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

2024-04-30

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共8篇)

篇1: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

《太原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

2007年7月12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作为市政府为市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工程。太原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不仅事关19万人的生活改善,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品位与和谐。近日,《规划》在市城市规划展示大厅正式向市民展出,吸引了更多棚户区居民的目光。

我市棚户区历史悠久,棚户房大多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的建于解放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陆续在这些区域的空地上建房。后来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住房日渐紧张。为缓解住房压力,几乎各家各户都在建房,大房接小房,小房接窝棚。久而久之,棚户区就形成了规模。棚户区建筑密度大,多数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棚户区内巷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排水设施,有的屋内地面比巷道路面竟低半米以上。下雨天和开春雪化时,水流倒灌,屋内常年阴暗潮湿。这里垃圾点少,公厕又都是旱厕,环境卫生状况很差。棚户区内居住人员成分复杂,生活水平较低。这里出租房屋比比皆是,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把落脚点选择在了棚户区,社会治安管理十分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棚户区居民生活条件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与广大市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居住水平反差很大。棚户区的存在,与城市整体形象、文明档次很不协调,使得城市人居环境大打折扣,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棚户区改造势在必行。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城市居民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国有土地范围内,使用年限长,房屋质量差,设施不配套,交通不便利,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大的集中连片平房区、简易楼以及因规划需要拆除的现状楼。根据规划确定的范围,我市棚户区最终确定的总数为336个地块。按政府管辖权,棚户区分为两类,市直管棚户区和区管棚户区。由于棚户区改造将以各城区为单位实施,规划中将把市直管公房纳入各城区规划控制。我市市直管公房90个地块分布于杏花岭、迎泽和小店3个城区。全市棚户区总占地面积569公顷,拆迁户数6.29万户,拆迁建筑总面积286.54万平方米。

我市棚户区形成原因极为复杂,情况各不相同。位于城市中心的棚户区所占数量较大,大部分是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基础设施陈旧、年代久远的危旧房,尚未进行旧城改造和危房改造的地区,也有一些是早期城市危旧房改造中遗留下来的“开发死角”。大中型企业内的老旧住房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住房,由于企业无力改造而遗留至今。随着城市建设,改制后的“城中村”村民户籍已转为市民,2 但村里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规划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预留建设用地,由于至今未动工,棚户区也遗留至今。

棚户区公共配套和市政配套设施缺乏,安全隐患大,居住条件差,改造难度大。同时,棚户区单个地块分布“散”,几乎没有完整的地块,有的甚至一个街坊内分布着若干小地块,很不利于改造开发;权属“杂”,由市房地局直管公房,由区管公房,有大中型企业公房,还有大量私产房和“城中村”村民私产房;密度“高”,旧城区内大部分地块拆迁量大,建筑密度高达50%以上,旧城区外围一些大中型企业住房棚户区密度稍低;公共服务设施“少”,有些地块内没有公共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太原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力争三到五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拆迁6.29万户,新增建筑面积636.64万平方米。规划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提升棚户区及其周边地区空间环境质量。到2010年,新增各类绿地52.9公顷,新增道路用地94.14公顷。

棚户区改造连片开发,不留死角,力争做到改造一片成型一片。以全市为总体,以各行政区为实施主体,以片区为单位平衡各项配套设施,以捆绑式开发为实施手段,总体平衡安置及用地规模。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等配套设施要按照规划同步建设。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棚户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规划目标和改造策略,解决棚户区的实际问题,促进中心区人口向外疏散。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规划原样进行维修整治。各地块改造后的用地性质、配套设施及主要规划指标,依据各年度改造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分期实施。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棚户区改造的基本模式。通过政府主导拆迁,取得土地收益支付改造成本。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改造资金。这种有效灵活的资金运作模式,有利于各种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开发商融资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大大加快棚户区改造速度,保证改造顺利实施。本报记者 武永清

刚刚在规划展示大厅展示的 《太原市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规划》介绍,我市力争用3年至5年的时间,拆迁6万余户,新建居住建筑面积636万余平方米,完成棚户区的改造。到2010年,新增各类绿 4 地52.9公顷,新增道路用地94.14公顷,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

规划原则

棚户区改造按照规划整片开发,不留死角死面。以捆绑式开发为实施手段,总体平衡安置及用地规模。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等配套设施要按规划同步建设。

针对各个棚户区的特点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改造策略,解决棚户区的实际问题,促进中心区人口的向外疏解。

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要严格按照保护规划原样进行维修整治。规划控制地带内新建的建筑高度、风格、色彩等方面要与传统建筑相协调。

根据异地安置、建筑公共设施的原则,凡按照城市规划不宜建设住宅的棚户区,原则上实行异地安置改造,拆迁腾出的用地应优先规 划建设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以及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棚户区安置分为就地安置、异地安置两类,鼓励货币安置。厂矿和政府两部分各自进行平衡安置。

