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

2024-04-28

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

关于棚户区改造的调查报告

前言:这次本小组人员先是前期通过网络等途径的资料整合,结合自己的思考,再一起讨论罗列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我们深入了南京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调查的过程中,当地的居民都很配合我们的问题,积极回答毫不隐瞒,甚至有热心的人引导我们去哪一家,并且在双方的协调下记录了宝贵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调查主题: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情况及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家政策是

否完全被执行,以及当地的居民对于国家这一政策——棚户区改造是不是满意,在他们心里到底是利民还是害民。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3号—18号

调查人员:(以下按照学号顺序排列,没有所谓的先后)

张路路刘惠娜李克英

热义兰木靳玉瑞江心怡

调查对象:南京市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居民

调查地点:前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棚户区的资料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大

概的改造过程,后期深入南京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拆迁地实地

调研

调查思考:

棚户区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在一片废墟中,有这么一家还在坚守着,晒晾的衣服在简陋的屋前随风飘扬„„孤零零的„„正如它的主人,在面临房子要被拆迁,又没有别的去处,也买不起房,即将要流浪街头的时候,那种孤单,那种无助与无奈以及愤恨。

棚户区改造不是要改善百姓的住房条件吗?不是有利于百姓的吗?为什么还有人不愿意搬呢?他们难道不想住上更好的房子吗?

当然不是这样,必然是棚户区改造的补偿政策没有办法让居民们接受,谁不愿意住上宽敞舒适的房子,谁不愿意住宅的周围干净整洁„„然而愿望总是美好的,国家的政策也是好的,但是怎样有利的计划实施起来都会变得大打折扣,造成这样的局面,谁也不好过。整体情况看,大部分群众还是不希望搬迁的,不论是出于“安土重迁”思想的牵绊,还是对于新房的不满意,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现在后批还未搬走的大多数是弱势群体,相对的低收入人群和老人,这样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老人们提到搬迁就很无奈,他们这样朴实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实现。群众们都怨声载道,总的来说,国家的政策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一到具体实施的时候,所有的问题就都曝露出来了。这样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内心也涌出无限的辛酸,一位86岁的老人站在简陋的旁边早已变成废墟的房子面前,颤颤巍巍的说着“只要让我们老两口有地方住,能死自己的家里就行了,我没有别的要求,答应这个我就拿我的房产证去换他的。”是呀就这样简单的要求我们的国家政府也不

能满足,看着这些已经半个身子住进坟墓的老人于心何忍呀!其实还坚持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他们没有钱去买现房,而政府给的租房子的钱——就是过渡费(每平米仅28元)不足以租得起房子,大家没有办法,没钱住,没钱买,没钱吃饭,什么都没有怎么敢搬出去,怎办么能办出去。有人是这样说的,我家是六口人,房子仅有55多平方米,阳台楼梯都不能算进去,给的过渡费才1500多租房子都不够,家里哪有那些钱去补呀!家人都是在大工厂做工的人,每月的工资也就1000多,那来的钱!大概都是这样的难处,才迟迟不肯搬出去,实际上如果能满足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就行了。国家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真的只是改善人们的住房条件吗?可是百姓却如此大的意见,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甚至有人说那些拆迁办的人有的小组根本你就不上门和你谈,还说要谈条件就到他的办公室去,难道要拆我的房子,我还要争先恐后地跑到你那去吗?工作这样的不积极,诚意,这么让群众满意的离开。政府是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的,但是有的没有实行,有打了折扣,由得让人们很不满意。比如说南京下关区的棚户区拆除后,在栖霞区(也就是丁家庄)盖有保障房,先不说房子的价格及条件,就盖房子的地方人们就有很大的意见,说原来这个地方是有什么化工厂的,这里的环境有污染人们不适合在这里居住,其次,栖霞区和下关区相距很远,大家都在下关区周围工作上学,搬到一个这么远的地方交通也不方便,平常的工作也麻烦,总之有很多不便捷的地方,人们不想搬。关于这个得到房子的问题,大家都众说纷纭,有的说一定有,有的说要申请也不一定的得到。就这一个问题都这么不清楚,可见国家的政策方案宣传的多么不到位。

下面从以下几点阐述我们的思考及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所谓“棚户区改造”顺乎民意吗?真的是地方政府所说的“惠及于民”,还是源于地方政府的难以遏制的利益冲动?(与民争利)

顺乎民意?就这点从网上和实地了解到的结果基本差不多,大部分群众是这样回答我们的“政策是好的,只是实行下来就变了模样了。。”,再者就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为什么民众反感“棚户区改造”?(以下仅是调查人员从南京下关区了解到的情况,至于在其他地区的实施情况,虽不会完全相同,但是笔者觉得这次调查也或多或少的说明了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

1,政策本身的实施与政策相差较大??

了解到下面几种政策的实施情况:

(1)是给予相应的房子,但是面积按照只按实地面积,也就是说楼梯,阳台的面积不算进里面,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群众本应得的面积,再者国家关于较困难的家庭是有补助的,就是可以或多或少算进楼梯阳台的面积,可是真正实施下去呢,恐怕很少。

(2)每平米给你相应的补贴,你可以去买政府现在盖的保障房,而且购买时

还能比其他人更便宜很多,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补贴是有的,只不过去买那些保障房还是得自己再每平米付些,而且相应的补贴真正发放时比双方洽谈时少很多,笔者了解到一些人透露的情况,2万每平米的最后只给9千多,再者保障房是有最低的面积的,所以有时你都觉得你只需有房子,但是迫于最小面积,最终还是觉得面积太大,和一开始的预估太远离,花费太高而没能搬出。。

