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024-05-18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精选8篇)

篇1: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内容提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陶冶人文之美,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凸现人文关怀,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召唤人文内蕴,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翼双飞,使教材的人文之美与学生的思想之美辉映成章。

〔关键词〕:挖掘教材之美关注思想之美体会内涵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阅读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还应该是人文性的体现。”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发现新课程教材的编排是煞费苦心,独具匠心的,从低年级的儿歌童话,到高年级的文言文、散文等无不体现出了它的人文情怀,渗透着浓厚的情感因素。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饱满的激情,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陶冶人文之美,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凸现人文关怀,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召唤人文内蕴,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翼双飞,使教材的人文之美与学生的思想之美辉映成章。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之美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有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有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黄继光》;或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妈妈的爱》、《妈妈的帐单》;有反映诚实守信、助认为乐品质的,如《小珊迪》、《穷人》等作品无不闪烁着人文之光。

针对这些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于课文的意境,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和深情并茂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意境,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文《妈妈的帐单》,教师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在对彼得和妈妈的帐单

比较后,明白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都0芬尼,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教师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它本身就栖居着烂漫和诗意,作者情意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着真挚的情感去体会语言文字,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处处流淌着感情,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二、关注学生的思想之美

小学生纯洁无瑕。从人文的维度上讲,保护好这一群群的小天使,以他们为本,授受知识,开启智慧,训育身心,润泽与点化人生的境界,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轨迹上健康成长,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顾名思义,首先要把学生当一个“人”来看,尊重其人格和发展的权利,并给予充分的信任。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规范化的、单一的、一致化的课堂传授,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并发展人性,以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健康的人格。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是一个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历程。学生的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烙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该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

在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师:小鹿的玫瑰白栽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你们说没白栽,我要说白栽了。我还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因为小鹿既没有看到花的美,也没有闻到花的香,甚至连玫瑰是什么颜色的都不知道,所以我说他白栽了。

(生沉默)

师:想说服老师吗?(想)请你到5~8自然段里去找一找。(生读,找,画)

师:你找到“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理由了吗?

生1: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

生2:小鹿是没有看到玫瑰,可是黄莺看到了。

生3:黄莺看到了还唱歌了。

生4:玫瑰花激起了黄莺唱歌的想法。

生5:不是,是玫瑰花让黄莺有了唱歌的兴趣。

师:说得好。盛开的美丽的玫瑰花让黄莺快乐了,有了唱歌的兴趣。继续说

生6:微风闻到了玫瑰花的香气,成了“玫瑰香风”

生7:微风把香气带到了森林,大伙儿都闻到了

师:成了“玫瑰香风”的微风高兴吗?(高兴)闻到花香的大伙儿高兴吗?(高兴)

师:哦,小鹿虽然没看到玫瑰,可他栽的玫瑰却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板书:给大家带来了快乐)给别人带来快乐是最大的快乐。所以,小鹿的玫瑰(师望着学生,生接着说:没有白栽)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这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走向。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才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三、重视语言训练,体会人文内涵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的综合。语言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才能是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听”与“读”是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对外在信息、知识、文化等的吸收,是内敛的指向人内心的思维过程,是自我精神生活逐渐丰厚与升华的过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开阔的阅读视野与倾听、容纳一切声音的博大情怀。教师应多为他们提供、创造多来源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充分地倾听与阅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立足“以人为本”理念。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开列书目,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个性化,也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品位和趣味(校刊每期都作推荐介绍)。学生透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赏析,形成自己的文化感、历史感、生命意识以及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深切关注,超越纯工具性的学习,感受作品背后的历史底蕴与精神文化,鼓励学生写随笔、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将阅读内化为理解,感悟历史人物所显示的传统美德,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一位位普通人物的内在的精神品质。通过对《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希腊神话等文学名著的解读,对冰心、艾青、泰戈尔等文化名人警语的引用,折射文化审美,回归语文教育的本义,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现自我。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让我们真正扬起语文教学的“人文”风帆,带领学生徜徉“人文”的海洋,领略那崇高的精神境界。

篇2: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作为教学重心,突出强调其工具性,对人文性重视不够。

