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论文

2024-04-27

古代哲学论文(共8篇)

篇1:古代哲学论文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

Easy考研网

2007-3-24

武汉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优秀本科笔记一站台式资料服务

武汉大学招生简章-导师-院系-问答-复试-博士-文件-通知-经验心得一站式信息服务

http://

2007-3-24

打印文本

加入收藏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事中国哲学及中国思想、文化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及宣传、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哲学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典型形态、过程、特点和规律,探讨中西哲学的不同特质。2.儒家哲学

研究儒学的发生史,研究先秦、秦汉、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儒学的宇宙论、心性本体论、价值论与修养论的发展,研究儒学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现代意义。3.道家与道教

研究道家与道教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解读其文献,揭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贡献,研究它在社会上层与下层的功能,以及它的现代价值。4.佛教哲学

研究佛教在中国传播及其中国化的历史,破译其致思趋向、人生体悟和审美意境,特别研究中国佛教宗派的个性特色,研究佛教在未来社会人生中的作用。5.明清之际哲学

研究明中叶至清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早期启蒙思潮,剖析中国思想史上自我批判和内在转型的历史及其与西欧思想史的异同。6.20世纪中国哲学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典型形态,研究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贡献与得失,研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7.传统哲学文化与现代化

着力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在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发展特点和多重意义、价值,研究它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及其在未来世界的作用与地位。8.中国哲学与日本文化

研究中国与日本在文化、哲学上的交流史,研究中国哲学对日本的影响,研究东亚文明的世界意义。

三、学习年限

三年。前二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后一年主要用于学位论文写作。实行中期分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37学分以上,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28学分。

六、学位论文

1.硕士研究生于第四学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经教研室集体讨论认可后,正式开始论文撰写工作。

2.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不宜过大。论文要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特别是引证要规范,要有详细的参考文献目录。3.论文字数一般为3-5万字。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硕士生主要阅读中西方哲学原著原典,阅读量要加大,每学期至少应写出两篇读书报告并讨论。

2.硕士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有一定规范的学术讨论会,并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至少应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3.硕士生适当参与教研室里的教学、科研和学术会议会务组织工作。

八、培养方式

本专业点采取导师具体负责、教研室集体培养的方式培养硕士生。

九、阅读书目 1.基础必读书目

a)方法论方面:马恩列著作《费尔巴哈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哲学笔记》,《人类学笔记》;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梯利《西方哲学史》,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伯特·贝拉《德川宗教》;陈修斋,萧萐父主编《哲学史方法论研究》,萧萐父、邓晓芒编《哲学史方法论新探》(打印本),韦政通编《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

b)古典哲学文献方面:《周易》(参《十三经注疏》本,李鼎祚《周易集解》,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尚书》(参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阎若琚《古文尚疏证》,曾运乾《尚书正读》,钱灏等《今古文尚书全译》);《左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老子》(参王弼《老子注》,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和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论语》(参何晏《论语集解》,刘宝楠《论语正义》,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参焦循《孟子正义》,杨伯峻《孟子译注》);《庄子》(参郭庆藩《庄子集释》);《荀子》(参王先谦《荀子集解》,梁启雄《荀子简释》);唐明

邦等主编《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阮元《经籍纂诂》;杨树达《词诠》;商务印书馆《辞源》。

c)史料学方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萧萐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季甄馥等《中国近代哲学史史料学简编》,复旦大学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哲学卷》,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史学三书平议》。2.各方向必读书目

a)中国古代哲学:《郭店楚墓竹简》、《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小戴礼记》、《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论衡》、《王弼集校释》、《抱朴子》、《近思录》、《伊洛渊源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朱子语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萧汉明《传统医学与易学》。b)儒家哲学:除以上“古典哲学文献”课必读书目和“中国古代哲学”方向阅读书目外,加上:三礼与春秋三传、孔颖达《五经正义》(见《十三经注疏》)、帛书《德行篇校释》、《周濂溪集》、《张载集》、《二程全集》、《胡五峰集》、《四书章句集注》、《朱熹集》、《北溪字义》、《陈白沙集》、《船山全书》、熊十力《新唯识论》、牟宗二《心体与性体》、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

