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2024-04-16

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精选11篇)

篇1: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2010年12月26号我们小组八人参观了位于常州市中心的瞿秋白纪念馆。这个不大但很别致的纪念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参观之前,我们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在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这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

还没进入瞿秋白故居,由茅盾先生题词的“瞿秋白同志故居”7个大字就映入眼帘,让我们一下就确认了这就是我要即将参观的地方。这是一座林荫道旁的建筑,随临马路,但很安静,完全脱离了城市的喧嚣。这个故居是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庸甫鱼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市政使时捐款建筑的宗祠。在1912-1916年,瞿秋白因贫困所迫,借居于祠堂东院。在1996年,他的这所故居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纪念馆和故居。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铜制的瞿秋白同志的铜像,后面的木板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它令我难以忘怀。接着我们走进大厅,只见两行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烈士浩气贯天日,秋白精神激后人。”然后我们走进展览区,一一浏览了瞿秋白的照片、书、名言、房间、衣裳和他的物品。其中有一幅他画的画和他的一句话最令我难忘。瞿秋白用10个“Q”巧妙地画了一幅有趣的漫画"阿Q"像。画的下方有一句话:“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从这句话中看出瞿秋白想消灭敌人的决心很大。接着来说说我最难忘的一句话:“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从这句话中我明白了瞿秋白当时想消灭敌人,让中国人幸福地生活在这肥沃的黄土之上,免遭皮肉之苦和妻离子散带来的痛苦。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在纪念馆里,他的一首《哭母诗》,也令我为之动容。瞿秋白的母亲因家贫,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心如刀绞,她在1916年农历初五的晚上自杀了,时年四十。瞿秋白当时在无锡当小学教师,闻讯赶回家奔丧,哭倒在母亲遗体前,写了这首诗。诗有四句:“亲到贫时不算贫,褴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在斧钺交加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楷模。

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象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

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瞿秋白纪念馆门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便是最好的说明。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文学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然我们肃然起敬。从五四运动到红军长征,从《晨报》到《新青年》,瞿秋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篇2: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而这正是作为清一代常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延续,但这其中又是夹杂着社会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在内的因子。因此,不了解这些,我们就无法了解瞿秋白这个人,无法了解《多余的话》中秋白对自我的认知,更无法了解瞿秋白之于江南文化、之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随着常州城市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整体衰落,我在这个纪念馆浏览过程中无时不刻的体会到这种境地。内里寂寥的陈设,和我记忆中这个纪念馆曾经拥有过的翔实展览和资料相去甚远,难道是因为这个纪念馆已经免费开放的原因么?尽管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了全国文保单位,尽管这个纪念馆旁也竖立起了一座全新的陈列馆,可是我无法找见曾经在这个纪念馆中拥有过的对伟人的敬仰,也无法唤起因着这个人物而对整个城市产生的那种自豪。是的,不应该是这样。

篇3: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记念刘和珍君》阅读提示“本文即是一篇感情深挚的悼文, 又是一篇声讨反动派军阀的檄文”“阅读本文首先要体会‘悲’‘愤’交集的感情基调, 领会文章的主旨”这些方面, 我教学中已实现, 但“纪念”在教学中表达的不够明了, 下面就从“念”字入手, 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记念”之情的。

1记念中的悼念之情

从第一部分看作者的悼念之情, 作者开篇就交代了自已学生愚窘的时间、地点、场合“开追悼会”。表明作者心情“徘徊”, 告之我们“刘和珍君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 表明鲁迅与刘和珍友好的师生关系, 然而作者却“只能如此”, 作者“觉得所住并非人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完之后的”, 作者为“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悲哀, 为刘和珍的牺牲“哀痛”, 把自己这篇文章作为“祭品”奉献, 深深表现作者的悼念之情。

2记念中的思念之情

第三部分“回忆了与刘和珍交往的一些往事”, 这部分作者表现了“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的“心情”, 指出“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赞扬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从而引起对刘和珍的回忆。从第三部分看, 作者与刘和珍交往没有什么特别事, 而是刘和珍的所作所为给鲁迅留下深深印象,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 是被“开除”, “但是我不认识”, 第一次认识时却“暗自诧异”, 认为她应“有些桀骜锋利的”,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当要回到学校时作者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黯然至于泣下”, “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这些内容看似简单, 却充分表现刘和珍的性格特点, 也是鲁迅思念的原因。