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本文简称“新课标”) 修订的最大亮点就是确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重视人文教育,强调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等方面做出阐述,提出具体要求。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人文性教育,必须准确领悟新课标在小学阶段设计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文性教育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创设人文情境,使用人文方法,体现人文关怀,并通过人文性的有效教学评价,从而在促进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挖掘教材资源,提升人文素养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落实人文性教育的优质资源,应充分挖掘利用。

其资源有显性的,如文本自身的内容、课本插图等;也有隐性的,它隐藏在文本中,其积极的思想内涵,需要教师去挖掘、把握。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层或背后,甚至对文本进行拓展与创新,让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感悟文本的内涵与价值,以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例如,在闽教版第七册Unit 7 Thanksgiving Part A教学时,大多数学生对“感恩节”的理解都停留在吃火鸡、吃大餐这一“表层”上。

针对这一现象,更针对在家庭中备受溺爱、自私、不愿分享的部分学生,笔者在教学时对文本进行了拓展,播放了感恩节来历的视频,组织学生讨论:在英国的移民挨饿受冻的那个冬天,是谁伸出了援手?第二年的秋天,英国移民是怎么庆祝丰收的?他们为什么要邀请别人来参加?通过对感恩节来历的视频展示,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单词Thanksgiving、turkey和句子They had a big family dinner. 更收获了单词和句型后面的语言文化――学会帮助别人,学会给予,学会感恩。

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利用教材的人文性教育资源,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如闽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材story time中有一个关于三只小猪的故事,在学习了这个故事后,可以乘机提出一个问题:Who’s your favorite?Why?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分角色为自己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将深刻意识到偷懒是个很不好的习惯。

在闽教版第七册小学英语的第一课Olympic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奥运会以及奥运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尊重竞争对手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教学the Spring Festivals时,可以通过中外重要节日的对比,引导学生关注中外文化异同,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人文情境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运用多媒体手段,特别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课件,集声、形、色、光于一体,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这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

通过创设有效的人文学习情境,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声音和充足的信息,突出形象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活学习内因,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件乐事。

譬如在教学闽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 4 Mother’s Day Part A时,可以通过优化PPT的设计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

笔者在课前预先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照(平时学生与母亲的生活合影、母亲料理家务的照片等),以《世上只有妈妈好》作为背景音乐,制作成课件。

在课堂上展示这些照片和视频时,会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本节课的语言输出环节,笔者继续

利用这些相片做成“爱心墙”的课件,提出问题: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mother?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母亲不是只在母亲节为母亲做些什么,而要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学生浓浓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Unit 4 Mother’s Day Part B教学中,笔者利用上一课时的教学点Sally will give her mother a surprise.导入新课后,在PPT中用动漫呈现一个问题:Is Sally a good kid? 学生对这个问题有点愕然,似乎觉得这个问题与本课主题Mother’s Day无关。

通过课文学习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Sally 和她的弟弟妹妹在母亲节前许诺要为妈妈做些事情,现在她和她的弟弟妹妹都实现她们的诺言了,虽然他们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事情,但是他们能说到做到,所以Sally,Ben and Kate are good kids.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小学毕业班”里,大家似乎都默认了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是good kids,而那些一向各科成绩不是很优异的孩子,一直很压抑,此时我看到他们的眼睛瞬间亮堂起来了。

三、力求“评”而有“价”,体现人文关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形成性评价机制的运用,忽略了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的教育评价理念。

要落实人文性教育,必须运用灵活有效的评价,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促进每一位同学,在获得集体荣誉时,也获得个人的进步。

这样,在教学中人文关怀得以彰显。

笔者曾选定一个试验班,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灵活有趣的分组评价。

譬如,在学习天气时,用raindrop(雨滴)作为礼物送给学生以进行加分,看哪组获得最多的raindrops;在学习四季时,把学生分成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四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季节是最美的。

