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管理论文

2024-04-23

语境管理论文(共6篇)

篇1:语境管理论文

语境问题研究

摘要: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在多学科下具有普遍性特征,还有本质的、一般适用性基本原理,也就是哪里有人诉求于语境,哪里就有人提出普遍的、本质的、一般适用性原理,强调更广泛的应用规则和普遍性。鉴于以上语境特征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会提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语境,语境是如何被定义和选择,和被谁定义和选择?那么,语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是国内外学者必然关注的焦点。关键词:困境;相对主义;普遍主义

语境成为各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概念之一,“语境概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社会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在有说明和解释的地方,就会有语境概念的使用”[1]。那么我们就会提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语境,语境是如何被定义和选择,和被谁定义和选择?语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重要的分析工具,定是国内外学者必然关注的焦点。本文更深入、细致地分析语境的本质问题,对语境的概念进行拓展性研究。

关于词语“语境”

从单词“语境”的词源看,“语境”是拉丁语动词“texere”的派生词,意思是“去编织”。相关的拉丁动词“contexere”含有“织到一起”,“交织在一起”“连接在一起”或“去构造”。因此把词或句子编织在一起,以及字面上的构造,把论述的支离部分连接或粘合在一起,这是以前的意义。更现代的意义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段落或文本的前或后并决定其意义的部分。另外,比喻性的用法,把它称为“道德语境”“大楼语境”等等,或者它们暗示着某种联系或者关系,比如,与某事物相关的环境或联系。

语境用法的历史表明一种转向,这种转向是关于在演讲或写作中从构成语言意义扩充(伸展)的行为到理解语言意义伸展的条件和决定其意义的术语的转向。它首先表示的是构成行为,把语言的每个部分组成有意义的言语或完成的文本,然后它开始感知意义是由于语言的伸展的条件,且的的确确这些条件是如何感知语境。从描述连接的行为到这个术语特指已经联接在一起形成的这些条件。下面一个相似的在社会人类学中语境概念的意义将被看到。对于许多社会人类学家来说,文化的观念成为主要的语境,不过,文化的概念已经从包含友人们所说、所做、所想的观念转向为人们所说、所做、所想的语境的说明。

术语的修饰的意义使得周围的具体对象或现象的条件观念有所发展。这些条件又能被看作关于描述性的元素的组成部分,正如在大楼和自然背景之间;或被看作是所考虑对象的意义的一些决定。在最广意义上,修饰性语境的意义暗含着以某种或其他方式所思考的一套普遍联系被建构为所讨论的相关的对象或事物。联系暗含着分离,一些事物通过语境联系到对象的同时另外也隐含着没有联系或分离。实际上一些语境可能被认为是相关的,另外一些可能是无关的。如果事物能放置在语境中,他们也一定隐含着脱离语境。没有考虑进来的、看作是无关的或没联系的能够以相关的定义或语境被引入所描述的图像中。[2] 当代的更宽广的语境修饰性的意义与其他隐喻联系起来。包围对象的语境具有宽泛的同义词,正如环境、周围、框架、背景。语境是我们围绕试图理解的现象和为它的适当理解提供资源的框架。因此,语境概念包含了两个并列的基本存在(entity):聚焦的现象和现象嵌入其中的环境。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隐喻意义上描述语境:语境作为一个框架包含了要被理解并且成为附有意义的现象。语境作为环境,作为背景,作为一种看法或作为要理解占据中心位置的现象的舞台。在定义语境和为什么这样定义时,我们有这样多的困难,其理由是,当我们谈论它时,我们采取隐喻的描述,是不难掌握它的。现象的效果和意义与陈述的效果和意义一样,是通过它的理解建构起来的。当试图理解一个陈述、行为或对象的意义时,我们把它放到我们努力去理解的各种语境中。精确地描述构成相关语境的要素和画出语境的界限的困难,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即,语境的详细说明是对它本身解释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意义是语境依赖的,就好像语境是意义依赖的一样。

语境的哲学视野

语境问题太难,语境作为一个概念,常常被诉求为分析策略的一部分,这是普遍主义者、形式主义者、或其他普遍的立场。这些方法倾向于不是强调局部的唯一的特殊性,而是强调更广泛的应用规则和普遍性。沙夫斯坦(Scharfstein)强调语境主义和其他相对主义形式之间的联系:“语境的依赖是有限制的相对主义的一种,而相对主义从哲学上讲是很难限制的”。哪里有人诉求于语境,哪·里就有人提出普遍、本质、一般适用性的基本原理。Scharfstein举了类似的例子,提出作为两种哲学形式,语境主义作为相对主义的一种类型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普遍主义。他争辩道,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是同样必不可少的和相互必需的,因为对于概念的对比,类似于“绝对”取决于相对的概念,这是根据他们作为绝对的意义,相反依然,相对概念取决于“绝对。”语境的困境是坚持语境主义导致了极端的相对性,不仅仅是极端的相对主义的结果,而且是极端的个体主义:

通过赋予实物更稳固的语境…….我们增长了对他们个体性的认知并且使他们更唯一。通过语境特征的极端限制,实物应该成为彻底的唯一。

或者:

对语境的强调倾向于使每件事和个别的与其他本质上的区别……这导致了重要的引人注意的概念,就是每个人和每件事是绝对个别的。[2]

相对主义不像语境论,它激励着大量的哲学的讨论,这导致了人类学家们进入高阶哲学争论的漩涡中。对于语境主义的声称没有像相对主义那么强烈,语境学家Geertz 得不到支持,毫不犹豫地站在相对主义者的立场,攻击他的对立者——反相对主义。认识论的相对主义完全避开了连续的实体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独立于我们或一些理解的方案。就“对我真实”这个层次的相对主义而言,一些评论者主张“很少有人推荐,以致其人数……真的令人惊讶”。极端认识论的相对主义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而且还有相对主义作为真理的地位问题。以不是很极端的形式“相对主义的修辞学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因为需要感念性的框架来说明实体”,不必否定存在着要被理解的实体。详述的相对主义简单地成为一种我们熟悉的特殊的语境主义。具体详述的相对主义是特殊的语境主义[2]。

不过,无论是哪种色调的语境论者必须面对在实践的社会世界的哲学方法和特殊哲学家的问题。所有一般的声明由人们随时随地提出,这些声明以特殊的语言提出。他们的声明没有提出“教育的自由和日常的习惯模式”。哲学家争辩道,工作在由他本人和其他人经验形成的特殊的语境内,我们应该读他或她的工作像读诗一样,他或她的工作像个人经验的表达,或作家真正经历过的事情。反语境论者视觉试图剪断语境这个链条;但是他们的声明从来不可能离开经验、实践、历史和知识社会学。

结论

语境不是一个单纯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整体系统,任何一个语境要素的独立存在都是无意义的,要素之间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语言学的分析工具,对语境的依赖性又反映了其在哲学上的用途。由多个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学特性的语境特征,比如框架、行为环境、情景以外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性的结构等,这些特性在人类学中也有所体现。又如在社会学中,语境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或宗教的和生态学的,它们可能是交互的、系统的、历史的。同样,语境的困境也被认为是语境在社会学、人类学中的困境。语境的困境是坚持语境论导致了极端的相对性,在这里暗含着它的哲学意义,不仅仅是极端的相对主义的结果,而且是极端的个体主义。在社会学中,我们通过语境来探讨每种文化和社会的独特和唯一,将会导致一种相对主义,等等。这些语境的本质问题需要更被清楚地、深层次地认识到,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想要理解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杜建国.语境与意向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 Dilley Roy.The Problem of Context[M].1999, Berghahn Books.

篇2:语境管理论文

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境决定了义位,也就是说语境不同,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语境的概念,源于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他认为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的意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小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文化语境”,除包括狭义语境外,还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社会背景等,因而又称为大语境。伦敦学派的创始人约翰·鲁伯特·弗斯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概念,并主张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和一个系统内各个成份之间的组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语言是不可能和语境分开的。西方语言学家对语境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对语境与词义的理解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词义除了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外是由环境补充、确定的。因此,词义的运用、理解与交际的环境,说听双方的职业身份、心情、生活经历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句子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往往需要参与交际的人自己去补充。而交际的语言环境则可以使词语具有比较确切的意义。具体的说,语境就是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的功能有两个:其一是解释功能,其二是过滤功能。语境不仅帮助我们推究词义,还帮助我们防止不合规范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研究语境对词义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来共同探讨一下:

(一)社会语境决定词义

(1)历史社会环境

在不同时代,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也肯定有所不同。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到这种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义,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

小说《六十年的变迁》里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方:“什么消息?”季:“蒋某开刀了啦!”方:“什么病开刀?”季:“你还睡觉!杀人!”显然方没联系到1927年社会革命形势的变化,就不明白“开刀”两字究竟指什么,要别人做进一步的解释。

(2)语用社会环境

词的“组合意义”的研究就是在语用社会环境影响下词义的若干变异意义,即交位变体,是受整个社会语言内部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是一个义位受近邻或远邻的义位“语义溢出”作用而获得的新义。例如:

A.这小东西,真可爱!