3记念中的留念之情

第五部分从实事上是第四部分继续, 从感情上是第三部分继续, 虽然“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但鲁迅还是十分关心刘和珍的, 他听课“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作者强调“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刘和珍留在鲁迅心中的印象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不再相见, 不代表忘记, 在鲁迅心里失去了一个活生生的刘和珍, 留下是一座伟大精神的代表。“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4记念中的怀念之情

这主要表现在第六部分, 作者在谈刘和珍等牺牲的意义时强调“我总觉得很寥寥”, 指出“然而既然有了血痕, 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 也当浸渍了亲族、师长、爱人的心”作为师友的鲁迅, 心中始终怀念牺牲的刘和珍, 他“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接着借用陶潜的诗表现了青山埋忠骨之意, 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 表达了鲁迅对刘和珍的怀念之情, 这一部分看似简单, 但作者第一部分的“如此而已”第三部分“常常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表达感情在这里得以沿续, 为最后一部分作者的纪念积累力量。

5记念中的记念

第七部分是作者表达中心的部分, 他首先从三个方面对本文的中心进行了归纳, 用“凶残”“不劣”两个词语对刘和珍“从容”进行衬托, 以突出刘和珍的伟大。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表现, 刘和珍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殒身不恤”, “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进”。

综上所述, 本文的感情基调并非只是“悲情”之情。因此从本文可看出, 作者是从师生之情对刘和珍君进行纪念的, 从课文中的“徘徊”就可以看出, “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是作者悼念刘和珍的原因, “毅然决定”使作者思念之情产生, 可以说作者对刘和珍的爱才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作者对刘和珍的同情之情促使他悼念刘和珍, 悲愤的感情是在作者的爱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而本文首先应扣住师生之情谈, 所谓的悲愤交集的感情是作者借题发挥而已, 我们认为教学此文是重点在“檄文”, 而轻视了“悼念”, 使我们对鲁迅本文的目的把握不准, 把悲愤作为作者创作之情是基于这几十年人们都认为鲁迅的一生是充满了反抗与不满的思想, 使我们对鲁迅的许多文章理解产生了阻碍, 也使人们对其产生了误解。

摘要:把握鲁迅写作本文的感情基调, 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提高对本文的深切理解。

篇4:游龙州起义纪念馆有感

在今年春夏之交,我陪同广西师范大学的导师重游了龙州起义纪念馆,心灵又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龙州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龙州县城东面,从龙州起义纪念广场往里走,穿过一片滴翠的木棉树,我们就来到了纪念馆前。这是一座三層楼房,从上空俯看,整座楼房呈五角星形状。纪念馆正门上方,镌刻着仿邓小平字体的“龙州起义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显得庄严而肃穆。

拾级走上馆前台阶,步入纪念馆门厅,一位文质彬彬的讲解员向我们走来,给我们介绍纪念馆的展览情况和龙州起义的战斗历程。纪念馆共分三层,一、二楼为陈列厅,共展出文物400多件,图片、图表800多张,场景5处。展览共分为风起左江、赤色怒潮、小平莅桂、南宁兵变、初占左江、平定叛乱、龙州起义、反帝风暴、剿匪征战、龙州血战、一纵苦战、迎接解放等22个专题。这些专题,详细介绍了龙州起义的历史背景、红八军光辉的战斗历程……

1929年1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何世昌等人来到龙州,秘密部署龙州起义事宜。1930年2月1日,一面铁锤镰刀红旗在龙州新填地广场徐徐升起。左江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胜利诞生!

左江,沸腾了;龙州,起义了!

