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2024-05-16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共9篇)

篇1: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本节课立足学生的难点问题,精心设计,深入挖掘生活素材的多重价值,让学生感悟探究题目的形成,感受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将探究问题活化在学生眼前,变静态题目为动态实验,开启探究专题复习的新思维和新模式,用实际课堂证明了这种尝试的良好效果

本节课通过明暗两道主线引领,相辅相成,贯穿始终。明线以生活情景-问题探究-题目生成-拓展应用带动教学环节的展开,暗线以碱的性质-碱的鉴别-碱的使用-碱的`保存为知识体系,两条线既体现了对学生思维体系的培养,又涵盖了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复习。探究问题限定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并应用转换思维逆向推导干燥剂的成分。课堂重在学生对探究题目形成的感悟,帮助学生重新审视探究题目的情景,亲身感受探究的过程,明确探究的环节和步骤,从而摒弃对探究习题的畏惧心理,学会解答探究题目的方法和技巧。本节课的结构清晰,环节流畅,过渡自然,核心知识明确,学生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引发问题,解决难题,学会方法,构建起整体的认知结构。这种形式的复习课坚持上下去,一定能呈现出明显的效果。

在中考的复习备考中抓好实验探究题这一题型的复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首先抓好基础,学实验探究题看似文字繁多,牵涉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所以,首先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对于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做到学会审题,明确目的;把握信息,弄清考点;联系生活,合理猜想;综合考虑,方案完备;思维开发,表达完整。

 

篇2: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摘要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年,但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将演示实验中的自制教具辅助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与课外创新性实验教学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彰显出自制教具和多媒体的魅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教学中经历“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的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帮助。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不断探索,开发出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做一简要叙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从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上看,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思想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课上讲实验,试前背实验”的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还广泛存在。

2、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实验器材陈旧,课堂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大部分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实验开出率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呆板。一般情况下,学生实验课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实验操作前花半节课时间细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少数老师甚至讲完实验后还要给学生演示操作一遍,从而导致学生只有不到半节课时间进行实验而匆匆了事,没有思考而被动操作,无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理念。

4、不重视课外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实验数量少且实验缺乏趣味性。

5、学生缺乏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实验课前学生往往很兴奋,但她们只是乐忠于实验课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期待观察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和享受亲自动手实验的喜悦心情。在实验操作时学生往往表现出不敢动手,不会动手等现象。

二、新课标下几种实验教学模式

(一)、自制教具辅助教学

目前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大多数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实验器材陈旧。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大部分是几年前以拼盘的方式采购,有些器材质量不是很好,有的与现行教材不配套,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即使县城部分学校实验条件比较好,但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实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并且觉得物理高深莫测,物理实验必须由专门的仪器才能完成,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若能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废弃物,经过简单的改装、组合,自制一些教具,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演示实验手段----多媒体动画,它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实验环境,可以作为物理演示实验的一种辅助方法。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功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直观、生动地演示实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积极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实验之初,教师创设一些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探究讨论.通过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倾向自主选择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评估出最优方案.做出总结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思想。

(四)、“三环节”教学 “三环节”实验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结合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开发出的一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模式.包括准备实验、自主实验和点评实验三个环节。“三环节”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以学生为实验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在准备实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理论、操作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在自主实验环节,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教师要根据学生做实验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做引导和帮助,不要过多干涉;在点评实验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验证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否与实验结果吻合。这种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着眼于改变传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需要学校将实验室向全体学生开放,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通过自主实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实验课题,学校提供开放的实验室。

教师只做初期的指导,整个实验活动都由学生主动地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学校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三、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然而,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改革的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了,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十年过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也更加得到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还有还能多细节方面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加以认识和改善,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等着我们去开创。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时代是不断地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更大胆地探索、创新和尝试,保持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精神,吸取经验教训,像常宁市蓬塘中学的教师们大胆试行“五环渐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一样,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法,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通过物理实验实现新课程理念,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外语创新教学实验模式探究

(1) 成果展示

学生以个人上台演讲, 分组举行辩论的方式将自己得到的有关地球环境的相关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设计的地球环境保护的宣传画, 并对图画中的含义进行介绍。当一个小组汇报结束之后, 其他小组要对其英语语调发音、英语语法应用等进行评价。

(2) 教学组织实施

当班级的每个小组全部汇报结束后, 教师分别从小组资料收集、英语语言表达、宣传画创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有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随花,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Our Earth”课程教学内容分析阶段, 由于每个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理解和问题争议, 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将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结合教学内容以幻灯片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

