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

2024-04-08

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通用6篇)

篇1: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

赵 海*

内容提要:本文阐释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背景和条件,提出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创新组织模式四个方面着手,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要素支撑和制度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加快发展,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农业经营体系也发生深刻变革,正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加快向社会化的生产转变。适应这一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把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方向和重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如何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一概念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被提及。所谓“新型”,是相对于传统小规模分散经营而言的,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农业经营”的涵义较广,既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又包括各类生产性服务,是产前、产中、产 *赵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后各类活动的总称。“体系”泛指有关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这里既包括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又包括各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是各类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综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被理解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

中央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是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做出的综合判断。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农村改革以来,我国逐步在广大农村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小规模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主要方式。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工业部门,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谁来种”的问题越来越紧迫。二是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畸高畸低,谷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愈发频繁,“种什么”的问题亟需回答。三是农民种田多是从经验出发,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不高,迫切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以及专业化、系列化的生产性服务,“怎么种”的问题非常迫切。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当前形势看,我国已经具备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2011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2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7.8%,畜牧业规模经营迅猛发展,生猪、蛋鸡、肉鸡规模化养殖均超过50%。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2012年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超过90%。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1年底,全国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276万户,依法登记的合作社数达6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万多家,职业经纪人达600多万。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小规模农户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社会化服务贯穿全程、各类主体利益关系相互联结的经营格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点

十八大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四化”的要求,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四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一个整体,其中集约化和专业化属于分的层次,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组织化和社会化属于统的层次,着眼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四化”共同服务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对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两个转变”的提炼和深化,是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最新理论成果。集约化是相对粗放而言,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较高产量和收入的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要解决的是农业经营中“物”的投入不足问题,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不足的问题。集约经营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专业化是相对兼业化而言,是农村社会分工深化和经济联系加强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经历了由小农户为主到小农户、兼业户、专业户共存的过程。相比小农户和兼业化,专业户一般规模比较大,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开拓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化要解决的是农业经营中“人”的支撑问题,其要以一定的经营规模为基础,以使专业户获得与兼业户或外出务工人员相当的收入水平。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未来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

组织化是相对分散经营而言,既包括横向上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属于此类,旨在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能力;也包括纵向上产业链条的延伸,“公司+农户”的模式属于这一类,旨在降低市场风险。组织化要解决的是“市场”对接不足问题,通过把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建立有规模、有组织、有科学管理的合作形态,加强对信息的搜集和辨识,以应对日渐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社会化是相对个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突出表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广泛参与;二是产品的社会化,即农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而不是自给自足。现阶段突出强调社会化,主要就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使农户克服自身小规模经营的弊端,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社会化要解决的是“服务”不足问题,服务主体包括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农村自发形成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以及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服务主体具有专业性,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服务模式具有社会性。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把握的重点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主体培育,创新组织模式,强化服务支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要素支撑和制度保障。

1.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来,中央一直都强调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并把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商企业等作为“统”的层次,强调这些组织对农户的服务功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中央首次在文件中将这几类组织纳入农业经营主体中。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经营体系。中央政策的演进脉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商企业等的功能定位已由提供社会化服务向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也就是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农户一起构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作用和功能也由参与社会化服务扩展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部领域。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支骨干力量,注重发挥各类主体的比较优势以及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作为规模化生产主体,承担着农产品生产尤其是商品生产的功能,及发挥对小规模农户的示范效应,应注重引导其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联结市场的功能,应成为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经营组织,发挥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作用。龙头企业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成,具有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应主要在产业链中更多承担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作用,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生产性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试验示范。对龙头企业流转农户的土地开展农业生产,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平等协商,不搞一刀切和强迫命令,也不要人为提高龙头企业进入农村的门槛。