一面面红色的战旗如同天上的红霞映红了整个龙州大地;一声声响亮的战斗口号恰似春雷隆隆回荡在高山深谷。龙州人民欢欣雀跃,青壮年男女个个摩拳擦掌,踊跃参加红八军。正如当年流传下来的那首歌谣一样:“红棉盛开万山中,千朵万朵迎老同,壮人心向红八军,好比红棉向阳红。红棉盛开万山中,千朵万朵赠英雄,壮人紧跟共产党,好比红棉沐春风。”

我们走在纪念馆展厅里,看到了红八军指战员当年佩带过的帽徽与红领巾,龙州起义时使用的驳壳枪、步枪、轻机枪、迫击炮,红军战士用过的印刷机、油灯等文物。

在“龙州血战”专题中,“铁桥之战”的场景让大家久久停住了脚步。那残垣断壁、残留的血迹、燃焦的物品和散落一地的弹壳和手榴弹,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血与火的岁月:

1930年3月20日,正当红八军主力分赴各地打游击时,桂系反动军阀获悉龙州城防薄弱,随即集中优势兵力近5000多人突袭龙州。此时,龙州军民正在新填地广场为何建南烈士举行追悼大会,而驻守龙州的红八军第二纵队及左江赤卫大队仅有1000多人。我军猝不及防,军长俞作豫率部与敌人展开了一场血战。在敌人的重兵合围下,龙州铁桥成为了退往凭祥一带的惟一通道。敌人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从三路进攻龙州县城,并派重兵猛攻铁桥头,企图切断红八军的退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八军一纵队政治部主任严敏率领400多名勇士死守桥头掩护军部转移。英勇的红军战士们临危不惧,顽强作战。夜色中,一股狡猾的敌人悄无声息地在上游乘小船过了河,而且直扑南桥头,守在北桥头的红八军战士顿时陷入了被前后包围的危险中。但他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始终坚守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坚守到剩下最后一个人。激战了一天一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400多名革命战士成功掩护了军部转移,全部壮烈牺牲。

杜鹃啼血,红霞似火。红八军战士们的光辉形象,永远像江畔的虎头山一样耸立在人民心中;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龙州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1978年,龙州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铁桥之战”,碑文是“敌师突窜袭龙州,严敏率兵狙桥头。鲜血染红丽江水,英雄伟绩万古留。”1985年,原红八军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吴西也赋诗一首:“铁桥鏖战震天罡,鲜血群英洒左江,滋润木棉根底壮,春来红艳满南疆。”今天,古老的龙州铁桥头,依然屹立在秀丽的左江边。它讲述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世的沧桑,见证了红八军和左江赤卫队当年血洒春秋的英勇和壮烈。

“革命胜利的果实,是烈士们的鲜血凝成的。红八军和人民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1962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为龙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题词。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红八军军部旧址先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革命先烈的鲜血没有白流,在当年英雄们洒下鲜血的土地上,如今已屹立起了一座崭新的龙州城。今天的龙州,城镇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边关和谐稳定,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景象。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龙州起义纪念馆。我想,我们回顾过去,缅怀英烈,争当先锋,正是为了牢记先辈沉甸甸的重托,挑起先辈未尽的大业,高高擎起富民兴边的大旗!

“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奔流不息的左江水可以做证,绵延南疆的大小连城可以做证,龙州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凭着接力开拓者的勇敢和坚毅,步履坚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重彩谱写富裕文明和谐龙州的新篇章!

篇5: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提要:正值黄金人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希汲取精神力量,缅怀秋白之旧物,思索生命的价值.追寻梦想,不舍不弃,爱我所爱,思我所思,寻秋白之事迹,悟龙城常州之神韵,感秋白之文字,赞其谦逊之风.申秋白之遗愿,爱童稚之真,护我中华未来.爱惜年华,从心做起,执着于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奋勇拼搏,自强不息!

