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2024-04-10

高中问题学生教育案例(精选8篇)

篇1:高中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小范(男同学)和小虞都是是我班的学生,文理分班后男生女生的成绩相差不远,我时常发现他们课间在一起聊天,学生也反映他们经常一起乘车回家。我想他们俩肯定出现早恋现象。早恋,既是学生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生理、心理反映,又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地盛开的“罂粟花”,那么,我该如何去教育他们?正面批评学生肯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我私底下一对一的找他们谈。首先和女生聊。从学习到生活的关心,先让学生彻底相信老师是替她着想的,让学生对我有了信任感。小虞一开始并不承认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对老师的信任慢慢承认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开诚布公地谈了他们之间的情况。原来小范父母经常不在家,他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疼爱,自小比较内向,不善与同学相处。小虞跟他讲话比较多,慢慢得就熟悉了,然后坠入了爱河。但是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并不影响学习,反而两人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在生活上互相帮助。了解情况之后我再找了男生,他也承认了,并且觉的学校包括老师没有必要制止他们谈恋爱。后来我让他们两个一起坐下来和我聊聊……

自那次谈话以后,我时常对他们表示关心,让他们多以学业为重,并联系了父母,让他们对子女多点关心和爱护。女生后来主动联系我并告诉我他们已经分开了,其实他们早恋的原因就在于性格都内向,又同病相怜,缺少关爱。抓住这些根本原因后,我在平时给了他们更多的关心,他们只要学习表现一有进步,我就大力表扬,父母也能很好的配合,也给了孩子加倍的关怀。于是,他们认识到了老师与父母的良苦用心,并意识到早恋对学习有弊而无一利,他们也渐渐地回到正常的轨道。

篇2:高中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篇3: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包括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 而且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即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已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 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不少的阻碍与问题, 有待于理论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能力不足。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较强的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教师是由“校门”到“校门”, 没有实践经验, 加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教师实践方面的培训, 因而无法有效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思考学习, 导致案例教学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 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 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 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2. 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 积极性不高。

案例教学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要求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 从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积极展开讨论,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开拓思路。但是, 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很深, 已经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高中学习任务繁重, 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或不做准备,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不积极, 课堂气氛较沉闷, 部分学生成为被动的听众, 几次下来, 对案例教学失去热情甚至觉得是一种负担。部分学生尽管课前准备较为充分, 但课堂讨论参与积极性不高, 比较沉默, 被动倾听, 不主动发言, 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 使用的教学案例质量不高, 缺乏适用的、本土化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依托, 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案例内容成为师生的知识、能力、经验、阅历甚至品格共同指向的对象, 正是通过对案例内容的阅读、思考、交流、辩论, 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迪。案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的质量。

目前地理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仅涉及某一章节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 跨知识点、跨章节、跨课程的综合性案例较少。单一知识点案例很少存在讨论、辩论、争论的空间, 甚至仅根据案例所处的章节无须思考就能得出确定的答案, 这类案例仅能起到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论、规则的作用。另外, 目前, 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是国外案例。运用国外的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国外案例的内涵, 无法与本国的实际情况有效联系。从使用自编的本土案例的情况看, 普遍反映质量不高, 且与实际应用相脱离, 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案例的编写, 编写者缺乏第一手材料的收集, 没有长期扎根基层的实际经验, 实战不足导致编写出来的案例无法反映最新的动态, 保证内容的鲜活性。所有这些都使学生丧失参与案例学习的兴趣, 导致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二、改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1. 采取多种途径,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地理教师要多学习、研究国内地理案例教学法方面的论文, 多参与案例教学理论研讨、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活动。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多听课、多请教、多思考、多总结, 尽快找到适合所任教的课程和学生特点的案例教学程序、步骤, 运用于教学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地理教师要迅速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备课力求充分, 做好专业知识、教学手段、教学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之后, 才能进入课堂讨论阶段。在课堂讨论中要明确学生的认知和角色, 并为其营造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争论的氛围,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及主要观点进行总结与评价。并且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中的活泼与秩序、激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 防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的情形, 避免在案例教学中唱独角戏, 或者不能接受学生不同意见, 一味强调教师个人的权威。课后及时总结, 不求多, 力求质量, 循序渐进。

