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

2024-05-05

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共6篇)

篇1: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

对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初探论文

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功能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最为丰富。历史学科如能充分发挥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挖掘教材素材,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把它和共产主义道德、现实国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其教育效果臻于最佳。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点、精神支柱。爱国,是世界各民族共通的思想感情,每个民族都有一道爱国丰碑筑起的历史长廊。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不仅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有着十分独特的人文价值。为国为民而献身的英雄烈士、志士、仁人、科技精英、文化巨子,他们都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民族的最高利益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又是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久以来曾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不少国家和地区仍把我国传统美德作为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机渗透,把中国历史长河中光耀千古、灿若群星的优秀人物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三、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自然国情教育,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气候、地理生态等;历史国情教育,包括民族历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源流、文明发展及成果等;现实国情教育,包括国家现行的社会性质和制度、经济反战情况、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发展情况等;比较国情教育,包括和外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比较,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比较及综合国力比较等。目的是让学生知己知彼,了解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认识越来越激烈的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当代青少年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总之,历史学科,博大精深;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作为历史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准确、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知识,使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篇2: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

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乡土资源既深且厚,有时候甚至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乡土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乡土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名人足迹、生产生活经验等。

一、乡土文化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优化教育环境来看,乡土文化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人是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渗透是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各种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地方文化教育正是要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优秀地方文化,来感染教育学生,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乡土文化的教育优势

乡土文化的教育优势突出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教育主题的多样性上。乡土文化的巨大教育能量首先来自于地方文化的区域的地方性,它与教师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是其它教育资源所不曾具有的;乡土文化范围宽泛,广州地区的乡土文化教育也不应该仅局限于某些司空见惯的领域。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包括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各类有教育意义的事物等;乡土文化蕴含的教育主题具有多元性,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主题开展教育活动,这对师生人格的全面提升,陶冶他们的情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开发乡土文化资源的可行做法

开发乡土资源的学习,除了开设乡土历史、乡土地理课外,还针对乡土资源的广泛性让学生找出乡土资源中有争议、有疑点、有误差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事例、史实进行推理论证,提高学习乡土资源的兴趣,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活动。在校正误说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受到了良好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和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的观点,这种观点里面能够显示出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许多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认识到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以及社会中的植物园、博物馆、社区实践等等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五彩斑斓的课程资源内容都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中。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且学校周围的地理环境也各不相同。如果学校能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那么就能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的校本课程。比如西关地区的传统商业文化,越秀地区的书院文化,原芳村区的《水秀花香》地方课程都应充分依托于学校周边的独特环境。其中《水秀花香》涉及了芳村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旅游、文化、特产等内容。这个课程的开发就是运用了当地的地理资源——鲜花种植营销以及其悠久历史下产生的独特文化,特点非常鲜明。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像广东地区境内就有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这种人文地理资源是可以作为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素材的,而这种本土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从而可以使地方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四、乡土教学资源实施使用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乡土教学资源使用的主体,在教材的使用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乡土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乡土教学资源。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乡土教学资源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乡土教学资源使用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教材资源,努力使乡土教学资源实用、可行。

4、个性化原则: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

五、乡土资源实施使用的策略

乡土教学资源在使用与实施中,要从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处理好三件事:一是营造健康的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让学生学会真诚地欣赏他人的智慧、创造和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从而让教学过程不但成为质疑互动的过程,而且成为彼此真诚欣赏的过程。二是课堂教学要从外在形式的动转变为内在思维的动,由部分学生的动转变为全体学生的动,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由单向的动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生成性的动。三是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不仅是“教”者、还是“学”者、“思”者,更是整体活动过程中灵活的操作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学生不仅是“听”者、“学”者,还应该是“问”者、“思”者、“论”者,有时还甚至可以充当“教”者。创建高质量的学习情境,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增值性等多个方面,创造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动态的生成型的乡土教学资源教学。

1、在活动学习中渗透活用意识

(1)典型的乡土教学资源内容,要开挖深透

如《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交通》、《家乡的特产》、《家乡的气候》、《家乡的地形》、《家乡的民俗》等类型的活动主题,都含有典型的乡土知识教学内容。其中包括:自然资源知识、历史文化知识、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知识等等,都是极好的乡土教育素材。在实际教学中,要力求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亲历实践,善于质疑,细心求证,把资源用足用活。切勿想当然,对以为熟知的东西不经质疑和实践就匆忙下结论。例如研究《西关大屋》,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其结构征,还应考问西关大屋的历史与现状如何,是否有三件套门的就是西关大屋,住在西关传统民居中的居民如何看待这种建筑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切了解乡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学生的爱乡情结成为自觉行为。

