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2024-05-05

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精选6篇)

篇1: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惠农区供销合作社主任 高万君

(2006-09-07)

发展农资集中配送、连锁经营,是供销社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增强经济势和竞争力,加展的一项重要改革。1990年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针对惠农区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和农资供应的现状社实际,以传统骨干业务--化肥为主线,探索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连锁销售的新型业态,构筑新的农资经营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我社推行农资商品连锁经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县社和基层社双层经营模式。采取这主要解决当时供销社内部经营中出现的各自为战、内耗严重的问题。第二阶段是连锁直营模式的培育和发展阶要是解决企业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不合理,分配、管理双轨制而造成的诸多弊端,如基层社挤占主营公司货通过实行化肥业务由主营公司直营,采取以资低债、人随事走的方式,理顺产权、人事、劳资关系,为推进连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开始的深化改革、快速发展阶段。针对企业产权界定模糊,责、权、利不其他社会商业者也开始大量渗入农资市场,企业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活力不强,效益不明显的不利局面。我提出了“坚持主业是根,延伸是本,创新是魂,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力度,深化改革,转换机现代经营业态,构建全新的农资销售网络体系”的发展思路。主要做法是:以绿谷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为龙头,制为股份制企业,尔后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供销社积极参与,指导、协调企业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织实施以联合合作为主要形式的配套改制,整合社会经营资源,与农民共同打造农资商品销售平台,从而巩固了供销社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主渠道地位,实现了主营业务经营网络的快速拓展。目前,已经建立直营连锁店配送中心一个,总营业面积3.2万平方米。销售终端延伸到村,市场半径辐射平罗县的部分乡镇。2005年农实现销售收入2739.5万元,其中:销售化肥15856吨,农药26.9吨,农膜33.5吨。分别比1998年增长60.6%24.8%。农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8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完善新机制,整合影响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一)、制定长远规划,抓好网络建设。在网络建设方面,首先是解决好供销社内部的思想问题,把认识统一三农、发展自我上来;其次是主动推销自己,用热心、诚心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取得信任和支持;三是供销社与企业网点布局的前期考察论证、合作合同的起草工作。对网点的业务发展和管理进行监督。具体方法主要采自愿,对方提供人员、场地,企业提供商品,全程管理,业务直营的合作方式,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发成熟一个的原则,突出方便农民,分步实施,逐年扩充。在管理方面,经过几年的总结,形成了统一配货、统(统一挂“惠农区供销合作社绿谷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xx销售部”牌子)、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售价务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所属网点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合法经营。自2000年以来,新增网点24家,经达到了预期目的,部分网点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亮点。我们在网络建设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六项具体即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资金势力,结合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防止资金占用过大,影响正常经营管理工作跟上跟不上、各种措施到不到位,是实现连锁直营的关键,要从自身管理和制度建设上,把经营风险最低。三是选点要合理。看新设网点是否有仓储条件,分析是否有销售潜力。四是要看人。对销售人员的品德群众基础、信誉等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五是要严格办理合同手续。要充分预测在运作中可能出现得问题,用经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六是要加强监督,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合同的履行。

(二)、完善管理制度,推行规范运作。随着农资商品连锁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始终围绕“六统一”,坚创新和规范运作。一是制定了《经营管理制度汇编》、《员工工作手册》和《服务公约》,逐步把各项管理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坚持顾客是上帝、市场是第一的理念,通过预约销售、送货上小时营业、赊销等方式,把“为民、便民、利民”的经营宗旨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工作行为中。三是加强销售环节做到天天下乡收缴货款,月月盘点对帐,严格禁止了利用销售货款倒买倒卖。四是保证流通渠道畅通。2003万元建设农资商品配送中心。确保经营品种不断挡、不脱销。五是严格限定经营品种。品种定位,力求满足市和农民的普遍欢迎。六是在价格定位上,从降低进货成本,减少周转费用入手,提高管理水平,统一定价,统以低价位,高质量让利于民。建立监督体系,聘请义务监督员,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形象获取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七是建立和完善商品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诚信经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从供销流入市场。

(三)、建立平等的分配机制,有效地积聚合力。把职工和加盟店代销人员的收益、评先评优等放在同一起跑一视同仁,统一工资提取比例,同享福利待遇。也就是说,在对待自营点与加盟点的问题上,始终坚持一碗水个人利益从宽、管理从严,不偏袒,不护短。从而在经营人员的观念上打破了你是供销社职工与我是代销员的限,消除了思想顾虑,形成了人人是社员、个个是主人的和谐氛围。

