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

2024-04-26

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精选9篇)

篇1: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

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 篇章

强化设施建设打造服务新平台

近年来,为给客户提供良好的用邮环境,威海邮政大力推进“三个工程”。

推进“局所工程”。分营以来,全市邮政共有86个局所需要恢复建设。威海邮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局所的恢复建设任务,并且在随后的行政乡镇撤并中坚持不撤点,做到每个乡镇都有邮政支局,实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服务”。此后,又大力推进“进社区、进商厦、进校院”的“三进”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网点布局。到“十五”末,共新增了11处城乡局所、11个社区服务站、2处校园局所。此外,威海岛屿较多,驻军单位较多,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的难度和成本很大,但威海邮政把社会效益和行业信誉放在首位,通过委办海运邮路的方式,妥善解决了刘公岛、镆铘岛等岛屿的通邮问题。

推进“户箱工程”。邮政信报箱是客户接收邮件的终端设备,通邮率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原邮电部、建设部的规定,信报箱由产权单位负责更换和维修,由房产单位或楼房开发商建设。1998年前,许多新建楼房没有信报箱,相当多的楼房旧信报箱无人维修、更换,“通邮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999年,为彻底解决“通邮”问题,保障居民的通信权利,邮政部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启动并推进“户箱工程”。几年间,免费为居民安装了6.1万个信报箱,并免费提供上门收订和投递服务。到2005年底,居民住宅楼房信房箱安装率达到80%。此举彻底解决了住宅楼房通邮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好评。崔曰臣同志任市长时,曾在一封群众表扬信上批示:“邮政局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群众满意我满意,群众高兴我高兴”。

推进“信息工程”。从1999年开始,企业加大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邮政,完成了电子化支局、绿卡工程、电子汇兑等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了邮政储蓄汇兑系统互联互通、量收信息系统、商函名址信息系统等十几个生产作业和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支撑了通信服务生产,提高了服务效率。目前,邮储网点联网率、电子汇兑网点联网率和电子化支局普及率均达到100%。

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和谐服务机制

邮政独立运营后,威海邮政人深刻意识到,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创新服务机制,加强对邮政服务全过程的管理。

首先,完善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闭环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大力推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在全省邮政系统率先通过认证,成为行业内较早达到“二标一体”的企业。2005年,又积极开展了争创山东省质量管理奖活动,在山东邮政行业内第一个获得了“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在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再提升了一个高度。

其次,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在全局所有营业窗口推行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对局(所)标志、柜台物品摆设、资费等告示牌的悬挂都要求按标准化实行,使局容局貌、用邮环境、服务设施等有了全新的变化。同时,积极在营投窗口推行诚心、细心、倾心、贴心、耐心“五心”服务,要求服务人员办理业务速度快一点,服务用语讲得甜一点、工作中微笑多一点、得理让人姿态高一点、出现问题理由少一点,从而有效地改进了服务态度。目前,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率达到96%。2005年,全市邮政服务社会综合满意度达到88.79分,比2004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邮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居全省同行业前茅。

第三,努力为客户使用邮政服务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服务方式已从传统单一的柜台服务,发展到互联网络、11185电话语音、预约上门、流动邮车等多种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在具体服务工作,对大客户实现专人专车上门揽收、上门投递;对普通包裹和大件印刷品,配备车辆和人员,实行上门投递,高于《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中规定的窗口投交标准;对报刊,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收订、社区服务站上门收订,实现了居民“坐在家中订报刊,楼房报刊送到户”的愿望。

此外,打造强有力的服务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管理方面,健全了逐级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走访客户制度,每年平均走访客户2870个、发放《征询意见函》2800份。投诉管理方面,梳理投诉处理流程,明确投诉管理职责,畅通了“11185”服务热线、市政府“行风热线”、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客户意见簿四条渠道,专门受理客户投诉,使客户委屈有处反映、困难有处求助、疑惑有处咨询。对客户的投诉,不管是客户有理,还是邮局有理,均登门造访,讲明原委,当天处理,当天答复,客户投诉处结满意率达到100%。

创新服务功能追求与社会和用户和谐

目前,威海邮政主要经营信函、包裹、电子汇兑、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专递、邮政储蓄、邮政广告、物流配送等基础通信和增值性通信业务。独立运营以来,威海邮政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在做好基本函件、普通包裹等普遍服务业务和义务兵免费信函、盲人读物免费寄递、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等特殊业务的基础上,依据邮政网络优势和品牌信誉优势,进一步丰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用邮需求。

