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22-09-12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以及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可以用唯物主义观点来指导教学, 用科学研究熏陶学生, 帮助学生揭露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来面目, 对学生深刻认识物理现象, 正确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规律,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物理学结论来源于它特有的科学方法, 形成了特有的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物理学作为一门以观察, 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搞好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是赋予物理教学新的教学理念,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现实问题。

1 爱国主义教育

在传授物理知识过程中介绍中华民族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科学技术成就, 使物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物理学的发展, 如古代的《墨经》、《梦溪笔谈》、《齐民要术》、《考工记》、《天工开物》等著作中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 在当时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北宋年间, 宋军以火药为动力火箭给金军以很大杀伤力。最早发明多级火箭的也是我们中国人, 明代《武备志》就有二级火箭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是举不胜举。回音壁, 地动仪, 小孔成像、色散等的论述, 无不闪耀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对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指, 英国学者培根认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学派, 没有一颗星星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如叶企孙测得普朗克恒量;吴有训用实验证实了康普顿效应;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法国发现了铀核三分烈和四分裂现象, 并对三分裂的机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开辟了核裂变研究的新领域, 被约里奥·居里誉为“一代科研人员中最优秀的代表。四十年代, 他俩又毅然放弃了外国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返回了祖国, 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振道由于对K介子衰变中不符合宇称守恒规律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结论, 引起了物理界的震惊和承认, 从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美籍华人丁肇中由于发现了“J粒子”而荣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他们都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通过这些实例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 促使学生认真钻研物理, 决心勇攀科学高峰, 为国争光。

2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的结构, 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遵循辩证法的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并用客观规律可认知和可利用。物理学研究的对象, 大到宇宙星体, 小到原子和基本粒子以及引力场、电场、磁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都处在永不停止的运动中。通过向学生演示草球在库仑力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的实验, 用细铁粉显示磁场线等, 引导学生从直观现象出发通过类比联想, 使学生坚信场的物质性, 并掌握认识场这种特殊物质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机械运动、扩散运动和布朗运动, 并通过天然放射性现象及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等内容的分析, 促使学生建立起物质是在不停的运动, 并且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认知的观点。通过牛顿运动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的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到许多定律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 而且可用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这种发展变化, 首先表现为量的变化, 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 就会引起事物质的飞跃, 又转化为新的量变, 开始了新的矛盾发展史, 如在水的固、液、气三态变化,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电磁波谱等内容中, 都是物理学中量变到质变这一辩证法则生动的例证。没有一定的量变, 就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 量变中有质变, 质变中有量变, 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必然结果。

物质世界充满着对立统一, 这些对立性和统一性互相矛盾、相互转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促进事物的发展, 决定事物的运动规律。如运动学中的“运动和静止”, 分子运动论中的“引力和斥力”, 电磁学中的“电场和磁场”, 原子物理中的“裂变和聚变”等。这些物理现象和规律, 都是物质世界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例如, 在“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的教学时, 要有意识的渗透内、外因的辨证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外力 (外因) 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 (内因) 成正比。这样不仅使学生弄清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因果关系, 以及内、外因的辨证关系, 而且加深了对运动涵义的理解, 在“导体与绝缘体”、“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共振”、“共鸣”、“电谐振”等内容的教学中, 也可以进行内外因辨证关系的阐述。

3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怀疑的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只有具有了质疑能力的学生才会有创新意识, 才能培养出创新能力, 物理学中几乎每一个重大的发现都表明, 创造性思维活动起始于对困难和问题的认识, 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开展的, 善于提出问题, 总是从对事物、现象或已有的理论的怀疑开始的。众所周知, 在爱因斯坦之前, 旁加莱已经走到相对论的大门口, 只是未能摆脱绝对时空的束缚, 才没有最终迈入相对论的门槛, 正是由于爱因斯坦抛开了“绝对运动”和“静止以太”的观念, 并深刻的审查了“同时论”概念的物理学根据, 才创建了狭义相对论, 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巨大变革, 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表现欲和成就欲, 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和书本, 大胆地对教材、教师、学生的不同意见提出个人看法的品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后继有人, 国家兴亡的大事。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物理学有素质教育的内容, 不断地探索、实施、创新、总结,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培养目标。

摘要:本文根据物理学中的不同内容, 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物理学,素质教育

上一篇:骨不连的临床治疗分析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