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2024-04-22

《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共16篇)

篇1:《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非常有意义,里面的主人公是小学生王葆,王葆想不劳而获得到好成绩那是不可能的。

有一天,王葆在河里钓到了宝葫芦,宝葫芦愿意让王葆做它的主人并帮他实现所有的愿望,条件是不能让别人发现。王葆答应了宝葫芦不说出来这个秘密。但是过了几天王葆并没有发现宝葫芦为他带来幸福和快乐,反而为他带来了许多烦恼,使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例如:王葆和同学玩象棋,他想“吃”掉对方的“马”可是宝葫芦以为王葆要真吃对方的“马”于是宝葫芦就把有黑又脏的棋子往王葆的嘴里塞,吓得王葆要打喷嚏,可是他只打了半个喷嚏。还有宝葫芦把苏鸣凤的试卷变成了王葆的试卷,宝葫芦帮王葆偷了电磁起重机。

最后,王葆才知道宝葫芦给他的陶瓷娃娃、收音机、那些贵重的花草、自行车、糖果……都是宝葫芦偷的。王葆顿时怒火上升,他决定把宝葫芦消灭掉,无论王葆把宝葫芦扔到小河里,还是把宝葫芦切成两半,或者再把宝葫芦扔到火里面去烧。可是宝葫芦还是滚回到了王葆的脚边。王葆的眼睛忽然睁开,原来这调皮又搞笑的故事只是一场有趣的梦呀!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任何事情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才会取得成功。

篇2:《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他是一个很爱依靠别人、爱幻想的人。这本书主要讲了:王葆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和朋友去钓鱼,无意中钓上来宝葫芦,宝葫芦可以实现愿望,从此王葆就过上了快乐的生活。当王葆想要鱼,宝葫芦马上就变出来。想要吃的,宝葫芦也变出来。但是渐渐地王葆发现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变出来后就回不去了,而且,宝葫芦的意识和人不一样。最后王葆才发现自己做了一场梦。书的作者是张天翼,出生于19,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写的书有《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等等。

读完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去完成,这样才有意义。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每次作业总是有两三道不会,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教我,而我总是不听,写上正确答案后就以为大功告成。但是,考试的时候犯了难,题总是不会,成绩也不好。

篇3:《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4:《狼来了》的读书笔记领悟领会

小朋友们,知道一天中我最盼望哪个时段吗?悄悄告诉你们吧:我最盼望晚上睡觉的时间早点到来。因为,那时不仅可以有妈妈的陪伴而且还能读到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故事。你听,今天我读到了《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在山上放羊,他觉得很无聊,就骗山下的村民,大声喊叫:狼来了。村民们来到山上,根本没有狼。第二天,他又大喊叫:狼来了。村民们又跑上山,结果还是没有狼。村民们知道受骗了,很生气。第三天,狼真的来了,小男孩又大喊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救命啊!村民们根本不相信他了,却没有一个人来救他。小男孩吓得跑了,结果他的羊全被狼咬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说谎骗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所以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诚实对待每一个人,要诚实地对待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和朋友,做一个诚实有用的好学生。

篇5:《狼来了》的读书笔记领悟领会

第三次,狼真的来了,这个小男孩一边跑一边叫,可是谁也没来救他,还好小男孩从山坡上滚了下来,可羊没了,从这以后,小男孩再也不说谎了。我懂得了做人不能说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用。你说谎戏弄别人,第一次、第二次别人可能上当,等灾难真正来临的时候,你想让别人帮你,可别人已经不信任你了。

就像我,我出去玩,不按时回家,妈妈不信任我了,不让我出去玩。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个好孩子一定要诚实,不能随便撒谎。因为像放羊的小孩子那样撒谎,最后还是害了自己被狼吃掉。

篇6:《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他叫王葆。有一天,王葆去钓鱼,无意间钓到一个宝葫芦。有了宝葫芦,王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拥有特殊幸福的人了。可是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不分青红皂白,只会盲目服从,给他带来了很多烦恼和难堪。甚至,宝葫芦变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从别人那里偷出来的。这让王葆感到无地自容,最后他毅然放弃了曾经让他梦寐以求的宝葫芦。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任何成果都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不能期望不劳而获。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我们不能要不劳而获的东西,那是不长久的。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成果,才是最幸福的,最宝贵的。我们只有亲自劳动才知道劳动的辛苦,才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才真实,也才会感到快乐。

篇7:《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1) 提出了政行二分思想的经典表述, 把政行分开的必要性与民治政府、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考虑。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的第一章“国家的主要功能”中就明确地指出了:“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的行为, 既存在于对表达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 也存在于对执行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所以我们可以知道, 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 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 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 古德诺把这两种功能分别称之为“政治”与“行政”。这一表述成为他的政行二分思想的核心理论基础。并且, 古德诺认为, 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必要的。为了证明这一点, 首先, 他提出了民治政府的概念, 民治政府实际上指的是多党制的政治体制。多党 (在美国主要是两党) 政治作为一种竞争性的政治, 政党依靠竞争性的选举获取掌权机会。把政治与行政分开, 既有利于通过竞争性的方式促进公共利益的表达, 把冲突限制在政治的领域内, 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又便于通过行政集权, 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符合民治政府发展的需要的。而且政治与行政分开的程度与政府民治的程度是相关的, “政府的民治程度越低, 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和表达功能的区别也就越小”。其次, 政治与行政的分开与文官制度发展相互促进。古德诺成书的时期正好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 行政的发展通过文官制度真正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性领域, 从而使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得以贯彻。文官制度的发展又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提供了保障, 改善了民主与效率难以兼得的局面

