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2024-05-04

《童年与解放》的断想(精选6篇)

篇1:《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关于《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作者/保志明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在于免除恐惧”。《童年与解放》一书的作者黄武雄教授显然是极为赞同这一观点的。“教育要授予的是整体性的知识,整体性的知识使人了解真实的世界,了解真实的自己,人将因此不再恐惧”;“真实的知识是整体的,是人对真实及对自己的整体性的理解。整体性的理解,使人把知识提升为智慧,使人的知性与人格趋于成熟,使人免于恐惧,在生命存在的时刻泰然自若。相反地,如果把知识切割成碎片,让每一个人抱持着一块碎片,那么人将看不到世界的真实面目,看不到自己的全貌”。

反观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碎片”随处可见。不仅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被断然割裂,各自为政、各说各话,就算是在一门学科内部,知识也被割裂成一个个知识点,进而又被窄化为一个个考点。久而久之,在很多教师眼中,知识=知识点=考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考、中考试卷只能考查这些“点”。比如化学,高考强调“宽基础、重能力”,“宽基础”的真实含义应是“考点覆盖全面”,但现实是:一个选择的四个选项都可以毫无联系,只为增加考查点;“重能力”的真实含义则应是“重视应试能力的考查”,但试题那么多、文字量那么大,平时不多多操练达到“手熟”,怎么能应对?至于化学整体观念、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也完全可以没有建立“微粒观”而会书写离子方程式,甚至可以没有进过一次实验室而会做那些实验题,可以从未真正探究过任何问题而知道“假设、验证、结论”这一套探究流程。因为考查的只有“点”,即“知识的碎片”,它们完全可以通过“踩点式”的习题训练而达到目的。

整体性的理解是需要通过真正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的。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活动?那是伴随着学习者主动思考的体验性活动。就如皮亚杰所言的“同化与顺应”,就是要将接受过来的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图式中,才算完成了学习。因此,“主动”、“体验”、“思考”就应当是和学习过程相生相伴的几个关键词。按照黄武雄教授的观点,儿童天生就具有整体把握事物的自然能力,如果我们用“碎片式”的教学去发展所谓的文明能力,那真是罪过了。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是有机会让学生去学习整体性的知识的。首先,是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如化学课堂上的做实验、搭模型等),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还得是任务式的,不能有太具体的操作步骤,否则又变成“碎片”了。学生拿到任务后,得自己主动地理解任务、分解任务、尝试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也许还有同伴间的交流互动,这一切都是在整体性地学习。(教学论文 )其次,是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其表现形式就是教师组织讨论),重要的是这些讨论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不是“诱敌深入”、“请君入瓮”式的,得让学生真能把想法说出来,真能动起脑筋来。从目前的课堂现状看,特别是公开课上,学生活动、师生讨论这些环节随处可见,可“真活动”、“真讨论”并不多,由此可见这不是教师常态的教学行为,“临阵磨的枪”难免显得生硬。学生活动和课堂讨论都是要花时间的,有时候教师会因为担心学生做得、说得“乱七八糟”而不愿“浪费”这个时间;真正的课堂活动当然会是开放的,有时候教师会因为担心超出预设、不好控制而不愿去放手让学生做开放的实验、开展开放的讨论。这些教学行为的背后还是教育观念――如果我们追求“分数的效率”,当然不愿花这个时间。再者,我们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有没有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呢?比如化学教学,有没有在能量转化的背景下认识原电池?有没有在化学反应的趋势中理解钠的性质、氯气的性质?有没有在守恒的氛围中认识几乎所有中学化学的定量关系?这些“背景”、“趋势”、“氛围”难以成为题目去考查,因此也难以进入教师的视线。十分可惜,我们可能本来抱住的也是“碎片”。

纸笔测试由于它的形式,由于它有标准答案,由于它要有便于操作的区分功能,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现实原因,它还得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难以变动。可以说,现实已经给了纸笔测试不应得到的“崇高地位”了,如果教师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味盲从,在教学行为中表现出对纸笔测试的过度“尊重”,便是愚昧学生的行为,其后果是很可怕的。因为,那样的学习活动消耗了学生宝贵的身心资源,却没有让他们收获任何人生智慧,反倒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惧。

