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

2024-04-11

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精选6篇)

篇1: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70.0 分!

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下面说法正确吗?江苏的民营经济大发展,思想解放,是十五大之后。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下面说法正确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下面说法正确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计划市场都是经济手段。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下面说法正确吗?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三条路线中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5.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说,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6.下面说法正确吗?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邓小平阶段、江泽民阶段、胡锦涛阶段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7.下面说法正确吗?包产到户的发明权是农民。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下面说法正确吗?改革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革,如何深化改革。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主政时,我们对经济体制的概括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0.下面说法正确吗?解放思想要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反对本本主义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1.下面说法正确吗?改革开放的起点是:75整顿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2.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主政的11年到89年邓小平退休的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十。A.正确 B.错误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3.下面说法正确吗?下面说法正确吗?邓小平在75年尝试改革,名叫整顿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4.下面说法正确吗?江泽民同志主政的13年起止时间是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到10年前十六大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5.下面说法正确吗?世界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解放思想永远没有止境。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6.下面说法正确吗?拨乱反正时,对毛泽东的评价的两种倾向是忽略晚年错误和部分肯定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7.下面说法正确吗?解放思想要落实到体制机制上,只有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使我们按照制度来办事,管事管人管权我们才会,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事业才会越走越宽广。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8.下面说法正确吗?第一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19.下面说法正确吗?经济社会转型只带来了一些挑战。

正确 √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0.下面说法正确吗?要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积极解放思想 A.正确 B.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正确 √

1.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邓小平同志主政11年是第几阶段? A.一 B.二 C.三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2.最大的理论亮点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什么会议?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3.改革开放的起点是? A.1967年 B.文化大革命开始 C.75整顿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4.江苏的民营经济大发展,思想解放是什么时候? A.十三大之后 B.十四大之后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错误 ×

C.十五大之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5.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合生产的状况性质,我们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是? A.创造力 B.执行力 C.想象力 D.生产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中全会、二中全会分析形势 B.三中全会讨论经济 C.四中全会讨论政治问题 D.六中全会讨论规划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7.下列属于邓小平起草的是? A.实践出真知

B.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C.建国以来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D.关注点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分析: 无 8.改革的突破口是? A.思想解放 B.经济改革

C.修改宪法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D 答案分析: 无

9.下列属于毛泽东起草的是? A.实践出真知

错误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B.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C.增加了建国以来四个大志 D.关注点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0.中央党校校训是? A.实事求是 B.思想解放 C.开拓创新 D.戒骄戒躁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三部分;多选题

正确 √

1.给邓小平的评价有哪些?

A.正确评价毛泽东,成功开辟新道路 B.邓小平领导我们改革开放开辟了新道路 C.邓小平在两个重大历史关头起了决定性作用 D.邓小平留给我们以他名字命名的邓小平理论

您的答案:ABCD 正确答案:ABCD 答案分析: 2.邓小平政治交代最重要两条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能变,谁改变谁垮台 C.坚持两个基本点

D.常委会的同志们要聚精会神的抓党的建设

您的答案:AC 正确答案:BD 答案分析: 3.思想解放经过哪三轮思想大解放?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从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经过江泽民讲话到十四大 C.五年之后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酝酿到写进党章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正确 √

错误 ×

错误 ×

4.三大社会体制转型包括哪些? A.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 B.农业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 C.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您的答案:ACD 正确答案:ACD 答案分析: 5.邓小平两大历史贡献是? A.75全面整顿 B.正确评价毛泽东 C.成功开辟新道路 D.思想解放

您的答案:BC 正确答案:BC 答案分析: 6.2008年12月18号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讲话,他讲了“三不”是? A.不动摇 B.不懈怠 C.不折腾 D.不骄傲

您的答案:ABD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7.邓小平对毛泽东评价的三个层次是? A.全盘否定毛泽东 B.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C.维护毛泽东一生的地位 D.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您的答案:BCD 正确答案:BCD 答案分析: 8.江苏省思想解放的转变包括哪些 A.转变发展观念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转变体制机制 D.转变政府职能 E.转变工作作风

正确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正确 √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分析: 9.拨乱反正时,对毛泽东的评价有两种倾向,请问,是哪两种? A.部分否定 B.全盘肯定 C.部分肯定 D.忽略晚年错误 E.全盘否定

您的答案:BE 正确答案:CD 答案分析: 10.五二九讲话印象最深的三个方面是? A.第一旗帜问题 B.邓小平理论 C.第三依法治国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您的答案:ABC 正确答案:ABC 答案分析:

错误 ×

正确 √

篇2: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关键词:考试招生

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9月19日,上海市、浙江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发布。

12月16日、17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4个配套文件发布。这次改革突出公平与科学,力求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前提下,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科学选拔人才、更好维护社会公平。

相关链接:

[专题]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立德树人

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建设大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的课程教材体系、确立教育教学各环节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校内外多方参与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4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报道]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

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缓解“择校热”

关键词:就近入学

1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小升初划片入学模式、对口升学流程、入学办理方式、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强化工作监管和社会监督,全面提高小升初工作水平。

2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到2015年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2017年95%以上的初中划片入学,坚决切断招收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浙江、辽宁、山东、山西等许多地方实现“零择校”,北京就近入学比例显著提高,取消了共建入学方式。

相关链接:

[专题]19城市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关键词:职教体系

6月23至24日,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今年还公布了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相关链接:

[专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大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

7月18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明确了学生1人1桌1椅(凳)、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等20项底限要求,作为项目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

这项政策面向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以“保基本、补短板”为工作目标,旨在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使薄弱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尽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面貌,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的切实举措。

相关链接:

[专题]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教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推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校长教师轮岗

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要求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长教师补充配备,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关链接:

[报道]三至五年县域校长教师交流成常态

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体系

关键词:师德红线

2014年,教育部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体系并推动落实。1月11日,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7月8日,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9月29日,印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三个文件明确了中小学教师10种和高校教师七条师德禁行行为,将师德建设全面推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相关链接:

[报道]教育部划出对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

关键词:教育督导

2月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要求建立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体制、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意见》的出台是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突破口,将对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

此外,印发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建立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制度,督促各地各校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一年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对云南鲁甸“8·03”地震灾区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蓬莱“11·19”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等开展了专项督导。

相关链接:

[文件]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

加强高校学术委员会和理事会建设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

1月29日,教育部35号令颁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高校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

7月16日,教育部37号令颁布《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建立并完善高校理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密切社会联系、扩大决策民主、争取社会支持、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作用。

2014年,教育部继续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已完成38所985工程高校章程和9所211工程高校章程核准发布工作。高校章程及两个《规程》对于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专栏]高校章程建设

“三通两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11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2020年,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简称“三通两平台”),使教育信息化有了施工图,为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了现实抓手。

相关链接:

[报道]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关键词:医教协同

6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此次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的重大突破,是实现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关链接:

[报道]《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印发

系统推进学校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关键词:学校体育

4月21日,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办法》,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条件作出规范,旨在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线,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各地学校体育政策支持为保障,建立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11月26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提出明确要求。

一系列政策举措对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管理规范和制度保障,也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足球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报道]校园足球神州行

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关键词:学前教育

11月3日,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了扩总量、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四大任务,确定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的目标,着力解决好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入园难问题,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与运行保障机制。

“二期行动计划”坚持公益普惠,注重可持续发展,强化政府职责,旨在巩固和扩大2011年实施的“一期行动计划”成果,构建长效发展机制,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链接:

[文件]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

提升特教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

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七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要求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经费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三年内将盲、聋和培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0%以上,特教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6000元以上。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于进一步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权利,推进社会公平,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推进高校公开10大类50条具体项目

关键词:信息公开

7月25日,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高校主动公开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学风建设信息、学位学科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和其他信息10个大类50条具体项目,并建立即时公开制度,在清单信息制作完成或获取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

《清单》的公布,对于推进教育系统信息公开、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篇3: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

作者:蒲坚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1日

农村土地流通是中国历届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也是全社会关心的改革热点。为解决这一难题,身为“信托共有制”的首倡者,作者认为,土地信托化正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方向和内涵相一致的、前所未有的新模式和通达的新路径。

土地信托化以信为基础,以托为手段,以三权分离为原则,把土地使用权主体与土地实物分离,依托土地经营权进行土地流通,保障了农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非农业生产,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实现农民对土地依附的解放,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信托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并以中信信托在实践中开展的土地信托业务,充分论证了土地信托化的实质和内涵,更大胆预测和分析了土地信托化的未来——土地信托银行的构建和功效。

篇4: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拉开大幕

——考试方面,明确高中将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改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招生方面,明确将缩小招生计划分配的区域间差距;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择优录取。2015年起将把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突出保障公平的理念

