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科学教育中应适当渗透人文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初中物理教育不能局限于向学生简单传授物理学知识和试验技能,更应立足于育人,着眼于人文精神与思想道德的培养。而这恰恰是传统物理学科教育的短板。结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着重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与途径,以供实践与研究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体现时代特点的新课程培养目标,专门提到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所谓科学素养是指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理性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它具体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四个层面的内容;而人文素养主要指人文知识、社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传统教学论认为,科学素养较多地与自然领域的学科相关联,而人文素养较多地与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学科相关联.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任何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义的,任何不能达到这种结果的教材连教育意义也没有”.因此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能够而且应该统一起来的,不仅社会学科和艺术学科富含着科学与人文的因素,而且自然学科也是科学和人文素养培育的宝贵资源.下面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谈点笔者的浅见拙识,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1 物理知识与人文知识是相互渗透、和谐统一的

物理学是一门即物说理的自然科学,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这说明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古诗词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日常生活的谚语都蕴涵丰富的物理知识或者与物理原理、规律契合.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垂钓小儿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的上联表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同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产生了听觉;“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是因为下雨前天气闷热,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蜻蜓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其翅膀上,蜻蜓就无法飞高;“缸穿裙,大雨淋”、“霜前冷、雪后寒”等谚语也都符合物态变化的知识和吸放热的规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三“人”除本人外,一“人”是由于光的反射成像,另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的人影;“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平面镜成像和分子的热运动;“秤砣虽小压千斤”遵循杠杆原理F1l1=F2l2;“潭清疑水浅”暗合光的折射初步规律等等,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若把一些重点、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概括成具有人文气息的“顺口溜”,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例如:学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时分别归纳成“四要一不两看清,快速试触选量程”和“四要一可两看清,快速试触选量程”,引导学生有比较、有甄别地加以掌握;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时,总结成“一上一下串入路,下P之间通电流”(指下方所选的接线柱与滑片P之间的电阻丝上有电流通过);学习只用一种电表(A或V)借助阻值已知的电阻器Rx如何测量未知电阻R0的阻值时,我给学生概括为“给V串联两电阻,给A并联两电阻”;讲解家庭电路中由于某处接触不良易引发火灾时,我给学生小结为“时通时断頻冒火,立即断电袪灾祸”.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广大同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见仁见智地总结出更好的口诀,笔者不再赘述.

2 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尤其是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二是“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不断激励他进行新的探究.例如,在讲授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雨后的月夜,走在有积水的泥泞路面上,迎着月光走,专挑暗处踩,背着月光走,专拣亮处踩,这样就不会滑倒摔伤;学习蒸发吸热时,联系吃早餐时刚出笼的包子是很烫的,如果用手蘸一下水,再用湿手拿包子就不觉得烫了,在讲解用电常识时,可补充介绍小孩子在变压器旁玩耍而被电击的事故,钓鱼者在高压线下垂钓因鱼竿不慎触及高压线而被电击的惨景,没接地线的洗衣机或冰箱外壳漏电而致人伤亡的悲剧等,再教育学生要恪守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警惕原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就记忆犹新了.

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能力的社会,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只有那些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才.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地把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社会实践,以社会实践带动学习.例如:在讲解“声现象”时,可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噪声现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上书当地噪声严重的企业,对其提出自己的整改建议;在学习“光现象”后可引导学生到校外广泛了解光污染及其治理措施,还可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通过这类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物理学中的科学知识蕴涵着严谨、求实、崇尚真理、自由探索等丰富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同样也是人文精神所倡导的.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从来都不是缺乏价值追求和丰满人性的人,例如:曾于1903年和1911年两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居里夫人,其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过程是在及其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的爱国情操也是享誉全球的,她把自己发现并提取的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她还把所获得奖金扣除少部分偿还因科学研究而欠下的外债,其余大部分捐献给了几个科学团体以资助他们的科研工作,她的这种爱心善举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是永远为世人称颂的.再如: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能生磁”,在此后的十一年里法拉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通过实验实现了“磁生电”的愿望,并带动了发电机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法拉第被誉为十九世纪电磁领域中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同样为后人称道的是他淡薄名利的价值观念,他拒绝了制造商的高价聘请,谢绝了众人推举他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提名和维多利亚女王准备授予他的爵位,终身以平民身份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工作,他的这种安于清贫、乐于献身实验科学的精神堪称后世楷模.

目前的中学生多为九零后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因此学生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束手无策或退缩,这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要通过物理教学,用上述鲜活的事例以及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爱国奉献和乐善好施的人文精神.

作者:胡北昌

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论文 篇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科学教育中应适当渗透人文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初中物理教育不能局限于向学生简单传授物理学知识和试验技能,更应立足于育人,着眼于人文精神与思想道德的培养。而这恰恰是传统物理学科教育的短板。结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着重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与途径,以供实践与研究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传统物理学科教育比较重视对物理知识的传授与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对物理学科蕴含的人文价值发掘不够,割裂了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因此,学生难以充分体会物理学发展史中的人性之美,在出了校门之后,也难以充分运用所学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行的今天,新课改日益深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渗透并融入人文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结合人教版物理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可行。

一、利用物理学知识来渗透人文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知识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值得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发掘并应用。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便是物理学。从电磁场、引力场的客观存在可以阐述场的物质性,从物态变化可以阐述量变质变作用的哲理,从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可以深化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多样性的理解。在讲到这些地方时,教师可以适当延伸知识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来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中蕴含的哲学法则的理解,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辩证思维考虑问题,进而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观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传授学科知识与培养实验能力,更应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的人文因素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学习同他人和谐相处的优良品质,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观。

