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2024-05-06

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精选14篇)

篇1: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不但有起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它显然已经不能顺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改进现行体育课考核方法,建立新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以“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价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三、评价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 运动参与 ㈡ 运动技能㈢ 心理素质㈣ 身体素 ㈤ 社会适应

四、评价要求

1、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不同学段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在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素养。坚决禁止单纯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错误作法。

3、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进步性,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

4、注重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一般性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要注意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予以引导。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应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效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7、要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同学、教师、家长、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尊重学

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8、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时,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评价实施

1、学生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领导和指导学生评价工作。同时,还要以年级或班级成立学生评价机构,具体负责学生评价的实施工作。成员主要由教师、班干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2、学校根据本指导意见具体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

3、设计评价工具与方法

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也必须多样化。质性评价方法有: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定量评价可设计评价量表进行赋值得分、评等或采用考试等手段进行。

六、评价结果

1、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方法进行,以平时的考核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家长评、小组评等。

2、学校、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并用明确、简练、可测的目标术语表达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七、评价标准

(1)考勤情况,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评为不合格;

(2)参加锻炼情况较积极以上为合格,经常不参加为不合格,有时不参加但参加时表现积极可评为合格;

(3)练习效果较好以上评为合格;

(4)懂得某项球类技术、技能、比赛规则、简单载判法,并且能单独参与该项的锻炼与竞赛,评为合格;

(5)每年的体育基础知识测试以60分为合格;

(6)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评价以原来体育课的评分标准进行;

(7)学生自评采用书面形式,结合自已平时上课情况,学习表现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确定评价等级;

(8)教师的评价要建立在对所教班级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最好以评语的形式在学生的自评基础上写出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并确定级别等;

(9)最后综合上面八项,六项合格以下为不合格,六项合格为不合格,七项合格为良好,八项合格为优秀。

篇2: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考核制度(试用)

一、体育教师上课身穿体育服装,学生统一季度校服、平底鞋。

二、上课前教师清点学生人数,对缺席、旷课者要核对是否有请假条。

三、对问题生(残疾、先天性疾病、临时感冒学生)采取见习等相应措施。

四、有教师的二次加工,能结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教材。上课前应备有相应详实的课时教案。

五、对应课时教案,提前备好教学器材、画好场地。

六、上课铃声响前,各班由体育委员组织好本班学生进入课场。

七、体育教师声音响亮、命令清晰,形体动作标准,给学生做好典范。

八、上课时按着热身、队形队列、国颁操、益智益体游戏、放松操、集合解散等体育课要求环节进行,可根据季节天气变化稍作调整,但是绝对不准放羊式。

九、上课时应对适龄儿童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教育。

十、上下午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考核说明:

1、以上制度每项10分,共100分。

2、每周由教导处、德育处通过听课、检查对教师进行测评。

3、不按要求上课者每项每次扣10分。

篇3: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以往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是侧重于教师教得好不好、课堂组织的怎样。而现在则是偏重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就说明这堂课是一节好课。但我认为要评价体育与健康课 (实践课) 关键是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达到锻炼的效果暨学生能否快乐的锻炼和健康的生活。一堂好的体育与健康课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 看——教师能否从学校体育学科的性质、教育教学规律出发, 是否能秉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正确合理把握《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实质

在从事体育教学中既要做到增强学生的体制, 又要帮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及与社会的适应能力。这就要在评价课堂教学时, 首先, 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在教学中确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方面按照体育教学的原则和性质予以实行。然而教师在课堂的过程中要做到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规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需要合理的运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 让教与学完美的融为一体, 并充分的得到发挥。

其次, 看课堂上是否能够以“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学为基本载体, 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心理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和任务。

2 观——课堂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们要观察教师是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参与并发挥他们创造的潜能, 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明确自己处在一个指导者和服务者的位置, 只有教师明确了位置才能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并成为学生的有理帮手, 然而教师与学生是离不开的两个载体, 教师的主导性决定着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不是对立的。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 教师的主导要充分和学生的主体要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满激情, 有活力、有感染力, 突出特点, 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教师要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 给学生以及时鼓励和激励。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思想忽视了人的发展。要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3 验——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是否有效得当

要想充分体现出《体育与健康标准》, 那么学习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育与健康》是体育课课时目标的总目标, 还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来制定学习领域目标与水平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不止是知识与技能的讲授, 还必须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可以有效的将隐性情感与意志等方面的学习目标转化为显性目标, 由原则性的要求转变为可观测的行为表征,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好的认识自我, 教师更直观的观察与评价学生, 使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有更准确的判定。

