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

2024-04-08

人水和谐(精选6篇)

篇1:人水和谐

古人有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大好山河美景赞不绝口。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河之滨汴京经济繁荣的情景。无不展示着大自然的人水和谐之美。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妈妈常跟我说,以前外婆家门前就是一条小溪,大有“桥西一水曲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的风韵。小溪水不敢高声的“哗哗”流过,生怕吵醒美梦中的村民。柔柔却欢快的溪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息,清澈见底,大肚子小鱼、婆撒蟄鱼淡定地游来游去,地一点也不怕正在岸边洗衣服洗菜洗米的妇女。夏天,孩子们总爱光着腚在溪水最深的窝里游水打水仗,那鱼就在身体中溜来溜去打闹,滑溜溜的身体、滑溜溜的水还有滑溜溜的鱼,分不清是谁碰到了谁!游口渴了把头埋到溪水里“咕噜、咕噜”就喝饱了水。而春天,那可是“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暇。”景色美不胜收,成群的新鱼苗唱着歌,游来游去。抓鱼的孩童拿着竹篓和木勺,随便就溪和泥围一个位置,就可捉到不少刚睡醒的黄鳝鱼。

可如今,我所见到的这小溪是怎么啦?水脏了,黑了,没了!村民排出的污水粪便直接通到小溪里;垃圾废物等全倒进小溪里;工厂的废水废渣也排放到小溪里;连养猪场的猪尿猪粪也是直接将管道连到小溪里。废水和黑烟遮蔽了地球妈妈的“眼睛”。可饮用的溪水被所谓的矿泉水、纯净水所代替。再也没有人在溪里洗东西了,也没有溪水游泳了,更没人敢喝溪水了。人们因此才慢慢醒悟。

现在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未来的地球。一个是这样的:到处是污泥浊水,农作物不再生长,阳光找不到大地,鱼儿不再懂游泳。人们的脸上挂着绝望……。另一个是这样的: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到处都是生机勃勃。人与水手相牵、心相连。阳光洒落在每一个角落。不再有污染,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宁静和祥和。那您更喜欢哪一个地球呢?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不约而同的。

我国是一个饮用水资源紧缺的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城市缺水量高达60亿立方米。有人就说过:“如果还不珍惜,人类最后一滴水将与血等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水资源问题集思广益。植树造林,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科技处理污水,水源循环利用,珍惜每一滴水,共建人水和谐之美吧!

篇2:人水和谐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水利事业发展巡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治水历史,但受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制约,严重的水旱灾害一直困扰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前,国贫民弱,山河破碎,水系紊乱,河道长期失治,堤防残破不堪,水利设施寥寥无几、残缺不全,频繁的水旱灾害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就是在这样一个破烂摊子之上开始了她轰轰烈烈的治水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防灾减灾:筑牢安全屏障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就选择了视察黄河。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处,毛主席详细察看了新修的几座险工石坝,然后问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呢?”王化云答:“不修大水库,光靠这些坝埽挡不住。”

毛主席瞭望波涛滚滚的黄河,沉思良久。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在养育了中华民族的同时,也以“三年两决口”的史实成为名副其实的害河。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主席的是,黄河已经连续63年伏秋大汛没决口,将花园口防洪标准一举提高到千年一遇的那个“大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已经竣工并发挥着良好的作用,不仅防洪效益显著,还通过连续9年调水调沙,实现下游河道的冲刷疏浚,为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治国必先治水”。兴水利,除水害,大水发生时确保防洪安全,大旱发生时确保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60年来,新中国防汛抗旱已经步入一个新天地,旧中国一场洪水夺走几万、几十万生命,一场大旱即造成饿殍遍野的景象不再重演。

且看长江大洪水。1931年大洪水,死亡人数超过14.5万人。1954年长江大洪水,京广铁路中断100多天,死亡人数3万多人;1998年大洪水,因灾死亡人数降低到1931年长江大洪水的1%、1954年大洪水的4.7%,特大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且看淮河大洪水。1931年特大洪水,死亡7.5万人;1954年发生类似于1931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死亡人数下降为2000多人,没有出现疫情。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发生大水,死亡人数进一步减少。2003年淮河大洪水,及时启用行蓄洪区,运用治淮骨干工程科学调度,大大减低了洪水的威胁,人民群众生活基本稳定。2007年淮河大洪水期间,综合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洪水管理科学有效。沿淮转移人数较1991年大洪水减少99%,无一人因洪水灾害死亡,创造了新中国成功防御大洪水的新纪录。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旧景象一去不返。再看新中国发生的几场最严重的干旱灾害。1999-2002年全国连续四年大旱,其中2001年特大干旱,水利设施累计抗旱浇地11.62亿亩次,挽回粮食损失6820万吨,群众生活无忧,经济用水无恙,社会秩序井然。2006年川渝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利基础设施发挥关键作用,人民群众吃水无忧,无一人因旱灾死亡。2009年年初,北方冬麦主产区发生罕见大旱后,黄河数座大水库联合调度,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共同发挥作用,群众吃水无忧,城市用水正常,而且确保了夏粮丰收。而在1940-1943年,全国连续四年大旱,赤地千里,1942年仅河南省就饿死300万人。