(3) 学生总结评价

当教师完成对全班学生的整体评价之后, 每个学生对自己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明确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且开展生生互评活动,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同时, 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自我总结、相互评价过程中获得进一步提高。

(4) 实验研究结果

在03班 (实验班) 中随机抽取15名学生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80%的学生对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给予认可;59%的学生表示能够接受这种创新教学模式;26%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够接受这种创新教学模式, 并给予高度认可, 但是, 仍然存在20%的学生不能适应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英语创新教学模式, 这是由于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育, 英语基础水平薄弱, 英语单词词汇量较少, 容易对教师产生强烈依赖性, 由此, 能力本位的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仍然会遇到较多问题。

在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英语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实验结束之后, 对03班 (实验班) 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 并将问题设置为好 (5分) 、较好 (4分) 、一般 (3分) 、较差 (2分) 和差 (1分) 五种程度, 并将统计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取平均值之后如表1所示:

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得分存在明显差异, 在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方面,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明显有效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应用在相互交流、合作互动等方面得分优势明显, 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得到的信息量更多, 课堂注意力也相对集中。

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得分存在明显差异, 在英语课堂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培养方面,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得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由此说明,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上述实验研究成果, 我们得出英语创新教学应用结果:

(1)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高职英语创新教学更加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以能力本位理念为主的高职英语创新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方式, 以及分组合作过程中写作能力的体现。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不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同时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例如, 分组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在小组总结评价过程中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 在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高职英语创新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也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同时, 在面对较强的学习压力时也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的高职英语创新教学模式采用饿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转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 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冰.探讨在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的角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2011年11期.

篇4: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137-01

0

实验是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课堂授课,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的科技产物,为了便于课堂教学,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信息技术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避免了课堂教学单一化的问题,将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展现出来,体现出学科整合的优势,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工具的应用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多媒体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了课堂信息化的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实验课的进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实验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真实,这样既抓住了初中生的喜好,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单一化的程度比较高,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新课改提出要用信息化的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课前预习

如今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更是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代性与高效性。首先实验的课前预习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同学们,大家认为光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学生:“重要!因为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教师:“既然同学们认为光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那这节课就来预习一下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的内容。首先需要大家做一个游戏实验,猜猜是什么?”学生:“关灯捉迷藏!”教师:“猜对一半,关灯,想想我们一般能够做什么?”学生:“手影游戏!”教师:“回答正确,我们就来将教室里的灯关掉,同学们一起来做手影游戏的实验。”学生们都积极地进行着手影游戏,非常的激动,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很感兴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的课堂预习和学习的情况,适当的做出指导,与学生共同学习。大概10分钟左右,教师:“游戏到此为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做。现在需要同学们根据刚刚的小实验,边思考边预习这节的内容。”学生开始安静地进行预习,教师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预习的提纲以及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纲进行预习也避免了抓不住重点的情况。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授课

新课改之后,基本上大多数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每位教师都被要求能够制作精美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其中以初中物理实验——《测定凸透镜的焦距》为例简述实验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介绍实验的方法:平行光聚法: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可利用太阳光(或平行光管)作为平行光束,沿主光轴方向射向凸透镜,利用光屏作为屏,反复移动透镜,当屏上出现最小光斑时,凸透镜与屏之间的距离为透镜的焦距。紧接着,在多媒体上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一一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实验的过程,同时,让学生用手边的实验器材跟着做,教师在播放完一遍课件之后,可以在教室中巡视,观察并且指导学生做实验,有的学生做实验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找到实验没有成功的原因了吗?”学生:“没有。”教师:“那老师再放一次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自己的实验究竟哪里出问题了。”播放到调节实验器材的光轴时,教师可以暂停课件的演示,“同学们发现没有,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是要将器材的光轴调到同一直线上,并且这条直线要平行于桌面。”學生恍然大悟。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并且模仿的方式进行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错误的地方理解得更深刻。

(三)学科整合,巩固加强知识内容

新课改出台之后,一直强调教师教学要注重学科整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做铺垫,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初中物理实验为例进行介绍:《点火爆炸——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该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现象的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后盒盖被冲出,在盒盖被冲出的过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首先将物理原理给学生做简单的介绍。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速,新课改也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教育教学制度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所以,教师应当合理、适当地调整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现代科技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李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06).