人的认知如何发展?黄武雄教授强调了皮亚杰所指出的同化与顺应的辩证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是存货的仓库,他须将外在世界输入的加以处理与改变,才能接纳于他的认知图式中,予以同化”,“所以人认识世界须把他内心的认知图式作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人认知图式的发展就像酒坛里葡萄的发酵一样,每一分每一秒,坛里都在变化,外在世界的种种对小孩都是刺激,小孩需要自己去吸收,去组织,去加以同化。必要时还要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去顺应,这一切都要他自己来主导”。

其实这些论点早已不新鲜了,教育专家作报告、名特优教师写论文的时候都是言必称皮亚杰的,而黄武雄教授的可贵之处,在于联系到了现实做法。他说:“密集的、有一定进度的、统一而强迫性的检测(例如学校考试),会干扰人内在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辩证发展,就如同时常拆封坛盖、掀开坛盖,要检定酿酒的进度,会使酒的酝酿停顿一样。一个学生长年接受密集考试,成绩表现优异的,并不表示他心智发展一定良好。相反地,很多情况下只说明了他的内心世界不过是一张未经同化便不断被迫去顺应,而剪贴起来的、七拼八凑的认知图式。”

综观我们的教学现状,考试已然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省级以上考试,从以往的高考,到现在加上学业水平测试;校级考试,从以往的期中、期末,到现在加上期初、段考、月考;各学科自行安排的考试,从以往的.单元测验,到现在的随堂检测,甚至期中考试模拟考试一、模拟考试二等等。我作为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几乎每隔两天就会收到学校“家校通”发来的短信,被告之孩子在××考试中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以及班上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信息。我不禁纳闷,这么多时间用于考试,有多少时间用于教学?难怪总喊着课时不够用,要加班加点。这么快就要学生“顺应”,现实哪里来得及“同化”?频繁的考试至少反映出教育者的两项不足:一是教学手段的贫乏,不知道怎么教,也不想认真思考怎么教,便端出“统治者”的架子,以考代教,逼学生就范。二是自信心不足,默认学生肯定不会好好学的,只好频频以考试来鞭打学生,以掩盖自己的心虚。

在现实工作中,考得勤的教师其学生往往还考得好,这让那些“以考代教”的教师很有成就感,觉得这是一条通向“学生优质发展”的康庄大道。这种“劣币逐良币”的做法,严重扰乱了教学的生态环境,往往让想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教师非常痛苦。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是能考出好分数,可发展前景呢?《童年与解放》中谈到:“这样的一张认知图式无能力再去同化新的事物、洞烛新的世界。换句话说,通过无数次长期而密集的筛检而成功的一个个号称精英的心智,竟是无法从事独立思考的一张张平版印刷”。及时消化、段段清往往是频繁考试的理由,甚至会拿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作为理论支撑。事实上,艾宾浩斯画的是遗忘曲线,它对应的是记忆的问题,只有机械地把学习等同于记忆,才会对学习者提出“短平快”的要求,才会不给学习者留时间、留余地去“同化”学习内容。这样做的教师,并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同化”而发生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关注的只是学生的“顺应”与否。其实,那只是学习者低级的“条件反射”,这与巴甫洛夫说的“流哈啦子”实在是没什么区别。

在课堂教学中,密集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干扰。有些公开课上,会看到教师与学生“短平快”的一问一答,似乎十分热闹,很具有“观赏性”,评课者也会因此而评价课堂“师生互动充分,气氛活跃”。可这真是一种“学习的气氛”吗?还是教师自己的才艺表演?前些日子,和组内一青年同事聊天,很有共识,都感觉到现在有个不上台面的评课标准,那就是:教师上得满头大汗的、口干舌燥的课,就不算是好课;如果教师上得脸红脖子粗、青筋直爆,那就更不“入流”了。这样的标准,值得我们反省。

*作者系化学教师。

篇2:《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突然又想起班里那个叫子龙的孩子,这是一个爱画连环画的小男孩。于是,我第一时间叫他来我身边,询问有没有把平时画的画整理收藏。孩子睁得大大的眼睛满是不解,我明白他是不懂。于是我马上用A4纸给他现订了一本“画册”,让他把自己想画的东西全画在这上面,画好了可以拿给老师为他拍照留存。我不知道这孩子能做到怎样,能画些什么,但我觉得身为师者,能做的也就是如此啦!