用地规划

大规模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在我市城市建设史上还是首次。此次棚户区改造涉及的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五种类型。

其中,居住用地又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三小类。住宅用地,规划控制在旧城区范围内住宅以多层为主,高层为辅;旧城区外围住宅以高层为主,多层为辅。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要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配套,不能因棚户区改造而降低标准,如降低停车率、减少配套设施建设等。绿地,一些周边住宅已经建成的小地块均规划 6 为配套的公共绿地。规划后总的居住用地达到318余公顷,规划住宅面积约680余万平方米。

公共设施用地主要集中于旧城区内,规划为商业用地,总用地82.7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212.96万平方米。道路用地,棚户区范围内规划为城市道路的总用地面积94.14公顷。公共绿地,规划后达到52.9公顷。

另外,对本次规划中涉及的文物古迹,绝大部分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按照规划紫线进行原址保护,周边进行绿化、停车场建设。对散落的民居院落异地集中保护。

只拆不建的地块

2亩以下地块严禁开发建筑住宅或公建,结合城市规划按照片区形式应建设道路、绿地、广场、健身场地、社区活动、医疗店、公厕等社会公益性设施。2至5亩的地块,原则上不开发建设住宅或公建,宜建社会公益性设施。5亩以上的地块,结合城市规划按照片区形式 7 开发建设,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对社会公益性设施的控制,其建设住宅应以高层为主,多层为辅。

异地安置用地选址

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西峪街项目、中心街南侧项目、柏杨树项目、北营地区项目、杨家峪项目等五块项目选址用地用于异地安置棚户区居民,总用地面积为82余公顷。

西峪街项目用地范围东至和平南路、南至西峪街、西至铁路、北至规划路,总用地面积21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总容积率1.5。

中心街南侧项目用地范围东至针织路、南至30米规划路、西至山针中路、北至中心街,总用地面积7.1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8.7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61万平方米,总容积率1.65。

柏杨树项目用地范围西至新店西路、南至长沟北街、东至砖厂路、北至新店南街,总用地面积19.2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2.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4.57万平方米,总容积率1.4。

北营地区项目用地范围东至东山过境高速路、北至30米规划路、西至山西煤矿机械制造公司东侧30米规划路、南至省林业厅北侧30米规划路,总用地面积12.97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9.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22万平方米,总容积率1.5。

杨家峪项目用地范围东至东水沟东侧高压线走廊、南至307国道、西至杨家峪村东侧30米规划路、北至30米规划路,总用地面积24.12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8.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总容积率1.5。

篇2: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

2010年4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根据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

一、《通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作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充分认识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尽快得到改善。并同时遵守

一、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三、统筹兼顾,配套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通知》提出的主要内容

(一)棚户区改造的范围规模标准

按照《意见》要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是指国有土地上集中连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基础设施简陋、房屋建成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城市棚户区为城市规划区内的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为城市规划区外的独立工矿棚户区。

(二)规划期限

根据《意见》规定,明确规划期限即棚户区改造起止时间。

(三)总体目标

以2009年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棚户区相关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别确定规划期内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主要包括改造面积、投资规模、套型标准、安置户数等。

(四)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和规划期限,合理确定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

(五)政策措施

1、要明确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资金等支持政策。

2、要落实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税费优惠等政策,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

三、《通知》提出的编制要求

(一)严格编制程序

编制工作按照前期调研、专题研究、文本编制、征求意见、规划出台五个阶段进行,通过前期调研掌握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相关基础数据,专题研究具体内容,科学编制规划文本,并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履行审批程序,落实实施条件。

(二)内容全面准确、可操作性强

规划内容要全面,能够涵盖本通知要求的主要内容,目标任务、相关数据等指标要准确,政策措施要切实可行,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确保规划得到执行。

(三)分级负责,切实做好编制工作

1、省级人民政府要在汇总市、县规划基础上,编制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并将规划任务分解到和市、县,分别编制下达工作计划。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将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全省(区、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于2010年7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备案。

2、市、县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并结合规划编制,制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棚户区改造的具体项目、规模、改造方式等,及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明确牵头部门及参加部门,全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

政府对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负总责,要明确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目标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措施,健全工作机构,切实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监管到位,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所需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解决。

(三)强化监督检查

篇3:试谈棚户区改造中新区规划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困境,原则,对策

棚户区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区域, 它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域内、平房密度比较大、房屋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的一个居住环境, 棚户区在我国各地还是很常见的, 包括上海、江苏及其它大城市。棚户区衬托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所以国家推出棚户区改造策略, 只有把棚户区彻底地消除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但在棚户区改造中通常存在一些困境, 使得改造进行的不够顺利。因此, 需要采取新策略加快棚户区的改造。