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验证要看学生学习锻炼的教学效果好不好。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就说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用的得当;没有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就说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使用的不得当, 既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教学目标的评价包括:结果目标评价、过程目标评价。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使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等客观性评价指标, 还要运用激励性评语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新的评价要求中,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做到激发学生兴趣, 使之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与活动的乐趣, 在这种情境下获得进步,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与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动习惯、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比如, 本节课老师无论通过何种教学形式, 只要同学们学会或掌握就行了。也就是说不论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道理。

4 测——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是否做出科学具体的计划

课后通过对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 和练习密度 (练习时间/上课总时间) 测试, 验证是否达到备课预计的效果。所以教案中必须要有“练习的组数与次数”的纵栏, 要在每个身体练习的后面都注上练习的组数和次数, 这样以便课后的有效测试。由于心率曲线难以精确和评价, 在备课时我们要按照体育科学性和规律性来考虑。

课堂中我们不能出现运动负荷太重的想象, 也不能出现太轻的现象, 这两种形式对课堂教学都不会有利。轻的学生得不到锻炼, 重的学生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学生厌倦体育课现象。所以堂课既做到了运动负荷适宜, 又达到练习的强度, 这节课应该是不错的一节课。

在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测量时, 一定要根据教案和计划制定的进行。我们尽可能的多次测量来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无效误差, 进而提高测试的准确率。

5 查——场地、器材的利用是否经济、实用、安全有效, 是否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不经济、不实用、无效和不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的不是好课。无论是公开课、研讨课还是日常课, 都要有一定的器材准备, 器材太少就无法上好体育课, 太多也不现实, 更没有必要。我们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学校场地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 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面。

我们在考虑场地器材的有效应用的同时, 还要考虑场地器材的应用安全。课堂安全是体育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我们在备课及上课时都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安全。让参与剧烈活动的学生都要意识到不安全的行为, 并强制要求遵守课堂规则。让学生懂得安全与健康的关系、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的关系, 了解掌握一些常识性的自我保护知识及体育课堂上最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和预防方法, 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6 问——学生是否愉快充实

一堂课结束后, 老师要通过与学生交流, 看看学生的表情怎样。一方面若学生满脸都是汗水, 都洋溢着快乐幸福就说明本节课是一节好课。另一方面, 若学生虽没有满脸汗水, 但学生本节课上的很充实, 收获很大, 这也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另外,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是一堂好的体育课的关者, 他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时应该注意教师的:动作示范、讲解、口令合理运用能力;表扬和批评的时机把握能力;发现问题和纠错能力;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变能力;重难点关键的把握能力。

新型的体育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在活动中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在愉快的练习过程中获得进步, 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开朗的生活态度。在新《标准》规范下的好课标准, 我认为除了“看”、“观”、“验”、“测”、“查”、“问”六点外, 还与教师是否及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适应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总之, 评价一堂的体育课的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有一点始终不会变的, 那就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会变的。无论怎样评价体育课, 我认为只要学生喜欢、学生愿意上、学生能得到锻炼、学生能养成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就是一堂好课。

参考文献

[1]郭潇.体育创新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2.

[2]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1.

[3]何键.体育优质课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12) .

[4]汪晓赞, 季浏.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两位专家心中的好课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4) .

篇4: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初中 体育与健康课 考核评价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把健康作为首要指导思想,并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考核与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其中发挥了导向与监控的作用。新课程强调的评价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而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在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现在,本文就以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为例进行如下探讨。

一、对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应具有针对性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学习评价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等三种模式,为了使学习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好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而有所不同。

1.考核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具体标准和方法

对体育知识的评价应通过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以及书面检测等方式进行,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③学生对卫生与保健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以上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和书面测验的成绩给学生评定等级,等级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对体育技能的评价应通过课堂观察和技能评定来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情况;②对目标要求的运动技能的运用及掌握情况,也就是对所学技能的能力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技能评定成绩和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等级同样可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等五个级别,还可以对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的进步和努力给予相应的附加分。

2.考核评价体能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

对学生体能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堂观察和实际测验来进行,测验标准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中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合格,实际评价中可将“不合格”改为“仍需努力”,这样有利于保护体能较差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达到目标的信心。对学生进行体能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面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相应的附加分或激励性评语。

