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2024-04-30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精选9篇)

篇1: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社会实践感想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提要:正值黄金人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希汲取精神力量,缅怀秋白之旧物,思索生命的价值.追寻梦想,不舍不弃,爱我所爱,思我所思,寻秋白之事迹,悟龙城常州之神韵,感秋白之文字,赞其谦逊之风.申秋白之遗愿,爱童稚之真,护我中华未来.爱惜年华,从心做起,执着于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奋勇拼搏,自强不息!

内容:又是一年金秋,惜故人不在,空留深深庭院数座.落叶飘零,满堂萧瑟,怜旧日繁华不再.可叹,可惋,秋白先生逝于长汀,就义于敌人枪口之下,然不辱中华之悠悠气节,泱泱大国之风范.后人记之念之,缅英烈于觅渡河畔.很早就看过梁衡写的书《觅渡》,一本不厚却样式古朴的书.说实话,这篇文章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然而当我在瞿秋白纪念馆看见一整块十多米的石壁上,用娟秀的楷体,刻下了整篇《觅渡,觅渡,渡何处》时,内心突然就震撼了.一篇文字要抒发怎样掷地有声的精神,才会用这样的方式永存于世间!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也生长于常州.在距离纪念馆不远的地方,就是省常中,全国少数的五星级高中.绿意盎然的学校里,秋白的雕像默默矗立着,是他还在关注着新世纪孩子的成长,又有谁知道,曾经他来自这里--张显青春活力的地方.后来,带着满身的荣耀,顺利毕业.他选择了北京,至此开始了传奇一生“不要学费又不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在秋白走投无路时接纳了他,也许是注定走共产党的道路,卓越的俄文使秋白脱颖而出,成为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锋.他一步步走着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他不是周恩来,不懂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但历史却把他推上不得不走的绵延山路„„他短暂光辉的一生,可以说全部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翻译的俄文著作不计其数,随和如他,善待每一个人,平等思想时刻存在于内心.在悠悠中华五千年长河,他如流星一般划过,璀璨了民族, 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奔忙了前半生,为了信念,招敌无数.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面对狼一样的敌人,依然不放弃尊严,如他的一生平静,离开.殊不知,他在跳一支多么美的独步!无人欣赏,不成熟的中共视他为弃儿,国民党虎视眈眈,打算杀鸡儆猴.他明白剩余的时间不多了,而真实的想法,还没有留在世间.诚实如他,为此羞愧.就这样,他过世的前一周,写下了《多余的话》.《多余的话》是一声声控诉,他用文人浪漫的笔调:“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你听,他是有多么热爱生活的地方!所有存在的自然的就是一缕撒进牢房的阳光,温暖着经历沧桑岁月残破的心。可是,他又完全明白自己是无法享受初春的细雨,盛夏的骄阳,严冬的腊梅„„也许,也许还能再看一眼这秋日舞动的落叶,在那不愿提起的地方。忍住暗潮汹涌的心,提笔写下“永别”。尽管还无法释怀未来的孩子们,愧疚着默默支持的妻子,大千世界里带来幸福的东西。然后他故作轻松把永久的离开视为滑稽戏的闭幕,说着:“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容不迫的姿态,海洋一般的胸怀有谁能相比!

走过厨房,旧时的炊具宁静的躺在那里,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走过卧室,精美的桌椅蒙上岁月的烟尘;走过院子,参天的大树依然守卫这一地的阴凉„„秋白先生不在了,可他的气息却充斥着,每个飞扬的尘屑,都曾经沉溺在声息之中.他的人生

就是一场传奇,用羸弱的肩膀撑起共产党的担子,天知道,他是根本不愿意做的啊.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教员,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有相爱的人陪伴,如此普通.生命的最后,他感慨地写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坦诚剖析自己的灵魂,告诉少数理解的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认为瞿秋白很适合今天的社会,感受天伦,热爱这世界每一寸存在的美丽,相信宁静充实就是美好。现在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强加的担子,就不会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久病难医,更不会放弃钟爱的文学,说不定就能走向梦寐的天堂--北大,成为一个逍遥的教授。每天也可以和朋友喝喝老酒踩踩老空,也像平凡人羡慕着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却不用后悔一生年华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时事弄人,他还是承担了责任,放不下共产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现在的瞿秋白纪念馆旁边是觅渡桥小学,我们回去的时候孩子们刚刚下课,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操场,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曾经,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为了今天欢乐的少年,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依旧守护在你们身边,藏在学校围墙另一边的某个角落,凝视和期望.就如同他那样说,人应该是有灵魂的.他的灵魂必随心意,逗留于孩子们的周围,教他们爱这个世界,尊敬师长,以礼待人.纪念馆里有很多他的塑像,也有很多他提笔写下的诗.他的壮志豪情: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他的悲伤孤寂: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他对自然的爱: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他的思亲之苦: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一个多面的他,使世人理解彼此同为凡人.可是同为凡人,为什么他偏偏要承受这么多!难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上天这回错了,把跌宕生活贯穿他的三十六年,如果有来世,他必是不能为了外在,牺牲自己的.因为所有爱他,崇敬他的人不会答应.《死魂灵》还没有译,《海上述林》还没有编校, 《瞿秋白文集》还没有广为世人所知,最终秋白是走了,像每一个伟大的人一样轰轰烈烈离去,留下永不磨灭的功绩,留下无数怀念.这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历史演变中被渐渐理解,接受,他博大的胸襟,平和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民众的脑海里,唯有不断地缅怀他的事迹,将他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幕,即使他已随风飘去六十多年„„