[2]陈瑞军.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篇5: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红安县永河小学 李忠新

摘要: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小学实验 主体性 探究性 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强调: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好途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认真态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1、实验材料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自己感性趣的材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通过这两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部汇集起来,设立“材料超市”,随着学习的

深入,“超市”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沙和粘土,我让学生想办法把沙和粘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2、实验实施要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导体与绝缘体”实验中,各小组到我和学生们共同设立和准备“材料超市”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到组装好的电路中检测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每个小组内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二、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体现逻辑思维的科学课,最明显的是《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我,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学生说盆里的水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像这样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很顺。在这个过程中,是个推理的过程、证实的过程、质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本质都隐含在这个“是不是盐水?”的活动当中。

三、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讲求质疑的创新精神

自然教改泰斗刘默耕对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曾作过精辟的论述:“通过我们自然课的培养、训练,使学生头脑聪明一点,灵活一点。有个聪明的科学头脑,这个不仅是为将来学习打基础,就是干任何事,也是基础。”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下,在不断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新思维。聪明的科学头脑,是要在教师引导下,在不断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激发和启迪出来的创新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在教师启发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认识、发现不同的学习方法;运用以知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当然,学生的这些表现可能不够成熟,但教师要抓住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关键是教师在认识上向前迈进一步,教师对科学、对教育、对学生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跨出这一步。我上《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当学生检测一个电路的时候,检测器的小灯泡不亮,学生马上下了个判断:灯泡坏了!我笑眯眯的看着学生问:你就这么肯定灯泡坏了?检测的学生愣了一下,旁边就有学生提醒他:有可能灯座也坏了。于是那个学生又检测灯座,发现灯座也坏了!就说:灯泡坏了、灯座也坏了!我还不表态,说:你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检测的学生就想了,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会不会自己的检测器出毛病了呢?一检测,发现自己检测器果然坏了,原因是检测器中的电池没电了。这位学生马上换上新电池再检测,检测器好了,再检测电路里的灯泡不亮、灯座也不亮,其他的都没有问题,这下学生说:可以确定电路中的灯泡、灯座都坏了。我笑着点点头,表示肯定。

这个过程很细致。其实这是我特意设计的,要让学生思考周密:故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排除到不能排除为止。而这个过程的背后恰恰是我们需要的逻辑思维。这个结论保护了孩子的科学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一种宝贵的素质,也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其实,只要教师留心,课堂的细小地方,都可以引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和质疑精神。

四、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实验教学中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多彩,声画并茂,突破时空限制,跨越了宏观、微观之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实验教学趋向深入性,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如《有趣的呼吸器官》一课,要学生了解肺是怎样呼吸的及肺的呼吸卫生与健康,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平时不注意呼吸卫生与健康,如此把原本深奥复杂的科学道理化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篇6: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创新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新的学习模式,要注重学生3种能力的提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合作能力;三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以提高,笔者认为应从5个方面入手。明确实验教学目标,从教学方法的转变入手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与探究。它要求教师在教材实验基础上,首先要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设计、实验层次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方法等。这种设计目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焦耳定律”内容时,焦耳定律演示器的演示效果很好,但原来教法是教师必须先把它的原理解释清楚,然后做两个实验:1)通过电流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2)导体电阻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现在笔者把课堂设计做了如下改进,就能更好地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来:1)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观察焦耳定律演示器,然后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对正确组给予表扬、鼓励;2)出示2个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针对演示器上的3块电阻丝设计出2个不同电路图;3)让学生到讲台上按正确的电路图进行演示。这样转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交流设计能力得到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不管学生个性差异如何,形象、主动的实验可以引起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自己观察和动手操作。如在教学“连通器”这节课时,每个学生桌上都放了一个由软胶管连起来的2根直玻璃管,先引导他们观察其特征,指导他们概括得出连通器的概念,再让学生联想在生活和自然界中哪些东西的特征和连通器相似,从而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连通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他们感到生活中确实需要连通器,使学生主动、积极探索以获得新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要从培养学生自信入手

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二是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三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四是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

一次,笔者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一位学生玩世不恭地拿出激光手电,红红的一束光在室内闪动。笔者正想制止,他却大胆地问道:“老师,这束红光是不是红外线?为什么与手电筒发出的光不一样?”由此,笔者表扬了他善于观察,并告诉学生这红光并非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这是由激光器发射出来的一束激光,同时说明了激光的特点。课后,笔者鼓励学生查阅关于激光和红外线应用的书籍。这个学生还建议笔者这种玩具激光手电作为光源进行实验,笔者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教学“光的反射定律”时,就让每组准备了一个这样的手电,一小平面镜,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共同探究反射现象,归纳反射规律。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使学生体验了主动参与和亲身实验的快乐。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要从培养学生勤思入手

