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演讲稿

2024-05-13

关于和谐演讲稿(共8篇)

篇1:关于和谐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来自实验小学六五班的张帆,今天,我的演讲围绕着一个社会焦点--“迎奥运促和谐”。

申奥成功,国人无不“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血尽情地流淌”!

奥运来了,理当倡导“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奥运近了,我们更应“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

一场成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运动场上体育健儿激情的表演,更是一场动人心魄的大合唱!我把北京奥运比作一张画,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支笔,不仅仅需要色彩的亮丽,更应该追求整体的和谐。只有整体和谐,才是最美丽的画卷。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走上奥运的赛场,在五环旗下迸发光彩!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奥运舞台,用我们一颗诚挚的心,为北京增添光彩!不在闪光灯下,不在领奖台上,我们照样能成为奉献奥运的英雄!

作为伟大祖国的公民,我们应当找准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行动装点全民的奥运梦。你和我也许不会有像刘翔那样历史性的跨越,但我们每个人跨出文明的一小步,中国社会将向前迈出和谐的一大步。就像一个公益广告说的:“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

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还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心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讲奉献,关心奥运,支持奥运。用热情的笑脸,融化心灵的冰川;用和谐的理念,再创礼仪之邦!激情成就梦想,和谐点亮未来。我们应该发扬奥运的精神,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我们更应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还有必要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的中国,将会让所有的人的眼睛为之一亮!发展的中国,必将赢得世人的赞叹!

我们坚信,无论是战友还是对手网,在奥林匹克会歌响起的时候,我们都会为他热烈地鼓掌!

篇2:关于和谐演讲稿

下午好!

我叫,来自,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靠大家,和谐你我他”

小时候,身边总有父母的陪伴,每当过马路时,总有父母牵着我的小手,安全到达马路对面;再大些,进入学校,老师会组织我们看安全题材的电影,并定期组织安全专题讲座,提醒我安全的重要性;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上岗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培训;第一次使用灭火器,第一次在演习中灭掉点燃的火盆,等等、等等,这些都让我在掌握安全技能的同时,认识到一旦事故发生,留给我们的将是什么。

20xx年1月4日,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普阳钢铁有限公司2号转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造成21人死亡,9人受伤;1月5日,湖南湘潭谭家山煤矿,发生电缆起火事故,造成至少25人死亡;同日,重庆大足县倪家湾煤矿发生瓦斯窒息事故,3人死亡;2月26日20时左右,广东揭阳市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村因村民杨俊树燃放烟花引起爆炸,导致附近几户民宅玻璃被震碎,并有一户民宅起火,造成21人死亡,48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7人危重;4月10日13时,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峰云公司电解锰渣库发生溃坝事故,矿渣冲击老坝右侧剥离车间,造成6人死亡。

据不安全统计,仅20xx年1月~4月,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已达1981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也许就因为那一点点的不小心,让多少嗷嗷待哺的孩子至此失去父爱、母爱;多少年迈的父母盼不到儿女的归来。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缘于瞬间麻痹。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事化工制造行业的我们,每一位员工,如果没有“安全第一”的意识,那么,不仅没有“安全、平稳、长期”发展的可能,而且还是失职,是对企业和工作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生产安全也是我们企业“工厂、学校、家庭”理念的最集中体现。是我们每一位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基本职责。听不进安全第一的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得防范为重,责任重于泰山,是心灵的幼稚;不深入工作,预防各种安全隐患,保证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则是行为的幼稚。

安全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伴随着人类的稳定、繁荣、发展和进步,安全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就是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不仅仅是要责任到企业,责任到管理者,还要责任到我们每一个员工,每一个人;只有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不安全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才可以在工作中不伤害自已、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作到安全生产,社会和谐。

篇3:关于和谐增长的浅析

一、和谐增长的演化和内涵

任何学派的经济增长理念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 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源的认识很难脱离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 即使有些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增长思想部分超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但他强调的经济增长源却一定是和他那个时代紧密相联。正因为有这样的局限性, 经济增长史的演化才呈现出色彩斑斓的一面。因为后期的经济增长理念是在先期的经济增长理念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因此, 若要对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念的内涵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就必须对先期的经济增长思路作个清晰的回顾, 其实这也是后期增长理念的演化轨迹。