1 棚户区的界定及改造方式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要执行的一个新政策, 但棚户区改造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确定棚户区, 不是所有的平房居住区都能称得上棚户区。所以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制定出评定棚户区的标准, 然而评定标准既要贯彻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精神, 又要体现地方特色;既要考虑动迁居民利益, 又要兼顾开发企业效益, 做到统筹兼顾。事实上, 棚户区被定义为在城市建成区域内、平房密度比较大、房屋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的一个居住环境。棚户区的界定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即各地区上报申请, 然后经过政府多部门联合审核后, 最终才能准确界定哪些地方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棚户区。

准确界定棚户区后, 就要实施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是老城区改造中的重点工程, 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需要采取四个统一的工作模式, 即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拆迁以及统一配套;同时还要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工作方针。一定要做好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配套建设, 争取保证棚户区改造的成效[1]。

2 棚户区改造的困境

我国棚户区改造工程在逐步地实施, 但是棚户区改造的成效不明显, 这主要是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改造工程缺乏资金支持, 而且资金来源渠道比较窄。一方面由于低收入群体生计问题尚未解决, 他们根本无暇也无力去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根本无法筹集到一定数目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补贴资金有限, 国家对棚户区改造的资金补贴标准为工矿棚户区每户区13000、城市棚户区每户9000元, 这点补贴远不够改造的预算。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需求量大, 巨大的资金需求就造成了棚户区改造的压力;第二, 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存在困难。在改造工程的拆迁过程中, 通常会有居民不顾法律的约束、暴力阻扰拆迁, 他们的目的在于向政府索要更多的补助金, 因此给改造工程造成了巨大的阻力。而且棚户区居民的家庭具有多样性, 因此保障水平也要因家庭或因人而异;第三, 拆迁补偿没有层次性, 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 在补偿实施中不能过于死板, 要根据家庭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第四, 相关政策不充足, 且落实不到位。我国在改造工程政策制定和落实都有欠缺, 比如说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安置补偿政策等;第五, 对改造工程的监督也不到位。棚户区改造, 是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 理所当然是政府行为。政府在组织、实施和监督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 但是政府在监督工作上还存在严重不足[2]。

3 棚户区改造的新区规划原则和对策

3.1 新区规划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理念已从解决最低的住宿需求逐步发展到强调住宅布局、内部功能分区, 而且开始重视社区外部的周边环境。因此, 在棚户区改造中应在充分体现和满足居民的居住理念, 争取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新型社区。在改造工程规划时, 应该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 将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环境效应结合起来。从住宅区的功能、布局、绿化等方面入手, 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 建造出最适合居住的新区。

3.2 科学地布局新区空间。

新区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化、科学化,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住区功能区域布置应有丰富的层次, 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空间布局应该结合居民的需要进行, 这样的布局才会更合理;其次, 棚户区改造工程属于特大型的拆迁、搬迁工程, 因此需要提高院落功能和增大交往空间, 比如说在山坡地段, 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 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 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3]。

3.3 新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住区规划中, 对住区空间的布置时, 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 并按生态要求进行, 切不可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新区建设规划时应该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 清新的空气, 良好的通风, 洁净的水面, 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另外, 在每个新区规划中, 还要注重空气和水面的净化, 同时还需要落实防风、防尘、防晒等重要措施, 最终可以改善小气候, 使整个住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新区要提倡环保和节能理念, 倡导居民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 开发利用太阳能、节约用水, 还有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3.4 新区规划应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主题。

在新区规划中, 应该坚持将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结合, 新区规划要展现我国文化内涵, 充分表现当地的个性有特色主题。另外, 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周边大环境来确定其要表现的主题, 不应该所有的主题都一样, 更不应该模仿其它地方或者其它国家的文化风格。我国很多住区已经展现了个性、特色的文化风格, 比如说以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主题、以生态一段为主题、以山水园林为主题, 还有的以山水园林为主题、以生态环保为主题、以健康体育为主题。这样就可以建设出具有不同文化底蕴的新区, 大大地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质量[3]。

3.5 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在新区规划中还要合理地控制建设成本, 这样可以减轻居民的负担。过大规模、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会大大地增加居民的生活压力, 所以应该控制这些项目。棚户区生活的居民都是低收入群体, 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经济状况处于劣势, 过高的费用会给他们增加更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

结束语

总之, 棚户区改造是国家的一个重大的经济改革举措, 只有做好这个工作才能进一步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做好棚户区改造就需要走出改造困境, 而走出该困境的关键在于新区的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董丽晶, 张平宇.城市再生视野下的棚户区改造实践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 :11-13.

[2]王荣.棚户区改造规划的体会与心得——以虎林市迎春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为例[J].科技风, 2011 (5) :15-17.