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探究性实验,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深入思考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猜想和设计方案。

例如在教学“探究浮力大小”时,笔者课前要求学生去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同时要求小组设计出检验猜想正确与否的实验方案。通过深入思考,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有的小组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等等。同时都说明猜想的理由,制订验证的实验方案,并且小组按方案在课上进行实验。然后通过交流讨论,归纳出正确的结论。课后写出探究性的实验报告。这样既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开展,要从补充器材入手

实验室是学生实验操作的重要场所,除按教材要求配备仪器和器材,同时应该设法多收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等,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实验室才能真正成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地方。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改进物理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在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素质教育。■

篇7: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物理学本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到了重要作用。物理教学自然也应该还原它的本色,要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是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动手;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的问题。长此以往,实验教学将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因此,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就成为每一位物理教师务必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现状;问题;解决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总结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试举三例:

现象一: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现象二: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做广播操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而不需要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

现象三: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压抑,实验教学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使实验教学走出困境?

二、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一下几点问题:

1、实验教学还处在“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的层面上,忽视学生实验素养、实验习惯、实验能力的培养。现在的.新教材中,物理实验虽然在形式、编排和内容的设计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老教材,但是在学生实验方面,在实验的方式、方法和设计思想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格局,没有质的改变。

2、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重练习、轻实践。 因为教师对实验考查的题目太熟了,因而课堂上往往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某类题,就将问题情境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忽视了学生实验结果的利用。

3、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教师实验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无论学生实验得到的数据误差有多大,老师都归结为实验存在误差,导致学生也养成了不良实验习惯,不能从知识上分析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相符的原因,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很好地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造成实验作用甚微。

三、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式,以用于不同的实验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达成各种实验教学目标,使物理实验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体验。因此,为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改进的教学方式主要有:

1、“实验――训练”方式 :

“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同时,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规范、协调、熟练程度,要通过学生不断地反馈调节才能得心应手。教师的示范点拨,要精到、简明、娴熟。

2、“实验――归纳”方式 :

“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

3、“实验――应用”方式:

“实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设想以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实验探究为特征,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

笛卡尔曾经说过:“科学产生于怀疑”。充分利用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审视传统的物理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少创新。要真正塑造创造型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即便对那些已成定论的东西也不妨去重新审视或争论一番,使之不成为僵死的教条。

如:以测量性实验为例,由于每一种测量仪器都有其基本的固定的作用,如用刻度尺测长度、用天平测质量等,但如果要求突破测量仪器固有的功能(局限性)去测量一些看似没有因果联系的物理量,这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无疑是一条“绿色通道”。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使学习事半功倍,同时也使教学变得更简单。

总结

在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对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逐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教育过程本身也有了全新的感受。“过程即是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是走向社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促使学生把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探索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力。

参考文献:

[1] 推课改实验区各种版本物理实验教科书的策略研究.物理教学

[2]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9:339

[3] 中学物理教与学.(2)

篇8:实验教学工作探究

实验前的准备是上好实验课的关键。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验员首先要预览实验指导书, 明确通过实验要达到的目的、要求, 熟悉实验步骤, 切忌拿来即用。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我是学化工的, 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基本上是在实验室完成的。我从事实验工作已有二十年, 上课之前都会按照实验书上的内容配置好试剂, 学生浪费试剂的情况难以避免, 所以试剂的量要足够, 即使浪费一点也不会影响到实验。试剂要分装到试剂瓶中。以前实验室小, 我只要准备六组试剂, 现在实验室大了, 我就准备了八组试剂, 将试剂瓶放到试验台的试剂架上时, 同一个实验的试剂放在一起, 保证学生能及时找到试剂瓶, 减少学生找试剂的时间。准备试剂时, 根据学生的人数准备, 假如学生人数少, 比如30个人, 那么放到试剂架上的试剂瓶的数量可以少一点。准备的仪器器械要放在好操作的地方, 不同类型的仪器不放在一起, 防止学生错用仪器。同时, 我的化学试剂比较多, 有的试剂要把握确定没有失效, 比如高锰酸钾、三氯化铁等, 没有必要新鲜配制, 对不清楚是否失效的试剂要预做实验, 比如亚硫酸氢钠, 就需要新鲜配制。要贴好试剂瓶的标签, 让学生能清楚地看见试剂的名称; 还要保证试剂瓶上的胶头滴管完好, 小红帽没有氧化变软, 要及时更换坏的小红帽。

