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的政治信仰

2024-04-20

瞿秋白的政治信仰(共9篇)

篇1:瞿秋白的政治信仰

瞿秋白坚定的政治信仰及其启示研究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更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瞿秋白的一生是坚韧的,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独特的政治信仰,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关键词:瞿秋白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一、社会思潮涌动 文人加入五四运动

瞿秋白的一生有六个第一。他是中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他是中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风采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其中“因特纳雄纳尔(International)”就是根据音译过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他创作了歌颂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首歌曲。1923年,瞿秋白作《赤潮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革命。他创办了我党第一张日报。1925年6月4日,瞿秋白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他是主办人,也是主要撰稿人。他是系统地给中国读者介绍马列主义文学艺术理论的第一人。瞿秋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世代为官,他的父亲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生性淡泊,不置家业,寄居在叔父家中,经济上也依赖于亲戚的接济。然而辛亥革命后家道中落,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正义善良的他无法完成一个文化人的梦。机缘巧合之下,瞿秋白来到了北京,考入了当时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在他学习俄文的这段时间,正是新中国思想涌动的时刻,也是五四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社会思潮纷纭繁杂,瞿秋白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自觉或不自觉走上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五四运动。

二、加入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

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机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当他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而无法在党的领导岗位上继续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而是很快在文化战线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如获至宝,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他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还唱《红军歌》。到刑场后盘足而坐,回头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敌人可以消灭一个革命者的肉体,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瞿秋白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三、文化结合革命 坚持独特政治信仰

瞿秋白毕竟是文人出身,文学造诣非常伟大,他在哲学方面颇有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应用到革命实践中去。他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史上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瞿秋白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的同时,其政治思想也逐渐成熟,最终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其政治思想主要包括: 第一,坚信社会主义事业是正义的,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瞿秋白认为:“共产党始终是真正为全体工人阶级奋斗的政党”,共产党不仅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也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他确信社会主义革命有“不可阻的伟力,是二十世纪历史的事业之第一步。”他把社会主义比作“晚霞”,把资本主义比作尚有威权的“暗夜”。“晚霞”取代“暗夜”虽然有一个缓慢艰难的过程,然而总是愈转愈明,终将迎来光辉灿烂的红日,普照大地。这些言语反映了瞿秋白对社会主义革命必胜的信念,是其坚定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第二,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革命性质、对象、任务、动力、领导权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农民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一,关于中国基本国情,瞿秋白认为,从政治上看,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中国封闭的大门被强行打开,自主权完全丧失,“中国处以半殖民地的地位,宗主国不止一个,„一国三公,无所适从‟。因此帝国主义所引起的政治上的纷乱,尤其于完全的殖民地。”从经济上看,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经济发展既为帝国主义所扼,生产权、财政权眼看都到外人手中去了,中国社会发展就为帝国主义所扰,失业游民遍地,早已成兵匪世界。”其二,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任务,瞿秋白认为,中国国民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是因为这一革命的主要口号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便是民权主义的自由和民族经济解放,这是中国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条件。”革命的对象应是革地主阶级的命,革买办资产阶级的命,革帝国主义的命。国民革命的任务,“是解放资产阶级的中国,使他脱离封建宗法的制度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剥削”,进而解放人民,解放全中国。其三,关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瞿秋白认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应当由无产阶级来担当,应由“最易于组织的最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在一切反抗旧制度的运动中,取得指导者的地位”。同时,他还认为,革命领导权不能说“天然”在工人阶级手中,必须通过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坚决斗争才能取得。其四,关于革命的动力,瞿秋白全面分析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和中国革命的现状后认为:“无产阶级与农民工匠联盟作为进攻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地主阶级的主力军,同时决不可以忽视民族资产阶级及店东小资产阶级,而要认清店东只是革命中的势力,至于民族资产阶级,则终究是要妥协,改良而出卖革命的。”他的这一精辟论断与毛泽东的见解极其相似,即工人阶级是最彻底、最革命的力量,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同盟军,而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面性———妥协性和革命性。其五,关于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瞿秋白认为,国民革命斗争的主要方式是武装斗争,但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形式的斗争;相反,没有武装斗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相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同时,瞿秋白还认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二者是密切配合的,“中国没有土地革命,便决不能铲除帝国主义、军阀之统治和剥削的根基”,就不能推动中国革命继续胜利向前发展。其六,关于农民问题,瞿秋白认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中重要的问题,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同盟军,也是“中国经济生命的主体”。因此,“国民政府能够得到农民则国民政府才能巩固,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才能得到胜利。”事实上,中国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实行土地革命,解放农民,镇压一切买办地主阶级的反革命活动,并剥夺其政权和土地。只有这样,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斗争,才能够取得胜利,农民也才能真正翻身得解放。