B.这是些什么东西!

篇3:论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的影响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王金娟, 2006:52)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关于话境的思想可上溯至马林诺夫斯基 (B.Malinowski, 1925) 通过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观察, 二十世纪杰出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 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就难以正确理解语言 (胡壮麟, 1989:17) 。翻译活动恰恰需要正确地了解语境, 以及确切地表达语义。

由于语言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每种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而作为用一种语言来阐释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脱离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此外, 由于任何篇章都是一定文化语境的产物,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借助具体的文化语境来明确词的含义, 从而作出正确的词义选择。本文将从语境相关理论来探讨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的影响。

2. 文化语境线索

2.1 语境理论

语境在译者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如果将一个词从其所在的语境中取出单独翻译, 就会造成歧义, 因为语言总是在特点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特定意义的。因此, 译者在将源语言翻译成目的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语境的因素。

根据不同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 语境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在《意义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Meaning) 一书的补充材料 (supplement) 中, 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到“context of situation”一词。马林诺夫斯基认为, 没有语言语境的词语只是臆造的东西, 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因而在口语使用中, 话语没有任何意义, 除非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他主张将语境分为两种, 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 文化语境就是本文所着重探讨的内容。

2.2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语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 (王金娟, 2006:52) 。本文中的文化语境就是指那些在语言之外, 或者说除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因素之外对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发挥制约性作用的因素。

2.3 文化语境线索

语言学家在语言体系和语言使用两个方面的研究中都利用线索 (cues) 作为推理的依据。在语言使用研究方面, 社会语言学家首先提出了语境线索 (contextualization cues) 的概念 (任绍曾, 2003:253) 。文化语境线索就是从文化语境中所发掘出的这些制约词语意义的非语言语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地域风貌、物质存在、场合、对象等, 即语言使用的物质文化因素;时代、阶级、民族、政治、经济体制等, 即宏观的制度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态度、价值、情感、性格、意图等, 即语言使用者的观念文化因素。笔者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线索对翻译选词产生的影响。

3. 文化语境线索与翻译选词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 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E.A.Nida) 认为,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 (biculture) 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 (bilingualism) 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Nida, 1993:110) 。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根据语境中的线索来表达这些具有该语言文化色彩的事物。先来看一个例子。“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是汉语中经常使用的句子, 在《红楼梦》中也出现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 (David Hawkes) 则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化语境线索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佛教盛行的中国, 佛教文化观念中“天”具有主宰万物的力量, 因此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选择“Heaven”一词表达“天”的概念。而在西方盛行的是基督教, 在基督教的文化中, “上帝”则被视为自然界的主宰, 因此霍克斯将“天”译为“God”, 这充分考虑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此处原文的文化语境线索就是“天”。

上文提到的文化语境线索存在于使用该语言的某个特定的民族, 以及该民族, 在历史发展中说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物、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中。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 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此, 词语意义的确定依赖于文化语境, 而文化语境又对词语意义起着限制作用。下面就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语境线索在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

3.1 物质文化语境线索

物质文化语境线索就是指文化语境中那些与社会物质存在相关的因素, 包括一切我们可以看到、嗅到、尝到或接触到的东西。

(1) Talk Show是近些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即兴发挥的电视谈话节目, 在中国被译为“脱口秀”。这里的文化语境线索就是这种即兴的谈话节目。“脱口”表现出了“即兴”这一概念;“秀”是“show”的音译, 同时也兼具“表演”的意思。这种翻译既兼顾了中西文化语境, 又同原文神形兼备, 可谓译得精辟。

(2) 还有一个英国笑话:“Bright red costumes, with hat, shoes and stockings to match, are to be all the crazy in spring.Smart women will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yawn in the street in casesome shortsighted person is on his way to post a letter.”