c)道家与道教:《道藏》、《续道藏》、《道藏辑要》、《老子》、《庄子集释》、《列子集释》、《文子》、《管子》、《吕氏春秋》、《黄帝四经》、《淮南子》、《太平经〈合校〉》、《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校证》、《抱朴子内篇》、《阴符经》、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牟钟鉴等《道教通论》、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集刊。

d)佛教哲学:玄奘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鸠摩罗什译《中论》、玄奘译《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窥基撰《因明入正明论疏》、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僧肇撰《肇论》、智 述《摩诃止观》、吉藏撰《三论玄义》、法藏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金师子章》、宗密撰《华严原人论》、《禅源诸诠集都序》、惠能述《坛经》、赜藏主集《古尊宿语录》、僧祐撰《弘明集》、道宣撰《广弘明集》、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熊十力撰《儒家名相通释》、吕澂讲《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汤用彤著《印度哲学史略》、《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

e)明清之际哲学:朱熹《近思录》、《伊洛渊源录》、《四书章句集注》、《王阳明全集》,李贽《焚书》、《藏书》,《遗书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刘子<宗周>遗书》,王夫之《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方以智《东西均》、《物理小识》,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陈确集》,《傅山集》,侯外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萧萐父《吹沙集》、《吹沙二集》、《王船山哲学引论》、《明清学术思潮》。

f)20世纪中国哲学:《李大钊选集》,瞿秋白《社会哲学概论》,李达《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胡适文存》,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熊十力《新唯识论》、《体用论》,陈立夫《唯生论》,金岳霖《论道》、《知识论》,冯友兰《贞元六书》,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当代中国哲学》、《文化与人生》,张君劢《人生观》、《中西印哲学文集》,方东美《科学哲学与人生》、《生生之德》,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牟宗三《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思想史论集》及其续编,李维武《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

g)传统哲学文化与现代化:《尚书》,《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子》,《华严金师子章》,《坛经》,《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王阳明全集》,《船山全书》,《黄宗羲全集》,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熊十力《读经示要》,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钱穆《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牟宗三《历史哲学》、《政道与治道》,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册、第五册,萧萐父《吹沙集》,李德永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第一卷),唐明邦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h)中日哲学、文化交流与比较:朱谦之《日本哲学史》、《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严绍玺《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津田左右吉《中国思想和日本》,[日]福永光司《道教和日本文化》,[日]尾藤正英《日中文化比较论》,[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日]吉野裕子《阴阳五行与日本民俗》,徐水生《中国古代哲学与日本近代文化》。

篇2:古代哲学论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逋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丘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篇3:古代哲学论文

纵览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 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地斗争、融合, 其他如墨家、法家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主流的哲学思想。对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哲学思想, 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而对于有些内容, 我们亦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 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 使之成为对今天有所助益的思想要素。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我们基本可以理清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 注重人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往往从生活的实践出发, 来研究各种哲学问题, 所以特别注重对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重所讲的心、性、情、意、良知等都表示出对人生、人性, 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所关注的理想的人生境界———逍遥与解脱, 向往着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佛家追求成“佛”, 将达到涅槃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千多年来, 对人生的审视, 对人的自我追求的关注, 始终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

(二) 注重践履。

知与行的关系向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方面, 更体现在这些理论的践行上。诚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谓的“乐之”, 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 从而获得一种乐趣。道家的退隐, 墨者的身体力行……无不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仅关注理论的构建, 而且能做到言行一致。

(三) 注重道德。

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道德哲学, 儒家的“五伦”、道家的修身、佛教的向善都是以道德为第一要义的, 封建社会的秩序也是通过道德来维系的。道德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 从而达到社会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

(四) 注重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且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创始人老子在追寻万物产生的本源时, 体会到“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关系, 以达到“人和”的境界。中国古代哲学极力通过各种方式追求一种和合的境界。