但不久发现,以下情形凸显:每一组积极发言的仅限于几个学生;第一组第一桌单独坐的那个孩子是一天到晚坐不住的人,他的书包都是扔在地上,课桌椅对他来说只是摆设;第三组最后一桌单独坐的那个孩子是一动不动的孩子,天天趴在桌子上,什么作业都不做,甚至经常不带课本。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改进了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具体做法是:每一组均有集体积分和个人积分,把个人的表现(比如作业是否完成、是否带课本、上课是否遵守纪律...)记入小组积分,获胜组的每一位成员也可以在组长那里得到相应的加分;课堂上因为个人的表现被扣分的,组长要扣掉其相应的个人积分;课堂上表现突出为本组争光的,组长可以给其个人加上相应的积分;对主动帮助同学学习、改进不良习惯的,教师给予特别加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很有成效。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好人文性教育,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固体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固体物理》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固体物理学侧重于用微观结构和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特别是量子物理的规律来解释宏观的物质性质, 是联结微观原子和宏观世界的桥梁。目前, 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在《固体物理》课程中重点讲授晶体的结构、晶体的结合力与结合能、晶体中的热振动、晶体中的缺陷、金属电子论与能带理论。通过对《固体物理》的学习, 可帮助学生建立关于固体性质较完整的基础理论, 为后续课程如《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微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的学习打下基础, 并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固体物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为了对相关概念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须从基本物理概念出发, 联系固体的实际情况, 应用简化的物理模型, 经大段的推导后才能获得所需结论。此过程对于喜欢实用化内容的工科学生来说, 却显得有些枯燥。但从另一方面考虑, 固体物理是近100年才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相关理论的诞生, 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而且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这些历史背景介绍给学生, 对于提高上课效果、增强课堂吸引力、扩展学生知识面、引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是十分有利的。本人在《固体物理》的长期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一些人文教育内容, 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现举两例如下。

一、X射线衍射

在晶体结构一章中, 会涉及X射线衍射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 X射线的发现可被认为是现代物理的开端。1895年11月8日, 时任德国维尔兹堡大学校长的伦琴在阴极射线的研究中, 意外地发现了距阴极射线管一米外的荧光屏上闪耀着荧光。经过深入研究, 伦琴确认了一种新的射线的产生, 这就是X射线。1895年12月22日, 他邀请夫人来到实验室, 用夫人的手拍下了第一张人手X射线照片, 照片中清晰地显示出了戴着戒指的手的骨骼。伦琴于1895年12月28日向德国维尔兹堡物理和医学学会递交了第一篇研究通讯《论一种新射线》。由于X射线在医疗和金属探伤等领域的重大应用价值, 吸引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相关的研究竞相开展。伦琴的卓越成果使他获得了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般来说, 从科学史的角度, 关于X射线的历史知识至此可告一段落, 但是, 由于1895年这个年份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 同年, 天津大学的前身、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宣告成立。由于1895年的特殊性, 在《固体物理》的教学中我对相关做了介绍:

1895年3月,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李鸿章在中国甲午战争战败后, 受命前往日本的马关参加议和。在谈判过程中, 李鸿章被日本浪人用枪所伤, 其左颊中弹, 伤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所幸的是子弹虽然留在了颅内, 但没有危及性命。李鸿章经急救后身体并无大碍, 且其当时已有73岁高龄, 所以未采用手术取出弹头。1895年4月17日, 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消息传至国内, 朝野激愤, 深感兴学救国, 刻不容缓。北洋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先生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也感到“自强首在储才, 储才必先兴学”[2], 在其上任津海关道后就开始筹备办学, 并奏请朝廷设立一所新式学堂, 光绪皇帝准旨。10月2日, 天津创办了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第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同年底, 伦琴发现了X射线, 用X射线检察身体成为可能。1896年6月, 李鸿章应邀访问德国, 德政府建议他到医院拍X光检查身体, 李鸿章欣然接受这一建议。李鸿章亲眼目睹了X光片所显示的颅骨影像与弹头所在, 感到十分稀奇, 特称之为“照骨术”。李鸿章因此也成为拍X光片检查身体的第一名中国人。

1895年,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大学建校、X射线的发现这几件事最终以李鸿章为线索串了起来。这段历史的介绍, 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科技的落后以及国力的孱弱。北洋大学的建立仅仅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而欧洲高等学府已经发现了X射线。这段历史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增强学习动力, 明确前进的方向。