好几天我都无法静下心去看后面的文字,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询的画,艳丽的色彩,抽象画般的意境,让我陷入了思考。还记多年前,一个很简单的说明中国教育现象的故事,故事很简单,讲了中外的孩子对“0”的诠释,中国的孩子大多只会说这就是零,而国外的孩子会说这是太阳,是月亮,任何类似形状物体都可以是答案。反观自己,明明深知这个道理却又是如何去珍爱那颗如荷叶般上晶莹剔透的童心的呢!

我的女儿,在三岁时,话语里全是自我的想法,然而,当她的做法和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有着明显的不相符时,我真的曾粗鲁地狠狠地教育过她!如今,马上五岁的她,一口的成年人的话语时,我的心才惊觉,究竟是什么时候,女儿的童年就这样远逝了?

篇3:《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什么时候, 这种神秘的力量渐渐消失了?

黄武雄不是单方向从学校教育入手来分析儿童, 而是从数学、自然科学、认知心理学等各面切入, 指出人原始的创造特质, 探讨儿童成长的秘密——人究竟是怎么样长大的?人与生俱来的, 究竟有着什么特质和能力?儿童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年人又该向儿童学习什么?

人是自然的子女

黄武雄认为, 人原是自然的子女, 可又受自然的制约。儿童无法接受高于他理解力的事物, 即无法面对一种概念化的抽象事物。但他与生俱来地拥有敏感力, 有一种高度整体辨认和洞察能力, 即自然能力。比如以学语言为例, 儿童是在情境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语言。没有一个儿童一开始就精确地训练语言能力——认识词性, 通晓语法及句型来学说话。再如出生的小孩很快就能掌握母亲的整体特征。

这一切是整体的、浪漫的, 极富创造力, 故弥足珍贵, 与以精确训练为特征的文明能力相对。

自然能力, 蕴藏着儿童的原始创造力。除了高度的整体性辨认能力, 黄武雄继续指出, 儿童天生具有体验生活、体验生命的生之勇气。儿童爱问为什么, 对什么事都有浓厚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儿童敢于去做, 不怕失败。儿童不怕摔跤, 千万次跌倒后又迅速爬起来, 不都是这样学走路的吗?在学数目的不变性之前, 儿童自己摸索, 学习抽象, 体验多少具体事物, 不断体验不断成长。儿童需要不断地体验才能逐渐掌握分析的能力,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断地跌倒, 不断地爬起。没有这种生命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整, 以及不断地在经验中学习, 儿童想顺利进入文明、掌握文明是不可能的。而“当人不再体验, 不再具有无畏的生之勇气的时候, 人便有了恐惧”。

有人说, 小孩是纯洁善良的天使。作为成年人, 除了要学习儿童的好奇之心、无限勇气外, 还要学习儿童没有偏见的宽容之心。他们的世界一朵小花、一只小动物包括一个陌生人都是有情感的, 容易亲近的。书中指出, 大人也喜爱动物, 但通常都有明显的选择性, 而幼儿之喜欢动物则是普世地一视同仁。在儿童的字典里, 没有坏人的概念。借此基础, 他们始终能积极地拓展自己的认知经验, 能体验到别人的欢乐和悲伤。为什么小孩更容易受感动?因为他们晶莹的心还未裹上世俗厚厚的硬茧。