这里的物质语境线索是英国的邮筒。如果不了解英国的邮筒是漆成红色的, 那么就很难理解该则笑话的妙趣所在。这个笑话讲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士决不可以在大街上打呵欠, 否则有可能被眼神不好的人当作邮筒而将信塞入口中。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 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科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一名优秀的译者应当多做了解, 只有对原文涉及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了解, 知识愈丰富, 才能更好地使用语言环境中的新词。

3.2 制度文化语境线索

制度文化语境线索指的是阶级、民族、政治、经济体制、军事、外交等因素。如:

(1) “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该段文本有两个译本, 如下所述: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呢, 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呢, 如果让我决定,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呢, 还是无需政府管理的言论自由, 如果让我决定,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如果按照字面翻译, 就是第一个译本。一般常识来说, 报纸都是为政府服务的, 但是为什么美国的政府和报纸却恰恰相反呢?这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政治现状。这段话出自美国杰出的领导人杰斐逊 (Thomas Jefferson) 的演讲, 该演讲反映了他反对封建及民主思想。这里的制度文化语境线索指的就是上述内容, 由此可以判定在此政治环境下第二种翻译更为合适。

(2) Chairman Mao Zedong是严格按照中文翻译的, 但在英语国家中并没有一位国家领导人的称谓是“Chairman”。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及对外交流的加深, “国家主席”一词现已翻译为“President”, 如President Hu Jintao。这是因为国家主席所执行的治理国家的权利和英语国家的总统大致相同, 这也是该选词的制度文化语境线索。

(3) Bourgeoisie一词源于法语词汇, 指的是通过工作、接受教育并具有一定财富而得到其社会地位及权力的社会上层阶级或者商人阶级。该词在汉语中被以为资产阶级, 但与资本或资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由于“资产阶级”一词曾在欧洲和中国被政治妖魔化, 所以现在多用“布尔乔亚”取而代之。

3.3 观念文化语境线索

观念文化语境线索包括该语言使用者的民族心理意识、历史习俗、宗教文化、态度、价值、情感、性格、意图等。如:

(1) 英国诗人济慈在“Ode to the West Wind”中写道: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这里有两个版本的翻译:

“严冬如来时, 哦, 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 西风呵, 春日怎能遥远?”

第一个版本是上个世纪20年代由郭沫若第一次翻译介绍到中国的版本, 后一个版本是50年代查良铮的译文。比较二者对最后两行的翻译, 可以看出不同时代文化规范, 即观念文化语境线索, 对译文的影响。

(2)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在汉语文化观念里, 狗往往与一些不好的形象一起出现, 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等。因此, 狗在汉语观念中就成了负面形象的代表, 但是这与英语文化中的狗的形象截然相反。在英语观念文化中,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是家庭成员, 因而往往作为正面的形象出现, 这正如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所述。

(3) 英国哲学家罗素 (Bertrand Russell) 在“How to Grow Old”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A great grandmother of mine who was a friend of Gibbon, lived to the age of ninety-two, and to her last day remained a terror to all her descendants.”

许多译者将其译为:“我的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 活了92岁, 直到去世那一天她都令后辈们感到恐惧。”甚至还有这样的译文:“我的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 活了92岁, 直到去世那一天对子孙后辈来说她都是一种恐怖。”再来看一看这个译文:

“我的一位曾祖母是吉本的朋友, 她活到92岁高龄, 她一直到死都是让子孙们感到敬畏的人。” (陶洁, 2002:15)

此处造成翻译选词错误的观念语境线索是“terror”一词, 在汉语中的对应翻译就是“恐惧”之类的词, 而在英文原文语境中讲的是这位祖母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强人, 许多译者没有认识到这样一点。因此在选择词语来表达作者意思的时候不够贴合原文, 读起来也不够自然、顺畅。

4. 结语

从上述有关文化语境线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文化语境线索语境在翻译的两个步骤理解和表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译者与原文作者的有效沟通依赖于文化语境线索, 另一方面, 译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依赖于文化语境线索。文化语境是语言运用的外部环境, 推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交流, 推动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 起着协调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作用。而译者在此过程中担任着中介的角色。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语境对语言形式和意义产生的影响, 必须利用已掌握的文化语境线索分析原文中的词句意思, 以获得其隐含在字面背后的语义, 作出正确的翻译选词。

参考文献

[1]Chapman, Raymond.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M].Shenyang:ChunfengWenyiPress, 1988.

[2]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Ogden, C.K., Richards, I.A.The Meaning of Meaning[M].New York:HBJ, 1946.

[4]Pinkham, Joan.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5]Saeed, 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陈喜荣.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 (1) :95-99.

[7]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 :46-48.

[8]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9]刘明东.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J].外语教学, 2001, (4) :54-56.

[10]陶洁.英语美文50篇[A].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11]任绍曾.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251-258.