内容:又是一年金秋,惜故人不在,空留深深庭院数座.落叶飘零,满堂萧瑟,怜旧日繁华不再.可叹,可惋,秋白先生逝于长汀,就义于敌人枪口之下,然不辱中华之悠悠气节,泱泱大国之风范.后人记之念之,缅英烈于觅渡河畔.很早就看过梁衡写的书《觅渡》,一本不厚却样式古朴的书.说实话,这篇文章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然而当我在瞿秋白纪念馆看见一整块十多米的石壁上,用娟秀的楷体,刻下了整篇《觅渡,觅渡,渡何处》时,内心突然就震撼了.一篇文字要抒发怎样掷地有声的精神,才会用这样的方式永存于世间!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也生长于常州.在距离纪念馆不远的地方,就是省常中,全国少数的五星级高中.绿意盎然的学校里,秋白的雕像默默矗立着,是他还在关注着新世纪孩子的成长,又有谁知道,曾经他来自这里--张显青春活力的地方.后来,带着满身的荣耀,顺利毕业.他选择了北京,至此开始了传奇一生“不要学费又不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在秋白走投无路时接纳了他,也许是注定走共产党的道路,卓越的俄文使秋白脱颖而出,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锋.他一步步走着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他不是周恩来,不懂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历史却把他推上不得不走的绵延山路„„他短暂光辉的一生,可以说全部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翻译的俄文著作不计其数,随和如他,善待每一个人,平等思想时刻存在于内心.在悠悠中华五千年长河,他如流星一般划过,璀璨了民族, 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奔忙了前半生,为了信念,招敌无数.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面对狼一样的敌人,依然不放弃尊严,如他的一生平静,离开.殊不知,他在跳一支多么美的独步!无人欣赏,不成熟的中共视他为弃儿,国民党虎视眈眈,打算杀鸡儆猴.他明白剩余的时间不多了,而真实的想法,还没有留在世间.诚实如他,为此羞愧.就这样,他过世的前一周,写下了《多余的话》.《多余的话》是一声声控诉,他用文人浪漫的笔调:“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你听,他是有多么热爱生活的地方!所有存在的自然的就是一缕撒进牢房的阳光,温暖着经历沧桑岁月残破的心。可是,他又完全明白自己是无法享受初春的细雨,盛夏的骄阳,严冬的腊梅„„也许,也许还能再看一眼这秋日舞动的落叶,在那不愿提起的地方。忍住暗潮汹涌的心,提笔写下“永别”。尽管还无法释怀未来的孩子们,愧疚着默默支持的妻子,大千世界里带来幸福的东西。然后他故作轻松把永久的离开视为滑稽戏的闭幕,说着:“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容不迫的姿态,海洋一般的胸怀有谁能相比!

走过厨房,旧时的炊具宁静的躺在那里,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走过卧室,精美的桌椅蒙上岁月的烟尘;走过院子,参天的大树依然守卫这一地的阴凉„„秋白先生不在了,可他的气息却充斥着,每个飞扬的尘屑,都曾经沉溺在声息之中.他的人生

就是一场传奇,用羸弱的肩膀撑起共产党的担子,天知道,他是根本不愿意做的啊.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教员,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有相爱的人陪伴,如此普通.生命的最后,他感慨地写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坦诚剖析自己的灵魂,告诉少数理解的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认为瞿秋白很适合今天的社会,感受天伦,热爱这世界每一寸存在的美丽,相信宁静充实就是美好。现在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强加的担子,就不会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久病难医,更不会放弃钟爱的文学,说不定就能走向梦寐的天堂--北大,成为一个逍遥的教授。每天也可以和朋友喝喝老酒踩踩老空,也像平凡人羡慕着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却不用后悔一生年华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时事弄人,他还是承担了责任,放不下共产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现在的瞿秋白纪念馆旁边是觅渡桥小学,我们回去的时候孩子们刚刚下课,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操场,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曾经,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为了今天欢乐的少年,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依旧守护在你们身边,藏在学校围墙另一边的某个角落,凝视和期望.就如同他那样说,人应该是有灵魂的.他的灵魂必随心意,逗留于孩子们的周围,教他们爱这个世界,尊敬师长,以礼待人.纪念馆里有很多他的塑像,也有很多他提笔写下的诗.他的壮志豪情: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他的悲伤孤寂: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他对自然的爱: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他的思亲之苦: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一个多面的他,使世人理解彼此同为凡人.可是同为凡人,为什么他偏偏要承受这么多!难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上天这回错了,把跌宕生活贯穿他的三十六年,如果有来世,他必是不能为了外在,牺牲自己的.因为所有爱他,崇敬他的人不会答应.《死魂灵》还没有译,《海上述林》还没有编校, 《瞿秋白文集》还没有广为世人所知,最终秋白是走了,像每一个伟大的人一样轰轰烈烈离去,留下永不磨灭的功绩,留下无数怀念.这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历史演变中被渐渐理解,接受,他博大的胸襟,平和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民众的脑海里,唯有不断地缅怀他的事迹,将他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幕,即使他已随风飘去六十多年„„

