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2022-12-16

第一篇: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用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二十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企业文化从西方悄然传入中国。今天,企业文化不仅在中国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还结出丰硕的成果,很多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研究企业文化理论热情高涨,推行企业文化建设蔚然成风,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然而有些企业只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工程”,办公室张贴各种规章制度,走道里摆放文化牌版,车间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展厅里放上几本企业文化读本,结果是“多有人„观赏‟,而少有人问„精‟,更无人„力行‟”,没有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要想促进企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笔者认为必须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等作用。

一、浅析企业文化作用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由企业内部创造为主,外部文化刺激、输入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构成的复合体系。它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文化理念群、企业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形态、企业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以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为支撑,以企业文化符号为外部记载、传播与输出的工具,融企业的宗旨、行为规范、伦理道德、价值准则、制度规定为一体,是企业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是有形和无形的行为法则,它具有维系、约束、激励、阻碍等多种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大致可以分为核心层(精

神层),包括企业的价值观、愿景、理念等;中间层(管理层),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最外层(物质层),包括企业行为导向、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是一种更高层层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强化管理、塑造形象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导向作用。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干部职工的心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在共同愿景下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要想谋求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并随着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而调整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符合企业价值观要求并具备相当技能的企业员工。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和激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体现以人为本,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有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认为只有自己的企业才能体现自己

的人生价值,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企业文化强调人本管理,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确定人的中心地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首先,以人为本体现在政治上发扬民主,工作上尊重职工。比如我们崔庙煤矿对“四重一大”问题,即重要会议、重要决策、重要事项、重要活动、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充分利用区队职代会、恳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做法,实现员工在政治上民主、工作上尊重,做到了真诚倾听职工疾苦,真实反映职工诉求,真正解决职工困难,做职工的知心朋友,在工作中取信于民,在凝聚中取德于民,在融合中取力于民。其次,以人为本体现在关爱弱势群体职工上。比如我们单位开展的“金秋助学”爱心捐助和建立大病救助基金,解决贫困职工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再次,以人为本体现在改善居住环境上。如加大资金投入,对生产区、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加强节能减排,减少废水排放,实施净化工程,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达到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三、建立共同远景目标,凝聚员工建设矿山合力

共同目标愿景是一面旗帜,具有鲜明的宏伟蓝图,让职工看到企业的发展前途,认识到自己在企业有干头。有了目标愿景这面旗,大家知道往哪奔,知道怎么干。所以,在制定共同愿景应该具备以下特征:能够得到员工的普遍理解和认同,能够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愿意为达到目标而奋斗。

共同目标愿景既是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

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对目标的努力,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其中,平安是基础,和谐是目的。平安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平安是家庭、个人的最大福祉。也只有企业平安、健康协调发展,职工才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实现矿区环境共荣、和谐。通过这一愿景让职工看到企业美好未来,增添职工的工作动力和信心,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加快企业发展中来,也充分体现了职工关心企业、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和企业关心职工、让职工幸福生活、科学发展的人本思想,凝结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追求和价值体现,吹响了建设文明和谐矿区的号角。同时,又把企业的繁荣昌盛和职工的发展联系到一起,让职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

围绕着企业愿景,培养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是全体员工对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也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如我们按照大愿景统领小愿景,小愿景支撑大愿景的要求,逐步建立了矿、队、班组和个人等目标愿景,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保证的四级愿景体系,达到了整体围绕大愿景去奋斗、团队围绕小愿景去努力、个人围绕自己人生目标去拼搏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目标愿景体系,把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紧密结合,激发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共同目标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四、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员工自我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职工,职工是企业文化的建塑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执行者。所以,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并认同企业文化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通过企业文化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以此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一种柔性修理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成员作出的贡献都会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和激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不断进取。首先,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开展和谐文化建设活动,倡导“慈孝、友善、博爱、诚信、敬业、感恩、爱企”的和谐理念,树立知荣辱、扬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构建文明型、学习型、和谐型科室、区队、班组、个人。其次,搭建平台,创新载体,让职工参与进去。工作的过程就是职工参与的过程,职工参与的过程就是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如我们通过开展 “星级员工评选”活动和征集明星作业法,建立完善首席员工、十佳优秀班组长、文明职工、冠名操作法等评选流程、奖惩机制。开展“十佳班组长”评选活动;定期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命名技术状元、技术标兵,最大限度挖掘员工潜能。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让他们“屏幕上有影,电台里有声,报纸上有名”,以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深层次、高质量激励作用。

总之,成功企业的共同点是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等作用,如企业的主导思想,价值观,信念等。通过企业文化途径使我们能够找到树立和培育企业所期望的品格、创新精神、服务意识、灵活应变等品质及作用,促进企业

健康和谐发展

第二篇:加强县域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和谐发展

市文化局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市紧紧抓住十七大召开的历史机遇,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县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持续提升宜宾文化软实力营造了和谐发展氛围。