(3)本身有空余的较好的房子却对群众故意隐瞒,此种笔者就无需多加介绍

了,也许介于相应的利益关系,也许是事实不允许吧。。

(4)所有条件双方都能理解,可是碍于相应的房子还未建好,所以必须先去

其他地方租房,但现在南京租房房价每平米也达到30多,这无疑给一些低收入人群以无形的压力。。。

2,保障房的环境

从南京下关区方家营棚户区了解到的情况是要搬到建在栖霞区的丁家庄去,借用某个采访者的话来说“为什么那里不好?你想想啊,我们这里好歹是城市,交通方便,丁家庄是哪里,郊区,相当于农村了啊,设施不好,交通也不便,看病,工作,上学有哪一点是能和这相比的?”再者,了解到丁家庄的保障房是在一些原先有化工厂等厂房建筑的工地上翻新后再盖的,先不说交通等其他方面,就是环境都让人难以放心。

3,老人因素

此次采访发现大多数还未搬离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老人,其实这不难预想得到,老人本身就属于低收入群体,再者安土重迁,这是他们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怎可能舍得离去,基于很多因素老人方面当然很难洽谈好。。。更何况要做好老人的工作,你得有像样的房子提供,还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得再加完善,是想老人最需要注意什么?身体啊,那么医疗设施能偷工减料吗?还有老人年纪大,肯定不能住在过高的楼层,所以低楼层是必需,可是事实是那低楼层是谁都想争的地,政府会放过这么一块肥肉,把它赠给低收入的老人吗?这恐怕不是我们能想到就能做到的„„

通过以上的叙述已经明显感觉到棚户区改造给当地的居民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明天是否还有自己的家的问题,为了能够生活得好一点,他们坚持在废墟中,忍受着„„

虽然是这样,但我们也要对国家政府有信心,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也希望在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受到伤害的人们能够幸福,棚户区改造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能够多多为百姓着想,不要让那些“黑心的人”有损国家的形象,伤害群众的心!

篇2: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

关键词:肇源 棚户区 民生 政策

正文: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长春、哈尔滨、大庆“金三角”的中心,隶属于大庆市。位于北纬45°23ˊ--45°59ˊ,东经123°47ˊ--125°45ˊ。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庆市,北与肇州县,东与肇东市接壤。西南以松、嫩两江主航道为界与吉林省镇赉县、大安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和黑龙江省的双城县隔江相望。

2010年肇源县结合民风、民俗、文化等特点适时启动了棚户区改造工程,重点改善民生,创建宜居环境,提高城区品味,并将“莲文化、鱼文化、古文化、水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五大元素渗透融入到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之中。城区共规划出了8块棚户区改造地块,其中,有两块棚户区内的居民和开发商基本达成协议,5月1日开始施工。

棚户区主要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及“城中村”。

一、棚户区改造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水平、改善城镇环境为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配套建设,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

(二)工作目标

于2009年底完成塔河镇城区棚户区改造建设6万平方米、1200户的目标。

(三)主要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各责任单位作为政府主导的责任主体组织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由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因地制宜、分工负责、强化配合的原则。

2、坚持政府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棚户区改造要与房地产开发、经济适

用房建设、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相结合。

3、坚持依法运作、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在棚户区拆迁补偿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好特困群体的住房问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土地使用、资金管理、城市规划、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物业管理、最低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4、坚持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依据塔河城镇总体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功能完善。依据园林化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配套、分期实施的原则。

5、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既要立足长远,又要面对现实,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综合治理,稳步推进。

6、坚持促进棚户区改造与维护社会稳定兼顾的原则。要正确处理推进棚户区改造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棚户区改造既要逐步推进,又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在棚户区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妥善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合理的照顾。

二、改造建设标准

1、棚户区改造的详细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容积率不超过1,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2.8,各项规划指标不能降低,必须按批准的规划方案完成改造区域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棚户区改造新建住房要设施齐全,达到节能型住宅要求。楼房立面造型要突出林区特色,层数为6层,层高不低于2.8米,住宅室内墙面刮大白、卫生间和厨房铺地砖、安装室内门、简易灯具、卫生间安装坐便器和洗手盆、厨房安装水池、水龙头,满足居民入住和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小区环境要进行硬化、绿化和建设必要的服务中心,做到道路畅通,环境整洁,办事快捷。

3、棚户区回迁居民的楼房户型面积控制标准以40、48、58、68平方米四种户型为主,其中40平方米户型占25%,48平方米户型占45%,58平方米户型占20%,68平方米(含少量75平方米)户型占10%。具体户型面积的选择,在结合居民住房实际情况,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通过入户详细调查了解棚户区居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

4、改造后的住宅小区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保证居民生活环境有明显改善,安居乐业,社区和谐健康发展。

5、工程所用材料、施工工艺、节能标准、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施工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资质、资信和良好的业绩。

三、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

1、土地政策。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经济适用住房计划,所需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其中开发为商品住宅或者其他商服项目的建设用地,应依法实行有偿使用。所得土地收益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2、税费减免政策。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经税务部门同意后不征土地契税;棚户区居民因拆迁而重新购买的普通住房免征契税;与棚户区建设有关的经营性收费项目减半收取,其他按地区棚户区改造相关政策执行。

3、拆迁安置政策。棚户区房屋拆迁安置,原则上实行“就地”或“就近”安置回迁楼房,对不愿回迁的住户,实行货币拆迁,不做产权调换安置。被拆迁人选择就地或就近回迁安置的,实行结构差价及按“部分面积”结算。

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实行拆一补一,原有私产房屋面积回迁部分交纳每平方米300元结构差价,超出原面积部分并在合理享受面积内按1000元/平方米结算差价;超出上靠户型面积部分按1200元/平方米结算,交足购房款享受全部产权。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的,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人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成新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合理享受面积部分系安置标准与原房屋面积差额部分;超出合理扩大面积部分为按照居民意愿要求安置的户型面积超出正常安置标准部分。