现行教育的弊端

作者黄武雄在本书伊始道出了他的忧思, 人进入文明以来, 物质水平在快速提升, 多样化的消费生活使人的精神面目日趋一致。人的丰富性、多样性不见了。知识的普及, 并不能真正解放人。故在正文首篇他重申哲学主题“人是目的”, 人不能沦为任何工具。

随着年龄的增长, 抽象文明能力增加的同时, 美好的自然能力却在降低或消失。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宣称, 这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童年和成人的分界线正迅速模糊。 (《童年的消逝》) 儿童不像儿童, 身上原始的创造力渐渐萎缩。他们被过早地拉入文明的大车里, 加入前赴后继的升学大军, 冲锋陷阵, 面目模糊。黄武雄引用皮亚杰的观点, 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不是存货的仓库, 他必须将外在世界输入的材料加以处理与改变, 才能接纳于他的认知图式中, 予以同化”。这个过程就是同化与顺应, 必须小孩自己去吸收, 去完成。

书中说, 统一强迫性的检测, 会干扰人内在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辩证发展。而我们所依赖的智力测验无法度量人的自然能力。我们看重的只是描述性的、控制性的、分析性的文明能力。所以造成当下学校教育知识与经验分割, 人成了散装知识的仓库。知识僵化, 成了冷冰冰的外在之物, 老师的任务就是将之不停地灌入, 不停地训练, 不需要你整体辨认自我整合, 不需要你无畏的体验, 不需要你个体觉醒, 只需要你安分地做一个考试机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的快乐, 没有新旧经验相互印证的喜悦。

为什么中国学生分数高却能力差, 缺乏想象力创造力?为什么我们成年人工作缺乏激情, 缺乏开拓意识?答案不言自明。

拿我女儿画画为例。前文讲她原本热爱画画, 可送她到艺术培训班学了一段时间后, 画画的热情逐渐减少。在家里根本不会再画老师教的内容。有一次, 我忍不住问她, 你的长颈鹿画得那么好, 你再画一只给我看看。她摇摇头, 说不高兴画, 又说自己不会画。在我一再要求下, 她勉强画了一幅, 不过造型各方面没有上次好。后来有一次我走进她的课堂——老师画, 讲解要点, 学生在下面照着描摹。老师一一进行辅导:这里画得不行, 擦去, 重画。画不起来的, 老师直接帮着画。其间不断地提醒, 不断地修正, 只为了一个目的:要画得像。像什么, 像老师的画。因为成年人评价小孩的画作, 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像啊。画得像, 就是文明能力的要求。黄武雄指出:“以这样的看法界定绘画, 会窄化儿童的绘画世界, 阻滞儿童在绘画、表达上的创造性发展。”哦, 原来当孩子在成人的教育下, 慢慢习得经验和模式, 懂得一些套路, 画一些内心无法触动的东西, 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封闭的自我。而且, 有一个好的范本在那里, 有一个好看的评价标准在那里, 儿童就不会关注内心的感受, 只追求外在的技巧, 渐而丧失本真的乐趣。

你说, 儿童如何得到解放?

我们可以做什么

教育是人的解放, 而不是枷锁。早在半个世纪之前, 陶行知先生就发出了解放儿童的号召:“解放儿童的头脑, 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 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晴, 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 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 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 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 不逼迫他赶考, 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 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 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 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陶行知教育名篇》)

人是自然的子女, 这并非与文明相悖。黄武雄建议要基于儿童原始的创造特质, 发展儿童认知上的抽象能力。这意味着, 我们要呵护儿童身上可贵的特质, 尊重他们的需求。回归自然, 让学生亲身经历自然的生活, 滋养身体的整体感知能力。像苏霍姆林斯基的“思维课”, 带领学生亲近自然, 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达到身与心的和谐。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 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正因为儿童的思维不断受到这条小溪的活的源泉的浇灌, 所以才能提出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哲理性的”问题, 使我们深为惊讶。 (《给教师的建议》) ——那些在学校里不自由的, 假期被关在各种补习班的孩子, 受奴役的又何止是身体, 更有思想的束缚, 个性的压抑, 创造性的受挫。我不知道, 在这些孩子的心中, 童年是什么颜色。