几千年来, 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心理积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许多思想, 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且对促进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诚然, 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 其中自然存在着一些糟粕, 至今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因此, 有人曾质疑:21世纪, 我们还需要接受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并使之作用于我们的行动吗?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不是已经过时, 应该被扔入故纸堆中了呢?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很多思想, 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来看待, 其中有很多精华部分与当今的时代并不相悖, 只要我们能够赋予它们新的涵义, 给予它们新的理解, 那么它们仍然会给人们以启迪, 对现实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今天, 当我们重新翻阅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细细品味, 仍然会获得很多感悟, 而这恰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一再地受到冲击。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但一些西方消极的、错误的思想也随之而来。

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任重而道远。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给予了他们很高的期望, 但很多社会现象却不得不让人警醒, 很多大学生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人本精神的缺失、精神文明的真空、公民意识的淡薄、生命尊严的淡漠、责任感的缺乏、社会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已为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将中国传统哲学导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并非是一种倒退, 而是希望能用传统哲学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那一部分优秀思想和观念来震慑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 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 中国古代哲学重视个人的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培养, 对当代大学生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情操, 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 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 便放松了自己, 对未来感到很渺茫, 于是把精力放在上网、恋爱上, 白白地虚度了宝贵的光阴;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 取得荣誉, 甚至不择手段……殊不知, 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理想人格的时期。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将自己定位于何处, 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修养, 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

中国古代哲学的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充实。在儒家看来, 人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才有完善的理想人格, 因此就要努力充实个人的学识和涵养。孔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孟子认为, 人无论在何时, 都要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保持自身的操守, 不因名利损毁个人的品格。道家哲学认为, 虚假的名誉会给人带来伤害, 庄子认为:“名止于实, 义设于适, 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只要名誉与实际相符合, 善行与能力相适应, 就可以了。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 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应当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健全人格,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脚踏实地地学习, 老老实实地做人,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也正是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被时代赋予的深意。

(二)

中国古代哲学主张正确地对待义利之间的关系, 对当代大学生面临义、利的矛盾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义和利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焦点, 在义利问题上, 各家各派都有各自的观点。在义利问题上, 当代大学生又当如何去抉择呢?当前, 有的大学生为了赚钱, 误入传销组织, 为不法分子所利用, 害人害己;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取蝇头小利, 向自己的同学兜售一些“三无”产品;有的大学生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 为了获取利益铤而走险……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在义利问题上曾做出许多不同的选择。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祈求幸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孔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孟子也说:“欲贵者, 人之同心也。”但儒家哲人又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在他们看来, 物质利益只是人们为了生存的一种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 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那就是对道义的追求。在道家哲人的面前, 名利富贵皆烟云, “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 认为应当去掉过分的追求、过分的欲望和过分的企盼。庄子反对争利, 特别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今天, 在社会主义社会, 每一个人都应当正确地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首先要肯定每一个人的正当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当发生这样的矛盾冲突时, 应当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个人应以大局为重, 必要时, 还应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当代大学生如通过合法的手段去赚取生活所需, 这无可厚非, 高校往往也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不择手段谋取利益, 其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 中国古代哲学推崇“仁爱”原则, 追求人际关系

的和谐, 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是父母长辈关爱呵护的对象, 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但是进入大学以后, 远离父母, 大学生开始了集体生活。如果还继续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凡事只考虑自己, 那么, 这样的大学生将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仁爱”的原则, 强调要“推己及人”, 关心他人, 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 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 提出了“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 我国的古人主张“和为贵”, 强调社会和谐, 讲求和睦相处, 倡导团结互助, 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始终坚持与人为善。

今天的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同样应奉行这样一种“仁爱”精神, 努力搞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凡事多做换位思考, 平等待人,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中国古代哲学注重道德的实践, 倡导言行一致, 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现象,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某些大学生身上也有这样的一些表现, 如在考试时违反考试纪律, 与人交往时不讲诚信, 面对父母长辈颐指气使……这不禁使人们在心中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今天的大学生就是如此不讲道德吗?”