„„„„

防洪保安成就显著,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这是新中国发生的一个巨变。这种巨变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广大军民团结治水,得益于盛世治水修建的各类水利工程和不断创新的科学防洪理念。1950年,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成立,此后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成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迄今最为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防汛抗旱工作秉承“兴利除害结合,防汛抗旱并举”的指导思想,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灾害性事件增多、水旱灾害频发的新变化、新特点,各级水利部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中央治水方针的指导下,及时调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仅赢得了防汛抗旱的先机,把握住抗洪救灾的主动权,而且形成了完善的科学防控水旱灾害的制度体系。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唐家山堰塞湖是地震造成的105座堰塞湖之一,也是地震后形成的最大的次生灾害威胁,稍有不慎,其造成的后果将比地震更为严重。新中国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基础、科技手段,加上官兵的拼搏和水利人的智慧,创造了世界上处置大型堰塞湖的一个奇迹。而且,震损水库、水电站无一垮坝,震损堤防无一决口,实现了零伤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水利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洪水来时有序应对,大旱力抗确保丰收。据水利部统计,自1949年以来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减淹耕地1.6亿公顷,年均减免粮食损失1029万吨。1991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抗旱浇地面积2973万公顷,年均挽回粮食损失4059万吨,平均每年解决2486万人的临时饮水困难。特别是每年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呈大幅度减少趋势,其中上世纪50年代年均死亡8976人,70年代5308人,80年代4338人,90年代3744人,2001年以来这一数字降为1507人,没有人员因为干旱灾害死亡。今天,我们的水利基础设施已经可以有效地减轻水旱灾害,为共和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

新中国成立以前,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和一些塘坝、小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几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江河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把水利建设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先后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华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从黄河三门峡到长江三峡,每一个时期都有标志性的水利工程诞生。

1950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以治淮为先导,开展了对海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各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治淮工程、长江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要水利设施相继兴建,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高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旗帜,广泛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加固了农村水利的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基础地位,对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开发步伐明显加快,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工程开工兴建,水利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及尼尔基、沙坡头、百色水利枢纽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科学防控洪水和调度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和象征,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水利工作水平和能力。值得自豪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新的时代孕育了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一大批经典水利工程,又为时代的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可以使长江荆江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847亿千瓦时,万吨级船队每年有半年时段可直航重庆市,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可大大缓解花园口以下的防洪压力,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的约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同时,有效减少泥沙淤积,发挥供水、灌溉和生态修复等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事关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长远利益。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华大地从此可以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格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临淮岗工程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它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实现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标志着淮河流域整体防洪保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工程是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郁江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百色工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对促进滇桂地区经济发展、改变右江革命老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兼顾改善下游航运和水环境,并为松辽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

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沙坡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工程对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宁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受益区供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新中国江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据统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水利部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建设基本达标,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太湖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其他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设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万多座,堤防长度28.69万公里,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全国639座有防洪任务的大、中、小型城市,有299座通过防洪工程建设达到设防标准。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状况极大改善,水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我国病险水库数量多。一座座病险水库,成为汛期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定时炸弹”。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特别是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资510亿元,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国规划内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集中进行除险加固。到2010年底,经过大规模的除险加固建设,我国水库安全状况将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60年来,我国供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量达到5000多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有效应对了多次严重干旱,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旱灾损失。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滦入唐、引碧入连、引大入秦等大型调水工程。特别是国家实施的东深供水、珠江流域压咸补淡、引黄济津、嘉陵江调水等工程建设和应急措施,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区和深圳、珠海、中山以及天津、重庆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安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近年,国家加大了投入,解决了1.6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60年来,农村水利设施不断加强,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几乎一穷二白,绝大多数农田属“望天收”。60年来,我国的灌溉事业不断发展,农田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2008年的8.7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每年在这些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都占90%以上。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保障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60年来,通过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箩,蒸一锅”是人们对水土流失后贫瘠土地的生动描述。不仅如此,水土流失还会直接造成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同时还会严重破坏生态与环境。6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建设基本农田1.95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95亿亩,建成淤地坝、塘坝、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80多万座(处)。全国植被覆盖率提高11.46%,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设施使全国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黄河的一级支流无定河经过多年集中治理,入黄泥沙减少55%。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实施“长治”工程15年后,土壤侵蚀量减少1/3。