2. 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 以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 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 另一方面对懒于参加案例讨论的学生, 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调动其积极性, 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 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可采用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采用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 诱发其讨论兴趣。可采用“头脑风暴法”的形式, 让学生兴奋起来, 另外, 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通过采用勇于发言者给予的平时成绩高等手段, 让学生感到压力, 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 还可采取小组对抗赛、辩论赛来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3. 要精选案例, 并尽可能自编紧扣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案例。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地理案例。教师应当通过案例书籍、网络、报刊、电视节目等途径特别关注地理案例, 时时注意、处处留心, 保持敏感, 发现好的案例立刻记录出处, 以备寻找、整理。但是, 考虑到地理教师收集案例的能力、精力, 适合地理课程案例教学使用的现成案例毕竟数量有限, 因此, 改编、自编案例就成为更高效的方法。

比之于寻找、收集现成案例, 改编、自编案例创造性更强, 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更高。改编案例是以一个或几个现成案例为基础和原型, 根据自己的需要, 重新设计案情, 删除、增加、调整、组合案情, 重新设计问题。自编案例难度较大, 不是所有教师都能自己编出高水平案例, 只能量力而行。

选编案例的基本要求是:案例结论的非显而易见性, 案件结论的争议性, 案例内容的现实性等, 使选编的案例更切合学生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但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会逐渐发展成熟, 不仅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且会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 .

[2]嘉玛.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中华读书报, 2003, (8) .

[3]周义.谈谈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用与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6, (5) .

[4]罗剑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探讨.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 .

篇4:高中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关键词:问题;问题解决;自主学习;情境;建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习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成为当下教育科研的重要话题,那么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又该何去何从呢?笔者也翻阅了不少文献,也在实践中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发现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模式非常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现就该模式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施展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主要凸显两个方面: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该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1. 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主有意义建构知识的过程,明确指出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应该是教师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探究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建构或丰富知识.

我们提出来的“问题解决”、“自主学习”非常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观点.

(2)“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是布鲁姆教授在其广泛实验和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性教学,结论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学习前所规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只要我们能够给所教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内部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小.

笔者认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提出了教师指导性、启发性作用的重要性,那么在中国当前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避免两极分化,促进全体学生均获得有效发展呢?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不失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3)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高中数学知识学习分为两个水平:其一,现有发展水平,这是学生能独立完成问题的水平;其二是最近发展区(潜在发展水平),这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完成问题的水平. 根据该理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分工就明朗化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努力帮助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出发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实现发展水平的不断上移.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问题的设置就是我们教师认真分析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后设置的有效问题,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认识水平、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多重提升.

2. 学习模式的特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组织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长期实践经验表明,该学习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抛出了问题,而没有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最终解决的结果,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去自主探究、與他人合作学习,符合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2)能够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应用原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创新、尝试、顿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建构的知识结构是灵活的,是可添加和随时优化的,与知识体系不断丰盈同步发展的还有学生高层次的思维.

(3)这是一种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生的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对于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恰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出彩点,即学生能自主学习解决的问题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起课堂上合作解决,有助于提升高中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教学案例与评析

1. 案例呈现: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是高中数学较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但是也较为抽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具体的问题,暴露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定义.

导入性问题:请自主画出下列几个函数的图象.

(1)y=2x+1;

(2)y=-x3;

(3)y=x2-2x+1

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画函数图象. (这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接着,继续抛出观察思考性问题:请你观察自己所画的图象,想一想函数值的变化和自变量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了节约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可以把学生分为3大组进行观察,保证观察结果的独立性)

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观察图象思考问题等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然后让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问题解决成果.

学生1:我发现y=2x+1图象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也在增大.

学生2:我发现y=-x3图象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却在减小.

学生3:我发现y=x2-2x+1的图象中,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其函数值有的地方增大,但是有的地方却在减小.

不同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学生自然会去验证其汇报的正确性,大大缩减了自主学习时间,但是规律还没有总结出来,怎么办?到底有什么规律呢?学生都想知道,此时师生一起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两名词,新的问题自然生成.

生成性问题:上面3个函数属于哪一类呢?