秋白不朽,不为历史的称赞,不为赫赫功勋,只为对生命的热爱,新一代的青年,享有和平,更加不能忘记前辈在重重困难面前依然追寻理想.所以,也让我们插起梦想的翅膀,不负秋白遗托,飞向那广阔蓝天!

篇2: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坐落于城市中心,周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你身着黑白色简朴的衣裳,始终保持那份肃穆与宁静,阳光倾洒在你的身上,更为你添了一份庄重。你不言语,静静的向世人诉说一位伟人的故事。

上个世纪,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世纪,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列强的瓜分狂潮,救亡图存,爱国运动此起彼伏,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新中国成立„„那是一个混乱的世纪,同样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纪,每个人怀着自己的理想,怀着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光芒,有的人名垂千古、万年长青,有的人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瞿秋白就属于第一种。他的一生短暂而富有魅力,他二十二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岁当选中央委员,二十八岁开始全面主持党中央的工作。他曾见过列宁,帮助孙中山改组过中国国民党。他曾参加过我党的三大、四大、五大和六大,三大的党纲就是由秋白起草和翻译的,他一生有五百多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瞿秋白同志故居”这个牌匾是茅盾同志亲笔书写的,茅盾和瞿秋白是好朋友,茅盾的名著《子夜》就是由茅盾写好一章,秋白修改一章这样完成的。由此可见秋白的才华,秋白是把苏俄作品带入中国的第一人,他每夜可译一万多字而不加修改,鲁迅先生曾称赞他是著者与译者并世无两。鲁迅和秋白也是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差了18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友谊,秋白曾将自己十七岁时所做的一首诗《雪意》送给鲁迅,鲁迅则回赠他清末诗人何瓦琴的名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将球白视作一生的知己。秋白在上海期间曾遭到国民党的围捕,他曾多次到鲁迅家中避难,受到了鲁迅夫妇至诚的帮助。无论是鲁迅还是茅盾,他们也都是伟大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此可见瞿秋白的人格魅力。在上海期间他还认识了夏衍、田汉、聂耳等人,在他的影响下,夏衍还在电影界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朋友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善于结交好的朋友,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与恶人为伍,沾染恶习,危害社会。

一进入故居,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上个世纪前期人们的生活环境。穿过故居,就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馆名“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馆门两侧各有一方铜雕,主画面分别是瞿秋白与列宁,瞿秋白与鲁迅,表现的是革命家瞿秋白和文学家瞿秋白。还未进展览大厅,就可见屏风上一句“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文集》中的一句,也是秋白为我们奋斗一生的宗旨。一座高达3.3米的秋白铜像矗立在大厅之中,展现了秋白挺拔的风骨和傲岸的风姿。

少年觅渡,虽然瞿家是个大家族,但瞿秋白家中并不富裕,他们家在瞿家人的冷眼下搬进瞿氏宗祠,靠借债典当度日,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闺秀的秋白母亲金旋还是将他送入了一所西式小学读书,在小学,聪明好学的秋白跳级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后来又因家境贫困不得不辍学回家,在表姐夫的介绍下到无锡杨氏小学做了名小小的教员,可秋白那点微薄的薪水维持不了一大家子的人的生活,家中的物品也典当卖尽,无人在愿接济,在这样的情况下,秋白的母亲服毒自杀。看到这,我不得不正视这名女子,她让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她为了她的家庭,为了她的孩子能生活更好,为了家中能少一份压力,毅然赴死。我又不由得想到了我的母亲,她对我的付出,她那频频掺杂银丝的黑发,她那逐渐粗糙的双手„„开学已经3个多月了,由于家比较远,我还没回过一次,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个地方,我的亲人,思念着我永远无以回报的母亲。