(四)、注重员工作用,带动网点发展。一是经常性地组织员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增进员的了解和信任。二是组织员工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三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拓宽销售平台,找点,为别人主动上门要求设点,为网点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我社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走过了一段艰难而不平凡的道路,实践中使我们感受到,供销合作社作为企业的主管部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为主线,摆正位置,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以资产为纽带,正确处理部门与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工作上积极配合支持,业务方面做到参与而不干预,形成主管部门与企业在体制上相对独作内容上基本一体化的格局。这也是在全面推行农资商品连锁经营过程中一贯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目的工作还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很多地方还不够完善,规模小,发展速度慢,规范化程度场经济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不断发展的,还需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努力资商品连锁经营体制推向深入。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篇2: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之后不久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对其作出了强调。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我们在推进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这一重大决策,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经过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基础、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农业经营格局。但是,离构建“四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有很大差距。一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趋势,迫切需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加快培养职业农民。二是承包农户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户兼业化倾向明显,迫切需要解决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问题,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三是农户家庭经营大多属于分散经营,仍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问题,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足问题,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当前,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

篇3:多元化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容

㈠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果, 是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创造, 适合国情,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符合农业生产特点, 能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和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 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历史性变化提供了坚实制度基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长期坚持。同时这种基本经营制度, 是在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 并在农村改革的深化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践过程中也不例外地要不断丰富、完善、发展这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容, 首先应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这是我国农村稳定的基础, 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石。其次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家庭承包经营创造了前提条件, 包括集体通过土地整理、农田基建、机耕道修建、小型水利改善生产条件, 通过群防群治以预防重大自然灾害等。

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 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弱势就限制了其农业经营更好更快地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经营服务者自愿联合的形式进行统一生产经营, 通过引进资金, 组建农业股份合作企业, 不但能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而且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组建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家庭农场, 是应对市场多元化需求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有效补充。

㈢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一定规模的资金、劳动、技术、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 通过专业分工协作, 按照合作社、股份制企业、家庭农场等一定的经营模式, 统一经营, 这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规模经营不但能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 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达到标准化生产, 还能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时组织有效的货源, 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条, 获得更大的收益。

㈣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这些要求充分表明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特征, 也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同时也给农业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 经过市场选择和广大农业工作者的努力, 逐步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过程, 在对资金、劳动、技术、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利用上达到集约化水平, 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标准化率普遍提升, 统一有效的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 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融合度和参与度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及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综合体系。具有多样性的经营主体,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 组织化、社会化的服务等内容, 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相互融合, 能够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各项资源, 有效保证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达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二、多元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㈠家庭承包经营局面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 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 以及社会需求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农业生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一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可能实现。

一是市场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 达到有机、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单一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可能实现。二是市场和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要求, 时间上是长年供应、供应地点方便、供应数量充足, 单一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可能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农户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对农业生产投入有限, 标准化生产率不高, 物流配送不能及时到位、生产率低, 劳动成本高;近年来, 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 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三是单一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

㈡多元化发展现状、趋势 (以陇南市康县为例)

根据调查, 至2014年6月底, 康县经省市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7家, 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51个, 开展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有66家。从组织机构数量来看,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康县农业经营体系的主力军, 不但数量多, 成员多, 而且全县都有分布, 覆盖全县农业各个产业, 发展比较迅速。如, 养殖类合作社全县现有124个, 基本上取代传统的农户单户饲养猪、牛、羊、鸡的局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不但承担了全县农业生产产前的物资供应、产中的技术服务物资配套和产后的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 而且更多地注重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服务半径的扩张, 如:甘肃龙神茶业有限公司, 为了保证公司茶叶加工有充足的原料, 2013年底, 以每年每亩400元租赁太平乡阴坝子村和田坝村农户土地150多亩, 建设标准化茶园, 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整理, 将在秋季一次性栽植优质、丰产茶苗;寺台乡个体经营户李俊康更是将化肥和磷肥用自家的农用车拉上进村入社向农户供应, 同时将农户的余粮进行收购, 即方便了农户, 也扩展了自己的经营范围, 并支助其兄弟在大堡镇发展经营, 常年收购各种粮食和销售化肥、磷肥;2014年初, 四川省德阳信达农产品公司租赁豆坝乡豆坝村、栗子坪村、林口村、杨李村等8个村的川坝地690余亩种植高山蔬菜, 第一茬种植的菜豌豆收益显著, 现又种植大白菜等, 同时发展订单种植130多亩;康县梅园太平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阳坝镇二坪村租赁土地210多亩, 实行太平鸡散养, 保种扩繁, 2014年发展到在寺台乡、豆坝乡都有太平鸡的养殖。据调查统计, 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6.07万亩, 占全县耕地总面积31.2万亩的19.5%, 流入企业和合作社的面积占85%以上。由于农户经营收入低, 康县农村劳动力有3.45万人外出务工, 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 也是农户单户经营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不断涌现, 已成为康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㈢市场取向农业经营体系的主体类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市场要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将由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 从资源配置、利益调节、发展类型各个方面受市场支配, 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资本的赢利性取向将决定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决定经营主体的发展类型、生产方式等。