(一) 和谐增长的演化。

罗伯特·索罗 (Solow, 1987) 认为, 增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或比之更早。沿着这一思路, 一些国内学者把斯密的《国富论》作为增长理论的起点 (如沈坤荣, 2001) , 而另外一些国内学者以重商主义的增长思想作为增长理论的出发点 (如方齐云, 2002) , 还有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增长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法国重农学派的鼻祖弗朗索瓦·魁奈 (Francis Guesnay) (如朱军, 2001) 。以上三种观点代表了我国学者对增长理论起源的看法, 为更全面、更深刻揭示经济增长的演进从而为更好理解和谐增长打下基础, 笔者以重商主义思想作为增长理论的起点。而对增长阶段的划分国内学者大多数以20世纪30年代的拉姆齐模型为界, 在之前的称古典增长阶段, 在之后的称现代增长阶段。现代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增长阶段和内生增长阶段, 笔者亦赞成此观点。

在古典经济增长阶段。重商主义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就是借助于贸易顺差使货币财富增加, 对外贸易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重农主义认为只有农业才是“一切利益的本源”[1]和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76) 则首先阐述了经济增长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并认为劳动、土地、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他渴望建立“最自由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2], 这样有利于经济增长。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817) 则把增长问题的考察重心转移到对地租、工资、利润之间的关系上, 并提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他们都认为投资和储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现代增长理论阶段。哈罗德 (Harrod, 1936) —多马 (Domar, 1967) 模型强调促使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是物质资本。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如刘易斯 (Lewis, 1954) 的使欠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此。虽然劳动、资本、土地是决定一国经济总产出的重要因素, 但正如索罗模型所揭示的那样:劳动力的增加、资本的积累 (主要指储蓄率) 只可以促使一国经济短期增长。经济长期增长, 人均GDP的增加却依赖于技术进步。遗憾的是, 索罗模型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的, 未能揭示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内生增长理论放弃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完全竞争与边际收益递减这一假定理论, 代之以不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作为索罗模型的一种补充, 以罗默的《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 (Romer, 1986) 和卢卡斯的《论经济发展机制》 (Lucass, 1988) 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知识创新加速技术进步, 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现代增长理论的增长思想中, 我们不难发现, 经济学家在探索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时, 为了深入说明某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往往是以损失其他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为代价。例如哈罗德 (Harrod, 1936) 和多马 (Domra, 1967) 用储蓄和投资解释经济增长;索罗 (Solow, 1956) 用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卢卡斯 (Lucass, 1988) 用人力资本解释经济增长等。这使他们的经济增长思想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会给一国经济生活带来很大隐患, 更不可能达到像西方经济学者所言的帕累托最优, 我们可以从建立在对资源无限索取和对环境无限破坏的传统西方工业发展史中看到这一点。其实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人口素质、经济基础、资本、知识、国际环境等。即便是在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 若单纯强调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忽略在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贫富差距、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贸易摩擦等问题, 过分消耗经济增长的潜力, 很难想象经济会长期增长。在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 结合近30年改革开放的实际, 我国的一些学者如张占斌 (2006) 提出了和谐增长。

(二) 和谐增长的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 和谐增长的“和谐”是“协调”或“平衡”的意思, 是指在经济系统中经济的增长包括自然资源、人口素质、经济基础、资本、知识、国际环境、制度等动力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种协调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 每一个增长源都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用途。从某种意义上说, 和谐增长是指经济可持续增长或经济的适度增长, 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应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包括“三大关系”、“三大协调”和“九大转变”。具体的讲, “三大关系”指在经济增长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三大协调”指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九大转变”指在人与人关系领域由先前所提倡的“先富”到“共富”的转变, 在环境领域由传统工业化国家所走的那种“先增长后治理”到“边增长边治理”的转变, 在资源和环境领域由对资源“边开发边污染”到“开发与节约并举, 以节约优先”的转变, 在引用外资领域由先前的“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 在贸易领域由先前的“重出口轻进口”到“出口进口并重”的转变, 在消费领域由先前的“重储蓄轻消费”到“储蓄与消费并重和统一”的转变, 在人与社会领域由先前的“又快有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 在人与社会领域由先前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的转变, 在经济领域由先前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转变。归根结底, 和谐增长是指把短期不均衡发展和长期均衡发展结合起来, 通过对经济增长源短期的调整以达到长期均衡发展的目的, 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基础。

二、和谐增长的隐患及原因

在国内经济国际化、国际经济国内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一国经济增长很容易受到国内和国外因素影响。正因如此, 在经济增长中要协调好多种经济增长源之间的关系, 使之和谐增长。只要经济和谐增长达到, 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必然可以实现。而绝不是像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用一个或几个动力源来实现。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导致经济片面增长, 损害经济和谐增长的根基, 最终也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那么当前影响和谐增长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一) 贫富差距扩大。