四、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 是学习的榜样

瞿秋白的一生,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许多要作品收入了《瞿秋白选集》、《瞿秋白文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毛泽东也曾高度评价道:瞿秋白“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学下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历史表明,瞿秋白的一生,生动地证明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证明了他那种为了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也证明了他那种为追求革命真理而勇于自我批评、决不文过饰非和从不谋求个人名利的高尚品质。就瞿秋白的一生而言,他虽然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路线上曾犯过错误,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也存在偏颇之处,但是,他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在他战斗的一生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篇2:瞿秋白的政治信仰

最近收看了央视综合频道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是什么造就了我们的党?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了这风风雨雨的91年?为什么在各个时期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答案就是信仰。

通过电视片《信仰》的观看,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所需要一生坚守的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有了为之追求的目标,就会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而感到自豪。那么,又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呢?

首先,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脑海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是党的骄傲,民众的楷模。

篇3:思想政治课的责任信仰教育

一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仰

“学高为师, 道高为范。”教师的工作和任务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其任务和目的应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完成的, 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就能实现的。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一名真正合格的政治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坚定而明确的政治信仰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治教师要用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家庭、事业、国家、民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意识感染学生, 要用鲜明而坚定的政治信仰来塑造学生,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模范,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师要善于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强化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的责任感以及社会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一种思想品质, 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经过不断教化、感化、内化而产生形成的。因此, 我认为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 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传播, 又要让孩子们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走入社会,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因学习带来的喜悦和荣耀, 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 更是一种责任。同时体会到我们所学习政治理论是符合我国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的, 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种过庄稼的人又怎能知道“粒粒皆辛苦”呢?当然开展这方面活动, 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要知道任何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和政治信仰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的。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收集和利用教学素材

政治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教学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 更在于为学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忠于教材, 进行理论知识传播。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加考试, 同时确保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要善于应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视频媒体、典型人物案例等课外辅助材料进行教学。这样既能丰富课堂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来教化、感化学生, 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追求。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曾影响塑造了一代人。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曾让多少观众为之潸然泪下。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反复地对学生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占领学生思想阵地, 成为其主流思想, 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那它就能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战胜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因为, 从本质上讲任何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可。

四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于现实, 正面开展信仰教育

当今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 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淡化、模糊了对政治信仰的认识与追求。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对他们进行正面政治信仰教育。明确告诉他们, 我们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然我们的教育又要立足于现实生活, 否则它就会变得空洞、苍白, 没有说服力。所以, 老师要善于发掘身边的人和事, 借助网络媒体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总之, 我认为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 具有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力, 就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而明确的政治信仰。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也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必备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正能量。

篇4:秋白的豆腐与中国文人的政治随想

———瞿秋白《多余的话》

临终之前,瞿秋白的自我表白告诉我们,他无意于全身心投入那幕壮士断腕与英雄赴死的舞台剧的扮演,他选择了把内心用一种陷入热血革命而无法自拔者所无法理解的方式写下来,并且编成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本文集《多余的话》。

在这部文集里面,既没有对革命理想慷慨激扬的感性陈述,也没有对革命道路细致精微的理性分析,更没有效法文天祥来渲染自身的道德情怀与坚贞志向。在死亡面前,瞿秋白选择了重新定位,他把自己客观地定义为文人,甚至可以说,瞿秋白英勇就义展现的正是中国文人真实悲剧的一种模式。