母亲死后,秋白随堂兄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他经常聆听陈独秀、胡适等学者的课,由于北京大学的学费很贵,他交不起,就考取了外交部设立的不需要交学费的俄文专修管学习,在那,他不仅学习俄文,还自学了法文和英文。秋白的学习精神令人钦佩,在当代,大部分人都享受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可是就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机会,虚度光阴,早早的就辍学回家,或者在学校里挨时间。相比于过去,我们如今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的先进,可部分人就是不愿意学习,片面去追求物质世界。等到一切已成定局,白了少年头,回首往昔,空余悲切。也许我们做不到秋白那般对知识的渴望,但我们至少要尽到我们的努力,让自己在以后的时光中不会后悔曾经。

1935年,秋白被捕,得知秋白被捕的消息后蒋介石十分高兴,派了大量官员

篇3:观舞蹈作品《海子》有感

艺术是一门由心而生的创作, 无论是舞蹈、绘画、音乐还是戏剧戏曲, 每一个艺术的创作都会有心灵的感染, 总有那么一部分会触动你的心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艺术, 大多都是商业化的操作, 再看看我们的艺术作品大多也都成了商业品。舞蹈是人类最早的一门艺术, 当我们人类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 我们已经学会了舞动自己的四肢和身体, 这是多么真实的舞蹈。但是, 再看看现在我们的周围, 社会上所谓的舞蹈已经慢慢在变化。真正的舞蹈去了哪里?它诞生以后怎么就可以不夭折。

又想起2012年7月的下旬, 我们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海子》这场演出。它把诗歌、戏剧和舞蹈很自然的结合起来。让我们走进海子, 了解、猜测他的内心, 这也体现了艺术的创作来自于对生活的好奇。大家都在疑惑像海子这样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怎么就会选择了不归之路, 答案也许就在《海子》。

在这里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用海子的诗歌, 演绎海子的故事, 体会着海子的忧伤。都说一个好的舞蹈要具备三个条件:伤感的, 敏感的, 性感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刺到人的内心, 体会人生的真谛。我想《海子》是忧伤的。

但是在当代社会现在的舞蹈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 唱歌的时候来个歌伴舞。在我们周围也不难看到, 某些庆典的时候来个劲舞热闹一番。中国近几十年的舞蹈虽然有抒情舞, 特别是民族民间舞, 但创作舞蹈从来都是或明或暗的强调思想内容, 造成舞蹈作品的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走向公式化, 概念化。

那种体现人最质朴的舞蹈越来越少, 我认为《海子》带来了诗歌, 同时也带来了最质朴的舞蹈表现, 以及中国的舞蹈究竟要回归到什么地方去?在《海子》中, 导演大胆的运用了偌大的充气体, 表现大石头。这在舞蹈现场是很少见的, 一般庞大的道具是很阻挡舞蹈的发挥的, 但是在这里, “石头”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 导演大胆的尝试, 还原了当时海边真实的情景, 少年们绕着石头的嬉戏, 还原生活的真实。这和我们一般的歌伴舞、舞蹈表演有着性质的不同, 是人生真实情感的再现。

在这里不得不让我想起, 在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 张继钢老师编创的舞蹈《牵手观音》, 你会发现整个舞蹈唯美无比, 灯光、音响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使人“看到”一个活灵活现的牵手观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这个舞蹈主要是在一条竖线上发展的, 一个人举手摆手, 很普通, 但是几十个人在竖线上一起或依次举手摆手却大有不同, 出现了让人震惊的画面。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只要用心去创造, 真正的艺术就会产生, 就会让人感悟和过目不忘。它和《海子》是不一样的舞风舞派, 但共同组成了中国现在的舞蹈。

舞蹈作品《海子》让我想到, 也许中国舞蹈前60年是共性风格大建设, 那么后60年应是个性风格得到张扬。中国需要更多的个体舞风。大舞风的丰硕, 需要更多个人舞风舞派的构成, 有古典的, 现代的, 有民族的, 国际的, 有抒情的, 有唯美的, 有体现人间的千千万万的。就像《海子》, 虽然它不能称之完美, 但是它可以说是一种回归, 是舞派舞风的个性张扬。如果说中国舞蹈前60年舞风是混杂的, 那么后60年应有更广阔的包容性。只有最大的包容才有多样性, 真正的多样才能实现“百花齐放”。

作为在一线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 对于学科的方向, 一定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即便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在艺术商业化的局面, 但我们依然要坚守艺术的真谛, 把这种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感染他们, 真正的艺术会产生美和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在课堂上我也发现, 作为一个艺术学生的迷茫, 你问她们,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真正的喜欢艺术吗?至少一半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 毕业后她们首先得为自己的生计打算, 有些不得不进入各种各样的演艺团体, 不得不暂时的随波逐流, 社会需要看什么样的演出, 我就跳什么, 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之后再说什么心中的艺术创作吧。这就是社会的残酷, 我只能说, 孩子们你们这样做没有错, 我们不能要求你们饿着肚子去创作, 但是要记住, 在生计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 重新找回真正的艺术, 多元的发展舞蹈艺术, 提高自己的审美。