丰富儿童的经验世界, 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黄武雄认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拓宽人的经验。学校教育, 不是学习技术性知识, 获得文凭与地位, 而是彼此的体验相互印证相互碰撞。书中举例, 学习地理, 不只是为了记忆地名, 也不单为日后远行备用, 而是拓展人认识中的世界。要从小孩自己生长的村里市镇学起, 让小孩体验自己生长周遭的人文或自然的细节, 再描绘地图, 探讨村里市镇发展史, 查询人文典故等。随后, 小孩认识的不仅仅是自然, 还要结合文学艺术, 探讨这里的人文活动、历史变迁, 这样的地理知识才有了生气。——现实生活中, 看不到知识的全貌, 将之支离破碎灌输给学生, 单纯靠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体验生活, 知识将失去生命力。

培养儿童的人类爱, 促进儿童人格成熟。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学校要捕捉有价值的内容, 引领儿童穿梭于不同时空不同场合, 去对话去讨论去认同。这期间, 简单的训诫、宣告、标语是没有用的, 儿童只是表面的顺从, 无法产生爱。我校一直在抓校园环境, 但效果不理想, 破坏花草时有发生。管理的方法是宣传加检查通报。用书中观点, 这样是不会发展儿童的人类爱。儿童即使在学校里做到遵守校规, 但一出校门就可能故态复萌。我想如果采取下列措施, 会不会有效果呢——1.从关于大自然的绘本、儿童诗入手, 带领学生诵读感悟;2.欣赏植物带给人们的美好, 写一写小树小草的内心;3.收集植物生长的资料, 观看相关影片, 开展我和小树小草共成长活动……

篇4:《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学生需要在社会中成长,学校是社会中的特殊形态。关注更大系统中孩子成长条件的优化,可能对中国学生体质下降现象的遏制有一定帮助。这也是提出该命题的原因。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就是优化学生体育学习、锻炼条件的重要思考。它既应该包括体育资源共享问题,也含有体育文化接轨的问题。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请我谈一下这个问题。说真心话,我没有认真系统地研究过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能称之为断想。

一、从“健康人年,”说起

“健康人年”是在大众健身领域中流行的新名词。它是指人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快快乐乐生活的实际年龄。例如,一个人58岁前身体很健康,58岁以后得了慢性病,在疾病的纠结下又生活了22年。那么,他的“健康人年”是58岁,寿命是80岁。人生自古谁无“病”,但是,我们都希望“健康人年”在自己生命长河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

当前,我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以控制慢性病为主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提前到来,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慢性病是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造就了人类现代文明,同时也带来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WHO2005年评估认为:目前慢性病已经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全球60%的死亡是由于慢性病所导致。我国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数据表明,全国慢性病患者总人数达1.6亿,总患病率为151.1‰,在城市高达239.6‰。WHO预测,如果缺乏有效控制措施,今后10年仅因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将给中国带来5580亿美元的国民经济损失。

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它的控制是可能且可行的。据WHO统计,全球每年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死亡的数据显示:吸烟490万人、高胆固醇血症440万人、超重和肥胖260万人、高血压则达710万人。研究表明,这些死亡原因中的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戒烟、运动等措施来避免。

二、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及与学校体育的因缘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体育、什么是社区体育。人们一般认为,社会体育是指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为丰富余暇生活、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是在社区中开展的、具有常态特征的社会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加速发展,政府更加关注社区及其建设。社区也越来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娱乐和锻炼的“乐园”。当然,社区也自然成为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乐园”。

