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2024-05-04

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共6篇)

篇1: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求谏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2、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介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 1 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借助注释自读第一段

辩证看待: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四、自学第二段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

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五、朗读一、二段并翻译句子

1、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六、学习三至六段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第五段: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

第六段: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七、作业

1、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篇2: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经典 感悟先贤――读...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读《<论语>十则》

北京丰台二中

李婷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在这个多少有些浮躁的时代,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娱乐,而是严肃;缺少的不是对超女快男的关注和膜拜,而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畏和仰视;缺少的不是对韩流的趋之若鹜,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读经典正是对他们灵魂的洗礼,所以高中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的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是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研读方法才能从中受益。因此,我这节课定位在研读方法上。《论语》语录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具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但是作为一部著作它又的确是有它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所以《<论语>十则》比较适合小专题式教学模式:寻找每一则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专题的统领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在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加上他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七则《论语》,因此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并不算困难。但是对《< 论语>十则》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选修课应该注重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所以如何将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对孔门师徒的思想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是选修课应该考虑的问题。

综合以上考虑,本节课的 教学目的有两个: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别是: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补充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定

根据重、难点的设定,制定教学方法如下: 1.学生阅读《<论语>十则》 2.围绕注释,进行探讨

3.回顾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4.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教案

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

――读《<论语>十则》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借助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技术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

二进入新课

研读“学”

研读“志”

三布置作业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论语>十则》字词的疏通,对十则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孔子,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主张与追求在有生之年未能经世致用,斗转星移,世人还在叹惋,年复一年;他的智慧与思想却超越了时空,时至今日,后人仍在学习,孜孜不倦?? 没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不似《孟子》的犀利雄辩,《论语》呈现给我们的是语约义丰的只言片语,是耐人寻味的人生哲学。

本节课我们将运用一些方法对《<论语>十则》进行深入的研读,以此来认识真实的孔子,来汲取人生的智慧。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认为《十则》的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预想:“治学”、“修身”、“立志”。

(一)治学

师:哪几则和“治学”有关?

师:读完这三则,请同学们思考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好学之人?

预想:

1、这个人首先是一个君子。

2、这个人对吃住没有太多的要求。

3、他得勤快地做事,说话要谨慎。

4、他主动地靠近那些有道德的人来修正自己的言行。师:我注意到你说这个人做事要(),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预想:课下另一注释。

师: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仅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专家也有不同的注解。大家看看专家对“敏”的不同解释,请同学们出声读。

幻灯:

做事勤勉,说话慎重。(《<论语>今读》)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论语>新解》)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论语>译著》)

师:归纳一下专家注释代表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敏是勤勉,第二种认为是敏疾,第三种认为勤劳,敏捷二者兼有。

师:现在请前后四个同学一起探讨一下,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某某同学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对“敏”的理解多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试试从文本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预想:慎。师:从慎怎么推?

预:慎和敏相对,它们意思相反。慎是慎重的意思,敏就是敏捷。

师:方法非常巧妙,从慎来反推敏。慎是慎重的意思这一点没有分歧,慎重是说人做事的态度,那么敏捷和勤快哪个是说做事态度的呢? 预想:勤快。

文化经典距离我们时间久远,阅读时难免遇到理解障碍,专家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由于注家太多分歧在所难免,这时候需要我们认真辨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辨析注释时,我们可以利用文言文的特点来获得正确的认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发现,一句话往往前后关照,互为解释,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以文解文。

师:现在我们明确了一个不讲究吃住,多做事,少说话,见贤思齐的君子是好学之人。

师:如果用三好学生“德智体”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符合哪一项?