3.考核评价学习态度与参与度的具体标准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行为是很难用定量的方式来评定的,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提问回答、问卷调查等方式给出评价,主要内容可以包括: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参与情况;②在运动过程中的投入程度;③在运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况;④在体育运动中的进步程度;⑤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情况。然后根据平时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来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可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仍需努力。

4.考核评价学习成绩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对于《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应采用多元化评价,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做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竞技体育,更不是选拔优秀运动员。其次,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定位,依据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在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在体现学生运动能力、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该略高一些,有利于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发展状况;而学习态度、运动参与度、健康知识、自我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应略低一些,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挥其运动潜能,提高其健康水平。主要分值划分可参照以下标准:总分(100分)=体能(30分)+技能(30分)+健康知识与行为(10分)+体能和技能的进步(10分)+学习态度和参与度(10分)+情感体现(5分)+合作品质(5分),评分时应先按照百分值来计算,然后以五级评分制评定成绩。

二、考核标准应采取指标加评语的综合评价方式

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应注重将健康必备的身体素质和为了获取某种技能而需要的身体素质区分开来,在训练速度与力量等素质时,不能要求学生速度越快越好、力量越大越好,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应注重对运动过程的评价,如开学初期先对与学生健康素质相关的项目进行摸底测试,并将此作为原始成绩,然后在整个学期中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全面考核,依此记录下学生的进步程度。此外,应注意对不同的学习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注重评价方式和评定语气,意在肯定学生的优点,并给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

对学生体育学习状况的评价反馈应采取“健康报告”的形式,制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报告书》,报告书上应标明学生的运动成绩、特长发展、健康状况、体育与卫生知识等各方面的内容,运动成绩一栏应注明合格或不合格,特长一栏应注明特长项目和目前的水平,健康一栏应注明学生体检项目的各项指标,报告书应以指标为辅、评语为主,将学生的各项信息清楚、全面、准确地反馈给家长,一改过去一张体育成绩单的评价方式,并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广泛好评。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考核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抓好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我们要努力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的重要性,把我们的评价重点转移到和调节体育教学过程密切相关的过程性评价上。我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目标,体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促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佟铸,李贵阳.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J].体育学刊,2003,(03).

[2]赵玲.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3).

[3]谭兆风.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不足及改善措施[J].体育学刊,2001,(03).

[4]张建华,杨铁黎.当代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5]王振兴.关于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05).

篇5: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新课标下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评价方法

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是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将课程评价落实到具体的内容和操作方案中,对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体系进行充实,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教师应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应对方法.

作 者:张战涛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065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3)分类号:G80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健康课程 评价方法

篇6: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班级:

人数: 日期:

教师:

教 学 内 容

1、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接球)

2、游戏(“两人夹球跑”接力)教 学 任 务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

3、培养学生果断、迅速、积极锻炼、遵守纪律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场地器材

篮球场2个、篮球10个。开 始 部 分 8′

一、教学常规

二、队列练习

三、准备活动:徒手操练习(图略)(1)头部运动(2)肩关节运动(3)扩胸运动(4)踢腿运动(5)体侧运动(6)体转运动(7)腹背运动(8)跳跃运动(9)踝、腕运动

教学组织如图所示: 方法:教师用口令指挥,发现总是及时指出纠正 要求: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练习时精神饱满,动作整齐。教学组织:二路纵队跑进 4×8次

基 本 部 分 30′

1、双手胸前传球 要领:两手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跟以上部位持球,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部位。身体成基本姿势站立。眼睛注视传球目标。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的同时,前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直,手腕翻转,拇指用力下压,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

2、双手胸前接球 要领: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两臂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两拇指成八字形,手指向前上方,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的力量,两手握球于胸腹之间。教学重点:--胸前传球 教学难点:--胸前接球

3、游戏:(“两人夹球跑”接力)规则:两人用胸口夹住球跑到半场,第二组再跑。

组织:成四列横队(图一)要求:前一列横队蹲下 教法: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学生练习男、女各在一个篮球场,每10人在一半场进行练习。

(图一)①男女各两列横队面对面传接球(见图二)(图二)②男女各五个一组,五角传接球(见图三)(图三)③男女各五个一组,五角传接球(见图四)

(图四)

3、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发现总是及时纠正,如张肘、双手不正和推球等错误动作。传球时要做到一快,二准,三力量适当,接球时做到一上步,二牢固。游戏: 组织:男女各分成两组进行练习要求:团结互助有进取精神 结 束 部 分 7′