对于一些实验试剂较少的实验, 比如:蒸馏、熔点的测定, 乙酸乙酯的合成, 咖啡因的提取, 乙酰苯胺的合成等, 要把这些实验的仪器器械放在一个箱子中, 上课时把箱子摆放在实验室中, 并且告诉学生所在的位置。每次实验前都要检查各组仪器设备的状态, 坏的要及时予以修复。准备好实验中要用的仪器仪表、工具材料, 布置整理实验环境, 使室内干净整洁, 仪器摆放整齐, 使用方便, 同时符合审美观的要求。还要准备好实验板凳, 让学生坐下来, 维持好实验秩序。

2.课中指导工作

课中的指导工作, 是实验课的最重要的部分, 之前的准备都是为上课服务的。所以我坚持认真做好此项工作。上课一开始就点名, 记下迟到或者旷课的学生。让学生穿好实验服、拿出实验书, 老师讲解实验, 对于和书上不一样的地方, 要告知学生记下来, 因为无机化学实验试剂的浓度对实验现象的影响不是很大, 所以教师所提供的试剂的浓度和书上没有必要一模一样, 现在的书大多是照抄别人的, 编者没有考虑试剂的浓度。比如高锰酸钾的浓度, 有的实验是0.02mol/L;有的实验是0.5%, 我预做过实验, 浓度对于实验现象没有影响。我校李老师在编书时, 实验部分征求我的意见, 让我统一试剂浓度, 减少不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有些试剂的消耗量比较大, 要及时补充, 教师要全程参与实验, 不能离开实验室, 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 耐心讲解, 督促学生不要加错试剂, 不能乱加试剂, 不要浪费试剂。告诉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污染试剂, 对于需要搭装置的实验, 比如蒸馏, 实验老师要一边搭建一边讲解, 这类实验的装置搭建要符合美学的要求, 然后分发装置给学生。在学生搭建的过程中, 要做好指导工作, 搭好后要检查, 及时地纠正错误。对于易燃易爆类的有机物, 比如酒精灯, 要告诉学生注意, 全程掌控实验过程, 不要出事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我通常不离开实验室, 因为假如老师不在, 有的学生就不做实验, 实验的秩序也难以维持。如用酒精提取茶叶中咖啡因实验, 我一刻也不敢离开, 假如酒精泄露烧起来就不得了。比如五年制高职班, 教材上实验的内容较少, 所以学生一进实验室先写实验报告, 在写的过程中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然后学生做实验,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是学文科的, 不认得化学试剂, 我在一旁主动把试剂找来, 告诉他们分子式和中文名称。三年制高专班的学生毕竟年龄大些, 比五年制的初中生好管些。我上高职班的课略感费力, 但是我还尽心尽职, 毕竟他们是我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我秉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让每个学生理解实验理论, 让每个学生高高兴兴上课, 安安全全下课的精神, 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

3.课后的工作

实验结束时, 试剂摆放的肯定很凌乱, 我把试剂整理归类, 同一个实验的试剂放在一起, 督促学生清洗玻璃仪器, 放到试验台的柜子中, 整理实验台面, 并且把试剂架上的玻璃仪器拿下来放到柜子中, 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 倾倒实验垃圾。对于迟到和旷课的学生, 把名字记下来, 由任课老师批评教育。针对不同班级上课的不同情况, 我进行了统计分析。特别是上教学实习或者技能训练这类课, 我课上留意学生的表现, 考核时成绩上适当照顾。

课后, 我们实验老师还要加强学习, 毕竟学习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的过程。实验教学人员在教学之余应多查阅相关的杂志文献和参考书, 努力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在实验教学中摒弃教学知识及思维一成不变的模式, 注重相关知识的吸收, 不断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构筑起富有活力和创新的知识结构, 在实验教学和管理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体系, 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 还要跟班听课, 参加学生辅导、教研活动, 以及做一些学术报告等, 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对于专业知识, 我们应树立学无止境的态度, 不断强化学习效率和提高业务水平, 打好实验教学和管理的根基。实验老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了, 那么升职称写论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写论文的水平在我校实验老师中是首屈一指的, 我一般都是第一作者, 实际上我的努力大家都看得见。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每个仪器都有使用记录表, 仪器操作规程, 对于普通的玻璃仪器, 及时清点, 补充损坏的仪器。做好仪器损坏赔偿工作, 把仪器的价目表给学生看, 要求按照价格的30%到100%赔偿。课后还要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把制度内容放在实验室的显眼位置, 并讲解给学生听。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在实验室里可以干什么, 不可以干什么, 将这些制度上都写明了。有些仪器是整个实验室公用的, 比如分光光度计, 学生用好后要及时检查使用情况, 把比色槽中的杂物清理掉, 将比色皿清洗干净。