积极服务会展经济。威海人居节是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威海邮政每次都主动参与,在现场设立临时邮局、代理销售门票等,既发展了业务,又为政府分了忧。去年,经过精心策划,威海邮政在人居节期间,制作了人居节邮票纪念册,作为组委会指定的专用礼品,有效地展示了威海的文化形象,受到党政领导的称赞。

积极创新服务功能。威海邮政瞄准当地经济、社会的热点,走联合发展之路,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的二代身份证寄递业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上门投递服务。与移动、联通、电信等各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办理了代发账单、代收话费、代放号等业务,既方便了客户使用,又拓展运营商的营销渠道空间。此外,新开办的代理票务、法律文书专递、代理保险、代理国债等业务,均受到政府部门和市民的欢迎。

积极服务“三农”。威海邮政响应中央一号文件“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的要求,通过延伸邮政服务网络,使邮政物流业务积极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了“市局-县局-支局-村级代办点”四级物流配送服务平台,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农户家中。全市860多个村级邮政服务点的设立,使农民享受到了“人在家中坐,农资送上门”便利服务。同时,增强了农村物流连锁配送功能,配送产品涉及化肥、农药、日用品、酒水等十几个品种。邮政开展“三农”配送服务,在维护农民利益、推广农业技术、宣传新科技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领导、地方政府的称赞和广大农民的欢迎。今年4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视察威海邮政时,对威海邮政服务“三农”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除了提供农民急需的优质农资产品外,近年来,企业还积极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着力打造“报刊村”、“绿卡村”,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参与市场经济。

邮政服务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服务文化的支撑。威海市邮政局于德新局长常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邮政企业必须倡导先进的服务文化,牢固树立客户至上、诚信服务、服务产品化、服务创造价值、服务无止境五种服务理念,用不断进步的技术和服务为社会、企业、员工创造价值。今后,威海邮政将忠实地实践这些服务理念,增强全员服务意识,以文化支撑服务,以服务创造价值,为威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2: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

近年来,为给客户提供良好的用邮环境,威海邮政大力推进“三个工程”。推进“局所工程”。分营以来,全市邮政共有86个局所需要恢复建设。威海邮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局所的恢复建设任务,并且在随后的行政乡镇撤并中坚持不撤点,做到每个乡镇都有邮政支局,实现了“有人的地方

就有邮政服务”。此后,又大力推进“进社区、进商厦、进校院”的“三进”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网点布局。到“十五”末,共新增了11处城乡局所、11个社区服务站、2处校园局所。此外,威海岛屿较多,驻军单位较多,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的难度和成本很大,但威海邮政把社会效益和行业信誉放在首位,通过委办海运邮路的方式,妥善解决了刘公岛、镆铘岛等岛屿的通邮问题。

推进“户箱工程”。邮政信报箱是客户接收邮件的终端设备,通邮率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原邮电部、建设部的规定,信报箱由产权单位负责更换和维修,由房产单位或楼房开发商建设。1998年前,许多新建楼房没有信报箱,相当多的楼房旧信报箱无人维修、更换,“通邮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999年,为彻底解决“通邮”问题,保障居民的通信权利,邮政部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启动并推进“户箱工程”。几年间,免费为居民安装了6.1万个信报箱,并免费提供上门收订和投递服务。到2005年底,居民住宅楼房信房箱安装率达到80%。此举彻底解决了住宅楼房通邮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好评。崔曰臣同志任市长时,曾在一封群众表扬信上批示:“邮政局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群众满意我满意,群众高兴我高兴”。

推进“信息工程”。从1999年开始,企业加大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邮政,完成了电子化支局、绿卡工程、电子汇兑等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了邮政储蓄汇兑系统互联互通、量收信息系统、商函名址信息系统等十几个生产作业和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支撑了通信服务生产,提高了服务效率。目前,邮储网点联网率、电子汇兑网点联网率和电子化支局普及率均达到100%。

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和谐服务机制

邮政独立运营后,威海邮政人深刻意识到,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创新服务机制,加强对邮政服务全过程的管理。

首先,完善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闭环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大力推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在全省邮政系统率先通过认证,成为行业内较早达到“二标一体”的企业。2005年,又积极开展了争创山东省质量管理奖活动,在山东邮政行业内第一个获得了“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在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再提升了一个高度。

其次,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在全局所有营业窗口推行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对局(所)标志、柜台物品摆设、资费等告示牌的悬挂都要求按标准化实行,使局容局貌、用邮环境、服务设施等有了全新的变化。同时,积极在营投窗口推行诚心、细心、倾心、贴心、耐心“五心”服务,要求服务人员办理业务速度快一点,服务用语讲得甜一点、工作中微笑多一点、得理让人姿态高一点、出现问题理由少一点,从而有效地改进了服务态度。目前,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率达到96%。2005年,全市邮政服务社会综合满意度达到88.79分,比2004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邮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居全省同行业前茅。