社区体育一般比较关注“五身边”问题。所谓“五身边”,首先指的是身边的场地。由于我国社区建筑设计缺陷,使多数社区场地满足不了当前需要。因此,社区场地建设应逐步达到够用、适用和能用(安全)的标准。在这方面,学校相对拥有最优越的场地条件,向社区开放,能够使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二指的是身边的活动。在社区中,身边的体育活动应注意科学性和经常性。这与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强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的要求是接近的。在北京,不少社区已经开始对体育生活化进行探索。其特点是提倡把体育活动作为居民吃、穿、住、行以外的第五大要素,组织的活动包括家庭体育活动和以青少年为主的体育活动。第三指的是身边的组织。社区一般注重建设能够尽可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层体育锻炼组织。这与我们学校里的锻炼兴趣小组又比较接近。其四指的是身边的指导。身边的指导是指有足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或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在大众健身过程中遇到“困惑”时,及时给予相应的科学指导。但“身边的指导”在社区体育中是一个“弱项”,社区急需一批具有奉献精神及健身指导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在这方面,学校的体育教师具有天然的“长处”,是一批潜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五指的是身边的管理。身边的管理包括对体育组织的管理、对健身场地设施的管理,以及对体育经费的筹措与管理等。

从理论上分析,社区与学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具有天然的“互补”关系。由此,互助对于学校与社区、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文化差异

1. 学校体育的“强迫性”与大众体育的“自主性”

从学校体育课程的角度审视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运动参与方面,强调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且能够应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锻炼。运动技能方面,强调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健康方面,强调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形成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方面,强调了解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及与身心发展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自尊与自信,并学会通过体育锻炼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社会适应方面,强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学校体育的目标与社会体育的目标有部分相通的地方。可以说社会体育包括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特殊形态”。只不过,体育课程更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是必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理性”的锻炼意识、能力和毅力都不足。因此,一味满足孩子天性的“放羊式”体育的教学效果会比较低。快乐体育理论的片面性和实践的错位就证明这一点。而国家的教育政策、体育教师是理性的。它应关注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注重学生身体甚至身心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体发展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忽略这个问题,甚至背离这个问题,可以说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要实现教育的目标,就需要考核,这就难免与学生的天性发生“冲突”,教育“强迫性”的痕迹必然十分明显。

而社会体育却不同。社会体育是以成年人为主体,在业余时间,进行具有明显自主性的体育活动,不具有“强迫性”特征。社会体育是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灵活多样和“个体”性的体育活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不强,“实用性”、“娱乐性”和“实效性”特征较突出。社会体育主要关注人的健康及体能的发展,关注大众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学校体育在这方面存在较大区别。目标有差异、受众不同,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评价也随之会产生差异。

2. 黄金时期与终身体育

社会体育强调“终身体育”思想。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就是落实“终身体育”的大胆尝试。

从人的体质健康发展而言,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与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育科学素养,可以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多“新鲜”的“体育人口”。但是,二者却有不同。由于人的身体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且身体发展过程不可逆。例如,科学证明,儿童时期多做跳跃运动,对其老年骨质疏松现象的出现有良好的延缓作用。注重学生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区别,同时也是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之一。

四、大众体育科学素养“缺失”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警示

大众体育科学素养是指大众全面的体育锻炼知识、正确锻炼动机、科学锻炼行为、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总称。大众锻炼不仅强调健身者的运动技能,更强调健身者的锻炼技能。这里的锻炼技能包括练习量与强度的科学控制、自我体质的测量与评价等。这属于大众体育科学素养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人口学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早在2002年,我曾针对大众体育科学素养问题对北京市市民进行调查。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关于体育锻炼的目标。认为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占45%,认为是“更健康”的占40%,说不清楚的占15%。显然,不了解大众体育目标与竞技体育目标区别的大有人在。此外,设计“健美运动员的身体最健康”的问题,就是想了解老百姓对健康概念的全面理解。调查显示,33.8%的人认为是正确的,20.9%的人说不清楚。说明,老百姓对健康的理解大都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运动负荷是控制健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脉搏是测量运动负荷的重要指标。而在被调查群体中,53.3%的人不清楚自己运动时的脉搏,只有27.9%的人可以将脉搏控制在中等强度。说明,锻炼群体对运动负荷的控制存在“失控”问题。