60年来,农村水电建设为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5万多座,装机容量5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在建规模达2000万千瓦。通过开发农村水电,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中国农村水电发展在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应急供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河治理,铸就辉煌;基础设施,筑牢根基。60年江河治理的辉煌成就,将水利建设推向一个辉煌的新高度,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水利事业作为治国兴邦的根本大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涉水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水事违法行为和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完善的水法规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于1988年颁布施行,2002年作了修订完善,将水事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包括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4件法律以及17件行政法规、53件部规章和80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各类水事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全国水行政执法网络基本建立,执法体制逐步理顺,执法保障不断加强。

据统计,在水法颁布实施后的20年时间里,我国查处水事违法案件92万余件,调处水事纠纷16万多起,不仅保障了经济建设,而且促进了社会安定„„

新中国水利事业在取得一系列辉煌建设成就的同时,管理与改革也在不断走向深入: 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奠定了科学管理的制度基础。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的法律地位得到确立,在制定流域规划、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统筹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区域水资源管理上,深圳特区1993年在我国内地率先成立水务局,拉开了区域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序幕。近年来,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标志的水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目前,全国组建水务局和实行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达1532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62.9%。水利管理体制的确立在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遏制用水需求过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长率,而用水总量实现了微增长,近10年来,部分地区还实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保障了国民经济3倍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

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新格局逐步形成,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基本靠国家投资拨款。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水利也同社会其他行业一道,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水利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外资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据统计,新中国60年用于水利建设的总投资10034.6亿元,1986年以来水利建设总投资为9441.1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4568.3亿元,银行贷款1007.3亿元,利用外资307.9亿元,自筹及其他资金3518.1亿元。

横向三类、纵向四级、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确立,促进了水利基础设施的良性运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建设成就巨大,但全国基层水管单位却普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臃肿、经费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拉开了水管体制改革的序幕。目前,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完成分类定性的水管单位11360个,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企业分别占水管单位总数的45.5%、46.3%、8.2%。国有水管单位精简率达12%,一个“横向三类”(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纵向四级”(中央、省、市、县)、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形成。各地增加了人员和工程维修养护“两项经费”, 增强了水管单位活力,推行了管养分离,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了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管”“养”更加规范,工程面貌和职工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在探索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作为我国建筑领域最早实行“三项制度”的行业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也不断完善。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招标率接近100%,限额以上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招标率超过90%。水利勘察(测)设计招投标正在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市场逐步形成。

科学探索:完善治水方略

对比旧中国的历史长河与新中国崭新的60个年轮,我们不难发现有两个根本的不同:一个是为人民服务的治水宗旨——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一个是科学治水——新中国不仅有着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有着与时俱进的科学治水思想。

水利科技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中的快速发展和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国水利技术人员“丢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改革开放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一系列先进、复杂的水利工程。60年来,水利科技进步一直是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像黄河调水调沙与多泥沙河流治理、长江三峡等高坝大坝的筑坝技术、水文水资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小水电开发技术等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水利建设作出了贡献。

与时俱进的治水思想在新中国水利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水利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苏维埃政权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主导认识,到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定位;从新中国成立时“蓄泄兼筹”“统筹兼顾”“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治水方略,到新时期“封育保护”“退田还湖”等一系列强调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从对水的一般属性认识,到党的会议文件中水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环境控制要素”等一系列表述;从改革开放前强调主要“为农业丰收作贡献”,到“保障经济发展用水”的侧重点,再到最近十年“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都体现了新中国在实践中尊重自然、认识规律、与时俱进的治水思想。

历史不会忘记1998年百万军民惊心动魄的抗洪场景,正是这次洪水促使人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加剧的人水之间的矛盾。这一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水利建设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水利工作方针。紧接着,国务院提出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政策措施。

在中央治水方针指引下,全国水利战线职工转变治水思路,创新治水实践,找到了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实际情况的治水思路,也就是要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念,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的治水思路指导水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黄河、塔里木河、黑河“三河调水”唱响绿色颂歌。黄河2000年起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即使遭遇了大旱之年,但母亲河已经连续十年不断流,健康生命得以持续。博斯腾湖已连续8年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下泄水量达22亿多立方米,塔里木河下游河道1公里范围内周边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2¬¬-4米,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天然植被恢复面积达27万亩,尾闾台特马湖湖面最大面积保持在200平方公里。黑河历史上首次成功实现跨省区调水,而且连续10年实施,其中2000-2008年调水达88.09亿立方米,彻底干涸了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如今年年碧波荡漾,重现生机。

首都水资源生态治理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市及周边河北、山西等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思路,加强水源保护、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加大河道环境整治力度,划定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加强城乡水源地保护,在山区加快清洁小流域建设,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和谐、自然生态”河道,采用生态治河技术,恢复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有效地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

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张掖市以水权制度建设入手,拉开了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序幕。目前,各地全面开展了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行需水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据统计,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降至2008年的271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35提高到0.475,在农业连续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实现零增长。