2.积极稳妥发展规模经营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十七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十八大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从中央政策演进的脉络可以看出,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对规模经营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已把规模经营作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推进规模经营,重要的是把握两点。第一,规模经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规模经营道路。当前规模经营的主要方式有农户承包地的“互换并地”、社会化服务下的农户横向联合、农户间承包地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在一定意义上,高度集约化的小规模经营由于其要素投入的成倍增加,也可以看成规模经营,如设施大棚即属于这一类。因此,发展规模经营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推进土地大规模流转,走欧美国家的规模经营道路。第二,规模经营的推进应是逐步的、稳妥的,是要建立在工业化、城镇化基础上的,没有产业对就业的支撑和城市对人口的容纳,快速推进规模经营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规模经营还存在“度”的问题,规模超过一定程度,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土地产出率有可能出现下降。因此,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模经营要适度,要根据各地资源条件、经营者能力适当控制规模。例如,在东北这种耕地资源丰富的地方,单个主体的土地经营规模可以达到几百亩乃至上千亩;而在浙江、重庆等耕地资源稀缺的地方,几十亩以上就可算规模经营了。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中央一贯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将其作为解决分散经营下统的功能不足的重要手段。1984年中央1号文件就提出,加强社会服务,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198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要求生产服务社会化;1991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在体系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对各类主体的培育及功能发挥做了具体安排;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构建社会化农业经营体系,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定位提到了新的高度。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既要重视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比较优势。关于公共服务机构的培育,2012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作了部署,关键是抓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落实。要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转变职能,逐步从经营性领域退出,主要在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以及那些经营性服务机构不愿干、干不来的领域开展服务,如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土壤环境监测、农作物统防统治、区域疫病防控、产品质量监管等。关于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培育的重点,也是未来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下一步,政策要聚焦在多元化多类型的服务主体、经营性服务的突出短板、农民欢迎的服务模式上。在主体培育上,要把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作为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在服务领域上,要拉长产后服务这一短板,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农业综合信息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在服务模式上,要挖掘实践中农民最喜欢、生命力最强、成本最低的服务模式,重点发展“公共服务机构+农资农技服务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等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4.探索组织模式创新

建立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建立了一套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中,农民处于绝对劣势,参与谈判的话语权不够,没有或只得到了很小一部分增值收益;“公司+农户”联结模式比较松散,一些行业订单履约率不高。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运作管理随意性大,经营收益往往被少数负责人占有。此外,还相当一部分农户没有被各类组织覆盖,进入市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比较弱。

创新组织模式,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话语权,特别要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使之成为农民真正的合作社,选好、培养好合作社带头人非常重要。二是完善利益联结关系,推动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带动模式,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开展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参考文献:

[1] 陈晓华:《现代农业发展与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11期 [2] 冯华 曲昌荣 钱伟:《对话201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怎么建》,《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3] 黄祖辉 陈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政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站):《关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调研报告》,内部报告,2012年

[5]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站):《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问题的调研报告》,内部报告,2012年

[7] 孙中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农村经营管理》2012年1期

[8] 张红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模式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月26日

篇2: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

加快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在广大农村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小规模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最主要方式。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相应提高,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组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开始发挥作用。但是,目前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与现代农业和农业新形势的要求仍然相差较远。因此,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篇3: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原因及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1.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原因分析

1.1.1“谁来种地”的问题亟待破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 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趋突出, 据统计, 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例已下降到38.1%, 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锐减, 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格局正在加剧, 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越来越紧迫。

1.1.2“地种什么”的问题亟需回答

当前, 受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滑因素的影响, 一些地方的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 甚至出现撂荒现象。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 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畸高畸低, 谷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频繁发生。

1.1.3“怎么种地”的问题非常迫切

当前, 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经验的生产方式由于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不高, 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迫切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以及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 通过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方式来实现。

解决这些问题, 客观上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加快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2 具备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1.2.1 认识程度显著提高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 提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文件, 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2014年江苏省财政安排28.2亿元专项、支农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新型主体发展。

1.2.2 农机化快速发展

2013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 江苏达到78%。全国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达35%、74%, 江苏达到75%、95%。

