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哲学论文

2022-04-16

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它学科之中,建立语文学科通往其它学科的“互联网”,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当然,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结合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与法、哲、史结合,也可与数、理、化、地结合等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物入侵哲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物入侵哲学论文 篇1:

《湮灭》:是毁灭也是重生

用外星生物入侵构建起的哲思,成为了《湮灭》独树一帜的所在,电影透过大量新颖科幻概念的抛出,既打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奇观,又同样构建起了层次丰富的内在纵深,虽然贯穿始终的意识流手法,不仅令剧情变得晦涩,逻辑也上存在着一定的诟病,但仍旧难挡电影自身所散发的科幻魅力。

同亚历克斯·嘉兰的另一部电影《机械姬》类似,《湮灭》透过科幻所诱发的是对本我的思考,只不过这次切入点不再是人造智能,而是天外来客,电影以3年前外星生物入侵地球,并制造了不断侵蚀人类土地的“闪光”结界背景为引,在结界内,不仅无线电信号会折射,无法对外发出任何消息,所有动植物的DNA都发生了折射变异,鹿角开花,人变植物,熊在吃掉人后会发出人的声音等,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衔尾蛇纹也暗示着这一世界的变异重生。

主线上,面对这样的问题,政府先是派出了无数部队前去探查,全军覆没,唯有生物学家莉娜的丈夫凯恩突然回家,然而他却已经失忆,并且突然晕倒,就在莉娜送凯恩去医院的路上被政府部队拦下,莉娜被告知他的丈夫凯恩失联的原因,知道了神秘之地“闪光”的存在,为了一探真相,莉娜加入了下一批的派遣队,由此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面对这个有去无回的“闪光”,莉娜虽然有主角光环,但她的四位队友却并没有这样的幸运,电影的故事以最后幸存下来的莉娜的倒叙展开,透过她的视角,一个细思恐极,却又模棱两可的结局成为了电影的底牌,最后走出“闪光”的莉娜还是不是真的是她?电影在此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其实已经变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而莉娜的丈夫凯恩是外星生物假扮的,一场外星生物对人类的入侵已经成功。
导演:亚历克斯·嘉兰编剧:亚历克斯·嘉兰/杰夫·万德米尔主演: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杰森·李/吉娜·罗德里格兹/泰莎·汤普森/奥斯卡·伊萨克类型:剧情/科幻/惊悚

这部电影的独树一帜之处也正在于此,全片没有我们在很多科幻片中所见的外星人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宽泛的思考。我初看此片时,总觉得“闪光”是外星人侵占地球的方式,在“闪光”中一定会存在着外星人,然而电影最终所抛出的概念则是,外星人的存在可能不需要我们人类认知中生命组成所必须的成分,甚至于他们都不需要具象化的生命肉体,湮灭之下对人类与万物间关联的思考,以及毁灭之后的重生,如此深邃。

外星生物入侵地球,是电影表现的物种湮灭,与此同时透过这一新颖的科幻构思,《湮灭》同样也建立起了人性上的泯灭内涵,在故事中,随着女主的回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在“閃光”中的回溯,也展现了她与丈夫在伊始看似情深义重下所暗藏的背叛与隔阂,而其他的四位队友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困局,由此他们在“闪光”中的种种遭遇,所展开的人性泯灭同样令人唏嘘。

《湮灭》是一部全然超出我想象的作品,它的构思立意,以及可多重解构的哲学内核,都在不断扩展着我们自身对于生命的认知。湮灭,既是毁灭也是重生。

作者:梦里诗书

生物入侵哲学论文 篇2:

在说明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要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它学科之中,建立语文学科通往其它学科的“互联网”,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实践。当然,语文学习与其它学科结合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与法、哲、史结合,也可与数、理、化、地结合等等。仅就语言学习而言,可从法律中学习语言的严密性,可从哲学中学习语言的深刻性,可从历史中学习语言的描述性,可从数学中学习语言的逻辑性,可从物理中学习语言的精确性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不能再照本宣科,或就事论事,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实现大语文的学习时,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学?——大多数中学生会这样告诉你:“科学是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是天资”,“是勤奋”——孩子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科学精神”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也将走向疏远。有关专家认为,这正是今天我们对青少年科学精神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这个社会的缺席。而“倡导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理性;倡导人文精神,表达人文关怀”正是我们现今这个社会倡导的主旋律。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呢?“科学精神”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些赞美式的词语,而恰恰是被我们所忽略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基本的做人准则的紧密结合。正如有人所说,科学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而人文精神正是使用这把钥匙的说明书。