4、回迁的低保户家庭,私有产权的原面积部分拆一还一,不收结构差,合理扩大面积部分每平方米减收200元房款,如仍无能力出资购买合理扩大面积部分,则允许欠款入住,缓交房款时间定为2年,第一年交房款的60%,第二年交40%。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够欠款后,再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到期后仍无能力交纳欠款的,则按廉租房管理。

5、对达标的节能住宅,实行取暖费减免政策,按非节能住宅取暖费标准的70%比例收取。

四、棚户区改造的组织实施

1、依法拆迁。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阳光拆迁,和谐拆迁”,统一标准,严格执行。要做到补偿安置标准公开、回迁安置方案公开、拆迁和回迁房屋面积公开、评估标准公开、搬迁顺序号公开,逐户签订书面拆迁安置协议。

2、建设监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据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计划,依法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招投标工作。严格执行建设程序,确保棚户区改造工程规范、优质、按期进行建设。施工图及设计文件要经过审查;工程竣工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3、为保障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要选用符合国家与省技术标准要求或推荐的建筑材料与设备,大宗建筑材料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4、物业管理。棚户区改造新建回迁住宅小区实行“政府引导、属地管理、业主自助、多方筹资、逐步走向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当业主入户率达到50%以上时,要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在社区组织下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或成立小区管委会。可选聘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管理,也可实行业主自助式管理,或由林业局房产科进行物业管理。

实施业主自助管理的小区工勤服务人员原则上以本小区家庭困难、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低保人员作为首选。

棚户区改造要为小区管委会或物业服务企业无偿提供不低于60平方米的物业服务用房。

棚户区改造新建楼房的专项维修资金在居民入住前按每平方米18元向住户一次性收取。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肇源县民生工作的重点,主要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改善居住环境。为减轻棚户区居民的临时安置困难,原则上采取先选择空地建房或先解决占压回迁楼建设位置的房屋拆迁,腾空土地后进行回迁楼建设,回迁楼竣工后不占回迁楼位置的居民直接搬迁上楼的方式。在棚户区拆迁时,要抽调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实行拆迁包户工作,通过政策讲解、思想动员、帮助拆迁户解决临时安置、子女上学、就医等实际生活困难,使棚户区居民真正认识到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政府实施的“民心工程”,从实际行动上支持棚户区改造工程。同时,要公开补偿安置政策、公开补偿标准、回迁方案、分房程序等,使整个安置过程阳光透明。

棚户区房屋拆迁安置,原则上实行“就地”或“就近”安置回迁楼房,对不愿回迁的住户,实行货币拆迁,不做产权调换安置。被拆迁人选择就地或就近回迁安置的,实行结构差价及按“部分面积”结算。原有私产房屋面积回迁部分交纳每平方米300元结构差价,超出原面积部分并在合理享受面积内按1000元/平方米结算差价;超出上靠户型面积部分按1200元/平方米结算,交足购房款享受全部产权。

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时,按搬迁、交款时间先后顺序优先选择楼层楼号,具体安置标准是:

1.原有房屋建筑面积小于25平方米的,安置房屋建筑面积标准为40平方米。

2.原有房屋建筑面积大于25平方米(含25平方米)小于40平方米的,安置房屋建筑面积标准为48平方米。

3.原有房屋建筑面积大于40平方米(含40平方米)小于50平方米的,安置房屋建筑面积标准为58平方米。

4.原有房屋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含50平方米)的,安置房屋建筑面积标准为68平方米。

5.原有房屋建筑面积超出最大安置房屋户型面积部分实行货币补偿,棚户区居民回迁过程中按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安置的,安置房屋建筑面积标准为40平方米。

特殊情况的安置补偿办法:

1.棚户区改造范围内,拆迁房屋为公有住房的,先进行房改(按1999年塔河县(局)房改政策执行),再按私有产权房屋安置、补偿。

2.对由于居民自身原因多年没有办理房屋过户手续造成居住人与产权人不一致的(包括继承、转让、夫妻离异等),办理过户手续后,予以回迁安置。

3.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对拥有多处住房的同一产权人,按产权人意愿选择一处住房做回迁安置,其余住房实行货币补偿。

4.对共有产权房屋,回迁后仍保留其共有产权。

5.对无籍房屋不作回迁安置,按货币补偿的有关规定执行。

6.被拆除房屋的实际结构和产权证照标注不符,本人要求货币补偿的,由当事人申请,房产主管部门认证,按实际结构补偿安置。

7.被拆除房屋是一次性建成的(指初始建成的房屋,不含后搭、接的房屋),产权证照标注面积和实际面积不符的,由当事人申请,经房产主管部门认证,按实际面积执行。

8.被拆除房屋原有面积超出最大安置户型面积部分,按规定实行货币补偿,不再另行安置回迁面积。

9.拆除商业性房屋(指经正式审批手续,有工商营业执照,房屋使用性质为商服),一律实行货币补偿,补偿金额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如回迁小区建设商业用房的,原经营户有优先购买权。

10.对确实无能力承担回迁费用的困难家庭,允许以回迁楼房做抵押,在商业银行贷款交纳

购房款后入住。

11.对一户住宅居住二户以上的(以2008年9月30日前迁入户口为准),交结构差后允许分户入住,分户的户型标准不超过40平方米。

篇3: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

一、调研方案

1. 调研区域

东窑坊社区位于西安市金花北路以西, 伞塔路以北。原有居民400多户, 是西安市居民较为集中的棚户区之一, 建成后的安置社区可安置全市棚户区居民1 900户。社区采用人车分行模式, 西边是两个车行入口, 北侧有一个坡道。金花北路以西是社区的主要人行入口, 在此有一条以住宅底层作为商业用房的商业步行街, 在社区的北边是人行次入口, 其中有一条残疾人坡道。