篇4:浅谈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原则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20-01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棚户区规划管理滞后,违法建筑集中,住户多属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差,流动人员多,安全隐患大,管理机制不完善,成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多发地,与现代城市的整体形象不和谐。因此,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全面改善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1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资金保障问题

在棚户区改造中,资金往往是影响工程进展的最大问题。许多地方为了加快棚户区改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部分棚户区改造资金来源都比较复杂,有政府投入、有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有市场化融资。但在实际动作过程中,往往因某一方面资金不到位而影响其它融资渠道的实现。

1.2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棚户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一些改造项目中存在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的问题,影响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困难户多,承受能力差

目前被拆迁户的安置方式一是货币补偿,二是产权调换、互找差价。由于困难户多为双困户(经济和住房),因而,如选择货币补偿,一般获得的货币补偿款不能在市场上买到房,因而选择产权调换的比例较大。但因原住房一般都是简易房,安置房为高层框剪结构,所以一些群众交不起差价款,产生“动迁不起”的现象。

1.4“针子户”问题

棚户区改造的多个项目都有个别被拆迁户漫天要价,形成“钉子户”。部分未完成拆迁的房屋还占着安置楼位,直接影响安置楼工程建设,影响棚户区被拆迁居民按时回迁。

2棚户区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是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棚户改造中应将目光放的远一点,在规划和建设中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1棚户改造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环境良好、突出特色的原则。

2)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应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编制,并要与社区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要根据《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文物的保护。

3)认真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和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

2.2棚户区改造与小区建设

1)住宅建筑原则上按多层设计,考虑就业和物业管理的需要,合理规划相关配套设施和经营用房。

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3)提高居住小区绿化美化率,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最低绿化率25%~30%;多层建筑的回迁小区容积率不高于1.4。

2.3棚户区改造与周边环境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要根据周边环境特点,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氛围。

1)利用地势、自然山水,辟建小区公园、绿地、园林。

2)利用所处地域的人文、历史背景,创建文化型社区,即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宏扬了传统文化,使棚户区改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3)注重小区的服务功能,建设全面配套的教育、商服设施,使棚户区改造后的居民不仅有房住,还要有学可上、有病可医、有购物场所、有休闲去处。全面提高被改造片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4回迁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棚户区改造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善生活质量为宗旨,而不是只提供一个“可住的小窝”,因此,在住宅设计上,要体现人文关怀,根据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社会平均居住水平,在满足被改造片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造价和经济投入。

1)住宅应按套型设计,以中小户型为主,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2)卧室、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

3)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

4)于检修的措施。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5)住宅单元门和分户门应当符合防盗设计要求。

2.5棚户改造应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在棚户改造过程中,应开发应用节能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使棚户区改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在棚户区改造的住宅设计中,应严格执行节能目标:

1)屋面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0W/(m2.K)。

2)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不得大于1.5W/(m2.K)。

3)当窗墙面积比大于0.35时,外窗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3.2W/(m2.K)。

4)当东、西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窗墙面积比大于0.30时,外窗的遮阳系数不得大于0.50。

5)对设有屋顶天窗的建筑,其天窗洞口面积不得大于屋顶面积的4%,天窗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3.2W/(m2.K),遮阳系数不得大于0.50。

6)当低层建筑因体型系数不能满足现行节能标准的规定性指标时,应当满足下列要求:屋面传热系数不得大于0.6W/(m2.K);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不得大于0.8W/(m2.K);各朝向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不得大于3.2W/(m2.K)外,还必须同时满足上述第4款和第5款的要求。

7)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动态计算时,应当以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作为判断依据,其中:多层、中高层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与参照建筑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进行比较,其计算所得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当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低层居住建筑应当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进行比较,其计算所得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当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参照建筑确定的原则是:其形状、大小、朝向、内部房间划分和使用功能应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其体型系数和各部分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以及遮阳系数应符合规定性指标,其中窗墙面积比按设计建筑取值,当窗墙面积大于40%时,按40%取值。

3结束語

篇5: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审批流程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今年,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我省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出了新的总体要求。要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档次和优化人居环境的有利契机。坚持¡°适宜居住、舒适安全、环境优美、低碳环保、具有特色¡±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批规划设计品位高、质量好、有地域特色的棚改和保障性住房项目。作为城乡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协调配合建设局、棚改办等管理部门在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质量上共同将这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实现民有所居、居有所乐。

哈尔滨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模式使城市居民住房历史欠账较多,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住房问题成为最突出的民生问题。按照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第26次党政联席会议精神,为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新战略实施,特制定了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基本原则: 

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以区为主,市区结合;二是全市统筹,综合协调;三是易地安置优先,边建边拆,先建后拆;四是整体改造,综合配套;五是棚改与住房保障有序衔接;六是棚户区改造与促进城市发展良性循环有机结合。从2011年起,利用3年时间全面消灭老城区棚户区。