因为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互相渗透,科学技术渗透人文因素,人文因素渗透科学技术,都在加速进行,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培养未来时代的精英,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两个单元的说明文为例,第三单元的选文让学生在领略了那些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智慧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接触到多种知识。如涉及建筑学的:《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涉及建筑与审美的结合如《桥之美》、《说屏》。第四单元的选文则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求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中丰富的实证,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严密的逻辑推理,《生物入侵者》中对现实生活中生存环境的关注,《奇妙的克隆》中对最前沿科学的深入浅出的介绍。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更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科学与文化知识,锻炼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教学中我觉得教师如能关注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那么学生在这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学习之后,必然受益匪浅。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思路呢?途径也许有很多,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以学为乐,欲罢不能。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换言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说明文的基础和前提。怎样激发兴趣呢?主要抓住“趣”和“奇”两个字进行。

趣,利用科普作品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喜欢科学的兴趣。《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内容十分有趣。语言本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而本课却要说说大自然的语言,这个标题本身就很有趣,令人寻味。课文中把“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无比丰富的生活中的物候现象比喻成是大自然的语言,而且有根有据,其趣味无穷。有趣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又兴起了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则是更加有趣。

再如《生物入侵者》一文,作者将那些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生物比拟成入侵者,在妙趣横生的叙述中引导学生关注的是生态环境问题。

奇,借助科普作品中的新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新奇的内容可以激发他们保持和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如《奇妙的克隆》一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发展,对学生们非常好奇,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给予了解答,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此文的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让学生在热爱科学的情况下去领会,才能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实质。

二、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否认科学教育应该是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应该适当地进行科学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科学教育?途径有很多,我认为通过说明文的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一个重要的捷径。

让学生从说明文中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

《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知道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奇妙的克隆》可以让学生了解基因学研究的方向;《生物入侵者》可以让学生了解关注那些小小的生物具有多么深刻的现实影响力;《你一定会听见的》可以让学生思考耳朵带给我们的大千世界。当然,说明文中科学知识的教学应以课本上的为主,不宜过多的挖掘和拓展。

通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激起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从生活中的“草枯木荣”“候鸟来去”等现象,引出一门新兴科学——物候学,这令人大开眼界。许多学生利用网络去查找资料,丰富了课本,也实现文本的延伸。

三、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第三单元让学生在领略了那些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智慧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同时,体会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故宫博物院》让学生既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桥之美》引领学生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身边曾经感觉到美好却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生物入侵者》让学生关注身边世界,关注生态环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让学生学习科学家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你一定会听见的》则在声音游戏中引领学生进入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进而听见自己的心音,由此构成一个丰富其妙的世界,得到很多乐趣,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具体做法:

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不论学习何种作品,首先是要让学生自读,而且是一定要认真地读,这是读书人必须养成的习惯。阅读说明文,一定要把握他的科学性、文学性和通俗性等特征。科学性是指说明文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要有科学的依据。文学性是指说明文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理,是文学和科学的完美结合,例如《生物入侵者》就是其中典范之作。通俗性是指说明文,为了达到说明事理,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一般要用通俗易懂的、人民大众的语言来深入浅出的讲述科学道理,少用科学术语。两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具有上述三个特点,在自读时要加以感受。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作品,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读了一篇文章,最起码要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知道它是介绍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逻辑思考顺序。在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一步可做的事很多,不同的文章可以确定不同的侧重点,说明文的阅读,我认为应该放在概括德文章的内容要点上。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必须在熟读和精读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课文,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大自然的语言》,就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和《生物入侵者》则是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清作者的思考过程,从而把握事物之间的规律。

点拨学生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文学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文学,这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揣摩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领会说明文中的科学知识。例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图景。我们揣摩其中生动优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且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不断的问自己“这些美好的声音我听见了吗?”一种喜欢、热爱之情自然也随之油然而生出。

引导学生以课本为基础,向更开阔的领域延伸。在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教学中,事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合,编成杂志,配以封面和图片,随着一本本精美的杂志的诞生,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随后又以此为基础上了一堂《桥梁知识知多少?》的活动课,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将查找到的知识内化。

总之,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思考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树立科学精神的意义所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投身当前开展的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吕 燕

生物入侵哲学论文 篇3:

尊重教材体系,合理拓展延伸

摘要:拓展延伸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法宝。在教学中,应尊重教材体系,通过放眼教材结构,着眼单元导语,立足“研讨与练习”的途径来找准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以“读”、“写”、“品”的方式进行富有语文味的拓展延伸。

关键词:教材体系 拓展延伸 语文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拓展延伸已经成了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实现语文课程总目标的重要法宝。拓展延伸在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丰富他们的人文观,提升他们的价值观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些老师甚至认为,没有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就不是新课程下的语文课,以至于只要跟文本有点关系的知识,都被设计成了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如在一次县级公开课上,有老师执教《生物入侵者》,在拓展延伸部分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②面对生物入侵者,你的态度如何?③生物入侵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防范?这样将语文课“拓展”成了科学课。还有老师在执教《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拓展延伸环节请学生上台播放课前搜集的几段贝多芬创作的音乐,让学生在听音乐中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伟大,将语文课“延伸”成音乐课。

毋庸置疑,这样的拓展延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但是,它不姓“语”!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只有姓“语”,才能目的明确地为实现语文课程总目标服务。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中的拓展延伸以“语文”的名义发挥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从这三方面做起:

一、尊重语文教材体系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主要工具,它一方面使语文课程内容具体显现;另一方面,又为师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中,建构、提升语文能力。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虽属文选型教材,但它不是普通的文集,因为文章的选择、选文安排的位置、要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等都是经语文专家们层层论证的,选文的组合是自成一体的,目的就是用最合适的文本、最高效的方式实现语文课程总目标。“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1}可见,拓展延伸的基础是教材原有的“基本课程内容”,拓展延伸的内容要与原教材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双剑合璧”的教学效果。

此外,由于选入教材的文本价值具有多元性,在拓展延伸时,就形成了难以取舍的现象,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文化修养、教学能力、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样极易在不经意间篡改课程内容,带来语文教学混乱的现象。王荣生教授认为现行教材具有双重价值:一是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原生价值”;二是进入语文教材后新增的“教学价值”。我们语文教学主要着力于后者。也就是说,我们在拓展延伸时,不能单凭自己的喜好挖掘文本自身的独特价值进行拓展教学,应在文本原生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获取有助于为教学重点服务的教学价值。否则,容易打乱语文教学秩序,使学生不能系统学习语文。

所以,拓展延伸只有在尊重教材体系的前提下,结合文本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找准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

首先,放眼教材结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三个年级,共六册教材,每个年级、每册教材都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地围绕总目标。如七年级上册,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设计,教材的重点在于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关注语文,为以后学好语文打下基础。根据这个重点,在《风筝》一课的拓展延伸部分,就没必要像过去那样,引入大量时代背景材料,将文中表现的兄弟情上升到“人性的扼杀”等阶级的、政治的、伦理的高度,似乎鲁迅的文章不讲出思想深度来,就等同教学失败,从而使学生难以理解,致使以后再学到鲁迅的文章时,望而生畏。教师要有教材的大局观,领会编写者的用意,才能找到适合不同阶段学生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语文。

其次,着眼单元导语。理清了教材结构,就看清了每册教材拓展延伸的大方向。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书每个单元各有教学侧重点。因而,在拓展延伸的时候,有必要以单元重点为出发点,精确拓展延伸的角度,而单元重点就藏在单元导语里。“单元导语往往体现着教材编制者的编辑意图以及该套教材在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所建议的教学内容,把握了单元导语,‘教什么’的问题就有底了。”{2}同理,把握了单元导语,该拓展延伸“什么”或不该延伸“什么”也就有底了。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过对单元导语的解读,我们发现它的人文目标侧重在“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和习俗,从中体会民族文化的含蕴积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而有老师在教授《云南的歌会》一课时,无视单元导语,将人文主题的教学拓展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层面。虽然就这一课教学而言,学生学得很深,颇有收获,但从长远来看,无视单元重点,势必会使教学脱离教材体系,使学生无法脚踏实地地进行系统学习,最终得不偿失。

最后,立足“研讨与练习”。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研讨与练习”部分。这部分内容都是教材编写者围绕单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为文本教学提供了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思路,也为文本教学的拓展延伸提供了立足点。如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一课的“研讨与练习”部分设计了这样两题:(一)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二)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文本语言上的特色。通过这两道题,我们可以作如下延伸:可先由题(一)提到的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延伸到我们学生家乡的风俗;接下来,由题(二)提到作者非常讲究语言艺术,他通过①平淡而有味、②适当的方言、③淡淡的幽默来展现家乡的风俗这一条,我们可以请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书面介绍家乡的某种风俗,要求在语言表达上,至少体现出汪老三个语言特点中的一个。这样的拓展延伸,将文本重点、“关注民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的单元重点、“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的重点合为一体,充分尊重了教材体系,进行了合理、适度而有效的拓展延伸。

三、选好拓展延伸的方式方法

既是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就要有语文味!“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3}语文课中的拓展延伸在找准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

在“读”中拓展延伸。“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无论是出声的朗读还是无声的默读,都会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笔者执教九年级上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学生对词的朗读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入了名家朗读的音频,请学生听名家朗诵,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学生在反复的听、读过程中,对词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与体验,还学习了名家的朗诵技巧,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写”中拓展延伸。“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写,可以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如笔者在对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俗世奇人》一课拓展延伸时,选择了“研讨与练习”中提到的《刷子李》一文发给学生阅读,请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赏析〈刷子李〉》,以此使学生在“写”中进一步思考冯骥才是以怎样的方式塑造出让人拍案叫绝的人物的。

在“品”中拓展延伸。“品”是高层次的阅读,品可以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如在对八年级上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拓展延伸时,可导入九年级上册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上阕,进行比较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对同一题材不同文字的品味中,感受到张岱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和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以上的拓展延伸,丰实了教材体系,不仅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而且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一定要尊重教材体系,以语文的方式合理地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使用好教材,让学生在系统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8.

{3}王崧舟.好课三味[J].语文教学通讯,2004.28:17.

作者:朱昕艳

上一篇:电力通信技术论文下一篇:体育新闻评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