2. 调研方法

主要通过查阅资料, 实地查看, 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 有效问卷122份。

二、调研过程与分析

1. 东窑坊历史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 东窑坊原是西安市砖窑厂, 属低洼棚户区, 地势较金花北路低5~7 m, 地势低洼, 居民生活环境很差, 建筑多为1~4层居民自建房屋, 其房屋布局散乱, 建筑质量超低, 安全、消防隐患极其严重。特别是建筑景观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 排水、燃气、供暖、道路绿化等市政配套设施极不完备, 配套设施落后, 逢雨必涝, 雨水倒灌, 逢涝成灾, 是西安防汛重点地区, 居民苦不堪言。可谓路窄、楼挤、隐患多, 人多、户多、设施差, 房破、坑深、生活难的老大难居住聚集区。

2. 建筑设计

东窑坊改造后小区占地42.60亩, 建筑面积211 116 m2, 其中, 居住建筑面积166 058 m2, 配套公建26 143 m2, 车库面积11 550 m2, 设备用房1 100 m2, 总安置户数1 960户, 总车位约240辆, 容积率8.05, 绿地率31%, 建筑密度34%。

3. 功能分区

通过实地勘探, 发现整个小区采用点式高层住宅形式, 南北向布置, 分东西两区, 沿金花路侧为商业配套公建、车库及住宅, 称之为商住区域, 小区西由四栋住宅楼组成, 称之为居住区域, 见图1。小区配套设施有:菜市场、超市、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站、邮电、银行、饭馆、书店、医疗站、物业管理、治安办等, 设置在7号商业楼内, 并单设4班幼儿园一个。公厕设在沿街商业内 (靠北侧规划路) ;靠北侧规划路设垃圾压缩转运站, 为本社区及周边居民服务。

4. 景观设计

以一心两轴方式设置两条贯穿整个小区的景观主轴线。在轴线交汇处布置小区中心绿地广场, 使整个小区一步一景, 环境优美。住宅间设庭院绿化供老人、儿童休闲活动。空间层次主要分入口空间、公共绿地空间、庭院空间三个层次, 通过层层深入加深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低洼地改造设计

东窑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低洼场地, 其地势标高与区外金花路标高相差4.5 m, 所以设计是将地基标高提升到与金花路同高, 采用了底层整体架空的形式, 架空层内作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车库和设备层之用。小区场地标高提升, 解决了原有低洼场地的排水问题;同时可在不同标高层面上解决了人车分流。

6. 住宅设计

通过走访发现, 整个小区户型共分为5种类型:45~55 m2/户, 一室一厅, 占10%;55~65 m2/户, 两室一厅, 占15%;65~85 m2/户, 两室一厅, 占50%;85~95 m2/户, 两室一厅, 占15%;105~115 m2/户, 三室一厅, 占10%。住宅单元平面类型分为1梯12户、1梯8户和1梯4户, 楼层以34层为主要层高设计, 分别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7. 居民满意度

通过问卷、走访进行调研, 居民大部分对住宅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朝及小区规划比较满意, 同时也对小区的安全保障、娱乐活动、公共设施等提出了希望, 结果见图2和图3。

三、结语

东窑坊棚户区的改造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逢雨必涝, 遇涝必灾”的难题。居住面貌大为改观,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人居环境优美宜人。但在安全保障、娱乐活动、公共设施方面还需进一步增强建设, 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绿色、便捷、经济的现代居住示范小区。

摘要:本文就西安市典型的棚户区东窑坊社区进行的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低洼改造及住宅设计等方面的改造进行设计调查, 为棚户区设计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棚户区,安置社区,改造设计,调查

参考文献

[1]郑文升, 金玉霞, 王晓芳, 丁四保.城市低收入住区治理与克服城市贫困——基于对深圳“城中村”和老工业基地城市“棚户区”的分析[J].城市规划, 2007 (5) .

[2]李春梅, 于艳辉.哈尔滨市哈西地区棚户区改造规划探析[J].规划师, 2011 (7) .

篇4:棚户区改造档案刍议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档案记录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做好相当的档案记录工作,对于提升社会和谐以及传承文明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主要针对棚户区改造档案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棚户区改造档案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棚户区改造工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档案,实际上就是指棚户区改造期间,相关的档案部门能够在开始改造工作开始之前、建设过程中、工程竣工后等几个环节中,进行详细的信息记录,并且整理成档案。这些档案之中,不仅有改造之前的相关照片、音像,还有整个改造工程的立项审批、招投标、设计、拆迁回迁、拆迁补偿、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文字、图表、音像、电子文档等信息。但是就我国目前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档案工作进行的现象:

1.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中,直接管理的领导小组实际上属于一个宏观性管理部门,其本身并不存在实体,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只是对于改造工程进行监督、协调、审查、统计等。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无法针对整个棚户区来建立档案工作。

2.棚户区的改造工程已经开始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相当一部分棚户区都是由于开发商的开发需求而推动的。而城市的档案管理部分,就没有针对这类商业性质的改造工作加以记录。这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个统一化的管理单位,也就无法充分的体现出政府这其中的整体工程规划。

3.棚户区改造工程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民心工程,国家、省、市领导给予高度重视,领导关心、视察等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很多。这些音像档案均分散形成,新闻部门形成的,由新闻部门保管,棚改办形成的,由棚改办保管;开发商形成的,由开发商保管,而上述部门保管的音像档案,不仅仅是这些内容的档案,特别是新闻部门,他们所形成的音像档案非常多,内容杂,不可能把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音像作为一个专题档案保管起来,极易造成管理混乱,甚至还有不存档的可能,不能突出完整的音像效果。

4.体现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阜新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结束后,整个工程(包括改造前、建设中、竣工后)形成完整的档案没有一个最终的保管单位。

