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2024-05-08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选6篇)

篇1: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

1.下列关于《诗经》的相关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后始称《诗经》。

B.《诗经》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C.《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诗经》的赋、比、兴、风、雅、颂合称为《诗经》的“六义”。《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风格文学创作的源头。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夸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杜甫读罢李白的《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被称为“七言律诗第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等典故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声或五音。成语“五音不全”就是嘲讽唱歌时走音、跑调的人。

B.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现在这些州名大多存在,但地域多有改变。

C.汉朝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等四郡,共为四十郡。郡是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域名。

D.周朝实行封建制,所谓“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到了汉朝,“国”也存在,是诸侯王的封地,大小相当于“郡”,所以“郡国”并称。

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移动的一块木头。行车前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B.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者叫“骖乘”,也叫“车右”,充当警卫职责。《鸿门宴》中樊哙就充当过沛公刘邦的车右。

C.战场上乘车,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

D.古代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驾车辕的马叫服。另一说法是服马左边的马叫騑,右边的叫骖。《滕王阁序》中有“俨骖騑于上路”之句。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各国国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赵惠文王曾以蔺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

B.秦代皇帝之下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等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御史大夫掌全国军事。

C.西汉末年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

D.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了。

6.按照古代礼仪,宴席的四面座位是:坐西面东的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描写的座次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文中座次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项羽、项伯、刘邦、范曾、张良

B.项伯、范曾、项羽、刘邦、张良

C.项伯、项羽、范曾、刘邦、张良

D.项羽、项伯、范曾、刘邦、张良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有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也指国家。

D.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帝的敬称,臣也表示谦卑的自称。

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筮: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指用龟板、蓍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

D.隋唐以后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昏、晚,所以古文中常有“朝夕、旦暮、晨昏”并举的现象。

B.足下:谦辞,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C.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叫“除夕”。“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

D.七夕节:在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此日晚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时。这晚妇女们在庭院里摆出针线及瓜果酒水向织女“乞巧”,所以又称“乞巧节”。

1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如文帝、武帝等属于褒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而哀帝一般用作朝代末帝的谥号。

B.视事:指古代官吏到职办公,《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中的“视事”一词就是此意。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代指官员辞职回家。

D.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这个一般是去请罪或者向人道歉的时候做出的行为。

1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

B.《左氏春秋》: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

C.上巳:古代节日名,汉以前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有修禊之俗,以祓除不祥。

D.朕: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我”,是古代最高统治者专用的自称,太后听政时亦可自称联。

1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奏:指臣子上奏给帝王的文书,同“表”的作用一样,都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B.胡: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商胡珍宝”是指贩卖胡人的珍宝。

C.髡: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罪犯所实施的惩罚。

D.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3.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吏,掾属。“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表:是给皇帝的奏章,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是表文草稿。

D.杀青:古时把字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也叫“汗青”。“留下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1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内:广义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约相当于今冀北地区,狭义专指河内郡(今河南省沁阳)。

B.明年:古汉语中指“第二年”,而现在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C.左迁:犹言“下迁”,指降低官职调动。汉代时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之一,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1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指古代京官外放,担任地方官,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就是外放,外放多有贬谪之意。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悌”的意思是弟弟敬重兄长。

C.国子监: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D.户部:中国古代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科举、俸禄、粮饷等。

1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治者执掌政权,叫“用事”。官吏到职办公,叫“视事”,两词中的“事”均指政事。

B.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也借指太子本人。汉代又指太后所居之宫。

C.执事:有“从事某事”“职守之人”“仆从”等意义。另外,还表示谦称。如“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可译为我。

D.幸:古代多指帝王对女子及大臣的宠爱,如宠幸等。也指帝王到某地去,如巡幸等。

1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外郎:官名。员外,指正员以外的郎官。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B.都督:原是军队中的监察官,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作动词时是“担任都督”。