1.2.3 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

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 2013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0.253亿hm2, 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6%, 江苏超过30%。

1.2.4 经营主体发生新变化

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种粮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 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已成为粮食生产经营的骨干力量, 种了全国1/10多的地, 产出了1/5多的粮食。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

2.1.1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截止2014年上半年, 两者分别为23.5万个、1.58万家 (认定数) , 共经营土地102.13万hm2。据调查, 家庭农场平均规模7.33 hm2左右, 其中种植业家庭6.67~20 hm2为主, 家庭农场盈利能力明显高于普通农户, 大部分可达到与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收入水平。两者已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目前专业大户处于过渡期, 家庭农场处于萌发期。

2.1.2 农民合作社

截止2014年上半年, 注册登记达6.9万家, 成员数975万个, 入社农户比例67.5%, 社均成员数141个。其中全国示范社30家, 列入农业部首批示范社名录824家。专业合作社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增强竞争力, 成为带动成员对接市场的中坚力量, 是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目前合作社处于成长期。

2.1.3 农业龙头企业

县级以上的达5 645家, 其中国家级61家, 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销售额过百亿的142家, 省级以上607家。2013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 260家、农民增收406亿元。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龙头企业处于转型期。

2.1.4 社会化服务组织

全省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已超过1万个, 粮棉油专业化服务组织超过600个, 注册登记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数4 380个。全省集中育秧覆盖率达到40%。

2.2 扶持发展的有关措施

2.2.1 政策支持

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工商注册登记职能做好家庭农场登记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文件。

2.2.2 财政扶持

省财政专项扶持农民合作社资金从2006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2亿元;2014年新增专项扶持示范家庭农场的发展资金1 000万元;专项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从2002年的0.5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2.4亿元。

2.2.3 示范引导

创建“四有”、“五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认定, 首批111家;星级农机合作社评选, 合计858个;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等。

2.2.4 创新模式

一是南通的“全托管”模式。由专业化的服务组织为种地农民提供从种到收乃至销售等贯穿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有两种形式:实物型:收获物归农民所有, 经营主体向农户承诺每667 m2小麦和水稻产量不低于400 kg和600 kg, 农民则向经营主体交纳1 200~1 450元不等的托管费用。货币型:收获物归经营主体所有, 经营主体给农民150~1 200元的费用。二是盐城射阳县联耕联种模式。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 由村组统一组织, 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限, 破除田埂, 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 由专业服务组织 (农机合作社) 实现联耕联种 (统一品种和耕种) 、联管联营。三是扬州江都“土地股份合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由村集体组织通过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份, 集中流转农民承包地, 再发包至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四是高邮、睢宁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社会化服务”, 依托专业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解决单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某些环节生产要素不足的问题等。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政策不配套

金融服务由于缺乏抵押物, 融资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难。保险覆盖面小、大田作物补偿标准低。设施用地政策难落实, 机库等基础设施用地难解决。执行农业电价和水资源费减免等政策差异性大。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多头投入、分散使用, 影响了财政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一些机耕路条件差, 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破损。

2.3.2 机制不健全

合作社数量发展较快, 但内部分配不合理, 规范程度低, 管理松散, 生产效益低, 有的是“冒牌”、“空壳化”, 享受了政策, 但没有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新型主体与传统农户联接机制不完善, 合作不紧密, 范围和规模小。社企不分, 不按章程运作, 利益得不到保障, 不少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关系停留在发放土地租金和劳动报酬上, 产销衔接不稳定。

2.3.3 土地流转不畅

土地流转不适应市场发展, 规范化的流转市场没有形成, 机制不完善, 收益缺乏随市场化利润调整机制。确权工作进展不快, 存在面积帐实不符、四至不清, 流转面积确认难等问题。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些地方承包合同不完善, 承包经营权证没有发到农户手中, 权证、合同、台账与实际承包地不一致, 没有建立档案, 流转后改变用途等。有的流转时间短, 影响承包人积极性。