预想:德。

师:看来第一则中所说的好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好学是不一样的,它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好德”。好学即好德,在这里学的内容就是道德实践,好学就是注重品德修养、道德实践。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则中“学”的内涵,在初中我们学过《论语》中的这样两则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比较第一则中的“学”与这两则中的“学”内涵是否一致。

预想:通过比较发现第一则中的“学”和这两则中的“学”是不一样的,第一则中的学是道德实践,这两则中的“学”是学习书本知识,它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意思相近。

师:孔门弟子除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有进行各种道德方面的实践,哪种学是孔子所强调的呢? 预想:道德实践

师:这是大家的猜测,这个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在看看《论语》中的相关论述。幻灯:自己出声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师: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与书本知识相比较,孔子更强调道德实践。

借助补充材料,通过知识的勾连和前后参照,我们对学的认识更深入了。

师:以上所探讨的孔子的治学思想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二)立志

师:除了“治学”,十则还谈到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立志”和“修身”。师:十则中哪一则是谈立志的。预想:第四则。

师:请大家齐读第四则。师:请一位同学翻译第四则。

师:你的解释与课下注释一致,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会接受课下注释,现在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解释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哪个更好。幻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得到关怀。(课下注释)(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们安逸,朋友使他们相互信任,少年人使他们得到关怀。预想:第二种好。

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它们的句式结构相同。如果第一个之指代老者,第三个之指代少者,第二个之应该指代的是朋友。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文解文,相同句式的句子我们可以利用对应关系以文解文。

师:请大家以四人为一组,回顾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立足文本,结合补充材料,研读“志”。完成探究材料上的思考题。

1.第四则中子路的志与孔子的志有何异同? 2.结合材料一和《侍坐》谈谈,孔子的志指什么?

材料二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思考题:

1、孔子之志和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2、《论语》中的“志”指的是什么,给出你的结论。师:孔子之志与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预想:子路之志和孔子之志都是将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幸福为着眼点。

师:子路之志与孔子之志的不同点在哪里?

预想:子路之志是他个人修身的目标而孔子之志涉及到了对老人、朋友、晚辈是他的社会理想。

师:大家认为孔子之志是他的社会理想,能不能用补充材料来印证你们的观点?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下曾点的志向,曾点的志向也就是孔子之志。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多找几位同学读,同学评判谁读得好。师:谈谈你在朗读时的感受。预想:身心非常愉悦,悠然自得。

师:你设想一下这样一幅图景应该出现在一个怎样的社会? 预想:应该出现在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

师: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孔子之志完整地呈现出来?请同学们组织一下语言,将你的答案写在探究材料上。

预想:孔子之志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安定祥和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妻离子散,没有颠沛流离,没有饥寒交迫,每个人都能闲适淡然地游玩歌咏,享受明媚的春色,无论他是老者还是少者都可以在太平盛世惬意地生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多么远大的志向。孔子之志让我们看到得是古代先贤的博大胸襟与济世情怀。

师:孔子的志向是一种社会理想,学生的志向主要是个人修身的目标和自己在政治方面的理想,你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预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服务的。提高道德修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安民,而且也正是在济世安民的事业中才能成就圆满的道德人格。

师:第四则中老师和学生的的志向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知识武装自己,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尽己所能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师:对“志”的研读我们同样立足于文本,甄别注释,结合材料前后勾联。

《<论语>十则》中论及最多的是修身,而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仁,仁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是对孔子“天下归仁”思想的生动诠释。请同学们在课下研读第九则,深入理解“仁“的内涵。

结束语:在世界日益关注儒家文化的今天,对其进行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运用今天的方法继续你对<<论语>>的研读,继续你与先哲的对话。

学生朗读

理解概括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方法总结

方法总结

问题归纳

温故知新

个性解读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小组探讨 合作交流

温故知新

问题归纳

个性解读

板书设计

辨析注解 以文解文

借助材料 前后参照

治学

敏捷

勤快 道德实践文献知识立志

篇3: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但中国文化经典卷帙浩繁,学习难度大。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设置为选修课。为了保证课程开展的高效、实用,教与学的策略都应进行深入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大量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也应紧密结合课程实际、课程特点和学生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学习策略上的研究,主要指课程开展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批判继承经典中的思想精华。