C.六龙:古代天子车驾为六匹马,古人认为马八尺以上为龙,所以称天子车驾为六龙。

D.路:南宋最高的行政区域单位,由唐代的“道”演变而来,后文的“道”相当于“路”。

1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拾遗:官名。我国古代有尚左的传统,一切以左为尊。唐宋时期的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为上。

B.金陵:是南京的别称,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天京、汴梁、石头城等。

C.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号“翰林供奉”,德宗以后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至清末,其职掌不尽相同。

D.合从: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1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意为恭敬地献上。诏,亦即诏书,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C.至尊:是对皇帝的敬称,古代用来敬称皇帝的还有“陛下、万岁、主上、圣上”等。

D.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故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2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B.古人穿衣称“上衣下裳”,“襦”“袍”属于上衣,“裙、裤”属于下裳。

C.卮、尊(通“樽”)、壶、觞、觥等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如《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

D.序:也作“叙”“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介绍写作目的、编排体例和主要内容。如《兰亭集序》等。

2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班固,字孟坚,“固”与“孟坚”的字义十分相近。

B.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坐”也叫“长跪”,是挺直上身两膝着地;古人的“跽”是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D.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22.下列关于“词”这种文体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是可以和乐歌唱的歌词,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最多不超过58字,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调字数为58—90字,长调字数为90字以上。

C.按作家的流派风格词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二人合称“苏辛”。

D.柳永是北宋时期第一个专力写作慢词的文人。慢词是指北宋中期柳永、周邦彦等人创造的字数在一百数十字以上的长篇词。

2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在唐代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山南道、黔中道、浙江道、岭南道。

B.路:宋代最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

C.省: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中书省办事处),简称“行省”,后来简称“省”。

D.府:唐代把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设有都督府与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路,宋代府隶属于道。

2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时县以上行政单位是州或郡。州的长官是刺史,郡的长官是太守,刺史实际上等于太守。古人把刺史或太守称为使君。

B.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简称为知州。

C.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提到滁州太守,写《丰乐亭记》提到刺史,都是沿用前代的旧称。

D.唐宋时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官阶品级和所担任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同。官阶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守”字,官阶低于职事官,则加“行”字,官阶低于职事官二品则加“试”字。

2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制度。汉武帝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才。茂才就是秀才,是为了避汉武帝的讳。

B.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李密《陈情表》里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唐朝参加进士科考试及第后,考生称考官为座主、恩门,考生对座主则自称为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D.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2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一般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2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2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诸侯死叫“薨”,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B.擢:指古代官员的职务变动,情况比较复杂,既指选用提拔,也指平调乃至降职。

C.丞相:中央官职,位高权重,秦汉时代属于“三公”。后代有变有废,也称为宰相。

D.单于:汉代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后世鲜卑等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也称单于。

2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丧服:是居丧的衣服。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不相同。丧服分为五等级,也称“五服”。

B.五服:守丧的衣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齐衰皆用熟麻制布制作,大功、小功、缌麻则逐次变为稍生的细麻布制作。由斩衰到缌麻,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逐渐疏远。

C.五服:也指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古人也将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这五代血亲关系称五服。

D.棺: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入葬时分“殓”和“窆”两个步骤,“殓”是尸体入棺椁,“窆”是下棺入土。

3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

B.年号: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陈情表》。

D.朔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指帝王的死,诸侯死“薨”,大夫死称不禄或卒,庶人死曰死。人死埋于地下,故“填沟壑”代指人死。

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C.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D.屯田: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3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特权。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击鼓”用以收兵,“鸣金”用以进军。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升官。由此构成同义复合词“拔擢(提拔)”,此外还有“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3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较五谷多了稻。这是因为水稻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百谷”泛称各种粮食作物。

B.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不直呼其名,而称对方的字,主要出于尊重。

C.稷是小米,又叫谷子。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灶神合称“社稷”,并以之代表国家。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意思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