二、棚户区改造档案的建立

1、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动迁、安置和建设单位是履行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档案管理法律义务的主体。有关单位应指定分管负责人,统一领导档案工作。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档案的集中管理。公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归档范围将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资料收集、整理并及时移交。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责任体系,形成约束机制。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之中,做到“三个同时”,即:下达项目计划时同时提出档案工作要求,检查项目工作时同时检查档案资料,验收项目时同时验收档案工作。加强必要的投入,配备工作需要的装具、保管和办公设备,满足基本的工作条件。另外,鉴于棚户区档案的特殊性,工作人员还应事先进行摸底调查,随时跟踪指导,上门服务,特别是关于动迁户的房照原件,因为涉及政府补偿金,更要慎而重之。

2、规范收集的档案内容

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档案分为文书档案、项目档案、动迁户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会计档案六大类。其归档范围按照《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档案归档范围》执行,档案的整理工作应按有关业务标准规范进行,文书档案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规定执行,项目档案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的规定执行,迁户档案按照货币安置、产权调换、比照合法房、违建房等类别,以户为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的整理,按国家相关法规或地方出台的暂行条例进行,会计档案的整理,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一般来说,棚户区改造住户拆迁档案包括下列内容:棚户区改造项目入户调查表、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求意见表、棚户区改造项目协商记录表、评估结果报告、土地、房屋权属证明材料、解决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保障和优抚、低保、社保等社会保障的相关材料、补偿安置协议、行政裁决、强制拆迁资料、其他资料。其中,动迁户档案尤为重要,房屋拆迁协议书、验收单,煤、水、电、暖气、房费收据,土地使用证、产权证等要件,是棚户区改造檔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相关平房档案的销毁

棚户区改造完成后,相关的平房档案已退出历史舞台,丧失了原有的作用,所以,对它们进行销毁,对于节约库房空间、降低保管成本,都是必要的。

第一步,对照甄别。在甄别平房档案的名单时,是挑要保存的、还是挑要销毁的,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正常情况下甄别时应该以要销毁的档案为主,这样即使有漏下的,也不至于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反之,若是挑出要保存的,余下来的全销毁,那么万一有漏掉的,则会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这个环节的工作中,大致有这么三种方法:一是一个人负责几个委,所有人依次把全部档案都翻一遍;二是大家全线出击,每人分一部分档案,将所要销毁的房户从所在的委中剔出。

第二步,复核抽取。复核最好按人名和档号进行交叉复核,一个人负责几个委的,只要最后把名单汇总就行了。但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同名的档案,因为这种情况是最容易引起分歧的;所有人负责所有委的,则要把相同委的房户名单集中到一起。接下来用excel制成表格,把人名和档号录入,最后打印出来。

第三步,集中销毁。派专人专车运到造纸厂,在档案工作人员监督下实行即时即地销毁。鉴于销毁平房档案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繁琐性,有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对于尚未销毁的平房档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卷内目录进行一下处理,使之规范化、数字化;第二,在平房动迁的时候,可以主动先到现场去进行摸底工作,更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结语

简言之,棚户区改造档案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和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应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改革,面对改革我们既应坚持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更要勇于开拓,积极创新,选用最先进、最科学、最高效、最经济的科技手段,达到管好,用好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君韬.新形势下工程档案的创新服务探讨[J].城建档案,2013(12)

[2]厉文平.日照市城建档案馆开展地下管线档案业务培训[J].城建档案,2013(12)

篇5:棚户区改造调查报告

来源: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时间:2015-08-12 15:00

城镇棚户区改造群众满意度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近期,为了解城镇棚户区改造群众满意度情况,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城镇棚户区改造群众满意度调查。调查采取重点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选取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共20个省(区、市)的10100个城镇棚户区居民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对棚户区改造政策及其落实情况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政策满意度很高,对其政策落实情况满意度也较高,同时希望切实加大其政策落实的力度。

(一)九成以上满意和基本满意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棚户区改造政策。

调查显示,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加快棚户区改造政策,棚户区居民表示“满意”的占48.9%,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3.6%,合计高达92.5%;其中国有林区(林场)、改造已完成的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97.1%、95.5%。

图1-1 棚户区居民对加快棚户区改造政策的评价

图1-2 不同类型棚户区居民对加快棚户区改造政策的评价

图1-3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居民对加快棚户区改造政策的评价

(二)七成以上满意和基本满意棚户区改造政策落实情况。

调查显示,对当地棚户区改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1]表示“满意”的占29.1%,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3.6%,合计为72.7%;其中国有林区(林场)、三线企业集中区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87.7%、77.3%,而国有工矿、资源枯竭型城市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仅分别为67.1%、62.3%。

与对棚户区改造政策本身评价相比,对其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价存在明显差距,有待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

图1-4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当地棚户区改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价

图1-5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居民对当地棚户区改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

图1-6 不同类型城市棚户区参与改造居民对当地棚户区改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价

二、对棚户区改造重大意义、突出问题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棚户区居民肯定棚户区改造对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等的重大意义;集中反映棚户区改造中存在“改造周期长”等突出问题。过半棚户区居民对实现棚户区改造的宏大目标有信心。

(一)绝大多数肯定棚户区改造对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调查显示,关于棚户区改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棚户区居民认为是“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比重最高,达84.2%。

图2-1 棚户区居民关于棚户区改造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的认识

(二)认为棚户区改造存在“改造周期长”等突出问题。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棚户区居民认为是“改造周期长”的比重较高,占45.2%;认为是“安置面积不合理”、“政策透明度不高”、“补偿资金不到位”、“配套建设跟不上”的分别占34.2%、29.9%、28.4%、26.7%。