为了使棚户区改造工作更好的更快的的开展,我市从政策扶持入手,加强了三个方面:

1.用好用足国家扶持政策。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棚改工作和住房保障工作方面的扶持政策,组织专门力量,跑部进京,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及政策支持。今年争取国家棚改专项补贴1至2亿元。

2.用足我市现有棚改扶持政策。积极有效运用我市现有土地划拨、税费减免、配套建设、征拆资金存储等各方面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

3.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出台规划保障政策,优化项目规划指标,棚改项目规划范围内的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用地要与容积率挂钩,在满足规划出精品、出环境以及符合城市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挖潜,保证项目效益。出台土地出让金周转保障政策,试行土地挂牌预申请制度,即在棚改计划下达后,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项目实际发布土地预供应信息,并接受开发企业预报价,经综合评定报价合理的,按项目征拆启动资金的需求交纳保证金,由市财政拨付相关区,用于实施征拆。正式成交后,保证金可冲抵土地中标价款。剩余价款实行分期上缴政策,缓解一次性交缴压力,每一笔土地出让金上缴与返还周期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出台招商引资保障政策,对垫资参与棚改土地整理的投资人,在土地挂牌竞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摘牌,如其未摘到牌,则可对土地出让金超出底价的溢价部分进行分成。

现在,我将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规划审批

工作流程做一下简单介绍,请各兄弟单位给予批评、指正。

审批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3、《哈尔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6、《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提高棚户区改造和保障

性住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质量的指导意见》

7、《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新建住宅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廉租住房的意见》 

8、《关于在新建住宅项目中配建和集中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暂行意见》

9、《哈尔滨市居住区公益性服务设施管理暂行办法》

10、《哈尔滨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和公共停车场(库)规划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11、《哈尔滨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一、《规划条件》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阶段

(一)以出让方式供地的项目:

审批事项

1、《规划条件》及附图

2、《关于同意房屋征收工作的函》(棚户区改造专用)及附

图。

必备材料

1、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项目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文

件; 

2、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城乡规划局征询项目用地规划条

件的文件。

3、数字化地形图(即航测图)含五线;

4、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设计的初步规划方案、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及征收范围图;

5、现状环境照片

6、所在辖区政府向城乡规划局申请同意房屋征收工作的文件

7、发展改革部门出具的房屋征收工作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具体流程

1、符合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由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项目→市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城乡规划局来函征询项目用地的规划条件→现

场踏查→初步规划方案及城市设计方案审查→市城乡规划局向市土地储备中心核发《规划条件》及规划条件附图,同时向房屋征收主管部门核发《关于同意房屋征收工作的函(棚户区改造专用)及附图→房屋征收主管部门进行房屋征收工作,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土地出让程序;

2、不符合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项目 应首先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城乡规划修改程序:(1)不涉及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由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报告→召开专家审查意见会→经规划法定核准图审查委员会议审定通过→征求各相关部门及规划地段内相关厉害人意见→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公示30日→市政府下达批复文件。

(2)如涉及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应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原审批机关报告;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 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修改后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应当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程序完成后,再履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

以划拨形式供地的项目

审批事项:

1、《选址意见书》及附图

2《选址定位的函》及附图

必备材料

1、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项目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文件;

2、建设单位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的报建申请文件;

3、数字化地形图(即航测图)含五线;

4、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院设计的初步规划方案及城市设计方案;

5、土地权属证明(集体土地需与土地所有者签定协议);

6、现状环境照片;

具体流程

1、符合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建设单位按要求备齐必备材料报送市城乡规划局→现场踏查→初步规划方案及城市设计审查→市城乡规划局在8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和《选址定位的函》及附图。

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建设单位办理发展改革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2、不符合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项目 应首先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城乡规划编制修改程序。

(城乡规划修改程序同出让方式供地的项目修改程序一致)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

审批事项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2、《建设用地定位通知书》及附图

必备材料

1、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报建申请文件;

2、有关部门下达的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或者核准、备案文件;

3、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与《规划条件》附图一致);

4、由规划设计单位出具的规划设计承诺书;

5、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需提交土地出让合同;

6、住宅项目需提交廉租住房交付承诺书。

具体流程

建设单位按要求备齐必备材料→报送市城乡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审查(对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且在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

工程项目,征求地震局意见)→在8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和《建设用地定位通知书》及附图。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建设单位将有关材料转市国土资源局、市地震局(仅限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市气象局、市卫生局(仅限公共场所和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市人防办、市国家安全局,实施土地、防震、防雷、卫生、人防工程和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审批。需要占用绿地、砍伐树木、迁移古树名木的,由市城市管理局审批。(对需要现场踏查的,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上述部门联合踏查)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

审批事项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建设项目城市建设收费联系单》

3、《关于核准土地出让金的函》(以出让方式供地)