舞蹈作品《海子》作为新的舞蹈艺术, 带来舞蹈审美的多元性, 舞蹈审美的多元, 必须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摘要:现在舞蹈作品越来越多, 但是大多已是其它艺术的附属品。一个正真的作品, 一个好的舞蹈, 也许无需太多花哨的东西, 无需复杂的队形和高难度的动作。舞蹈作品《海子》, 使舞蹈不但能与音乐结合, 而且可以和诗歌相融, 让我对它有了不一样的舞蹈体会。

关键词:舞蹈作品,《海子》,观后感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9.

[3]钱亚梅.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J].探索, 2005, 01.

[4]资华筠.中国舞蹈.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篇4:游龙州起义纪念馆有感

在今年春夏之交,我陪同广西师范大学的导师重游了龙州起义纪念馆,心灵又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龙州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龙州县城东面,从龙州起义纪念广场往里走,穿过一片滴翠的木棉树,我们就来到了纪念馆前。这是一座三層楼房,从上空俯看,整座楼房呈五角星形状。纪念馆正门上方,镌刻着仿邓小平字体的“龙州起义纪念馆”七个镏金大字,显得庄严而肃穆。

拾级走上馆前台阶,步入纪念馆门厅,一位文质彬彬的讲解员向我们走来,给我们介绍纪念馆的展览情况和龙州起义的战斗历程。纪念馆共分三层,一、二楼为陈列厅,共展出文物400多件,图片、图表800多张,场景5处。展览共分为风起左江、赤色怒潮、小平莅桂、南宁兵变、初占左江、平定叛乱、龙州起义、反帝风暴、剿匪征战、龙州血战、一纵苦战、迎接解放等22个专题。这些专题,详细介绍了龙州起义的历史背景、红八军光辉的战斗历程……

1929年1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何世昌等人来到龙州,秘密部署龙州起义事宜。1930年2月1日,一面铁锤镰刀红旗在龙州新填地广场徐徐升起。左江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胜利诞生!

左江,沸腾了;龙州,起义了!

一面面红色的战旗如同天上的红霞映红了整个龙州大地;一声声响亮的战斗口号恰似春雷隆隆回荡在高山深谷。龙州人民欢欣雀跃,青壮年男女个个摩拳擦掌,踊跃参加红八军。正如当年流传下来的那首歌谣一样:“红棉盛开万山中,千朵万朵迎老同,壮人心向红八军,好比红棉向阳红。红棉盛开万山中,千朵万朵赠英雄,壮人紧跟共产党,好比红棉沐春风。”

我们走在纪念馆展厅里,看到了红八军指战员当年佩带过的帽徽与红领巾,龙州起义时使用的驳壳枪、步枪、轻机枪、迫击炮,红军战士用过的印刷机、油灯等文物。

在“龙州血战”专题中,“铁桥之战”的场景让大家久久停住了脚步。那残垣断壁、残留的血迹、燃焦的物品和散落一地的弹壳和手榴弹,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血与火的岁月:

1930年3月20日,正当红八军主力分赴各地打游击时,桂系反动军阀获悉龙州城防薄弱,随即集中优势兵力近5000多人突袭龙州。此时,龙州军民正在新填地广场为何建南烈士举行追悼大会,而驻守龙州的红八军第二纵队及左江赤卫大队仅有1000多人。我军猝不及防,军长俞作豫率部与敌人展开了一场血战。在敌人的重兵合围下,龙州铁桥成为了退往凭祥一带的惟一通道。敌人凭借人数上的优势,从三路进攻龙州县城,并派重兵猛攻铁桥头,企图切断红八军的退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八军一纵队政治部主任严敏率领400多名勇士死守桥头掩护军部转移。英勇的红军战士们临危不惧,顽强作战。夜色中,一股狡猾的敌人悄无声息地在上游乘小船过了河,而且直扑南桥头,守在北桥头的红八军战士顿时陷入了被前后包围的危险中。但他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始终坚守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坚守到剩下最后一个人。激战了一天一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400多名革命战士成功掩护了军部转移,全部壮烈牺牲。

杜鹃啼血,红霞似火。红八军战士们的光辉形象,永远像江畔的虎头山一样耸立在人民心中;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龙州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1978年,龙州县人民政府立碑纪念“铁桥之战”,碑文是“敌师突窜袭龙州,严敏率兵狙桥头。鲜血染红丽江水,英雄伟绩万古留。”1985年,原红八军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吴西也赋诗一首:“铁桥鏖战震天罡,鲜血群英洒左江,滋润木棉根底壮,春来红艳满南疆。”今天,古老的龙州铁桥头,依然屹立在秀丽的左江边。它讲述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世的沧桑,见证了红八军和左江赤卫队当年血洒春秋的英勇和壮烈。