在新思路的指导下,人水和谐成为主旋律,人为洪水让路,淮河、洞庭湖等过去人水争地矛盾突出的河湖防洪开始走向从容;封山育林、轮牧休牧广泛实施,封育保护面积已经超过70万平方公里,昔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山岭成为秀美山川,几近变成荒漠的大草原开始蓄起一望无际的绿色;涉及全国七大流域的全面水功能区划开始实施,控制河流纳污总量,减轻河流污染的管理正在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正在成为水利工作新焦点;需水管理悄然实施,经济产业结构迅速向节水方向调整,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而用水量却出现微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民生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水利部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水利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解决农村2.72亿人的饮水困难和1.65亿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50%以上的农村人口喝上自来水,大中型水库病险率明显下降,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兑现,移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各地水利部门围绕村河、城河开展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恢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今天,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展望未来:水利任重道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60年辉煌成就来之不易,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利事业正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

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的保障,民生水利的呼声,生态与环境的改善,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的期盼„„诸多发展需求的背后,无一不考验着水利的支撑保障能力。

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水权制度、水资源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投融资机制、水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涉水涉河事务的社会管理比较薄弱,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水利事业的协调发展。

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乃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明确了水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淮河时还特别强调,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

按照党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水利部党组紧紧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总结国内外长期治水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我国水资源条件的新变化,归纳提炼实践中带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做法,与时俱进地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卓有成效地指导了新时期的水利工作,开启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新进程。水利部部长陈雷提出,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谋划好水利发展的长期目标。初步考虑,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四大体系:

——基本建成重点流域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主要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中小河流、受台风影响地区、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的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5%以下。

——基本建成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供水能力明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城镇供水安全得到可靠保障,抗旱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

——基本建成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污染有效控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重点地区水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治理,严重超采区状况根本好转。河流的生态用水基本保障,部分生态严重损坏的河流逐步修复。水土保持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修复成果持续巩固。

——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基本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全面实行,水功能区管理得到完善,应对突发性水危机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水利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有60年辉煌成就奠定的坚实基础,有60年治水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格局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篇3:人水和谐生态河道治理思路

崇明三岛功能定位围绕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等六个方面,力争到2010年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崇明岛地势平坦,河道密布。全岛总面积1225平方公里,沟河水面率达9.4%。现有市级河道1条,共164公里,其中南横引河段78公里,北横引河段86公里;县级河道29条,共407公里;乡镇级横河447条,1191公里;村级泯沟12167条,6794公里。生态河道作为生态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灌溉、引排水、航运的主要通道,也是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水质量的生命线。但是,近年来崇明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河水污染、坍塌严重等现象,河道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岛建设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水是生态建设的灵魂。定位于综合生态岛的崇明岛,河道生态化建设必需从生态保护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来确立河道整治的原则、规划、设计和施工。

一、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引排水、航运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岛建设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多种生物生存的需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灌溉、引排水、航运、水景观等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多数河流都面临着人类不恰当活动的干扰和胁迫,很多河流出现了健康问题。崇明岛的周边水资源总量巨大,但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仍存在供需矛盾;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咸潮顶托时,水质得不到保证;干流泥沙淤积基本平衡,但部分河湖淤积严重,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水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局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北部水系的连通性和完整性有所改善,但部分支流生物通道受到一定影响,城市化及围垦导致湿地萎缩严重;总体河势稳定,但局部河势变化较大。河流健康问题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维护河流健康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健康的河流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的整合性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健康的河流应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两方面达到辨证的统一,它应该既是生态良好的河流,又是造福人类的河流,不仅应维持其生态功能,而且能可持续地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服务功能的需求。

健康的河流应该是:具有优质的水量供给;受到污染物质和泥沙输入以及外界干扰破坏,河流生态系统能够自行恢复并维持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水体的各种功能发挥正常,能够在生态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可持续地满足人类需求,不致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构成威胁或损害。

二、市县级河道的生态建设

市县级河道因常年遭受水上机动船船行波冲刷,导致河道两岸坍塌严重,有的整块坍塌入河,既淤塞河道又形成生态恶性循环;原先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均将河道两侧河堤保护范围的土地承包到户,而农户开垦种植,致使河道堤岸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重。根据对市县级河道的普测,主要骨干河道普遍淤积1.5~2m,据测算全岛市县级河道淤积淤泥总量达1000多万m3,坍失土地面积约为2000多亩,严重影响了全岛引排水、容蓄、防灾减灾和纳污能力。另外由于企业违法向河道直接排放超标工业污水,使河道水体工业、化学、污染以及富营养化严重,水资源生态污染问题突出。