篇4:试论文化语境下的英语翻译

[关键词]文化 冲突 影响 语言 翻译

1.引言

1.1翻译的定义

翻译即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不同民族各自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地域风貌,都给其民族语言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1.2文化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第二种专指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第三种是一种狭义的解释,“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在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1.3文化的共性为文化间的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可能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存在着普遍共性,正是这种共性为文化间的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可能。如:Union is 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

2.中英文化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2.1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翻译差异。如:In good bread.(生活安乐)

2.2宗教信仰不同造成的差异。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由人提议,上帝决断)

2.3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与西方“海洋民族”相对的中国“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

2.4不同的文学背景造成许多不同的译法。如:Think with the wise,but talk with the vulgar.(与智者同思,与俗子同语)

2.5不同的风俗习惯造成的翻译差异。例如在商标语中,“龙”、“凤”在汉语文化中是“权威、吉祥、力量”的象征,因而有不少商品以此命名。但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所以英语中没有用“dragon”作商标的。这就是为什么著名药品企业沈阳飞龙,英译名不是“Flying Dragon”而是“Pharon”的原因。

3.不同中英文化下采用的翻译方法

3.1归化和异化翻译的提出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它的本质是传播。全球化的语境下,翻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英语与汉语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还要考虑不同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对原话背景进行分析研究,从源语文化出发,结合目的语的需要进行翻译。

翻译打通了文化沟通的桥梁,文化的差异却造成了翻译的困境,如何解决这种文化差异给语言翻译带来的困境,世界人士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翻译。

3.2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解释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所提出的,该术语源自本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在这儿,Schleiermacher使用了foreign一词。根据上述两种翻译情况,Schleiermacher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界限,对后来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3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实例分析

我们从《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入手,即杨宪益和其夫人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戴维·霍克斯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分析这两种译本对读者所产生的作用。“红楼梦”就这三个字在英译上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在英美国家,“红楼梦”的意思是“一个人睡在一间红色的房间里”的意思——这一书名颇能引起他们优美神秘的联想,但这不是中文书名的意思。

归化代表人物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以下我们将上述五大变化,就《红楼梦》两种译本中的一些比喻的译法,做些分析。

(1) 生态文化:“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杨宪益合译)

“I know‘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霍克斯译本)

(2) 语言文化:“至于才子佳人等书,……”

“As the books of the beaty-and-talent type,……”(杨译文)

“And the‘bondoir romances’,……”(霍译文)

(3)宗教文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杨译文)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霍译文)

(4)物质文化:“褡裢”

这一类中国古代的东西,不要说在英美文化中找不到,就是在当代中国文化也找不到。因此,杨先生用“Sack”(袋)来翻译;而霍克斯却译成了英美人更为熟悉的“Satchel”(小背包)。

(5)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思想意识等。生活在不同社会中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成则王侯败则贼。”

Such people may become princes or thieves,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 are successful or not.(杨译文)

Zhang victorious is a hero,zhang beaten is a lousy knave.(霍泽文)

3.4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文化语境不同,翻译的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原则也有差异。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因此,也不可能有任何译作完全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或完全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因此,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在目的语文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当然,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并非只是可取一的矛盾体,而是互为补充的。最后,必须指出两点。一是无论在当代或在历史上,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似占了上风。二是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将越来越有可能广泛被运用。但是,“归化”“异化”将永远同时并存于翻译之中,缺一不可。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机械转换,还得透过语言表层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在不违背原文语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底蕴,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参考文献

[1]唐国新.浅议文化与翻译[J].江汉大学学报,1999年2月

篇5:论文:谈话制约理论初探高语境

一直以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都居于主导地位。这些理论原则一经提出便被众多学者奉为“准绳”,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大多围绕以上理论展开。在此期间,一些学者也试图从其他角度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对话行为,但提出的理论所受的重视程度皆不够明显。在严明主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一书中提及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就有12种之多。在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谈话制约理论之所以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其一,谈话行为能够在第一时间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二,以上三种重要的理论原则也是研究谈话行为,因此新生的谈话制约理论就可以与之比较,查找出不足与局限性;其三,学者Min-SunKim所在的韩国同中国一样属亚洲国家,并且二者都属于高语境国家,谈话制约理论就为增进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谈话制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Kim认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五种谈话制约,包括: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我们知道,低语境的文化倾向于明确说明信息,而不是有关各方清楚地“理解”信息。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从孩提时代起,就被教导要注意隐含的含义。他们认为,隐含的东西要比说出来的东西更重要,他们能够识别出实际交际的话语和真实的意图之间的差异。在以上五种制约中,我们发现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和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体现了低语境环境中的交际需求;而其他三种制约则更多体现高语境下谈话的需求。

2.谈话制约理论在实际对话中的应用

在这部分当中,文章会引用几组对话作为语料来验证谈话制约理论,与此同时,还会分别应用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或者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对语料进行分析。

(1)A:Ohmygod!Theheatissimplyunbearablehere;Iwishwe’dgonetothebeachinstead!