篇6: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坐落于城市中心,周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你身着黑白色简朴的衣裳,始终保持那份肃穆与宁静,阳光倾洒在你的身上,更为你添了一份庄重。你不言语,静静的向世人诉说一位伟人的故事。

上个世纪,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世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列强的瓜分狂潮,救亡图存,爱国运动此起彼伏,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新中国成立„„那是一个混乱的世纪,同样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纪,每个人怀着自己的理想,怀着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光芒,有的人名垂千古、万年长青,有的人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瞿秋白就属于第一种。他的一生短暂而富有魅力,他二十二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岁当选中央委员,二十八岁开始全面主持党中央的工作。他曾见过列宁,帮助孙中山改组过中国国民党。他曾参加过我党的三大、四大、五大和六大,三大的党纲就是由秋白起草和翻译的,他一生有五百多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瞿秋白同志故居”这个牌匾是茅盾同志亲笔书写的,茅盾和瞿秋白是好朋友,茅盾的名著《子夜》就是由茅盾写好一章,秋白修改一章这样完成的。由此可见秋白的才华,秋白是把苏俄作品带入中国的第一人,他每夜可译一万多字而不加修改,鲁迅先生曾称赞他是著者与译者并世无两。鲁迅和秋白也是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差了18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友谊,秋白曾将自己十七岁时所做的一首诗《雪意》送给鲁迅,鲁迅则回赠他清末诗人何瓦琴的名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将球白视作一生的知己。秋白在上海期间曾遭到国民党的围捕,他曾多次到鲁迅家中避难,受到了鲁迅夫妇至诚的帮助。无论是鲁迅还是茅盾,他们也都是伟大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可见瞿秋白的人格魅力。在上海期间他还认识了夏衍、田汉、聂耳等人,在他的影响下,夏衍还在电影界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朋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善于结交好的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与恶人为伍,沾染恶习,危害社会。

一进入故居,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上个世纪前期人们的生活环境。穿过故居,就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馆名“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馆门两侧各有一方铜雕,主画面分别是瞿秋白与列宁,瞿秋白与鲁迅,表现的是革命家瞿秋白和文学家瞿秋白。还未进展览大厅,就可见屏风上一句“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文集》中的一句,也是秋白为我们奋斗一生的宗旨。一座高达3.3米的秋白铜像矗立在大厅之中,展现了秋白挺拔的风骨和傲岸的风姿。

少年觅渡,虽然瞿家是个大家族,但瞿秋白家中并不富裕,他们家在瞿家人的冷眼下搬进瞿氏宗祠,靠借债典当度日,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闺秀的秋白母亲金旋还是将他送入了一所西式小学读书,在小学,聪明好学的秋白跳级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后来又因家境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在表姐夫的介绍下到无锡杨氏小学做了名小小的教员,可秋白那点微薄的薪水维持不了一大家子的人的生活,家中的物品也典当卖尽,无人在愿接济,在这样的情况下,秋白的母亲服毒自杀。看到这,我不得不正视这名女子,她让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她为了她的家庭,为了她的孩子能生活更好,为了家中能少一份压力,毅然赴死。我又不由得想到了我的母亲,她对我的付出,她那频频掺杂银丝的黑发,她那逐渐粗糙的双手„„开学已经3个多月了,由于家比较远,我还没回过一次,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个地方,我的亲人,思念着我永远无以回报的母亲。