学生的思维再次带上了路,并很快得到了y=2x+1为增函数,y=-x3为减函数的结论. 但是y=x2-2x+1这个函数怎么办呢?此时需要我们教师适当的点拨,笔者设置了如下点拨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合作学习.

点拨性问题:y=x2-2x+1在整个定义域上既有增加的部分又有减小的部分,如何定义增函数、减函数,才能既合理又能把这种情况也包含进去昵?

该问题无疑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笔者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生初步得到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后,笔者再帮助学生梳理出完整准确的定义.

2. 案例点评

从整个概念学习的过程来看,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并且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之中,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而且对它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事实上后来到了单元复习学生完成习题的质量也说明了学生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好.

3. 几点反思

通过长期地类似于上述案例的实践,笔者也在反思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总结有如下两点.

(1)核心问题要大胆放手

教师将核心问题提出以及解决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核心问题,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解决该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均有较大发展.

(2)关键环节要及时引导

由于高中数学有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一定的运算能力要求,如果全部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或是解决问题出现了误区时必然在教学效果、效率以及在有限时间内促进学生最大发展等方面大打折扣,怎么办?笔者认为在我们虽然不能完全采用讲授式教学,但是当学生解决问题出现困难,或核心问题不能自主发现和解决时,我们教师应该果断地出手,用追加问题和进行点拨的方式予以引导,和学生一起解决核心问题、建构概念.

篇5:高中生心理问题案例报告

李某,男,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约1.7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父母均为大专毕业。家庭美好和睦,现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李某有一个幸福而美好的家庭,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均担任各自单位的干部,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从李某出生起,其爷爷、奶奶就和李某一家住在一起,一家人相处得很融洽,这培养了李某善良的性格。李某10岁时(小学3年级)爷爷去世,后来奶奶也过世。父母对李某要求一直较为严格,从小教育他做人要有出息,李某学习成绩也不错,并且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干部。但他父亲因在工作中不太顺利,并被同事利用,常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社会不公平,向儿子灌输“人们之间总是勾心斗角,不可轻易相信别人。”这对李某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总是觉得人和人之间没有真情实感,只是相互利用,甚至都是权钱交易,他认为班里同学不理解他,没有人听他的倾诉。

李某原来在班上学习成绩中上等,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从高一下半学期起,李某感觉很苦恼,常常寝食不安,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原来,李某与小云从高一起就是同学,两人非常要好,经常在一起做作业,无话不谈。但高一下半学期时两人因为一点小事友谊破裂,从此很少说话,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而李某又非常希望小云做好朋友,他曾经试着与小云说话,而小云反应冷漠。李某为此非常苦恼,常常精神恍惚,茶饭不思,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将来没希望。

进入高中二年级后,李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与小云的关系未能改善,与班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不如以前。目前,又面临文理科分班,李某想学理科班,担心小云选择文科班,今后不能与小云在一起。因此,对学习更加缺乏信心。

二、初诊主诉:

李某走进诊室时,神情沮丧,目光忧郁,表情痛苦。自述:“将近半年来,经常感到苦恼,没有兴趣学习,看书看不下去,吃不香睡不好,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我喜欢一个女生,本来我两关系挺好。但因为一点小事我们友谊破裂,其实我只是想与她做好朋友,不知道她喜欢不喜欢我”。

三、观察与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很少交流,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可总是拿着书本发呆,问他什么也不说,再多问,就显得有些烦躁了。老师反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与班上同学有些疏远,与老师、同学说话较少。作业也不如以前,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心理测验结果:

1、《韦氏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16。

2、《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验结果:总分128分,其中焦虑因子(anxiety)超过3分;抑郁因子(depression)超过2分。

3、《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在因素I—敏感性和因素O—忧虑性两项中得分稍高。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个人感情受挫,情绪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学习成绩下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重症精神病。

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早恋引发情感问题和情绪不良(抑郁倾向)。

2、学习适应不良。

3、人际交往不良(异性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社交缺乏自信,有社会退缩行为。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不良情绪:消除早恋苦恼的困扰,学会处理感情问题;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改善求助者当前的人际关系。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协助其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达到自信、自控,习得有序健康地人生发展。