1现有河道护岸的生态缺失

目前全岛已建护岸主要是砼桩板式护岸。该护岸主要作用是护河固堤,优点是机械施工、无需断流施工、见效快、寿命长。缺点是使河道渠化严重,造成许多动植物无处安身栖息,水生动物没有地方修筑巢穴,两栖动物无法上岸觅食、产卵繁衍,对生存繁衍造成很大困难。片面强调河岸硬化,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破环了自然河流的生物链,破坏了生态环境,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符合生态岛要求。

2生态护岸的构想

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理念可以表述为:我们人类以客人的身份拜访自然,因此,不能按人类的意愿任意地去改变自然,即使在需要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的情况下,也必须努力地以其他形式去恢复自然或建设自然,以进行必要的补偿,这样,才有可能使人与自然做到和谐共存。下面就岛内河道整治过程中护岸结构的生态化处理谈一点设想。

根据国内外生态护岸的成功经验,结合各河道的特点,生态护岸的设计应具有下列生态理念:

1)生态护岸应满足河道功能河堤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2)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岸在视觉中的“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3)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不同区域和部位种植合适的植物;

4)应设置多孔性构造,为生物提供一个安全的生长空间;

5)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布置建筑物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3生态护岸的型式

1)自然原型护岸

对于不通航的县级河道,在疏浚开挖时应适当增大坡比,由原来的1:2.5左右加大至1:4左右,另外应该降低河平台的堆土高度,增大河坡的自稳性。

自然原型护岸的做法通常采用发达根系固土植物来保护河堤及生态,既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根据崇明的气候和水土特点,可以考虑设置三道生态线:

第一道在常水位以下种植芦苇带,它是保土固堤最理想的植物。芦苇具有十分好的净化功能,污染物与其茎部接触产生沉淀作用,芦苇的根部与茎部可吸收某些污染物。另外,附着在茎部上的微生物可对污染物产生吸附分解作用,能起到较好的水源涵养作用。

第二道在常水位以上的河坡上种植杞柳、紫穗槐、金针等林木和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在地表可以种植根系发达、生长速度慢、四季常绿的草皮,以达到护岸保土的目的。

第三道在河坡平台上应种植燕笋竹(串根快、固土强、能早产笋)或桑果园,经济价值高且又能含蓄地表迳流,是很好的水土保持防护林。

上下三层植物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既起到护河固堤、改善河道生态,又能较好地改善崇明水质,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一举多得。

2)人工生态护岸

对于通航的市县级河道,主要解决由于船行波的冲刷而导致的河坡坍塌、水土流失,因此在自然原型护岸建设的基础上,必需修建人工护岸。在设计和规划时应该考虑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工程措施。如干砌石护坡(在块石间填土种植水生植物,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防腐松木桩、防冲刷纤维布、土工编织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方案。

三、乡镇、村级沟河生态建设

按生态农业的要求,全岛以有机农业生产为主,有机农业生产规划区中要建成一个2.5万头生态养猪场和1万吨标准化商品有机肥生产中心,形成7000亩有机水稻和700亩有机芦笋示范基地。有机水稻生产在不用化肥、农药的前提下,解决水稻病虫害关键技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通过有机基地认证;有机芦笋的生产,在设施条件下实行有机化栽培技术,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芦笋标准化技术体系。

(一)存在问题

目前乡镇级河道与生态农业生产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和谐:

1沟河淤浅严重,过路涵管失去作用,影响排水畅通;

2部分河面水花生、漂浮物严重,岸边垃圾随处可见;

3河道内还有地笼、网条、网络子等阻水障碍物;

4河道岸坡由于农民种植庄稼后水土流失严重;

5个别家庭养殖业、个体作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将产生的牲畜粪便、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于沟河中。

(二)生态治理

1全岛沟河的淤浅问题应该通过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三年的万河整治行动得以解决。

2设置河道保护带

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河坡稳定。

3种植喜水特性的植物

河坡上可以种植柳树、白杨、水杉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发达的根系稳固土壤颗粒增加堤岸的稳定性,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可以降低流速,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河坡的能力。

4加强生活垃圾管理

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5景观桥代替涵洞

对于过路涵管,应该结合生态村建设标准,对于居民集中居住区应以景观桥代替涵洞,人行桥和车行桥相间隔,确保引排水、居民出行和生态景观效果;对于田间涵管应增大口径,并且加强基础,防止下陷,确保引排水畅通。

6强化污水处理

对于各类污水、工业废水应严禁直接排放于各级沟河中。应由政府出面,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需要排污的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应由政府安排入具有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业园区,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环保部门检测达标后排放。家庭养殖业和个体工商户应有政府引导和扶持,建设小型生态型污水(物)处理设施,使节能和环保一举两得。

7加强河道保洁

为了巩固河道综合整治成果,确保河道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我们应坚持建管并举,实施河道保洁制度,以“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为保洁目标,全面落实河道管理保洁责任制,建立了以“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报酬”为主要内容的河道长效保洁管理体制。

