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优点与不足

2022-10-03

自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颁布并实施以来, 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六年, 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曾对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和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下面我就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定位是非常好的

在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我们强调的主要是“落实三基”和“为国家输送运动后备人才”, 在我们体育教师工作质量评定中, 锻标的达标率是多少、学校在各项竞赛中的排名是多少、是否为少体校培养输送运动人才等都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而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则只是用“是否上过市级或区级公开教学”和“备课笔记是否齐全”来表达, 并没有“学生健康状况是否提高”这一重要指标。因此, 我们大部分体育教师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引导下, 更多的在做全力以赴地为培养运动尖子而努力, 为写一张完美无缺的公开课教案而钻研, 为展示自己的优良教学组织能力而准备。

通过新课程的实施, 我们认识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是未来人才走向社会、为社会健康服务四十年乃至五十年提供身体保障的一件大事, 是落实“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定位是非常好的, 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与其它所有课程一起, 共同担负起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 而不是用自己单纯学科的肩膀去挑起这样的重担, 体育再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 而是一门经过学科之间整合后形成的课程。

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是好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体育教材内容做了重大的修改, 首先是把传统的、固定的教材内容进行了改造与更新, 并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角度上、从学生生活实际体验上做了拓展与充实, 反映在课程标准中则是以内容框架的形式和以目标引领内容的方式来表述的。教材内容的改变重要的意义在于突出了教材的时代性和灵活性, 也突出了教材的选取应该以学生发展和需求为主的服务性。因此, 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会今后生存生活必备的多种能力, 当然也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指出: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与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者是不能错位的。学生是主体, 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主体, 他的地位老师是不能取代的;老师在教学中所起的是教授的作用, 如果连作用都没有起, 那就是放羊。作用有大小区别, “作用”也有作用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上, 所以, 说发挥主导作用是正确的, 老师绝不是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老师如果是主导地位, 就是“一言堂”式的教学, 学生只有跟着做动作的份儿, 没有发言权、没有自主权。因此, 我们说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人文的一面, 真正强调了“学生发展”这一问题的主旨, 将“尊重学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技能与技术”的区别具有一定现实的意义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 突出了技术教学的特征, 落实“三基”是传统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运动技术, 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学生运动技术掌握的程度为衡量标准的。许多课题研究表明这是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习运动技术这方面, 有明确的表述:一是强调了运动技能与运动技术的区别, 课程标准中专门设置了运动技能领域来表达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实践性课程;二是强调了反对以运动训练模式来进行体育课教学;三是提出了教学中不强求技术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切入教学, 从要体验、尝试入手组织教学, 提倡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革新教学。

运动技能着重一个“能”字;运动技术讲究一个“术”字。“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成绩, “能”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你的教学目标如果只是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 才去改进动作, 那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如果你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在生存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这可能就是“运动技能教学”了吧?例如:学习“前滚翻”, 你把动作教得很准确, 但一碰到摔跤, 孩子都不会自我保护, 那就是单纯的运动技术教学;如果能在教前滚翻时把重点放在求生和自救上, 那就是运动技能的教学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置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 从领域的目标到水平的目标, 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偏重于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运动的基本技能, 因为运动技能的掌握将会对学生今后生存生活起一定的作用, 同时, 运动技能是一种应用能力, 对它的掌握程度也同样可以因不同的学生而异。有人说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要运动技术或是说淡化运动技术, 其实是这些人并没有理解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区别, 并没有懂得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运动技能的重要性远比学会一些运动技术要大得多。

理解了两者的区别, 对“为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反对以运动训练教学模式来进行体育教学?”的问题就能接受了, 因为运动训练教学模式只适用于运动技术的传授, 训练式的教学, 是通过反复无数次的练习来巩固一个运动技术的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从身心健康角度上来设计教学, 只是从效果出发来设计教学, 它的目的就是掌握运动技术。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不单是生理上、体能上的得到锻炼, 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效果, 而这显然是运动训练教学模式做不到的。

因此, 从以上几点来看我们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非常好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了许多超越老大纲之处, 其从现实的情况着手, 较好的解决了学生对纯技术和完全遵照大纲进行教学的呆板和不足。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认为作为体育教学这种特殊的, 以肢体教育为主体的学科, 如果完全抛弃了“技术”这一关键内涵, 那么体育课程的学科属性就将发生质的变化, 当然也就不能突出其独特的内涵了。同样, 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提法, 的确存在它的合理性。但所谓的个性化发展, 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共性的基础上的个性。而在实施的过程中, 往往我们看到的是, 一味的按照学生的要求、喜好……等进行课程安排, 课程的运动量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甚至, 很多时候学生的体育课就变成了以游戏为主的, 运动量和运动技术技能含量极低的课程。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施, 我们认为总的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但如果完全抛弃了“技能”这一体育运动的重要内涵, 体育课程就难免与其本质背离, 从而必将淡化体育的真实本质, 如果能够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能够兼顾这些问题, 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改革, 此课程融入健康教育为主的有关内容。着重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几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文主要讨论自2001年实施该课程以来所具有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技术

上一篇:浅析LTE宽带集群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下一篇:信湖煤矿风井钻井工程钻进参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