瞿秋白写了一些感激与谢幕的文字之后,在结尾处,还不忘表露自己对俄罗斯与中国文学当中的经典作品的特别喜爱。作为一个文人,这似乎是他人生末路上必经的仪式。但是在文章结尾处最后的告别前,瞿秋白却说了一句永远耐人寻味的话,“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公元1899年1月底的一天,当瞿秋白出生在这个书香门第里的时候,家里还有亲戚在满清的朝廷里做官,日子过得十分宽裕。可仅仅是十余年的时间,家庭生活的困窘伴随着辛亥革命的冲击,就已经开始困扰着他们了。时间熬到1915年的时候,这位未来的政治领袖终于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未能完成中学学业,第二年又经历了慈母自杀的家庭悲剧。瞿秋白拖着瘦弱的身子在1917年来到北京。

1920年,瞿秋白作为中国少有的俄语人才被派往莫斯科,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从东北辗转来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莫斯科的时候,瞿秋白有机会接触与翻译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书籍,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得以在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身边工作。后来,他在陈独秀的邀请下回到中国,开始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新青年》的编辑。从这个时候开始,瞿秋白开始逐步接近中共的权力核心,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的血腥屠杀之后,瞿秋白接替了陈独秀,成为中共实际上的领袖。1927年7月至1928年5月,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近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和秋收暴动。据他在《多余的话》当中说到的,自己只发表一般政治主张,对组织和军事完全放权。

革命运动遭遇了挫折,瞿秋白因为政治路线错误而被解除了领导职务,政治生涯的挫折在他的心里却被当成了完全的解脱, 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并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还和茅盾、鲁迅交往颇深。1934年,瞿秋白又回到瑞金担任教育人民委员的闲职。

红军长征后,瞿秋白带病留守南方,1935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被宋希濂的国军第三十六师向贤矩部逮捕,之后因身份暴露而被杀害。《多余的话》就是在他被押期间写下的。

今天的人们还可以知道,瞿秋白就义的福建省长汀县有两种类似豆腐的小吃很是出名。一种名叫“三角豆腐饺”。这道菜是用豆腐做皮,瘦肉、白葱、香菇、冬笋等做馅,精心烹调而成的,皮白肉香,鲜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很有特色,据说明清以来就已经是长汀筵席中的佳肴了。另一种美食则是豆腐干系列,有五香豆腐干、酱油豆腐干、黄色豆腐干等好几个品种,需要肉桂、公丁、大小回香等十余种中草药材卤制,号称闽西“八大干”之首,而这美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盛唐的开元年间,直到今天,传统工艺仍然被保留下来。不知道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的时候是否品尝过这些食品,也不知道前来劝降的国民党军政要员是否给他带上了些许呢?如果是那样,这豆腐饺与豆腐干应该改名叫做“秋白豆腐”,或许可以有更好的销售呢。

瞿秋白的一生与豆腐究竟有多少的联系呢?所有的阐释都只能算作是后人的猜测,这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可是,瞿秋白与豆腐的渊源竟然会使得他在临终前对此食品念念不忘,这几乎就与那些伟大的俄罗斯与中国文学一样重要,这也许就是那一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如此耐人寻味的原因吧。