必备材料

1、国土资源部门核准土地出让金相关文件或办理结果通知书;

2、有关部门下达的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或者核准、备案文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如最终规划设计方案增加地下面积,需重新核准);

3、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设计报批图(含终审及相关图纸CAD电子文件);

4、配建廉租房房源确认书;

具体流程

篇6: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

为切实做好的宣传工作,更好地利用宣传阵地扩大新区的影响力,特制订《宣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1号议案”精神,充分展示棚户区改造取得的重大成就,广泛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意义,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全社会认知程度,深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棚改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政府领导所做的重要贡献。

二、主要内容

2015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工作:

(一)围绕棚户区改造的目标和意义,结合全市发展规划,对改造区域规划进行宣传。重点围绕XXX和棚户区改造稳增长、惠民生的实际效益开展宣传。

(二)解读棚户区改造政策,解答改造过程中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对市民关于改造的疑虑和质疑进行解释性宣传。

(三)对征收项目、安置房建设项目和棚户区、安置点公建设施进展情况等及时宣传报道,增强市民对棚户区的关注度。

(四)及时发现棚户区改造酸甜苦辣、奉献精神等感人事例,对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典型进行宣传。

三、宣传途径

(一)加强与平面媒体的沟通联系。积极与《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媒体建立良好关系,特别加强与《日报》、《商报》、《晚报》等本地媒体的联系,及时为媒体记者提供新闻线索,积极谋划联合媒体对阶段性、重要性、创新性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二)加强与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联系。为电视台提供各种新闻线索,策划选择一家或多家搬迁户,开展跟踪式报道,力求通过棚户区群众生活条件和就业环境改善,实现全景式展现棚改的强大社会经济效应。

(三)建设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通棚改微信公众平台,广泛张贴微信二维码,力求通过公众号,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意愿和诉求,及时予以回复。

(四)尽快在腾讯网、新浪网等相关网站建立宣传平台,授权新浪微博作为棚改官方平台,阶段性的召集全市微博达人,召开网络通气会,收集创新性建议,为工作开展提供素材。

(五)发动社区参与。积极动员网格员采集、报道征收中的典型案例、先进做法等,建立年度评先机制,提高网格员积极性。

(六)在全市户外公用广告栏,全面张贴政策解读和规划方案,进一步提高社会知名度。

四、近期工作安排

(一)报纸宣传。对接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策划在三大报开展年度棚户区改造宣传活动,6月中旬拟定宣传方案,6 2

月底正式启动。

(二)电台、电视台宣传。对接市广电中心,联合策划《棚户区改造在行动》(暂定名)主体宣传,选取几户棚户区群众和棚改工作人员,全流程、全景展示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6月份拟定方案,7月份选取典型,8月份启动宣传。

(三)建立棚户区改造微信公众号。内容包括民意调查、民意征集、办事指南、网上信访、投诉咨询等内容。6月份完成平台搭建工作,7月初上线运营。

(四)建设棚户区改造通讯员队伍。出台棚户区改造通讯员管理办法和奖励机制,积极开展社区网格员新闻宣传培训。6月中旬拟定方案,7月正式实施。

(五)制定棚户区改造政策解读手册。在途径棚户区的公交车、户外宣传栏、社区中心和市内主流报纸开辟专栏刊载手册内容,宣传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意义。6月拟定方案,7月份正式实施。

(六)根据XXX的需要。选择一家具有较强实力、得到领导认可的影视公司,合作开展全年影像资料拍摄收集,每季度出台一部宣传片,每年出台一部总结片。7月份拟定方案,8月份正式启动。

(七)策划开展棚户区居民参观安置房(商品房)——《棚户区居民看新家》(暂定名)活动,以及棚户区改造社区现场答疑、现场说法活动。6月底完成策划案,7月份启动。

(八)策划组织开展《巷子里的记忆》,暨“棚户区百 3

篇7:城市棚户区改造合作框架协议书

甲方: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政府

乙方:郑州中原基础投资有限公司

为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条款,以便共同遵守执行。

一、中原区人民政府同意郑州中原基础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中原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范围为伏牛路小学北、中原路南、伏牛路西、秦岭路东区域(中原路精品街1号)以及市环保局西、中原路北、秦岭路东、伏牛路五小学南区域(中原路精品街2号),改造范围土地面积约130亩(具体改造范围以甲方最终划定为准)。通过对此的改造,建成一个集商贸、服务、高档住宅等功能为一体的商务社区。

二、双方确定,拆迁安置必须按照《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三、经甲方和市有关部门审核,报市有关部门批准,享受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政策。

四、甲方的责任:

(一)由甲方成立郑州中原基础投资有限公司棚户区项目建设指挥部。

(二)与乙方一同制定让被拆迁户认可的拆迁补偿方案。

(三)协助乙方与改造区域内原产权人和土地使用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四)负责按时向有关人员发放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搬迁奖励费等相关费用。

(五)组织完成拆迁工作。

(六)协助乙方完成改造范围内新建项目的规划审批和建设审批工作。

(七)其他甲方应履行的有关义务。

五、乙方的责任:

(一)负责改造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负责本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与投入,自主经营管理,承担和享有本项目开发经营的风险和权益。

(二)承担项目建设的各项费用。

(三)按时支付拆迁工作经费。

(四)按时完成共同约定的安置建设时限。

(五)按时将该项目拆迁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拆迁奖励费汇入甲方指定账户,由甲方负责向有关人员发放。

(六)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乙方不得转让本项目。

(七)其他应当由乙方履行的相关义务。

六、其他事宜

(一)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本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名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三)本协议正本共四份,双方各持两份。

篇8:谈太原市晋东棚户区改造规划方案

关键词:区位,规划,建筑,设计

1 项目背景

1) 晋安化工厂的简介及现状:太原市晋东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地处太原市北部区域, 场地内大部分为山西晋安化工厂的生活区、厂房。

山西晋安化工厂为兵器总公司直属大型企业。最早为阎锡山所办山西火药厂, 后改组为西北实业公司西北化学厂。

2) 太原市总体规划对本地区的定位:在《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中对本项目所在的城北地区的定位如下:以生态环境的优化为前提, 逐步搬迁军工企业, 进行生态恢复;控制柴村、太钢东西两侧地区的发展。

太原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加快河西、城北等外围工矿区污染企业的搬迁或改造,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优化人居环境。

2 区位分析

2.1 位置分析

本项目用地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北中环街以北, 太行路以西, 涧河路以东, 卧虎山公园以南, 是太原市“北展、东扩”战略发展的重要节点。

2.2 区位交通分析

本项目用地西侧为涧河路, 向南连接即将进行快速化改造的建设路, 是未来一条贯穿太原市中心区南北的快速通道;东侧的太行路即东中环路, 正在设计阶段, 南侧为北中环街, 也在规划设计阶段, 这两条道路是太原中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来太原市中心区域的主要通道;在太行路的东侧为东山过境高速公路, 是太原市对外联系的一条重要枢纽。总而言之, 本项目所处区位出行便利,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2.3 区位环境分析

本项目用地处于黄土丘陵地带, 北部的太原市动物园及用地内高低起伏的地形和东侧的山地绿化, 为该区域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2.4 区位用地分析

本项目用地东侧为正在规划中的敦化坊村住宅小区, 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西北面为享堂村住宅小区, 正在建设中;南侧一街之隔的太原市富力城住宅小区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未来本区域将建成一个以居住为主的, 辅以多种配套功能的区域。

3 现状分析

3.1 现状地形分析

项目场地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 场地现状绝对标高为810.64 m~884.94 m, 整体地形北高南低。

3.2 现状主要问题

本项目用地由于地处东山地区, 多种使用功能混杂, 建筑使用时间较长, 而且建筑等级低、质量差导致场地内问题很多, 总结如下:

1) 市政配套差。2) 私搭乱建现象严重。3) 安全隐患多。4) 绿化景观缺乏。5) 交通不便。6) 环境卫生差等诸多问题。

4 规划目标和展望

1) 根据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 的要求, 在城市东扩的步伐中, 依据项目在杏花岭区的建设规模, 因地制宜地规划一个环境生态化, 地域特征化, 居住适宜化, 具有高品质城市功能和空间的复合型生活社区。

2) 充分利用项目场地的坡地和地形多样化的资源, 提升土地利用空间, 塑造太原坡地楼盘的独特气质, 提升城市品质, 树立区域地标。

3) 利用规划容积率较低的特点, 在满足原有拆迁户需求的基础上, 规划以叠拼式住宅为主, 辅以少量花园洋房和联排式住宅的低密度生活区, 提供居住者与城市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境。同时营造功能合理, 节能高效的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

4) 考虑项目开发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充分发挥地块区位优势, 使项目成为个性化、市场化、多样化的多赢组合的典范。

5 规划设计理念

1) 与山形地势的有机结合:a.在进行总体场地的竖向设计时, 考虑到场地内的地形变化复杂, 高差较大, 为了能够减少施工时的土方量, 我们尽量将小区依照地形以台地的形式来布置;b.单体建筑设计时为了适应地形高差的变化, 将建筑南北两个入口设计在不同的标高处;c.利用地形的变化创造丰富的景观手法。

2) 利用不同地块之间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不同, 打造复合型居住区:根据各地块噪声、地形、交通等方面的不同, 我们在设计住宅产品类型的时候将高层住宅和叠拼式住宅、联排式住宅、花园洋房布置在整个地块中, 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类型, 打造出复合型居住社区。