3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的。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民: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阴阳: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3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连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罪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致仕: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3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谪”是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左迁”是降职。

B.杜甫的《杜工部集》以官爵命名,范仲淹《范文正公集》以谥号命名,柳宗元的《柳河东集》以籍贯命名。

C.征、辟指征召布衣入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3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于京城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辟:汉代选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C.公车:汉代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的“视事”就是此意。

3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刺史: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司”即“主管”“管理”。

39.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C.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4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

B.外号也收绰号,多是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如《水浒传》中“青面兽”是杨志的绰号,“美髯公”是刘唐的绰号。

C.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以拱手示意为主。

D.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也借指太子本人。汉代又指太后所居之宫。

参考答案:

1.D(《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风格文学创作的源头)

2.A(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3.C(郡县制始于秦朝,不是汉朝)

4.D(另一说法是服马左边的马叫骖,右边的叫騑。)

5.B(太尉与御史大夫的职权说颠倒了)

6.D(项王、项伯坐西向东坐,亚父范增坐北向南坐,沛公刘邦坐南向北,张良从东向西)

7.A(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8.B(迁:升迁。左迁:贬官。)

9.B(“上称下”错误,“足下”是敬辞,应该是“下称上”)

10.A(A项中的谥号并非皇帝专有,大臣等人也可以有)

11.D(太后听政不称朕)

12.A(“都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错误,“奏”是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13.B(陛下:古代臣民对天子的尊称,不是帝王的谦称。)

14.A(不是“冀(河北省简称)北”而是“豫(河南省简称)北”)

15.D(礼部掌管科举)

16.C(表示敬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可译为您)

17.D(“路”应为北宋设立的行政区域单元)

18.A(“一切以左为尊”错误,周、秦、汉、元四个朝代都以右为尊)

19.B(奉:恭敬地用手捧着)

20.B(“袍、裙”是不分衣和裳的)

21.C(“跽”与“坐”两个动作解释反了)

22.C(在词史上苏轼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而不是辛弃疾。)

23.D(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

24.D(官阶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行(暂时代理)”字,官阶低于职事官,则加“守”字)

25.A(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秀才”改称“茂才”)

26.D(应是“察举和征辟”,《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科举制产生于隋朝。)

27.C(“除”是指任命官职)

28.B(擢:提拔。迁:既指选用、提拔,也指平调。)

29.B(斩衰、齐衰皆用粗而生的麻布制作,大功、小功、缌麻则用逐次变细的熟麻布制作。丧服越粗重,身份越重要。)

30.D(望日:农历(夏历)每月的十五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的白天。既望:农历(夏历)每月十六日)

31.A(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

32.B(“击鼓”用以进军,“鸣金”用以收兵。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3.C(社:指土神。)

14.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35.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36.C(“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37.B(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38.C(西汉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可见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39.A(“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错误,“世宗”是皇帝的庙号)

40.B(美髯公是朱仝的绰号,赤发鬼是刘唐的绰号)

篇2: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窦娥冤》

1.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

(5)杂,杂角。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

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拿来主义》

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2)指第一;首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

(3)指体面。《官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2.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3.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司空、司徒、司寇、司马)

4.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5.汤镬: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6.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7.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8.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14.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5.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

9.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3.下车:官吏初到任。

14.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5.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6.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高中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5)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9.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高中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1.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

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

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

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3.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十一。

5.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十二郎文》

1.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说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说文》:“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4.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

5.省:探望。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

6.薨: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7.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8.孩提:幼儿,儿童,一般指2-3岁。

9.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狱中杂记》

1.刑部:又称秋官、宪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户部: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类似今天的解放军总政治部或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

刑部: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

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2.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文中指清朝包括国都在内的顺天府。

3.五城御史司坊:即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清时京城设巡查御史,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所以叫五城御史。

4.九门提督:是中国清朝时期的驻京武官,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设立于康熙十三年。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

5.十四司正副郎:清初刑部设十四司,每司长官,正职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总称为郎官。