(2)与乡土资源有显性关联的内容,要引伸、扩充 某些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一定比例的乡土教育内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要把与乡土资源有关的内容作必要的引伸、扩充,使之与培养乡土意识有机联系起来。

(3)与乡土资源有隐性关联的内容,要挖掘、沟通、联想 有些资源材料表面上看似乎与乡土教育无紧密联系,但认真钻研和挖掘能发现与乡土知识确有联系之处。我们通过联想、沟通,就能有机渗透乡土教育,更能拉近书本与生活的距离,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如《家乡的历史》,可能开始的时候许多学生感到就是书上记录的历史而已,离现实的生活非常遥远,跟家乡更是没有任何的联系,但如果结合广州地区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迹就能起很好的效果,光是一个历代羊城八景的变迁就能传递出家乡自然、经济、文化等许多不同侧面的信息。

2、在观察活动中体现使用动机 观察是常识教学重要的手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与常识教学内容相联系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乡土内容,让学生在观察探究中,不知不觉受到乡土知识的教育熏陶。我们可以通过对许多精选的图片,精美挂图的观察,借助电教多媒体制作成课件,使本来抽象的、枯燥的、不为人察觉的乡土知识与现象直观地、具体地、形象地、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生动的乡土知识教育。

3、在实践活动中拓展使用空间 开展实践活动是更集中、更高层次与全面素质教育结合的教育形式。如果说课堂教学像沿河道流淌的水流的话,那么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则是激溅的浪花,能更强烈地迸发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思维,展示个性特长,锻炼社会能力。因而乡土教学资源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乡土意识,培养良好的探究行为,就必须把课堂搬到现实的环境中。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

(1)乡土资源与社区活动相结合。

积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自然,走上社会,走进社区,将学生的乡土教育与社会大环境、自然大环境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区环境的实际接触中增强对本乡本土资源的点滴积累。如寻访广州百年古树、听爷爷奶奶将那过去的事情等等。

(2)乡土资源与系列主题教育相结合。

我们在乡土资源思想指导下,将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时节以及学生接触自然环境、社区环境的活动,按某一主题、一定序列、一定层次开展组织具有较为固定的、有本校特色的系列性主题活动。

(3)乡土资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结合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发现和捕捉可供教育的资源素材,那么学生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都可成为开展乡土资源教育的时机,使乡土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

(4)乡土资源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篇3:视频文本化及其技术功能初探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网络视频的信息组织和呈现方式已然不同于电视, 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体验到没有雄厚资本的个人就能直接接触到广大的视听群体, 互联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出版发行人, 这是革命性的转变”[3]。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相对于文字书写而言, 视听制作需要专业技术, 历来为专业机构所掌控, 那么网络视频的影像表达与电视的影像表达到底有何不同?究竟是何种因素作用其中, 使得网络视频得以实现如此影响力?

法国学者伯纳德·斯泰格乐在《新屏幕的狂欢:从霸权到平等》一文中指出, 新屏幕正在“走向视频文本化” (Toward Textualization of Images) (1) 。“文本”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词汇, 在文学、阐释学、传播学、符号学、认知学、网络科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虽然这个词具有多义性, 但其语义指向还是有基本共识的, 即文本是被受众阐释和作用的独立的对象物 (2) 。视频文本化是将视频剥离为最小化的独立形态。从实践层面看, 网络视频文本是可以被每个个体自由读写的开放的独立形态, 相当于视频词汇, 人们可以“随用随取”, 自由表达。可以说, 正是由于视频文本化这一机制, 决定了网络视频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上的独特性。

一、视频文本化的内涵解析

斯泰格乐对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进行明确定义, 只是分析了视频文本化的形成和运用。他认为, 数字图像处理将连续视频信号“剥离”成可辨识、可定位的独立存在的片段, 并且将这些片段从特定设备中提取出来。而互联网的导航和搜索技术的发展, 进一步为用户掌握和运用这些可编辑的片段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也是自下而上的元数据生产过程, 它带来了新的内容生产方式, 包括添加标注、创建超链接路径、跟帖注释、音视频文件处理。视频文本化实现了内容生产的个性化, 也折射出信息技术所塑造的新的生产关系。

