思想活跃, 乐于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 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因此, 调查和了解青少年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以便教育他们掌握关于艾滋病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态度和采取合理的行为就成为目前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的首要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这方面的研究是青少年艾滋病研究中涉及最多的, 且相关研究有以下特点: (1) 青少年对艾滋病的名称、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的认识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 而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 尤其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接触 (拥抱) 、共用厕所和游泳池等是否会传染艾滋病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误区[4] 。何景琳等[5] 对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80%以上的青少年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可传播艾滋病;而孙江平等[6] 的研究显示, 北京市中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已达到51.9%。但直到目前为止, 我国大部分青少年包括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内, 还是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蚊虫叮咬也会传播艾滋病[7] 。尽管青少年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一直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但因其年龄、地域的不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此情况, 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8] 。与在校青少年相比, 辍学青少年或校外青少年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而导致他们的艾滋病知晓率普遍较低。常春等[9] 对鞍山市584名从事餐饮、娱乐、服务工作和社区无业/待业的校外青少年调查发现, 他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8.9%。相比而言, 残障青少年不仅艾滋病知识非常贫乏, 还对艾滋病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10] 。 (2) 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上, 青少年始终处于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之中。一方面青少年由原来对艾滋病患者的鄙视转为关心和同情, 并认识到他们的就医权和隐私权。何景琳等[5] 的研究显示, 有60%~70%的青少年对他们持鄙视态度。随着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青少年对于艾滋病人的态度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李小明等[11] 的调查显示, 在大中学生中有86.4%对艾滋病患者表示关心和同情;而在乔慧等[12] 的研究中, 有94.9%的青少年认为艾滋病人有就医的权利, 还有77.1%的人认为应为艾滋病病人保密。但另一方面青少年又不自觉地排斥和拒绝艾滋病患者。陈卫永等[13] 的调查显示, 有32.5%的大学生表示不能接受艾滋病病人;王萍等[14] 的研究揭示, 有91.2%的被调查青少年表示不愿意和AIDS/HIV感染者同班学习。除此以外, 还有不少青少年认为应该限制艾滋病患者及其亲属的活动, 甚至拒绝其子女入托和上学[15] 。目前青少年这种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和对待艾滋病患者及其亲属的态度相剥离的现状, 可能与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多少与其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他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更不能决定他们的行为。研究还发现, 青少年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态度和行为大多是受外部压力的影响, 而非发自内心, 他们虽然知道艾滋病病人应该被关爱, 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关爱”的含义, 大多数人仍存在恐惧和逃避心理, 这种并非发自内心的关爱与行为是不稳定的, 一旦失去外界的监督和压力, 结果将难以预料[16] 。 (3) 对青少年艾滋病相关行为的研究, 目前主要侧重于青少年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随着青少年性观念的开放, 性行为的发生比例也在呈递增趋势, 但与此同时, 青少年对于性安全方面的知识还非常缺乏, 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套, 对于安全套能否预防艾滋病、减少感染HIV的概率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向伟能等[17] 对广州市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上, 有60.7%的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就无可厚非, 只有约1/3的学生明确反对。郭建丽[18] 对清华大学新生的调查也显示, 只有37.2%的被调查者明确反对婚前性行为, 而剩下62.8%的人要么持无所谓的态度、要么赞成。青少年开放的性态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婚前性行为的增加。孙志凤等[19] 对华东某省19所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 有16.1%的大学生有过性经历, 而在这些有过性经历的学生中还有21.8%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套 (避孕套) , 只有44.3%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而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 有69.8%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因此, 加强青少年性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掌握正确的艾滋病预防知识, 应该成为现阶段宣传教育的重点。此外, 除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进行研究之外, 还有人专门研究了青少年吸毒行为与感染艾滋病的关系, 认为吸毒青少年群体的亚文化特征和认同心理所促使的针具共用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该群体对艾滋病的易感程度[20] 。