第三,努力为客户使用邮政服务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服务方式已从传统单一的柜台服务,发展到互联网络、11185电话语音、预约上门、流动邮车等多种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在具体服务工作,对大客户实现专人专车上门揽收、上门投递;对普通包裹和大件印刷品,配备车辆和人员,实行上门投递,高于《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中规定的窗口投交标准;对报刊,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收订、社区服务站上门收订,实现了居民“坐在家中订报刊,楼房报刊送到户”的愿望。

此外,打造强有力的服务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管理方面,健全了逐级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走访客户制度,每年平均走访客户2870个、发放《征询意见函》2800份。投诉管理方面,梳理投诉处理流程,明确投诉管理职责,畅通了“11185”服务热线、市政府“行风热线”、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客户意见簿四条渠道,专门受理客户投诉,使客户委屈有处反映、困难有处求助、疑惑有处咨询。对客户的投诉,不管是客户有理,还是邮局有理,均登门造访,讲明原委,当天处理,当天答复,客户投诉处结满意率达到100%。

创新服务功能

追求与社会和用户和谐

篇3:谱写统筹和谐发展新篇章

《走向世界》:“十二五”时期,山东监狱工作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困难。您怎么看待当前形势?

王本群:“十二五”时期,我国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总体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尤其是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为山东监狱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是,我国又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也是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阶段,监狱押犯在定时期内保持增长趋势,押犯构成日趋复杂,教育改造难度加大,监狱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很大压力。信息社会和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使监狱工作置于更加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中,人民群众对监狱工作高度关注,要求监狱必须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都对监狱工作科学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推动“十二五”山东监狱工作的新发展。

《走向世界》:多年来,山东监狱工作在全国监狱系统一直保持前列。“十二五”时期确定了什么目标,并依此来凝心聚力、统领全局,促进各项工作位次前移,争当全国排头兵。

王本群:多年来,山东监狱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改革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但山东监狱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和制约着监狱整体功能的发挥。为此,我们将“实现全省监狱事业统筹和谐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统筹和谐发展关键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根本方法是“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基本要求是“突出重点、增加亮点、多干实事”,最终目的是“强化监狱职能,实现警察职工的全面发展”。

目标就是旗帜。目标确立后,全省监狱系统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为前提,以公正廉洁执法、教育改造创新、经济平稳发展、队伍素质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监狱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监狱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单项工作求突破,重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上水平”,使全省监狱事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监狱系统前列,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走向世界》:在押犯增多、犯情复杂的形势下,山东监狱系统实现连续7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成绩来之不易。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监狱长治久安,山东将采取什么措施?

王本群:监狱安危关乎社会稳定大局,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是监狱机关的第一责任,也是监狱事业发展的前提。山东监狱系统始终将确保安全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责任来抓,立足于社会管理创新,以“平安监狱”建设为载体,完善以“防控、排查、研判、应急处置和领导责任”为主体的安全长效机制,构建“思想防线牢固、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联防协调统一”的管理体系,落实安全风险研判和分级管理制度,夯实基层基础规范化管理工作,确保监狱保持常态长期安全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走向世界》:监狱执法是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作为局长,您如何理解“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王本群: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洞悉个国家执法文明的重要窗口。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坚持依法治监,文明管理,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刑罚执行规章制度,建立网上执法办案平台,依法办理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件,完善狱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执法监督,自觉维护公平正义,努力提高执法公信力,让罪犯心中充满希望,改造就有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走向世界》:监狱人民警察被称为“改造人类特殊灵魂的工程师”。您怎么看待这一赞誉?

王本群:教育改造罪犯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监狱实施、社会参与的罪犯矫正工作体系。山东重新犯罪率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监狱人民警察是改造罪犯的主体,为改造罪犯,有许多民警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奉献青春,奉献自我,有的甚至累倒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事迹确实感人。目前,山东省正在开展教育改造工作战略研究,探索新时期教育改造工作新理念、新模式,通过综合运用管理、教育、劳动、环境、心理矫治等多种手段,提高罪犯生存发展素质,预防和减少犯罪,最大限度地变破坏力量为建设力量,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我们多教育好名罪犯,就能多挽救一个家庭,社会就多一份安宁。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的是教育改造罪犯、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职业,被誉为“攀登十八盘的勇士”、“改造人类特殊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走向世界》:60年的历史和辉煌,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忠于职守、能打硬仗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您对这支队伍有什么新的期待?