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 视频文本化有三个关键词:“剥离”“提取”和“运用”。从网络技术角度来说, “文本化是一定程度的去结构化”[4], 去结构化可以使用户获得对程序结构更强的控制力。网络视频的去结构化表现为:传播内容被“剥离”成具有独立形态的音视频片段;这些片段作为元数据, 可以被用户“提取”和“运用”, 即上传、下载、存储、搜索、裁剪、修改、注释、续写、扩展和发送, 总之, 这些元数据组合可以还原事件, 也可以重构事件, 并且可以在不断续写中扩展事件, 具有开放的结构, 能被嵌入任何传播形式之中。

(一) 视频文本化的词汇属性

视频文本化的意义还不仅在剥离、提取和运用。当它演化为独立元素后, 便取得了话语词汇的属性, 和网络文字一样, 呈现为一种话语方式。以网络交流中表情符的运用为例, 它们先被运用于各种即时性聊天工具, 后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论坛、微博和手机微信中。表情符的内容从最初简单的画笔勾勒逐步过渡到动态表情符, 引入Flash动画后, 随之而来出现了大量影像片段的截屏, 和其他表情符一起, 直接表达使用者的喜怒哀乐情绪。被截取的影像片段实际已脱离其原有的故事情节, 具有比原初文本更丰富的意义。

一般来说, 视觉符号比文字更直观更具有吸引力。虽然好的文字表达除去文字本身的意义外, 还带有一定的语感和气场, 或如匕首投枪, 或似妙语连珠, 但是人们依然时常会感到词语的局限, 词不达意。这与表达者个性、言说环境甚至文化生活背景或所受教育相关, 对话双方因这些差异或障碍而难以会心通融。相形之下, 表情符和视频形象则直观生动, 可以直接突破语言障碍, 甚至能跨越心理屏障, 传递微妙情绪, 达到心领神会。在网络中被分享的表情符和视频图像, 实际上取代了文字或口头语言, 构成了新的影像话语环境。谁发明或谁创作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交流和运用。以文本化为技术前提, 网络视频成了交流语言。

网络视频的最小独立形态是一帧画面, 即在网络上时常可见的截屏图像。电视影像的最小单位虽然也是一帧画面, 但它不具有独立形态的意义, 因为电视文本“在其客观形式上, 被理解为能够以整合的、有意义的方式来表达社会世界”, 是以“有意义的整合等在那里”[5], 人们无法主动提取重构, 只能被动地“等”待观看已被“整合”的意义。而视频文本化恰恰消解了这种整合性, 人们得以主动参与意义的建构, 将视频文本截图为最小独立形态, 表达意义和态度。正如斯泰格乐所认为, “在数字网络中, 观众活跃在主动的层次上, 必须学会如何使用各种功能, 而不再只是一个消费者”[6]。

数字化、碎片化和可搜索化导致了传播内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逆转, 即自下而上的音视频元数据生产蓬勃发展, 自上而下的电视内容生产成了过去[7]。视频搜索引擎直观地说明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视频文本化的特性。由此而论, 数字视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视频必然走向文本化。

(二) 视频文本化的生成前提

可以说视频文本化满足了人类对视觉表达自主性的内在追求, 而这种内在追求又推动着技术不断向实现个体自主的方向深化。概括来说, 视频文本化的实现建立在两个方向的技术进步上。

一是视频获取的自主性。便携式摄像机的普及使公众可以用镜头自主记录所感兴趣的一切。当摄像头被安装到作为文字处理器的电脑上时, 视频轻松完成了直观且即时的远程对话任务;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微型摄像功能对于个体自主创作来说, 更是具有解放意义,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视频影像表达自我。施拉姆在研究传播工具使用问题时, 曾经提出过一个选择或然率公式:可能的报偿/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其核心观点是:人们选择传播路径时, 总是在可能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最方便、最能迅速满足需要的路径[8]。影像言说具有超越文字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微型化摄录技术为实现人们自主的影像言说提供了条件。

二是视频处理的自主性。195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首次使用录像机, 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 它才从机构走入家庭。录像机所具有的暂停、回放、加速等功能, 隐含了个体再创作的可行性。不过, 在模拟信号时代, 人们只能按时间先后顺序来观看或者截取视频, 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选择任何位置上的视频图像, 自由截取, 随时跳转, 人们获得了生产视频的自主性, 进而视频检索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片段化视频的指向性, 为生产自主提供了“材料”前提。