2 健康教育

迄今为止, 世界上既无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 也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 健康教育仍然是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世界蔓延的唯一有效的方法[21,22] 。马迎华等[23] 对全国2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6 924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有93.1%的大学生赞成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而在实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根据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学习模仿能力比较强等特点, 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以往的研究发现, 同伴、朋友是青少年艾滋病/性病知识及其他性知识的重要来源, 排位仅次于书刊和影视, 而同学、朋友间互相传授性知识在大学生中更为常见[24] 。根据同伴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目前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8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 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等国就向世界各国介绍了同伴教育的经验, 并将同伴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先进经验向世界推广。此后, 在澳大利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 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对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同伴教育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教育后大学生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有了明显增加, 对安全性行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提示将同伴教育方法运用于我国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且有效的[25,26,27] 。何忠虎等[16] 对北京市163名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的艾滋病知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理论知识水平较高, 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较低, 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也不够理想, 同时对AIDS/HIV感染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躲避倾向;专业和性别差异在知识水平和关爱态度上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得分上要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 女生在对待AIDS/HIV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上比男生更加积极;知识水平与关爱态度之间并不存在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尽管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 但需要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此外, 还应将道德、关爱、伦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同伴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如王瑛等[28] 就提出了参与性同伴教育法, 这种方法改变过去教师统讲、学生听讲的传统方式, 借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形式,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与学生结成同伴关系, 共同探讨, 并通过多种娱乐方式启发学生学习艾滋病知识。 除同伴教育方法以外, 也有研究者在努力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来增加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如, 郑寿贵等[29,30,31] 通过对农村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具体需求的分析, 提出了“三维健教”模式 (即三维健康教育模式) ,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唤起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责任感, 融入了“传统健教方法”、“逆顺导教法” (“逆”是指学生对家长的教育, “顺”是指家长对学生的教育) 、“一带六教育法” (“一”是指学生, “六”是指学生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行政干预法”等多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的预防艾滋病的环境, 使干预更有效。通过运用这种方法, 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平均认知水平由教育前的36.55%上升到78.79%, 平均增幅为62.24%, 经推行“逆顺导教”和“一带六教育法”, 家长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平均认知水平由教育前的16.47%上升到77.10%, 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效果显著。当然, 除以上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或创新性的方法之外, 传统的一些教育方法如, 开专题讲座、发宣传册、播放公益短片等在对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中依然是有效可行的[32] 。

在研究健康教育的各种方式的同时, 也有人对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做过比较全面的综述。张慧[33] 就从青少年面临着性成熟年龄提前和性行为开端的低龄化, 以及性健康知识匮乏等问题出发, 揭示了青少年可能面临的艾滋病风险;从性病和艾滋病易受伤害群体所构成的风险角度分析, 认为贫困、失业、社会支持网络的薄弱、教育程度低下、社会歧视、资讯缺乏等因素均可导致青少年群体的易受伤害性, 指出当前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媒介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此外, 还对大众传媒的作用进行了肯定, 认为大众传媒一直都是我国青少年学习和获得艾滋病知识 (性知识) 的主要来源, 是进行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的主要载体。沈理笑等[34] 也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学校教育、角色扮演、传统的录像或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参与式互动教育、大众传媒、同伴教育等各种方法的具体内容, 并对各方法的教育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价。

3 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

关心和爱护艾滋病孤儿及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凸现了研究者对他们生活、学习和情感的关爱。已有的相关权威研究表明, 艾滋病孤儿面临着精神和情感创伤、基本生活保障丧失以及受教育机会减少和受到虐待等严重的现实问题[35] 。据许文青等[36] 对艾滋病孤儿的调查研究显示, 父母的去世对这些孤儿在学习、社会交往、情绪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有23.1%的孤儿没有上学, 其中有31.0%在父母去世前就已经辍学, 继续上学的儿童中有26.4%学习成绩在父母去世后下降, 有32.0%上课时不能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在情绪和社会交往方面, 有63.4%在父母去世时感觉十分痛苦, 有32.3%在父母去世后因为父母的病、家务太多没时间或怕被人欺负等原因造成社会交往少, 有28.7%在父母去世后无人安慰。