王本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全省监狱事业统筹和谐发展必须依靠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可以说,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事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坚持把警察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不断强化警察职工意识,统筹抓好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工作,去年专门召开了全省监狱系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时期加强警察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措施,成功举办了“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成果汇报演练,展现了监狱人民警察威武之师的风采,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今年我们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监狱机关建立60周年为契机,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规范化管理年活动为载体,继续强化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加强警察队伍的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建设和职业能力建设,进步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后5年,全省监狱系统队伍建设将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相统

,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协调,不断提升学习力、思想力、领导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建设一支“境界高、能力强、形象好”的一流队伍,为实现全省监狱事业统筹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

篇4: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

宁波市委召开全市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会议。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各级工青妇组织发挥政治优势、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勇于担当重任,不断开拓进取,为推进“六个加快”、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宁波市委副书记陈新主持会议。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金长征,团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周艳,省妇联副主席金敏到会讲话。市领导王剑波、朱伟、陈奕君、胡建岳参加会议。

在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宁波市工青妇工作后,王辉忠指出,加快科学发展对工青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工青妇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工青妇组织提出了新任务。全市工青妇组织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在把握机遇中发展壮大工青妇事业,在拉高标杆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努力开创工青妇工作新局面。

王辉忠强调,工会、共青团、妇联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青妇组织的职能作用的发挥、工作的成效,不仅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而且事关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工青妇组织要认真履行各自的独特职能,扎实做好联系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广大青年生力军和广大妇女“半边天”的作用。要在推进“六个加快”中建功立业,发挥工青妇联系广泛、信息畅通的优势,积极开展引才、育才和用才工作,培养一批高技能产业工人、高端化青年人才和高素质妇女能手,深化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品牌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主动担责,积极履行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举措,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进文明家庭创建,激活促进平安和谐的社会“细胞”。要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创新维权工作的网络、载体、方法和手段,完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职工、妇女、青少年权益保障机制。要在教育引导群众中积极作为,坚持思想教育引领、先进典型引路、活动载体引导,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使更多的优秀职工、优秀青年、优秀妇女能够脱颖而出。

王辉忠要求,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把工青妇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整体格局,加强工青妇领导班子建设,改善职工、青年、妇女儿童活动阵地,为工青妇组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篇5:发扬优良传统 谱写和谐新篇章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立刻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拥护和响应,民革中央发表了《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明确表示,不仅同意中共中央这一建议,而且要“以此号召本党同志,全国人民、为新政协之实现,人民代表大会之召开,民主联合政府之成立而共同努力。”

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参加新政协运动,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革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是民革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一支进步政治力量的标志,也是民革继续前进的重要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确立以来,已历经了60年的发展,6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予,有利于畅通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在中共常德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常德民革从无到有。二十年来,已从当时的7人筹备小组,发展到了现在的17个支部,200多名党员,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履行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本职能。

篇6:春风化雨谱写和谐计生新篇章

----杞县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纪实

拥有105万人口的杞县是开封市第一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592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已婚育龄妇女22万。

人口问题一直是困扰杞县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全面开展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活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了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人口自增率始终控制在5.5‰以下,低生育水平得到了较好稳定。2010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人口计生协会会长林晓;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孟宪臣;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侯文翰、赵长法;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周洪刚等领导先后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对杞县近年来人口计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3月,顺利通过省信息化建设甲级县乡验收和村级协会规范化建设评估。2007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省人口计生委评为“全省人口计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获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2007年,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单位,省计生委科技处称其为“豫东第一站”;2009年,县行政服务大厅被评为“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2008年,县计划生育药具站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先进站”;县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连年保持全国 “百强县”荣誉称号。

通过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杞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出新的气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关系相处融洽,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新转变,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领导重视强化措施

为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计划生育先进县创建活动全面开展以来,杞县首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郅晓峰为政委,县长李明哲为指挥长,县四大班子分管计生工作的领导为副指挥长,21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指挥部,并下发了《关于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通知》等文件,把创优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之一,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同时,县委县政府同各乡镇签定了《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管理责任书》。县人口计生委专门制订了《杞县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重点工作一览表》,明确了创优工作的主要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间。为确保创优工作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加大了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并做到了逐年递增。2009年投入达到了2237万元,人均17.7元。补助专项事业费也做到了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开展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落实率达到了100%。

强化队伍依法行政

为创优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该县采取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方式,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造就了一支能够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并通过“双向选择、两级聘任、末位淘汰”的管理办法,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在全县计生战线形成了“讲学习,比奉献,争创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2009年,在全省计生系统科技大练兵知识竞赛中杞县总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参赛选手李月霞、张永生分别获得护理知识竞赛和B超知识竞赛1等奖;张琳辉获妇产科知识竞赛3等奖;同时,县委县政府按照“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原则,公开选拔了21名具有医师(助理)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21个乡镇,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公开选拔了592名村管理员,赋予她们多项计划生育工作职能。