图2-2 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认识

(三)有信心实现棚户区改造的宏大目标。

调查显示,对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目标”,棚户区居民表示“有信心”的超过一半,占54.4%;表示“基本有信心”的占30.6%;合计达85.0%。

图2-3 棚户区居民对实现棚户区改造目标的信心

三、对棚户区改造中安置补偿标准、资金发放情况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棚户区居民基本肯定并希望不断完善棚户区改造中的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和补偿款按时足额发放办法。

(一)六成以上肯定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中拆迁安置补偿标准,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认为“合理”的占21.6%,认为“基本合理”的占41.7%,合计为63.3%;其中国有林区(林场)、三线企业集中区、改造已完成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81.4%、69.0%、72.6%。

图3-1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评价

图3-2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评

图3-3 不同类型城市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评价

图3-4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拆迁安置补偿标准的评价

(二)六成以上满意和基本满意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情况。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中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情况,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表示“满意”的占24.6%,表示“基本满意”的占37.2%,合计为61.8%;其中国有林区(林场)、改造已完成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77.9%、72.4%,而国有工矿、未改造已提出计划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为49.7%、30.7%。图3-5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情况的评价

图3-6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的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

情况的评价

图3-7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的补偿款及时足额

发放情况的评价

四、对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按时交房和工程质量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棚户区居民基本肯定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和安置房交房速度,同时迫切希望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安置房交房。

(一)六成以上肯定棚户区改造的工程质量。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的工程质量情况,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认为“好”的占22.0%,认为“一般”的占40.2%,合计为62.2%;其中国有林区(林场)、改造已完成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76.0%、78.0%。

图4-1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情况的评价

图4-2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工程质量情况的评价

图4-3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参与改造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工程质量情况的评价

(二)近六成满意和基本满意安置房按时交房情况。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按时交房情况,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表示“满意”的占23.5%,表示“基本满意”的占36.2%,合计接近六成,为59.7%;其中国有林区(林场)、改造已完成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84.2%、79.3%。图4-4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按时交房情况的评价

图4-5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按时交房情

况的评价

图4-6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中安置房按时交房情

况的评价

五、对棚户区改造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棚户区居民在基本肯定棚户区改造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也要求继续加强这两方面配套设施建设。

(一)比较满意配套市政基础设施。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情况,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表示“满意”的占25.8%,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0.2%,合计为66.0%;其中国有林区(林场)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达80.9%。

图5-1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情况的评

图5-2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情况的评价

图5-3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参与改造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情

况的评价

(二)比较满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调查显示,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表示“满意”的占23.4%,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0.2%,合计为63.6%;其中国有林区(林场)、改造已完成棚户区居民的合计比重分别达77.1%、78.5%。

图5-4 参与改造的棚户区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

图5-5 不同类型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评

图5-6 不同改造进度棚户区参与改造的居民对棚户区改造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价

附注:

1.调查问卷设计

调查内容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36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等文件提出的要求确定。本着准确、精练和易于理解的原则,并经专家审核、论证和预调查,设计和确定了最终调查问卷。

2.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涵盖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棚户区集中的20个省(区、市)。调查点选取按城市类型分为资源枯竭型、独立工矿区、三线企业集中区与省会、普通地级市等;按棚户区类型分为国有工矿、国有垦区(农场)、国有林区(林场)以及城市危房、城中村、其他城镇棚户区;按棚户区改造进度分为未改造、未改造已提出计划、正在改造、改造已完成四种情况。调查对象为城镇棚户区居民。

3.调查抽样框

抽样框是关于抽样单元的完整目录。此次调查的抽样框为在该城市棚户区居住的所有住户。

4.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重点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域从样本库中随机抽取。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

5.样本量

样本量为10100个。按棚户区类型分国有工矿、国有垦区(农场)、国有林区(林场)、城中村、城市危房和其它类型棚户区居民样本的比例分别为19.1%、3.4%、3.9%、36.5%、28.3%和8.8%;按所在城市类型分资源枯竭型、独立工矿区、三线企业集中区和省会、普通地级市棚户区居民样本比例分别为18.4%、9.6%、17.7%和54.2%;按所在棚户区改造进度分未改造、未改造已提出计划、正在改造和改造已完成的样本比例分别为14.9%、12.6%、30.7%和41.7%。

6.调查精度

在90%的置信度下,调查结果的抽样误差控制在5%以内,棚户区改造政策以及具体细化措施所涉及样本数量超过300个。

7.质量控制

明确实施负责人进行业务和技术培训。数据采集由专业调查人员进行详细说明,保证问卷内容理解的准确性。数据逐级审核把关,对于上(传)报问卷全部复核和卷审,保证调查不出现填写、录入、逻辑等错误。数据按数据编码、统一标准,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

篇6:县棚户区改造调研报告

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这类建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保障性住房用地不得从事商业性房地产开发。今年2月,四川省政府已将棚户区改造列为民生工程目标下达XX市,要求2010年全市应完成1.55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在解放思想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XX县委、县政府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棚户区拆迁改造,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县城5万余平方米的棚户区危旧房拆迁,涉及居民780户,棚户区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省率先启动棚改工作,也在XX县城市建设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期间,不但没有发生一起强拆、投诉、抵制拆迁事件;而且目前部分棚改地块项目主体已封顶,创造了国务院“全面启动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号召发出后的速度奇迹。

尽管棚户区拆迁改造,遇到一些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处理难度大,但是XX县委、县政府下了最大决心,一定要解决老百姓最大的困难。县委书记符礼建、县长陈历章等主要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数次到棚户区老百姓家中,现场倾听他们的意见。根据棚户区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XX县迅速成立了XX县城区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除了县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外,并抽调房管、规划、建设、国土、公安等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小组。大规模集中分片实施棚户区改造,体现了XX县委、县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拳拳之心,同时是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一个巨大贡献,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一、棚户区的现状