中国历史上的儒、道、墨、法、佛等各家都认为, 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道德的实践。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 以及刚健有为、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发愤图强、恪守诚信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深入人心。

而今, 当代大学生仍应践行这些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传统, 并要身体力行, 做到言行一致, 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在当代大学生的表率下, 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 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有些哲学思想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 属于精华的部分;有些哲学思想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属于糟粕的部分。当代大学生应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并根据现实, 赋予它们以新的内容, 使这些思想能真正为我们所用, 为我们自身的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对于中国古代哲学, 人们应该持正确的态度,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 这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篇4:哈佛的“中国古代哲学”热

目前,普特所教授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已成为哈佛第三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仅排在《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科学入门》之后。该课首先概括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然后以每周一位思想家的进度讲授孔子、墨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商鞅、韩非子的学说,最后以对秦国统一六国的讨论作结。

2007年,普特教授第二次开设此课。当时,他讲课的教室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许多人不得不站在台阶和讲台边上,甚至连教室门外的大厅里都挤满了人。最后,哈佛大学不得不将这门课移到学校最大的教室——桑德斯礼堂去上。700多名学生专心聆听,记录笔记,场面甚为壮观。

为什么有这么多本科生会选择花一学期的时间去研读深奥的中国哲学呢?这可是几千年前的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东西啊。首先,这门课满足了哈佛大学的一个核心办学要求——注重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培养。事实上,这一点正越来越受到校方的重视。另一方面,哈佛大学本身就拥有悠久的中国哲学研究传统。哈佛大学的汉学图书馆,在20世纪初期与燕京大学图书馆同步收藏中国出版物,其收藏之丰富与全面,举世闻名。中国老一辈人文学者中,包括陈寅恪、胡适、林语堂、汤用彤、吴宓、赵元任、梅光迪等,都曾在这里求学或讲学,从而为哈佛大学在中国文学与哲学研究领域,潜移默化地奠定了底蕴。

当然,普特教授大胆的承诺也是吸引同学们的一个原因,这个承诺就是“本课程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不少哈佛学子满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走进他的课堂,当然,有人选这门课也不排除跟风、填满学分的原因。但在普特的课堂里,他们的头脑不仅像跑马场一样,被一一登台的、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思想家们“踏”了个遍,作为一种收获,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大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无形中被改变。

他的学生说,普特老师确实运用中国哲学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具体的、反直觉的、甚至颠覆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教会他们如何更幸福地生活。去年,伊丽莎白·马尔金选修了这门课,他说:“这门课完全改变了我对自己、同龄人以及世界的看法。”对于几百年前的中国学者研究的问题,普特教授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他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诸如《论语》、《孟子》、《道德经》之类的古代作品原本(译本),然后积极地将学到的东西付诸日常实践中。这门课将中国哲学思想放在当代美国社会的背景之下,帮助那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从而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建立和谐的社会以及如何拥有灿烂的人生。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普特教授的课程不仅向学生介绍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还提供了一套新颖的方法。他说,与大约20年前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相比,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被迫选择某一种职业”。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0年里,哈佛大学选择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人数呈骤降趋势,而美国文科类院校的情况也可见一斑,金融行业仍然是最受哈佛学子青睐的职业。普特教授观察到,学生们在选择课程(甚至包括选修活动在内)时,都试图从他们计划好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考虑。

普特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制定计划时的精明与现实恰恰是在做人生重大抉择时的一种错误做法。课程中所介绍的中国哲人认为,这种做法会大大减少人生中计划外的各种可能性。一旦学生这么做,他们“并没有留心那些平常生活中真正能激励、启发自己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才是获得真正美满、激动人心的生活的源泉。”如果学生不能认定这些才是自己的最佳选择,那他就会误入歧途,并在这条并不令人满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特希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意识到达成一切事物的多种渠道,这其中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选择。

普特告诉学生:最不起眼的行为甚至会引起最严重的后果。孔子、孟子及其他中国哲学家主张,那些最平常的举动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普特教授敦促他的学生要加强自我意识,留意那些日常小事——如帮后面的人拉住门、对杂货店雇员微笑——以此改变我们的感受,从而最终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奔波一天后突然浮现的幸福感觉、与好友充满启示性的交谈、看到有人插队时瞬间产生的愤怒情绪——这些与人生中的大事儿都有什么关联?实际上,事物之间都有关系。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这些日常小事为我们提供了众多自我认识的机会。当我们意识到并理解了什么会触动我们,什么会让我们开心、生气时,我们就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这对我们认识新事物很有帮助。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日常小事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高尚的人,他和周围人的人生也会因此而不同。