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案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情感受挫引发的社会交往行为不良,无论是与异性交往(早恋行为)还是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良、学习成绩的下降,都是因为其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情感问题所直接导致的。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成熟的时期,许多问题他们还似懂非懂。有时执着任性,有时盲目效仿。这时需要老师、家长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和痛苦。现在,早恋现象在中学生中较为普遍,早恋引发的问题也是困扰高中生的普遍问题。他们往往把同学间的好感,与男女之间的感情等同起来,或者单相思,自寻苦恼,烦躁不安;或者信誓旦旦,追求浪漫,每天把大部分时间耗费掉,影响学习,影响健康成长。现在的社会环境、传媒、网络等因素,一方面他们性早熟,希望获得异性的好感;另一方面,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不能正确认识感情。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再加上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老师、同学等社会因素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忌讳态度使求助者产生抑郁情绪。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治,求助者将会陷入情感的深渊而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及个性成长问题。

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严重的程度,还有他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

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

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

咨询时间:每周1次,没次60分钟

心理测验:《韦氏智力测验》

《SCL—90》

《16PF》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2009年09月21日

目的:

1)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

4)探寻求助者的咨询目的和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请求助者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的意愿;

3)确定咨询目标;

4)对求助者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5)布置咨询作业:

a.求助者回忆与小云在一起时的所思所想。目的是让求助者理清思路:到底想与小云做什么样的朋友?

b.建议求助者注意观察小云的言行举止,目的是判断小云是否想与求助者成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好朋友。

第2次2009年10月28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确定求助者智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

3)缓解求助者因感情困扰产生的抑郁情绪。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认知行为治疗

过程:

1)作业反馈: 经回忆自己仍然认为只是想与小云做好朋友,没有想到与她谈恋爱;但从小云的行为举止看:她待自己与她对其他同学没有什么不同,小云把全部经精力放在了学习上。

2)做WAIS-RC;SCL—90和16PF测验,了解求助者成长经历,有无重大事件。

3)将测验结果反馈求助者本人,做进一步问题分析,让求助者认识到:学习成绩下降并非智力有问题,主要从学习策略和方法上下工夫。

4)与求助者初步探讨情感问题,缓解求助者的不当情绪;

5)布置咨询作业:

a.可否与小云直接面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了解对方的想法,找出差异,加强人际沟通。

b.想一想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找到真实的自我。

第3次2009年11月4日

目的:

1)学会合理评价自己;

2)提高对情感的认识和合理控制;

3)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明确自己今后所学科别。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

过程:

1)反馈作业:与小云面谈后,认为她已默许和她做朋友,情绪已好转;但是,对自我的评价不高,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

2)进一步分析其学习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引导他合理评价与小云的关系;

3)从《16PF》结果出发,引导求助者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优点,理性地认识困扰自己的“与小云交往问题”以及学习分科问题。

4)布置咨询作业:

a.设想自己将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想做什么职业?

b.收集班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找出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

第4次 2009年11月11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探讨发展人际关系;

3)增强求助者的自信心。

方法:

会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已对自己今后所学科目做出合理选择,而且与小云不在同一个班;收集到许多同学们的正面评价,人际关系初步改善。

2)肯定求助者的自我成长,进一步了解求助者对待感情的真实想法,鼓励他增强独立

处理问题的能力。

3)同求助者共同探讨与同学交往的方式方法,以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4)再一次对求助者进行《SCL—90》测验。

5)布置咨询作业:

a.收集同学真诚待他的事例。

b.尝试以同样真诚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同学,每周帮助班上同学、老师做一件事情。第5次 2009年11月18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控制,努力学习;

3)制定行为目标,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客观评价:

从第4次咨询时所做的《SCL—90》测验结果看,得分已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其抑郁情绪已得到缓解。

2、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

“我想感情不能一相情愿,应该知道那些应该忘掉,那些应该珍藏”;“同学们都很关心我,我们交往没有障碍”;“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上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我都会试着自己去解决”。“最近孩子回家有说有笑了,学习成绩也提高到原有水平”。

3、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消除了早恋带来的困扰,改善了不良情绪;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篇6:高中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

1.实用性、本土化的案例匮乏

在目前的地理教材中,缺乏跨课程、跨章节、跨知识点的综合性案例,而比较常见的却是针对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的单一案例,而知识点单一的案例又缺乏争论和辩论的空间,所以,这些案例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时,目前课本上运用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案例转变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很难把国外的案例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所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即使是一些本土化的案例,也存在着与现实生活脱节、质量不高的`现象。