瞿秋白曾经与郑超麟共事过,郑超麟说“我对于他的死的看法始终未变。他是软弱的,不是慷慨就义的革命家,他希望能从福建解去南京长期监禁,即希望不死。但他不是叛徒,我不相信他会出卖什么秘密,到了不能避免一死时,他还是能够挺身一死的”,这些材料也都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多余的话》里面的中国豆腐,有许多人都解读为瞿秋白性格里文人软弱情结的表现。毕竟,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不可能都是慷慨赴死的英雄,人求生的本能在政治斗争的压力下也不会全然泯灭,而对普通生活的热爱或许已经超越了宏大的公共目标?秋白的那一块豆腐里面不正是要暗示这样微妙的情绪吗?但秋白也终于没有像豆腐一样被压扁,而是保持了洁白而完整的外形,他并没有要向敌人祈求投降,也拒绝了另外的解决方案,最终选择了为革命牺牲自己。无论他是在怎样的心情下接受这个结果的,这都完全符合了革命时代对于革命者的要求。正如他所说的,自己以一个文人的人格与心性投身到革命中,并且成为了革命领袖,这完全是“历史的误会”,而他的死是否就应该是一个更大的误会呢?可无论是不是误会,瞿秋白都选择了接受。所以,他选择死亡也许反而不能说明他有勇气抗争荒唐错误的中国历史和人生命运,而只能反映出他屈服于革命赋予他的极为无奈的角色:在革命的舞台上,他需要扮演一个殉道者;在革命的剧情里,他需要走上刑场。而这种无奈的接受,就正是一块软弱的豆腐所必需的选择。

除了中国的豆腐之外,瞿秋白身后的命运更是一部值得好好玩味的历史大戏,这便是他那走上神坛而又走下神坛的惊险政治起伏。可惜,这起伏已经不是身处九泉之下的他可以亲身经历的了,但这倒是给闷骚的后人们展开对中国文人的政治随想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瞿秋白的骸骨是在1955年的时候找到的,地点还是在他就义的福建长汀,之后遗骨被运回北京隆重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在五年之前,毛泽东就为《瞿秋白文集》题词,说瞿秋白“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可是瞿秋白的英名最终还是死去了,从1964年开始,随着党内政治斗争的日益严峻与残酷,瞿秋白开始被认为是晚节不保的革命叛徒,而《多余的话》则是向敌人屈膝投降的证明。于是他的坟墓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砸毁,而他的家人开始受到波及,就连他父母的墓地也未能幸免。

(摘编自《读品》,有较大删减)

篇5:瞿秋白的政治信仰

——观党员教育电影《信仰》后感

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信仰》,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人活着心中就必须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在记录片《信仰》中,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优秀品质,看到了那一股坚定的信仰所蕴含的力量。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也正是这些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献身革命事业,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富强、走向复兴。

在影片中所反映的建国初期王大锹、张秉贵、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沈浩、蒋筑英、郭明义、徐虎等模范人物,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是在信仰旗帜的感召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都以不为名利,不图私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行动准则,默默走过了人生中的一个个春秋。

同时我也深刻明白共产主义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都被一代代有抱负心系民族的爱国者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但在当今这个改革开放新时期里,往往存在一部分人只为追求个人名利而放弃了人生应有的一份正确的信仰,让他们在追逐所谓的名利时,迷失了自我,一步步走上了歧途。这样的人没有矢志不渝的追求,经不起失败的考验,为了一己之利,脱离了群众,损坏了大众的利益。由此可见,在这个由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所换来的美好的共

产主义社会中,不论从过往、今天、还是未来,培养树立坚定正确的信仰一直是我们巩固、建设祖国的重中之重。

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员前辈,他们心怀信仰,为了祖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默默地奉献出了的是他们的鲜血、生命,以信仰为天、人民为地,用顶天立地之态点起祖国前进的明灯,撑起祖国的未来!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紧跟前辈的步伐,心怀那份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并将其发扬下去,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努力完善自我,为保护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行动的准则,为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身!

篇6: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入党动机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入党动机

——12信安1210604程晓阳

曾经听过一个题为“老一代革命家的政治信仰和伟大理想”的讲座,由一位年逾耄耋但依然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前辈执讲,那一天台上老人激情澎湃,台下青年热血沸腾。然而,政治信仰决不止于老一代,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也有着那种对政治理想的笃信、追求与自觉。我们饱含爱国主义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改革进程,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我们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国家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学会了从国情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和看待问题,审视形势。同时,我们也积极肯定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成就,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而正是我们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当代有志青年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成为我们迫切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动机。每一名企盼入党的同志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入党是为了什么,入党以后要干什么,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党。