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日益影响着经济的和谐增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8-2006年的9年间, 全国农民纯收入只增加1427元, 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4, 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七成, 城乡居民收入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 90年代中后期的2.5:1, 扩大到2006年的3.28:1。[10]二是地区差距逐步扩大。西部地区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39%, 1998-2005年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已由6015元扩大到14917元。三是社会成员间贫富差距扩大。1990年全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43, 1995年为0.387, 2000年为0.417, 其中2000年已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的标准, 而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 中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996。[4]

分析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一是对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调节。二是我国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滞后。三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领域存在大量垄断现象。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高管和职工收入很高。经保守测算, 目前我国垄断行业 (包括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产业) 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非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 如果将工资外的隐性收入考虑进来, 上述差距还会更大。2005年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的调查显示, 地产和轻工行业高管的平均年薪是其职工平均年薪的27.6倍和23.6倍, 诸如石油、电力、交通、通讯等垄断性行业的这个值平均接近14倍。[5]四是低收入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待提高。

(二)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能源领域, 而能源领域的缺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按人均石油消费量计算, 2005年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 美国的1/13, 日本的1/8;天然气人均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5%, 美国的1.6%, 日本的5.6%, 其他资源人均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电及核电的总和不过7.2%, 石油仅为21%, 天然气为3%, 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0]。按进口量计算, 2006年进口依赖程度为44%。到201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可能达到50%。另外, 中国几乎没有多少战略石油储备。在环境领域, 2006年以来单位GDP耗能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仍在攀升, 空气和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全国近50%的大水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生态功能下降, 我国每年使用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达到GDP的2%。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30%的地区受酸雨影响, 使中国超过6亿人口暴露在二氧化硫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水平的环境中。另外, 《BP世界能源统计2006》统计, 在我国大气污染中, 85%的二氧化碳, 60%的二氧化氮来自煤的燃烧, 二氧化碳排放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6%。[10]

造成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利用效率低。根据《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的调查排序, 中国资源绩效居世界倒数第6位。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耗能人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另外, 我国煤资源丰富, 但煤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8.6%, 欧盟的16.8%。[10]另外, 中国能源按产业划分的消费结构同样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这也是造成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

(三) 贸易不平衡加剧。

贸易不平衡之所以加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太大。根据海关总署2007年1月10日发布的最新统计, 2006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 与2005年1019亿美元相比增幅高达74%。另外, 我国与美国、欧盟的贸易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现象加剧。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 2006年10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创记录的244亿美元, 远远高于对石油输出国组织 (OECD) 成员国75亿美元的总逆差。2006年前10个月, 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已达1900亿美元。二是中欧贸易不平衡现象加剧。欧盟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6年1月至10月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2005年10个月的865亿欧元大幅上升至1033亿欧元。此外, 从1995-2006年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中约1/6针对中国。[10]

造成中国大量贸易顺差从而导致中国与主要贸易国家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加工产业向中国转移和中国低加工的贸易结构。具体讲,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 2005年中国分别吸收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当年出口量的21.8%, 11.5%和8.3%。东盟和韩国等在中国进口中的份额也分别上升, 其在美国出口中的份额则分别下降了1.1%和0.7%。[10]中国对欧美保持较高贸易顺差的同时, 对亚洲地区却保持贸易逆差, 这反映国际加工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特点。从贸易结构看, 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从比较成本理论看, 在中国向西方出口普通工业品的同时, 西方国家却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 这也是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建议

本文对和谐增长进行了初步探讨。如前所述, 和谐增长是一个多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 一个国家的经济若能实现和谐增长, 则表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源相互之间处于协调或平衡状态, 各种资源在此种状态中也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帕累托最优配置也可实现。相反, 若经济增长源之间存在重此轻彼的不平衡现象, 则和谐增长的目的难以达到。对于当前影响和谐增长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要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除健全税收调节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打破经济领域的垄断经营之外, 按照卢卡斯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对弱势群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解决我国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拓展海外供应渠道, 加快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尤其是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外, 还要普及能源教育, 提倡节约能源。针对由贸易顺差带来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出口档次外, 还要争取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利用外资上要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另外, 政府要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推进外地战略投资, 以规避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读[M].商务印书馆, 1981.

[2]斯密.国富论下卷[M].商务印书馆, 1979.