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被我们所忽视。学校体育领域,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注重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提高向社会输出体育人口的质量,减少社会上“体育盲”的比例,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问题。而在学校体育中,特别是在体育课程的五个目标中,都没有体现这一问题。在当前体育教育中,学生应逐步形成的这种能力,基本都被体育教师“代劳”了,或是通过“自然主义”的体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失去了获得这种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当学生毕业离开学校之后,表现为“体育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体育如果要与社会体育接轨,必须打好学科基础,学生的体育科学素养必须满足未来走向社会的基本需要。

五、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合作的困惑

在我国,关于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合作问题,体育理论界曾经有过一些相关讨论。其主要观点是希望二者能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客观讲,二者却有些“貌合神离”。这是因为:

首先,管理体系不同。从国家管理的角度,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分属不同的行政系统管理。多数省、市,体育局与教育局处于平级行政单位。虽然社区与学校的资源同属国家,但缺少更高层行政单位的协调,及科学规范的管理规章。

其二,缺少紧迫性。二者接轨虽然有必要性,但是没有紧迫性。因为结合的效果很难纳入工作绩效,不结合的损失也很难被人所评价。因此,无论学校,还是社区,大都不急于做这件事情。

其三,二者体育资源不平衡。体育的人力资源和场地器材资源方面,学校相对充足,处于优势地位。社区的体育资源比较疲乏。因此,接轨多为社区或体育系统一厢情愿。

其四,利益与责任不同。由于体育资源的不平衡,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器材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管理学上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没有利益的项目是不会持久的。更何况还有风险。

其五,资金投入不足。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需要注入资金或物质流。否则,很难改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六、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结合的尝试

在我国,关于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结合的尝试,有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结合是有条件的。因此,相关条件不一致,就只能持观望态度,不好效仿。

主要经验之一是“政府埋单”。如上所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一定是在系统外施加经济的或政治的影响力。这方面,上海市一些地区做得比较好。例如政府对向社区开放场地的学校提供保险服务。这种做法使学校与社区免责,规避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篇5:《童年与解放》的断想

首先给《海洋与生命》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设想:快速阅读中获取信息, 展示信息, 批判性检测信息。

此文相对来说较简单, 内容丰富且学生感兴趣, 完全可以在教师引导之下读懂课文。可以定位本课堂的重点为快速阅读中捕捉信息, 筛选信息, 以互动学习和表演学习为主, 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只是辅助者。

接着进行教学准备与导入。

教学导入: (1) 多媒体展示海洋画面; (2) 教师讲说,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一组海洋图片, 在现代教学设备声光色和海洋神妙奇景的神秘刺激下, 激发学生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和一种欲望。将学生的全部兴趣引导到对神秘海洋世界的了解中。同时教师作某些添加, 以自我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对图片作解说, 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在学生想急切获取海洋知识的时刻, 转入到我们的学习内容《海洋与生命》:图片信息仅从海洋景色美妙这一个角度来展示其神秘的一面, 大家不知, 在浩渺的海洋中, 还有更多更离奇的神秘故事, 今天, 我们就学习《海洋与生命》一文, 较为全面地来了解一下海洋世界。

做好学习前奏, 进行学习方案实施。

教学设计: (1) 课文内容分成四个部分, 以小标题为标准; (2) 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 (3) 对应各自的学习任务:

第一小组:《浩瀚的海洋》

第二小组:《生命的摇篮》

第三小组:《天然的牧场》

第四小组:《尾声》

教师布置好本课的主要目标:获取信息, 筛选信息, 设计好学习方式。分组以小组为单位, 互动学习, 表演学习, 批判性检测别组学习成效, 以期达到互促互进, 信息共享的目的。学习内容: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部分。

全文只有三个小标题:《浩瀚的海洋》《生命的摇篮》《天然牧扬》, 再加上最后四个自然段为尾声部分, 就此分为四部分, 全班也对应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对应负责一个部分的学习, 在互动自学以后, 学习小组选派代表, 将本学习小组获取的信息, 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在教室里公开展示, 以接受全体同学与教师的检测。其他学习小组对别组的学习成绩要作出自我批判性的检测,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学习小组展示信息, 检测信息。