四、以科学进步促进水生态建设

要进一步推进崇明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到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维护健康河流、促进人水和谐,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重大课题,需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尤其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治理江河的形势和任务也由此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水关系、人水和谐是构成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需开展下列专题研究:

1崇明岛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研究确定崇明岛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适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支撑能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提高区域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对策;建立崇明岛重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形成生态安全和灾害预警系统;构建合理、安全的生态功能分区,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为产业的空间布局指明方向。

2崇明岛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维持与修复技术研究

针对崇明河口沙洲湿地和潮间带滩涂湿地快速发育、演替的特点,多尺度、多界面地探明人为干扰下崇明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与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湿地生态建设、湿地修复及重建策略,初步建立示范性湿地生态电子警察。

3崇明岛水资源保障与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

通过岛域河网水系结构与水资源管理研究,提出水系生态建设蓝图和管理技术规范;以前卫村为依托,通过安全饮用水、水污染点源面源控制、河网水系水体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及示范,为建设2000m3/d饮用水安全与600m3/d污水生态化、资源化处理、生态大堤示范工程设施提供科技支撑,逐步实现崇明岛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4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

在崇明岛前卫村研究构建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园,研究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形成一个水-土-气生态产业链延伸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展示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凤新:试论崇明河道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措施《上海水务杂志》2001-3

[2]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设计,2001年第3期.

[3]孙耀明:《生态型河道建设刍议》.气象出版社,2005年1月.

[4]卫明:《城市水环境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人民长江报,2004年7月24日

篇4:塞上湖城,人水和谐

我讷讷:得意?大概,也许是玩水吧,抑或是说了个“塞上湖城”欤?

坦率地讲,说这话时我虽讷讷诺诺,心里还真有些许得意。但当年我却不敢得意。其时,填湖造地、圈地卖地属正常,保护湿地、挖湖蓄水则不入潮流。恢复湖泊湿地,建设“塞上湖城”这样的理念尚不被广泛认可。依稀记得,连通小西湖与大西湖(阅海)、保留和扩大北塔湖、恢复岛嘴湖湿地(鸣翠湖)、串通关湖、化雁湖、陈家湖、西湖等诸湖而成水系(爱伊河)……这些事情做得都很艰辛,阻力不小,上下左右多不认同,有不解、有质疑,有的宏观、有的微观,“这么多湖要浪费多少黄河水?”,“奇怪,人家市长经营城市,他却玩水”,“水面多,蚊子多了怎么办,不咬人吗?”然而,玩水的事还是顶着压力坚持下来了,最关键的时期全仗着自治区认可银川市的这种做法。结果,一本水经念到底,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干,不仅成全了银川人玩水的志趣,也激起了宁夏各市县做水文章的雅兴。如今,黄河金岸串起的岂止是银川这一滴水珠?石嘴山、吴忠、中卫的水更润更美,中南部山区诸县亦集水为沼。乡亲们啧啧叹泽泽:终见得比咱家那满满一大窖水还旺的景象。当愿望逐渐变为现实,那些当年的种种偏颇见识也如同过眼云烟,随风逝去了。湖泊湿地多了,贮蓄调控能力强,反而耗水少。以前年年超标耗水,挨黄河水利委员会批评。现在却实现不超标耗水,受黄河水利委员会表扬。至于蚊子多了还是少了,没法儿统计。但宁夏人都真实地感受到,多了苇蒲莲菰,多了虫鸟鱼虾,空气湿润了,生态环境变了。去年夏天,我在阅海边见到一家三口垂钓,男主人是外省口音,他告诉我原来他是一个人在银川做生意,现在把老婆女儿都迁过来了。问他为啥选择银川,他用鱼竿点点水面说:图的就是这片水。

感慨系之,那天,我在笔记本上写了这么几句:

水好,

扮得银川好;

银川好,

亏得是水好。

今年初的水利工作会上我说了两个观点,恰与亚行的湖泊湿地水资源平衡研究的课题相关,拈来简叙其梗概:

一曰黄河的“跷跷板”平衡点。

黄河呈几字形蜿蜒五千多公里。假设把河床拉直看作一块木板,我们来观察其与沿途地势的关系。宁夏以上,黄河自高山台地顺沟涧行走,青海、甘肃河两岸都在河床之上。如兰州市,虽有大河穿城而过,但河水于人之脚下数丈,可及而不易汲,利用很是困难。黄河出黑山峡、青铜峡后来到宁夏平原,顿时变得水岸相等、水土平衡、水流顺湉,形成一个河水可以自流的平衡点,数千年来,引水也自流、去水也自流,既有开阔的川原可资引灌、又有肥沃泥沙淤累铺填,“河水乃润,河泥乃沃”,遂形成了左右岸宁夏、内蒙古富饶的黄河河套平原,有《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而宁夏以下,由于黄河水少沙多的特点,河床在泥沙堆积下不断抬升,使得内蒙古河段地区也逐渐变得像下游的河南等地一样,成为新的“地上悬河”。数据显示,磴口、巴彦淖尔、包头段河床已比堤外地面高出数米。河床在宁夏上下游如同小朋友幼稚园玩耍的跷跷板,一头高一头低,而宁夏自流灌区恰似这个跷跷板的平衡点。