三、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

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离不开政府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着重解决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信息交流平台搭建、新型实用农业技术推广等问题。如, 陇南市康县2013年已被甘肃省财政厅列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 选择核桃、蚕桑、花椒、茶叶四个产业51个重点村进行试点, 着重解决产业提升、农技推广。通过试点, 建立一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发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组建一批农业专业服务公司、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村级承接能力和农业生产者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业先进技术、质量监管等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 围绕农业服务创新,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力争在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 为发展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致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2014年康县还将增加63个村进行试点。一年来, 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 如组建了村级农技员队伍, 搭建了村级网络农技信息服务平台, 开设村级网店48个, 但是由于资金投入有限, 在促进经营主体创新和农业经营模式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示范基地建设水平不高。

通过一定的投入进行试点是政府为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条途径,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研究和探讨, 更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

四、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篇4: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关键词:新型农业主体;农资经营服务;多代理系统(MAS);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 F326.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540-05

收稿日期:2014-12-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4BJY11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4B065);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编号:YJXCX2014-303HSD)。

作者简介:霍红(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E-mail:huohong1963@126.com。农业快速稳定发展,需要高效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为保障。而原有的农资市场中既没有完善的农资经营服务,也没有相关的服务运行机制,只是农资经营主体靠着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对农资行业的发展进行阅读,长久以来并没有形成一套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很好满足农资需求的经营服务体系。近两年,随着土地流转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涌现,使得农资服务需求变得更加迫切[1],并且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出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对旧的农资系统、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2],为了应对这新的变革,必须构建新型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对于农资经营服务体系,Wilson等分析了其关键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t模型评价了农资销售的服务质量[3]。Cechin等基于148个农户的样本调查提出了农资服务合作的4种组织机制[4]。任保才等认为农资电商平台是农资销售的主要方式,并指出了物流运输限制、传统交易模式矛盾、信任机制缺失是农资电商平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5]。黄迈等提出涉农的经营服务体系应该对涉农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进行全面的考虑[6]。因此,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构建前需要对当前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更有针对性。

1当前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农资行业中小型经营主体的服务能力有限。随着大环境的变革,农资需求主体(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自身的规模正不断壮大,对农资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7]。当这些主体的农资需求到达一定规模时,对供应商的话语权也会随之上升,同时也会促使这些主体去寻找更加大型、正规、具有市场影响力农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获得更为优质廉价的农资商品。而这些主体周边的小型农资零售店、农资超市、一线农资供销社由于不具备大量农资的及时供应能力和谈判能力,二者之间的合作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资需求主体的发展。

(2)农资经营重销售、轻服务,配套服务不完备。受传统农资经营服务理念的影响,农资经营仍将销售放在第一位,和农资相关的物流、技术支持、金融、信息提供等配套服务仍比较缺乏。随着农资产品的超额供给,单纯依靠销售来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农资服务长期缺失势必会削弱农资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

(3)政府引导不足,参与度较低。在整个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金融、技术支持、信息提供等方面,政府没有切实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参与度较低。既无法切实保证农资企业的利益,也不能很好满足终端农户的需求。

2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和MAS

2.1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农资经营服务既涵盖农资生产、进一步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又包括各类生产性服务,是产前、产中、产后各类活动的总称。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涉及农资经营服务对象、方式、内容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是在兼顾原有体系一些特点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针对现在农资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构建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异构性:进行各类农资经营服务活动的主体具有不同的能力和资源,也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的基础;各个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自身的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特点。

(2)自治性:新体系中各成员均为独立的实体,相互间的往来不由行政关系决定,而应遵循自愿互利原则,为彼此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利益所驱动,各方始终拥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合作过程是双方达成一致的结果

(3)交互性:尽管在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各个主体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为了使自身更好地实现盈利,达到自身的目标,他们之间必须进行交互来交换信息和提供服务。

(4)复杂性: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涉及到了不同的参与主体,以及多项服务、不同的服务环节等。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并且随着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体系中各主体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整个体系的总体行为具有非线性。