在音视频压缩技术、对等网络系统、视频制作软件、超文本链接等各种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观众耳濡目染地掌握了日趋“傻瓜”型的创作手段, 只要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自由处理信息。联系麦克卢汉的观点来看, 媒介最本质的不是表述, 其技术表现的可能性和工具性形态甚至可能比媒介“内容”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9], 所以说互联网技术催生了视频文本化, 从而完成了视频生产的革命性转变。

(三) 视频文本化的多方观点

就目前所及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明确提出视频文本化的学者并不多, 但是有不少人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新的话语机制。

凯瑟琳·海勒斯 (N.Katherine Hayles) 在关于信息时代“超注意力”研究的文章中指出, 当今年轻人习惯于使用视频搜索引擎, 但是只是通过某段视频的截图来浏览内容, 仿佛文字已不再存在。[10]

在海勒斯看来, 在年轻人的阅读经验中, 视频图像部分地取代了文字功能, 成为影像“文字”。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连恩·斯皮吉尔 (Lynn Spigel) 也认为, 电视在转向互联网, 也在转向新媒体语言格式。尽管斯皮吉尔仍然站在传统电视的角度来谈论在线视频 (即网络视频) , 但是他已经意识到, 视频不再是被动观看的电视节目, 而是人们可以主动掌控的随时表达的语言方式。[11]

曼纽尔·卡斯特同样将视频文本化定位于根本性变革的高度。他将音视频、文字视为网络社会新的沟通系统的“元语言”, 认为“元语言”和“超文本”使人类首次将书写 (文字) 、口语和视听符码整合到一个互动系统之中, 而这个新的沟通系统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12], 其变革意义堪比公元前700年希腊字母的发明, 后者奠定了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基础。

传播学者罗兰德·沃尔克没有直接谈及相关问题, 但是他在讨论网络新闻特征时, 隐含了文本化的意义, 即“由于那些观看、阅读、利用新闻信息的人参与了传播, 新闻报道表面上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作品, 而实际上永远没有完成”[13]。

二、视频文本化的技术功能

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14]意在说明人的文化属性, 借语言、词汇和概念的表达与诠释, 对一切事物都赋以意义。视频文本化使可视信息在上传下载、分享互动、反复提取以及运用演绎中, 通过多样化组合, 形成了与电视不同的视频语言系统和关于世界的形象感觉, 进而构成关于世界的意义系统。具体说来, 视频文本化的技术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内容上可海量存储

2011年初的数据显示, You Tube每天的视频点击量超过20亿次, 平均每分钟网民上传的视频达到48个小时, 该数据在2007年为8个小时, 2008年为13个小时, 2009年为24个小时, 2010年为35个小时[15], 仅这样一家视频网站的内容增量已超过了全球电视资源总和。网络视频的海量内容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传播主体化使得视频内容无所不包。在电视传播中, 国家和大型商业机构起着主导作用, 电视生产者只是具有专业制作能力的少数人, 而在网络视频中, 除了机构生产者外, 每个用户都是生产者,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3) , 每个使用者都是奉献者, 而每个人生产的微内容, 从家中宠物到个人情感, 从现实境遇到虚拟想象, 无所不含, 包罗万象。澳大利亚学者曾经对澳大利亚You Tube和NFSA (国家音像资料馆) 作为视频的资料库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在关于“人类生活兴趣”方面, 诸如生日、婚姻、死亡等, You Tube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也很好地记录了澳大利亚电视发展的通俗史。在You Tube和NFSA所收藏的类型相同的资料中, You Tube更偏重于“瞬间一刻”的片段记录, 其数据库分类体系更便捷, 更便于用户找到资料, 而NFSA则以比较简单的参考类信息为主, 诸如节目播出时间等[16]。总之, 网络视频的微内容呈现了更为广泛和开阔的人类生活, 尤其是“瞬间一刻”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视频档案。

其次, 海量网络空间使视频内容得以永存。一般而言, 电视节目一经播出, 节目带或被束之高阁, 或销声匿迹。即使电视台节目存储实现了数字化, 资源也无法自由流通, 更不会反复增加。然而, 网络视频不仅可以存储所有机构和个体生产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 这些视频数据从四面八方而来, 汇成“影音的海洋”, 不停息地流动在联通全球的网络中。在流动的过程中, 视频数据被网友不断地修改、重构。在这样一个储存、搜索、编辑、再储存的过程中, 只要服务器条件许可, 理论上讲, 视频存储量会无限增长, 可以“在空间中完美传输, 在时间中无限保存, 在任何地方永远保存”[17]。