“革命胜利的果实,是烈士们的鲜血凝成的。红八军和人民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1962年,邓小平同志亲自为龙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题词。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红八军军部旧址先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十载英名宜自慰,一腔热血岂徒流?”革命先烈的鲜血没有白流,在当年英雄们洒下鲜血的土地上,如今已屹立起了一座崭新的龙州城。今天的龙州,城镇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边关和谐稳定,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好景象。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龙州起义纪念馆。我想,我们回顾过去,缅怀英烈,争当先锋,正是为了牢记先辈沉甸甸的重托,挑起先辈未尽的大业,高高擎起富民兴边的大旗!

“薪火相传终有继,江山更待新宇开。”奔流不息的左江水可以做证,绵延南疆的大小连城可以做证,龙州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凭着接力开拓者的勇敢和坚毅,步履坚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重彩谱写富裕文明和谐龙州的新篇章!

篇5: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在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上,许多的革命家为国家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瞿秋白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我的大学就在常州,所以有幸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1年起,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4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到刑场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图,古朴而雅致。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从棕红色的大门进入,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主人的文学涵养。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就是内室了,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书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约的别致。

故居旁边是瞿秋白同志纪念馆,花木繁多,因有八株桂花而得名八桂堂,门口的大石碑镌刻着梁衡先生纪念瞿秋白同志所写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文章。在纪念馆的右侧有一幅瞿秋白与列宁同志的浮雕,而在左侧有一幅瞿秋白与鲁迅同志的浮雕。踏入纪念馆,纪念馆显得光线亮丽,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的铜像,两侧陈列着他一生的历程的图文资料以及他所用过的相关物品,让人一目了然。

一副眼镜,一卷书文,书生气质的他,何以抛弃自己的文学理想,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政治革命中去?但是,他有着满腔爱国救国的热情,有着为国报国的豪情壮志。就这样,他带着读书人的儒雅安静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中。生命中短短的三十六载,远赴苏俄学习,南下会见孙文,促成国共合作,主持“八七会议”,苏区理论宣传等等直至英勇就义,凛然一个铮铮铁骨的革命家。他找到了一生的觅渡——“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道路”。带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知识分子责任,拯救天下黎民苍生。

瞿秋白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杂文锐利而有才气,俄语水平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他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1923年6月15日并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瞿秋白与鲁迅并称文坛双璧。他们也有着很深的交往。瞿秋白曾到鲁迅家中避难,鲁迅把瞿秋白看作知己,曾写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期世

当以同怀视之”一联赠予。在纪念馆中,有这幅鲁迅亲笔的对联。瞿秋白也写过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对鲁迅的杂文创作作了中肯的评价。茅盾曾说:“瞿霜鲁迅各千秋。”瞿秋白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秋白被处决后,鲁迅叹息良久,说:“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

瞿秋白作为一个典型的文人参与到政治中去,遭到排挤冷落直至牺牲,这被人们视作一个悲剧。其曲折的心路历程在《多余的话》中有着真诚的表达。根据他临终前的自述,他只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参与政治运动,乃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完全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但他的悲壮中还透出他作为文人所特有的潇洒甚至浪漫。他以悲壮,潇洒而富有浪漫气息的方式,为他短暂却又意义非凡的36岁的人生画上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感叹号。

瞿秋白一共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位妻子王剑虹,湖南人,是上海大学的学生,1924年1月与瞿秋白结婚。同年7月因肺病去世。他的第二任妻子杨之华,浙江萧山人,也是上海大学的学生,在与前夫沈剑龙(沈玄庐之子)离婚后,1924年11月7日,杨之华与瞿秋白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也亲临祝贺。在纪念馆的一面墙上(秋之白华)有一张瞿秋白与杨之华的合照,下方有瞿秋白送给杨之华作为结婚礼物的金别针,并有他亲自篆刻的“赠我生命的伴侣”七字。1935年瞿秋白去世后,杨之华被安排去了苏联。1936年,杨之华在莫斯科被王明隔离审查,直到1938年才被平反,进入东方大学中国部边工作边学习。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杨之华母女回国,又在新疆迪化被盛世才拘捕关押了四年。1949年以后,杨之华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和全国总工会的党组成员及女工部部长,文革中杨之华受到批斗,被长期关押,1973年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瞿独伊是杨之华与沈剑龙的女儿,生于1921年11月。1930年瞿秋白夫妇从苏联回国时,将瞿独伊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上学,并委托鲍罗廷夫妇代为照管。1949年以后瞿独伊成为新华社记者,1950年前往苏联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1957年回国后,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78年,在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从事翻译和编辑,直到1982年离休。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荣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地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思想英勇奋斗的一生。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篇6: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班级:姓名:学号:

伴着蒙蒙的细雨,我们坐上公交车,去观瞻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早期先行人,他是一个散文作家,也是一个文学评论家。他曾经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为中国的革命文学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的人物——瞿秋白。

作为一个常州人,瞿秋白,这是一个熟悉而又令常州人骄傲的名字,没错,他就是在1899年,这个乱世之中诞生的常州人。他与张太雷,恽代英合称为“常州三杰”。而今天,我们便要走进记录了人们对瞿秋白所有记忆的地方——瞿秋白纪念馆。

跨进那高高的门槛,便进入了瞿秋白的记忆天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雲稍。这句话出自于他在1923年春夏之交所写的《江南第一燕》,我还记得全诗的内容是:“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我深深的感觉到了瞿秋白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公无私和傲人的气势。

接着,我绕过了纪念碑,进入了纪念馆的正堂,这儿曾经是瞿秋白的故居,瞿秋白故居从前是瞿氏宗祠,坐北朝南,四进式的黑色老房子。据说,过去门前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如今,河、桥,都早已无踪影,只留下一个地名。但,觅渡是一个颇令人寻思的词汇。觅渡、觅渡,渡何处?年轻的瞿秋白就是从这儿寻觅通向彼岸的渡口。

绕过瞿秋白全身塑像,走进屋子,便觉得更走近了瞿秋白。其中一小间为“翻轩”,是他的书房兼卧室。里面的摆设不多,木床、书桌、书柜、椅子„„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使我沉浸在20世纪初激荡的风云中。而瞿秋白也仿佛从图片、文字里走了下来„„

他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却偏偏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政党统帅的重担;他是一个满怀柔情的文人,却弄枪舞刀率先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他是一位充满罗曼蒂克的诗人,却用自己病弱的身体表演了一出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戏。“为大家闯一条光明的路”,本是江南第一燕,但,很快他成了断翅的燕,36岁就英勇就义。瞿秋白是一个谜,一个猜不透、说不清的谜。你看他的照片,一脸秀气,但略微有几分苍白,鼻梁上架一副圆圆的黑色眼镜,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不知怎的,凝视他,就让我想起了绽放的菊花,清丽、淡雅、质朴、超逸。瞿秋白15岁时写过一首咏菊诗:“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诗中嵌入了他的名号:霜、秋、白三字。“怎么秋色淡,怎么无处觅霜痕?”不幸,这首诗竟成了谶语!

瞿秋白以职业革命家自许。但,他本质上是诗人,或者说他本色是诗人。他的一生就是一首可歌可泣的长诗,直至生命的终点。

临刑前,瞿秋白挥笔写完绝笔诗,把笔一扔,对周围人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在敌人荷枪实弹的押送下,他神色安详,缓步而行。今天仰望这张从容就义的照片,仍震撼我心。他背着双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我从纪念馆陈列的当年现场记者的报道

中读到:瞿秋白来到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瓮。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饮完酒,他一路高唱《国际歌》徐步走向刑场。看见青山环抱,绿草茵茵,他盘腿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笑着点头说:“此地甚好!”随后饮弹洒血,英勇就义。

瞿秋白确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这种才能有他天性聪颖所致。但投身革命之后,他以笔当枪,自觉地写了大量的文章著作,则让他这一卓越的文学才华为革命事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以致于在他去世之后,毛泽东在延安不无感慨地说,秋白要是还活着,那该多好啊!意即他可以为延安的文化事业尽一己之力!他两去俄国并在那里居住过几年,自然地也作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而尽心竭力,为俄国人民介绍了中国灿烂的文化。

最让他激动不已,也令今天的我们钦羡不已的是,他曾参加了1921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见到了革命导师列宁,亲耳聆听了列宁那充满了热情的演讲。列宁在休息时还碰上了他并和他亲切交谈,瞿秋白亲手接过了列宁介绍给他的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作为一个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年轻人,瞿秋白当时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对于革命的热情无疑是高涨的,但由于他的身体状况(长期为肺病所累)以及他天性中固有的成分,他骨子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是一个富有艺术气息和艺术感觉的人。

如果瞿秋白的生命就只有这么悲壮、潇洒、鲜红的色彩,那么他身后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但是他偏偏留下一篇《多余的话》,说自己是多重色彩的。