二、固体比热

固体存在比热这一性质。对比热的讨论会涉及两个模型: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爱因斯创造性地将量子力学的观点引入对固体比热的讨论中, 初步解释了固体比热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但由于模型过于简化, 固体比热与温度的关系最终由德拜完成。通过对比热认识过程的介绍, 可以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科学大师的思考方式, 增强对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早在18世纪初, 人们对固体比热就有了初步认识。苏格兰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J.布莱克发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上升到相同温度所需的热量不同, 从而提出了比热的概念。1819年法国科学家P.L.杜隆和A.T.珀替测定了许多单质的比热之后, 发现大部分固态单质的比热与原子量的乘积几乎相等, 并据此提出了杜隆-珀替定律, 认为1摩尔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相等, 也就是摩尔比热相等, 均为6卡/ (摩尔·℃) 左右。这个结果后来通过经典物理的能量均分原理做出了解释。然而, 有些物质如硼、铍、金刚石的摩尔比热却远低于6卡/ (摩尔·℃) 。1872年, 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韦伯经过仔细实验, 发现在高温 (约1300℃) 时, 金刚石的摩尔比热竟达到了6卡/ (摩尔·℃) , 正是杜隆-珀替定律的标准结果。以此类推, 室温下摩尔比热接近正常值的物质在低温下应偏离杜隆-珀替定律, 这引起了人们研究物质比热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兴趣。韦伯的发现为许多低温下测量比热的实验所验证。温度越低, 比热越小, 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但该结果长期得不到理论解释。在人们开展固体比热与温度相关性研究的时候, 爱因斯坦恰好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学习物理学 (1896~1900) , 爱因斯坦听过韦伯的课, 并在韦伯的实验室工作过, 韦伯的研究成果自然受到了他的重视。1900年, 普朗克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思想, 认为能量的辐射是以能量子为基本单位的。这一思想给了爱因斯坦很大启发。1906年, 爱因斯坦将量子力学的思想引入到晶格振动的讨论中, 并假定每一振动自由度的振子作为线性振子具有平均能量, 而不是简单地应用能量均分原理。同时, 为了能够简化, 爱因斯坦假设晶格的3N个振动的频率均相等。爱因斯坦模型由于创造性地将量子论引入了比热的讨论, 对固体比热与温度的关系做出了相对正确的解释。但是, 爱因斯坦模型在低温下与实验并不完全相符, 相对于实验结果, 爱因斯坦模型中固体比热以更快的速度趋近于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德拜将理论进一步发展, 引入了频率分布函数的概念, 最终成功地解释了低温下固体比热是按温度的三次方规律趋近于0的实验规律。

从固体比热的实验测定到杜隆-珀替定律被提出, 从韦伯发现固体比热的温度效应到人们开展低温下固体比热的测量, 从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学观点到爱因斯坦将其引入到固体比热, 从爱因斯坦模型的低温失效到德拜模型的完全成功, 这一系列的发展可以给学生以很大的启迪:科学的任何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理论到实践, 从实践再到理论, 这个过程可能要经过多次反复。在此过程中, 需要具备开放性的思维, 只有不断地汲取他人的经验, 多思考、多创新, 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由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使得物理类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在物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适当地介绍某项理论的发现过程, 以及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 或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无疑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摘要:在理论性较强的物理类课程中讲授一些人文历史知识, 可达到提高上课效果、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创新思考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在《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 所讲授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学史及人文知识的两个案例。

关键词:固体物理,课堂教学,人文,历史

参考文献

[1]韦丹.固体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理念教育

物理学知识的发展是人类文化活动整体的一部分,以知识形式存在的物理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精神产品。虽然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是客观的,但对物理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描述以及对物理理论的构建却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具有深刻的人文特征。物理科学从产生到发展,一刻也没有脱离社会的影响。反过来,物理科学也一直对社会发生作用。这就使物理学知识不仅具有科学理论的育人功能,还具有更为深刻的人文理念教育功能。因此,物理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人文化改造。对受教育者来说,物理学的人文理念教育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受教育者的世界观