(2) 扬弃了“三分法”, 采取两分的手法使行政机构权利得到扩张。为了进一步阐述政行二分的思想, 古德诺对孟德斯鸠的“三分法”做了分析。他认为,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将政府权力三分为立法, 行政和司法的观点, 是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的。“这种把政府的功能分为三种而非两种的分法, 可能是由于孟德斯鸠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英国的制度进行研究的结果。在他著书立说的时期, 英国大概是当时文明世界中唯一在政府中把执行机构与司法机构严格分开的国家”。但是, 英国的法官是独立的, 并不意味着司法功能可以被单独划分为一种功能。因为在法院里, 实际上只具有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这两种功能, 而没有第三种功能。古德诺在理论上以两权分立而不是三权分立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整合, 确立了新的权力分立、制衡原则。这一划分明显的特色是行政机构权力的扩张:它不但固守了行政权力的阵地, 而且取得了“表达意志”的权力, 行政机关甚至获得了除立宪、修宪以外的所有领域内的立法职能。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甚至是对1787年宪法的一个否定。从而为其后来所提出的一些具有独特性的行政思想奠定了基础。

(3) 批判了“机构分离学说”, 指出政治行政的分离在实践中是相对的。如果说古德诺对孟德斯鸠的政府功能三分法的批评还比较委婉的话, 那么, 他对孟德斯鸠的“政府机构分立说”的批评则是非常直接的。古德诺认为: “这一理论获得的赞同远远超出了它的作者认为适当的范围, 现已证明, 它的极端形式对任何具体的政治组织都是行不通的。美国的经验无可争议地表明了这一点”。因为, 政府在实际的运作中, 让一个特定的机关去行使一项特定的功能是不可能的。“被称为执行机构的机构, 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大量的制定法令权或立法权。另一方面, 以表达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 即立法机关, 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也就是说, 尽管人们能够区分开政府的两种主要功能, 但却无法严格地规定这些功能委托给哪些政府机关去行使”。 由此, 古德诺明确指出, 政治与行政的分立, 是功能上的分立, 不能把与这两种功能相对应的政府机关也进行分立。“把每一种功能分派给一个分立的机构去行使是不可能的。这不仅因为政府权力的行使无法明确地分配, 而且还因为随着政府体制的发展, 政府的这两种主要功能趋向于分化成一些次要的和从属的功能”。

(4) 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不是重点, 重点在与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可以说, 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发展理论才是古德诺对政行二分理论所做出的最具有独创性的贡献。古德诺将主要精力放在探讨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的路径上, 在考察美国行政活动运作基础上, 他分析了行政有效开展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 建立了一整套该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协调发展的理论系统。这里, 笔者着重谈一谈古德诺的协调思想中, 政治对行政进行适当的控制和他的行政适度集权化的思想的历史继承性与创造性。

①政治对行政的适当控制的历史创造性。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立的, 但政治无法自找麻烦地操纵行政管理机构”。他认为政治仅仅是起着指导和确立行政管理任务的作用。并且在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中, 主要阐释的是政治与行政的领域上的区别, 对于它们二者之间是否需要控制及如何控制并没有做出清楚的阐释。而古德诺却提出, 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是达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的基础, 还提出了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进行。他指出“这种控制扩展到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之间产生上述非常需要的协调为止。但是控制扩展的超出了这一限制, 它就会立刻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过分扩展这一控制, 还会妨碍有效地行使行政功能。因为在实施这种过分扩展的控制的情况下, 行政功能的行使就不会致力于执行一种已经表达出来的国家意志, 而是为了一个政党或社会阶层的利益, 致力于左右国家意志的表达了”。至于, 政治应该对行政哪些具体功能施加控制呢?他认为要从区分不同机构的行政功能入手, 不同行政功能包括有执行功能、司法功能、准司法功能 (如课税、具体规划、选举等) 、统计功能和半科学功能 (如专利事务管理、地质勘察管理等)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 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政治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而不受政治影响。对于执行性的官员只需要从属于政治, 保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 他们随政党共进退, 其余的行政官员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 以保证行政的效率。

②行政集权思想的历史创造性。古德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行政集权的人, 在他之前, 威尔逊曾经就提出这一思想“如果权力是集中在各部门的首脑和部门所属各机关的首脑身上, 那它就容易受到监督和接受质询。”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过多的阐释。而古德诺行政集权思想的创造性是从行政权发展的历史出发, 论证了“行政适度集权”理论的合理性。他指出:“国家行政体制从其一开始, 就包含着行政集权的萌芽”。而在城市中, “为进行必要的变革而迈出的第一步是使城市的行政集中和集权化”。

古德诺是在分析美国分权体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行政适度集权思想的。美国是将三权分立理论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它不仅将国家权力作了横向的划分, 使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分立、相互牵制, 而且还使中央和地方分权, 从而大大地降低中央集权化程度。但是它却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政治与行政的失调, 造成了行政力量统一性的破坏, 从而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出现了问题。正如古德诺所说:“任何国家意志的表达, 在表达它的机关对它的执行没有控制的情况下都是一句空话。