2.3.4 经营人才缺乏

劳动力短缺, 年龄大, 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难, 一些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阻力大。

3 建议

3.1 坚持实施分类指导

3.1.1 发挥家庭农场生产优势, 将其打造成粮食等规模生产的主体

全面推进认定, 积极培育示范, 建立三级示范名录。鼓励以家庭农场为成员组建合作社, 开展合作和共同经营。

3.1.2 发挥合作社服务优势, 提高规范发展水平

加强动态监测, 建立成员个人帐户,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加强规范建设, 提高发展质量和层次。规范合作社信贷融资, 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3.1.3 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 增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鼓励引进生产设备, 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和分级、包装等设施, 支持承担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收储业务。

3.2 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3.2.1 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积极稳妥试点, 规范有序推进, 按要求全面完成确权任务。

3.2.2 健全土地有序流转机制

探索农地“三权分离”, 开展交易市场试点, 引导土地通过市场流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真正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工商资本流转农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 严禁农用地非农化。

3.2.3 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在农民大量转移并稳定就业创业的地区, 培育土地股份合作, 重点发展土地集中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普遍存在兼业化和纯农户的地区, 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 重点发展合作经营和统一服务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规模适度原则, 重点发展6.67~20hm2左右中小规模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家场。

3.3 健全扶持政策体系

3.3.1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梳理分类, 整合涉农资金。减少简单的直接补贴, 灵活运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承担项目等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扶持和放大效应, 建立多元投入新机制。推动新增补贴向家庭家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从事粮食生产的主体倾斜。加大对新型主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奖补力度。

3.3.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融资模式和担保方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农机具、厂房以及订单、保单等的抵押、担保试点。探索开发特种养殖等险种,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推进以合作社法人进行税务登记, 防止做企业报表, 出现两本账。

3.3.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重点在农资购销、农产品销售、农机作业、农业植保等领域培育农民合作社和专业服务组织。

3.3.4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开展有针对性技能、创业培训。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农业领域的优惠倾斜政策, 吸收人才投身农业。

3.3.5 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篇4: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

一、威海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威海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市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22个,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99家,种植养殖业大户1545个。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等要素引入农业,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推进了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威海市注重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市场、带基地、帮农户”的纽带桥梁作用,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资金,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群众抱团闯市场的能力。目前,全市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99家,注册资金总额8.9亿元,社员7.24万户,辐射带动17万多农民,促进农民增收5.5亿元。主要呈现四个特点:第一,辐射范围广,涵盖十几个农业相关领域,涉及全市所有的农业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其中,果品552家、蔬菜155家、畜牧养殖233家、粮油212家、水产养殖93家、药材24家、农机105家、其他125家。第二,领办主体多元,龙头企业领办占8%,村两委领办占22%,专业大户领办占51%,供销社领办占11%,基层农技服务组织领办占3%,其他占5%。第三,服务内容全面,涵盖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主要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副产品的贮运销售、技术信息指导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第四,带动作用初显,通过引导创建示范社、开展“三品”认证等方式,增加辐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7家,市级示范合作社39家。据统计,这些示范社年经营收入可达上千万元,盈余可达上百万元,可带动农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

(二)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威海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设立奖励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占全市农业经济的70%以上。目前,我市已培育成多个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青山包装、富盛食品为代表的苹果运销产业集群,以华隆食品、威盛食品为代表的花生烤制产业集群,以威茗茶业、正华茶业为代表的茶业产业集群,以好当家集团、泰祥集团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俚岛水产、海之宝为代表的海藻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天智皮毛、普利姆皮草为代表的裘皮加工产业集群,以福喜农牧、荣华食品为代表的肉鸡产业集群,以嘉盛乳业、鹏程食品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产业集群,等等。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322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2012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15.12亿美元,全省排名第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亿元,累计带动农户90多万户;全市龙头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各3个,省著名商标25个,省名牌产品40个,品牌密度居全省前列。