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对文化经典的精读与略读的关系,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的关系,课内阅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的关系,个性阅读与吸纳借鉴他人观点的关系,以及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异观点的辩证分析等。

这些方面的研究,落实在操作层面,就是最终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下,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

1.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学习平台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阅读障碍,以及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拓展学习。

2.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在教师的引领下,促进学生间学习成果的交流,并对文章或论著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解读。

3.批判探究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文章或论著进行辩证的批判性阅读。既尊重古人观点,又为之注入时代内涵;既尊重专家的分析理解,又要鼓励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慎重提出个人看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倡学习途径上多元化,学习形式上灵活化,注重精思、感悟、批判、探究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

1.学习途径上,提倡多元化。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借助专家论著、讲座、网络资源、影视改编剧等各渠道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来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而开拓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如“百家讲坛”)来接触了解文化经典,愿意在网上与名人大家交流,我们就要多加鼓励,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一些接触名家了解名著的机会。但在借鉴现成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不要被其所左右,不唯师,不唯网,重在自我解读。

2.学习方法上,提倡“读”“背”“思”“写”。对文化经典的学习,我国传统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初入学者,常常是先生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教完一个段落,先生反复领读几遍,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背得烂熟,没有错漏,先生再教新的段落。这样强化背诵的训练成就了许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他们大都是通过饱读诗书和背诵,积累下了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即使今天,我们仍要突出背诵在文化经典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慢慢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一是背诵量有限,二是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在读经典、背诵经典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思考经典的思想精髓并批判探究其现实意义,最后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凝结成诗文。应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针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教师不要回避。这里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点拨和激发,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得不说。提高他们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内化经典的主要过程之一。可以或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或在学习古典诗歌及其理论的基础上自创古体诗。

这样,既重视对经典的“吸纳”,即学生对经典思想的认知、理解与把握;更重视“释放”,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理解,并能对经典思想进行阐发、批判、探究与运用,借鉴经典观点来思考、处理现实问题。

3.在学习形式上,提倡灵活多样。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个人阅读与集体合作阅读相结合;精读原文与泛读相关研究资料相结合;课内研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相结合;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在学习中,可充分开展专题讲座、背诵比赛、辩论赛、自编课本剧展示、学生习作展示等活动。多种教学方式要互动相生,多媒体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通过进一步创新学习模式,以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模式上,有几种实用性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值得向大家推荐。

1.吟诵—临摹—涵泳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原文的读诵,并通过读诵、毛笔书写经典原文的方法来使学生获得对经典作品中语言美的认知,得到美的熏陶,并从中感悟精义,获取知识、文化。

中国经典是古典的书面语言,对它的学习,从古到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倪文锦先生在他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指出:“从字词教学到阅读和写作教学,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都必须发扬。阅读教学,重感悟,故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故强调吟咏;重修养,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确实都是学习经典的真经。

熟读精思,反复吟咏。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是需要读出来的,是只有在读中才能够品味的。王富仁、郑国民老师在《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中也曾指出,古文家讲究“出辞气”,讲究“因声求气”。“古文家的古代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引用朱自清《论朗读》中的主张“小学的国语教学应该废诵重读,兼学吟和说;大中学生也该重读,恢复吟,兼学说”,指出“现代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或许都应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的诵读教育,这样使得语文教育的审美兴味得以保持”。

对文化经典的学习,除了读诵之外,还可通过写来进行。学生书写毛笔字,临摹经典名句,既可传承中华悠久的书法艺术,又可借此默诵经典名句,揣摩经典精义。

如果将诵读与书法临摹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在课堂上的收获将是全面而丰富的。并能逐渐培养以吟诵、书写的形式来涵泳经典的好习惯。

2.精义阐释—批判探究—学以致用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思想的理解,提倡精思、感悟、批判、探究。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文化现象等作出分析和解释,并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质疑论辩,共同提高。同时,引导学生长于借鉴,借助经典的观点、思想来思考、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批判继承经典的能力。这种课型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