B:Well,withthemuseumsandrestaurantsinWashingtonI’llbehappyherenomatterwhatthetemperature.

在此段对话中,A的话语体现谈话制约中“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wish”,“instead”,“hadgone”都体现A的委婉邀请方式。而B的回答则体现“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回答中未直接回绝A的邀请,而是用“Well”语气一转,表达自己的意愿。类似的例子如下:

(2)A:DoyouthinkIcouldborrowyourcartogogroceryshopping?Thesupermarketsoutsidethecityaresomuchcheaper.I’dalsobehappytopickupanythingyouneed.

B:Well,Idon’tliketoletanyoneelsedrivemycar.Tellyouwhat,Whydon’twegotogether?

在此段对话中,A用“Doyouthink”,“Could”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补充更多的信息来促进自己意愿的达成,而这一切的前提是A遵守了“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同样,B用“Well”,“anyoneelse”,“Whydon’t”等来使自己的回答表现出“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

以上两组对话都是关于“邀请与回绝”,在之一类谈话中,曾有学者从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或者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比如两组对话中的A都是应用“积极礼貌策略”即“采用某种方式强调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利益或愿望”,来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即“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同和认可”;B都是应用“消极礼貌策略”即“说话者表示出某种强加于人的行为是不得已而为之”,来维护自己的“消极面子”,即“自己的行动不受他人的干扰和阻碍”,这属于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研究范畴。同理,两组对话中的A都是应用“策略原则”即“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大对别人的利益”;B则采用“同意原则”,即“尽量减少和别人之间的分歧,尽量增大和别人之间的共同点”,这属于Leech的礼貌原则研究范畴。若是用Grice的合作原则来分析,我们会发现两组对话中的A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原则(QuantityMaxim),即“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B则违反方式准则(MannerMaxim),即“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歧义,做到简练,井井有条”。

(3)A:Whydidn’tyoustopwhenwefirstsignaledyouattheCrossroads?

B:Sorry,Iwasjustabitabsent-minded.Anyway,doIhavetopayafine?

在对话中,A用一个“Whydidn’t”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这体现了A“对于明确性的关心”,即“交际个体通过一句话使得自己的意图变得清晰明确”,A在对话中传达的意思是:B违反了交通规则。而B的回答显然体现了“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B的话语向A传达:不是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意在避免使对方对自己形成负面的印象和评价。同上两组对话一样,我们可以用其他理论原则来分析对话。

(4)A:Justimagine!Wehavetofinishreading300pagesbeforeMonday.Howcantheprofessorexpectustodoitinsuchashorttime?

B:Yeah,butwhattroublesmeisthat,Ican’tfindthebookinthelibraryorintheuniversitybookstore.

在以上对话中,A的话体现了“对于明确性的关心”以及“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其中“justimagine”,“haveto”,“insuchashorttime”等明确而有效地表达了“老师布置的任务难以完成”。B的回答同样体现“对于明确性的关心”以及“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B回答首先赞同A的说法,接着更进一步表达“短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几乎不可能。”

在以上分析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谈话双方所体现的五点谈话制约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比如话语在体现“对于明确性的关心”的同时也体现“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在体现“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的同时也体现“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这一点就类似于Grice合作原则中四种原则之间的互相渗透,Grice自己都注意到数量准则第二次则和关系准则的部分重叠。更有趣的是,笔者发现,同合作原则的违反理论一样,有时谈话双方并不严格按照谈话制约理论来进行对话,有时也会有意违反。且看下面的例子。

(5)A:You’retakingacoursewithProfessorJohnson.What’syourimpressionsofar?

B:Well,manystudentscouldhardlystayawakeinhisclasswithoutfirstdrinkingacupofcoffee.