[10][9][8][7][6][3]世华财讯.中国经济06/07[M].京化华出版社, 2007.

[4]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篇4:关于和谐演讲稿

关键词:和谐 思想 文化精髓 管理创新 和谐校园 办学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认识和实践,对高等学校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必须十分关注和积极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和谐思想,为什么要创新和谐理论,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研究和实践这些问题,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谐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古籍《国语》里。在《国语·郑语》里记载周幽王八年时,郑桓公与太史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就首次提出了“和”的概念。史伯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万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者也”。(《国语·郑语》卷十六,《四部丛刊》初编本)虞夏商周之所以能够成就与天地一样长久的赫赫功业,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关系:虞幕能够“听知和风,因时顺气,成育万物,使之乐生”;夏禹能够熟悉水性,因地疏导,“使人物高下,各得其所”;商契能够了解民情,因伦施教,使百姓和睦,皆得保養;周弃能够播种百谷,繁育蔬菜,让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①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传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人”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

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当代和合学创始人张立人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天道”与“人道”近百个范畴的系统梳理,认为和合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滋润在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里。②

二、和谐理论——中国现代管理的创新

古今中外的文明中都有关于和谐思想的宝贵成果。在西方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范畴,毕达奇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新毕达奇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尼柯玛赫在其《教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在其《理想国》中提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放大的国家。认为个人本性的灵魂包括理性、意志、欲望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在每个人身上的比例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人。那么国家也就有三个等级的人,管理国家是理性强的哲学家,保卫国家的是意志强的战士,创造社会财富的是欲望强的民间艺工。在理想国里,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则说,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等等。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存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魏特林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这一见解得到马克思的高度称赞,并在一定意义上给马克思以启发,他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③

西方早期的和谐思想,早早就被应用到了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中。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企业结构的混合化、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大中小企业的协作化和垄断企业规模的巨型化,向管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催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流派,并最终形成了一些新的和谐理念,如整体和谐。这种和谐管理思想不是注重单向度的和谐,而是多方面的和谐: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的对外和谐、管理过程的和谐、企业功能的和谐。而在当代,生态环境的变化极大限度地影响到社会经济,因此又有人提出综合型和谐管理的理论,并称之为生态时代的绿色和谐管理。这种思想,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管理思潮。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社会和谐,应该是比单向度的人机和谐、人际和谐、整体和谐、生态和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全面和谐。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新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府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完善政府运行机制,规范政府活动,提高政府效率,惟有改革才能创新,创新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实际上,社会和谐也就是中国现代管理改革与创新的目标。

三、和谐校园——中国高校办学的目标

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载体,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部分,同时,和谐校园的构建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和谐校园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的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

1、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学理念求真务实

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师生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有可感知的,具有可操作性,而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彻于学校各项工作过程中,被全体师生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学校发展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依靠科学发展规律,集思广益,合理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指导思想的高度一致,方向、结构、规模、效益等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重大问题决策要透明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注重决策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的和谐统一。实施计划要合理调动资源、协调各方关系,工作脚踏实地、实现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达到计划目标与实际行动的和谐统一。

2、坚持管理人本现,制度文化以人为本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证。学校建设人本民主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就是让所有学校成员工作学习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而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管理的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奋发努力地工作,勤奋刻苦地学习,愉快幸福的生活。

满足教师的发展追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度建设要立足于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为学生搭建成长舞台。制度制定要突出激励和鼓励的思想,公平和服务的原则、规范和务实的效能。具体制度建设要尤其注重教代会制度,教师培养制度,教育教学考核评优制度,学生奖励评优制度等制度的建设。④

3、贯彻人文关怀观,校园环境温馨向上

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和谐校园建设内容之一,是实现校园内人与环境、人与人、心与身和谐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通过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为师生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学习场所,另一方面要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师生积极参与决策管理,以校为“家”,视学校发展为己任。具体表现在:学校建设以实际出发解决好关系到师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主动要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探究科学规律;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立参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校园文化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师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培养技能、提高素质。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具体实践中表现为:以“天和”的协和平等精神,构筑高校发展与社会自然、校内活动开展与校园自然环境、学校治校理念与校园环境建设的和谐。以“人和”的人格独立精神,营造校园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以“心和”的自律宽容精神,形成学校师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豁达开阔奋发进取的健康心态,创造美好的和谐校园。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①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38-46.

② 王传满. 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5):69-71.

③ 成思危.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基础[J].中国职工教育,2006(11):56-59.