学习经典的过程是理解经典的过程,也是质疑经典、运用经典的过程。既与学生自我修身养德相结合,同时也应引导他们借助古圣先哲的思想来思考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这种课型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同一语句不同注解的取舍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经典语义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语句,各家注解不同。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不管赞同哪一家,我们都要让学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可能更是学习的佳境,没有必要做出非此即彼的统一。二是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可能褒贬不一,争论很大,但赞同也好,否定也罢,只要赞同时不虚饰,批判时不偏执,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现实思考,我们就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体悟感知—情境再现课型

该课型是依据学生相对喜欢趣味学习的特点,将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经典段落由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自编自演。自编课本剧,能将经典情景化,将经典中的故事再现出来,将经典中的思想用更通俗可感的形式进行外化表现,从而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使学生更为亲近经典,认识到思想精义本身其实是最朴素的、源于生活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编课本剧时需要求学生精准把握经典内涵,对情节不能随意增删,力求能还原出经典的原汁原味。

以上是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的初步探讨。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经典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将校园里的经典学习与我们整个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相融合,形成学习经典的良好外在环境,以此提高师生学习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促进日常课程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2期。

篇4: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作为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发挥教材的效力,实现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更要注意灵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得益彰之“必修”与“选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的开设上,理论层面的要求很明晰,但不少学校在实施中,开设的选修课则属徒有其表。最终学生手中拿到的是固定的课本,同一班级的学生依然坐在同一教室与同一位教师共同完成选修课的学习。因此,在选修权已由教育行政部门越俎代庖、学习材料相对统一的情况下,作为课程执行者的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在三尺讲台前尽可能地为学生找到一些选择权,[1]教师就要用心考虑如何体现选修课的特点,如何体现出与必修课的不同,如何在选修课程中回应必修,做到融会贯通。

必修是选修的基础和前提,选修是对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比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一文可与必修1中《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教授中既要体现出关联,又要体现出不同。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根据课标中对必修课程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考虑到此篇文章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因此在讲授时教师会介绍《左传》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而针对选修课文《晋灵公不君》,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及学习起点,将学习内容的选择确定权交给学生,因此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阅读心理、阅读积累确定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在整体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比如有的同学把学习重点界定为把握《左传》的精神特点,获得“鉴往知来”的历史智慧;有的同学把重点界定为分析人物形象,在精美文笔中获得艺术享受;有的同学把《晋灵公不君》和课本中《直书》做参照阅读,体会史家秉笔直书、不避强御的“实录”精神。

选修教材中的有些篇目与必修教材中的课文是有一定关联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二者勾连起来,互相印证,互为补充,以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目的。[2]“儒道互补”这一专题的部分篇章,可以与学生晨读诵读的《论语》中部分语段、必修3中庄子《逍遥游》进行比照阅读。在教授《论语十则》时,引导学生联系以前读过的内容,把意义相关的语录放在一起,比如关于学习、关于志向、关于仁等,就某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在教授《老子五章》时,回顾《逍遥游》中庄子道家思想的体现,进一步在学习中深化对道家老庄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思考意识、把握辩证思想,启发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安排教学时,不以一篇文章作为讲解点,而是以一个单元或一个类别为讲解点,这就充分发挥了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的作用,使得学生对必修已学知识有了更高层次的概括性认识和学习能力的升华,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单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上。

二、不可或缺之“选修”与“高考”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是一个庞大的结构,互通互融,难以割裂,必修、选修归根到底都是在“语文”的范畴之内,都是培养语文素养,都是与高考内容有关联的。事实上,选修模块的知识与能力不仅体现在选考板块,也同样渗透在必考板块,不过呈现方式有显性与隐性之别。[3]如今,家长、教师、学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在学习中不可能完全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控制。因此,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上,我们不但要坚持新课程理念,坚持教学规律,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不能完全没有高考的功利因素,实践中适当针对高考,也未为不可。