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诞生的经典物理,是在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并以西方文化的逻辑化传统和实验验证思想取代了纯粹的思辨之后才建立起来的。从此以后的物理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它总是与人类的思想观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使物理科学理论不可避免地体现某种自然观、社会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另外,就物理科学本身来讲,它具有鲜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征,它总是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从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905年,爱因斯坦在否定了牛顿形而上学的、机械的、绝对的时空观的基础上,创立了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要接受相对论,就要建立起新的、辩证的时空观,就要在认识论上有大的突破。从1927年到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以爱因斯坦、薛定谔为代表的一批物理学家与玻恩、海森伯、玻尔等人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大论战。这场论战与其说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学术争论,不如说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交锋。论战的内容极为丰富,触及到现代物理学基础及有关哲学理论的精髓,对现代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课题,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探索余地。虽然到目前还尚无定论,但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由此可见,物理学不仅能影响人的自然观,也能影响人的世界观。

二、影响受教育者的精神面貌

人们认为,在科学内部存在着自我发展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正是人类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思想的集中表现。这些科学品质已成为科学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物理科学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品质因素,而且可以经过物理教育内化到受教育者的身心之中。物理学知识的传播,可以使所有享受物理学知识的人,通过认识物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历史上,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较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杨氏干涉实验和菲涅耳衍射实验证明波动说的正确性。麦克斯韦提出光的电磁本性及赫兹通过实验证明电磁波的存在。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圆满解释光电效应,最后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统一起来,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使受教育者了解物理学先驱的探索历程,感受物理大师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出物理奥秘的快感和激动,认识大师探索科学道路上所经历的艰难和曲折,缅怀大师的功绩,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获得单纯的知识灌输中得不到的才能。同时也扩展了知识面,陶冶了情操。

三、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物理学家的形象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因而物理教学有时会注重科学的物性而忽略了科学的人性,也就是说物理教学“见物不见人”。这种忽视科学家正确形象的教育将导致受教育者不再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不再关心道德和艺术,而做一个对世事不闻不问、对人类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只在某一狭隘领域当熟练工匠的人。实际上,真正的科学家不仅能够增加人类的自然知识,而且还在传播一种在思想上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传播一种在人类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和宽容精神,这是最富有人性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物理学史的渗透使受教育者理解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爱国情怀,体会科学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熟悉科学家定性、定量的思维方式,了解科学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促进受教育者历史地、客观地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创新,促进受教育者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形成对真善美的辨别力和积极追求的热情,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使自己的心智得到和谐发展,激发内心潜能,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因此,物理教学要使受教育者与物理学家零距离接触,走进物理学家的精神世界。科学家的光辉言行、高尚品格以及丰富的个性都会给受教育者以深刻的影响。

四、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审美情趣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描述狄拉克的学术风格时,更是用了唐代诗人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说明狄拉克传神的学术风格和他的量子理论极高的美学价值。物理科学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美。我们可以从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描述和物理理论的构建等方面来体验物理科学的美。在物理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奇异的晶体结构和形状、美丽的彩虹、色彩斑斓的干涉和衍射条纹、规律性的振动、神奇的激光、奇妙的光谱等;在物理规律的表述方面,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方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机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等,也使我们深刻地感受物质世界相互联系之美妙;在物理理论的构建方面,凡是读过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人,无不为他严谨而精巧的数学论证和简单优美的数学方程所倾倒。另外,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方程的简洁优雅、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深邃精辟、霍金宇宙学理论的博大精深等,更使我们体会人类对美的追求。在物理思想与数学表达的结合上,我们也能享受一种精妙、奇巧的美。

“美是真理的光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与表现形式的简单、对称、和谐统一是互为表里的。美学的直觉和高超的审美鉴赏力,引导科学家去叩开科学真理的大门。所以物理学家费恩曼指出:“干物理得有鉴赏力。”所谓鉴赏力,就是那种善于从真善美的统一中敏锐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创造性发现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知识的讲授,引导受教育者去认识自然界质朴的统一,认识科学理论内在的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科学鉴赏力。要结合各个基本规律的表述,揭示自然过程的统一、和谐以及科学规律的简单性,结合各种能量转化的过程,展示自然过程的联系网络和自然过程的统一性等,这些都会使受教育者得到科学美的熏陶,受到科学与艺术相互沟通的启迪,提高学生的科学鉴赏力与创造力。