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2005年开始酝酿,可谓“十年磨一剑”。2013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订考试招生总体改革方案,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然而,《实施意见》面世前并没有经过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

究其原因,过去三年一直参与这个文件多个版本起草的两位专家试图给出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实施意见》出台前的最后一次重大修改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以后。这个渐进性的改革基调的确定,与三中全会关于考试招生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的表述差别不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这个思路的合理性在于,与整体改革的节奏大体吻合,以治标来换取治本的时间。他说,先解决包括高校自主招生在内的最突出的不公正的问题,一方面相对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又符合了学生和家长群体对公平的诉求。《实施意见》出台后社会之所以比较平静,少有质疑,是因为它突出了推进公平、保障公平的理念。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认为:把公平放在第一原则,是技术问题和教育问题,还涉及政治问题,所以用政策来解决教育弊端,群众容易接受。他说,遗憾也是有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个理念突出不够。当然,迈出了前半步总比不走好。“至于后半步怎么走,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恢复全国统考有何意义

《实施意见》提出“从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21世纪教育研究院随即进行公众网络调查,在回收的5871份有效问卷中,八成受访者表示赞成。此前,该院发布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中,曾有恢复全国统一命题的建议。如今这项调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民意的回应。

如何使用统一命题进行录取,其实比恢复统一考试更关键。如果恢复统一高考,仍然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就只是解决了分省命题带来的高考试卷出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必然会增加安全风险。事实上,当年实行分省命题,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地方的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分散安全风险。

实行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线录取,将意味着要取消分省计划,全国所有学生集中填报志愿录取。这种依旧是教招考一体化的模式可能导致的问题是,由于地区差异明显,一些贫困地区上线学生大幅减少,而一些教育质量高的地区,将由全省范围内择校演变为全国范围内择校,那些省市的超级中学,会发展成全国超级中学。

而学界设想的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所对应的是高校自主招生。在参加统一高考后,每个考生可持高考成绩申请若干所大学,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择校。建立这样的考试招生制度,首先用统一高考保障基本的公平,然后由学生和学校双向互选建立教育竞争机制,再由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和家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如此,既可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又做到招考分离,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教育公平。

至于恢复统一高考之后,会采取哪种录取模式,还要看《实施意见》提到的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改革究竟怎样推进。如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当前的集中录取逐步推进到招考分离,那么期待中的基于统一考试的高校自主招生就有望实现。

中学要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9月19日,作为全国考试招生改革试点的上海和浙江同时公布了《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由于关乎对国家部署的具体落实,因而引起各界的密切关注。

两地有关负责人都指出,改革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而从《方案》的设计看,也力图能保障学生的选择,比如,明确要求“大学在录取时,最多不得提出超过3个科目的要求,学生只要满足一门就可报考”。这意味着学生在高中选择科目时,受高校招生录取科目的限制将会缩小,因而有更充分的选择空间可自主搭配科目组合。

依照《方案》,在理论上中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多达20个学科组合,且可文理混搭。而在实际操作中,高考科目的调整,能否带来学生选择权的增加,将取决于高校的录取制度以及中学对高考科目调整的应对。如果中学不改变传统的办学思维,这一轮考试招生改革,将很难对应试教育形成冲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学能否改变传统办学思维,将受制于三方面,一是大学的录取规则要与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相配套;二是中学要有足够的师资开出那么多的课程组合;三是中学要有教育理想和办学追求。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有多少中学重视选修课?一些本有条件在校内给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的高中,仍在围着高考核心科目办学。假如办学者的追求还是考名校,那么,限定学生选择优势学科,必然会成为中学的现实选择。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谢应平特别强调,落实好《方案》,将要求中学每个年级、每门学科的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是“把关教师”,这需要中学在教育观、师生观、质量观上重新审视,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合理调整,使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兴趣和特长。这一切,都有赖于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

摆在大学面前的“必答题”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会给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大学将如何应对,很快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民众最大的未知便是2015年的大学自主招生到底怎么招?有大学招办主任称,把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确实更符合大学的理想。“对大学各专业来说,宁可选择一些有兴趣但分数不那么高的学生,也不愿招那些仅有高分但专业志向不明晰的学生。”而在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显然有助于大学“筛”出后者。

“过去无论高考还是自主招生,大学习惯的做法是谁分数高就招谁,这样做既简单,又貌似公平。” 有大学分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表示:“根据今后的高考改革方向,大学要从‘招分过渡到‘招人,即在同一分数段的学生中,大学如何选拔最符合本校办学特色及定位的学生,坦白说,很多学校的经验是有限的。”