母亲死后,秋白随堂兄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他经常聆听陈独秀、胡适等学者的课,由于北京大学的学费很贵,他交不起,就考取了外交部设立的不需要交学费的俄文专修管学习,在那,他不仅学习俄文,还自学了法文和英文。秋白的学习精神令人钦佩,在当代,大部分人都享受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可是就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机会,虚度光阴,早早的就辍学回家,或者在学校里挨时间。相比于过去,我们如今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的先进,可部分人就是不愿意学习,片面去追求物质世界。等到一切已成定局,白了少年头,回首往昔,空余悲切。也许我们做不到秋白那般对知识的渴望,但我们至少要尽到我们的努力,让自己在以后的时光中不会后悔曾经。

1935年,秋白被捕,得知秋白被捕的消息后蒋介石十分高兴,派了大量官员

篇7: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记得第一次来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在小学毕业的时候。那一次恰巧路过,便走进去参观一番,却并没有下太多的印象,只知道这是一位革命伟人的故居,他曾为革命付出了生命。7月16日,跟随着“追寻红色足迹”实践团常州小分队,我再次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这一次,我内心波澜起伏,似乎是感应着什么,久久不能平静。

瞿秋白纪念馆,原系城西瞿氏宗饲,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布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各有四进,瞿秋白家因贫困所迫,1912年-1916年在祠堂东院居住。刚刚走进院落,一股浓郁的江南气息扑面而来。大门口是矛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牌匾。黑瓦白墙,树影婆娑,其古朴雅致俨然水墨画中的世界。踏在青石板上,院子里的桂花树错落有致,自然典雅。大堂前立着的是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内堂悬挂各式书画。故居旁边是瞿秋白同志纪念馆。门口的大石碑镌刻者梁衡先生所写的纪念瞿秋白同志的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纪念馆内陈列着记录瞿秋白同志一生历程的图文资料。

瞿秋白(1899-1935),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曾参加党的“三大——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红军长征后被留在苏区,1935年2月26日在福建长汀县水口镇小径村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同年六月十八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五四的火炬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熊熊火焰,瞿秋白也在这烈火中燃烧,发光发亮。五四运动促使了瞿秋白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他认识到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把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

作为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行者之一,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起,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

特别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暴动,走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同样是书生,不同的环境,瞿秋白生命的之重却是无法称量的。我有着优厚的学习条件,但在瞿秋白的年代,偌大的中国已容不下一张书桌了。可是学识上,我感觉到我与他差的太远太远。同样是青年,不一样的理想,瞿秋白生命之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为了更多的人更好的生活。站在瞿秋白的雕像前,我想到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斗争。”

篇8:游两当县兵变纪念馆

坐在车上,我兴致勃勃。东看看、西瞧瞧,怎么也看不够。左边满是盛开的野花;右边一座座群山连绵起伏,一堆堆一层层的看似整齐又不太整齐。

车开了四个小时,终于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中心广场两当兵变七大人物群雕。该主题群雕气势恢宏,反映的是两当兵变的决策者和指挥者。

这座神形兼备的雕塑作品是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向往光明、满怀革命热情、播撒革命火种的传神写照。

纪念馆内设三大展厅:第一展厅为两当兵变事件展厅,主要展现两当兵变前的国内局势、两当兵变的酝酿发动和重大影响;第二展厅为红色传承展厅,主要展现大力弘扬两当兵变精神、迎接两当解放、建设美丽两当的光辉历程;第三展厅为人物生平展厅,主要展现了两当兵变主要领导人习仲勋的光辉一生。

1932年,由习仲勋等老前辈组织发动的两当兵变,点燃了甘肃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唤起了陇原人民的觉醒,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通过参观“两当兵变纪念馆”我感觉作为小学生,要珍惜革命老前辈用汗水、泪水、血水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用感恩的心认真的去做每一件事,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微薄之力为祖国的明天再创辉煌。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关小学 指导老师:曹陇青)

篇9:游铁人纪念馆有感

十一、赞金秋,游铁人纪念馆有感

秋风瑟瑟,抚平夏的燥热,叶子黄了,这是秋天的本色,果实成熟了,又是一年金色的收获。

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在酒店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到雄伟庄严的铁人纪念馆参观。当我们踏上旅游车的时候,我心里万分的激动。大家多多少少对王进喜的事迹有所了解,但是都没有认真学习过,大家都希望学习和缅怀这位,为了我们的城市奉献了一生的人。