3) 院落概念的全方位引入:首先在总图布置上, 将项目分为了A, B, C, D四个地块, 每个地块形成一个院落式的围合, 而每个地块中又由组团围合的小院落组成。每个组团中的各个建筑本身也有各自的院落, 形成了“园中有院, 院中有园”的空间组织形态。

每个建筑单体将山西地方特色民居院落的形式与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相结合, 将建筑与庭院相结合, 而住宅的房间组织形式也参照传统民居的组织形式, 使院落的概念从建筑形式上延伸至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上, 尊重传统, 发扬了经典, 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居住理念。

4) 峡谷景观的营造:在D区的冲沟布置4层的叠拼式住宅, 4层住宅的围合使这一地块形成了居住区“峡谷”景观。同时利用基地保留的原有坡地以及人工绿化景观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空间形态。

5) 城市设计:在考虑到城市天际线的同时, 我们因地制宜将小区从南到北, 由西往东逐渐抬高, 让设计与自然产生对话。以科学、优化、改造的理念, 将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 营造一处远离城市喧嚣, 让人静心享受山水景致的“桃源般梦幻乐土”。

6) 绿色生态设计:项目利用深井地热解决小区的生活用热水的热源;庭院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标志牌、广告牌也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设立中水的收集和再利用, 设有中水处理站和中水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建筑利用环保绿色建材, 采用低能耗围护结构。此外还运用了中空Low-E玻璃、多媒体综合布线系统等先进设施。

7) 安保设计:采用一卡通住宅小区智能化平台系统, 由安全防范子系统、物业管理 (含停车场、会所消费等) 与设备监控子系统组成, 具有彩色免提可视对讲、家防报警、信息发布、家电遥控等功能。该系统为开放式平台, 多个模块如物业概况、房产管理、住户管理、租赁管理、设备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绿化管理、保洁管理、专项服务管理及银行代收费系统等可扩展。

6 规划设计

本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8.33 hm2, 净用地面积为24.77 h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424 550.10 m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42 399.00 m2, 住宅建筑面积为346 209.72 m2, 公寓、办公建筑面积为30 864.9 m2, 幼儿园及其他配套设施5 076.48 m2。总容积率为1.71。总体布局:A区主要为高层住宅区, 其余地块以叠拼式住宅为主, 辅以联排住宅及花园洋房。临北中环街及东侧规划道路考虑到该规划地块未来的发展及商业的价值布置较为连续的商业街。由于周边人口的增加, 我们在用地中部拟规划一处18个班的小学及一处18个班的中学。幼儿园的布置主要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 在该地块的A区北侧及C区东侧各设一个8班幼儿园为小区及周边居民服务。

7 建筑单体设计

7.1 叠拼住宅

1) 庭院空间设计。我们将翠竹、照壁、水体等元素与卧虎山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出大自然的俊秀风景, 创造天人合一的庭院空间, 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在其中或闲庭漫步或端坐品茗或静坐观赏, 都能体味到古人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境。

2) 独立空间设计。户型1层, 2层用户拥有前后庭院, 3层, 4层用户拥有超大露台和阁楼。各户都有独立的专用电梯, 不仅提高居住档次, 更在居住小区这一居住群体内形成了独立的居住空间, 在体现人性化关怀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居住的私密性和舒适性。

3) 户型结合地形设计。叠拼住宅依山而建, 造就户型结合地形设计。本户型设计中通过合理布局, 使户户有山景, 充分引入卧虎山的山地景观资源优势, 体现家住山上的特色, 根据每种住宅单位的不同条件, 例如所处位置地势的不同, 结合地形, 分别赋予其独特的设计处理手法。

7.2 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主要为回迁住户设计, 我们结合各种因素, 主要设计了65 m2左右, 80 m2左右, 90 m2左右三种类型的户型, 为原有住户的回迁提供各种便利。

每套户型均有直接朝阳的居室, 通风采光良好。套内功能分区明确, 起居室、餐厅尽量设计成独立的袋行空间。南向卧室都设计了低窗台、飘窗, 增加了房间的使用空间。南北均设置了封闭阳台以符合太原市的气候条件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

7.3 高层办公公寓

公寓户型的设计充分利用位置优势, 北房有良好的卧虎山景观视线, 南房有充足的阳光。公寓与办公区的垂直交通相对独立, 避免造成人员的混乱及干扰, 更体现建筑的高档次。

参考文献

[1]高鹏.社区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关于住宅区规划建设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 2001 (2) :41-42.

[2]滕绍华.住区规划:归于自然[J].北京规划建设, 2005 (5) :64-65.

[3]金建清.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素重要度分析[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2002 (1) :101-102.

上一篇:一行尊法文言文翻译下一篇:三表联查经典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