知名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传递的人才选拔理念和具体做法,一向具有风向标意义。“这一轮招生考试改革,大学和中学在人才培养上的衔接一定会比过去顺畅很多。”上海一所名校的教务处负责人认为,大学中学联手培养人才,将会有机制上的保证。近年来,不少名校和一些在人才培养上有特色的高中之间,已建立了一些合作平台。比如,大学拿出自己的优势学科、专业,到中学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科技夏令营等。“今后,会有更多大学对中学的人才培养提出明确的、个性化的要求,大学和中学的合作、沟通会更频繁、更紧密。”这位负责人对《方案》赋予大学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充满期待。

伴随《方案》的启动、推进,公开各自的选才标准也将在各大学间形成新一轮博弈。门槛设置过高,学生不来报,相当于将好学生拱手让人;门槛设置过低,也同样不利于选拔。面对这类充满博弈的题目,所有大学无一例外非答不可。

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的影响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认为,这次《实施意见》的最大亮点,是在主导思想上兼顾了这项制度最核心的两个方面: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

《实施意见》提出的措施,首先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且有具体指标:“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要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到2017年的4个百分点以内。”其次是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再次是“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这些调整都需要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确保选拔的公平、客观。

此外,《实施意见》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设计命题内容,着重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这些重大调整,旨在革除积弊,全面优化教育“指挥棒”,力求为千百万学生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刘海峰认为,《实施意见》并非十全十美,它牵涉很多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难免会出现新问题,这都有待于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及时加以调整。

篇5: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4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将减至25个。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10日亮相。这份方案提出,将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从机构整合,到政府放权,整份方案传递出鲜明的信号,那就是将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整合机构:解决监管“交叉点”“盲点”

近些年,食品安全领域可谓乱象丛生、问题应接不暇,涉及监管部门10多家,“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广受诟病。

本轮机构改革中,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无疑是重点之一。根据方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以前分散的、涉及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的几个部门整合,实行统一监管。

“理顺、明确权责是改革的首要一步。”全国人大代表符凤春说,监管部门多,却都有权无责,最后成了谁都管谁都不管,要想解决问题,首先要集中到一个部门管,明确行政与执法主体。”

本次机构整合还涉及: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组国家海洋局、重组国家能源局。

民生先行,也是这份方案的着力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说:“这些年,交通、铁路、食品安全都出现较多问题,对政府而言,保障百姓基本安全是必须做的,也是集中要抓的。”

“有些部门的整合也是政府适应新形势做出的调整,比如铁路基础建设逐渐完成、海洋维权保护亟待加强等。”丁元竹说。

“这次改革解决了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对方案进行说明时表示。

削权放权:政府从“全能型”走向“有限责任型”

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四个减少体现出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思路。

“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脉就是划清政府与市场界限。”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市场、社会能办的政府一律不介入,需要政府办的,比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政府必须依法律法规办好;需要市场和社会办的,政府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做好监管。

不仅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职能转变同样强调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案中提出将更多的权力“下放地方”,并给地方机构改革探索留下余地,地方机构设置不要求完全上下对口.“从全能型转向有限责任型,从经济型转向服务型,这无疑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含义。”丁元竹说。

职能转变:摆脱机构调整的历史循环

住房信息尚未联网、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诸多行政基础性制度尚未建立,制约着政府角色的转换,政府亟须练好内功。

这份方案着眼于建立良好成熟的基础性制度,将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等。

加快依法行政同样是这份方案关注的重点。要求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发挥法律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比前几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方案在题目中增加了“职能转变”四个字,并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分两部分论述。一些专家也提出,从今后的实施来看,相比机构上的整合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是改革的核心,也更加任重道远。

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说,职能转变比机构改革更重要。否则,不管“大部制”还是“小部制”,都是换汤不换药,都难摆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

正如马凯所说:“这次机构改革是同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出的,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今后随着实践的发展还将不断推进。”

篇6:改革开放与江苏新一轮思想解放考试题

(四)生活与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黑格尔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说明哲学思想形成的特点。在他看来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黑格尔这种观点()①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 ③认为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④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思想”“认识”的反思,认识的对象是脱离物质的“思想”“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故选②④;黑格尔认为“思想”“认识”是可以认识的,属可知论,故①不选;③属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