一切决定都来自内心

决定来自内心。美国人通常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做决定时会利用大脑进行有逻辑的思考。但在中文里,“思想”和“心灵”往往指一回事。普特告诉学生,这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当我们做任何一个决定时,无论其大小如何(晚饭吃什么、下学期选什么课、以后做什么工作以及和谁结婚等),只要自然而然地将心脑结合、理性与感性合二为一,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道家哲学家庄子主张,人们应培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的能力,而不是通过理性抉择封闭自我。

由此,我们有意识地练习弹钢琴,为的是有一天可以得心应手;我们通过平时的锻炼,训练自己获得更多的经验,了解更多的事物,为的是最终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而这种反应和决定是源自内心的直觉本能和头脑理性思考的结合。

nlc202309090015

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中国哲学家所言的正确性:脑部扫描显示,我们做决定的根据是对身边人情绪和周围环境的直觉感知,而不是我们认为的理性逻辑判断。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玛丽安·拉弗朗士发现,如果我们看一张喜悦的脸仅仅一小会儿(确切地说是千分之四秒),就足以让我们的情绪产生一个微小的高潮。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观看快速闪过的微笑画面——尽管速度快到难以看清其中的内容,但他们看待周围事物时仍然变得更加积极。

一般来说,心随行动。举止友善(即使你并无意识)或朝别人微笑(即便你当时并不感到十分善意)都会改变你之后的感受和行为,并最终改变事情的结果。

这些听上去也许像是不起作用的自我救赎,但普特所教的内容大多是先贤们早已认定的文化智慧。不过,这些智慧在如今的社会中早已消失了。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重复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孔子在内,许多思想家也都赞同这一观点。在孔子看来,礼的重要性就在于其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公布于《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家安·卡迪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当一个人选择一种强势的站姿时(两腿分开,两臂分开并伸出),不仅周围人会觉得此人变得更自信和强势,其本人体内的荷尔蒙也会升高,从而使其感觉更加自信。

注重小事追求内心平静

在每堂课结束时,普特都会要求学生们将学到的中国哲学应用于日常实践。“我们所介绍的中国哲学家认为,要想真正作出改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就必须从小事做起,改变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应对方式。因此,我希望在这一层面上启发学生。至于如何生活,我不想教给他们太多的大道理。我只想让他们知道,他们每天所能做的小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学生所要完成的作业也都不难:首先,当冲他人微笑、为他人开门以及参加业余活动时,体会自己的感觉。同时,学生还要观察自己的每个行为、姿势、字眼给他人带来如何明显的反应。随后,普特要求学生坚持那些产生正面效果的行为。在论文和讨论环节,学生需要探讨中国哲学家的教诲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在普特看来,一旦有更好的自我了解,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学生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自我培养,使自己在这项事业上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自我培养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与天赋禀异相比,勤奋更为重要。我们不应局限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都有无限的潜能,可以通过培养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只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应该留意自己真正喜欢做的那些事情,并继续做下去。中国哲学家教导我们,只要认真对待这些小小的感悟,“就可以改变人生的方方面面”。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或许迫于无奈,常常好高骛远。但在知道了大事与小事的关联以后,就应注意日常小事,明白大事始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而这才应是当代年轻人的正确观念。这也是中国哲学在全美——不仅是哈佛大学——开始盛行起来的原因。这一结论出自《高等教育纪事》杂志,很多人对此一定很有同感,这些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至于不能自拔,但又想改变这种被动状态,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