然而, 行政体制的运转可能使真正的实践与理论恰恰相反。国家意志的表达可能委托给国家中央政府的一个机关。但是, 如果国家意志的实际执行委托给不受任何有效的国家控制的地方政治共同体的话, 这种地方政治共同体会通过运用其执行权力, 或者某种真正的非执行性的或修正的权力, 改变由代表整个国家的机关表达的国家意志, 以便使之适应被认为是地方政治共同体的需要”。古德诺提出, “当国家与地方政治共同体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上, 地方自治政府倾向于牺牲国家利益, 因为它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即使不是不可能, 也是非常困难”。但是, 地方共同体又不能完全不受国家的控制, “如果国家 (或州) 在地方自治政府行政体制中的唯一控制, 即立法控制被解除, 而又没有提供别的什么控制手段的话, 地方政治共同体就会脱离国家 (或州) 的控制”。于是, 中央便会因此而通过加强立法 (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上) 来限制地方权力, 保证统一。而一旦地方自治权受到侵害, 它便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在保证区分地方与州的意志上相对来说是失败的”。

针对上述问题, 古德诺提出, 要改变这种状况, 便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因为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 才能达到政治和行政功能之间必要的协调”。 行政适度集权与旧的行政体制势不两立。古德诺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分开“一直到旧的美国行政体制被抛弃, 而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行政集权上时才开始。”而“只有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被集权化了, 才能达到政治与行政之间必要的协调”。在抛弃旧体制的基础上, 古德诺的民治政府方案就是:“首先, 在全国、州和城市集中行政权力”, 然后, “承认有那么一种政府功能, 就像司法的功能那样, 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 当然在推崇行政集权的同时对与政治生活中的政党的要求就是“政党是一种政治性团体, 它必须受到公众的限制和控制”。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出行政适度集权才能使政府与行政理顺, 行政适度集权是政府与行政走协调的第二条道路。不得不说, 古德诺的这一行政集权思想, 在美国当时崇尚权力分立的时代, 是具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彭和平.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篇8:《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张天翼。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这样就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后来他如愿以偿得到了,可他的宝贝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决然地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的这一切是他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王葆和宝葫芦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环保、爱幻想、天真烂漫……而宝葫芦自私自利,自作主张,给王葆东西时,从不和他商量,在拿别人东西时,它也不愧疚,为了保住自己,宝葫芦想尽各种办法想让王葆和它在一起。

在生活中我也想有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宝葫芦,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像宝葫芦一样自私自利,没有在别人同意下拿走别人的东西,而应该像王葆一样知错就改,做个好孩子。

篇9:《青铜葵花》读书心得领悟与领会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青铜葵花》,这本书很好看,很感人,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农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为了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冰天雪地里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有灯点,青铜捉来最大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的站立了一个晚上; 为了等葵花回来,青铜天天提着纸灯笼去码头,就为了葵花晚上回来不怕;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吹的腮帮子疼做了一串世界独一无二的冰项链......而葵花呢,也为这个家付出了不少: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省钱,葵花拍照没有参加;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葵花放学后就去采芦苇花;为了赚钱给奶奶治病,葵花独自一人跑到江南捡银杏;为了省钱给贫困的家,葵花故意把考试考差,好让家人同意她不上学;为了让哥哥被人看起,葵花想方法教哑巴哥哥识字......

生活虽然艰辛,但这家人却没有一个愁眉苦脸的,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心里惦记着的是眼下的日子,向往着的是以后的好日子。因为他们相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苦难不是永恒的,我们用不着为自己的一点点苦难就大惊小怪,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的心态。

篇10:《生命生命》读书心得领悟领会

我也发现了一些热爱生命的小生物们,比如说,一天上午,我在梦幻百花洲网鱼,无意间发现了一条断了尾巴的鱼,它看见我来了,就跟着其它鱼想要游走,可它游得明显比其它鱼慢多了,我可以不用吹灰之力网住它,但是我没有网它,因为我可怜它,就放它走了。一种热爱生命的精神打动了我。

还有一次,妈妈准备煮绿豆汤,将绿豆倒在了放有水的盆子里,再在上面盖了一块毛巾。妈妈因为有太多事,就把这事给忘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拿开了毛巾,发现这些绿豆已经生根发芽,长了好几厘米高了,有的还冒出了嫩嫩的小牛角——叶子。我看见了大吃一惊,情不自禁地想他们怎么长这么快呢?比在土里种的还要快几天呢。

篇11:《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1、高等院校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1.1、对象

辽宁大学11级排球选项班随机选择的6个女班作为研究对象, 每个班级共计28人, 人数共计168人。实验教学时间从2012年8月开始至2013年6月。

1.2、方法

(1) 实验法。将选择的6个班级随机分成3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事先对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和球技达标水平进行测评并记录, 进行科学性的统计处理实现无明显差异性。实验组由讲师教学, 对照组由助教教学。

(2) 文献法。收集各高校有关心理学、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改革等相关的论文及著作数十篇。