2.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弱、积极性不高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学生课堂上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对课堂案例教学不感兴趣,比较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有: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单一的学生评价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做练习题等能够快速提升成绩的学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参与热情不高,此外,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应和比较习惯,一旦采取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方式,学生就会觉得不适应。

3.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弱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和艺术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常年在学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往往忽视对在职教师的实践培训,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开展经典案例的思考、判断、学习和研究,最终影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提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水平的对策

1.紧扣教学内容,探索和搜集本土化的案例

探索和搜集本土化的案例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博览群书,还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要有一颗善于发现本土化案例的眼睛。但是,因为地理教师平时还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地理教师在收集案例的时间和精力

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限制。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搜寻本土化的地理案例的同时,还要善于自编、改编案例,来满足日常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需求。

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参与意识

学生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处于关键的地位。针对学生案例教学适应能力和参与意识不强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处理:一是教师要想尽办法改变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错误认识和落后观念,向他们介绍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摸清每个学生的特点、想法以及需求,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从而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二是教育部门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把提高自己的案例教学水平作为努力的方向,要多参与案例教学的比赛、观摩以及理论研讨活动,并且平时多研究和学习国内经典的地理案例,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要主动地向有经验的、案例教学能力强的老师学习,借鉴和总结他们良好的案例教学方法,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虽然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毕竟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还不成熟,需要一线的地理教师不断积累经验,勇于创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细节问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发

挥教师的主导性,使地理教学富有启发性和生动性,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对知识举一反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学尧。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157)。

[2]罗剑平。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探讨[J]。政史地教学研究,(68)。

[3]谢本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J]。江苏教师,2011(50)。

篇7:高中学生厌学教育案例

当小磊敲门进来时,本节课已经上了一大半,我明显感觉到他情绪有点低落。课后了解到他按时到了学校,可在校门外徘徊了很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还没来得及给他父母打电话,他母亲已经急切地找到我,说小磊近来很反常,都不想上学,希望我能帮他我很吃惊,小磊学习一直都很努力,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而且身材高大,喜欢打篮球,球技也好,在学校还小有名气,况且都高三了,怎么会不想上学?下午放学后我找他到办公室。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心智成长阶段,理当把握住求学的大好时机,何况当今又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像小磊这样由于学习挫败感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占主要。他们为了获得成功感的满足,有的着迷于网络游戏并一发不可收拾,希望在虚拟世界里找回了失去的自尊和自信。有的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小磊在学习中的不如意,在篮球场上得到了满足,他俨然成了同伴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面对现实,父母的期望,社会对文化课成绩的认同感,他又会变的无奈和失落,渐渐的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即使努力学习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从而产生“习得性失助感”,结果学习动机越来越弱,篮球欲望越来越强,导致不想读书,产生了专打篮球的念头。

个案处理

小磊走进办公室时,戒备心很重。为了卸掉他的“防护装置”,我采取了迂回战术。“听说你们最近与三一班打了一场比赛,战绩怎么样?”(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他的眼睛开始闪亮起来,“赢得有点悬,比分一直都是不相上下,离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比分都还是42:42,在最后的30秒我投进了关键的一球。”说到这里,他兴奋的脸都有点微红。(直接切入学生的兴奋点)我也情绪激动起来,兴奋地说:“不错吗,乔丹第二。”(使其情绪和谐起来)“老师,您怎么知道我的外号?”他吃惊的两眼圆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注他)

我只是神秘地一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话锋一转:“听说你有不想读书的念头?我一直觉得你打篮球是高手,在学习方面也很有潜力,并且你也一直很努力,不是吗?”

他缓缓地将头低了下去,表情显的很痛苦。“老师,您不觉得我很失败吗?”“你是指学习上吗?”我很平静地问。(乘胜追击,寻找问题的关键)“是的。”他回答的很简短。

我表情严肃地说:“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一定在想,我在学习上已经很努力啦,可为什么总上不去了,是这样的吗?”