“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亚当·米切尔曾经上过普特的这门课,他是一位数学和科学奇才,考入哈佛打算主修经济学。他告诉我,在哈佛校园和社会上,“我们似乎应该这样理性地思考未来:权衡所有利弊后再做出决定。这就使你走上了‘只做自己擅长之事’的道路,但这条路风险低回报也低。”但在大二上过普特的课后,他意识到这并不是思考未来的唯一方式。他选修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并不是他的特长,因为他明白了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努力奋进的价值更大。他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如何受到外界的影响,以及外界如何因自己而改变。米切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他感觉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近了。如今,他正在努力学习,准备考区域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他对我说,“我可以高兴地说,普特教授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他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扎克瑞在很早之前就学习绘画,甚至将此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按照孔子对实践仪式的教导,他平日的绘画方式竟然也完全不同了。从前,扎克瑞在画画时总会陷入“隧道视野”,即只专注于整幅画作的完成,对绘画过程中的许多细致步骤比较疏忽。实际上,这也是他的绘画水平止步不前的原因。当他跟随孔子“修行”,将艺术当作一种仪式来对待后,那些需要耐心经营的细节都重被捡起。“这门课改变了我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扎克瑞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向他展示了过去西方文化中常被忽视的那一面,并给了他重新安顿自我的契机。

篇5:古代哲学名言

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不学礼,无以立。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不忍则乱大谋。匹夫不可夺志也。道不同,不相为谋。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6、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6、放于利而行,多怨。

3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4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43、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4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2、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5、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5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6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7、过,则匆惮改。

68、不迁怒,不二过。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7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75、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9、巧言乱德。

8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83、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8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6、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98、礼之用,和为贵。

9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0、巧言令色,鲜矣仁。

101、刚、毅、木、讷近仁。

10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03、听其言而观其行。

104、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5、不学礼,无以立。

10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0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0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1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14、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篇6:中国古代哲学名言名句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5)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6)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8)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9)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3)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

14)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1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唐·李商隐《无题》)

16)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7)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8)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19) 天意伶幽草,人间重晚情。(唐·李商隐〈晚情〉)

篇7: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论文

关键词:生涯发展;人生哲学;职业指导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情欲,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邬昆如.人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黄东桂等.佛教人生观探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篇8:古代管理哲学中的用人艺术探讨

古代管理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众多方面, 而用人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古今中外, 用人都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古以来, 成功的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都不是孤军奋斗的, 他们的成功都建立在驾驭人才的基础之上。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 他本身也必定是一位精通用人艺术的大师。远至古代有作为的君王如秦皇汉武之辈, 近至当代成功的企业家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人, 无一不拥有一套独特的用人之道。小说《三国演义》中, 刘备能占据益州, 与曹、孙三足鼎立, 建立自己的一方霸权, 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善于识人、善于用人 (尤其是对诸葛亮这类人才的任用) ;而运筹帷幄、才能过人的诸葛亮之所以会估计错误失了街亭,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一时用人不慎, 没有很好地做到知人善任, 错误地任用了马谡, 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唱起了“空城计”。这些都很生动地说明了用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对于用人的重要性, 古人很早就有所认识, 于是诸子百家在各自的学说中或多或少都对用人之道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管子》强调用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言勇者试之以军, 言智者试以官。试于军而有功则举之, 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墨家提出“尚贤”, 要求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唯贤是用。被儒家奉为六经之首的《易》中也有不少可以视作用人原则的内容, 如《坤》卦象传曰:“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从管理哲学角度理解, 就是指管理者应该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包容万物, 所以作为管理者应当有宽容的精神, 在用人的过程中要宽厚待人。汉末魏晋时的曹操提倡“唯才是举”, 颁布“求贤令”;诸葛亮分人才为上宾、中宾、下宾三类, 并提出七条“知人之道”;而在与魏、蜀三分天下的吴国, 其统治者孙权也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他的用人之道, 努力做到“求”、“用”、“信”、“容”。

尽管在不同时代中, 不同学派提出的关于用人方面的管理思想有所不同, 但总体而言还是大同小异。总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管理哲学中的用人智慧, 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知人、用人、励人、容人四个方面。

1知人的艺术

知人就是要识别人才, 了解人才的长处和不足。这是用人的前提和基础。《论语》有言:“事之至难, 莫如知人;事之至大, 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 则天下无余事矣。”可以说, 知人是任用人才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对人才认识不足或认识得不正确, 会直接导致用人的错误和失败, 从而影响到整个管理行为。因此, 正确地认识人才、评价人才, 在管理中至关重要。