(3) 统计法。对研究对象的身体素质及排球技巧进行测试, 并统计实验结果。

2、有关排球教学中领会教学法的相关模式

2.1、模式

从80年代初期, 英国学者霍普等人就提倡替换掉传统的“技巧教学”而改用“领会教学法”进行教学, 他使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观念发生改变。领会教学法更关注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而不是单纯的强调运动强度的教学。因为“领会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受到多方关注。

2.2、特征

领会教学法首先教学生的是比赛时所应用的战术, 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让学生的战术意识贯穿整个排球生涯, 强化学生对全局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把控能力。在学生对比赛进程有所了解以后同时在实际中已经实践后, 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逐渐进行排球技术教学, 传授排球技术动作的使用技巧和诀窍。然后, 老师在学生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反复教授, 并结合实际比赛使学生的排球技巧得到巩固, 使学生学会有质量的, 有效果的且相应的排球技巧, 最终能够在每场比赛中使用自如。

3、相关结果的分析

3.1、效果分析

为了检测领会教学法的实际效果我们通过专家对实验组合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严格的测评, 包括技术和效果两方面, 结果显示, 就平均技术水平而言垫球技术实验组较对照组高0.2%、传球技术相差0.3%、发球技术高0.7%, 就达标水平测试结果为, 垫球技术高22.3%、传球技术高23.1%、发球技术高23.1%。三场比赛实验组对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3:0、3:1、3:0。结果表明, 对照组的教学结果较实验组相差显著, 显而易见, 在排球教学中, 领会教学法完全优越于传统教学方法。

3.2、传统的教学模式与领会教学方法的比较

(1) 领会教学方法的需求和改革。

领会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方法, 更适应各个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需求变化的基本规律, 显著结果为领会教学法对竞技项目实现了“教材化”, 加强了学生身体运动的强度和密度 , 同时对于学生排球技术练习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长久性等, 并且, 在实践教学中, 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排球技巧共同培养, 双向提高。

(2) 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内容是领会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最大差别, 领会教学法把教学的首要位置设定为战术意识的培养, 随后才是技术学习。最大好处就是首先培养了学生对排球运动及排球比赛过程的了解及兴趣, 在了解过程中获得一些战术概念, 然后才教授学生排球技巧的使用和诀窍, 根据所了解的排球战术对排球技术动作进行调整、改进, 提升学生学习排球技巧的兴趣。领会教学法充分的适应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需求规律。实现了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 普通高校排球教学的领会教学方法充分适应了改革的需求和规律, 同时也积极体现了相关教育体制, 积极的实现了该项目的教材化。从实践中足以证明, 其实际的教学成果是值得发展的。本文针对领会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女生排球教学中的实验进行了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的教学人员提供参价值。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越来越关注高等院校的实际教育改革。而本文就将实际的领会教学方法中的体育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到高校女生排球教学中。而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教学说明了, 领会性教学方法足以符合高等教育体制与发展, 从而也适应了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在学生们积极掌握战术、学习技术以及相关体制素质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在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中起到了积极性作用。

关键词:领会性教学,女生排球,教学,实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月亮.“领会教学法”与球类项目教学之研究——以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教学为例[J].科技传播, 2009, 12 (10) .

[2]戴勇, 郑玲.“领会教法”在大学体育中的实验探讨——对篮球教材的教学实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3 (04) .

[3]王润斌, 邱芬, 肖丽斌.球类领会教学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以篮球教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 (04) .

篇12:《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巴克是一只高大的南方狗,被人卖到了北极。从此,他过着艰苦的生活。几年后,他离开了主人,来到大森林,成为狼中之王。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扑扑跳个不停。作者构思巧妙,连看完了都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想来是作者选择的尽是令人兴奋的小节,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如此不就成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么?

看“霸主之战”一节,仿佛巴克和旧霸主斯匹兹就活生生的站在眼前一样。作者对人物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极为仔细,才令人有活灵活现的感觉。而我的词汇贫乏,又不会组织,再加上糟糕的构思,写出的文章自然是令人厌恶喽!

书中多次表现对大自然的默念之情。那神秘莫测的大自然,究竟是什么使它变得如此迷人?自由的空气还是友好的朋友?两者都是!我们生活在人性的社会里,处处带着奴隶的锁链,欲罢不能地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直至老死。大家成天板着面孔,一副神圣不可侵犯之样。真希望我们能改正这些不良习气。

这本书讲的都是淘金,把地球千百年来积存的“私房钱”挖光。看到这里,我的头脑里出现了一幅幅砍伐树木、深挖矿产的画面。看来,也许最后一棵树被砍伐,最后一条河被污染的时候,人类才会醒悟。

篇13:《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近一两年我发现了自己的一种趋势:就是我变了,变的冷漠了。变的不喜欢说话了,而是喜欢长时间的陷入自己的思考当中反而忘了周围的人和事,甚至有时候别人开开心心的打闹吵到了我都会进行呵斥。我知道我在思考什么,我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自己,我有时候会想下午去干嘛,有时候会想今天要锻炼什么,没有休止的想,重复的想,我整个人的整个脑子全部都围绕着自己在转。当我领悟到人最终是要成为自己的时候我反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了。我当时有段时间甚至觉得人生有几个朋友不就够了,何必在意其余人的感受了,好好对待自己的朋友不就行了。遇到有些人对我说话我也不喜欢回应了,整个人开始变得刻薄、情绪化,喜欢对身边的人发脾气了。我把以前摸索到的如何与别人相处的技巧完全抛在脑后。有很多时候别人对我的善意我都当作了理所当然。幸运的是我及时的发现了这种趋势,我仔细思考了这种趋势也发现了里面存在的问题:我没有把与自己相处和与别人相处分割开。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刻意的在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这本《人性的弱点》对我来说真的很及时。