篇7:坚定政治信仰

一、坚定政治信仰

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就会政治上追求高洁,思想上保持纯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因为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多样化,人们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多样性而对理想追求有所改变。

二、坚持党性原则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性原则就是党性的主要表现和坚持党性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党性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的最高目标,正因为如此,党的宗旨提供了坚持党性原则的目的、标准和根本保证。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否坚持党性原则,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新时代的党员如何进行党的宗旨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党8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主席的思想永远是我们的最正-1-

确指导方针!党的宗旨是以毛主席的思想为核心的,如果要坚持好党的宗旨,那就必须始终不移的以毛主席的思想去应对工作!

四、增强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份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珍惜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为先锋事业发光、发热!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感是工作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

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

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

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

五、严格廉洁自律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起码要求。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腐败分子是极少数,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自觉遵守,吃喝风有所收敛,超标准用车基本得到控制。但也有的不听、不办。有的地方扶贫任务很重,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一些企业职工发工资 都困难,还花费大量资金购买高级进口小轿车,供领导干部使用。有的地方党政机关造很高级的办公楼、高级住宅。有的领导干部超标准装修住房。这些同志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连自己都管不住、管不好,怎么去管别人、要求别人廉洁自律呢?我们的领导干

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好的榜样。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 定,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没有资格当领导干部。主要领导成员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带好领导班子,并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党风和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发现他们当中有违法违纪的,不得说情、包庇和袒护,要积极支持有关部门查处。

六、纯洁思想道德

道德情操修养与作风纪律建设紧密相联。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操,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纪律作风。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纯洁思想道德、培养高尚情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充分认识纯洁思想道德、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性必要性胡主席指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他们的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这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道德情操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道德情操修养落实到党员干部个人身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周恩来给自己制定了七条修养要则,身体力行,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歹的可能性也愈大。所以,我们大家要建筑和谐社会和工作。

通过对本次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忠实履行职责、锤炼优良作风的学习,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

篇8:瞿秋白的政治信仰

一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 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扩散空间、交互方式和丰富内涵为人类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生活方式。为了把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 笔者对武汉四所地方院校的390 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得出如下结论。

1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 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在调查中, 100%的大学生都是手机网民, 80.9%的大学生拥有电脑 (主要是笔记本电脑) , 98.4%的大学生每天都要上网, 57.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 小时;97.2%的学生在网上交流沟通, 92.5%的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 52.6%的学生经常进行网络娱乐, 76.2%的学生有过商务交易。可见,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青年群体, 已成为“网络新人类”中最耀眼的一族, 网络软件的丰富性使网络几乎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学习、工作、交流、购物等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 特别是手机的便携性更增加了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的粘度。

2 网络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就像一个巨大的虚拟图书馆, 为求学中的大学生架起了丰富的网络知识体系。调查中, 88.3%的学生遇到学习问题首先求助的是网络, 89.5%的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 96%的学生在网上阅读新闻, 82.3%的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网络, 54%的学生认为是网络的帮助缓解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可见,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同时,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也迎合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时尚的特色。此外, 57.8%的学生认为网络的最大优势是自由, 46.7%的学生参与过网上投票、BBS论坛、QQ群等发表评论、针砭时弊、表达诉求;63.2%的学生表示对网语流行语耳熟能详、信手拈来且经常使用, 93.2%的学生开通了休闲娱乐软件欣赏音乐、视频、动漫和网络文学, 65.3%的学生在网上能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26.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能交到无话不谈的朋友。