四周是林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他们却蜗居在破旧、低矮的小平房里,过着拥挤、阴暗、潮湿的生活,身居城市却远离绚丽多姿的城市生活,这就是棚户区居民的真实写照。

棚户区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及“城中村”。所谓“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仍然存在的、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属于棚户区性质的区域。

XX县棚户区历史久远,大多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最早的建于解放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陆续在这些区域的空地上建房。后来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住房日见紧张,为缓解住房压力,几乎各家都在建房,大房接小房,小房再接窝棚,久而久之棚户区就形成了规模。棚户区建筑密度大,多数家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棚户区内巷道狭窄,基础设施落户,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大。

棚户区没有排水设施,棚户房又普遍低矮,潮湿,阴冷,有的屋内地面甚至还比巷道路面还低很多,雨水稍大就会出现倒灌,让屋内长期都阴暗,有的还有一股浓烈的霉味。这里垃圾点少,公厕大多为旱厕,环境卫生状况极差,春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肆虐,居民生活极不方便。棚户区内居住人员成分复杂,生活水平较低,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把落脚点选择在了棚户区,使得这里的社会治安管理和房产部门房屋管理十分困难。

再加上汶川大地震后,许多棚户区房屋都成为了危房,无法加固。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晴天漫天灰,雨天遍地泥”,“冬天冰窟窿,夏天火炉子”——这都是城市棚户区的真实写照,棚户区也成了城市危房集中区域的代名词。

“巷子外面是文明的花园城市,巷子里面就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一个词形容就是落后!”虽然有点夸张,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了部分旧城改造棚户区亟待改造的现实。

二、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第一,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是落实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政策,坚决兑现向党和政府及棚户区居民承诺的迫切需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XX县在保增长的同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施好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最重要的民生改善工程。

第二,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是抢抓政策机遇的迫切需要。国家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并积极提供物资、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大邑的高度出发,这些政策机遇千载难逢。

第三,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是尽快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长期居住在棚户区的市民,大多是住房、经济“双困户”,面临住房难、吃水难、入厕难等,靠自身力量很难摆脱困境,住上好房子是他们一辈子最大的愿望,一家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期盼。早一天把棚户区改造好,早一天让他们住上新房,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和XX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必须认真履行的历史职责,也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更是衡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赢棚户区改造攻坚战。在这项工作上,XX县没有退路,只能加快不能拖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三、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老百姓的故土情结,XX区里的不少居民已在当地居住了数十年,习惯了那里

的环境甚至是邻长里短,虽然居住的小院虽然拥挤、破烂,但周边的居住氛围却很好,由于是XX区,日常服务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生活上非常方便,因此不愿搬迁,即使搬迁也要求就地安置。

第二、资金需求量大,县本级财政压力极大。改造棚户区,需要的资金庞大,由于棚户区居民中低收入人员多,低保户多,当真正面临动迁时,许多人是既盼又怕。“盼动迁”自不必说,“怕动迁”则是担心拿不出钱,上不起楼。虽然XX县享受了国家灾后重建住房补贴,但是县财政依然要拿出巨额的投资。受资金盘子约束,也是困扰棚改进程的一大因素。

第三、拆迁、建设、分配等环节的系列问题,这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老百姓对政府公信力的态度,也是决定棚改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四、拆迁难。谁不想早点告别棚户区呢?低矮、潮湿、杂乱的老房子里的日子过够了,但毕竟还得过下去,如果拆了房子,生活真的就能掀开崭新的一页吗?这也成了困扰在所有棚户区居民心头的一个疑问。最初工作人员到棚户区工作的时候,到处遇到的还是怀疑的眼神,怕住不上楼房、住不起楼房、邻居散了。

第五、XX县尚有更多的棚户区还需要列入改造计划中,这部分棚户区房屋的危旧程度与列入改造计划的毫无二致,这里的居民也多次到房管局等部门,强烈要求同等待遇。

首页12尾页

四、举全局之力超常规奋力推进

“通过棚户区改造,真正使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XX县委、县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头号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协调多方力量,实施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任务的落实,确保了棚户区居民早圆“安居梦”。

棚户区的现状,是历史沉积的难题。“抱残守缺”几十年,散落在城市高楼大厦中的一片片棚户区,也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累赘”。但是,大邑却有破解难题的决心。

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拆迁建设任务较重的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各负其责,自觉把棚户区改造摆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和力量,切实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主攻制约形象进度的关键环节,超常规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第一、实施“一线工作法”,发扬“三敢”精神,棚改工作快速启动。

2009年2月,XX县房管局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大邑的高度出发,结合房管工作实际,以“重民生、强保障、稳市场、促发展”为主题,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启动XX县城棚户区危旧房屋改造的合理化建议,并自我加压,主动申请牵头组织实施。并积极贯彻县委、县政府“一线工作法”,发扬“三敢”精神,敢想,敢干,敢试,加班加点深入拆迁一线走访调查,制定了棚户区改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结合灾后重建,首批启动了县城蒋巷子、箭道街、春城巷、大东街运输公司等区域的棚户区改造。

在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之前,首先由房管局深入走访棚户区住户,所有工作小组不分昼夜,狠抓工作进度,按照事先制定的详细工作步骤和宣传方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开展拆迁动员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认真听取居民的意见。同时,充分尊重民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方调查、论证,求得最大的公开、公正、公平,最终形成了详细的动迁、回迁等实施方案。“原地还迁”成为了棚户区改造的第一选择,并确定了“等面积原地还迁”、“单元整栋还迁”、“公开抽号选房还迁”等方式对该地住户进行安置,自然也赢得了住户的欢迎和拥护。

第二、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是涉及民生的重要工程,领导重视是XX县棚户区改造成功的关键。

为了顺利推进XX县的棚户区改造工作,XX县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晋原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XX县城区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保民生,促发展,自去年以来,结合城乡统筹发展、“三个集中”、灾后重建和棚户区改造,开展了一系列住房保障工作。在大邑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进行中,县委书记符礼建多次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一民生工程。

第三、资金短缺是制约棚户区改造的关键,而作为经济实力不算雄厚的XX县,如何破解这一瓶颈?