县委县政府还把“一法、三规、一条例”纳入了全县“普法”规划,作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全县广大群众进行普法教育。在全县计生系统中开展了“依法行政集中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自我剖析、整改提高等各个环节的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全县计生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水平。并建立健全认真落实了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使依法行政成为了计生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另外,为了维护计划生育法的严肃性,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率。专门成立了计划生育法庭,加大了对计划生育非诉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使信访案件结案率达到了100%。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不断巩固和提高服务水平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共投入371万余元,用于改造县乡计划生育服务场所。对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和20个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改造——统一了计生外观形象、标识和服务人员的着装;同时还投入600多万元,加强了村室规范化建设,使村室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了80%以上;投入7万多元,加强了信息化建设,重新进行了网络布局,实现了光纤上网,购买了投影仪、扫描仪等设备,建成了高标准的信息中心机房;投入

60多万元,为21个乡镇的信息工作站重新配置电脑21台,购买打印机13台,全部建成了甲级计划生育信息工作站,成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亮点,得到市计生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搞好基层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县、乡、村三级宣传技术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人员和技术优势,常年坚持为全县育龄群众开展各项技术服务和宣传咨询活动,切实维护了广大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2009年,出台了《杞县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检查工作规范》,做到了健康检查与宣传教育、流动人口管理、档卡资料的变更等六个结合,术后和药具的随访服务达到了100%,流动人口管理得到加强,档卡台帐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已全部达到C类标准,为育龄群众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科学、安全的咨询和服务环境。

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创优活动开展以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宣传形式不断创新,宣传内容不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取得了实际效果。充分运用县电视台开辟的《人口警钟》栏目,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认真组织并开展了历年的“双节”宣传和“7.11”、“9.25”等重大节日宣传;在关爱女孩行动宣传活动中,计生委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妇联成功举办了“关爱女孩行动”演讲比赛,开封市计生委主任周洪刚观看了比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9月份在全市关爱女孩行动演讲比赛中,我县选送的3名选手包揽了一、二、三等奖,其中选手王春丽以绝对优势获得全市第一名,副市长蒋美兰亲自为王春丽颁奖并与她合影留念。为搞好环境宣传,2009年,县计生委在西开发区的经一路和经二路制作安放了计划生育宣传标牌360块,固定宣传标语49条,大型喷绘版面3块,形成了计划生育宣传长廊。21个乡镇分别在各自的交通要道上设立了宣传标桩477块,宣传标牌210多块,印发宣

传品22万份,起到了很好的环境宣传效果,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建章立制民主管理

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近年来,杞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杞县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及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的意见和措施,努力构建以奖励制度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截至2009年,全县累计奖励扶助对象1364人,累计发放奖励扶助资金322.956万元,共对98名计生家庭子女在中招中落实了降低1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在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由村民表决通过,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目前,已经健全完善了县级计划生育协会1个,乡级协会21个,村级协会599个,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协会工作做到了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任务,充分发挥了计生协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杞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县委县政府并不满足现状,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争取用两年时间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面对新的挑战,杞县县委县政府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明确任务,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务实苦干,不断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杞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杞县人口计生委宣传股杨凯

篇7:履职为民 谱写和谐新篇章

(一)

众所周知,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南昌市各级政协组织在开展工作中,常怀为民之心,选择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重视的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和视察考察活动。2009年,南昌市政协先后开展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问题》、《关于引导与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关于强化社会监管机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等10多个专题调研,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对南昌市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情况和南昌市“平安南昌”建设情况进行视察。通过调研和视察活动,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反映社情民意,直报党委、政府《建言立论》36期和《社情民意》31期。并通过提案、建议案参政议政,全年共提出385件提案,其中涉及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案有162件,全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采纳和落实。

南昌市所辖四县五区的政协组织也发挥各自的特色,为构建和谐南昌、和谐县区献智出力。新建县政协在履职中,围绕县委关于打造文化名县、文化大县的工作要求,连续开展了社区体育工作、旅游休闲业发展、和谐文明社区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等专题开展调研活动。一篇篇有分量、有说服力、具操作性的调研报告直报县委、县政府。新建县政府继心怡广场建成之后,礼步湖公园、汪山土库、小平小道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和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继建成或修葺一新。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初见成效。全县已建成“农家乐”休闲旅游村13个、农民剧团16个。生米?头节、青年歌手大赛、少儿艺术竞赛、农民剧团汇演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正成为新建县的文化亮点。