在此组对话中,B的回答体现了“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但却违反了“对于明确性的关心”以及“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从对话中我们只能得出:许多学生对教授的课都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教授的课无聊。但是我们并不能明确地得出B对教授的课有何感受。也许B同样感觉教授的课很无聊,但是不便在A面前表达。高文成主编的《语言学精要与学习指南》中提到:故意违背合作原则有两种情况:其一为不愿回答对方的问话,采用了“无可奉告”的托辞或顾左右而言其他,故意把话题岔开;其二为了使谈话变得生动幽默有趣,故意把话语的意义隐藏起来,让对方去推导其中的含义。看来谈话制约理论似乎与合作原则一样,除了有自己的准则以外,还有一套违反准则。只是这需要学者去推导,在此只是做一种假设。

结语

以上对话通过谈话制约理论进行分析之后,再通过Grice的合作原则与违反,Leech的礼貌原则或者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来分析,我们发现前者与后者的分析效果有异曲同工之效,即:都反映了谈话中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同其他理论一样,谈话制约理论在分析对话过程中有很强的说服力,它让人相信谈话并不是随意的,的的确确有理论在背后指导,而这些理论就如同“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谈话双方按照一定的准则将谈话进行下去。但是文章只是对谈话制约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所举实例不排除有巧合的可能,所以未必能说清所有问题,不像文中提及的其他三种理论原则那样经受过无数学者的验证与补充。另外文章并未对谈话制约理论的局限性及其违反进行深入探讨,笔者期待思想成熟之后能够涉足此领域。青出于蓝,在文章中,我们不难从谈话制约理论中发现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的影子,然而,能否实现“胜于蓝”,就还需学者们共同努力探索,多提宝贵意见。

此外,文章中出现的所有对话语料全部来自大学英语四级CET4中的听力短对话,如果应试者能够从谈话制约理论分析中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受到一些启示,体会一下英语对话中的交谈方式,揣测一下对话双方的交谈意图,那么应试者也就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即:人—机跨文化交际。

篇6:现代建筑的新空间语境论文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引起了许多领域的嬗变与重生。随着古典建筑风格的终结,建筑开始向着新的空间语境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的发展震惊了世人,继而引发了许多领域的嬗变与重生。

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和德国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宣告了欧洲古典建筑的终结。那种通过纷繁装饰取胜的神话与皇权风格受到质疑与冷落。随着新的科学精神,新的绘画语言,新的哲学思想等的冲击,建筑的空间设计开始注重功能与结构,建筑应本着空间与形体的原则设计。

古典的终结

“新工艺美术运动”是在莫里斯的教义影响下一场工艺美术上的革新。这次革新运动莫里斯恢复了诚实朴素的风格,在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1861年莫里斯开创工厂从事雕刻,绘画,家具设计以及铁器制造等,标志了西方艺术新纪元的开始。 他发现了“艺术的根已不复存在”,因此艺术需走出与时代相吻合的步伐。在一些艺术家脱离现实生活他指出“用希腊和和意大利之梦把自己紧紧包裹起来——对于这些东西,只有极少数人受到感动,或不懂装懂”。可以看出他对传统已不是那么迷信了。他还说:“我不愿意艺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不是人人都享受的艺术,那么艺术跟我们有何相干”。这些都为艺术的发展确立了新的方向因此他被称为20世纪的预言家。

“德意志制造联盟”致力于改善工艺教学,创造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新风格。其宗旨是:“选择各行各业,包括艺术,工业工艺品等方面的最佳代表,联合所有力量向工业行业的高质量目标迈进;为那些能够而且愿为高质量进行的人们形成一个团结中心”。可以说“德意志制造联盟”初衷基本得以发扬,单在建筑上的促进作用就不可同日而语,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人们的观念。其表现之一可以在其主要成员贝伦斯在他为图林国际博览会设计的前庭中看出,强劲的线条加上表现性的形体组合充满了形式的美感。

无论“新工艺美术运动”还是“德意志制造联盟”,都在为艺术(包括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语境,传统不再是左右一切的力量,使艺术与建筑向着应有的方向发展。

冲击与阵痛

生产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对思想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始见倪端,欧洲文化进入一个转型时期。文化精神迅速向世俗化过度,文化生活的主体发生了由上而下的变化。文化精神的产品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描写穷人的、赞美穷人的作品逐渐受到推崇。形成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在主体、角色或生活场景等方面都是大众化的,而且其中蕴含的理解方式和价值准则也都表现出大众倾向。

生产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鼓舞了人们对知识的探求,从而新的知识谱系得以不断的建立。由于新知识谱系的建立同时也宣告了传统“宇宙论”哲学体系的瓦解。传统那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迪卡尔、莱布尼茨等关于天地人神的观念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科学实用主义技术哲学左右着人们的思想界。

传统与现代并存,新与旧不断碰撞等始终成为社会谈论的主题。人们再也很难顺从时代的安排,人们开始变得迷茫,人们不甘于现状。故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抹去时代给予的阵痛与苦涩。首先反映强烈的是一些画家,他们常常带着一种哲学的眼光去思考、去观察世界,去描绘世界。他们的代表是这些人:塞尚、凡高、高更等,是他们最先体会到了苦涩。