2.2MAS的概述

Agent 技术作为一种建立在分布式计算范例基础上的智能手段的集成方法,以其特有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重视。MAS(Multi-Agent system)是指一些Agent通过协作完成某些任务或达到某些目标的计算系统,其一般性含义是指由多个自主或半自主的构件所构成的各种大型系统。它是1组Agent的松散组合,这些Agent以某种互动机制联系起来,共同解决那些单个Agent无法解决的大规模复杂问题,即各Agent按预先规定的协议,根据系统的目标状态及自身的目的资源和知识,利用通信网络相互协商,确定各自的任务,协调各自的行为活动,协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以达到整体目标[8]。

nlc202309010054

MAS在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建模时具有很多优点,比如:

(1)系统中的Agent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这使得其在解决给定的分命题方面能够自主推理与合理规划,并以适当的行动对环境产生影响[6]。

(2)系统支持分布式应用,因此克服了复杂系统管理和构建的苦难,降低了总成本。

(3)该系统既是一个协同的系统,又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同时具有2种系统带来的好处。

(4)系统中各Agent相互通信、协同,提高了问题求解能力。

2.3MAS契合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涉及多个主体、多项服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而将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MAS引入体系的构建中,是自然科学方法运用到社会研究的有益突破。同时,MAS在建模方面的多个优点可以很好地与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所具有的特点相契合。MAS建模时,首先建立个体Agent系统模型,然后再将这些个体Agent系统封装在适当的MAS系统中,以此来完成系统模型的建立。而在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将各类服务进行封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资需求主体,增加农资企业的收入。

3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3.1农资服务设计与 Agent通用结构

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的各行为主体虽然是异构的,但它们要完成的主要任务都是基于一个总体目标的,并且各大服务系统都会先对外界进行感知,信息处理后进行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正是如此与Agent通用结构中各大功能模块形成了对应,因而将各大服务封装成一个Agent系统,可以借鉴Agent通用结构(图1)。

3.2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构建

运用MAS建模时一般通过问题分析—任务分解—Agent功能设计—Agent行为设计—多Agent合作等步骤[7]。因此在对现有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S原理进行“五位一体”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的构建,原理对照见图2。

在进行以上相关分析之后构建“五位一体”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图3)。“五位”是指新体系中主要选取五大功能Agent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强化各大主体Agent的作用,加深彼此间的协作,进而成就新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这“一体”。

3.3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的分析

3.3.1销售Agent销售Agent中涉及到了农资供应商Agent、农资生产商Agent、分销商Agent、零售商Agent、农业/农机合作社(农合)Agent、种粮大户(种粮)Agent、家庭农场(家农)Agent、散农Agent等实体Agent。在进行销售Agent优化时,需紧密结合当前农资市场环境,从农资需求终端入手。农合Agent、种粮Agent、家农Agent等新型农业主体逐步对其周边的农户进行了覆盖,使得自身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农资需求不断增加,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小规模农资供应已经不能满足现实情况,这就促使新型的农资需求主体跳过传统农资供应链的多个流通主体,直接和农资生厂商Agent进行业务洽谈,从而简化了农资供应链的层级。

同时,新型农业主体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和示范作用,其所使用的农资在一定程度上对那些未展开合作的农户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并且当新型农业主体的作用得到大家认可后,其所扮演的角色就可以进一步深化,可以进行农资的代购或是集中采购,将周边未合作的农户的农资需求进行整合,整合后的需求就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采购,进而实现规模效应,获得性价比较高的农资产品,反过来又强化了新型农业主体在农户心中的位置,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突显了“农资企 业+新型农业主体+散农”销售模式的优势,节省了农资市场资源。因此,需要整合农资流通渠道,努力倡导该种模式,改善农资行业混乱的经营环境。

3.3.2物流Agent对于农资经营服务的保障,物流服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农资提供的及时性,同时对农资的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物流Agent的构建必须依托农资行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政府部门对农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正向物流服务,建立逆向农资物流,构筑农资双向物流服务。物流Agent需在配送中心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将其作为逆向农资物流的回收中心。农资生产商寻求适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以各个不同级别的配送中心为主要节点,配送中心的角色可根据不同的流通销售渠道进行角色对应,如邮政渠道、供销社渠道中与配送中心地位功能相同的就是各级供销社等。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农资信息共享,根据农资需求主体的需求量进行配送,并且对使用完的农资包装或未使用完的农资产品,有质量问题或过期的农资产品进行有偿回收,以村级配送中心进行基础级别的回收。随着新型农业主体的涌现,农资使用量增大,可以越级回收,甚至可以与农资生产商进行直接对接。对于回收来的相关农资产品需经过统计汇总,根据回收量区别对待,对回收量较小的进行向上传递,传递到上一级别的回收中心,当回收量积累到一定量时进行检测分类,然后根据检测和分类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农资物流网络构建和发展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区域内农资流通的数据,为分析农资市场数据建立数据库。