高考中的选考题主要体现在“鉴赏评价”、“探究”等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要求上,尤其是探究题作为新的题型,必将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考试题型,它使选考题具有鲜活的色彩。探究题作为阅读能力要求的最高层级,也对应了选修模块的模块属性。在选修模块的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发展性素养的培养上,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及探究的能力,同时也可关注高考试题,注重鉴赏和探究能力的训练。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与新课程高考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宁夏、海南高考題中文言文阅读,常涉及史传类文章。教材中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第六单元“家国天下”的内容在教学中可考虑相关内容的强化。如,《晋灵公不君》中引导学生熟悉《左传》的文学笔法,在人物形象和叙事特点方面多加注意,向高考文言语段迁移。“家国天下”中学生会接触《贞观政要》,这是一部被誉为“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的史书,通过《求谏》一文,学生会了解唐朝时的民族政策、文化等,了解贞观风貌,这对辅助课外文言阅读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的学习重点是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精髓,了解中国近代文艺理论,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王国维对“境界”的阐述,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认识,对于学生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体味诗歌意境、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都有很好的启发。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指导学生从《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引用的诗词中选出一二首自己认为最有境界的作品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能对王国维的诗歌理论加以运用,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动学生在高考中更好地把握诗歌鉴赏题。

对该选修模块知识有要求和呈现的,在201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中附加题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答案为经、史、子、集。而在教材中第一单元入门四问即涉及了此方面的知识。可见,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在讲授中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并加以记忆。

三、灵活机动之“单元”与“单元”

在我国,语文教材组织从选文的单篇排列,到将选文组合成若干单元,再由单元组成教材,是母语教材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它的呈现方式和编辑设计都体现了教材编者的良好愿望和理想追求,都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但是从以关注学习者的发展为核心出发,从最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nlc202309032243

1. 精读单元:考虑到选修课课程目标设定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继承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确定几个单元的内容做深度解读,它们是“儒道互补”单元、“修齐治平”单元、“人文心声”单元。如,《人间词话》是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学习时可联系中国古代诗歌,带动学生精读、精思。

2. 略读单元:教材中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第九单元“经世致用”均属于学术理论内容,或讲读书立人,或谈学术思潮,学生简单了解即可,同时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无需深究。对于第八单元“科学之光”则可采取删减篇章的做法,因为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不能在语文课上普及,应该在有限的学时中把精力投入到人文教育上去。

3. 整合单元:进行单元整合就是依据主题、艺术手法或其他标准对教材的某一专题进行调序、删减或补充,以重新组元,既可以是同类文本或反差较大的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阅读赏析,也可以打破原来的单元或专题界限,通过调整顺序,选择相关篇目另行组成单元或专题。[4]在学习第二单元“儒道互补”时可与第四单元的“修齐治平”、与第五单元的“佛理禅趣”结合,由此集中诠释和区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儒、道、佛三种思想,并进行儒道两家的“义利之辨”。《论语》和《大學》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深入探究儒家思想。在单元重组之后,重点将更加突出,内容将更加丰盈,单元的组合实际上是思想的重新组合,若运用得当,必将有助于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强化。不但单元之间内容可以进行调整和整合,对于一篇教材,也可以在必要时采取此种做法,如《人间词话》十则就可以按照“境界说”的论述逻辑顺序展开,讲授时可以调整这十则的顺序,以使解读环环相扣。

此外,教材每一单元中的“相关读物”、“大视野”、“阅读指南”等几个板块的内容,也可灵活处理。可以通过课堂师生研讨、课后学生做批注式阅读、做自主预习等方式来完成。比如第二单元大视野中的《论中国文化》一文、第七单元中《人生的境界》一文都可以让学生做批注阅读,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了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相关读物中,《<百喻经>六则》、《童心说》、《红楼梦评论》可作为重点补充内容,可以安排在课堂中做深入研读探究。

走进新课程,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会有相应的思考和探究。在讲授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这本教材时,经验与反思都将成为有价值的东西。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对教材有了充分地认识和灵活地把握,才能在教学中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才能使学生在经典研读中真正实现优美人格的塑造。

注释:

[1]张秋玲.浅析设计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的差异[J].语文建设,2009,12.