要正确地认识人才, 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总的说来不外乎是德才兼顾、大处着眼和因公废私这三个原则。

一般而言, 人可以分为四类:德才兼备, 有德无才, 有才无德, 无德无才。除了最后一类人之外, 前三类人都有可取之处, 用人时当然以第一类即德才兼备的人最为理想。然而, 德才兼备的人才相对而言并不多, 在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 往往还需要考虑到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这两类人, 根据所掌握的人才的资料, 衡德量才, 视具体情况任用。因此, 所谓德才兼顾并非指强求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 而是要求管理者能够根据需要, 在德与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合理地安排工作, 并采取相应的约束手段, 使所用之人既可以胜任工作, 又不至于胡作非为。这就需要有成熟良好的监察、考核和赏罚制度, 促使人才不断进步。

古人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又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人或多或少总会有缺点, 因此知人必须从大处着眼。看待任何人或事物都要辩证地看, 从大处看, 看其本质, 看其长处, 千万不可抓住小节吹毛求疵。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 人有缺点, 也必会有优点。若只看他人的缺点不看其优点, 往往很容易会错失了人才;而若将注意力放在发掘他人长处上, 则能发现更多的人才。打个比方, 千里马虽然食量大于普通马匹, 但其日行千里的超常能力也是普通马匹难以比拟的, 若只看到千里马的不足之处 (食量大) , 而放弃了它, 或是像对待普通马匹一样地饲养它, 埋没了它日行千里的才能, 岂非是暴殄天物, 可惜也哉。

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人才, 还需要存有因公废私之心, 既不受感情的影响, 也不受他人的干扰, 不怕压力, 不受诱惑, 唯才是举。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看待人才, 真正做到“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除了上述的三条原则, 知人还讲究一定的方法。诸葛亮曾将知人之道概括为七个“观”: (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2) 穷之以辞而观其变; (3)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4)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5)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6)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7)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七点可以说已经考虑得非常全面, 时至今日还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2用人的艺术

古人常说:“知人善任。”知人之后就应该合理地任用人才了。要合理地任用人才, 就要做到人尽其才。

首先, 应该做到因事择人, 随才器使。根据工作的要求和对人才的认识, 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使才当其位, 既要避免“大材小用”也要避免“小材大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失街亭的原因就在于未能因事择人, 以致才职不符, 最后导致战争失败。只有在合适的位子上安排合适的人, 才能更好地发挥然人的才能, 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 应该做到人员精干, 也就是不用多余的人。一个部门人员泛滥, 势必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出现人浮于事的不良风气。而且, 人员过多也会造成管理的混乱, 降低工作效率。众所周知, 宋代之所以会有积贫积弱的情况, 绝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冗官。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官员权利过大, 设置了许多副职, 形成层层抑制之势, 这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而管理层次的增加导致管理幅度过大, 从而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历史给了我们生动的反面事例,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 无论企业还是机关都应完善定员制度, 精简机构, 并适当引进竞争机制, 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再次, 管理人员应该适当地下放权力。能否放权用人, 反映了领导者对部属是否信任。“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既然决定任用人才, 就应该给与他充分信任, 并适当地下放一定权力, 使人才有发挥的自由和空间, 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变》中说:“涂有所不由, 军有所不击, 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 君命有所不受。”最后一句后来演变为“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指出应放权于人才, 给其足够的空间, 根据遇到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此外, 用人时还应注意取长补短、集体配合。“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 单一地任用人才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 而群体配合、协调使用就可以弥补这一点。人才配套, 要求既有通才又有专才, 既有技术人才又有管理人才, 使人才之间产生良好的互补效果, 并激发良性竞争, 从而在不增加人才投资的前提下更充分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获得最大的人才效益。

3励人的艺术

励人其实应当包括赏、罚两个方面。赏, 就是对人才进行褒扬和激励。根据心理学的原理, 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人的各种需要, 而激励是对实现需要动机的强化。管理者可以通过激励、褒扬最大限度地调动被激励者的积极性, 发挥其才能的最大效能。罚, 就是对人才进行批评和处罚。处罚有否定消极因素、弱化错误行为的作用。适当的处罚可以提醒人才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对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作用。