西湖区政协通过“政协委员进社区”和“三年百户帮扶脱贫工程”,切实将委员关注社会的视角聚集到基层,先后就“健全‘八位一体’社會救助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民生问题进行调研,直报党委、政府。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政协建议。近年来,西湖区健全完善了“八位一体”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区构建起完善的“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社区铺开了“平安网底建设”,民警进驻社区,建立社区综治室、警务室,组建综治特派员、社区治安志愿者、看楼护院队伍,首创“一分钱创安”工程,确保了社区的和谐平安。“社区邻里节”、“邻里和睦月”、“社区运动会”、“社区艺术节”等和谐社区文化活动一个比一个精彩。舞蹈队、合唱队、腰鼓队、书画协会、社区老年大学等社区团体一个比一个让居民心生向往。西湖区政协工作实现了与区委工作和谐共振,为政府工作拾遗补缺。区政协成为区委、区政府与居民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二)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立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南昌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构建文明和谐南昌、服务社会做了许多实事。他们积极参与全省“建言献策、建功立业”活动,和全市“构建文明和谐南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大赛”活动,提出了许多好点子、金点子。有的党派获得“金点子”提名奖和“十大金点子”奖;有的被评为开展“金点子活动”先进集体。市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先后组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做好村庄规划布局的调研报告》和《以科技创新为手段,拓展南昌文化传播方式》以及《推动南昌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等调研,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他们提出的“关于开通短信110的建议”得到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目前我省短信110已经开通,《关于南昌市农业水源污染处理的建议》被列入2010年南昌市立法项目。

民盟南昌市委在实施“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中,多次组织市重点中、小学优秀教师到新建县、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和青山湖区开展送教送课活动,参加听课的师生达数千人次。他们还在南昌县、安义县和进贤县设立了省、市、县(区)三级民盟组织联合共建的“烛光行动”教师培训基地,通过示范授课、专题讨论、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当地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民盟南昌市委还把送医、送科技、送温暖的“三下乡活动”作为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新内容,下乡到村,访贫济困,为民义诊送药,向农民传授苗木种植、瓜果栽培技术,分发农业科普资料。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率先在东湖区上营坊社区建立了南昌市民主党派“社区服务基地”。市民盟的基层组织先后在青云谱区洪西社区、青山湖区怡兰苑社区、西湖区松柏巷社区、恒茂华城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基地。市民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和共建和谐社区的经验得到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的肯定,省委统战部先后在洪西社区和恒茂华城社区召开了全省统战工作现场会,推广共建和谐社区经验。

(三)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他们是社会各个领域或界别中的杰出人士和代表人物。他们来自基层,贴近群众,倾听民声,反映社情民意,更热心为民服务。市政协委员、青山湖区政协副主席龚晓新用真诚和知识为贫困村开启致富之门的故事十分感人。2009年1月的一天,正在扬子洲乡检查工作的龚晓新来到了南洲村。村里一大片滩涂荒地引起了他的注意。有畜牧专业一技之长的他立即想到,在这片荒地上可兴建一个土鸡养殖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养殖业,实现勤劳致富。当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区委组织部长周红业,并得到周部长的赞同和支持。在与村中达成一致意见后,龚晓新便在南洲村蹲下来,积极帮助该村实施项目。不到三个月,南洲村养殖基地在村民的期望中诞生了。龚晓新把养殖基地当作自己的家,除了必要的办公和会议外,他一有空便往基地跑。世世代代以蔬菜种植为生的村民不懂饲养技术,龚晓新耐心地传授饲养技术,讲解禽类疾病预防知识,手把手教村民免疫防疫技术。他还创新饲养方法,在雏鸡正常生长20多天后便实施露天放养,引进蚯蚓苗进行繁殖饲养,专门用于喂养“沙洲虫草鸡”。目前,一种营养丰、品质优、口味好的品牌鸡??沙洲虫草鸡5000羽已出栏进入市场,预计可创收30万元左右。第二批万羽鸡苗正在养殖基地勃勃生长,而龚晓新也依然在南洲村脱贫致富路上继续作奉献。

在南昌市政协400多位委员中,许多委员在本职工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在界别中发挥了代表作用,在政协履职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委员。像全国劳模、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杰出经济人物魏牛庚委员,全国拥军模范、身残志坚的凌智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农村创业女明星燕荷花委员,光彩之星胡九海委员,国内首位教师嗓音病专家谢强委员,全国十大道德标兵王乐秋委员,被誉为“中国儿童慈善家”的“南昌荣誉市民”郑小爱委员,捐款360万元建设都江堰“平生思源儿童福利院”的章平生委员……他们用真诚和关心,用知识和专长为构建和谐南昌施展才华,无私奉献。