[2]王永祝.把握教材特点 优化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0.

[3]苏盛葵.语文选修模块与高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2.

[4]赵清林.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策略[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0,9.

篇5: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积累常用的文言知识。2.品味《左传》高超的叙事艺术。

3.辩证认识“春秋笔法”这一中国历史撰述原则。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以经典阅读为中心,对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钻研讨论。2.学生自主研读,在教师引导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客观评价“春秋笔法”这一历史记述原则,积极联系实际,掌握研读史书的方法,同时思考经典本身的现代意义。

2.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同时能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精神,获得历史智慧。【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依据课文注释阅读史书的能力,尤其基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对《左传》高超叙事艺术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本单元重点“春秋笔法”这一中国史家撰述原则和表现方式未必理解。【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春秋笔法”的内涵。

学习难点:客观评价“春秋笔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同时能从中体悟中华民族精神,并获得历史智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大致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是一段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历史。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卓著,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创造了晋国霸业。那么,几十年之后,到了晋文公之孙——晋灵公,他还会延续或创造如此的霸业么。不急,学了本课,自有分晓

(二)文学常识简介

1.介绍《春秋》与《左传》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

《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

2.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3.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4.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三)预习检测,自主展示(1)读准字音

胹()蹯()寘()畚()溜()衮()阙()鉏麑()饮()嗾()

獒()(2)解释词义

1.晋灵公不君 2.厚敛以雕墙 3.而观其辟丸也 4.问其故,而患之

5.三进及溜 6.衮职有阙 7.宣子骤谏 8.使鉏麑贼之 9.寝门辟矣 10.坐而假寐

11.晋侯饮赵盾酒 12.公嗾夫獒焉 13.斗且出 14.提弥明死之(3)翻译句子(关键字词、特殊句式、补充主语)1.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2.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4.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4)补充文言文翻译要领

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单音节字变双音节词;

2.关注重要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并补充成分;

3.遇到不会的,把句子放到文中,观察上下语境,找有效信息,加以推测; 4.做到句子完整,通顺。

(四)课后作业

预习课本内容; 并思考我们如何看待“春秋笔法”这种中国历史记叙方法?

第二课时

1.教学导入:

大家请看大屏幕:《春秋》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请同学们进行解释。(乙丑,为古代天干记日,具体指鲁宣公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夷皋也就是晋灵公,为其名。)

《春秋》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仅此而已。但我们看完后会产生一系列疑问:晋灵公、赵盾何许人?赵盾为何弑其君?而《春秋》都再未赘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传》中《晋灵公不君》,解开《春秋经》中的谜团。2.梳理文章

题目为“晋灵公不君”,那么文中晋灵公“不君”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面描写:

1)、“厚敛以雕墙”——表现他的贪婪骄奢。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荒唐变态。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表现晋灵公之凶狠残暴。侧面描写:

1)、士季进谏,晋灵公假装看不见躲起来,等到无可躲时,又抢先主动认错,以堵他人之口——狡猾。

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公嗾夫獒焉”。——不听大臣劝谏,反而想屡次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鉏麑受命刺杀,最终舍生取义触槐而死——昏庸无道。

3)、提弥明机智解救,最终奋勇搏杀——蔑视礼法。

4)、灵辄在赵盾危难关头倒戟相救——不得人心,千夫所指之独夫。3.晋灵公既然不君,那赵盾是否为不臣之人?为什么?