五、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荡涤着腐朽的宗教、神学和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特别是由它引起的一次次工业革命显示着科学的巨大力量,使科学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使科学成为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思维的重要手段。然而,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不全都如此美好。当人们看到极端功利地使用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不得不重新审视对科学技术价值的认识,形成新的科学价值观。物理科学促进了内燃机效率的提高,也由此造成了废气与噪声的污染。现在,电子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迅速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物理科学再一次显示着它的物质创造力量。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有不少少年儿童沉醉于电子游戏当中,也有不少“电脑黑客”在窃取机密或者制造“病毒”,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恐慌。在物理学知识日益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中时,人们逐渐认识了科学发展的两面性特点,并由此规范科学活动和行为。对受教育者来说,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在一定规范内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才能将其所学造福于人类,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因此,在物理教育中体现物理学知识的双重教育功能,是当前物理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对物理教学方法进行人文化改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应该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深刻检讨,

应该结合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科学思想和物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进行物理教育,使受教育者了解物理科学的成长与整个科学及社会发展相伴随的关系。只有把物理学知识的传播放在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历史背景当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文化的内涵,才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

2.物理教育应该形成一个开放的物理教育体系,传播物理学知识不应局限于课堂,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接受物理学知识。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知识的物质成果,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体验物理学知识的价值,使受教育者能够认识到,物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理学院)

篇5:大学物理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物理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本文就大学物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作用以及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作 者:李自华 LI Zi-hua 作者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8(1)分类号:G642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篇6: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识。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形势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要完成这些新的教育任务,实现新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下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在七年级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文教育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生活准则,它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最终形成关注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二、人文教育的历史根源

人文教育提出的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学统治对人性的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人是机器”的观念泯灭人的个性,否定人的情感和精神。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2次世界大战、核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更加让人产生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甚至西方一些思想家进行反思后写下《西方的没落》等非常尖锐化、悲观化的论断。为什么在实现了物质富有之后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和心灵的空虚,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接踵而来: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大为减退,等等?鉴于此,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许多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三、人文教育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1、、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历史,从而更好的感悟人生

强调贴近生活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以生活为出发点,从对今天生活的感受出发,提出理解昨天历史的要求,这是从今日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因此真有鲜明的感性特征和生动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中国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为了让他们通过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历史,第一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跟他们说:“你们以前虽然没有上过历史课,但你们已经知道不少历史知识,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同学们觉得很奇怪,但有些同学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有的同学说从社会上学来的,也有的同学说从电视上看到的。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知道的历史人物有哪些?看谁说得最多?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一串长长的名字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之后,我再次提问他们: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吗?有些同学说历史是昨天,是过去的事情;有些同学说历史是长城,是故宫;也有同学说历史是博物馆,是老古董;各种不同的答案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通过这些问题情景的创设,不但使历史在他们心目中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最主要是充分尊重了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最后我还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向老人寻找历史(采访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并作记录)。后来同学们把寻找到的历史拿到班上进行交流,他们从中发现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今天的生活处处都有历史的痕迹。教会他们从生活中感受历史,是为了让他们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为他们创造美丽人生提供丰厚的精神财富。

2、把教学内容个性化、情感化,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民族人文发达的历史,在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多彩的经验,是生活在当今的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建设当代的精神文明,营造适合人格完善的生活环境,不能不从中国古代史汲取营养。例如:学到尧舜禹的“禅让”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都有高尚的品质,你们最喜欢哪一位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选择,有的同学说喜欢尧生活俭朴克已爱民,有的同学说喜欢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这时候我还引导他们说:“如果你们班的班干部能够象舜那样以身作则,那么你们班的班风会怎么样?”让同学们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师生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明白到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打开中国古代史的新教材令人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从文字到图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只要教师带着爱心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去挖掘利用,会享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今天下午刚好学到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讲完了几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之后,我就对他们说:“刚才我们学习了百家争鸣下面你们也来一次百家争鸣好吗?”说完马上引导他们分组讨论:在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当中有那些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呢?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派几位小组长说出他们组的结果。我还结合他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当一名班干部说到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时,我对其他同学说:“那是班长对你们提出的愿望,你们理解吗?”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但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也是一次形象、生动的人格教育。