3 网络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 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给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调查中, 有26.6%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 小时, 54%的学生有“不上网时做什么都没意思”的感觉;30.6%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 不必太认真”, 21%的学生不愿意在网上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18.5%的学生表示在网上交流时很少或者从不讲真话, 完全不相信或很少相信网友的身份和话语的学生也占18.5%, 49.2%的学生对网恋持无所谓的态度, 42.5%的大学生有时或者经常因上网而减少了与他人一起活动的机会;55.3%的学生在网络上下载过盗版软件, 44.7%的学生在网上抄袭过他人作品, 25.5%的学生有过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的经历, 14.9%的学生在网上发表过不良言论, 10.6%的学生在网上用恶语攻击过他人;22.6%的学生对电脑黑客表示宽容, 甚至有10.5%的学生表示“电脑黑客能掌控他人的电脑很厉害”。可见, 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的控制力、网络文化的辨别力、网上行为的道德自律等还有待提高。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政治信仰是文化信仰的核心。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者, 其政治信仰如何, 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 更是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国家竞争力和民族发展力问题。虽然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成因十分复杂, 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

1 网络文化左右着大学生的政治心态

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政治心态也是把双刃剑, 左右着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给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大学生可以自由、便捷、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诉求, 进行网上批评、建议、检举等民主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 提高了大学生民主政治意识。调查显示, 90.1%的大学生的政治资讯来源于互联网等新媒体, 56.7%的学生表示对网上政治舆论非常或比较关心。同时, 大学生对网上政治话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理性特点, 符合主流的价值判断, 如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政治心态的影响”调查中, 表示增强或提高了对国家的自豪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对党的十八大关注度的大学生分别为89.4%、57.2%、76.4%。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看到, 网络文化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一些鱼龙混杂的信息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 影响着大学生的辨识力, 消解了大学生的意志, 导致有的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其网络文化发展的优势, 打着“全球化”“普世价值”的旗号刻意地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大同社会, 施行隐性的文化侵略和政治渗透, 以致一些政治意识薄弱的大学生迷失了政治立场, 盲信西方的民主价值观, 弱化了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如调查中, 79.8%的大学生对网络上的信息持信任和基本信任的态度, 59.5%的大学生对网上有关西方国家的政治问题比较感兴趣, 63.5%的大学生坦言网上对敏感政治事件的言论会使自己的思想产生波动, 少数学生因一时冲动发布或转发过与社会政治主流相悖的网络言论。可见,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政治心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生的政治人格

政治人格是人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政治心理特质, 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政治理想信念、政治能力等, 是影响人政治行为的动力机制[1]。大学生正处于政治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一旦形成稳定性的特质, 对其个人的政治行为及未来社会的政治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从个人发展和人才培养角度来讲, 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现代的理想政治人格, 但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政治人格有了很大的改变, 呈现出“两重人格”的特质。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开放与平等使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技能得到了提升。网络文化中丰富的政治知识内容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 政治自我独立意识觉醒, 对某些政治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 不再“人云亦云”, 也不再受社会传统的束缚, 敢于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实现政治理想中的自我。同时, 也使大学生认识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政治过程之间的双向联系, 产生了参与政治生活的需要和热情, 政治参与技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政治人格日趋成熟, 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现象。但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的自由与去中心化深刻影响大学生政治人格的选择。网络文化中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消解着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抱负和追求, 出现了目光的短视、价值取向的短期化和功利化, 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际技能培养, 不关心政治问题, 甚至在政治行为选择中表现消极避世、冷漠、无所谓的态度。同时, 网络文化中失真的信息和泛滥的言论使一部分学生政治是非标准模糊、法制观念淡薄, 对有关政治事件表现出失去理智的狂热和激进, 政治责任感缺失, 政治素质不高, 极易产生偏执的反社会政治人格。

3 网络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成熟的重要标志, 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从个体而言, 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政治文化, 获得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政治参与倾向, 形成政治人格, 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对社会来讲,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塑造和调控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是国家政治文化的教育与传播过程[2]。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途径, 正冲击和解构着大学生政治社会的传统模式, 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机遇, 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一方面, 网络的浩瀚信息给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窗口, 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政策方针等多方面的信息, 不断开阔政治眼界;网络的自由和民主又改变了传统的政治训练和政治教育方式, 使大学生政治参与地位得到了提升, 满足了大学生的政治心理需求,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同时, 互联网所构筑的基于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网络政治环境, 使大学生能够对各种政治问题和事件进行讨论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网络政治信息的多样、多元和多主体性, 弱化了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使大学生面临意识形态的西化冲击、民族认同感冲击、行为取向方面的冲击, 而多数大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不高, 易被网络不良政治信息所迷惑, 影响到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信息的吸收、内化和认同, 不利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在既定方向和轨道上的顺利推进。同时, 在网络的人机互动里, 部分大学生由于先天的社会化不足, 自我约束力不强, 出现了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导致虚拟社会化与真实社会化的断裂, 造成大学生政治角色的认同危机, 阻碍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雪.社会转型进程中政治人格特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1) .