6.大辟:斩首。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奴隶制五刑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其他四种又叫做肉刑。墨刑又叫做黥(qíng)刑,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后涂墨,伤好后留下深色的伤疤。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经过魏晋隋唐,都没有此刑,但五代和宋又恢复,辽金元明清都有刺面刑,但有的轻罪则刺胳膊。到清末光绪末期,彻底废除。劓即割鼻子,汉文帝废除肉刑后,用笞三百代替,后来,又减少了笞数。此后,该刑不再出现。刖刑,夏朝称膑,周时称刖。是指斩掉左脚、右脚或者斩双脚。有的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秦朝称为斩趾。宫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刑。开始是惩罚那些有通奸行为人,后来处此刑的人与通奸无关。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来作为死罪减等刑。隋朝法律正式废除。大辟,即死刑。秦汉以前的死刑种类很多,如戮、烹、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头后悬挂示众)、弃市(闹市斩首后暴尸于众)、绞、陵迟(也写作凌迟)等。

7.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8.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9.梏:古代木制的手铐。

10.木讯:指用板子、夹棍等木制的刑具拷打审讯。

11.移关:指移文、关文。旧制,对不相统属的官署用“移”,百官互相质询用“关”。清时“关”已不局限于质询。移关诸部,发给平行各部的文书。

《陶庵梦忆序》

1.鹿鸣宴:唐代乡试后,州县长官宴请考中举子的宴会。因宴会时歌《诗经小雅鹿鸣》之章,故名。明清时,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主考以下各官及考中的举人,叫鹿鸣宴。

2.漏尽钟鸣:古代用滴漏来计时刻,又在天明时打钟报晓。

3.根:佛家的说法,是能生之义。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能生出意识,称为“六根”。

4.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称为“舍利子”。

5.劫火:佛家以为坏劫中有水、风、火三劫灾。劫,梵语“劫簸”的略称。劫簸是一大段时间的意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2.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3.会同: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4.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副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5.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盒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何光明

篇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通过研究, 对人教版必修教材古代诗文部分进行归纳, 形成相对完整的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时, 一是结合注释, 在简单的解释中挖掘丰富的内容, 二是在一定时期进行整体分类, 三是在文本叙述的过程中, 于无疑处生疑, 四是尽量进行追根溯源的丰富, 厘清本源, 激发兴趣, 在有趣中积累, 而非死记硬背, 同时也要把握好深究与拓展的度, 不可本末倒置。

《沁园春·长沙》中有“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 其间的“万户侯”注释为:食邑万户的侯爵。在周代, 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侯爵”地位很高, 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的特权。“万户”是说所食户数是一万户。在古代地广人稀、人口数相对今日较少的情况下, 可以想见“万户侯”的优越地位与显赫权势。而词人却说“粪土当年万户侯”, 把极高的权势地位视为粪土一般, 表现出词人和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于官职, 在古代散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如果简单告知学生是一个官职, 就如同向大海投掷一枚石子, 不会泛起任何的涟漪。了解官职的职属, 对于学生把握作品中人物行事用语、经历乃至人物形象和精神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史记》在文末有“太史公曰”, 这里的“太史公”指的是司马迁, 司马迁继其父“太史令”, 掌天文图书等, 古代主天官皆尚公, 所以称司马迁为“太史公”。《张衡传》中有“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的句子, 这里的“太史令”, 学生可能望文生义, 理解为和历史有关的官职, 实则就是掌管天文、稽定历法的官。张衡在此职位上所为就可以理解了:“遂乃研核阴阳, 妙尽璇玑之正, 作浑天仪, 著《灵宪》《算罔论》。”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其中的“行李”注释为:出使的人。在备课过程中, 要有于无疑处生疑的精神。“行李”和“出使的人”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问题, 虽然对于理解文本可能不是一个障碍, 但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 培养质疑探究精神。