教学过程:每一学习小组代表:展示信息《浩瀚的海洋》;其余三个学习小组代表:评价信息;教师评价整体学习情况, 多鼓励;其他三组依次进行。

学习小组通过共同探讨性学习, 选派代表将他们获取的海洋知识信息, 以自我最好的表演方式展示给全班, 同时注意解说好获取信息的方法与内容, 其他各组对其进行评价。这样既让学生有兴趣,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展示信息的技术能力与学生上台发言的胆量。将课堂交给学生也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学习中的穿插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评价时多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信息内容的筛选。学生懂得获取, 但不太注意从中筛选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信息, 不懂得信息的轻重主次, 不懂得展示信息语言的简单明了和准确性, 故需作重点指导, 但一定注意语气, 多鼓励性、激励性、协调性语气语调, 以支撑好学生的信心与积极性。

汇总信息, 资源共享同时以本文为文本, 借用于现实探讨本文信息的不足。

教学反思: (1) 汇总信息, 资源共享; (2) 展示一组海洋破坏图片, 教师解说; (3) 思索现实, 补充信息。

通过四个学习小组信息的展示, 基本将全文的信息掌握, 增加了我们对海洋的了解, 让我们看到了海洋的伟大与重要, 对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师马上运用一组图片展示遭受破坏的海洋状况, 让学生们痛异美好家园的即将失去, 引领学生去思索, 在作者那个时代, 由于人们认识不深, 对海洋只懂得索取, 而不懂得保护, 使得海洋环境破坏, 严重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做?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海洋的措施方法。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思考到较好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可以在课堂上口头展示;如果学生不能, 则可以查阅有关书籍资料与通过网络资料来加以补充, 以补充作者信息的不足。

总结本课堂的学习情况。

篇6:关于崇高的断想

而人呢?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崇高的呢?

我凝视那些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奉献一生的人们, 精神因此澄澈。近代中国民族解放之路是一条艰辛悲壮的大道, 众多崇高的伟人在这条道路上前赴后继。历史的长空, 回荡着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正气, 回荡着谭嗣同“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不足畏”的豪言壮语;激荡着孙中山“虽海枯石烂, 吾心不改”的民族大义。民族的历史铭记着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的铮铮铁骨, 瞿秋白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的一片丹心, 郁达夫面对日寇不低下高贵头颅的高尚气节。近代仁人志士的崇高永垂不朽,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的崇高丰碑很高很高, 一直深入云霄。

读史, 让人明白了崇高的分量, 那些掷地有声的呼号, 字字铿锵, 又有谁能够无动于衷呢?我无法不仰头凝视, 我想说, 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黑暗中是你们燃起火光, 刺痛了愚昧人的眼, 在千难万险中宁纵身一越扑向光明, 也不愿沉沦于历史洪流众生间。没有纵情声色的奢靡, 有的只是一腔正气。崇高二字, 在历史的天平上重重压下, 另一端任由多少小人奸佞、纨绔子弟也动摇不了一丝一毫。

当今这个时代, 正如《双城记》中有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我爸是李刚”这些话一次次地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 据说有些人还因此一炮而红。我想说, 这些人是小丑一个, 这样的“表演”终是闹剧一场, 终会令世人不齿。

生活中那些平凡人的崇高给人带来的感动却很深很深。“最美妈妈”伸出双手托起崇高的分量, “最美司机”吴斌握住方向盘为崇高引路, “最美高原教师”两颊微红是崇高的印记。他们的身影在人民心中竖起标杆, 标杆上高高飘扬的旗帜名为崇高。佛家有“芥子纳须弥”之言, 在我看来, 不正是平凡与崇高的小大之辩吗?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 能做的事很平凡, 但他生命所创造的价值可以很崇高。

上一篇:父亲节的‘父爱如山’小学一年级叙事作文800字下一篇:与孤独一起走过的日子初中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