篇9: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关键词:看实验 做实验 设计实验 连贯体验探究教学 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在初中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回顾了光合作用发现的漫长过程。本节材料容量大,但对光合作用概念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结合科学史实,运用连贯体验探究教学的方法,构建光合作用的产物、场所、原料等一步步发现的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科思维,促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2教学重难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的研究方法、步骤、结论及其优缺点。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并从中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掌握参与、合作、交流、表达等基本技能。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分析、讨论,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认识到科学家的艰辛,激发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配乐诗朗诵《叶子》。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初中学习内容思考:为什么要赞美叶子?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教师借机导人,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合成有机物,但在20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现在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探究一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3.2看实验,直观感悟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是由一个个经典实验组成的,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视频、动画和图片,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直观上感悟科学家的艰辛及科学实验的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师生可以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2.1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教师展示实验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否完全依靠土壤?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得出:水是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教师再问:海尔蒙特的这一结论是否精确?为什么?学生答:他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

3.2.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蜡烛、小鼠和植物在密闭钟罩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需要的是什么气体?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很容易答出: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植物生长需要吸收CO2,同时释放出O2

教师设疑:可是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时,有的成功,有的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在这个实验中,他忽略了哪一个重要的因素呢?学生思考后答:光照。

3.2.3扬·英根豪斯的实验

教师播放金鱼藻的实验视频,提示学生:金鱼藻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此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释放的是什么气体?再次观看小鼠实验,发现密闭钟罩中的小鼠在有光的条件下存活时间较长。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O2

3.2.4联系实际,问题探讨

教师:人们通常认为树林中早上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适宜时间。你认为最佳的锻炼时问是什么时候,(晴天的早上、中午、傍晚;阴天的早上、中午、傍晚)学习小组讨论后,有几种意见,以支持晴天早上和傍晚的居多,再各派代表进行辩论,找出依据。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晴天植物经过白天的光合作用后,到傍晚时空气中的氧含量相对较多,更适合锻炼身体。

3.2.5恩吉尔曼的实验

观看动画,教师设问:该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用好氧型细菌?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学生总结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3做实验,亲身体验

有学者说,读到某件事,你能记住10%:看到某件事,你能记住30%;做某件事后,你能记住90%。教师讲得再多,也没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后得到的印象更深刻。

萨克斯的实验(课堂实录)。

师:初中时我们就学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能产生氧气外,还能产生什么?如何验证?生:可生成淀粉,用碘液鉴定。教师展示事先处理过的植物,引导学生分析:

①在实验前先用黑纸箱将植物罩住,进行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②观察这盆植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半遮光,一半照光,可相互对照)

③叶片是绿色的,淀粉遇碘变蓝,若颜色对比不明显怎么办?(想办法让绿色褪去)

教师给出实验材料:酒精、培养皿、大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碘液等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使学生明确此实验中酒精是用来进行脱绿处理的,照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呈棕色。最终得出绪论:光合作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会产生淀粉。

3.4设计实验,能力提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储备虽然有限,但当他们全力以赴探讨需要解决的疑难时,就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而模仿科学家的思维去设计实验,也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1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结合前面的实验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介绍同位素标记法,给出实验材料用具,如试管、小球藻、细玻璃管等,引导学生分组画图设计,并请学生讲解其设计思路。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动画,与学生的设计进行对比,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3.4.2卡尔文的实验

教师简述卡尔文循环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思考其采用的方法以及标记元素的种类。

3.5总结

教师列表,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各科学家的实验及其结论,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众多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科学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奋斗史,如果大家对生物学科感兴趣,也可以像科学家们一样去细心观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4.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不应是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本节课采用了基于科学发现史的连贯体验探究教学,通过看实验、做实验、设计实验来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的能力,最终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做实验和设计实验,以各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发言、动手操作和体验,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改变了以往保姆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只是在探究的方法上加以适当的点拨,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看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

上一篇:小学数学基础应用题怎么做下一篇:案例分析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