3.3.3金融Agent的构建国家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农户产生了相当的扶持作用。但是,在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阻碍仍然存在,如农民贷款难、银行门槛高、手续复杂、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即使国家出台惠农政策,对农户进行贴息,农户要想享受贴息必须拿着银行还款单到政府财政部门进行贴息,但是在贴息前的贷款就会遇到很大问题。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金融服务得不到保证,使得农资需求主体的后生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此时,就需要由政府Agent牵头,以银行Agent为中心,农业担保公司Agent为支撑,其他政府相关部门为辅助构建金融服务Agent。

nlc202309010054

农业担保公司Agent对要求担保的农业主体进行评估,然后向银行进行担保。政府Agent应该给予农户找银行贷款的底气,只要有农业局、农机局、财政局等部门的证明文件,且有资产(屋舍、农机、土地等)作担保,银行必须慎重考虑农户的贷款要求,同时给予银行Agent一些进行农业贷款的有利政策,如下调农业贷款利息税率等,正向刺激银行向农业主体放贷。在政府Agent的推动下,应大力鼓励农业担保公司的发展,促进其同银行Agent的深入合作,为农业主体提供更多类型的金融产品,进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并且随着金融Agent的成熟,可以将农业保险Agent加入,为农户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保障。

3.3.4技术Agent的构建技术Agent着力解决农户在使用农资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方面的困难,好的农资商品无法进行正确高效地使用,这不光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无法起到促使农业发展的作用,更有甚者会造成土壤的污染,环境的破坏。日常生活中,农资需求主体往往是根据自身以往的经验进行农资的使用,或是自己出资进行技术方面的咨询,或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或培训,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资需求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应逐步构建完善、无偿的农资技术Agent填补农业主体对技术服务的需求。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 Agent 以及相关机构、农资企业Agent、各专业院校Agent、农户等主体应展开“产-学-研-用”等领域的合作。

3.3.5信息Agent的构建农资信息平台(图4)是信息 Agent 的核心,它将多个农资企业进行整合,主要为农户提供便利的农资服务。平台分为政府、企业两大模块,集在线咨询、在线支付、农资担保、在线查询、在线跟踪等几大类功能于

一体。政府模块可以为农户定期提供相关农资企业的信誉排行,为农户提供在线农资咨询服务,可以进行相关农资金融担保服务的链接等。企业模块主要向农户介绍农资产品的相关信息,支持业务咨询、电子交易、物流跟踪、服务反馈评价等,同样可以为农户提供咨询和担保等服务的链接。随着农资信息平台的逐步成熟,多项功能有待深入挖掘。

3.4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3.4.1常态和非常态下的契约机制(1)常态下的契约机制。进行合作的农资主体通常都会尽力使彼此处于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之下,而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制定相应的契约进行保障。首先质量契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农资双方展开合作的基础,保证提供优质产品、服务是合作的开端。其次,价格契约机制是双方进行合作的实质影响机制,往往此机制制定得是否合理关乎合作的长久性。最后,最为关键的就是混合协作契约机制,该机制是指单独使用某种协作契约机制难以达到激励作用时,可综合利用多种契约机制达到协作的目的。(2)非常态下的契约机制。对于常态下的契约机制,合作双方可以在事前进行较好把控,然而由于内外部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了更好地面对突发情况,合作主体必须制定非常态的契约机制。非常态一般包括合作主体产生冲突、外部自然环境突发性变化、经济环境的冲击等,因此就需要制定适宜的冲突解决契约机制、合作弹性契约机制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增强合作的抗风险性,加深彼此的信任。

3.4.2半开放信息共享机制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中,各Agent系统间、各Agent系统中不同主体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信息交互软件,以完善农资服务、增强服务提供的时效性为目的,建立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信息共享机制。但是,每个主体自身都应该是半开放的,所谓半开放就是各主体自身都具有同其他主体合作的意愿,为外界提供开放的接入端口。但是要建立合作,进行高度信息共享必须经过双方细致探讨,才能建立合作。这样可以保证信息共享的延续性和紧密性。

3.4.3“双向”激励和监督机制激励和监督是贯穿于整个农资经营服务模式中的,无论是激励还是监督,在新环境下必须突显双向性、相互性,即合作各方都必须有所作为,都应该积极为彼此做出一些利于合作的事情,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同时不放弃自身的监督权利,保证合作的质量,摒弃零和博弈才会使双方走得更远。

4结语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农业主体的壮大,农资经营服务正发生着新的变革。积极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完善销售、物流、金融、技术、信息五大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规范农资经营环境,加强农资主体之间的联系,整合社会资源,促使农资经营服务由农资供给向农资服务转变,打造具有代表性、指向性的联动体系,实现农资需求主体、农资企业等农资主体的盈利,促进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照新,赵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 改革,2013(2):78-87.