以2008年奥运会报道为例, 网络视频资源总量大大超过了传统电视媒体报道量。当时的央视网 (现为中国网络电视台) 提供了1.6万小时的赛事报道, 也是全球唯一对3800小时赛事进行全程转播的媒体, 而中央电视台作为全球最大的2008年奥运会转播平台, 各个频道全部播放总量史无前例地达到了2300小时, 而这一数量仅是央视网播放量的1/5。 (4)

再次, 后过滤机制决定网络视频创作自由。电视内容生产与播出受到诸多规范限定, 实行的“过滤后出版”, 大多专业内容都是过滤体系下的产物[18], 诸如新闻报道要考虑信息的真实性、来源的可靠性、报道的生动性、视觉表达的贴切性等, 不符合规范的均会被删除。网络视频则不然, 它是“出版后过滤”, 尽管也有必要的过滤把关, 但是总体上拥有远胜于电视的创作自由, 没有刻意的专业要求, 没有大众传播的内容约束, 同时, 无数网民无时无刻不在上传新的视频, 网友也会不断跟帖评论、补充新的信息。因此, 相对于少数专业精英主导的内容生产来说, 个体智慧聚沙成塔, 反而可以汇聚起更丰富、更多元的资讯。

(二) 运用上可动态扩展

互联网应用包括网络视频被认为是具有“强大信息扩展价值”的事物[19], 因为网络用户可以接触到海量信息, 并且自由选择所感兴趣的信源, 不断补充、添加新的诠释。但是电视的单向性传播方式决定了其所播出内容是无法被观众二次创作的, 观众最多只能谈论节目, 却不能左右节目, 更遑论衍生扩展, 电视节目一经播出, 就完成了使命, 即使有重播, 那也只是重复播出。

网络视频观众可以主动选择和点看视频, 可以随时中断, 又随时开始, 不受电视播出时间局限, 正所谓“黄金时间就是我的时间”。而电视尽管能呈现万千气象, 但是所有的节目内容都是被限定的, 观众的观看行为也是被限定的, 选择一个节目则必须放弃同一时段的其他节目。

如果说电视节目是完成时态, 那么文本化的视频永远都是“正在进行时”。它们游走在互联网空间里, 在不同的站点、人群和工具中移动, 与各种网址、文字、即时反馈等相结合, 由此不断积聚意义, 由“点”及“面”, 动态扩展, 具体表现为“点”状散播和界“面”集成。

“点”状散播:关系链“合作注解”。人们可以随意搜索并且截取任何一段视频, 进行拼贴组接, 对视频文本进行重新诠释, 参与二度甚至三度再创作;或者用加标签、超链接等方式赋予视频文本新内容。志同道合的人群在网络社群中汇聚相互点评, 交流意见, 通过网址链接, 把感兴趣的视频分享给朋友。因为互联网架构具有开放性, 在接受和传播以及再传播过程中, 每个人都有权对文本进行补充、修改、点评、衍生和转发, 由此, 最大限度地集聚群体智慧, 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网络视频也因此成为可动态扩展的“合作注解”系统。

以香港“巴士阿叔”视频系列为例。2006年4月, 香港公交车上, 一位中年男子“我有压力, 你有压力”的咆哮场景被旁观者用手机记录了全程, 随即这条6分钟的短片被发布到You Tube后, 掀起了网络热潮, 短时间内被观看390万次。一年之中, 在没有任何合谋的情形下, 大量“巴士阿叔”原片恶搞版或混搭版涌现。香港学者朱顺慈通过对You Tube网站上132个相关视频的研究发现:网民大量从流行文化文本中挪用素材, 将流行音乐、电影片段、海报、电视新闻片段与原有视频交织, 组成新篇。从艺术创作层面看, 这些二度创作的视频质量大多乏善可陈, 无法与电视节目相比, 但是网民更在意的是通过参与制作表达态度, 与其他网民进行持续交流[20], 不断推出的新视频变成在线讨论的一部分。可以说, 线上线下的流通打破了网络与现实的分界, 不仅使网络与现实趋于同构, 而且在文本的动态丰富和合作注解中, 交流者的意义空间也趋于同构。