除对父母双亡或单亡的艾滋病孤儿进行研究以外, 也有人对其父母身患艾滋病但未死亡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这些青少年的家庭年平均收入普遍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 导致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缺乏保障。在学习上, 因父母患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不稳定的占被调查青少年人数的1/3;而在情绪上, 也有1/3的青少年存在着孤独、压抑和恐惧等心理压力, 有超过2/5的青少年担心父母的病情, 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父母患有艾滋病[37] 。

4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尽管青少年艾滋病研究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研究成果, 但综合目前国内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的现状, 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在研究对象上, 以在校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居多, 而对那些艾滋病孤儿和受艾滋病影响的青少年以及从事某些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的青少年 (如吸毒、卖淫的青少年) 的研究比较欠缺。 (2) 在研究方法上, 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或随机抽样, 并结合使用封闭式调查问卷来进行的, 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青少年作为单一的群体来研究, 而忽视了因其年龄、性别等个性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所造成的群体内部差异, 尤其对于某些特殊青少年缺乏细致深入的个案研究或典型性研究, 因此导致现有的青少年艾滋病研究缺乏特色。 (3) 在研究地域上, 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的相关研究因为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中小城市尽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 但不论从研究内容的广度还是深度上, 都不如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然而, 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 目前对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相关研究都十分欠缺。此外, 对那些流动青少年群体的相关研究也相当缺乏。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 笔者建议, 以后的研究应当多关注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青少年 (如艾滋病孤儿) 和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青少年 (如吸毒、卖淫的青少年) 。在进行城市研究的同时, 还不应忘记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东部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研究的同时, 还应关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而在所有的研究中, 除了看到一组组统计数据外, 也期待能够看到一些活生生的典型个案。

篇4:关注青少年 预防艾滋病

12月1日这天,在北京街头摆出的专家咨询台及宣传牌前,围着许多家长和青少年,他们认真地听专家讲解,看宣传资料。这一切都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艾滋病离自己并不遥远,并意识到要增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目前,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截止1998年底,全世界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3340万,已死去的艾滋病病人达1390万,两者累计达4730万人。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的感染者人数为17000人,其中主要是青年。撒哈拉南部非洲国家是目前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但是,21世纪初亚洲将会取代非洲而成为全世界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自1994年以来,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截止1999年6月30日,我国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913人,其中451人为艾滋病患者。已死亡237人。与此同时,与艾滋病病毒传播相伴随的各种危险因素及行为,如卖淫嫖娼、吸毒和性病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因此。我国艾滋病流行虽然来得较迟,但广泛流行的潜在危险十分巨大。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是艾滋病病毒流行的间接受害者,在我国已发现了青少年因受坏人唆使,染上毒瘾而被传染上艾滋病病毒,还有因为输血,被不洁血液制品传染上艾滋病病毒。青少年一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将会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损失。所以,我们全社会都应该来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青少年正确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他们洁身自好、预防艾滋病的能力,在这里,我对一些有关问题分别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要认识艾滋病,首先应了解艾滋病的“重灾区”——免疫系统。人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后,要遭遇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免疫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是淋巴细胞,它们进入血液后,在全身不停地巡逻御“敌”。淋巴细胞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能直接攻击入侵者,而其中的CD4T细胞尤为重要。当微生物侵入人体时,CD4T细胞便立即发出警报,指挥其他淋巴细胞作出反应,进入战斗。B淋巴细胞针对侵入的微生物、寄生虫等产生一种特异性的物质——抗体,抗体与“入侵者”结合,产生特异性的CD8T淋巴细胞,又称细胞毒性细胞,它能消灭带病毒的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就会长驱直入,使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或癌症,甚至死亡。艾滋病病毒的主攻目标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进入人体后,首先侵入免疫系统的指挥者CD4T淋巴细胞,并产生大量病毒,由此引起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这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在与病毒进行搏斗,并将大量病毒消灭,但总有少量病毒埋伏下来,并继续产生病毒。此时,病人没有症状,但已具有传染力,可以通过血液或分泌物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数年后,艾滋病病毒便猖狂、活跃起来,借助人体大量复制并释放出的艾滋病病毒,四面出击,大肆迫害CD4T淋巴细胞乃至整个免疫系统。