1、放松活动。

2、总结本次课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

3、布置课后练习。

4、宣布下课。

5、负责同学收还器材。

组织:

1、男女呈四列横队站立。

2、放松活动。

3、布置课后练习。

4、解散全体学生击掌。

预 计-心率 80次/分---140次/分 练习密度 25%---35% 教学效果 50%---70%掌握

篇7:怎样上好一堂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

李英桥

自从体育与健康课拿入中考以来,我们的体育老师一只在不断的探索,归纳、总结,怎样利用现在的资源,上好一节体育与健康课,让学生在中考中受益,真正在身体上获得健康。现实情况:七年级每周只有三节体育课,八九每周只有二节体育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让学生受益,达到真正的身体健康,并且圆满完成中考体育任务。笔者认为在每一堂课中要做到如下:

一、课前准备

1、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

每学期初,教研组应组织学习体育教学大纲,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了解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把握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及各年级内容的比重和要求,加深理解,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要求。

2、制订计划

要以大纲、教材为依据,结合本校以及中考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学期计划》、《单元体育训练计划》、《课外体育训练计划》应包括体育理论课计划和体育实践课计划。

3、调查研究

⑴经常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⑵分析学校场地、器材设备情况,提高场地、器材设备的利用率。

4、认真备课

⑴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和运动负荷四个方面,目标要全面、准确,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和课型的变化,目标要具体,重点突出。教学目标应可测、可评,切忌模糊性,力戒随意性。教学目标制订应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⑵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教案,体育实践课要严格执行计划,按教学进度实施教学,格式规范,力求文字清楚,术语准确,图案表格公正。

⑶根据大纲教材中规定的基础常识的内容认真备好理论课。加强对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体育卫生科学意识。

5、课前要布置、检查好场地器材。

二、课堂教学

1、合理安排分组教学。

⑴分班分组教学。

⑵按身体生长、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分组教学。

⑶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分组教学。

⑷课堂教学需要的临时结合的组织形式。

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⑴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当有主次,在此基础上形成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⑵要使教学内容有足够的份量。

3、灵活运用各种教法。

初步阶段,要经常运用讲解法、示范法、扩大有关特征,运用对比、强化、反馈等手段,发挥多种知觉系统作用。

提高阶段,要经常运用练习法、技能观察法、动作分析法。

熟练阶段,要经常采用考查法和教学比赛法。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采用发现法、启发法、问题法、作业法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运用适当的强化手段,及时强化,及时反馈,适当评价,合理开展竞赛活动。

5、根据学生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满腔热忱关心体弱和病残学生,合理安排适宜的练习,激励他们树立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信心。

6、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⑴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量、强度和密度三者要安排适宜。

⑵要重点抓好学生的有氧能力练习和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7、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目前体育课一般采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段式教学结构。

8、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⑴开始上课,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师生相互问好或以其他礼仪形式致意。

⑵上课前应检查学生服装、鞋子,排除危险易伤的物品。

⑶教师上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⑷课堂上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准确清晰,口令正确,声音宏亮。

⑸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课堂上保持和谐的气氛。

三、课后教学活动

1、收拾好器材,布置下一课和课外练习内容。

2、写好课后小结。

3、注意积累基础资料,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四、评价与测试

1、体育课采取结构考核和综合评定的方法。

2、考核的结构由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基础知识、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四部分构成。具体标准比重同《小学生素质报告书》。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核必须包括跑、跳跃、投掷和发展身体素质项目;运动技能的考核,以大纲中规定的技巧和器械体操项目为主,此外,还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小球类和韵律活动与舞蹈。每教完一个单元,都应有重点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综合评定学生体育成绩时参与。

3、体育课的补考。

凡因正当理由未参加考试或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时,对缺考和不合格的项目准予补考一次。

五、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1、主动接进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2、与学生先做朋友在做老师,这样可以避免与学生的隔阂。

3、了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4、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并与学生同乐。

篇8: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其中,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明显,甚至在很多指标上不如中学生。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体育必修课课时做出具体规定的同时,要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并明确提出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访谈、问卷调查部分试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的师生,发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较之以往纯粹的课内教学更能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解决了部分学生“热爱体育,却不爱上体育课”的难题,有良好的实践效果,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阻碍,尤其是评价环节,难以对其课外的体育活动进行成绩量化,无法形成课内外一体的综合评价。