对人才进行激励时, 赏罚分明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历来各学派对赏罚分明也都十分重视。韩非提出的“七术”中就有“必罚明威”、“信赏尽能”两条。前者说对于犯错或违规者要“刑重而必”, 该罚的就罚, 决不徇私轻饶;后者则说的是对工作完成得好的人就应该“赏厚而信”, 该奖励的就奖励, 通过对他的成绩的肯定, 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 以求充分发挥其才能, 取得更好的成果。

当然, 赏与罚应当配合使用, 不可偏废。古人常常将二者并提, 认为二者是一文一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事实也是如此。无功而赏或只赏不罚, 会丧失威信;而只罚不赏或刑罚过严则会使“上下离心”、“君臣相怨”, 管理者从此失了人心。秦朝正是因为刑罚过严, “刻薄寡恩”, 以致民心尽失, 立朝仅仅十五年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因此当代的领导者应当牢记古人的经验之谈:“赏不可虚施, 罚不可妄加。”并且“过有厚薄, 则刑有轻重;善有大小, 则赏有多少”, 一定要把握好赏罚的度。

4容人的艺术

所谓容人, 就是要对人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 大凡善于用人、易成事者都有一颗宽容之心。古语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从管理的角度来说, 就是要求管理者能容得下人才的缺点和错误, 能容得下部属的反对意见和批评意见, 此外还要能容得下人才的长处和优点。

人总是优、缺点并存的, 十全十美的人并不存在。容得下人才的缺点和错误, 首先就要认识到这一点, 有了这层认识, 才不会求全责备, 也不会对人才有不切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当他人犯了错误时, 也会给与他改过的机会。

容人之短并不容易, 而容人之长就更难了。容人之长, 不仅要求能用贤, 有时候更要求能让贤。这就需要克服妒忌的心态。庞涓因为妒忌同门孙膑的才能, 在魏惠王面前进谗言陷害孙膑, 孙膑识破后逃回齐国, 被齐威王委任为军师, 在马陵战役中一举击败魏军, 庞涓被迫自杀。庞涓因无容人之量, 最终却招致了杀身之祸。反过来, 若是他能正确对待才能高于自己的孙膑, 二人协力合作, 那将会取得怎样的成绩啊!

能容得下部属的反对意见和批评意见, 这对管理者而言也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用人之道。管理者也会犯错, 也会有疏忽遗漏之处。多听听不同的声音有助于弥补自身的缺漏和不足, 有助于帮助自己找出错误、改正错误。与“秦皇汉武”并称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很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大臣魏征曾是太子建成智囊, 李世民登基后不计前嫌任用魏征, 对魏征多次的当面批评他都虚心接受, 并称赞魏征的直言敢谏。正是因为能容得下部属的反对意见和批评意见, 虚心接受, 不断改进, 李世民在位之时, 唐朝进入国力最盛的时期, 也才有了我们今天仍津津乐道的大唐盛世。

用人是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种艺术。千百年来人们对古代中国的用人之道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阐述, 不断总结、创新, 内容丰富而庞杂。这些先哲们留下的管理智慧博大精深, 且因其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更易为东方人所理解和接受, 故而依旧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对当代中国的管理实践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这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希望在重视人才、重视发展的21世纪, 它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充分发挥其作用。

摘要:管理要以人为本, 正确合理地任用人才是中国古代管理哲学的核心内容。在考察相关的古代文献的基础上, 将古代用人艺术归纳总结为知人、用人、励人和容人四方面, 并结合现代管理科学, 指出这种古老的用人艺术在新时代的管理实践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用人艺术,古代哲学

参考文献

[1]管仲撰, 梁云华校点.管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2]墨翟撰, 朱越利校点.墨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3]陈凤高.周易白话精解[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5]孙武著, 李明阳译注.孙子兵法[M].合肥:黄山书社, 2005.

上一篇:牡丹江市十三五规划下一篇:陌生人的善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