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探究性实验走出实验教学的误区

2022-09-10

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 老师会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 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验宗旨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习兴趣, 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索物理现象, 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启发为杠杆——以探究为核心——以讨论为特色”, 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学习。

但在教学中, 存在以下误区。

1 由于历史和客观现实的影响, 无法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由于实验器材的缺少及在实验课中课堂气氛过分活跃, 教师掌控课堂的教学难度过大, 不能完成教学目的, 所以多数学校的教师都是采用说实验或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 由教师演示实验现象, 学生记住实验结果。这样被动的学习,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较差。例如在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讲解时,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由教师设计教学过程:讲述—演示—讲述, 最后归纳小结总结出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这种“独角戏”式的教学, 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 兴趣和能力得不到培养, 以至于在今后教学中即使教师反复强调, 能力稍差的学生仍然无法理解对电学失去信心, 造成整个电学成绩下降。利用手边的实验器材不防由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由你们课桌上的器材怎样可以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你会有几种连接方法, 学生会很快连成电路。再由学生连成的电路由教师提出这两种接法有什么不同?两个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 开关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两个灯泡之间有无相互影响等等这些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答案要比单纯的记忆要容易理解的多。我们还可以将把电路图的练习由动手操作实验器材代替传统的纸和笔的书面练习, 这样虽然教学进度比较慢, 一节课练不了几个图, 但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效率高。

2 只重实验结果不注重探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大多数探究性实验都是让学生探究出实验结论进行应用。为了得到这些结论, 许多教师都省略了我们进行探究实验的七个必要环节, 一进入实验室就直奔主题, 让学生进行实验得出结果。其实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所以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探究的过程上而不是实验的结果上, 在新课标中我们也有许多实验根本没有结论目的只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就行了, 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上我们的开放性试题的增多也充分说明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 忽略了对失败实验的分析和探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分组学生实验和小实验。这许多实验即使教师在课下反复操作或准备。但是由于在进行物理实验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并不是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当实验失败时, 有些教师多是采取告诉学生答案或用语言一带而过, 疏不知这恰恰失去了利用实验的评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机会。例如在进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 经常会出现学生向老师反映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 这时多数教师为节约时间赶快给学生换灯泡,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有故障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如果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 这个电路的故障在哪里;如果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 那么这个电路的故障在哪里, 通过学生的实验分析找到故障原因, 那么今后在遇到故障分析题时学生就不会感觉无从下手了。

4 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实验操作教学

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充分应用到了物理教学中, 由于它形象, 直观且观赏性很强, 一些在物理实验中无法演示的实验现象都可以演示出来, 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进行演示的物理现象如一些机器的内部结构、大型机械装置和设备的工作过程, 就可用模型来进行讲解, 并且它不像演示实验那样变数比较多, 一旦实验失败, 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还引起课堂纪律无法探制。因此这种方法正在为不少老师经常使用, 并且正被不少老师逐步取代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但是模型永远无法替代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能够真实地、直观地再现物理现象, 而模型则不能。故教师要尽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实验。例如在讲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时我采用了FLASH课件上课演示, 自认为内部结构很清楚, 讲起来也不费劲, 学生一看就懂, 可是由于课件演示太快, 又是平面图形, 学生对图形中各部分认知都需要过程, 所以学生不仅没有看懂反而更糊涂了, 以后每次复习到这部分知识时就有学生问到底是怎样工作的。没办法我又重新从实验室借到模型, 结合内部结构的课件又认真讲了一遍, 才使学生明白。所以课件再好它永远都无法取代演示实验。

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全面拉开了它的序幕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它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要勇于接受新事物, 要与时俱进, 改变我们传统的实验教学, 走出误区, 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更加多姿多彩, 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摘要:新课程标准将物理的实验教学改为实验探究, 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误区

上一篇:浅析《谏逐客书》的公文写作特点下一篇:发电企业图纸适时性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