[2]赵鱼. 农资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J]. 农业技术经济,2012(7):113-117.

[3]Wilson N,Hall T,Fields D. Measuring retail service quality in farm supply cooperatives[J].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2011,14(1):1-22.

[4]Cechin A,Bijman J,Pascucci S,et al. Decomposing the member relationship i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implications for commitment[J]. Agribusiness,2013,29:39-61.

[5]任保才,马新明. 农资电商平台发展浅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11):198-202.

[6]黄迈,董志勇. 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变迁及其构建策略[J]. 改革,2014(1):43-50.

nlc202309010054

[7]李显刚.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成功探索[J]. 农村工作通讯,2013(21):20-23.

[8]沈睿芳,张荣梅,赵霞. 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构建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44-46.

[9]Skin H. Do firms invest in forecasting efficiently?The effent of competition on demand forecast investments and supply chain coordinatian[J]. Operations Research,2010,58:1592-1610.

[10]胡冉迪.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2(11):44-48.

[11]伍开群. 制度变迁:从家庭承包到家庭农场[J]. 当代经济研究,2014(1):37-44,96.

[12]Krishnan H. Inventory dynamics and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2010(56):141-147.

[13]张磊,李莉,尤建新. 基于双层规划的农资供应链覆盖率优化[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5):783-788.

[14]李婷婷,李艳军. 我国农资品牌成长机理模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395-398.

[15]方薇,崔超远,宋良图. 混合编码模式的农资溯源服务系统[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64-169.

[16]高海. 农民合作社促进集体经济实现的制度解构[J]. 农业经济问题,2014(02):88-94.

[17]Pezeshki Y,Baboli A,Cheikhrouhou N A,et al. A rewarding-punish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rust in a divergent supply chai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30(3):527-538.

[18]Govindan K,Popiuc M N. Reverse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y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A case for the personal computers industry[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4,233(2):326-336.

[19]Palsule-Desai O D,Tirupati D,Chandra P. Stability issues in supply chain networks:implications for coordination mechanis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3,142(1):179-193.

[20]陈成,薛恒新,张庆民. 基于本体与多Agent的可靠供应链网络设计模型[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142-150.

[21]刘少坤. 基于MAS的物流企业创新网络框架结构设计[J]. 物流技术,2013(11):257-259.吕晓兰,蔺经,常有宏,等. 我国植保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545-547.

篇5: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2016年4月28日

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山区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我县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规范管理、加大指导服务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各类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

一、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种养大户情况。全县共有种养大户312户,其中粮食种植大户124户,经作种植大户86户,畜牧养殖大户52户,水产养殖大户50户,综合类种养大户220户。其中种植业以水稻、茶叶为主,畜牧养殖以生猪、土鸡养殖为主,水产养殖以流水养鱼为主。经营业主以基层村组干部以及有经验的农户为主,但近年来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速度加快,一些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返乡农民渐成主流。

2、家庭农场情况。自2013年7月我县注册登记全市首家家庭农场以来,截至目前,全县经县农委、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73家,其中种植业56家,经营耕地、茶园面积1.15万亩;42家养殖业家庭农场中,生猪养殖规模500头以上2家,养殖水面100亩以上6家。全县家庭农场中,达到中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15家,达到大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5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9家,2015年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纯收入为21.4万元。

3、农民合作社情况。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9家,其

中部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12家,入社社员2.25万人,联系带动农户5.45万户。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为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提供了纽带。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情况。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突破3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5、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截止2015年底,全县建立各类农业服务组织77个,其中农业技术服务型组织16个,农业产业化合作互助型组织8个,农产品销售组织5个,植保服务组织32个,农机服务组织16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市场化、多元化进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效益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促进了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营机制的创新,为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一是加快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导致的土地闲臵抛荒问题,保证了“农地农有、农地农用”,避免了农地“非农化”倾向。截至2015年底,全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流转耕地、茶园5.68万亩,全县耕地流转率在15%左右。其中流转年限5年以上的耕地面积达4.62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81.5%。规模连片流转有了较快发展,其中50-100亩连片流转面积占24.9%;

100-200亩连片流转面积占9.2%,200-500亩连片流转面积5230亩,占10.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的农户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联系起来,将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特色企业集聚,已成为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