我以为,黄河平衡点是黄河生命之命门,祸兮福兮在此一点。对上游而言,宁夏这个平衡点的大小变化和位置之走向,关乎黄河生命健康的水平。倘若此点再向上移,河套自流灌区将不复存在,内蒙古段也将继续上翘,则黄河洪水泥沙这个“中华民族心腹之患”将染遍母亲河全身,黄河死矣。若能守住此点或至下移,则黄河气血疏通,黄河生矣。黄河水越来越少,用于冲沙的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总归要淤满的,冲沙入海终不是万全之策。黄河病得太重,一个药方难治愈,何不冲沙与放淤相结合?黄河太长,一个平衡点少了些,何不借鉴自流灌溉河套之模式,于黄河中下游再造几个平衡点出来?从晋陕大峡谷及渭河入黄口以下,择山川地势,借水势泥沙,辅工程手段,引黄放淤,沉土为田。让泥沙留下来,泄淤于两岸,使之摊大垒高,变地上河为相对地下河,变洼地薄田为高台沃土,使“跷跷板”高处变低、低处变高,“跷跷板”愈趋于平衡,黄河愈健康;平衡点愈多,平衡点面积愈大,黄河愈健康。靠“平衡点”治“心腹大患”。平衡点也是宁夏河套平原湖泊湿地生成的主要原因。湖泊湿地主导水源源自黄河,经年的农耕灌溉又绵绵延延地补充着地下水源,使这片湖泊湿地有了生命的根基。

二曰人工灌溉的绿洲。

人谓宁夏“塞上江南”。这个“江南”究其根本,是由人们农耕生产灌溉而成的。在这片土地上,除黄河外,基本没有其他地表水源。仅靠稀薄的降水人则不能生存,动物、植物也难以存活。好在有黄河经过。但水流一条线、水漫一大片,仅有黄河流经,而没有人为灌溉和河床游移,也不能形成绿洲。绿洲既得河水之利,也得河泥之益,是人工灌溉孕育了绿洲。宁夏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可远溯至秦汉时期,秦、汉、唐、宋、西夏、明、清代代凿渠引水灌溉,遂形成今天这片“谷稼殷积、盐产富饶、牛马衔尾、群羊塞道”,无虞旱涝、年种年收、物阜民丰的塞北绿洲,形成了人与动物、植物、水、土的特殊生态链条和特殊的气象物候环境。农耕灌溉是人们有意为之的,而人工绿洲却是无意形成的。倘若来到宁夏灌区,你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可概括为三句话:渠老、沟新、没有河。且看,古老的灌区密布着古老的渠,古老的渠名延续至今,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昊王渠、太平渠、美利渠、惠农渠、太宁渠、大清渠……与此相反,排水用的沟都是现代的名称,或以序号列之,如第一、第二、第三排水沟,或再分列之,如四二干沟、永二干沟、一一支沟、三一支沟,有冠名的则时代色彩鲜明,红旗沟、丰庆沟、银新沟、红卫沟、胜利沟、团结沟、反帝沟……这沟渠名称的反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排水沟都是新挖的,引水渠多是旧有的。古人只重引水而不重排水,使得灌区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有“半为斥卤”、“七十二连湖”之说,这也正是历史上造成土地盐渍化和形成湖泊湿地的重要原因。渠是人工凿筑的,河是地表水自然流成的。灌区没有“河”这个概念,“黄河”是天下人叫的。除黄河之外,宁夏灌区没第二条叫“河”的水流。千年如斯,宁夏盖古即属干旱之地。既然是人工灌溉造就了绿洲和湖泊湿地,那么,维系它们的健康生命仍然需要人工灌溉。只是,这片绿洲越来越大、承载越来越重。与此同时,人工之能力越来越强,人心之欲求越来越高。但,水在哪里?唯此黄河。人与物,本与末,灌与排,蓄与疏,取与舍,管与放,利与弊,也正是湖泊湿地水资源平衡这个课题所担负的研究责任了。

篇5:人水和谐 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周红1,李龙1,郭妍1

(1.临邑县水务局,山东,临邑251500)

摘要:随着临沂市成为山东省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号角也开始响起。围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方针、措施等展开论述,概要介绍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在临邑的实践—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方针;多点支撑;措施;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元素,对有效促进国家级生态城市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邑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临邑县实际,制定《关于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将以现有骨干河流为基础,以协调水陆生态系统、优化配置水资源、完善水网体系为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实施城乡供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等项目。1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铿锵有力的生态文明宣言,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必将对未来中国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