再比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社会, 大到国家政治活动, 小到家庭生活、人们的交往, 都要在“礼”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礼仪的制度化, 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色彩。《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 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 都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礼法角度来看, 有一些是等级制度下的贵贱尊卑的体现, 让学生加以了解, 对文本阅读不造成障碍即可。比如, 古人出使礼节讲究繁复, 有信物:《苏武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持节”之“节”:旄节, 以竹为竿, 上缀以牦牛尾, 是使者所持的信物;有礼物:《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 指的是钱财礼物;有仪式:《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之“斋戒”, 说的是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 洁身清心, 以示虔诚。这些礼节, 或表明苏武始终如一的爱国忠贞情怀, 或表明荆轲在完成使命时的聪明智慧, 或表明蔺相如在秦廷之上为不辱使命而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小小礼节, 彰显人物性格, 这是不可小觑的。教者可以进行整合,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古人出使礼节系统, 体会人物形象时,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有些礼节, 教师要密切联系当下生活, 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化, 实现语文的德育熏陶功能。如《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这里的“趋”就是走过君长面前时小步快走, 是对长者尊者表示敬意。在古代有“成丁礼”, 近似今天的成年礼, 程序相对是复杂的:由父亲在宗庙主持仪式。要选定日期、参加仪式的来宾, 行礼时加冠三次, 分别表示有治人权、服兵役、参加祭祀权等。繁复的礼节其实表明成人之后所具有的权利, 当然还有义务、责任的担当。从这个角度说, “成丁礼”是极具教育意义的一种形式, 对于青少年而言, 成就人生关键在于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形成。涉及此类古代文化常识, 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包括天文地理、礼仪习俗、衣食住行、姓氏称谓方方面面, 虽庞大却有序有趣。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探究, 应该可以体现趣味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对于古代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意义在于思考当今的价值。就是说让所谓久远的、似乎没有生命力的文化, 在当今寻找到它的影子, 挖掘出当代发展前进的根。基于此的文化学习, 才是最具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篇4:高中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通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发地阅读有关古代文化的文献资料积极性。对于竞赛试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现阶段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容涵盖面要全,但不能偏、怪、难,不然会事与愿违,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5: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课时

一、天文地理: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星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第一百十四回,《水浒传》辽国统军元帅兀颜光麾下有二十八星宿将军。如: 角木蛟孙忠,亢金龙张起,氏土貉刘仁,房日兔谢武, 心月狐裴直„„

文曲星,天权,北斗七星之一,位于斗柄与斗勺连接处,斗勺的第一颗星。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3、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

四方:东、南、西、北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4、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5、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6、关内、关外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7、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华山、太行山。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10、江左:即长江以东。

11、江表:

长江以外,指江南。

12、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13、五湖

洞庭湖,鄱阳湖(彭蠡),太湖,巢湖,洪泽湖(鉴湖)。

14、古今地名 大都

北京 东京、汴京 开封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 南京 临安

杭州 姑苏

苏州 会稽

绍兴 长安 西安

15、地名别称

冰城 花城 蓉城 春城 雁城 星城 雾都 水城 牡丹城 哈尔滨 广州 成都 昆明 衡阳 长沙 重庆 苏州 洛阳

2、(1)河内:黄河以北。河东:黄河以东。(2)山东:崤山以东。(3)河西:黄河以西。

(4)关西:函谷关以西。今陕西、甘肃一带。(5)江表:长江下游以南地区。(6)淮左:淮水东面。

3、(1)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

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北辰:以德治国的统治者。(2)逝者:流逝的时光。

(3)知者乐水:智者是聪明人,善于思考,反应敏捷,像水一样灵动。

仁者乐山:仁者是仁慈宽厚的,安于义理,不易冲动,像山一样稳重。(4)日月之食:日食,月食。犯了错误,人们都能看到,知错能改,人们都会敬重他。

二、纪年纪时 纪 年:

(1)干支纪年法(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年号纪年法(如:庆历四年春)。

(3)年号干支兼用(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纪年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例:1911年 辛亥年 2007年 丁亥年 2008年 戊子年 2009年 己丑年 纪月

孟: 朔 仲: 望 季: 晦

纪时——地支纪时

23-1 点为子时(三更)1-3 点为丑时(四更)3-5 点为寅时(五更)5-7 点为卯时7-9 点为辰时9-11 点为巳时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15-17 点为申时17-19 点为酉时19-21 点为戌时21-23 点为亥时

传统节日 见课件

第二课时

三、姓名字号 《百家姓》

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 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 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 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

《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夏侯、诸葛、尉迟、皇甫、公孙、慕容、长孙、宇文、司徒、司空、中国100大姓氏排名,看你的姓氏排名第几?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曹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人名称谓(1)人名

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

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

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王绩字无功,管同字异之。名 字 号

诸葛亮 孔明 白居易 乐天 文天祥 宋瑞

王绩 无功 管同 异之

五柳先生 陶渊明 青莲居士 李白 六一居士 欧阳修 香山居士 白居易 东坡居士 苏轼 易安居士 李清照 稼轩居士 辛弃疾

屈原 名平,字原 孟子 名轲,字子舆 李白 字太白 杜甫 字子美 王维 字摩诘 苏轼 字子瞻 苏辙 字子由 岳飞 字鹏举 毛泽东字润之

鲁迅原名 周树人 艾青原名 蒋海澄 郭沫若原名 郭开贞 冰心原名 谢婉莹 老舍原名 舒庆春

谥号

表扬:文

明 景 昭 穆

批评:厉 炀

同情:哀 怀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范文正

司马文正

欧阳文忠

苏文忠公

(2)谦称。

王侯自称孤、寡人。

大臣自称臣。

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不肖、愚、鄙人等。

女子自称妾。

晚辈自称小子。

(3)敬称。

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

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人。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四、礼仪制度 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总角: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及笄:15岁女子 弱冠:20岁男子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八九十岁 期颐:100岁

科举: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 贡生 ”,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 进士 ”,第一名称为“ 状元 ”,第二名称为“ 榜眼 ”,第三名称为“ 探花 ”。

拜:授给官职。除:免去旧职任新职。出:出任。升: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升官。革:革除官职。罢:罢免、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远调。削:革职罢官。废:罢免或废黜。授:封给官职。擢:提拔、选拔。左迁:降低官职调动。座位尊卑——室内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鸿门宴》 画出四人坐的方位。座位尊卑——堂上

朝南为尊。古代的“南面”就是坐北朝南,即面朝南坐,其位为尊为上;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代师生在课堂上教学,老师面朝南坐,学生则面朝北聆听老师的教诲。二是古代的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时则面朝北。

座位尊卑——车骑

车骑上的位次是以左为尊的。《史记·信陵君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里的“虚左”就是空出车骑左边的位置,以表示对人的尊敬。今成语有“虚左以待”。

五、文化典籍 诸子散文: 《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风骚:

《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

“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艺经传:

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吕氏春秋》:

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世说新语》:

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字典。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别: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篇6: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31、二十四节气中最能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到来的节气是:()

A、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B、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C、雨水、小满、处暑、小雪 D、谷雨、大暑、霜降、大寒 答案:B 解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表示最具四季气象特征,这时四季有“一分为二”;雨水、小满、处暑、小雪表示四季上半季气象特征,分别雨始降、麦饱满、热结束、雪始下;谷雨、大暑、霜降、大寒表示四季末尾的气象特征,分别雨充足、署最热、霜始降、年最冷。

32、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对传统节日习俗描述正确的是:()A、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重阳节

B、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清明节 C、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春节 D、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答案:D 解析:

寒食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插柳——清明节

扫尘守岁、爆竹门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春节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重阳节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端午节