铁人王进喜,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精神,深刻表现了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的创业年代,以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点燃祖国石油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铁人精神”不仅仅是 “铁人”一个人的精神,而是那个时代老一辈创业者多种精神在“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随着讲解员的指引,现场的图片和视频把当年的一幕幕动人场面重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个个铮铮铁骨的形象,一幕幕灼人的激情,久久的在心中激荡,使我们在激动中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实质,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当时的中国面对国际上的多重封锁,敌对势力的破坏,连年的自然灾害,条件特别艰苦。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以满

怀的激情投入到石油会战中,他们顶风冒雪,“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六十多吨的钻井设备,近七公里的路程,没有吊车就靠人拉肩抗,用那血肉之躯扛起一座座井架,那震撼荒原的隆隆钻机声,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历史缩影,是震撼世界的时代最强音。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伟大的石油工人队伍。他使我们想到的决不只是一个油田的诞生,而是我们共和国一个壮丽的历史时代和一代建设者精神风貌的怀念。那个年代充满矛盾、困难和艰辛,但没有抱怨、牢骚和浮躁,每一个人都融入了时代。

那个年代已经过去,王进喜也早已经逝去,但“铁人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如今,前人已经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人拉肩扛,但铁人精神依然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让我们在铁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不懈努力。

通过这次学习参观,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重温了大庆油田成立近半个世纪经历史沉淀留下的优良会战传统,使我们被震撼和感动。

篇10:游林则徐纪念馆有感

二月二十七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让我颇有感触。

林则徐,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虎门销烟更是为我们留下光辉的篇章。170多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当时清朝腐败,鸦片问题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在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 1 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广州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被。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道光帝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广州,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带头起来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言行一致的爱国者。他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烟毒的深恶痛绝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表明中国人民是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民族,也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1858年,马克思在所著鸦片贸易专论里就肯定了林则徐的这一禁烟壮举。林则徐是一位不避风险、以身许国的政治家,不但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在遭受国内政敌陷害打击的时候,仍然始终坚持爱国理念,从不动摇。他一生清廉自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锐意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著名诗句,抒发了他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思想感情。这种不顾个人得失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正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终能生生不已的精神源泉,至今仍为人们广泛传颂。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

篇11:瞿秋白纪念馆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瞿秋白纪念馆参观游览。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先,我们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迎面这座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肩,敞亮天井,马蹄山墙,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这便是瞿秋白纪念馆。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入展览大厅。

(第一部分)瞿秋白于1899年在常州出生,到1935年在福建长汀为革命献身,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和奋斗了36个年头,从一个文弱书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和文化伟人,留下了500多万字的著作。1985年杨尚昆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对瞿秋白做了科学、公正、完整的评价: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第二部分)瞿秋白诞生在世代读书、也世代做官,号称“晋陵望族”的封建大家庭,不过此时的瞿氏家族已经走向衰败,只有一个叔祖父瞿庚甫在湖北做布政使,官列三品。瞿秋白小时候就聪颖好学,进私塾前就由母亲口授能够背诵不少古诗。秋白7岁时,由私塾转入新旧兼学的冠英两等小学堂,因成绩优异,只读了四年半就跳级考入省立常州府中学堂。1917年9月,瞿秋白考入外交部举办的公费俄文专修馆,攻读俄文和俄罗斯文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瞿秋白抱着不可思议的热情投入学生运动,参加天安门广场的游行示威和街头演说,并成为学生运动的“谋主”和领导者之一,被当局逮捕关在北大教室的临时监狱。1920年10月,应《晨报》和《时事新报》的招聘,瞿秋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后,以特派记者的身份赴苏俄考察。912年5月,瞿秋白由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应陈独秀要求,回到阔别两年多,但依然是灾难深重的祖国。