一、发展县域文化的主要做法

(一)打造一个品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以“一县一品”为着力点,努力打造凸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了县域文艺创作。目前已获得国家级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4个,优秀奖4个;省级金奖11个,特等奖1个,银奖28个,铜奖22个。每两年一届的全市戏剧小品比赛已连续举办七届,“酒都风情”、“翠屏之春”、“玉壶之春”等为代表的群众性品牌文化系列活动已成届制延续开展,在全省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夯实两馆基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巩固和扩大图书馆、文化馆两馆建设成果。目前全市已建图书馆10个,文化馆11个。其中:珙县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市图书馆新馆工程已竣工试运行,达标国家二级馆;县级图书馆9个,达标国家三级馆5个,占县级图书馆总数的55.56%;市文化馆摆脱了20多年来“有馆无舍”的窘境,达标国家三级馆;县级文化馆10个,达标国家一级馆1个、二级馆1个、三级馆3个,占县级文化馆总数的50%,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

(三)实施三大工程,推进文化惠民行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三大社会文化工程有序推进。去年,我市启动了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国家援建项目工程,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项目土建工程的乡镇达8个以上。今年将再启动16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国家援建项目工程,依托市、县两级图书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已建成宜宾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和江安县、宜宾县等县级支中心。全面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去年全市2414个行政村(未含扩权强县试点的宜宾县,下同)已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8968场,观众达450多万人次,全面实现了“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目标。

(四)做好四篇文章,拓展文化发展空间。一是持续开展“双创”活动。以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双创”活动为载体,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目前已创建四川省文化先进区县8个,占区县总数的80%;中国民间艺术之乡4个,占乡镇总数的2.27%;四川省文化先进乡镇46个,四川省民间艺术(特色)文化之乡10个,四川省文化示范乡镇13个,共计69个,占乡镇总数的39.2%;市级文化先进乡镇97 个,占乡镇总数的55.11%。二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宜宾建城史已达2193年,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达1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35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馆藏文物9222件,其中珍贵文物1569件。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到去年底,全市共普查文物1713处,新发现文物658处,核实消失文物301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江安竹簧工艺、宜宾面塑、珙县珙石雕、兴文大坝高装”等6类11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强化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依法行政,净化市场环境。到去年底,活跃在全市各级文化市场的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场所)已达1020家,累计吸纳资本27余亿元。四是大力培育文化产业。我市文化产业相对集中于音像、文化娱乐、网络文化、印刷、图书报刊等行业,去年底,各类文化企业(经营场所)已达1883家(含新闻出版部门统计数据,下同),从业人员16503人,生产(经营)收入22.67亿元,上缴税金总额0.87亿元,利润总额1.98亿元。

二、发展县域文化的三点体会

(一)必须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作为文化工作的根本主线,围绕服务大局深入开展文化各项工作,奋力完成了“2008宜宾早茶节”文艺演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优秀文艺节目展演、《走向繁荣——宜宾市改革开放30周年文化巡礼》展览、“2008 中国宜宾酒圣节”文艺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动。在抗击严重冰雪灾害和“5.12”特大地震的过程中,组织开展了“四川省2008真情移动‘文艺直通车’到基层百场巡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巡回展演等多种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及“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创作各类文艺作品达504件,编发专辑3集;举办了2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文艺演出,充分体现了对文化发展的高度自觉和科学把握。

(二)必须始终不渝坚持改革创新。启动和调研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市电影公司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提出了公司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意见,加大了清理人、资、债等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力度,组建了宜宾市映三江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部分区县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四川宜宾九彩虹观光生态农业科技园被评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试点基地“莱茵时代影城”年票房收入已达400多万元;酒都剧场、杂技哪吒、川剧笔点江天等3个四川省文化产业品牌已向省文化厅申报争取品牌扶持资金,努力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

(三)必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树立“政府不必是唯一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的理念,用政策引导、表彰奖励、评估定级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以大项目推进基层文化设施改善。去年,我们全力推进酒都剧场迁建工程前期工作,工程项目监理、土建和舞台机械等招标工作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全年完成投资计划1200万元;有序推进宜宾市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工程前期筹备工作,力争年底开工建设。按照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宜宾市及江安、长宁、珙县、屏山等4个文物大县,已向发改部门申报文化馆、博物馆等拟建项目10个,预计投资3.21亿元,必将强力推进我市各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强化措施,创新方式,进一步发展县域文化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县域文化中虽成绩明显,但仍存在着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人才队伍不稳,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扎实抓好文化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全面规划。坚定实施县域文化建设“一把手”工程,把县域文化建设列入全市各县(区)委、县(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人人参与、共促文化繁荣的局面。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县域文化建设投入格局。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奖惩,确保县域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整合文化资源,搭建发展平台。以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为契机,把握历史机遇和文化发展趋势,着眼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凸现当地文化特色和文化个性,塑造宜宾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建设文化强市。

(四)创新体制机制,培养文化人才。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力争在创新上有所突破。增强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形成一套育人才、引人才、选人才、用人才和留人才的机制和制度,为县域文化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第三篇: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济活动中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外显于企业风貌,内显于员工心灵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中隧集团在不断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坚持“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企业精神和“大产业、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的企业理念的同时,要着力创新和构建特色企业文化,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创新和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文化作为整体是动态的,惟有固化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才能永葆青春。