2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评价的相关概念及意义

2.1 相关概念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提出一开始源自于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化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在探讨课外体育活动怎样课程化时,提出将其纳入课程结构并将其作为第三课程,而国内的研究则提出了“第二课堂”等概念。经过多年研究,大多数教育权威认为应当把课外活动视为正规课程的延伸与扩展,甚至应将其视为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并开始研究课外活动课程化的载体,即各类俱乐部、社团、组织等。在具体的实践中,浙江省在近几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工作中,也一直强调将课外的社团、社会实践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作为整个学生培养体系构成的一部分。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就是把课内和课外两部分体育都纳入到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中来,将体育活动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是依据目标对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决策服务的活动”。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评价,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各方面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判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并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行为,起到诊断、激励和调节的作用。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评价是一种将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表现评价相结合,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体育教学评价形式。

2.2 意义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往往按照学生期中及期末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来进行成绩评定,造成体育基础好者得高分、差者得低分的局面,而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则是兼顾了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两方面的表现,把学生课外体育的表现、态度和习惯量化后按一定比例计入总评成绩,使学校体育焦点由少数“尖子”转向全体学生,真正体现我们教育“面向人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变学生被动参与体育活动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尝试。

3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体系确定

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强调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全面性,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作用。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评价应以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同时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社团文化活动等,按一定比例纳入到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之中。

根据学院教务处对考试课程的要求(30%与70% 两块成绩录入)和为了检验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笔者将从体育学习态度、课外体育锻炼、基本素质与体能和体育专项实践能力4方面指标构建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评价结构体系(见表1)。可根据各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分值权重可以分别设置为10%、2 0 %、30%和40%( 简称1234 模式)。当然,上例中的成绩构成并不全面,在制定真正的评价体系时,还应注意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其激励发展功能,把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进步幅度、学生自身体能素质的提高程度、团结协作精神等作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集体精神等(见表1)。

3.2 评价表格编制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评价的数据指标众多,权重不一,传统的word、excel等表格的统计方式已无法满足这种新型的评价形式。在原有word 、excel等统计软件的基础上,通过SQL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学生的各项成绩数据借助数据平台自动进行权重计算以及求和,并最终自动生成各个学生的体育成绩。不仅减少了数据的计算工作量,同时也能避免在复杂的数据计算、统计、查表以及各种复制、粘贴过程中产生失误操作。

然后根据评价体系编制评价表格(见表2),通过表格操作,大大提升了期末成绩评定和成绩输入到网上的效率,学生成绩一目了然。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成绩三列会自动生成,便于教师网上输入成绩,总评成绩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分析班上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4 反思与建议

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在理论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最终要发挥作用,还需要让改革“落地”。作为学校,首先需要着手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配备、管理力度,及时更新和添置易耗易损体育器材,满足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二是保障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应保证体育场馆及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解决学生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没有场地保障的问题。三是健全学校课内外体育保障机制,保证体育经费开支,加强学校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校园课内外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及时妥善处置意外伤害事故。四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福利,根据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需要,将相应工作,特别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等纳入到教师工作量,让教师自愿而非无偿的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中去。

2014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如果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将按结业处理,拿不到毕业证”。虽然现行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整体的测试项目分布还算合理,有耐力、有爆发力、有柔韧性,有上肢、有下肢,但是难免存在一刀切的缺陷,无法体现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体育能力以及所产生的真正效果。因此,在评价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时,应具体落实在“体育能力提高”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方面,将其作为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童丽平.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2]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73-77.

篇9:如何评价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成绩;评定;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67-01

新《大纲》要求,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应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与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那么我们怎样来评价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成绩呢?

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于改革学生以前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的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培养的学生能不能经得起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现代高新科技的竞争,这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要提高素质,首先他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培养一个人的健康体魄,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从新审视,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实现新《大纲》的教学目标。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内容的确定

體育与健康课程考核内容的制订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学的总目标,课程安排及教学评价要求来确定。

1、根据大纲制订出年度教学计划和学期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学年度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2、选择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必修教材和限选教材、任选教材,这是选择考核内容的重要依据。

3、确定考核内容

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绩由考核部分和参考部分组成,考核部分是重点,它包括 ①出勤与课堂表现 ②运动能力 ③运动技能 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参考部分包括 ①任选教材学习情况 ②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③体育特长方面 ④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评等。必修教材中的运动能力项目每学期考2项,必修和限选教材的运动技能考核2 一3 项。