比如,在教学“声学”时,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乐音”“噪音”的差别及对他人的影响,让学生从自我做起提高个人修养,避免成为他人的“噪声源”。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小调查活动,了解居民区常见噪声来源及对居民的危害,鼓励学生思考降低噪音污染的方法并宣传推广。学完“电磁波”后,可以鼓励学生研究身边存在的电磁污染情况,了解电磁污染的成因及影响;学完“电路知识”后,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电能节约的有效方法,为创建节约型社会添砖加瓦。总之,要鼓励学生全面认识科学的作用,树立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观念,培养历史责任感与道德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3.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美感

物理学中蕴含的美学原理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物理中的科学之美,对学生养成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物理学认为,物理学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及原子学等多个丰富多彩的分支,各个分支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结构之美。物理模型的表现简单明了,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表达准确简练,这些体现了科学的简洁之美。光学试验中的五彩缤纷,电学试验中的新奇巧妙,无不显现出科学的自然之美。而物像对称、引力斥力、运动静止、反射折射还有电磁光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等,都体现出了物理理论的对称与统一之美。在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多用审美眼光来引导学生感知美的意境,接受美学的熏陶与感染。这样,学生将物理课堂作为美的象征去探讨与追求,不会再普遍赶到枯燥与乏味。

4.培养学生端正的科学态度与坚持真理的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重要原理、重大发现都是借助实践与认识的相互推动来提出与发展的。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端正的科学态度与对真理的坚持精神。要求他们务实设计实验方案,严谨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习惯。

5.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物理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科间渗透来融合人文素养教育。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光线现象,“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力学原理等等。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魅力時,也能更为深刻地感知到自然与科学的内在关联。利用这些人文因素,不仅能增加授课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能大大提高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物理史来渗透人文教育

在物理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富有教育及启发意义的人文教育素材,值得教师认真挖掘。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在讲到相关章节时,可以适当延伸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灿烂的科学成就,比如,四大发明、石拱桥、回音壁等等,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物理史中还有许多淡泊名利、矢志报国的生动事例,比如,三钱、邓稼先、居里夫人等感人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前辈物理学家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操,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2.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协作精神

物理史中有很多前辈物理学家矢志不移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试用了七千种材料、发明蓄电池做了五万次实验,法拉第在前人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案发现电磁感应原理。而现代科学发展的难度与规模更是今非昔比,科学探索更需要知难而进、通力协作。教学中可以用物理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与通力协作的团队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与科学过程的理解

物理学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物理基本规律也是在不停地探索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通过嵌入介绍物理史,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试验方法的探索并非像教材上那样规整、完全,而是有着艰难的发现与整理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来考察已经了解与掌握了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唯物史观的科学认识,强化对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应当渗透人文教育。通过在物理学知识与物理史的传授过程中,适当延伸并拓展,就可以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目的,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程鸿

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论文 篇3:

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摘 要:教育要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要通过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初中物理教育不能局限于向学生简单传授物理学知识和试验技能,更应立足于育人,着眼于人文精神与思想道德的培养。而这恰恰是传统物理学科教育的短板。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着重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与途径,以供实践与研究参考。

一、利用物理史来渗透人文教育

在物理学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富有教育及启发意义的人文教育素材,值得教师认真挖掘。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在讲到相关章节时,可以适当延伸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灿烂的科学成就,比如,四大发明、石拱桥、回音壁等等,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物理史中还有许多淡泊名利、矢志报国的生动事例,比如,三钱、邓稼先、居里夫人等感人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前辈物理学家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操,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2.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协作精神

物理史中有很多前辈物理学家矢志不移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试用了七千种材料、发明蓄电池做了五万次实验,法拉第在前人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案发现电磁感应原理。而现代科学发展的难度与规模更是今非昔比,科学探索更需要知难而进、通力协作。教学中可以用物理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与通力协作的团队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与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与科学过程的理解

物理学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物理基本规律也是在不停地探索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通过嵌入介绍物理史,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试验方法的探索并非像教材上那样规整、完全,而是有着艰难的发现与整理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来考察已经了解与掌握了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唯物史观的科学认识,强化对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的理解。 好的阐释作用。

二、更新教学观念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学观念。在中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不只是人文学科的任务,任何学科都要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要提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水平,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真正认识到在理科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做到以科学教育为基础渗透人文教育,并以人文教育为导向,推进科学教育的实施,实现二者相得益彰,进一步推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改革。

三、发掘教育资源

教师在解决了教学观念问题后,就要努力挖掘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各栏目中关于科技成果、物理发展史等方面的资料介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材料。如“长征二号火箭载着神舟5号载人航天器直入云霄”、“我国秦山核电站”等图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介绍我国在科技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要充分挖掘与运用这类素材,有机渗透人文教育。如在“能量与能源”中,广泛收集各种数据,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现状,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有利于培养节约能源的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关注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思考如何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让学生了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人类,又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道理。初步让学生懂得科学能否造福于人类,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道理。

四、加强实验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力抓好实验教学,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实验能力、发展科学素养、促进知识深化。抓好实验教学,也是落实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理性,就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问题,追求真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实验过程学习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方法;主动获取和巩固科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和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些良好的态度和精神的培养,就是当前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物理实验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提升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水平,必须大力抓好实验教学。这不仅是抓好物理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升人文教育水平的重要要求。

五、利用物理教材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康、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意识

在现在的物理教材中,图片精美、语言生动、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浓厚的趣味性。如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用诗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均令人自豪。在讲授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授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自己所在社会群体保持稳定性所必须的。

总之,我们物理教师应加强人文学习,优化和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知识结构,以人文的视角引领学生的物理学习,使教育更趋向于人性化,更关注人生意义和价值本身。

作者:尤龙海

上一篇:国外金融监管改革思考论文下一篇:农村精神养老公共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