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使B淋巴细胞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若经艾滋病病毒血清学检测即可见“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征象,由此,便可确诊被检者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人体内总的CD4T细胞约有1000亿个,艾滋病病人约有250亿个CD4T细胞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在病人体内每天可产生10~20亿个艾滋病病毒颗粒,也产生相当数量的CD4T细胞。病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和病毒进行持续的殊死搏斗,最终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蛀蚀”而全线崩溃,无力“抗敌”,于是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随之发生,这便发展成艾滋病了。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交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肛交、异性性交和口交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其中肛交最危险,因为肛交多为男同性恋者,而直肠黏膜薄且脆弱,很多微生物滋生其间,易发炎、破损,男性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能经直肠黏膜内的细微损伤处,与对方的血液和细胞接触而传播a另外,生殖器患有性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溃疡等,也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

2血液传播(1)输血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在没有发病前与常人无异,但其血液中已经有了艾滋病病毒。若将其血液输给他人,会使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我国已从献血者中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对献血者必须进行检测,以确保血液中不带有艾滋病病毒。

(2)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某些成分提取制成的生物制品。例如血友病,因患者体内缺少一种凝血因子(第8因子),凝血功能发生障碍,极易发生出血,必须经常注射一种用血液制作的生物制品(第8因子),而这种物质是将成百上千人的血液混合后提取制成的。1983年以前,艾滋病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因而,血液制品中带有了艾滋病病毒,在国外曾经发生过致使成千上万血友病病人罹患此病的事件。

(3)静脉吸毒传播。吸毒者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多发展成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静脉注射毒品,以至很容易将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随注射器传播开来。艾滋病是没有国界的,泰国北部为国际闻名的盛产海洛因的金三角地区,当地居民中有不少吸毒者,由于静脉吸毒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泰国迅速增多,并随贸易、亲友往来等活动向周边国家扩散,传到缅甸,进入中国。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的吸毒者增多,其中青少年吸毒的比例也在增长,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母婴传播。20%~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孕育的胎儿或婴儿,将会在孕期、分娩时和哺乳期通过母亲的乳汁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大多数在5年内死亡。

(5)医源性传播。①人工授精传播:一些国家已有规定,进行人工授精应先确认供精者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然后将其精液在零下180度的液氮中冷冻保存半年,再对供精者进行艾滋病的检查,认定确无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才能将其精液取出使用。②器官移植传播:科学在发展,目前人类已能用某些健康人的器官、组织置换掉病人的某些“报废”了的器官或组织。但是,面对艾滋病的危害,必须首先对提供器官、组织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确保其器官、组织中的血液、淋巴细胞中不带有艾滋病病毒。国外现已发现由于器官移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③医院传播:医务人员可能将自身携带的艾滋病病毒传染给病人,也可能被带有艾滋病病毒的病人传染。

三、艾滋病的治疗

(1)尚无可治愈的特效药。迄今为止,除了几种公认的能够抑制和延缓艾滋病发展进程的药物外,尚没有能使艾滋病痊愈的药物。艾滋病病毒的遗传因子——艾滋病病毒的核糖核酸包裹在蛋白、糖蛋白与脂肪外壳内,病毒自身虽没有分裂繁殖能力,但能在侵入的宿主(人的艾滋病病毒以人为宿主)细胞内繁殖。由于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与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相结合,以至难于找出仅能去除病毒而不影响宿主细胞正常功能的药物。

(2)几种常用的治疗药物。目前各国研制的药物已有数百种,但经药品管理部门正式批准,并被全世界认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不多。常用的只有:叠氮胸苷、双脱氧次黄苷、双脱氧胞苷和蛋白酶抑制物等10多种。它们对增加免疫细胞数量、抑制艾滋病病毒及改善全身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是短期疗效。