塞尚创作的《浴女》中,女人们完全没有雷诺阿人体丰满与圆润。他们表达只是一个观念,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已。塞尚用“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来构图”,塞尚的这种处理手法为后来的抽象艺术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为后来的立体派艺术直接提供了可借鉴的形式。凡高则是一种用生命去阐释绘画的人,这个强烈宗教意识鼓舞下的殉道者,开始企图用仁慈的宗教方式去救济穷人,可最终却把自己搭了进去。恍惚中他拿起画笔,描写心中的“太阳”。他的生活提醒了人们,也就是每个人都有歌颂生活的责任。这让迷茫的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寄托。高更并不是有意与社会决裂,他是一个有着哲学眼光的画家。为了解决他自己的哲学命题,他觉得必须而且一定要找一个能思考的地方,于是他来到了塔希提岛。他的杰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充满了深刻的哲学含义。这些意识领域先知先觉的艺术家们促进了人们去不断思考,促进了人们去发现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在经历过这些冲击与影响之后,艺术似乎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各种风格与主义相互碰撞,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促进了现代空间的设计。建筑也的确从这些始于绘画的各种风格与主义之上吸足了营养,使建筑冲破历史的苑囿,朝着新的空间语境迈进。

新的空间语境

文学家总是站在歌颂时代的最前沿,王尔德是个好例子。面对工业时代的到来,他曾赞美道:“所有的机器即使不打扮,也可能是美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好的机器都是优美的,而且是力的线条与美的线条融为一体”。而作为建筑师则需要用另外一种新的“空间”语汇来阐释生活,即设计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和造型优美的建筑空间,本着这个美好愿望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建筑师沙利文在他的著作《建筑的装饰》中说:“装饰从精神说是一种奢侈,它并不是必须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在若干年的抑制自己不去采用装饰,以便使我们思想创造,不借助于装饰外衣而得到形式秀丽完美的建筑物,那将大大有益于我们的美学成就”。他的话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深深启发了别的建筑师。

受他的影响,舒勒在其作品《美国建筑》中说:“如果我们刮掉那些临街的建筑的表层,露出真实的墙壁,你会发现所有的建筑风格都被轻而易举地除去了,留下的只是建筑的本身”。美国建筑师斯特其斯在《建筑实录》说:“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和前一代人的错误使用,所有可公认的风格都或多或少的.被玷污了……简单的说,旧有的风格不适合我们,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丢在一旁,……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建筑师单纯的建造房屋,事情或许更好些……如果建筑师能把建筑物、建筑构架以及材料的使用作为建筑效果的仅有来源,那一种新的有价值的风格也许就诞生了”。

赖特和别的建筑师一样,将其主张凝结在自己的作品中。在流水别墅中,建筑以开放的形体与地形、林木、流水等环境完美结合,人与建筑和自然完美结合。他倡导“有机建筑”,认为建筑应“简洁轻巧”,“空间将更为宽敞,这种空间感将进入无论大小的每一个空间”受新实用主义思想影响,柯布西耶说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机体,同样的功能。所有人都有同样的需要”。

赖特认为建筑是与功利动机无关的浓缩了的东西,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必须以空间为依据,建筑应当“由内向外设计。他还认为经济实用的建筑就是符合功能的建筑,就会自动产生美的形式。他们想通过经济实用、功能合理的空间设计来改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以期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想这既是柯布西耶的愿望,也是其他建筑师辛勤劳动的原因所在。格罗皮乌斯信奉的口号“从零开始”,鼓励建筑师放弃传统的约束,力求发现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建筑语言。他怀着这样一个美好愿望,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于19组建包豪斯学校,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为设计的发展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网罗各路人才,包括建筑师、匠师、抽象画家等以期为建筑的发展共同努力。格罗皮乌斯的作品包豪斯校舍,是其设计思想的物化。

整个建筑包括教室、工作室、车间、图书馆、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等。车间是钢筋玻璃结构,在宿舍一侧,阳台、窗子、墙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内部空间分割的节奏。栈桥连接车间、教室、图书馆等,使内部空间组织井然有序。建筑的外部造型简洁,点、线、面的综合运用使建筑充满了形式的美感。

现在看来,他们的辛勤探索没有辜负时代,没有辜负作为一个建筑师的责任。

上一篇:调研:委托贷款下一篇:对下计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