篇8: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

强化设施建设 打造服务新平台

近年来,为给客户提供良好的用邮环境,XX邮政大力推进“三个工程”。

推进“局所工程”。分营以来,全市邮政共有86个局所需要恢复建设。XX邮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经两年的艰苦努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局所的恢复建设任务,并且在随后的行政乡镇撤并中坚持不撤点,做到每个乡镇都有邮政支局,实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服务”。此后,又大力推进“进社区、进商厦、进校院”的“三进”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网点布局。到“十五”末,共新增了11处城乡局所、11个社区服务站、2处校园局所。此外,XX岛屿较多,驻军单位较多,履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的难度和成本很大,但XX邮政把社会效益和行业信誉放在首位,通过委办海运邮路的方式,妥善解决了刘公岛、镆铘岛等岛屿的通邮问题。

推进“户箱工程”。邮政信报箱是客户接收邮件的终端设备,通邮率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原邮电部、建设部的规定,信报箱由产权单位负责更换和维修,由房产单位或楼房开发商建设。1998年前,许多新建楼房没有信报箱,相当多的楼房旧信报箱无人维修、更换,“通邮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999年,为彻底解决“通邮”问题,保障居民的通信权利,邮政部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启动并推进“户箱工程”。几年间,免费为居民安装了6.1万个信报箱,并免费提供上门收订和投递服务。到2005年底,居民住宅楼房信房箱安装率达到80%。此举彻底解决了住宅楼房通邮问题,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好评。崔曰臣同志任市长时,曾在一封群众表扬信上批示:“邮政局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群众满意我满意,群众高兴我高兴”。

推进“信息工程”。从1999年开始,企业加大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邮政,完成了电子化支局、绿卡工程、电子汇兑等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了邮政储蓄汇兑系统互联互通、量收信息系统、商函名址信息系统等十几个生产作业和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支撑了通信服务生产,提高了服务效率。目前,邮储网点联网率、电子汇兑网点联网率和电子化支局普及率均达到100%。

创新管理模式 打造和谐服务机制

邮政独立运营后,XX邮政人深刻意识到,提高服务水平,必须创新服务机制,加强对邮政服务全过程的管理。

首先,完善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闭环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大力推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先后于2002年和2005年在全省邮政系统率先通过认证,成为行业内较早达到“二标一体”的企业。2005年,又积极开展了争创山东省质量管理奖活动,在山东邮政行业内第一个获得了“山东省质量管理奖”,在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再提升了一个高度。

其次,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窗口”活动。在全局所有营业窗口推行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对局(所)标志、柜台物品摆设、资费等告示牌的悬挂都要求按标准化实行,使局容局貌、用邮环境、服务设施等有了全新的变化。同时,积极在营投窗口推行诚心、细心、倾心、贴心、耐心“五心”服务,要求服务人员办理业务速度快一点,服务用语讲得甜一点、工作中微笑多一点、得理让人姿态高一点、出现问题理由少一点,从而有效地改进了服务态度。目前,窗口规范化服务达标率达到96%。2005年,全市邮政服务社会综合满意度达到88.79分,比2004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邮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居全省同行业前茅。

第三,努力为客户使用邮政服务提供便利条件。目前,服务方式已从传统单一的柜台服务,发展到互联网络、11185电话语音、预约上门、流动邮车等多种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在具体服务工作,对大客户实现专人专车上门揽收、上门投递;对普通包裹和大件印刷品,配备车辆和人员,实行上门投递,高于《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中规定的窗口投交标准;对报刊,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收订、社区服务站上门收订,实现了居民“坐在家中订报刊,楼房报刊送到户”的愿望。

此外,打造强有力的服务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管理方面,健全了逐级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走访客户制度,每年平均走访客户2870个、发放《征询意见函》2800份。投诉管理方面,梳理投诉处理流程,明确投诉管理职责,畅通了“11185”服务热线、市政府“行风热线”、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客户意见簿四条渠道,专门受理客户投诉,使客户委屈有处反映、困难有处求助、疑惑有处咨询。对客户的投诉,不管是客户有理,还是邮局有理,均登门造访,讲明原委,当天处理,当天答复,客户投诉处结满意率达到100%。

创新服务功能 追求与社会和用户和谐

目前,XX邮政主要经营信函、包裹、电子汇兑、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专递、邮政储蓄、邮政广告、物流配送等基础通信和增值性通信业务。独立运营以来,XX邮政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在做好基本函件、普通包裹等普遍服务业务和义务兵免费信函、盲人读物免费寄递、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等特殊业务的基础上,依据邮政网络优势和品牌信誉优势,进一步丰富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用邮需求。