(三)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威海市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工程等,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广泛推广统防统治、水肥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全市统防统治面积达4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农资供应网络化建设,依托供销、邮政等系统,建立了覆盖市(区)、镇、村三级封闭运行的农业投入品配送体系,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体数量可观,但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1499家合作社中,发展相对规范并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约占50%,以经营农资为主的约占30%,徒有虚名或名存实亡的约占10%。有的合作社办社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免工商税收和享受优惠政策,有的借合作社的名义经销化肥、农药,等等。同时,专业合作社吸引入社成员仅占农户总数的13.5%,办社规模小、吸引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322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形成规模、具备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龙头企业大都存在自有基地面积较小、与农民联系松散等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虽然威海市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间已初步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但联结还不够紧密。一方面表现在产销合同约束力不高。由于部分农民的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合同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不够,一旦市场价格高于企业的收购价格,农户就会选择违约销售,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合作社吸引力不够。从目前情况看,对农民而言,合作社的吸引力大多体现在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时,能够给予入社农户一定优惠,但在农产品统销环节,由于没有价格优势及盈利能力,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足,合作社自身也因不盈利而动力不足。

(三)基层农业服务力量薄弱。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分散,虽然每个镇都有固定的农技推广人员,但由于基层机关工作人员数量较少,而镇村发展、稳定等任务比较重,许多农技推广人员需要兼职做其他工作,牵扯了很大的精力。镇村土地流转缺乏专职服务人员,收集归档主要靠农村会计完成,受会计个人素质影响,部分村土地流转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真实。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制定出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对流转规模大、程序规范、比例高的农户、村和经营主体给予奖励;鼓励经济基础和群众思想基础好的村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服务、指导和管理,规范流转行为,保障农民持续收益。

(二)加强农业装备与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将补贴资金重点向大型农机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支持蔬菜、苹果及畜牧等优势产业发展,推进设施农业、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优先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土地流转奠定物质基础。

(三)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一是安排资金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水平。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研究制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及其扶持政策;二是完善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合作社拓宽业务范围,从原有的生产型业务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使社员分享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扩大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三是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从市场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和法律支持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要引导各类资本向龙头企业集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充实服务力量,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功能。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经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财政局)

篇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感想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三位一体”农民合作是构建新兴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内涵。所谓“三位一体”源于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构想,后来逐步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很多农村都已经开始落实,实行“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即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与家庭的分散经营相结合。一些农民让出土地经营权给新型经营主体。自1978年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中国一直都是这种小农小户的分散经营,面对市场化、信息化的今天,这种经营模式已经不能让小农创收增收,所以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可以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三位一体”的构想,是在商业化程度高、信息流通便捷的浙江,所以成效很大,但是我国相当多的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商业程度低,所以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首先要修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我过很早就提出的口号,这口号依然适用于今天,只有路畅通了,信息才能灵通,农产品才能方便外销,资金也方便进入。同时,修路这一明显的表象特征也能让农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自己就能感觉到新时代就要来了。其次,对农民进行再教育也很有必要。现在很多农村因为消息闭塞,广大农民的视野狭隘,所以一定要有配套的教育,才能保证农户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教育,农民不懂得筛选信息,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党和国家的决策,只是盲从,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当然,教育不是喊口号,仅仅喊口号的话,万一遇到失败,反而会造成农民思想上的混乱,从而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要保证农民真正深入到再教育中,比如可以分批次地让农民代表去试点学习。其次,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最主要的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不管是个体经营也好,规模经营也好,什么能让自己的收入翻番,什么就是好的。所以,国家也要有政策的保护,首先要解决让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的出路。他们把土地经营权让出来了,就等于把生计也让出来了,怎么让他们有比种地收益大的出路,是极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需要国家提供有效的信息,或者获得有效信息的途径,不然土地规模经营了,产销问题怎么解决,仅仅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我国推行的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模式。还要教导农民正确地筛选信息,防止投机倒把的机构进行欺诈。还有就是,国家的政策要保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不可冒进,毕竟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是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冒进的话有可能重蹈五六十年代的覆辙。