篇5:关于和谐税收的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法规处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税收,从娃娃抓起》。

和谐是什么?和谐,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天时地利人和”,这是老祖宗的话语,放在今天却依然适用。从宏观上来讲,和谐税收是税收与经济社会的和谐;从微观上来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征与纳的和谐。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一星期前,在XX县执法检查的时候,听到一位前辈跟我们说的一件十年前的往事,至今让我震撼不已。那一年,他们到一个粮贩子家收税,刚到他们家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在写作业,那孩子突然就把铅笔盒朝他们扔过来,大喊着“你们这些坏蛋、强盗,快走,就是你们把我们家收穷了!”。我们的同事都愣住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愤恨,是一种十分纯净的、没有掺杂任何世俗或伪装的愤恨。平时,不管碰到多么难缠的钉子户,他们都可以轻松应对,但是,在那一刻,面对那个小姑娘,面对那双充满愤恨的眼睛,他们不知道应该跟她说些什么,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一切都那么的苍白无力。

“那么后来那粮贩子的税收上来了吗?”我问这位前辈,他静静地说了两个字:“没有”,但话语间却流落出痛彻心底的遗憾,我没有追问那几十元的税为什么没有收到,因为我知道,他在遗憾什么……

大规模的税法宣传月活动已经开展了十几个年头,通过这些年的宣传,我们看到:全社会的对税收的知晓度提高了;全民对依法纳税的认识提高了;各级党政对税收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各行各业对税收工作的支持度提高了......是的,如今咱们税收工作的重要性家喻户晓,税收工作的地位提升了,税收工作的作用大了!

但我想我们还应当从平时,从日常,从一举一动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在西方,连小学生都知道,纳税和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情。他们的纳税意识根深蒂固。日本的申报纳税制度已经经历了60年,他们长期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使公民从小就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日本税务机构用得最多的宣传口号就是“偷逃税是国民共同的敌人”、“用你的税金建立美好的家园”。在美国,有一项贯彻多年的纳税人教育计划,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其中一项就是让学生了解税收,对中小学生开设《美国历史上的税收》、《理解税收》、《税收与你》三门课程。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和谐税收,从娃娃抓起”,让税收走进课本,走入课堂,并以孩子们为中心,向社会和家庭辐射,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当然,这仅仅是税法宣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要想使全民族都有较强的税收法律意识,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完成。

这几天,我常常一闭眼就会想起前辈口中的那个小姑娘。十年过去了,如今她在哪,上完大学了吗?或是在打工?当年她心中那纯洁的愤怒可曾消散?

我希望有一天可以见到她,然后跟她好好说说我心中的税收,讲一讲我们税收人的故事。

但愿有一天,税收宣传能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但愿有一天,纳税意识能永远根植孩子们的心田。

但愿有一天,我们的公民会骄傲地大声说“我是纳税人”。

但愿这一天,已并不遥远。

篇6:关于和谐英语演讲稿800字

关于和谐英语演讲稿800字

chinese people always appreciate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olympic ideal, support the efforts of olympic games to promote world peace.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are doing our the utmost/best to prepare for the XX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and shooting at the pageant with advocating olympic ideal, sparkpluging world peace and enhanc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world.olympic spirit are gonna spread again in orient cultural ancient china.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china have always admired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olympic spirit and supported the efforts made by the olympics in promoting world peace.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are doing our utmos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XX olympics in beijing.it is our hope to make it a grand gathering that will carry forward the olympic spirit, promote world peace and enhance the friendship among people of the world, so that the olympic spirit will flourish once again, this time in china, an oriental country with an ancient civilization.[关于和谐英语演讲稿800字]

篇7:关于和谐演讲稿

大家好!

早在XX多年前,我国的老子、孔子和庄子都曾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西方学者柏拉图也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追求,也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在新的形势下,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到我县的前途和命运。

曾几何时,饶河两岸沃野千里,饶州大地商贾云集。学馆林立,学子万千;崇师重教之风鼎盛,教育源远流长。陶侃、范仲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美名远扬;姜夔、洪氏父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光耀千秋;这一切,得益于我县学风、教风醇厚的教育事业。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功利十足的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我县经济发展初见端睨时,再纵观教育的发展,你会觉得一种不和谐的感觉悄然而至;教育质量连年下滑,教育乱收费一度盛行;无序竞争层出无穷,师德师风每况愈下,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校无计可施,家长无所适从,莘莘学子一脸茫然,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教育何去何从,教育振兴路在何方?