积极服务会展经济。XX人居节是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XX邮政每次都主动参与,在现场设立临时邮局、代理销售门票等,既发展了业务,又为政府分了忧。去年,经过精心策划,XX邮政在人居节期间,制作了人居节邮票纪念册,作为组委会指定的专用礼品,有效地展示了XX的文化形象,受到党政领导的称赞。

积极创新服务功能。XX邮政瞄准当地经济、社会的热点,走联合发展之路,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的二代身份证寄递业务,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上门投递服务。与移动、联通、电信等各大电信运营商合作,办理了代发账单、代收话费、代放号等业务,既方便了客户使用,又拓展运营商的营销渠道空间。此外,新开办的代理票务、法律文书专递、代理保险、代理国债等业务,均受到政府部门和市民的欢迎。

积极服务“三农”。XX邮政响应中央一号文件“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的要求,通过延伸邮政服务网络,使邮政物流业务积极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了“市局-县局-支局-村级代办点”四级物流配送服务平台,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农户家中。全市860多个村级邮政服务点的设立,使农民享受到了“人在家中坐,农资送上门”便利服务。同时,增强了农村物流连锁配送功能,配送产品涉及化肥、农药、日用品、酒水等十几个品种。邮政开展“三农”配送服务,在维护农民利益、推广农业技术、宣传新科技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领导、地方政府的称赞和广大农民的欢迎。今年4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视察XX邮政时,对XX邮政服务“三农”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除了提供农民急需的优质农资产品外,近年来,企业还积极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着力打造“报刊村”、“绿卡村”,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参与市场经济。

篇9:构建新型邮政服务平台谱写和谐发展篇章

谱写汉沽爱心助学工作新篇章

汉沽坚强孩子俱乐部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帮助和服务困难家庭中的学生完成学业为准则,积极协调、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面向汉沽地区生活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农民工子女开展形式多样、意义深远的助学和励志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架起一条通往希望的桥梁,为汉沽爱心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一、完善机构设置、确保制度实施。一是规范俱乐部管理。主要分管领导负责俱乐部整体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但不兼任法人职务,法人由科室负责人兼任,并设专人管理财务,切实做到规范权限、科学管理。二是科学建立规章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实际严格制定了《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坚强孩子俱乐部章程》、《汉沽坚强孩子俱乐部组织机构人员构成》、《汉沽坚强孩子俱乐部成员申请条件细则》及《汉沽坚强孩子俱乐部成员申请流程》,切实做到工作都有章可循。三是严格落实财务年度审计制度。做到善款接收规范、使用公开透明,理事会定期对捐款使用、财务管理以及捐助项目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俱乐部还每年 1

接受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审计,均通过并获好评,真正做到让捐助者放心。

二、创新募资形式,拓宽筹资渠道。筹集捐款是俱乐部发展和运行的关键,是开展爱心助学工作的保证,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主动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宣传介绍俱乐部,宣传爱心助学工作的深远意义,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模式,达到帮助贫困学生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双赢效果。二是紧紧抓住新区大开发大开放的契机,把捐资助学渠道拓宽到整个新区的层面,与开发区公益社团组织、相关学校、企业甚至国外友人签署助学协议,开展助学行动。三是将爱心助学工作纳入团队工作的整体部署,利用重要节点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新春送温暖”、“红领巾手拉手”等活动募集善款。

三、开展助学活动,帮助学生成长。一是召开助学大会,切实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至今已资助3500人次,发放资助金、慰问品200余万元,建立“一助一”助学对子429对,并帮助236个贫困家庭学生“圆梦”。二是建立村居 “汉沽重点青少年群体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和关爱;紧密结合团委青少年权益工作,通过重点青少年群体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对包括贫困学生在内的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并通过“七彩课堂”面向贫困农民工子女开展法制、心理、自护课

程辅导。三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促进贫困学生快乐健康成长。针对贫困学生大都胆小、孤僻等特点,组织带领贫困家庭学生参加“枫叶学校”爱心素质拓展活动、“12355阳光关爱公益培训”、“心理健康讲座”等,让贫困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培养自信心;针对目前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主能力差的现状,依托消防支队、航母训练营等自护基地,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了解灾害情况下的防灾避险知识及避险逃生中的紧急应对措施,并聘请有经验的公安干警讲解犯罪者实施犯罪的行为特点,教授实战自护技巧,提高贫困学生的防范能力和预警意识。

上一篇:邮政三农服务站下一篇:李惠娟律师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