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禅师写的一首禅诗。该诗蕴含的哲理有()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事物的静止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③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运动的事物 ④人们难以把握事物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步行”“桥流”等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①符合题意;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应是“水流桥不流”,但是如果以水为参照物,则是“桥流水不流”,说明事物的静止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明显错误。

3.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摘得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前的科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生物体都有生物钟,它影响着睡眠、新陈代谢等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但生物钟是如何运作的呢?三位的研究成功地阐释了其内在运作机制。这一成果证明()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人与其他的一切生物遵循的规律都相同 D.规律的内容是主观的,但形式是客观的

解析:选A 三位的研究成果证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矛盾具有特殊性,C项错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项错误。4.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这一成果再次证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突破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B.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和利用规律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解析:选C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表明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C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也不能改造规律,故A、B两项说法错误;“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而不是自觉选择性,故D项排除。

5.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析:选D 材料中“根据耕地的地力设计配方”的信息,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不符。

6.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撸起袖子加油干()①要把干事业的热情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起来 ②要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保持高昂的精神 ③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放在第一位 ④要摒弃安于现状的思想,敢于超越客观条件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 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我们把干事业的热情与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起来,要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保持高昂的精神,①②符合题意,应选;③说法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排除;④说法不科学,排除。

7.“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中下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这表明()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找到新的认识工具 ③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实践是人们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 “天舟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这表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①正确;其发射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这表明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③正确;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错误;④夸大了实践的能动性,错误。

8.一些科技前沿研究显示,通过可穿戴设备,人脑的脑电波可能被破译,而人脑通过直接连通电脑,从而获得更强大的智能,也可能在十年内得以实现。如果这种“可能”成为现实,这表明()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C.电脑可以部分取代人脑进行思维 D.人的智慧很大程度上来自电脑

解析:选B 通过可穿戴设备,人脑的脑电波可能被破译,而人脑通过直接连通电脑,从而获得更强大的智能,也可能在十年内得以实现。这表明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项错误;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项错误。

9.火星科学家认为古代火星上有液态水流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太阳热度的不断降低,火星是如何保持水不冻结还是液态水呢?研究者认为是较厚的二氧化碳层帮助古代火星表面保温。但是2017年的最新探测数据表明,大约35亿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来解冻水冰。材料表明()①追求真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②新的认识往往需要推翻原有的真理

③认识的不断发展决定着实践要不断深入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2017年的最新探测数据表明,大约35亿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来解冻水冰”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④符合题意;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②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③错误。

10.以前,有一句谚语叫“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劝农民开春的时候一定要晚耕种。现在,农业专家们却劝农民早耕种,“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这一变化()①源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体现了人们对气候和耕种关系的认识永无止境 ③启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原来的耕种规律随着气候变化可以被改变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 从晚耕种到早耕种的认识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入选。这一变化属于认识的变化,认识的变化源于实践的变化,①排除。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改变,④错误。

11.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我国GDP目标增速为6.5%左右,低于2016年同比6.7%的目标增速。事实上我国在创造了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这表明()①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 ②困难是暂时的,要对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充满信心 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中国GDP的发展历程说明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①符合题意;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国情不同,因此我国GDP的增速也有变化,说明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12.勤奋很重要,但有时付出了辛苦、时间,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这种勤奋是低品质勤奋。要避免成为“低品质勤奋者”,需要有深度的思考。这启示我们()A.用综合思维完整准确的认识事物 B.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考验 C.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学会统筹兼顾 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矛盾的转化

解析:选D 有时付出了辛苦、时间,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这种勤奋是低品质勤奋。要避免成为“低品质勤奋者”,需要有深度的思考,这启示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立足实际锤炼深度思考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优化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矛盾的转化,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

13.2017年11月28日,《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正式发布,自12月1日起,我国将目前在河北省开展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大至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等9个省区市。不断扩大试点范围蕴含着的哲学道理是()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 题干中搞试点体现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正确;不断扩大试点体现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曲折性和矛盾双方关系,②④不选。

14.漫画《家传》(作者:周喜悦)所蕴含的哲理有()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解析:选C 漫画《家传》体现了父亲对爷爷的行为会影响儿子对父亲的行为,父亲的行为和儿子的行为有共同点,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排除;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父亲对待爷爷的行为与儿子对待父亲的行为一样,排除;D项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排除。

15.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从唯物辩证法看,我国民法典的编纂()①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②要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以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表明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意味着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寓于统一的民法典之中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 ②错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④错误,民法典寓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之中。从唯物辩证法看,我国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表明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③入选。