总体来说,自“三位一体”实施以来,我国一些农村已经出现了新的风貌,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也许出现了一些挫折,比如由于政府指导和监管不到位,农户主体地位不能保障,农民利益没能充分实现,所以有关政策得不到多数农户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但是必须认识到,任何一项改革或新措施的实施都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新措施的实施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就像前面提到的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而且一定要全方位全方面地区落实,让农民真正理解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当然只有让农民看到真切的利益,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所以可以用资金补贴、信息提供的方式鼓励那些转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民搞多种化经营。

篇6: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对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以农业大市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对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使农村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研究。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意义重大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强调的“新型”,是相对于传统小规模分散经营而言的,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农业经营”的涵义较广,既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又包括各类生产性服务,是产前、产中、产后各类活动的总称。这里所说的“体系”,既包括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又包括各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是各类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总的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被理解为,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顺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通过自发形成或政府引导,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主体及其关系的总和,是各种利益关系下的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称。

农村改革30多年来,在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农业经营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探索如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工业部门,农业农户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谁来种地”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小生产与大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畸高畸低,谷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愈发频繁,“种什么”的问题亟须回答。农民种田多是从经验出发,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不高,迫切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以及专业化、系列化的生产性服务,“怎么种”的问题非常迫切。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和创新,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经营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方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现代方式上来,农业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依赖性和关联度明显增强。农业科技应用,已由以往的农户单独分散应用转变为大面积集约化应用:已由某种技术措施的单项实施转变为多项技术组装配套实施:已由农业经营者一家一户采用转变为需要由服务体系和农技队伍综合实施。面对农业和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方式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重大变化,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焕发了农村生机活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一家一户的承包经营,也带来了土地细碎化的问题。承包农户规模小,每户耕种田块多,劳动生产率低下。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克服和解决农业经营中的弊端,从体系上消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适度规模化水平,重新焕发发展活力,凝聚发展动力。

二、荆门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农业大市,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其中耕地面积407万亩,乡村人口189.67万人。近年来,荆门市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积极实施“中国农谷”战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农民合作社3487个,带动农户42万户,年销售农产品总值近40亿元,实现可分配盈余4.28亿元:家庭农场式的经营主体3389个,经营总面积28.3万亩,家庭农村经营总收入5.19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64家,年产值达600多亿元,带动本市及周边农户40多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2400元。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及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的规模种植,家禽、牲猪、草食动物、特种水产的规模养殖,农资配送、农机作业、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农产品加工及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订单农业、土地入股、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种发展模式。

虽然荆门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较大,解决了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是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

(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谁来种地”的问题更加凸显。由于城镇有大量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导致传统家庭承包经营户逐渐衰退,新生代农民不愿回乡务农,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出现了“青年不会种田、壮年不愿种田、老年无力种田”的局面,农业面临“谁来种地”的问题目渐突出。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了庞大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群体,他们成为了村庄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农村除少部分举家外出打工者将土地自发流转出去之外,其他很多农户均以老人和妇女为主要农业劳动者。留守老人和妇女因家务和体质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因而成为家庭生计的辅助劳力,承担起了务农的职责。当务农成为辅助性生计来源并能够轻易完成的时候,老人种田、妇女种田模式能够维持主粮种植。还有一部分农民如候鸟迁徙般游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农忙时节回乡种地,农忙之后立即返城务工,这种称为“候鸟式农业”的经营模式也非常普遍。“候鸟式农业”排除了抛荒的可能性,维持着“去劳动力化”的主粮种植,同时不可避免地呈现粗放式特征。目前,荆门市在农业中从业的劳动力还有50多万人,其中老年人和妇女约占76%,许多家庭因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很多已从商品生产者蜕变为生计型小农。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为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都在奔50、奔60岁的年龄,“谁来种田”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土地规模经营不够,集约化水平不高。分户经营效益差和统一经营能力弱的问题并存。荆门市目前土地流转面积为119.8万亩,占农村承包耕地面积的37.26%;其中适度规模经营面积37.4万亩,仅占流转总面积的31.2%。可见,传统分户经营仍然是当前农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在我国小农经营的格局中,家庭承包责任制“两权分离”的制度构造保障了农户的长久经营权,同时也以集体所有权来约束土地的非农转化并庇护农户的家庭经营权。这种制度客观上也造成了耕地的细碎分散化,增大了耕作成本。在当前农村人口不断流动的背景下,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所产生的“离农化”带来的粗放经营、撂荒等问题,不仅造成了农地的浪费,而且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荆门市户均耕地6亩,农户经营地块多,土地零碎分散。农业经营以分户经营为主,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限制了先进技术的采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交易费用高,市场风险大,带来经济效益较差。虽然近年来新型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带动效应都还不足,统一经营能力仍较弱。