如今,《多余的话》的影印件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这是瞿秋白最后的告白。真是多余的话吗?我看到的却是他赤裸裸的灵魂。如果说,瞿秋白一生的伟业,是一座平地耸立的高山,令人崇敬;那么,读他对自己灵魂无情解剖的《多余的话》,更感到他是一座临崖的奇峰,险峻挺拔。在《多余的话》中,他自曝了自己的脆弱与消极,诉说了自己心中的种种矛盾及尴尬,显现了他高标卓立的自我和风雅、博大、深邃的心灵世界„„

说真话,似乎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其实,很难。至于长者、尊者、名流、伟人更难做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以“完美”的形象来装饰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隐藏、掩饰自己的灵魂;又有多少人帮着给人粉饰,掩盖、打扮其历史。

而瞿秋白给我们提供的却是另一种人生和灵魂的版本。他将死看得很轻,对名看得很淡。我读到了他的真实的生命,读到了他生命的伟岸。在生命的尽头,他已完成了人性最坦荡的升华。

《多余的话》最后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

说这话,在将死之时,需要怎样的伟力?!

离开常州,瞿秋白那气宇轩昂的形象还一直萦绕于我心,挥之不去。秋白。秋,“红叶万山霜”的一季;白,“日落江湖白”的一色。

篇7:观瞿秋白事迹有感

丹徒区辛丰小学六(5)马家程 指导老师 祝林梅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发达,经济旺盛。许多人过着豪门子弟般舒适的生活,顿顿饱饭,衣食无忧。可你们知道是谁造就现在这惬意的生活呢?不假思索,当然是不计其数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的结果。他们不畏艰辛,舍生忘死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所应当铭记心骨。今天,我们就重现历史,认识一位伟大的人民英雄——瞿秋白。

瞿秋白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散文家。生于江苏,祖籍宜兴。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是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忧国忧民,一生为国着想,无私奉献,舍已为人,属尽职守,是现代所有爱国人士的榜样、楷模。

1935年6月,福建省的天空阴森可怖,所有人都垂头丧气。福建长洒罗汉岭下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枪齐唰唰的对准了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但这个人临铖不惧,手挟香烟,顾盼自苦,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徽笔自若的说:“此地很好,就在这儿,开枪吧!”刽子手们杀害的就是人民英雄——瞿秋白。

瞿秋白他自幼体弱多病,但读书非常用功,成绩卓越优异,小学尚未毕业,便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他博览群书,历史上的英雄好汉,给他留下了“强烈的记忆”激起他对清朝统治者的憎恨和反搞精神。瞿秋白生前参加过五四运动,当过大学助教,教务长,曾多次主持中央。在他的一生只有人民,最终在一次突围之中不幸补捕,在福建从容就义。慷慨赴死之际,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享年36岁。

瞿秋白的事迹,就是为了告诉后人要一生为国,忠于职守,心中不能只有自己的利益,要为人民着想,多做善事,乐于助人,成为一个对党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一生坚守的原则。

篇8: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六(2)班 王昊廷 26号 今年暑假,我们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去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了。鲁迅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的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我也读过他的散文,但许多太深奥,看不懂。但我爸爸就十分的喜欢他的文章了。

那天早晨,我们一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鲁迅的纪念馆。

一进纪念馆,就连空气中都有文学的味道。在二楼的东面,全是名言,其中,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意思是有的人的确是活着的,但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没什么意思,思想已经死了。但死去的人呢,他在生前做过很大的贡献,人们还记得他,所以他还活着!

进入主展厅进口,里面全都是关于他的名言、作品、照片……

突然眼里看到了鲁迅!原来是彩色塑像!他在干嘛?原来是和几个青年在交流!我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栩栩如生的彩色蜡像感叹道:“啊!怎么会做的这么像呢!”

很快,我又被其他东西吸引了,那是什么呢?没错就是鲁迅的作战武器!————钢笔!那个可是著名诗人冯雪峰在鲁迅53岁时送给他的金笔,还是原物哦!还有好多都是原物!比如背心、杯具、冬天用来取暖的怀炉等等。看到鲁迅亲手用过、穿过的东西,能不令人激动吗?

篇9: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

学号:201169002014 姓名:周丽婷

班级:11英语(国际新闻)

选定了一个周末,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参观,到达目的地后,和以前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一样,觉得眼前的历史建筑有种神圣的感觉,心情也万分的沉重,仿佛自己穿越到了过去,仿佛自己经历了革命战争的年代,仿佛听到了枪战声、炮声、轰鸣声和冲锋号角声。