(3)出现一线曙光。经专家研究,采用联合用药(3种以上,称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可以大大降低血浆中的艾滋病病毒量,甚至用最敏感的方法也查不出病毒,病人的症状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可以降低病毒出现突变的机率,可减少60%的病死率。有的病人在联合药物治疗后2~3年未见复发。人们祈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将这种致死性疾病变为慢性病。

四、哪些场合不会感染艾滋病

由于对艾滋病的无知和恐惧,一些人对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冷漠、疏远的态度,歧视、排挤他们,而这些不良言行会使病人和感染者感到难于生存。实际上,艾滋病病毒的生存条件是较为苛刻的,其必须在特定的人体细胞中“栖息”,离开这样的环境则很快死亡。因此,在下述场合或接触下列物品时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握手、饭店、餐馆、厕所、钞票、公用电话、电影院、游泳池、浴室淋浴、体育馆、办公室、待客、病房探视、医院看病、学校、谈话和开门等。

青少年朋友请记住:只要你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不吸毒,不盲目使用血液制品,你就不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篇5: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该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外表上看不出来,但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接触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通过怀孕、分娩、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孩子。3.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唾液、泪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起传播。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游泳池、卧具、生活用品。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艾滋病病毒经性途径感染的危险是可以降低和避免的。

学会识别正确、健康的性知识来源,不要看黄色书刊或低级网站上获得相关的性知识。青少年要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恋人之间应彼此忠诚,要对自己健康和生命负责,对他人健康和生命负责,避免发生婚前性行为。发生婚前性行为对彼此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坚决抵制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5.拒绝毒品,预防经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但因成瘾而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而且使人丧失理智,危害家庭和社会。

口吸毒品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发展成为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要坚决拒绝尝试毒品,在诱惑面前说“不”。

6.青少年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告诉家人和朋友。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大家共同的责任。青少年要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全面了解相关信息,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将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为预防控制艾滋病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试题)

单位姓名

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6月1日B.8月1日C.12月1日D.11月1日

2.预防艾滋病是()

A.卫生部B.政府C.非政府组织D.全社会

3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4如果自己被证实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当怎样做?()

A.辞掉工作,避免社会活动B.隐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实,不告诉任何人

C.定期就医,遵从医嘱D.避免一切体育锻炼,卧床休息

5.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传播B.母婴垂直传播C.血、血制品和污染的注射器D.蚊虫叮咬6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艾滋病病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D.性病患者

7.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A.鼻吸入毒品B.口服毒品

C.静脉注射吸毒D.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

A.坚持使用安全套B.拒绝毒品

C.避免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D.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二、判断题:

1、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2、剃头、扎耳洞、修脚要选卫生条件好的场所,所用工具要严格消毒。()

3、唾液、泪液、汗液和粪便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4、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5、无论是艾滋病病人还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可以亲自哺育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是否感染艾滋病只有通过专门的血液检查才能知道,外表无法判断。()

9、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

10、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11、艾滋病主要破坏人的抵抗力,使人丧失正常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篇7:预防艾滋病宣传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______院系:_____班级: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感染了HIVB.没有感染HIVC.怀疑感染了HIV需要确认试验才能判断D.不能确定

第二届“艾滋知多少”知识竞赛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分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及论述题四个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及所在学院和班级填在试卷上方相应的地方。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选项写在该题后面的括号内,回答判断题时,在题后面的括号内打上√或×。

3、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时,将答案写在题后面相应的空白处。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一例AIDS病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A.1984年英国B.1981年美国C.1971年美国D.1981年英国

2、宣传和普及预防AIDS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在哪一天?()

A.每年12月6日B.每年12月1日C.每年6月12日D.每年12月16日

3、AIDS最著名的疗法是()

A.中医中药疗法B.气功疗法C.鸡尾酒疗法D.香槟酒疗法

4、今年是第几个“世界艾滋病日”?()

A.16B.20C.18D.225、从HIV感染到发展成AIDS病人潜伏期是多长?()

A.3-6个月B.1-2年C.3-4年D.7-10年

6、在世界上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血液传播D.母婴传播

7、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

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血液传播D.母婴传播

8、艾滋病的窗口期一般在几个月以内?()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

9、目前世界上艾滋病发展最快的地区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10、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A.临场表现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C.具有高危行为D.免疫功能下降