(三)农村有效抵押物不足,农业融资贷款困难。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对资金的需求远远大于传统经营户,但涉农贷款“卡脖子”、经营大户融资难的问题目显突出。近年来,金融机构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主要是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金融机构放贷必须在效益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目前缺乏物权属性,农机机械均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授信担保困难,银行“输血”有限。京山县全兴米业公司以稻谷收购、大米加工为主要经营业务。受抵押物不足的限制,信用社的贷款额度一直在500万元以内,每次因资金问题而力不从心,错过收购良机。钟祥市保蜂蜂业专业合作社成员136户,由于资金短缺,没有能力实现统一收购。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信用社没有授信,无法贷出款来。“贷款难”的问题,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农业服务滞后,社会化水平不高。随着规模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级组织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的服务能力,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服务组织不发达,造成社会化服务严重滞后于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人员断层、经费不足、设施落后、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由于受经费短缺的制约,很多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多年未进大专院校毕业生,进而影响基层农技队伍的充实更新,同时导致在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农技推广工作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主要是针对传统家庭经营户提供生产技术服务,还是靠“大喇叭灌输、大呼隆培训、大挂图宣传”,很难满足新型经营主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个性化、全程化和综合性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由于经营规模扩大,需要平整土地、挖掘水渠、兴修机耕道、较大的晒场等。由于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回报周期长,有些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加之流转的不确定性,因此普遍投入不足。许多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由于申请不到建设用地,新购买的农机具只能露天堆放,储藏粮食的仓库和储备农业生产资料的库房紧缺。

(五)政策支持不够给力,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针对新型主体的专项扶持政策不多。如种粮补贴是按原有的计税承包面积发放,农民形象地说“不管目前是种树的、养鱼的还是打工的,都可以享受到种粮补贴,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一些粮食经营大户一方面拿不到补贴,另一方面还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单位面积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同时,新型经营主体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集中了千家万户的种养风险,相较于多种经营来说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弱,更需要政策性农业保险,但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保险、巨灾保险和再保险等远远满足不了新型主体发展的需要。2012年京山县国宝桥米公司流转了5万多亩土地,以食品安全、有机认证为目标打造优质大米核心原料基地。2013年遭遇特大旱灾,导致部分水稻绝收,几万农民的风险全部聚集到国宝桥米公司身上,损失严重,农业保险不足以承担损失,而当前又没有土地流转特大自然灾害风险保险,严重影响规模经营的效益,加大了企业履行责任的压力和困难,进而影响农民利益。

三、多措并举驱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必须综合施策,在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经营组织、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等方面做文章。

(一)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必须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从业者。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农民为主体,绝不能排斥农民。要把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核心任务,以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重点,探索培育模式,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培训,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选择一批素质较高的农民,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使之成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投资创办农业实体。积极推进建立完善创业兴业、信息服务、劳动保障等内容的综合扶持政策体系。新增农业补贴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倾斜。