水生态文明建设所涵盖的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供用水体系、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四大体系将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推动临邑县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临邑水城,生态犁城”。临邑县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治水思路,全面提升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三大能力,为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生态文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2八字方针 奏响水生态乐章

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临邑县将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工作中将按照八字方针 “重水、惜水、护水、管水”,建成完善的水生态文明体系。

重水:要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对水利建设的重视要毫不动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心要坚定不移,大干水利的热情要持之以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惜水:要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节约水资源。大力推广小农水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观念,严控高耗水、高排放行业的增长,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用水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护水:要像对待生命家园一样保护水资源。加强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实现水畅其流、河复其清,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建设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管水:要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管理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保持水生态系统平衡,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保障。

3多点支撑 实现“河畅 水清 景美”

为实现人水和谐,临邑县将按照统筹城乡、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实现“河畅、水清、景美”的总体目标,完善河流水网体系,保障城乡防洪排涝安全;协调水陆生态系统,共建城市健康生态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环境,彰显城乡文化景观特色。

临邑县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布局以临邑中心城区为核心,按照“天蓝水清树绿、宜游宜业宜居、济北最靓生态城”的城市定位,临邑县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将主城区、西部开发区、东部商贸及高新区、北部物流及大工业区作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步伐。优化提升主城区。高标准做好城市绿化、水系、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的规划设计;加强规划、建设、城管、公安、街道等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快比德弗、金龙盛世家园等小区建设,对城中村有计划、有步骤、大力度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以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抓好绿化、亮化、美化,扎实开展“城市绿化年”和创建“花园式单位”等活动。完善主城区供排水管网。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河流水质和大气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使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创建工作中将始终坚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坚持注重生态、人水和谐,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尊重水系的自然属性,按照水域的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充分考虑地域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势利导,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保障水质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保护与开发并重,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充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要;以河流水系为基本单位进行综合治理,点、线、面密切结合,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生态建设带动全县水系生态的改善和提升;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需求,将水体岸线、园林绿化、交通道路作为整体进行空间功能协调,合理布置各类设施。

4落实保障措施,促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成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到人,加强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合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二是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加大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对上争取并落实好各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多方筹措资金,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三是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实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县直相关部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强化工作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规范、高效、有序开展。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创建水生态文明县的良好氛围。

篇6:碧水蓝天人水和谐抒情作文

水,一直是西湖区灿烂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水,恰似我们形影不离的朋友,也如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兄弟姐妹,没有水,何来生命?然而,昔日清澈见底,鱼儿嬉戏的湖水日益减少,那绿中带黑,垃圾成堆的情景正一点一点取而代之。就拿我们小区边上的一条农灌河来说,它是余杭塘河的一条支流。曾几何时,它散发着恶臭,四周再美的花草树木,却也被河水“熏”得黯然失色。那令人赏心悦目的嫩绿,正被杂草覆盖,苍蝇蚊虫纷纷来这里肆虐……那条河,不愿被人提起。那如明镜般的水呢,那似翡翠般的湖呢?究竟去了哪里!

打响了“五水共治”的行动后,农灌河经过几年的改造、整治,虽然还依旧浑浊,但相比以前,已经变化了许多、许多。恶臭不再,杂草不再,河畔已经飞扬起了芒花与牵牛。同样飞扬起来的,还有它们五彩缤纷的歌声。花儿是那样柔软,似乎吹弹可破,但没有一朵花被秋风吹破。依依的垂柳,飞散着洁白的棉絮;妖娆的柳树,在春日怒放着美丽的桃花。美好的春风里,这一幕仿佛已经能和苏堤、白堤相媲美。古朴的木椅,在阳光下透着斑驳的光,光里,描绘出一个个娉娉婷婷的身影。这样的感觉,在有阳光的秋日清晨,柔情又温暖。

冬的.河,又是另一番景象。纯白色候鸟在河面上来回飞翔,河水映射出那纯白色的倒影,河,则十分沉静。看河水缓慢地流动,盯得久了,仿佛有迷离之感,又仿佛一种坚定的温柔。

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的感受,我们知道,这正是“美丽西湖建设行动”的功劳,更是“五水共治”的成果。当我再一次漫步在农灌河河岸幽静的小路上,看河水中的倒影,仿佛看见水资源净化一路走来的身影,仿佛明白五水共治行动一路走来的汗水与艰辛。或许,这条路还很长很远,但,我们只要时刻铭记“家园之水是吾水,水清岸绿生活美”,西湖区的每一位居民都会为“五水共治”行动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校中观雪情感散文下一篇:洪雅中学2012年11月外出听课心得(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