篇9:爱因斯坦的政治信仰

热诚的和平主义者

爱因斯坦首先是一位热诚的和平主义者。他热爱国际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和杀戮。对于当时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仍然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殖民和侵略的广大弱小国家,他抱以极为真挚的同情,呼吁停止战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纵观《文集》,爱因斯坦在面对20世纪人类众多杀戮和战争时,都明确表达了他的和平立场。

1914年一战爆发后,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两股思潮在当时的德国甚嚣尘上。包括著名科学家、量子理论创始人马克斯·普朗克在内的93名德国文化和知识界名流在军国主义分子操纵下,于10月发表了为德国侵略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爱因斯坦异常敏锐地感到德国科学文化界在这份宣言背后隐含的方向性转变:原来那个独立、自由且多元共容的学术自治共同体已经转变为德意志这辆已经开动起来的战车上的一个零部件。对此,爱因斯坦旗帜鲜明地在一份最终只有四个人签名的《告欧洲人书》上署下自己的名字。在这份宣言中,爱因斯坦戳破了德国统治者宣扬的一战是为民族而战的虚伪口号。在他看来,一战的爆发只不过是统治者通过对外侵略和扩张从而转嫁内部矛盾和转移国内视线。爱因斯坦强烈批评德国科学家和艺术家任由民族主义大行其道而未能出面公开制止。他认为民族主义将“不仅会威胁文化本身,同时还会威胁民族的生存”。或许觉得言论抗议已经无济于事,爱因斯坦便利用他的个人声望于1914年在柏林创建了一个名为“新祖国同盟”的反战团体,并于1915年致信当时居于瑞士的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表达他对反战的支持。这些都表明了爱因斯坦不仅作为一个科学家具有的良知情怀,而且也很好体现了作为世界公民的爱因斯坦如何真正为人类前途和未来着想。

1945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向美国广播公司时事评论员斯温发表了一篇题为《要原子战争还是要和平》的谈话,认为必须把“原子弹的秘密交给一个世界政府,而美国应该马上宣布它愿意这样做”,“这样的世界政府应当有权裁决一切军事问题,除此以外,它只需要再有一种权力。那就是它要有权干预这样一些国家,在这些国家里,少数人压迫多数人,从而造成一种会导致战争的不稳定状况”。

对原子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以匈牙利裔物理学家莱奥·西拉德为首的流亡科学家力劝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展对原子弹的研制进程,以争取赶在纳粹以前研制出原子弹。他们1939年8月2日拜访了爱因斯坦并交给他一长一短两封准备送呈罗斯福的信。爱因斯坦在那封长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就是著名的《为建议研制原子弹给罗斯福总统的信》。美国后来开启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原子弹研究计划,并于1945年8月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此后果,爱因斯坦非常失望甚至有些后悔。他在1955年3月19日写给著名物理学家冯·劳厄的信中表示,当初之所以要签署那封致罗斯福的信,主要原因是对希特勒可能首先拥有原子弹的担心和疑虑。“要是我知道这种担忧是没有根据的,当初我同希拉德一样,都不会插手去打开这只潘多拉盒子。因为我对各国政府的不信任,不仅限于德国政府。”这表明,爱因斯坦对原子弹问题的思考仍然秉持其一贯的和平立场,坚持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而非一国一族的狭隘利益。

坚定的民主主义者

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坚定的民主主义者,反对当时形形色色的各类极权统治和政治迫害。