界“面”集成:共时性“多源并置”。电视编辑的任务是在大堆素材中进行选择、取舍, 从而结构出有意义的完整节目, 而网络编辑的任务则是对素材进行编排上的整合处理, 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生产新内容。因此在英文表述中, 人们有时会用“redaction” (集成) 一词来代替“Edit” (编辑) , 后者有删减、取舍之意, 而“集成”则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视频界面上内容集纳的特点, [21]即点击任何一个视频频道, 都可以看到屏幕界面上犹如超市货架般的内容分布, 在每一类型中, 又有众多的视频专题。其中, 除了来源多元、风格各异的视频集成外, 还有视频推荐列表、搜索链接、快讯推送、一键转发等多项服务应用。每打开一个主题页, 人们都可以一目十行地了解内容, 然后点击链接, 层层深入。在版面编排中, 视频还可以被附加诸多信息, 诸如最新发布、最多播放、最多评论、最多收藏、播放时间、视频来源、内容简介、发布时间、播放频次等。传统电视专题时序性结构在互联网上演化为非线性大容量的文本系统, 多点传播、多源信息共同作用。

视频文本化使网络视频以同时性“源”整合, 取代了电视的历时性“流”传播。“流”原本是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早在1974年, 雷蒙德·威廉姆斯 (Raymond Williams) 就在《电视:科技和文化形式》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概念, 之后由其他媒介理论家反复引用。[22]

电视的“流”式传播使之只能依据时间流程结构信息, 而网络视频的界面化分布可以同时整合多“源”内容, 如果说电视是蒙太奇, 是按照线性顺序结构镜头, 那么网络视频更像是拼贴画, 把不同来源的内容拼接在同一平面上。因此, 网络视频在意义生产方面更重视编辑效能, 诸如如何吸引点击并提供友好性服务以黏住用户、如何在快速滚动的信息阵中推送重点、如何对碎片化视频内容进行编辑深加工等。

(三) 传播上可随机嵌入

电视只有一种传播通道, 而网络视频则可以以多样面貌与多种渠道组合, 从而释放出更大的传播效能, 这源于视频文本的两个突出特性:第一, 可截取性。网络视频可长可短, 任何长度的视频内容都可以以数据方式存在于网络空间中, 供用户点播观看, 换言之, 视频长度可根据需要被任意截取, 短则单帧图像, 长可至无限。早期视频播放受限于技术条件, 长视频容易引起缓冲溢出, 因而以短视频为主导, 但是随着技术改进和宽带速度提升, 视频长短已不是问题核心。而短视频之所以受到网民欢迎, 是因为它可满足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快速点看的需求, 宛如“视频点心”[23]。第二, 可嵌入性。网络视频可以被嵌入到文字报道、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微博以及论坛等各种传播载体或渠道中, 这种可嵌入性使得视频分享呈现出无缝整合、无处不在、移动获得等特点, 从而加速了视频传播, 由此, 病毒视频有了用武之地。

在此, 对“病毒视频”略作说明, 因为它是网络视频的特殊形式。“病毒视频”这一概念源于“病毒式营销”一词, 指那些具有某种吸引力特质、能够像病毒传染式迅疾扩散的视频。这些视频借助互联网的人际链传播, 用户往往在无意识接受, 而后又积极参与传播。电子商务先行者拉尔夫·威尔逊 (Ralph F.Wilson) 曾经对病毒式营销策略有比较清晰的描述:1.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2.提供无须努力的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3.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大的规模扩散;4.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参与行为;5.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6.借用他人的资源 (5) 。上述6个策略也大致适用病毒视频。病毒视频以极低的成本聚拢群体, 快速传播, 且容易得到认同, 其中的传导策略值得关注。

在嵌入式传播中, 微博视频的力量尤其引人注目。视频文本与微博的共构, 使二者相得益彰。一方面, 视频令微博传播影像化, 使之获得了活动空间的属性。“Twittercooler”这个新名词就生动表达了这种属性, 它的意思是人们通过推特 (微博) 交流视频观感, 边看边交流。当重要事件直播时, 人们不仅能与事件同步, 而且还能同时处于同一对话场, 快速集中各种意见, 仿佛置身在同一个面对面的活动场域中。另一方面, 微博的快速传播机制, 又使视频的各项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美国著名新媒体研究者杰金斯认为“未来掌控美国电视的可能是脸谱 (Facebook) 或者推特, 而不是美国广播公司或者福克斯新闻”[24]。