4、考核方式的选用

考核部分。①观察学生表现,教师评定等级②考核部分的考试项目要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进步幅度、测试水平,结合大纲《测验参考量表》等方面综合评估,体育教师就本单元评定等级。参考部分。①教师随时观察记录并评定等级 ②学期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让学生互相评定,并记录。参考部分的评定,是培养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师不能忽视,也是学生成绩考核重要组成部分。

5、考核记录与评价

教师要随时记录学生的情况,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表扬表现好的方面,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考核评价融于教学全过程。对于考核部分应以单元考核为基本考核单位。

6、体育与健康课学期、学年成绩评价

学期、学年成绩的评定要把考核部分,参考部分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的结果要有利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制订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方案的原则

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方案时应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可操作性,要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新《大纲》的精神。体育与健康考核方案应具有 ①科学性。评价方案要符合教育和教学工作规律,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②激励性。要褒扬在教育教学中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激发他们锻炼热情,鼓励他们不断的进取决心。③可操性。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评价方案在实际执行中要向学公开,各种条款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指标要量化,不能含糊其词,无法适从。④灵活性。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评估方案要不断完善,对出现的问题要随时修正。

四、实施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核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评价方案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能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教材的安排方面很灵活,备课、上课的工作量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增加了。要随时记录观察学生,作到心理有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克服打人情分。

总之,要认真学习《新大纲》精神,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成绩的评价方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2000.10.

篇10: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1.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的现状

从35所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考核评价的现状来看,虽然各个高校在考核评价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都在努力向新课标的要求看齐,但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模式,体育课考核评价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暴露的问题很多。

1.1.考核评价的手段过于量化,内容单一,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身体素质

表1显示:学生期末体育成绩评价的内容,按平均选择系数大小排序,主要有达标成绩、学习态度、出勤率和体育知识等,而对学生的特长、合作与情感则考虑较少,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和进步幅度基本不予考虑;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考核评价仍采用百分制打分方法,60分为极格标准,这种“客观公正”的描述,实际上是过分依赖量化、忽视定性评价,使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状态,评价的内容也较单一,忽略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感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特长也得不到重视,平时成绩的30分,更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教师的主观性很强,学生的身体状况得不到全面反映,不可避免地会挫伤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1.2.专项运动技能评价的误差性

体育课的考核评价沿袭传统的方法,使得学生最终成绩的确定受到体育学科特点限制,在进行专项技能技术评定时,教师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对选项课的考核时,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对学生掌握基本技术能力作出主观评定,这难免会出现教师评定与学生实际的技术水平不相符合的情况。

1.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评价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

体育课在考核评价方面与其它学科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它存在着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差距。因为决定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的有诸多因素:先天、遗传、营养、生长环境和运动锻炼等。因此,体育课的评价也应该让学生个体的差异、主观能动性、进步度在评价中得以体现。

1.4.忽视终身体育意识的考核

大学体育课考核评价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大学阶段能熟练地掌握一些专项运动技术,这都与体育课考核评价相关。但是客观现实表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体育观念、体育能力、体育运动兴趣、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以及健康水平都与教育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却缺少这部分内容的考核。

目前怎样来完善体育课考核评价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这个问题值得广大体育工作者认真探讨和研究。

2建立体育课考核评价的新理念

2.1.对体育课考核评价理性认识

2.1.1.体育课考核评价应具有客观性。而技术、能力则多属主观评价,因此,为克服主观随意性,必须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必须有切合实际的评定细则以及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手段,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参与到评价之中去。

2.1.2.体育课考核评价应具有实效性。考核评价的方法应该是一种简便、易行、多样的综合方法,在内容上,既要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2.1.3.体育课考核评价还应该具有动态的发展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任何一项考核评价,只要其有所提高都应在考核评价中有所体现,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向新目标奋斗。

2.1.4.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每一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他评与自评、定性与定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发挥各评价方法的优胜与长处,使考核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和公平。

2.2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评价内容的构思

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体育课考核应考差学生真正能反应自身体育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专长。如果一年级学生就开始进入单项课或选项课学习,那么在二年级时既可继续参加该专项的学习,也可以选择另外一个项目学习,考核评价时就可以考学生喜爱的专项,也可考学生自创锻炼方法的项目。合理考核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根据相关资料和多年教学经验,我们设计了高校公共体育考核评价的内容(表3)。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得分,给予学生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的评价等级;进行心理健康及适应的评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遇到困难的克服能力,以及和同伴的团结协作能力:对于体质较弱和残疾学生的考核,可根据上课内容,调整考核的比例。