16.一个老板一直卖假货,但是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这是为什么呢?习惯性地我们会想质检局可能有问题?老板可能做了手脚?但新颖、合理的答案是,他卖的是“假发”。这个事例说明()①惯性思维会造成陈旧的思想观念 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人们改造事物 ③换个角度思考有利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寻找新思路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C ①说法不准确,题中体现的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②与题意不符,题中体现的是认识事物而不是改造事物。③④均符合题意。

17.2017年10月16日,华为在德国慕尼黑举行Mate 10系列手机发布会。Mate 10系列的双摄,还继续保持上下设计。搭配麒麟970处理器,更加的智能,华为Mate 10不是一款智能手机,而是一款智能机器。华为Mate 10的设计蕴含的哲理有()①不断追求事物外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坚持唯物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 ③对事物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理解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①错误,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不断追求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符合题意,华为Mate 10搭配麒麟970处理器,更加的智能,体现了创新精神;③符合题意,“继续保持上下设计”,同时又增加了新的智能化设计,是对事物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理解,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实质;④不选,材料主旨与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无关。

18.201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作出批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北京城市发展必须()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③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 题干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等,体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①②符合题意;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③错误;④属于唯物论道理,不选。

19.2017年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希望通过制度改革,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利于()①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④使人们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职称制度改革是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有利于使其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当选;通过制度改革,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通过提高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当选;③④与题目指向不符。

20.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每每取得实质性进展,都是从所有制改革突破开始的。为了激活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改善资产效率,中国联通公司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国人寿、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等14家企业参与了此次联通“混改”的投资,“混改”后原联通集团合计持股约36.67%,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约35.19%。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明()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动,不是上层建筑的变动,①当选,②错误;这种改革的性质是改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根本推翻它,④当选,③错误。

2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17年2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指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增加农民工打工收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派出督查组,赴部分省区开展实地专项督查。从唯物史观看,党中央、国务院这样做()①是为了巩固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②是因为农民工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④是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③

解析:选B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体现了③④。①说法错误,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农民工只是劳动群众的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错误。22.近来,一些商场门前的停车场画出了比普通停车位宽的“女士停车位”,引发了市民关注。有市民认为,这种设置“很贴心”“人性化”;也有市民认为,这是对不专业行为的纵容。这表明()A.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B.价值判断的标准因人而异 C.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D.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解析:选A 题干中“有市民认为”“也有市民认为”等,体现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A项正确;B、C两项观点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

23.生命里的美好期盼,没有哪个是通过冥想和神灵兑现的。趋吉避凶、祈福远祸,自古为人们所不懈追求,但诉诸外物庇佑还是诉诸自身努力,结果大不一样。这告诉我们()①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②世界观、方法论不同,实践的结果往往也不同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生命里的美好期盼,没有哪个是通过冥想和神灵兑现的。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入选;趋吉避凶、祈福远祸,自古为人们所不懈追求,但诉诸外物庇佑还是诉诸自身努力,结果大不一样。这告诉我们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①错误,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24.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妇联副主席程萍说:“我们成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应该珍惜这个时代给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生活就会有意义。”这告诉我们()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 和平的时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我们应该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①入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生活就会有意义”,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③④不符合题意。

二、简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观众享受到了具有高品质的诗词盛宴,并引发一股诗词热潮。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中国诗词大会》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使人对中国诗词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润物细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是如何找到“生活化”传承方式的。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办“诗词中的哲学知识竞赛”,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并指出其哲学寓意。(要求:蕴含的哲理不能重复)解析:第(1)问,面对沧桑巨变,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2)问的解答要将列举的诗词与蕴含的哲理对应准确。

答案:(1)①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央视抓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结合。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央视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实际,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面对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央视立足社会实践的变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较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的问题。

(2)示例: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哲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要重视实践。

26.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加快推进改革的依据。解析:解答时,关键要抓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等有效信息,然后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改革等知识作答。

答案: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客观要求。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探究题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

第一、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第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全民守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立法的认识。(2)运用唯物论知识,揭示“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的哲学依据。

(3)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全民守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解析:第(1)问,属于认识类主观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首先要强调科学立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其次,科学立法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属于依据类主观解析试题。解题时在充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第(3)问,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全民守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结合对材料的分析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立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②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立法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服从事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法律是执法、司法的依据,只有服从法律,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引导社会和谐发展。

上一篇:成长如歌的行板范文下一篇:与秋菊相关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