《人性的弱点》里面讲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待人要真诚。这本书一开始就讲到:真诚的赞赏别人,而不是批评抱怨别人。大多数人需要的东西包括:健康的身体,食物,睡眠,金钱和金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未来生活的保障,性满足,儿女的幸福以及被人重视的感觉。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也被称为“希望具有重要性”,而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感觉,也是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分野。我觉得人际交往方面的大部分技巧,其实总结起来都是很好的运用了人类的这个本性。而赞赏能非常直观有效的体现出这种感觉。从小到大,只要是一个很小的夸奖都会让我欢呼雀跃好几天,因为这些小小的夸奖,会让我觉得自己是重要的。现在我们受到的赞赏真的是太少了,刚来大连的时候,我的同学有时候晚上会给我煮面吃,她煮的面很好吃,我全部吃完了之后对她说你煮的面太好吃的,真的太好吃了。我发现她真的会很开心,甚至会开心好几天,好像从来没人会这么说。书上说到的一句话非常形象“我一度屈从时尚,绝食了六天六夜。这当然不容易,不过到了第六天晚上,已不像第二天晚上那么饥饿难熬了。你我都知道,如果让家人或雇员六天不进食,我们一定有犯罪感。但是,我们却常常对家人或雇员六天、六星期、甚至六十年都不从表示赞赏,这份精神鼓舞不是同食物一样重要吗?”

不仅要真诚的赞赏别人,也要真诚的关心别人。人真的是个很敏感的动物,我们能仔仔细细的分辨出哪些东西是出自真心的,也很感性,在意很多细微的东西。我清楚的记得考完研的那段时间我问一个高中同学问她考的怎么样,她说还要一个月才能出来,于是一个月后我又继续问她,她很惊奇我能把日子记得这么清楚。其实她不怎么喜欢和别人聊天的,但那天一直聊了很久。正如上面说的精神鼓舞不是同食物一样重要吗?真诚的关心、赞赏别人、帮助别人其实都很简单,但要用心。书上说道:凡不关心别人的人,必会在有生之年遭受重大的困难,并且大大的伤害到其他人。也就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错失。之前我和朋友还有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大大咧咧的,什么东西都没有过多在意,我经常去找我朋友蹭饭吃,丝毫不管他们还有没有生活费,朋友还有家人的生日也是从来都不记。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虽然看起来不知道,其实是很自私的,现在我都很心疼我的朋友、心疼我的家人,谨记他们的生日。

其实我很早的时候就发现真正让人成长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那些事情虽然会增长我们的经验,但真正让我们成长的往往都是爱和鼓励。我们需要从各种各样的地方得到爱和鼓励,挫折的险阻往往只会消耗我们,我们想要征服更大的困难的和险阻就需要更多的爱和鼓励。所以那些批评,抱怨往往只会消耗我们。我们对别人的批评抱怨也只会消耗别人。我想起了我高三上学期的那段日子,其实那段时间我的成绩还是很差,但是数学很好,班上六十多个人当时我排名五十多,大概是三本分数线左右的成绩。那段时间学习学的很苦。我清晰的记得有一次上午第二节课下的时候数学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考得不好,当时我感觉整个人都垂头丧气了一样打算出去走一圈吹吹风,我发现平时一个数学不太好的同学他本来下课了都是出去逛的却在认真的做题。我逗了他一下说:“走,一起出去逛一圈呀。”结果他说:“好不容易考了一次120分以上,要再接再厉呀。”当时我就像是得到了一些力量一样,又继续坐下来认真做题了。那段时间平时我中午都是不睡觉做题了,有天中午感觉自己实在不行了想要睡一会儿这个时候我惊奇的发现我们班有个人每天中午都睡觉的那天中午所有人都睡了她居然在做题,我感觉自己整个人就像清醒了一样,又开始认真学习了......

在我觉得自己变得冷漠的那段时间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我是改变不了别人的。但是看完《人性的弱点》后我知道:我是可以改变别人的。正如上面我说到的真正让人成长的往往只有爱和鼓励,我也从我的同学身上得到了一些鼓励,这就是人的力量。整个人越了解自己越发展越来越能感受到人性中的真善美所带来的强大的力量。我很难想象书中的约翰—洛克菲勒他们有多大的力量,我希望我也能成为那样的有力量的人。