11、某人到卫生防疫站进行检测,初筛结果HIV抗体阳性,则可以判定为()

12、目前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亚洲排第几()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

13、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正处于哪个时期?()

A.传入期B.扩散期C.快速增长期D.消亡期

14、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

A.艾滋病病人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

15、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何种细胞?()

A.红细胞B.白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

16、艾滋病病毒不可以用下例那种方法杀灭?()

A.37℃,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B.焚烧C.温室D.56℃,30分钟

17、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A.妊娠、分娩、亲吻B.哺乳、亲吻、妊娠C.妊娠、分娩、哺乳D.搂抱、亲吻、呼吸

18、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临床表现?()A.发然B.咽痛C.淋巴结肿大D.口腔真菌感染

19、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肺结核病B.肝炎C.感冒D.心肌炎 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哪类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对的在后面括号内打√,错的打×)

1、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2、艾滋病目前可以治愈。()

3、艾滋病病毒的头三个月“窗口期”也具有传染性。()

4、艾滋病病人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

5、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性伴侣,就可以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6、男男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的可能性大于女女同性恋者。()

7、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百分之百会传染给孩子。()

8、消除歧视,关爱爱滋病患者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9、为了增强抵抗力,应该经常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10、共用注射器吸毒容易感染上艾滋病是因为毒品中有HIV.()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两小题)

D.性病患者)

“团结 友爱 互助 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是什么?其象征的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题(共一小题,20分)

作为当代大学生,谈谈你对开展“关注艾滋,反对歧视”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青少年预防艾滋病试题

关注HIV阳性母亲出生的婴儿是预防HIV母婴传播的重要环节,儿科医生对HIV 感染母亲的产前咨询和指导要了解母亲对HIV感染的知情程度、产后预防作用和预防方法的理解,将HIV 母婴垂直传播的知识告诉母亲,帮助HIV阳性母亲做出最终的选择。

1.妊娠期的宫内感染可以通过胎盘或羊水传染给胎儿;分娩期经宫颈和阴道分泌物及血液感染新生儿;长期母乳喂养通过乳汁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和婴儿。

2.受母亲垂直传播给婴幼儿的感染,病情发展比其他途径感染或成人发展更快,由母婴垂直传播HIV感染的婴儿近50%在1岁时发展为艾滋病。

3.垂直传播的药物预防包括妊娠期宫内感染的预防,分娩时的预防和新生儿出生后的药物预防。应将用药的方法、疗效、花费告诉孕妇,使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预防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新生儿HIV 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1.平均胎龄小(平均为37周),未成熟儿和超未成熟儿的比例上升,分别为33%,18%。

2.低出生体重、小头畸形、其他畸形发生率高。

3.肝、脾、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肺炎。

4.CD4百分比率(或CD4/CD8)下降。出生时CD4<30%,早期出现危重病情比例增加3倍。

5.平均IgG水平高于非感染新生儿。

三、新生儿药物预防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药物预防的方法与母亲产前和产时采取的预防方法有关(母亲产前和产时预防方案见相关章节),详细了解母亲产前、产时药物阻断的情况是决定新生儿出生后选择药物预防的依据:

(一)AZT+NVP联合用药方案

1.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服用NVP糖浆2毫克/千克体重,最多不超过6毫克(只服用一次)。

婴儿从出生后8~12小时开始用药,AZT糖浆2毫克/千克体重/次,每6小时1次。

2.母亲产前用药时间满4周,新生儿仅用1周AZT;母亲产前用药不足4周,新生儿连续用6周AZT。

(二)AZT方案

1.婴儿从出生后8~12小时开始用药,AZT糖浆2毫克/千克体重/次,每6小时1次。

2.母亲产前用药时间满4周,新生儿仅用1周AZT;母亲产前用药不足4周,新生儿连续用6周AZT。

(三)AZT+3TC方案

婴儿出生后8~12小时开始服用AZT 4毫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3TC 2毫克/千克体重,连续用药1周。