翻检整部《文集》,共有6篇文章或讲话从不同层面分别对民主、权利和自由(特别是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进行了阐述。1918年11月13日在面向柏林大学学生的讲话中,爱因斯坦提出:“我们的共同目的是民主,是人民的统治。”爱因斯坦认为,新生的德意志共和国绝不是以左翼的阶级暴政来代替右翼的阶级暴政,它应该是一个宪政框架下的民主政府。爱因斯坦也对“暴力哲学”这一专制统治的哲学基础提出了严肃批评,认为“暴力只能产生痛苦、仇恨和反抗”。回溯人类历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近乎悖论的矛盾:世界历史上几个纯粹以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民主国家(1789年的法国、1919年的德国、1918年的奥地利和1933年的西班牙)最后都无疾而终,反倒是以协商和妥协方式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能够长久存续(最典型的就是英国)。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但细细思索也不难发现,“暴力革命在创建民主的同时,也给民主制造了一个顽固的敌人”。爱因斯坦对“暴力哲学”的分析可谓力透纸背、直指专制体制的思想根源。

论及民主,不得不谈关于人的权利问题。事实上,现代民主政体的特点就在于它有成熟的法律和机制来充分保障个人自由的行使和权利的运用而不受侵犯。民主和权利、自由的关系犹如硬币之两面,无法离开其中一者而侈谈另一方。《文集》中一共有4篇文章论及权利和自由问题,特别是言论自由这一人的基本人权和学者自由表达观点的学术自由是爱因斯坦着墨最多的地方。早在1936年,爱因斯坦就在为一个美国大学教师集会而准备的演讲稿《保卫言论自由》中提出了要保卫学者和教师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认为“教学自由以及书报上的言论自由是任何民族的健全和自然发展的基础”。晚年的爱因斯坦不仅对当时美国国内喧嚣一时的“麦卡锡主义”提出严厉批评,而且也敢于向那些遭受政治迫害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甚至不惜“为捍卫公民权利,必须准备坐牢”。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文集》的最后几篇文章都在批评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和外交政策。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也能够读出爱因斯坦晚年内心对美国政治的失望、疑虑、担忧和愤怒。

通过这些言辞激烈的表达,爱因斯坦向人们和世界传达一种不仅是他个人所独有,而且在他看来理应是全体科学家所共有的政治信念:在面对强权和迫害时,科学家尤其不能保持缄默。作为一个科学共同体,应该勇敢地表达出自己对时政的观点,而非退避三舍。否则,最终所遭殃的将不仅是科学家个人,而是整个科

学和文化。

对于德国人民为何最终会选择希特勒和纳粹,爱因斯坦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德国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其教育的失败,“几个世纪以来,德国人民都受着学校教师和练兵军士的一脉相承的灌输训练。德国人在艰苦的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他们也受到奴性服从、军事习性和野蛮残忍的训练”。希特勒这样一位“智力有限、并且不适宜做任何有益工作”的人正是利用了德国人性格上的弱点。有鉴于此,爱因斯坦特别注重教育在培育国民性格和培养青少年品格上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认为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光是专业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学生还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于学校的功能,爱因斯坦也有着自己的分析:“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

《文集》提及短暂访沪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文集》中还收录有一篇爱因斯坦1922年底访问日本来回经过上海时的旅行日记。虽然停留时短暂,但爱因斯坦却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下了他眼中的上海和中国人民:“在外表上,中国人受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勤劳,是他们对生活方式和儿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们要比印度人更乐观,也更天真。但他们大多数是负担沉重的:男男女女为每日五分钱的工资天天在敲石子”,“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鲁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号召全世界通过联合经济制裁日本以阻止对华侵略;1932年陈独秀被捕和1936年“救国会七君子”被捕,爱因斯坦联合欧美知识界著名人士的正义声援行动,这些都是对当时身处苦难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最无私的帮助,体现出爱因斯坦的极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上一篇:菊花与刀读书笔记下一篇:乡党政综合办公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