(第三部分)回国后,瞿秋白先在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23年6月,瞿秋白以苏俄归国的党代表参加了中共三大,受命起草党纲,并就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作了报告。这一时期,瞿秋白还在国共合作的上海大学工作,担任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讲授哲学和社会学。他讲课风度儒雅、知识广博、生动有趣,极受学生喜爱。在此期间,秋白与才貌出众的四川学生王剑虹相爱结婚,过了一段甜蜜而富有诗意的生活。这是王剑虹和她的好友丁玲的合影。不久王剑虹就死于肺病。其后秋白又与从事妇女运动的上大另一女学生杨之华结为夫妻,感情极深。结婚时瞿秋白送给杨之华一枚金别针,并亲手在上面刻着七字:“赠我生命的伴侣。”1925年1月,瞿秋白出席了党的四大,成为中共早期最高领导人之一。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之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途夭折。共产国际决定由瞿秋白主持临时中央常委会。

(第四部分)1931年春,被王明集团批倒罢官的瞿秋白,带着妻子杨之华回归文学,投入上海的左翼文艺运动。他接受委托代管中央文化委员会工作,由此介入“左联”领导。左联时期是作为文学家的瞿秋白的黄金时代。他以天才加勤奋的创造性劳动,卓有成效地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建设,所用笔名就有100多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一座座丰碑。瞿秋白在《北斗》上发表的以及与鲁迅合作在《申报》上发表的60多篇杂文,是可以与鲁迅杂文相媲美的文学精品。瞿秋白是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俄作品的第一人,是翻译成就最大,翻译水平最高的翻译大家。他每夜可译一万字不加修改,同时撰写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文艺论著,代表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之前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建设的最高成就。

(第五部分)1935年2月,瞿秋白等在秘密转移中,落入虎口,被福建的国民党保安十四团俘虏。开始,瞿秋白以红军军医林琪祥的假身份、假口供,一时骗得相信,希望取保释放,因叛徒供认,真实身份暴露,蒋介石密令“就地枪决”。6月18日,瞿秋白写完绝笔诗,被带到中山公园,信步走到凉亭前,见已摆着酒菜。于是独坐亭中,自斟自饮。酒毕,拍了这张“死囚”照片,从容走向刑场。到了罗汉岭下,见群山环抱中绿茵茵的一片草坪,秋白说:“此地甚好。”然后盘膝而坐,微笑饮弹。(第六部分)瞿秋白殉难的噩耗一传开,海内外广泛的开展悼念活动。

1950年,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出版题词说:“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危不惧的意志和他在文化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1955年,中共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瞿秋白的遗骨从长汀迁到北京的安葬仪式,周恩来主持,陆定一作生平报告。

下面,请大家参观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原为清光绪年间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庚甫捐资修建的私家祠堂,是瞿氏大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宅院,面积1501平方米。前门垂檐下悬挂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横匾,为茅盾手书。

故居分东西两院,各分四进,地势逐进抬高,寓含步步高升之意。中列隔墙,有廊道门扇相互连通。西院为正屋,原为供祭用的厅堂,庄严而神秘,现辟为多功能厅。东院为厢房,是当年族人和守祠仆人食宿休息的辅屋。瞿秋白一家于1912年到1916年就住在东院,里面安放的100多件家具和用品,都是依照当时的格式,征购或仿制,并照原样陈列的。

现在来到的是祠堂的主厅。当年瞿氏族人春祭秋祀或治丧供灵,就是在这个厅堂里进行的。厅堂两厢门额上分别题刻着“习规”、“折矩”,训诫族人要学习家法,遵守族规。穿过这道大圆门,就是宗祠东院的厢房。天井前门的第二进厢房,门楣上题着“世食旧德”四字,意在提醒子孙后代,不可忘记皇恩祖德,要做忠君爱国、光宗耀祖的孝子贤孙。最前面的一进原来是厢房的门房。当时秋白家用作厨房,炉灶炊具都是依原样修建的,很能触发我们对当年秋白家生活情景的想象。门房前壁开一道小侧门,是平时出入的便门。1912年“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家家户户门口挂起红灯笼庆祝,瞿秋白却在自家门前挂了一盏写上“国丧”两字的白灯笼。那盏小小的白灯笼,在一片粉饰太平的红灯笼中,犹如一朵傲霜的白菊,一直亮到天明。

上一篇:文征明简介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处理好“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