革命牺牲的烈士数量之多,境况之惨烈深深地震撼了我。而中国革命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之下仍然取得了胜利,实属来之不易。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在苦难中求胜的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正如《孟子》所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刚步入纪念堂的大门,就可以看到在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雕塑,他拿着一杆长枪笔直的挺立着,象征着革命烈士们的不屈不挠与顽强斗志。站在雕塑前仰视着塑像,眼睛猛地一酸,心中对眼前的战士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那份心情无法言喻,五味杂陈。走进前厅,几十米长的烈士浮雕也着实震撼着我的眼球。浮雕描绘的是一群革命先烈当初斗争的场面。它采用写意的手法,整组浮雕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浮雕正中间刻有“250000”几个铜色数字,代表着江西为了革命斗争牺牲的二十五万名烈士,占中国牺牲烈士的1/6。看着墙壁上先烈们一个个年轻时期意气风发的面孔,无声的透露着一种壮烈,对比一下玩乐颓废的我们,这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个个革命先烈用满腔热血和不屈的意志换取而来的,我们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些拥有共产主义信念的爱国先烈们的牺牲我们再也无法挽回,我们只能缅怀,将他们永远记在心中。方志敏、李美群、古柏、钟仁桂、彭澎、王仲才、黄公略、赵博生、胡海、赖经邦等一个个响亮而令人钦佩的名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称颂,他们的坚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将永垂不朽。

方志敏曾经说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狱中的他如此不屈,大概是这莫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吧。他也表示:“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这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最真实的写照,是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坚持,这份赤诚之心,让我们感动,同时他的这种事业心和信念是值得作为正在为入党而努力的我学习借鉴的。在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的二楼,展示了方志敏同志在狱中的艰苦条件的真实写照。站在那边上,如身临其境般,体会他“手执着笔,一面构思在写,一面却要防备敌人进房来”的狱中写作的困难,但方志敏却执意要在敌人眼皮底下,为党留下“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这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人、伟大的中国人,值得我们所有人缅怀。

还有黄公略,以前在读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的时候,那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主席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国民党军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临终他留给战友们的遗言是:“要巩固和扩大红军,以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毛泽东亲自主持黄公略追悼大会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他始终把中国革命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也让我们时刻铭记,在最困苦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只要我们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不懈奋斗,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希望和曙光中将到来。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虎脑战役,不仅仅因为它发生在我的家乡江西省广昌县,更因为红军在高虎脑地域激战的胜利,尽管没有也不可能换回第五次反“围剿”全局性的失败,但它却是其中关键的一仗。它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阻止了敌人进攻瑞金的进程,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它是长征的开始的序幕。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昌是苏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有“中央苏区北大门”之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陈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多次转战广昌。

在保卫北大门的时候,敌军出动三、四十架飞机,数十门大炮向甘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紧接着大批敌军气势汹汹地蜂拥向红三军团五师等红军阵地展开了疯狂进攻。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第一天红军就伤亡1000多人,战况惨烈。血战高虎脑的时候,红军虽重创敌89师,毙伤敌军4000余人,但红军也伤亡1600余人,团以下干部400多名。在驿前狙击战中,以敌军遭受重创,红军失守告终。红三军团和红15师伤亡干部452人,战士1900余人,损失接近广昌战役的一半。

小时候就老听爷爷讲高虎脑战役何等何等的惨烈,红军们是如何如何的顽强,那时候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小故事听罢了。而这一次在纪念堂中看到高虎脑战役的详细介绍,让我不得不想起爷爷当时讲述这一段令人敬佩的历史时的激昂,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穷人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革命先辈所铸就的革命丰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史料,继承、传承好革命前辈创立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又是我们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他们的生命已经不存在了,但他们的精神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在也将长久的影响激励更多的华夏儿女的爱国热情。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正在信心百倍的迈向小康社会。再也不会如昔日一样,常遭敌机轰炸而担惊受怕,或常受海浪冲击蒙受灾难。真是今非昔比。现在,人们完全可以无愧地告慰革命烈士,告慰当年参战的指战员:你们的汗,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事业,后人正在继承,正在发扬光大,你们的贡献,你们的功绩,人们铭刻在心,人们将永远怀念你们,纪念你们!革命先辈的事迹催人泪下,他们的英名和日月同辉、与江海共存。英雄们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从革命烈士纪念堂出来后,再次看到广场中心的雕塑,发现那名红军战士的眼神注视着前方,仿佛有着必胜的信心,我也释然了。为中国革命流过血的先烈们,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不可能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我们应该铭记,曾经有这么一批人,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了自己。他们值得我们缅怀,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

参观结束后,我们从纪念馆中缓缓的走出。此时,我在纪念馆中所浮现出来的情景依然在脑中一一的闪过,还有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沉重心情闷在心中。我看着外面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整洁的城市高楼耸立,中国已不再是一只沉睡的雄狮,而是一个正在崛起、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要缅怀那些为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我们的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才能无愧于长亲,无悔于本心,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

上一篇:信实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XX英语辅导班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