通览文章可以总结赵盾以下事迹:

1)鉏麑行刺时,赵盾盛服将朝——居心恭敬 2)宣子骤谏——忠于职守

3)灵辄倒戟相救——通过侧面印证赵盾的确忠厚为人、体恤下情 4)董狐直书,赵盾虽然“为法受戒”,尊重史官的记载——尊于礼法

总结:赵盾能够敬职、敬上、敬下、敬礼 可见赵盾绝不仅不是不臣,更是良臣。

3.既然如此,而事实上晋灵公不行君道,同时又是赵穿弑君,那为何史官董狐要让赵盾背负弑君之名?

(——通过认真研读课文最后一段,从中找出相关答案)

董狐认为赵盾身为经过正卿,掌管晋国军政大权,同时为赵氏宗族长,身上有双重责任,在未逃出国境前作为臣子应该履行身上护佑的责任,听说晋灵公被弑杀就往回返,同时还不讨伐赵穿。赵盾未尽其职责,所以赵盾为不臣之臣,故需背负弑君之名。

三、激趣设疑、洞悉主旨.1.经过孔子编订的《春秋》保留了史官董狐的记载“赵盾弑其君”,这也说明孔子赞成董狐的观点,同时孔子对赵盾又有评价“古之良大夫”。孔子对赵盾的认识是否存在矛盾?

明确:赵盾能够忠于职守,做到恭敬仁厚,所以称之为“良大夫”

但即使这样,赵盾未能按照礼法履行其应有的职责,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所以在进行历史书写时,仍旧要将赵盾未尽臣子之道写入历史,即“书法不隐”。

可见孔子评判历史的标准就是“礼”。《礼记》有言:“礼者,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又曰:礼之所兴,众之所治,礼之所废,众之所乱。”礼乃立国之大端也。只有长幼尊卑各安其位、各尽其职,社会才能上下有序。所以纵使是赵穿弑君,但最终为了维护礼法,仍旧要记载为:《春秋》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可见《春秋》中将这种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曲折而意含褒贬 的历史记叙方法称为“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正所谓“微言大义”。2.补充材料,迁移拓展

在《春秋》中类似“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样“非礼”的记载在《春秋》还有很多,如:《春秋》昭公十九年——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许国国君买生病了,他的儿子徐世子,名止,给父亲侍奉汤药,徐世子自己没尝药,就让父亲喝了,最后父亲喝了药就死了。)

依照宗法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徐世子违悖“礼”,应该承担弑君之罪名。

3.总结归纳,提炼观点 《左传》发微探幽,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总结

成公十四年:“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左传》

小结:春秋笔法中通过“微言”寓含“大义”,寄托褒贬,最终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此谓之“经法”;春秋笔法中秉笔直书的原则以及书法不隐的实录精神,实则为“史法”;春秋笔法中含蓄而婉曲的书写风格,谓之“文法”。春秋笔法即兼具“经”、“史”、“文”三法特征,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书写和记载。

四、发散讨论、拓展探究.提问:如今我们如何看待“春秋笔法”这种中国历史记叙方法?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回答。

支持方:孔子在编订《春秋》时是有着强烈的道德评判的,而这与孔子所处时代有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之时,周室衰微而礼乐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以私人的身份修订《春秋》,其间寄托了他的善恶褒贬,构建了他的王道理想。“《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所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

拓展: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提出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具备“史德、史识、史才”,以德为先,同时在《直书》中指出,“奋笔直书、彰善惩恶,不虚美,不隐恶,实录精神”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华儿女,在研读中国历史典籍时,不仅要洞悉历史变迁,更应该看到历史记录背后的光辉人格。正是于此,才逐渐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护佑着古老文明绵延不绝,这种精神总能在关键时候召唤有史德之人扛起道义的旗帜,让这条正义之河奔腾不息。