刚开始看了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第七篇(如何使你变得更成熟)很感兴趣,里面第五节(你是独一无二的)写到: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我这一两年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会很真切的感受到身体上的一点点小改变,正如前面所写的“趋势”一样,我还会真切的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趋势,当我发觉这种趋势不好时我会立刻改正,整个人不仅会越来越接受自己,越来越接受生活。在第六节(学会喜欢你自己)里面写到:成熟的人不会在晚间躺在床上比较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不会担忧自己不像比尔—史密斯那样有信心,或是像吉姆—琼斯那么积极进取。他可能有时会批评自己的表现,或察觉自己的或错和效率不彰,但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动机是对的,他仍愿意继续克服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自悔自叹。在大四交论文的那两个星期,我们班上出去工作的人都请假回来了,有次我和班上一个女生一起走路的时候聊天,她说她最近压力大,觉得自己学东西学的没别人快,觉得自己没有编码的天分。担心自己的未来。我说其实我们和别人比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重要的是和以前的自己比,超越自己,只要超越了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前段时间从大连回武汉,当时我买了晚上8点35到汉口火车站的票,当我走到汉口火车站那个地铁站外面还没进地铁站的时候已经8点20了。我同学都和我说他们觉得可以不用去了,我当时也不抱希望了,也出乎意料的冷静,当时也不清楚路,我就很冷静尽量迅速的找到路走进去,最后我上了火车我看了一下时间是8点25,也就是说从地铁站外面找路再到地铁站里面找路最后取票、检票上火车我总共就用了5分钟。这个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其实我之前也经常和别人比,担心自己没有编码的天分,常常会思考为什么别人做的这么快而我做不了这么快,也担心自己的未来。我现在觉得我只需要把每天每个时刻都尽量过的好,就不用担心以后的事了。

篇14:《稻草人》的读书笔记感想与领悟

故事讲述了稻草人是农民自己做出来的,它是稻草和竹枝做的。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稻谷成熟了,金灿灿的金子,大片大片的金黄的稻子迎风摆动,发出“唰~唰~”的声音。稻草人非常开心,想着主人可以收获很多稻谷而开心,可是后来伤心的事情就来临了。

一只飞蛾飞了过来,停在稻子上,还在不停地产卵。稻草人使劲地想用扇子扇走那些稻子上的天敌——飞蛾,可是风再大也不能把它吓走。过了好久,卵都孵化了,飞蛾越来越多,稻草人心碎了,眼看稻谷就要被飞蛾吃完了,稻草人非常伤心。

我还看见一名渔夫正在旁边钓鱼,身旁有一个孩子,孩子生病了,很小很瘦。渔夫想着“今天钓鱼给孩子吃”。渔夫钓了一条鱼,放在一个没有水的桶里,旁边的孩子咳嗽起来。渔夫就拿了一个小碗,盛了一勺水给孩子喝。结果天黑了,渔夫忘记给鱼添水,鱼求救稻草人,可是稻草人也没能力帮助它,第二天鱼儿死了。

稻草人心碎了,它想把所有的飞蛾赶走,想帮助那孩子煮粥喝,想阻止那女子的轻生,他还想帮助鱼儿脱身,可是却换来的是无能为力的悲剧。但是稻草人的脚却牢牢的扎在土里。

篇15:《童年》的读书笔记领悟与领会

进入新时期以来, 现代琼剧《下南洋》是我院第一个全力打造的重点剧目。“下南洋”做为我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移民现象, 这其中, 饱含着千千万万流落海外的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和他们饱含辛酸的、屈辱的, 但又是充满希望的奋斗史、苦难史、血泪史。而现代琼剧《下南洋》, 正是以既大开大阖, 又细致入微地刻划, 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海南人“下南洋”的奋斗史、苦难史、血泪史……

海南人离乡背井飘洋过海“下南洋”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他们在异国他乡生存、奋斗、创业, 留下了多少悲欢离合, 留下了多少辛酸和苦难, 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现代琼剧《下南洋》的故事, 正是以海南侨乡文氏家族近百年的命运遭际为线索, 通过一个家庭为主线, 来反映海南人下南洋的历史。该剧采用历史切片结构法, 切取历史过程中的几个横剖面, 把时间拉得较开、较长, 将视野探向历史纵深, 探向人物心灵发展变化的较长历程。该剧写民国初年, 兵灾粮荒的海南岛, 民不聊生, 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外出南洋谋生。刚生下孩子不久的青年文昌, 也离别妻儿, 独自闯荡南洋谋生。10年后, 文昌发妻琼娘不见丈夫如期归琼, 不得于只身渡海寻夫。可到了新加坡, 却发现丈夫已同当地女子星姐同居。星姐对文昌有救命之恩, 更是文昌在南洋创业的资助者。面对琼娘与星姐, 面对留南洋还是回海南, 在情感与事业的两难选择中, 文昌最终还是留在了南洋, 留在了星姐身边……又过了8年, 文昌带着星姐富贵还乡, 不料他与琼娘所生的儿子海亮拒不认父。海亮因在赌场负气伤人, 招致追捕, 不得已跟随其父亡命南洋避祸。在南洋, 海亮目睹了父辈在异国他乡的艰苦拼搏, 慢慢弥合了与文昌的父子情感。日占时期, 海亮秘密参加南洋抗日义勇军, 在日军对南洋华侨的大验证中英勇反抗, 壮烈牺牲。当文昌捧着海亮骨灰再次踏上故土时, 又时隔了四十二年。一生守望在故乡的琼娘, 怀抱亡子遗像安然而终。跪在祖先灵位面前的文昌, 深情地道尽了游子在外的悲苦情怀, 述说了对家富国强的殷切期望……

该剧以海南人“下南洋”与“望南洋”的双轨线, 很好地表现了该剧张扬人文精神, 揭示人性与民族性, 展露人物性格的线索, 也描写了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可以说, 剧中各个人物形象既有血有肉而又丰满立体。