3.建议与思考

3.1.改变体育课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基本目标,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衡量,在发展和提高中体验体育课的乐趣,使学生增强信心,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培养需要。

3.2.更新教学评价的理念,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应做到全面评价、突出重点,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综合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大学体育考核中应注意学生心理训练。学生在考试时产生胆怯、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会影响学生运动技术的发挥。因此教师对这些普通的心理障碍要引起重视,在教学中要加以解除,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

篇11: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老师:陈春天 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掌握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健康。

能力指标 :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2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

运动损伤的预防.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教学流程

一.预备活动 :

1.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的资料。

2.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二、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同学们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有的同学,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运动也容易受伤;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4、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如我们五年级有的同学经常不遵守纪律,违法活动的要求,这样的同学就容易受伤。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我们要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 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我们要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同学们要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学生讨论:

篇12: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教 学内 容:快乐呼啦圈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领域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用呼啦圈跳跃产生运动兴趣及参加过河游戏。

2、技能领域目标:在玩中掌握跳跃的能力,在游戏中巩固练习。

3、健康领域目标:合作过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身体发展,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跳跃素质

4、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在学生中增强信心,锻炼意志,促进身体健康正常的成长。

5、社会适应领域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及坚持不懈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人数。2. 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目的及要求。3. 检查着装

二、猜拳接龙:学生散开,两人一组进行石头、剪刀、布练习,输者站在赢者的后面,接着两人与其他同学进行,直到老师口令叫停为止看哪组的龙接的最长;

三、玩呼啦圈:(1)玩呼啦圈;(2)滚呼啦圈比远;

(3)合作。要求学生合作练习跳跃。比如五个人用呼啦圈组成一个图形进行跳跃练习,四、过河

(1)单人过河方法: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第二位学生处,第二位学生依此法进行。

(2.)集体过河:每组的脚下放四或五个呼啦圈,每组的队员站在呼啦圈内,排后的同学每人拿一个呼啦圈,开始时每组排后的队员将呼啦圈传给前面第一人继续前进,看哪组最快又不掉入河里。

篇13: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由于人的运动天赋不同, 往往从儿童时期就能看出有些孩子的运动能力先天出众而有些则相对落后。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中小学时期有些同学不需要怎样训练就能在有些项目上达到满分的水平, 而有些同学再怎么刻苦努力也很难达到优分水平。可以说运动能力是有一定的遗传性的。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是如果只是依据项目测试成绩而进行终结性评价显然是不公平的。

然而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现在有大量的一线教师仍然在沿用过去的评价方法, 即以学生的体能与技能项目的达标成绩为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每年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上报数据来看, 各个项目能达到优秀的学生只有20%左右 (实际的教学测试中可能会更少) 。所以在以项目测试为主要依据的学习评价中评价成了一种甄别学生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获得鼓励, 体验到成功, 大多数学生成了体育学习的失败者, 这显然不是我们进行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教师则走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思想, 过分重视对学生的情意表现和学习态度的评价, 却忽视了对知识、技能与体能方面的评价, 甚至有些教师图省事连基本的技能项目测试都没有, 仅凭学生的上课态度和老师的主观感受就给出了学生学期的体育成绩, 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评价的要求

2.1、学习评价的目的

1)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 以及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

2) 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改进教学。

3)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 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

2.2、学习评价的重点

2.3、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1) 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 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科学锻炼的方法, 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 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 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 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 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 交往与合作精神。

由上可以看出随着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较过去有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体育学习的评价方法也必须要跟着变化。以往的体育课程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而《课程标准》不仅注意结果性评价, 而且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注意定量评价, 而且还重视定性评价;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 而且重视相对性评价。另外,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尤其是需要与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相一致,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对科学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定的再思考

体育教师每学期都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评定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 以水平四为例, 比较传统的体育评价方法分三部分:理论考试10%、课堂表现20%、达标测试70%, 这是过去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是“课堂表现”方面主要凭教师主观感觉给分, “达标测试”方面占得比重过大, 很容易会挫伤哪些体育“天分”不高但有很刻苦努力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评价方法应该被淘汰。

笔者结合国情校情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图摸索出了一种比较科学而又易操作的学习评价方法。在此呈现出来以供大家参考。见表二。

每学期体育教师将对学生从技能、体能、情意表现与学习态度、同学评价与理论测试这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或打等级, 最终的评价以星级或得分呈现。