反对方:当然也会有人对孔子这样编订历史的标准存有怀疑。这种“为法受恶”模糊了历史的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左传》为《春秋》所做解释,那我们所见到的历史就是“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相。因为孔子有着强烈的经邦济世理想,为了维护礼法,通过微言寄托褒贬也会对历史真相也有所混淆,同时将历史重大罪过加诸于个人,未免言过。礼法过于严苛之余也透出“吃人”的一面。

篇6: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研读

()(4分)A.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界。.B.故令有所属

属:依从。.C.见素抱朴

见:看见。.D.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舆:车。.解析 C项,见:显露、表现。答案 C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4分)A.小国寡民 .B.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C.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D.甘其食,美其服 .解析 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答案 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分)A.道可道,非常道 ..B.有,名万物之母 ..C.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解析 A项,“非常”在文中的意思是“不是永恒”。C项,“音声”在文中是两个词,声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组织和节奏叫做音;简单的发音叫做声。D项,“坚强”在文中的意思是“坚固”。答案 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无,名天地之始 ②同谓之玄 ③玄之又玄 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⑤行不言之教 ⑥莫.....之能胜 ⑦弱之胜强 ⑧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A.①⑤/②⑥/③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⑧/③④⑦ C.①②⑤/⑥⑦/③④/⑧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解析 ①⑤助词,的;②⑥代词,它;③④⑦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⑧助词,无实在意义。答案 A 5.下列语句从句式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4分)A.名可名,非常名 B.有,名万物之母 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D.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解析 D项,为省略句,应补出“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其余三项为判断句。答案 D 6.默写出下列名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答案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是以圣人云

是以:因此。..B.受国之垢

垢:污垢。.C.是谓社稷主

社稷:指国家。..D.受国不祥

不祥:灾祸。..解析 B项,垢:耻辱。答案 B 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4分)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③其无以易之 .④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代词,代指水柔弱的本性;④结构助词,的。答案 A 9.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这一章,老子以水为例,讲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B.老子赞美水具有强大的能量,却甘愿居卑处下的品德。C.老子希望执政者能尚柔、居下,而且能受垢、受不祥,这样做才能有国、有天下。D.本章中,老子感叹大道之不行,是因为人们不懂得柔能克刚的道理。

解析 D项,文中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世人皆知此理,只是无人肯施行罢了。答案 D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坚强的东西什么也不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柔弱的本性。弱能够胜强,柔能够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却没有人照此去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选自《老子》)..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其用不弊

弊:衰败。.B.大盈若冲

冲:空虚,不完满。.C.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恃:依仗,依赖。.D.损不足以奉有余

奉:供养。.解析 C项,“恃”应为“居功”的意思。答案 C 12.下列语句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A.其用不穷

其犹张弓欤 ..B.损不足以奉有余

欲以观其妙 ..C.功成而不处

生而不有 ..D.天之道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解析 C项均为连词,表转折。A项分别为代词,它的;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B项分别为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凭借。D项分别为助词,的;代词,它。答案 C 13.下列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老子认为,太圆满的看起来就好像不完满的,太过正直的,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看起来好像是迂拙。

B.老子认为清净中和是天下的正道。这体现了老子与世无争的思想。C.在老子看来,只有得道的人才能把多余的资源供施给不足的百姓。

D.关于“天之道”,老子用弯弓打比方,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

解析 D项,“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说法错误。原文说“人之道,则不然”。答案 D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句注意关键词 “躁”、“清静”、“正”的翻译,第(2)句重在“孰”“唯”句式的翻译。

答案(1)躁动可以抵御严寒,宁静可以战胜酷暑,清心宁静是天下的正道。(2)谁能把多余的资源供给不足的百姓呢?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做到)。【参考译文】

最完善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有缺憾,但它的效用却不会破败。最圆满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是不完满的,但它的效用却是无穷竭的。太过正直,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好像迂拙;真正的雄辩好像口笨的样子。躁动可以抵御严寒,宁静可以战胜酷暑。清心宁静是天下的正道。

上一篇:“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浅谈如何抓好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