总之, 基于互联网的分享与共享模式及其提取、合成、储存之技术功能, 网络视频不再仅仅是他人制造的影像世界, 而是“走向文本化”, 成为人际互动语言。视频文本化既是网络影像语言独特性的技术基础, 又是个体自由运用影像的前提, 其间隐含着传播主体化带来的权力转移。当视频文本化演化为独立元素, 便取得了词汇属性, 借由网络表达的非正式性和自发性而呈现“口语性”, 人们用视频图像和表情符代替文字, 借助人际关系链传播。这一过程亦是情感连通的社会过程, 散发着平等、互动、个体自主的气息,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理解新的社会需求和实现有效传播的新途径。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网络视频日益成为独立的传播形态。本文以国外学者针对“走向视频文本化”这一现象的技术成因之研究为基础, 首次明确界定了“视频文本化”的定义, 阐释了网络时代“视频文本化”的概念, 并对这一话语表达的新机制进行了技术功能探究。“视频文本化”这一概念的形成揭示了网络视频区别于电视表达逻辑和传播范式的根本缘由, 其背后隐含着传播权力和生产权力的变化。在技术层面, 视频文本化具有内容上可海量存储、运用上可动态扩展、传播上可随机嵌入的特征, 与实现人际互动的传播需求相契合。

篇4: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初探

关键词:历史学科;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

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功能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最为丰富。历史学科如能充分发挥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努力挖掘教材素材,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把它和共产主义道德、现实国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疑,其教育效果臻于最佳。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点、精神支柱。爱国,是世界各民族共通的思想感情,每个民族都有一道爱国丰碑筑起的历史长廊。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不仅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有着十分独特的人文价值。为国为民而献身的英雄烈士、志士、仁人、科技精英、文化巨子,他们都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民族的最高利益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又是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久以来曾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不少国家和地区仍把我国传统美德作为公认的道德规范。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机渗透,把中国历史长河中光耀千古、灿若群星的优秀人物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三、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自然国情教育,包括自然资源、环境气候、地理生态等;历史国情教育,包括民族历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源流、文明发展及成果等;现实国情教育,包括国家现行的社会性质和制度、经济反战情况、教育科学文化人口发展情况等;比较国情教育,包括和外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比较,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比较及综合国力比较等。目的是讓学生知己知彼,了解祖国的昨天和今天,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认识越来越激烈的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当代青少年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总之,历史学科,博大精深;历史资料,浩如烟海。作为历史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准确、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知识,使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篇5: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

【小巩,因为这几天全天卷入到学校的自评工作中,所以论文粗粗地看了,现提出几点意见,望抽空再做一做。1.在行文论述中一定要与我校现有的学科技能大赛结合起来,这样显得有些有肉;2.论文中的一些引言要标注出处,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列于文后;3.如果单从会议交流论文的角度,可能较为简单,我意:既然花时间了,最好能够以成果的形式发表。】

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意味着新世纪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就是要重实践、重创新、重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各高校工作的中心。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也成为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正是以促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学科竞赛是在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推出的学科教学性的竞赛活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中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并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明确指出了学科竞赛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我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形成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竞赛体系和竞赛运行机制,建设学科竞赛指导队伍,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活动搭建平台。我校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和学生培养质量。

一、大学生学科技能大赛的教育功能【在本部分,请注意讲每一个功能的时候,务必与我校现有的“大赛”结合起来,这样会显得较为丰满】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李大潜说:“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1.学科竞赛体现的人才培养功能

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强化学生根据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有效构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

2.学科竞赛体现的创新能力培养功能

学科竞赛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集中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个性在此得到了锻炼和体现。

3.学科竞赛体现的知识、技能、理念整合学习功能

学科竞赛体现的是参赛者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所掌握的知识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研究、认真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宽的知识基础和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4.学科竞赛体现的团队工作能力培养功能

学科竞赛中,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竞争,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积极性,努力超越他人。同时,创新也是一个团队协作、取长补短的过程。在创新活动中,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群策群力、互相帮助显得尤为重要。

5.学科竞赛体现的领域工作能力培养功能

学科竞赛本身就具有严明的组织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周密的逻辑性。学生通过学科竞赛活动的训练强化了学习行为上的惯性,自觉的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学科竞赛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合理的安排课堂学习和竞赛活动,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解决日常学习与竞赛活动中的各种冲突,通过矛盾的解决,也逐渐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学科技能大赛的实现

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使学科竞赛有序地进行,达到预期目标,收到应有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章制度要健全