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我觉得我学习没有希望了,我想专门训练打球,我想当球星,像乔丹一样。”“你如何看待打球与学习?”我接着问。(我没有正面接他的话题,而是继续提问,试图揭开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想法)

他若有所思地回答到:“我也知道学习很重要,妈妈常常告诉我要读书才有出息。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是老师眼中的优生,可不知为什么,上初中后我的成绩总不能拨尖,不管怎么学,我都学不好,我没有读书的天分,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说到这里,他再一次低下了头)

片刻的沉思后,他猛地抬起头:“而打球就不同啦,我特有感觉。”

到目前为止,问题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他不想读书的根本原因在于,进高中后,小学、初中成绩优秀的他,成绩开始下降,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成绩下降让他很没面子,他内心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而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渐渐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暗示,认为自己没有读书的天分,而在球场上是主角,常常得到是掌声,赞扬声,于是渐渐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暗示效果。由于最近的几次测试,屡屡失败,更强化了他的失败感。于是有了不想读书、专业打球的念头。而事实上他内心深处是不想放弃学业的。

针对小磊的这种情况,首先要让他重新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期望目标,保持良好的心态。作为小磊的物理老师,从物理学科入手,我给他分析了在物理学科上自身存在的潜力,并结合他讲述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给他介绍了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此时,天色渐晚,我给他留了家庭作业,回去按科学的方法复习所学的物理,复习好后再来找我,我单独给他考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并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及信任,于是信心倍增)

接下来,我将情况告诉了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再发动各科教师给了小磊特殊的关注。我也和小磊的家长面谈了一次,分析了小磊的情况,家长表示不再给他施加过大的压力,并树立正确的期望值。一周后,小磊信心十足地找到我,告诉我他已经复习好啦,在这张试卷中他得了100分。客观地说这张试卷相对简单一些,另外加上他自身专注的复习,考高分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就是这次高分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用小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上初中后我从来就没有考过这么体面的分数,原来我还是能行。”加上来自各科老师的关注与鼓励,小磊各科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再也不说不读书的事啦。今年中考,小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市的重点高中。

案例反思

本案例首先通过与小磊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让他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这次成功使他产生了愉快的体验,激起他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十次规劝或教导都有力的多。

其次,通过与小磊班主任的沟通,为他争取到了其他科任教师的更多关注,使他重新找回了在学习上的自尊和自信。让他失落的心境和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慰藉,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篇8: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应用案例分析

一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问题教学,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 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 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基础, 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设置问题和教学情境时, 要把握好所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 找准切入点, 最大程度地实现所设置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让学生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探究。

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知识”时, 我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教材的主要内容, 设置了以下问题情境:在奥运会铁人三项的游泳项目比赛中, 运动员要横跨某个区域到达对岸, 某个运动员在静水中的游行速度是5km/h, 比赛中水流速度是4km/h, 向学生提问, 假如运动员想要径直的游到对岸, 那么他实际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游行的速度又是多少;若要使自己游行的距离最短, 垂直的到达对岸, 那么运动员该朝着哪个方向出发, 在游行中他的实际速度是多少。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置, 将教材中的平面向量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们对知识能够有形象具体的理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数学问题,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利用典型问题, 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

高中数学知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的集中反映, 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利用典型的数学问题, 能更好地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服务。所以, 在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 要选择一些涉及内容广、覆盖知识点较多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让学生们运用目前所掌握的知识, 自主地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并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进行向量知识应用的教学过程中, 将各个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连接,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在直角△ABC中, 已知BC的长度为a, ∠CBA为90°, 假如PQ的长度为2a, 并且B为线段PQ的中点时, 那么当PQ与BC的夹角为多少度时, BP·CQ有最大值, 最大值为多少。让学生自由结组, 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 从而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相关知识点, 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再让同学们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将问题进行有效的连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 其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每个大问题都是由多个小问题组成的, 通过这种问题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 要为问题的提出设置有效的情境,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关的问题链, 进行有效的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对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如在进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使用目前掌握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这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然后展开等式的左边, 让学生对其进行配方, 求得方程的解。

四总结

以上是本人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分析。研究得还不够充分,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总之,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问题教学法, 还需更多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职前教师概率课程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安徽师范大学专业】安徽师范大学招生网站-安徽师范大学分数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