二是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促进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ₓₓ家庭农场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引进标准化大棚设施240余亩,成为了省级标准菜园;ₓₓ葡萄种植家庭农场,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完善了农场内葡萄架、喷洒设备、钢管避雨棚等基础设施,为农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ₓₓ茶叶龙头企业以生态茶园改造为重点,有效地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激励,以及农产品追溯等问题,目前我县80%家庭农场,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场的管理制度、农事记录。ₓₓ生态农业家庭农场200亩水稻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ₓₓₓ等3家农场获得了无公害、有机认证。全县12家企业20余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ₓₓₓₓ3个传统产品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

四是促进了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推广和应用,在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起到了引领作用,成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生态农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新安源等企业的带动,建成了ₓₓ茶产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ₓₓ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开展了立体茶园改造,建成了1万亩

多维立体生态茶园示范区;产业融合逐步加快,“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得到有效发展,全县各类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ₓₓₓₓₓₓ基地等一批宜农宜游产业示范基地。我县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二、我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

(一)以规模经营为导向,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指导意见”,对家庭农场资格认定标准、申请注册登记程序进行明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规范管理等方式,鼓励青年农民、返乡人员创办家庭农民,加大了注册登记、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ₓₓₓₓ渔业家庭农场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县农委积极为其申报有机产品认证,控质量拓市场,该农场已发展成全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冷水鱼养殖家庭农场,被省农委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二)以产业特色为依托,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围绕“二茶一花一鱼”等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牵头组建、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展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县和省级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着力培育运行规范、机制灵活、管理民主的示范性合作组织。ₓₓₓ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农资采购、统一茶园管理、统一绿色防控、统一品牌推广、统一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开展有机茶园基地建设,目前合作社已有200余户农户加入,基地面积达1.5万亩,被评为部级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培育

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县34家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建立联结基地35万亩,带动农户3.6万户,茶叶、蔬菜、瓜果、农家乐等“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2个。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专业大户和规模基地为基础,全县先后建成了4家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ₓₓₓₓₓ2个品牌被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4家企业品牌获得省著名商标,7家企业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在ₓₓₓₓ等乡镇初步形成了3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逐步实现了基地培育品牌、品牌带动基地的良性发展,我县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四)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改善经营主体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规模经营体系。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和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二是完善科技服务机制,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完善了农技服务责任制度,为农业科技示范户“一对一”配备农技服务人员;帮助与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对接,建立长期协作服务关系;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参加省、市、县各类展会。三是完善扶持机制,形成“三农”保障体系。从资金投入、项目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先后出台《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奖励办法》、《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扶持奖励办法》,县财政每年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奖补资金超过500万元;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积极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难”问题,2015年全县各

类新型经营主体信贷资金规模达3.5亿元,三、当前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由于原始积累少、流动资金少,也没有什么资产担保,虽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但在融资担保困难、授信额度低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造成信贷融资难,制约了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扩张。2015年据对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调查,36家企业信贷总需求为4.4亿元,但实际落实金额只有1.8亿元,落实率仅为41%。

二是设施薄弱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障碍。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的土地绝大多数是通过土地流转来的,多为地形地貌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缺失区域,如ₓₓₓ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流转200余亩种粮的耕地均为抛荒山坞田。此类型田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如遇大的灾难,家庭农场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三是市场风险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隐患。家庭农场市场意识相较龙头企业来说相对薄弱,生产品种单

一、规模产量高,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没有稳定的供应市场,往往造成生产发展了,产量增加了,但价格急剧下跌,导致价贱伤农。如今年蔬菜市场价格低,ₓₓₓ家庭农场种植的辣椒、茄子等蔬菜因产量大,而市场营销能力相对较低,在本地市场供应饱和价格低且无法吸纳情况下,开拓外省市场又不成功,家庭农场发展壮大面临困难。

四是人才缺乏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制约。随着农村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人才缺乏成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展的最大制约。据初步调查,我县5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头人综合素质不高,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显缺乏。尤其在市场营销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一大短板。

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措施与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新型经营主体经营风险。加大财政奖补扶持力度,财政支持既是构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体系的保障前提,更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产品质量认证和优势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和仓储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严格落实国家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等扶持政策。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农业项目重点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特别加大对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且各项扶持措施之间的联动性也应进一步强化,真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风险防范扶持力度,由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面对的自然风险也随之加大,而目前我县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只涉及水稻、油菜、能繁母猪、蔬菜等产业,因此建议省、市开展家庭农场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对家庭农场,单独投保、单独理赔,缩短理赔周期。加大资金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引导金融部门把家庭农场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建议省、市农业部门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出台《关于开展信贷合作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每年筛选一批运转正常、效益较好、信誉较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授信贷款试点。引导组织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分类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中小板、创业板融资,在“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