要组织好学科竞赛,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必须建立一套长效的管理制度,使各个环节能有效的配合,保障竞赛的顺利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是学科竞赛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前提之一。

2.领导要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对学生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是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3.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科竞赛的主体是学生,但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在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指导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敬业精神,这样的教师指导的学生才会更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4.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为学生个性自由

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创新的环境里得到潜移默化。

5.相应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学科竞赛的有力保障。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教师以及二级学院参加、组织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应包括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承办单位三个方面的奖励,使他们对学科竞赛充满热情。

6.加大经费投入

加强经费投入是学科竞赛能够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保证竞赛的顺利开展,使竞赛达到预期目标。

篇6:社区教育及其功能初探

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数怎么不够用了”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引入了负数及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教材中设置了大量富有数学内含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法则及运算律。为了配合有理数运算的学习和应用,教材还安排了丰富的数学活动以及大量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素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本章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引用并拟定本章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6.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7.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本章教学理念设计:

本章教学,通过从教材所设问题情景切入,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归纳、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本章教学实践总结:

第1节《数怎么不够用了》

本节是在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教学时,可借助教材创设的情境(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自行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让学生真正熟悉正数、负数,以及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身边的数学,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第2节《数轴》

本节通过与温度计的比较,导出数轴等有关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可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数轴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有理数,同时又为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内容提供一种帮助理解的“工具”。

第3节《绝对值》

绝对值是继有理数、数轴、相反数之后又一数学概念,是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运算以及根式等内容的基础,是七年级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通过从教材所设实例出发,借助数轴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引出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由于《课标》要求“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给予适当渗透。

第4节《有理数的加法》

学生在小学学习了数的加法运算及运算律,进入初中又认识了有理数、数轴、绝对值,本节是加法运算的延伸。教学中,借助课文用○+表示+1,○-表示-1(或利用数轴呈现)这一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并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探索过程,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自主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律给计算、解答所带来的简捷。

第5节《有理数的减法》

通过教材实例引出一个涉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问题,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带着问题去探索。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结合具体例子,发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体会化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再结合例习题,让学生学以致用、熟能生巧。要注意强调法则中的两个变化:“减号”和“减数”。

第6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教材通过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感悟新知、寻求规律,着重突出数感和符号感的培养,而淡化了形式化和记忆的.过程。本节教学,借助课文所提供的情境和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在交流、比较中探索新知,发现规律,并自觉应用到以后的运算中。同时要对解题的规范性加以强调。

第7节《水位的变化》

本节是对本章前半部分知识的小节和综合应用,教材借助实际生活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有理数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价值,巩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体会学习有理数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第8节《有理数的乘法》

本节是对数的运算的延伸,是在学生学习了小学数的乘法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发展学生观察、操作、猜想、归纳、验证的能力。教学中借助课文提供的实际情景和学习素材(也可选取其它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探索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所有情形,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归纳、发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重点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使用运算律所带来的简便,从而自觉地将运算律用到以后的问题解决中去。(在探索“负数×负数”时,还可试着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规律:“两数相乘,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第9节《有理数的除法》

本节通过引导学生类比小学所学除法法则,联系有理数的乘法,通过一连串的特征算式,比较发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教学流程可尝试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课本呈现方式进行,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通过列举两个有理数相除的所有类型,借助特征算式,让学生在分析求解、观察比较中发现有理数除法法则。

第10节《有理数的乘方》

本节是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升级,旨在简化相同因数的积的形式,是数的又一基本运算,也是以后学习幂的运算性质、数的开方、二次根式等内容的基础。教学中,既要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观察、归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先借助课文中细胞分裂的实际场景(也可另择情境,如让学生课前准备细绳、剪刀,通过对折、剪断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探索、体会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感受乘方的简洁美。然后通过课文例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对底数分正、负、零,对指数分奇、偶(正数)等情形分析、讨论,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并总结所发现的规律,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当底数是负数、分数时,括号的作用。最后联系生活,让学生讲述在课前所收集、了解到的与乘方相关的实例,使学生感受乘方运算对数的大小变化的影响,体现数学美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第11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本节是对全章知识的复习、应用、巩固。组织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文,边读边做,引导学生类比小学所学数的混合运算,推广到有理数范围的混合运算,进而总结有理数运算的顺序。通过演练一题多解或者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现运算律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做一做”24点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算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游戏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方法、总结经验、熟能生巧。

第12节《计算器的使用》

上一篇:采购计划工程师岗位职责下一篇:贝多芬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