19世纪的法国村民说:“假若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屋我们并不在乎;关闭了最后一个教堂我们也不怕;但是关闭了最后一所学校,我们则会因睡不着又去拼命了。”这是法国人最早的生存意识。二战后的日本人也常常对自己的子女说:“孩子,快快长大吧,穷困的日本需要你!”从这些小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是教育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我们走在田间或者大街上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双手粘满泥浆的放牛娃,可以看到一个个叨着烟蒂,到处乱窜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个疲惫万分从网吧逃学出来的学生;每每看到这些,作为一名教师,我就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我感到这是教育的悲哀、教育的失败,无言之中有一种冲动在撞击我的胸膛,热血在血管里涌动。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万人口的大县来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哪有××经济的腾飞!没有教育的振兴,哪有和谐××的建立!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全体党员和干部正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一本本厚实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的心得体会,一个个鲜活的党员典型,一件件亲民爱民富民为民的感人事例,昭示在××快崛起的伟大事业中。

作为一名来自省重点建设中学的教师,我认为××教育的兴衰,有我的一份责任,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我的职责,栋梁之材的培养,是我的使命!

在县委××届×次全会上,县委×书记心系教育,情牵校园,果断提出教育要着眼长远,争创“四个一流”,实现“三个明显”,并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做到“两带四不”,从而为我县教育的全面振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县××多万师生员工群情激奋,正以忘我的拼搏精神去迎接我县教育春天的来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要勇挑重担,做最难做的工作,带最难带的班级,干最吃亏的事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面对荣誉、面对利益、面对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以“五新”为标准,着力构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认识来对待,把新理想贯穿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们,当第一束阳光从美丽的××湖折射在家乡并不富庶的土地上时,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开始了,离明天更近了!我们庆幸自己还年轻,庆幸自己正当血气方刚,就让我们用自己年轻的热血去燃烧我们的青春吧!就让我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充实我们的生活吧!就让我们用自己豪迈的激情去拥抱我们的理想吧!

篇8:关于和谐教育的思考

“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要达到上述目标, 就要进行“和谐的教

育”。“所谓和谐的教育, 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 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 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 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和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 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对这一点, 即关于人的表现应当予以深刻思考, 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相吻合, 同时也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相一致。而要实施和谐教育有其必要的前提、基础和关键, 同时还需要一些机制保证其实施。

1 师生关系的和谐, 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

和谐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教育, 晏子认为“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 以烹鱼肉, 燀之以薪。宰夫和之, 齐之以味, 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君子食之, 以平其心”。晏子用烹饪这种形象的比喻, 来阐述“和同之别”, 烹调必须使酸、甜、苦、辣、咸调合在一起, 做到五味搭配协调, 才能算是上等佳肴;音乐必须将宫、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 做到五音共鸣, 才能算是上等美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能将自己的想法直言不讳地表达出来;所谓“同而不和”, 则是指习惯于对问题的看法上一味地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 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所以这里的“和”, 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地和谐统一, 因而有别于“同”。和谐是事物间的最佳组合, 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当然和谐也是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保持师生间的“和而不同”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 教师对学生而言, 一般多是强势对弱势的关系。所以要实施和谐教育, 教师们要“为了一切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走到学生中去,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充分地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因此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同时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在《给学习自由》一书中指出, “在学习开初, 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 课的组织, 视听工具的使用和教学程序与讲课质量的高低, 全不相干;尽管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刻是有用的, 甚至是有益的。但是, 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靠这关系中的态度。”所以,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要加以充分的尊重与正确的引导。

同时要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的风气, 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心境,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和进一步地发展。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师生间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而这种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彼此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的。

2 教学活动的和谐, 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

和谐的教学活动, 应该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总结的至理名言, “学, 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育不是培养一批考试机器, 更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人才, 由人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应该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世界不会因你而转动, 世界因为有你而不同”, 故而教育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对学生的独特体验加以尊重和理解, “三人行, 必有我师”, 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可以给予教师许多的启发与思考。教与学的和谐互动, 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让

“学习成为自己的事”, 从被动地受教者转变成主动地求教者。爱

因斯坦说:“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对于科学家和作家以及一切艺术家来说, 没有比想象力更重要的了。想象力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所以教育者要给学生留有一块巨大想象的空间, 让想象力在和谐的空间里自由翱翔, “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 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一切能力和谐发展”。而各种教学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到好处, 达到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 就会形成一种合力,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耳鼻喉学术会议总结下一篇:开心与无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