(四)维乐命(NVP)单剂预防方案

1.母亲按常规预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内服用NVP 2毫克/千克体重(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体重),最多不超过6毫克(或混悬液0.6毫升),1次。

2.如果因某些原因产妇产前未能进行药物阻断,可参照以下方法阻断:

(1)产妇临产时服用NVP

服药2小时内分娩,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服用首剂NVP 2毫克/千克体重,至少在生后48~72小时内重复服用第二剂2毫克/千克体重。

服药2小时后分娩,则新生儿生后4小时内服用NVP 2毫克/千克体重即可。

(2)产妇临产时未服用NVP

新生儿出生后60分钟内服用首剂NVP 2毫克/千克体重(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体重),至少在生后48~72小时内重复服用第二剂2毫克/千克体重(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体重)。

3.新生儿在服用NVP以后1小时内出现呕吐,应及时补服一剂,并观察1小时。

4.服用方法:NVP有两种剂型,混悬液为10毫克/1毫升,(混悬液0.2毫升/千克体重· 剂)可直接滴入新生儿口中。

片剂为20毫克/片(2毫克/千克体重·次,最大剂量不超过6毫克/千克体重·次),用水溶化后,用小勺或奶嘴喂入新生儿口中。

5. NVP方案是最具有实用性且最便宜的方案。花费少是其最大特点。目前我国较多采用的是NVP维乐命单剂治疗。

注 意

上述3种预防方法预防效果较好,但用药时间较长,依从性较差,费用昂贵。如果出现早产,预防效果也要受到影响。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孕妇和新生儿的骨髓抑制情况。

四、喂养方式治疗

由于母乳中可以检测到HIV 病毒,HIV病毒可以经母乳传播给婴儿,长期母乳喂养将大大增加传播HIV的危险性。所以在3种喂养方式(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中,人工喂养是HIV病毒感染母亲最安全的选择。

在人工喂养有困难的地区,应该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权衡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利弊,帮助HIV感染的母亲对婴儿出生后喂养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坚决不要混合喂养。

(一)人工喂养

HIV感染的母亲在整个哺乳期中应为婴儿提供干净、安全、营养的母乳替代品。

1.人工喂养必须使用干净开水。

2.喂养的器皿(奶嘴、奶瓶、小勺、杯子等)必须保持干净。

3.确信母亲能按照母乳替代品的配置要求配置。

4.人工喂养食品的选择

(1)配方奶粉:根据婴儿不同胎龄、不同月龄生长发育的需要对基本的营养物质进行了改良,更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是人工喂养的首选。

(2)新鲜牛乳: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或不能承受配方奶喂养的家庭,牛乳也是很好的选择。早产儿早期牛乳喂养,应适当稀释。在交通不发达地区可用牛乳制品代替新鲜牛奶。

(3)添加泥糊状食物:满4个月后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从1/4个鸡蛋黄开始,逐渐增加米糊、粥等其他糊状食品。增加泥糊状食物的原则是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适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二)纯母乳喂养

如果母亲确实不能得到(购买、配给)干净、安全和营养的母乳代用品,或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人工喂养仍不能被母亲接受时,才可选择纯母乳喂养。若母亲选择纯母乳喂养,给予婴儿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由母乳喂养而致的传播。但应特别注意:

1.纯母乳喂养是指只用母乳喂养,不给婴儿吃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

2.纯母乳喂养只能是短时间(3个月)的,长时间将大大增加感染机会。

3.建议纯母乳喂养不要超过4个月,4个月以后开始人工喂养,并逐渐添加泥糊状食物。这样既满足经济不发达地区HIV感染母亲的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又最大限度地减少母乳喂养HIV 感染的风险。在替换食物时应杜绝混合喂养的过渡。

4.如果在纯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亲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此时应避免母乳喂养。

(三)杜绝混合喂养

多项研究表明3种喂养方式(人工、纯母乳、混合喂养)中混合喂养母婴垂直传播的几率最高。HIV感染母亲的婴儿应避免混合

喂养。

上一篇:二年级老师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医疗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