33、我国佛教名山源远流长,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

A、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B、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C、江西庐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黄山、安徽九华山 D、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四川青城山、浙江普陀山 答案:B 解析: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 “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江西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风光奇特秀丽,“匡庐奇秀甲天下”。

安徽黄山,黄山四绝,久有“震旦国中第一山”之誉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34、中国四大名楼与四大名楼同义,而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各地都有不同 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指的是:()A、鹳雀楼(山西永济)、黄鹤楼(湖北武汉)、越王楼(四川绵阳)B、蓬莱阁(山东烟台)、岳阳楼(湖南岳阳)、越王楼(四川绵阳)C、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岳阳楼(湖南岳阳)D、鹳雀楼(山西永济)、蓬莱阁(山东烟台)、大观楼(云南昆明)答案:C 解析:

中国四大名楼与四大名楼同义,是指湖北省武汉市的黄鹤楼、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山东的蓬莱阁。另外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1.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黄鹤楼(湖北武汉)和鹳雀楼(山西永济); 2.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和蓬莱阁(山东烟台); 3.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和越王楼(四川绵阳);

4、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和大观楼(云南昆明)。

35、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其中“三教”通常是指:()

A、儒教、道教、佛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 D、儒教、基督教、佛教 答案:A 解析: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教、释教、道教三种教派。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也称回教)以及佛教。基督教包含基督教三大教派,即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

36、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以来就以桥的多和设计精致合理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桥的是:()

A、五亭桥(江苏扬州)、安平桥(福建晋江)、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北京海淀)

B、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十字桥(山西太原)、玉带桥(北京海淀)

C、赵州桥(河北赵县)、洛阳桥(福建泉州)、广济桥(广东潮州)、卢沟桥(北京丰台)

D、安平桥(福建晋江)、五音桥(河北遵化)、铁索桥(四川泸州)、风雨桥(广西三江、湖南、湖北、贵州)

答案:C 解析:

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广东的广济桥和北京的卢沟桥是其中四大最负有盛名的桥,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桥。

五亭桥(江苏扬州)、卢沟桥(北京丰台)、铁索桥(四川泸州)、广济桥(广东潮州)、安平桥(福建晋江)、赵州桥(河北石家庄赵县)、十字桥(山西太原)、风雨桥(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玉带桥(北京海淀)、五音桥(河北遵化)被称为“中国十大名桥”。

其中洛阳桥(福建泉州)未列入“中国十大名桥”。

37、古都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之说。其中“四大古都”是指:()

A、西安、开封、杭州、安阳 B、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C、北京、南京、开封、杭州 D、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答案:D 解析:

“六大古都”包括: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古都并称演变:“四大古都”包括: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七大古都”包括: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八大古都”包括: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西安古称长安,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是浩浩千年古都,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38、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是:()A、“大禹传说”、“愚公移山传说”、“鲁班传说”、“孟姜女”

B、“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

D、“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大禹传说”、“鲁班传说”

答案:B

解析: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

“大禹传说”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史记·夏本纪》;“愚公移山传说”最早见于《列子·汤问》;“鲁班传说”——鲁班的名字散见于先秦诸子的论述中,被誉为“鲁之巧人”。

39、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较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四大名绣”是:()

A、杭绣、闽绣、湘绣、京绣 B、汴绣、瓯绣、汉绣、蜀绣 C、京绣、鲁绣、杭绣、闽绣 D、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答案:D 解析:

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及四川的蜀绣,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另外还有京绣(北京“宫绣”)、鲁绣(山东)、汴绣(河南开封“宋绣”)、瓯绣(浙江温州“瓯江”)、杭绣(浙江杭州)、汉绣(湖北武汉“楚绣”)、闽绣(福建)等地方名绣。

40、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下面关于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A、七夕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乞巧为主。B、上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C、清明节,亦称“禁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以禁烟、冷食祭日为主。D、中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答案:A 解析:

上一篇:大学生应该先就业范文下一篇:2015车间班组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