3、、把现代科技与人类优秀文化相结合,营造充满时代气息的人文教育氛围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组合。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历史教学也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现代教育手段,让更多的师生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我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例如,学完了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后,我制作了一个课件把本学期所学过的主要历史人物展出在电脑屏幕上,并设计了活动的主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一个群英会,如果请你们从中选一个历史人物来参加这个盛会,你会请谁呢?为什么?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了,从自己的个性心里出发进行自由的情感体验。有的同学请唐太宗,因为他是一个很英明的君主,也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有的同学请武则天,因为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的同学请成吉思汗,因为他是一代天骄;还有其他同学不同的选择。这种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去感受历史文化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把丰厚的优秀文化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到一个个模糊的历史人物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充满灵性的面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受到教育。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对于每一位新教材的实践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一种前所末有的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互相交流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会闯出一条全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篇7: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集中外文化传播和交流为一体的领域,不应只为语言知识#技能或等级考试而教学,同时也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它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寓人文素质教育于高职英语教学之中,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高职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有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了人文素质教育。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我们应在实践中!设法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力争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地进行,并不断提高和完善渗透的手段和方法,真正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8: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合理选择人文教育素材, 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

任何学科教育中, 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它们, 合理应用.例如物理学史在教学中为广大同行们引用, 但多数只看重了它的趣味性, 而忽视了它的思想性.其实历史上每一位有名的大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人文素质和人格魅力.因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 我们要善于从这类素材中发掘其中真、善、美的内涵, 用它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另外, 课本后的阅读材料也是很好的素材.多数阅读材料都是介绍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阅读材料,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了解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关心社会的意识.有的阅读材料本身介绍的就是很好的人文知识.

二、追求真, 善, 美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体味物理学中的和谐美

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真实性的反映;善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美的感受.科学的本质就是真, 善, 美的统一.反映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但是, 自然界是统一的, 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存的联系, 这种内存联系将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又和谐地统一起来, 进而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例如: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 将天体运动与地面物体运动的理论统一起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提示了力、热、电磁、光和化学等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统一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既统一了物质世界的质量和能量, 又用非常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未知量之间稳定、均衡的比例关系, 显得十分优美.实施物理审美教学, 就是要结合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 向学生展示物理教材的结构美、物理方法的应用美、物理规律的内存美.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 使广大中学生提高境界、和谐关系、陶冶心灵、开发智能、活泼气氛、增强情趣, 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塑造健全人格.

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内课外民族精神教育的各种资源, 构建各种教育载体,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有机、有序、有效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具体结合教材内容, 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些优秀科学家.如:北宋时期发现磁偏角的沈括;发明地震仪的明代科学家张衡.再如解放后,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 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 冲破敌对势力的层层阻扰, 回归祖国大陆的一大批科学家, 如竺可桢、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等.一生奉献给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在介绍近代物理学发展史时, 还可介绍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作出卓越贡献、荣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人的事迹,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励学生树立要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从物理考试改革着手,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改革物理考试唯知识的做法, 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 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 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 如下面几道试题:

1.大城市中建盖一些高楼, 用玻璃做墙, 由于太阳光发生_____, 使附近的住户受较强的光照射不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 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 (光污染) .

本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公元前300多年, 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 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前, 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 16世纪末, 伽俐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和轻狂, 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 伽利略登上斜塔, 一手拿着一个10磅的铁球, 一手拿着一个1磅铁球, 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 两球同时落下, 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 阅读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 根据你的感受, 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 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作中中考试题, 堪称考试改革的先锋.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 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关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

上一篇:真实人生简静如水下一篇:我爱我的班集体《我为集体添光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