现代琼剧《下南洋》由我国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创作, 并由罗怀臻牵线, 联合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曹其敬、舞台美术家刘元声、作曲家汝金山和形体表演、灯光、服装、化妆等国内一流主创人员组成创作班子。该剧于2009年4月首演, 即赴杭州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地方戏 (南方片) 优秀剧目展演, 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

行话说“十年磨一戏”。戏是“磨”出来的, 要不断地修改、加工、提高。《下南洋》也是如此。到舞台第二稿时, 我有幸加入剧组, 扮演剧中“阿龙”一角。

首演时剧中的“阿龙”这个角色, 由一位演员扮演;第二稿剧中的“阿龙”, 则由两位演员来饰演。原“阿龙”的饰演者在此稿中只饰演老年“阿龙”, 而我则饰演中、青年的“阿龙”。

怎样才能饰演好这个角色?我认为, 理解剧本, 理解人物, 这是演员对完成剧中人物形象创作的基本要素。

创立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曾说过:“……首先你应当把那从剧本中, 从导演的排演中, 从演员自已的幻想里取得一切‘规定情景’, 按照自已的方式去想象一下。这一切资料会使你对所扮演的角色在它周围的环境中所过的生活有着一个总的概念。”他还说:“还应该真诚地相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生活的实际可能性;应该习惯于这种生活, 做到和别人的这种生活打成一片。假使把这一切做到了, 那么, 在你的内心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热情的真实情感的逼真。”这说明了“规定情景”对演员的创作是极其重要的。

说到海南人下南洋的“苦难史、血泪史”, 依我愚见, 剧中的“阿龙”, 无疑便是这“苦难史、血泪史”的真实写照之一。阿龙与文昌同时下南洋, 文昌到了新加坡, 阿龙则到了马来亚。“三年之前同出海, 开采锡矿出马来。谁知不辛遭矿难, 被砸伤残成废材。得知兄弟在狮城, 辗转过海求援来。”阿龙在马来矿难中受伤致残, 不可能再打工赚钱, 更不用说去创业、奋斗、发财了。当他打听到堂弟文昌的消息后, 就这样拖着一条残腿, 拿着一把椰胡, 以卖唱为生, 从马来辗转到了狮城, 找到了文昌。在我看来, 戏剧的本质是“行动”, 是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表演来诠释故事的艺术。所以说表演也是一种创造。由于戏剧表演本身所带有的假定性, 那么, 就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 才能更好地去诠释这种假定性。毕竟, 不管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 其故事都已是“过去时”的事件, 况且,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不可能不含有虚构的成分, 不可能不含有剧作家的某种观点或者理念。既然艺术是虚构的, 且剧作家在剧本里所规定的特定环境和特定人物又与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 演员就必须运用想象, 认真构思, 努力使自已走进角色的内心、走进剧本的规定情景当中。

戏剧的行动对于演员的创作非常重要, 把握好了角色的行动线, 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和命运。那么, 剧中角色阿龙身处的情况, 也就是规定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看到, 阿龙第一次出场时, 身无分文, 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而且还是个瘸子。从外形上说,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这些化妆师就能解决。接下来是“瘸子”这个问题了。——怎么解决?练, 练瘸子走路。记得有一次, 我在琼州大桥下的一片空地上练走瘸步。这里行人不多, 偶尔有一两人路过, 但都会用好奇的、诧异的眼光看一下我这个自故自地、一拐一拐地绕着圈走的“瘸子”。可却有一位慈祥的老者, 座在一张休闲椅上饶有兴趣地看着我, 拟乎还很专注。当然, 我也故不上那么多, 只是一边走着瘸步一边在感觉着、思考着……剧本对此的提示只有一句话:阿龙拖着一条残腿卖唱上。而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被砸伤残成废材”。也就是说, “阿龙”不是天生的瘸子, 至少不会有一腿长一腿短的毛病, 既是这样, 他就不可能走一高一低的“瘸步”了。“阿龙”被砸伤的具体部位在哪?程度有多重?现如今恢复得怎样?这就得靠自己去理解、去想象了。走着走着, 我有了感觉。我想:阿龙可能是砸断大腿或小腿骨头, 膝盖不能弯曲, 走路时, 整条腿是绷直着的, 不能自然跨步而是整条腿直着拖过去, 又因为是骨折而疼痛, 难于支撑身体, 每到残腿落地时, 必须快速地迈出另一条好腿……感觉有了, 我的“瘸子步”也自然了, 顺当了。当我停下来时, 一直看着我的那位老者微笑着问道:小伙子, 你是个演员吧?我点了点头, 算是回答。老者也点了点头, 大概是表示认同吧, 也离开了。

也许是走得顺当了, 也许是心里老想着“拖着一条残腿”的特定情景, 在家里, 我时不时地总会走上一阵子的“瘸步”, 甚至是一大早去市场买菜, 也常会不自禁地绷着一条“残腿”走起路来。一位认识我妻子家人的大妈偶尓见到, 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不是某某家的女婿吗, 怎么她女儿嫁的是个瘸子?此话传到妻子那里, 惹得她娇笑不止。而我心里不免则有些偷着乐:看来, 我像是个真的“瘸子”了。