2、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水平。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服务发展的原则,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创新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体系,引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平稳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制订并完善一系列土地权益保障措施,确保其经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将新型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新型农民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开拓眼界,全方位提升新型经营主体人员素质。通过地方与高校共建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农业院校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训。扶持兼业农民成为专业农民、一般农户成为种养大户、城镇居民下乡务农成为专业大户;同时建议省、市有关部门放宽家庭农场准入条件,打破户籍限制,允许与鼓励大学生毕业生、城镇职工创办家庭农场,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后劲。创新经营管理服务。全面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建立家庭农场农技特派指导员制度,强化农技服务。积极动员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产销对接、产品展销展示等方式,开展品牌营销。指导家庭农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在增强和拓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同时,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产

品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服务等各项生产性服务,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满足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篇6:发展连锁经营 构建新型农资经营体系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00 38 27

[考试说明]:

1、我国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面积并不低于美国和加拿大。

正确

错误

2、农民不能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农机作业组织来耕种。

正确

错误

3、日本农田的面积相对较小。

正确

错误

4、发展农业,要求对生产农产品的主体和为其提供服务的主体同等重视。

正确

错误

5、食品安全不是“管”出来的。

正确

错误

6、农村改革是全面改革中的重要领域。

正确

错误

7、我国生产的粮食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正确

错误

8、农业经营体制不能被理解为一种经营方式。

正确

错误

9、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非常适宜经营种植业。

正确

错误

10、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

正确

错误

11、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需要配套的经营体制与之相适应。

正确

错误

12、在我国,拥有大型农机具的农户不能跨区作业。

正确

错误

13、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正确

错误

14、节约粮食无需从娃娃抓起。

正确

错误

15、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是不能分离的。

正确

错误

16、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在北京召开。

2013年12月23日 2013年12月24日

17、()具有不能移动和永续利用的特性。

农产品

土地

农业劳动

农民

18、()具有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的特性。

农产品

土地

农业劳动

农民

19、()在农业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企业经营

家庭经营

农产品

市场经营

20、我国农业的“三权分离”中的“三权”不包括()。

所有权

经营权

承包权

主动权

21、()是集体土地的承包者。

农户

国家 企业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2、只有生产农产品的经营主体和为其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时,才能有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

相结合相分离

相对立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3、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进规模经营的难度()。

没有

很小

非常大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2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在北京举行。

2013年12月23日 2013年12月24日

25、我国改革是从()起步的。

城市

农村

企业

政府

26、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大事。

头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27、我国的耕地红线是()。

20亿亩 18亿亩 16亿亩 14亿亩

28、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承担首要责任。

企业

人民

地方

中央

29、在我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城市

农村

市场

政府

30、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8亿亩红线

义务教育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1、坚持农村土地()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

市场

国家 农民

农民集体

32、今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起()作用。

基础性

决定性

辅助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3、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市场

政府

企业

个人

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

根本

基础

制度保障

内在要求

35、()是所有制的核心。

知识

经济

政治

产权

36、在我国,()是“四化同步”的短腿。

农业 工业

城市

服务业

37、农民()合作有利于瓜果蔬菜的生产和销售。

分化

专业化

集体化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38、我国食品安全的源头在()。

农产品

农业

农村

城市

39、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在()。

农产品

农业

农村

城市

40、我们要把()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粮食安全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

41、()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社会体制

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

生态体制

42、()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革命

改革

发展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3、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

外在要求

内在要求

制度保障

主要障碍

44、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外在要求

内在要求

制度保障

主要障碍

45、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

外在要求

内在要求

制度保障

主要障碍

46、种植瓜果蔬菜,要依靠()等。

品种选择

栽培技术

营销

以上选项都正确

47、我国发展农业需要注意()。

地区差别

产品差别

不能忽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一刀切

48、下列关于我国发展农业的途径表述正确的是()。

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适当增加进口

减缓农业走出去步伐

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

49、我们要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

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肃的问责

50、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专制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5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的迅速推进与发展,反映了()。

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

我国综合国力的落后

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党对“三农”工作的不重视

52、我国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粮食安全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农业、农民的补贴问题

53、关于农村和农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5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家庭经营

集体经营

合作经营

企业经营

55、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要求()。

土地承包关系要稳定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 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承包权和经营权不能分离

所有权和经营权不能分离

56、(),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城市与农村无差别

农业基础稳固

农村和谐稳定

农民安居乐业

57、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

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

58、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方针。

工业反哺农业

农村支持城市

城市支持农村

多予少取放活

59、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

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

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

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降低相适应

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60、我们要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运行。

公开 公正

规范

上一篇:南北湖春天作文下一篇:教学大纲-FPGA及硬件描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