二是大力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经营主体,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依法引导和鼓励各类主体采取直接转包、租赁及委托发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从事农业,投资创办家庭农场。探索试行集体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所有权的抵押贷款,解决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的融资困难,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要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各类补贴和项目重点要向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着力提高家庭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三是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大经营、分散经营与统一服务的矛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要靠发展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联结市场的功能,应成为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经营组织,发挥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作用。推进合作社发展既要重视增加数量、扩大覆盖面,更要注重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农民合作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提高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鼓励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着力打造一批大社强社。支持合作社兴办加工流通项目,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高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资金互助社,拓展服务功能。

四是多途径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成,具有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应主要在产业链中更多承担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作用,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生产性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试验示范。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素质、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畜牧业等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一是始终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着力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从产业规律和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家庭是农业经营最有效的主体。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多变、生产对象特殊、生产过程复杂,只有在生产成果与生产者自身利益紧密挂钩的情况下,生产者才能真正贴心经营。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经营,没有不以农户为主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搞得再好也还是以农民家庭为主,只不过规模大小有差异。古今中外,没有农业不以家庭为主而搞得好的。因此,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这一点不能动摇。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通过机制创新,更好地激发家庭经营的活力。鼓励农户扩大家庭经营的规模,采用先进科技和现代生产要素,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

二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提高农业合作化水平。发展合作经营、合作经济,可以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专业技能少、资金实力弱的农户,通过劳力、土地、资金以及生产工具的合作,发展灵活多样的联户经营。积极引导联户经营的农户,按照统一生产规程、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种种养、统一渠道销售等形式,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对联户经营的农户实行民主管理,劳动成果按投入的土地、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比例进行分配。引导同区域、同行业、同类型农民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品牌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合作社联社。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安全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按照三次产业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思路,立足建设现代农业,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重点、三产为配套,精心打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畅通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的通道。以龙头企业为关键、合作社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积极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构建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农业种植绿色化、加工企业龙头化、项目建设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

四是着力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转变职能,逐步从经营性领域退出,主要在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以及那些经营性服务机构不愿干、干不来的领域开展服务,如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土壤环境监测、产品质量监管等。重点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在培育服务主体、拓宽产后服务、创新服务模式上下功夫,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拉长产后服务这一短板,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农业综合信息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

(三)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建立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强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一是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种养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与农户合资组建的互助共同体,成员之间既有劳动的联合,又有资本的联合。要把合作社逐渐建设成为落实农业政策的平台。在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重点发展能人牵头型和村级组织支持型合作社:在股权组织形式上,探索重点发展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

二是探索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带动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农户负责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企业负责收购产品,组织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

三是探索建立和完善农业协会组织模式。农业协会是介于政府和农业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提供咨询和协调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农业协会,并通过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信息共享等服务,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业经营者的合理收益。四是探索建立和完善科技带动型经营组织模式。重点是积极发挥农业生态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科技企业领办合作社,通过科技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五是探索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基地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经营活动在过去横向分工的基础上,强调纵向的分工和联合。通过产业化基地经营模式,降低经营风险。

(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的机制。坚持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新型城镇化,把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促进中小城市、县城、小城镇协调发展,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推进城镇化最紧迫的任务。通过建立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使农民工有条件在城市安家落户,让大量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成为城镇中安居乐业的新市民,从而为加快农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家庭经营的集约化创造条件。

二是探索风险利益共担机制。通过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明确农户承包农地永久不变,并赋予完整的土地用益物权,使之建立更加规范的农户承包地的流转机制。同时,注重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拉长产业链条。采取设立风险资金、利润二次分配制、支持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共同体等形式,探索风险共担基础上的合理利益分配制度,使家庭承包经营、企业化经营和合作经营的优势得到充分叠加。

上一篇:茶香如故随笔下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32篇课文告诉我们32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