评分制每项分值为10-30分, 五项累计为总分。

星级制每个项目成绩对应ABCD四个等级, 1个A=2个B=3个C=4个D=1个星。1个B等=1.5个C=2个D=半个星, 评级以此累计。

“技能测试”考察的是学生在体育课技能项目学习的情况, 通过标准测验测得 (评价标准略可自定) 。

“体能测试”考察的是学生在体能, 通过标准测验测得 (评价标准略可参照《国家体质健康锻炼标准》。)

“情意表现与学习态度”考察的是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态度、参与、情绪和学习上课时表现出的意志品质与合作意识。通过教师观察评价和自己主观感受评价, 以教师评价为主。

“同学评价”考察的是学生在同学的眼中体育及体育课的表现包括体能、技能、态度、合作, 社会适应, 使对学生的评价立体化。测试通过访谈、投票、问卷测得。

“理论测试”考察的是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方面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标准化得理论考试测得。

综上所述, 此评价方法能够全面科学地评定学生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学习, 能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同时又具有可统计性和可操作性。得分制和星级制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摘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地方的实情制定了一套得分制与星级制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以期对教学一线的工作者以启发。

关键词:学习评价,成绩评定,得分制,星级制

参考文献

[1]德博拉·A·韦斯特.体育基础:教学、锻炼和竞技[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1-42.

[3]季浏.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152.

篇14: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一、对体育课教学做出较为公正合理的评价,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对学校体育的不同认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事实上,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对体育运动锻炼根本目的的认识问题。体育课程设置的创新有助于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对于学校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从而推动教学评价的发展,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已成为必然,也成为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

2、走出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误区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如下四大误区:其一,学校体育以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偏离了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为基础的健身目标。其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技术化,不仅造成了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倒置或错位,也使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其三,体育教学的一体化忽视学生个性与差异,容易扼杀青少年好动的天性。其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标化,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广度,缩小了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失去了客观性和公平性,导致评价的简单和不公正。

3、新的评价体系在实施中存在操作难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依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往往都是在适当减少原有的达标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成绩进步度,增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的成绩评价表。而这些评价又分为“预先评价”,“过程评价”等。其结果是整个评价工作烦琐,工作量极大,因此有人开始对新的评价指导思想的可操作性产生怀疑。实际情况是,体育课教学编班人数多,任课教师课时多,一名体育教师往往要面对好几百名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改革原有的体育课评价方法,作全方位的评价,的确有较大困难。

二、改革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课评价标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的上课内容。课程评价的改革,必须改革单纯从最后的体育成绩来衡量体育教学,而且注重从目前的基础上提高的幅度。因此,完善学生体育教材的评价制度,实现评价的内外导向功能,体现完整性,全面性,简约性,过程性和结构性,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成绩考核既要考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效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养成,既要考核体能锻炼的结果,又须重视学生在心理,价值观,学习态度,创新能力上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有所发展,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体育教学的评价也应该而且必须是多元化的。因材评价,因人评价,给学生多一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次机会,多一次选择,多一次成功的可能,多一次生命的意义。

三、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建议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育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元评价与过程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从新生入学开始,利用2-4周时间,通过观察,检测,问卷调查,访问等工作了解并初步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作好记录。体育教学开始,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开始。过程评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直到新生毕业。

2、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成绩+运动参与成绩。

(1)身体基本活动成绩=活动过程评价+成绩进步奖+项目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活动表现优异,每表扬一次加一次分,教师随时作好记录。项目考试分占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成绩的70%,按实际成绩进行折算。

(2)运动参与成绩=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外活动+两操+自选项目。出勤情况以教师和体育委员的考核为准。课堂表现=情绪与意志力+安全意识+交往与合作+学生自评。课外活动两操以班干部、体育委员和教师的考评为准。这套评价方法看起来虽然比较繁琐,在操作过程中只要充分发挥体育干部和体育组长及体育骨干的作用。教师在新生入学时作好充分的准备,操作起来是可行的。他不仅使对体育教学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要求。

3、教师自评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通过强化评价的激励性,把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能知识与技能、合作精神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

4、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发展和促进体育教学的不断改进,所以课堂评价可以针对一堂课进行即时性评价,也可以针对阶段性的课堂教学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如果把这些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更可以科学准确的对体育课进行评价了。

总之,新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从以人为本的观点从发,强调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给每个孩子以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和禀赋都得到开发和释放,这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荷琴 对中学体育教学考核评价的改革探索 体育函授通讯 2002(3)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

上一篇:童趣同步测试卷下一篇:《都市精灵》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