接下来, 是如何走进角色内心的问题了 , 也就是说由人物外在的“规定情景”走进人物内心的“规定情景”, 并通过创造而展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剧本所描写的那个年代——二十世纪初叶, 海南人下南洋, 有哪个不是想在异国他乡拼博一番, 发财发家的?尽管有许多人是被卖“猪仔”去当苦力的, 而且旅途极为艰险, 可谓“九死一生”。若是偷渡出洋的, 既担心官军的稽查更害怕遇海盗抢劫, 特别是海上风信难测, 帆船时时有倾覆之险。若是“契约劳工”当“苦力”的出洋者, 则几乎与奴隶无异, 饱受劳工头与劳工馆的虐待, 出洋时就饱受非人待遇:被封禁在船舱内, 条件恶劣, 没准还没到南洋就已丧命大海。阿龙历经千辛万苦到马来亚后, 却不幸在矿难中至残, 成了废人, 别说无望发财发家, 仅靠一把椰胡卖唱, 肚子都填不饱, 至使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着落。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堂弟文昌的下落, 这才又千辛万苦地从马来亚辗转到星洲, 希望从文昌那资助一张船票, 回乡与家人团聚。

在文昌打工的咖啡馆, 当文昌向阿龙披露自已“我还想留在南洋拼几载, 我还想勤劳节俭多赚钱。今日为人来打工, 明日自已当老板”的想法时, 阿龙即说:“说得好, 说得好, 文昌兄弟有志气!兄弟, 想想你我九死一生漂洋过海, 不就是想在南洋混出个名堂, 有朝一日揣着大把大把的洋钞票, 衣锦还乡么?可惜阿龙哥废了, 不能再打拼了, 只好回到家乡种田, 可兄弟你是好好的, 你要留下来, 熬下去, 拼它个出人头地!唯有如此, 才对起祖宗, 对得起妻小, 对得起成千上万漂洋过海的海南弟兄呀!”

可以想象得到:像阿龙那帮闯荡南洋的男人们, 哪一个不是怀里揣着发洋财的“梦想”, 哪一个不想凭借自已的勤奋、拼搏而“混出名堂”, “衣锦还乡”的?更何况血气方刚的阿龙!尽管已是废人的他, 空有一腔热血而无法“圆梦”, 但听到文昌的志向, 自然会兴奋不已、激动不已。他们是同一个地方出到南洋去的, 他发不了洋财了, 但堂弟文昌若能在星洲发展好了, 不仅文昌能光宗耀祖, 他也会觉得是件荣耀的事。而且, 文昌所披露的想法, 在阿龙看来, 是挺身而出, 为海南人争气, 为一个民族争气的举动。所以, 在说这一大段台词时, 我在语气、语调、语速上, 注意强调其节奏性、强弱感和抑扬顿挫, 以此来强化、外化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演员要塑造好人物, 应该在“想象”中站到剧中人物的地位, 才能“假设”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实际境况和特殊遭遇, 应该通过自己的创造来表现角色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 才能突人物的品格形象。这是我在塑造阿龙这个角色过程中所获得的深刻体会。

摘要:从明末清初起, 琼崖大地因社会动荡, 经济肃条, 加上自然灾害频繁, 许许多多的海南人怀着发财的梦想, 或偷渡, 或当“契约劳工”, 加入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走出国门的移民潮。而现代琼剧《下南洋》, 做为首个反映这段历史的舞台戏剧作品, 它以一个家庭为主线, 通过海南人“下南洋”与“望南洋”的双轨线展开去, 既大开大阖, 又细致入微地、饱含深情地刻划、再现了海南人“下南洋”的奋斗史、苦难史、血泪史……

篇16:《爱和自由》读书笔记领悟与感悟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大人的天性,在儿童教育家孙瑞雪看来“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疑问。她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每个孩子都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要遵循孩子的这种内在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时引导。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会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成人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就能对某项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练。但现在的家长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去帮忙,去帮孩子规划好自己认为好的课程或技能,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愿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实现。

记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她说本来她没有很着急想让孩子报辅导班之类的,她觉得孩子还小,等稍微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之后再报,可是当她发现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学画画,有的在学舞蹈,有的在学弹琴,有的在学打鼓等等,她就开始慌了,她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概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草草报了一个家长选择最多的打鼓兴趣班。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因为来到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动听的声音,他觉得好玩极了,就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喜欢打鼓。妈妈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是没过几个月,孩子的新鲜劲过了,妈妈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打鼓这件事提不起兴趣了,孩子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拍,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我归属感,于是慢慢变得自卑,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她这才意识到她当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实际去考察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盲目的跟随主流给孩子报班或替孩子做决定,她后悔极了。

0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奶奶带着孩子天天跳广场舞,结果那个孩子跳的广场舞和大人一模一样,我们看了后都不禁大笑。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议论孩子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让家长当小朋友,学的口气、动作和老师一模一样。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孩子没那么的细心,不太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提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出老师的情绪,精神状态,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计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爱“汉堡”就走到我身边问:“木子老师,你肚子痛吗?揉一下就会不痛的。”说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我揉了起来,顿时我的内心一阵感动。这些都反应出幼儿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儿童的环境。除了教具、教室环境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就是教师的精神。在教学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把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联结。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准备好自己的精神。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成长的一切,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爱”同我们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照顾,对孩子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真正被爱的孩子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上一篇:在市行政服务大厅现场办公时的讲话下一篇:是非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