政府主导+引进社会资金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让XX县棚户区改造“破冰起航”。在摸底调查中,对拟改造的棚户区的困难家庭、特困家庭、一般家庭构成情况进行了摸底核实,同时,对拆迁后需要还建的面积及成本进行核算,并对启动棚改的政策环境和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大邑人居价值和城市形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求平衡、住户参与”的原则,引进社会资金加大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这一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而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XX县县委、县政府也承诺,不在棚改中赚一分钱,还将出让土地增值收益和部分地方税收,这无疑为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第四、尊重民意,阳光拆迁。

解决了钱从哪来的“尴尬”,“以人为本”的实干,更是让棚户区改造全面提速。在拆迁过程中,XX县坚持阳光拆迁,及时解决拆迁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严格执行拆迁相关政策、规定,充分尊重被拆迁户的正当利益,切实照顾被拆迁户的合理诉求,全面、耐心、细致地做深、做细、做好拆迁工作,实现了“无强拆”、“零投诉”、“无抵制”,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XX县就全面完成了县城780户、5万余平方米的棚户区危旧房屋拆迁,目前,部分地块重建项目主体已封顶,创造了棚户区改造的速度奇迹!尊重民意,创造性破旧拆迁难题,让众多问题迎刃而解。

五、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大邑速度”、“大邑模式”成典范

7月22日、23日,XX市2010年度上半年拆迁管理暨棚户区改造总结大会在XX县隆重召开,XX县就棚户区改造推进工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大邑速度”、“大邑模式”破解棚户区改造难题,XX县创造性推出的“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求平衡、住户参与”的制度成为值得推广的经验,有望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

棚户区改造既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工程”,也是多项直接成果和多项间接成果的聚焦点和集合体。

第一、棚户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XX县共拆除5万余平方米的危旧房,即将有780户居民告别棚户区,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新居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结构合理,室内的设施也比较齐全,除水、电外,天然气、有线电视、电话等配套一应俱全,房间还要粉刷,厨房和卫生间的墙砖也要粘。现在不用装修,就能入住,真正告别了“蜗居”。

第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后的棚户区一改过去破烂不堪、低矮潮湿的小平房旧貌,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整齐漂亮的高楼大厦,密密麻麻的棚户区变成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配套和完善,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拉动了就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施棚改工程,增加了就业岗位,不少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战斗在棚改工地上。棚改后新建的小区和社区服务业也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拉动了全县建材、建筑、家装、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

第四、为开发项目提供了空间。实施棚改工程,盘活了城市土地资源,缓解了项目缺少土地的“瓶颈”问题。

第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各有关部门抽调大量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做动迁工作,他们讲究方法,不徇私情,耐心细致地疏通群众思想,使棚改区居民体验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密切了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很多机关干部在实践中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执政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六、促进了和谐大邑建设。实施棚改工程是建设和谐大邑的重要举措,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缩小了城区差距,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居民入住棚改新区,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群众有了安全感。在棚改过程中,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促进了“和谐大邑”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六、棚户区改造成功的原因

XX县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成功关键在于:加强了领导、完善了政策、突出了重点,提升了标准、高效的推进,着力打造了“六个工程”。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了“民心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是直接关系棚户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为了把事情办好,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着力打造“民心工程”,并被视为“天字号”工程。力争省市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指导方针并采取多条腿走路办法、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保证了棚改工程的规范运作和科学管理,创造了具有大邑特色的棚改方式。

第二、解决难点问题,动员各界参与,着力打造了“德政工程”。县委、县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造福百姓的头等大事,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此外,还深入挖潜,千方百计节约建设成本,降低工程造价,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让利开发商,最终使棚户区居民得到实惠。县级各相关部门竭诚为棚户区改造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并帮助棚户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第三、强化思想工作,突出解难济困,着力打造了“温暖工程”。为使棚改工作得到广大老百姓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县委、政府等通过多种形式,广辟渠道深入宣传,不失时机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拆迁动员和组织工作,及时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各级领导深入棚改一线,走家访户,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保证了棚改工作顺利进行。并着力完善了棚改方针,制定了“等面积原地还迁”、“单元整栋还迁”、“公开抽号选房还迁”等方式对该地住户进行安置,保证了顺利回迁,得到了拥护。

第四、强化工程管理,创优工程质量,着力打造了“放心工程”。工程管理是实施棚改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把创优工程作为棚改工作的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第一标准,强化专业队伍的主体作用,严格规范各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行为,全面落实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聘请了热线服务社会的棚改区群众作为义务质量监督员,全面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

第五、公开政策措施,实施阳光操作,着力打造了“阳光工程”。为确保棚户区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在棚改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施阳光操作,重大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县委、县政府把“动得起,走得了,住得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作为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立足点,使之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民心工程”。一切阳光下操作,以人为本,有关部门按照住户签署拆迁协议和缴纳增加面积款的先后排序,随时张榜公示,并以此作为拆迁居民回迁选房先后的主要依据,完全做到“阳光操作”,让每一位棚户区居民都从心里感到踏实。

第六、完善服务功能,建设新型社区,着力打造了“惠民工程”。在棚改的过程中,县委、政府既注重解决居民当前困难,又考虑居民长远生活和城市长远发展,提出了建设“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健康”的棚改新区的目标,努力使棚改新区拥有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管理和一流治安,成为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七、下一步工作

上一篇:2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下一篇:月办公室主任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