一是确定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又要注重关心人和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真正把“人本管理”放在首位,每个管理者都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把好手,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注重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奋发上进,

实现自身价值;充分依靠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集中群众智慧,使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同广大员工的实践密切结合。二是要建设以参与、协作、奉献为中心的企业团队精神。坚持企业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和重大技术问题的论证制,创造发挥集体智慧攻坚克险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党团和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树立榜样和表彰先进,通过宣传优秀员工的事迹,提高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贯彻集体主义观念;通过“爱岗敬业促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和谐统一。

二、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制度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企业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等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要实现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良性互动、水乳交融,一是要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在领导体制、组织机构上日趋完善,在体制和用人观念上下了很大的心思去改革,现在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副总经理分管生产、技术、设物、经营、财务等, 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经理竞聘制和经理负责制,将权利、责任下放。在组织结构上有所创新,强化了总部的投资发展、市场开拓、资金管理、人力资源调配中心的职能。二是加大各

业务制度的创新。一方面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改革改进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质量、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制度,为加快改革改制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管理的氛围。另一方面要以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为契机,围绕落实项目法施工建设为中心,全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资采购、劳务分包、合同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进一步规范化,提高企业集约经营管理水平。

三、行为文化建设

企业在塑造自己的行为文化时,必须建立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人际关系规范和企业公共关系规范,把企业MI、BI手册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

一是在和政府、业主、监理、总公司、兄弟单位、驻地群众等社会要素发生行为时,注重打造企业品牌和提升整体形象,高层管理者、模范人物的作用尤为重要。二是规范企业人际关系,树立“每个人都是企业一面旗帜的思想”。企业人际关系规范的推行,是一场意识革命和全新价值的创造。每个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企业的整体素质,没有良好的员工行为,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要将集团公司的各种理念贯穿于企业的日常运作、员工行为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管理机制实施这些规范。要通过有效培训和适度奖罚,从人际行为、语言规范到个人仪表、穿着,从上班时间到下班时间都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行事,逐步演变到自觉的行

为。三是要注重公关策划和包装,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深业主对我们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给业主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良好印象,从而达到树立形象,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物质设施等构成的一种表层的文化。它包括企业的产品、生产生活环境、办公设施、文化设施、企业广告等,是企业员工的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在社会中的外在形象,是社会对企业作总体评价的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和观念上已得到了充分重视,在实践中环境文化建设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要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进行物质形象的定位、策划和塑造。一是确定品质文化原则,即强调企业产品的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持续稳定的优质产品,是维系企业商誉和品牌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加大创建名优工程力度,多创鲁班奖、詹天佑大奖、优秀样板工地等名优工程,以名优工程带动企业形象的提升;二是按照集团公司VI手册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全方位覆盖,以形成整洁、统

一、美观、易于识别的企业外部形象,通过这种富有特色的视觉设计和形象推介应用,将企业的发展追求、服务理念和形象特征系统化、规范化、视觉化,这有助于增加公众的认同性、

亲切感和可信度,不断扩大中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助于全体员工规范行为,履职尽责,增强责任心和归属感;三是逐步加强物质设施、文化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结合员工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开展书法、绘画、摄影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庆典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使广大员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市场前景广阔和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企业必须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和提高核心竞争力,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已经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得到全面提升。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要根据企业性质和特点专心构建特色企业文化,通过打造特色和弘扬特色带动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创造适合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促进良性循环和和谐发展,更好的成就员工和回报社会。

第四篇:构建和谐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作者:刘利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一般而言,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和制度层面。即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从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班级精神、道德观念、理想目标、班级风貌。而这三个层面的优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就是良好的习惯养成。

一、良好习惯化自主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优秀素质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出色的智慧和口才;适应激烈的竞争;善于合作;抗挫折能力;广阔的视野;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始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同学们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良好的习惯养成滋养班级文化的土壤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提出了“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制度:明明负责走廊地面、亮亮负责浇花、红红负责桌椅摆放„„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负责的分担区清扫干净,有的先完成的同学还帮助没干完的同学。如果生活中和学习上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也就能管理好我们这个大家。

21天养成一个习惯,孩子们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也就很清楚了。孩子们的习惯养成了,我轻松了很多。

(二)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培育班级文化的种子

自主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主管理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倾向。树立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埋下“省事”的种子。

这种自主管理意识来源于一次学校评选的“文明班级”之后,按按照学校的德育管理,每月我们都要选出学校的“文明班级”,当时由于刚接受这个班级,所以在前一个月更多的心思都用在了和学生谈心还有就是学生的常规管理上了,学生从散漫中跃出,“文明班级”这项荣誉使他们信心大增。接下来的时间,我又坐下来和班级的小主人们一起谈了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头脑中也树立了自主管理的意识。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二、自主和谐生文化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着优秀的班级文化,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这些文化中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一个班级的内涵发展应落脚于班级的精神文化。为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正如陈昌明校长所说:有些东西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要努力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一个企业出类拔萃,那优良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也同样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学校和班级。

现代社会是制度化的社会,也是竞争的社会。构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发挥、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本质特点是: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人人主动参与和积极创建集体的生活,从而使班集体自我管理成为主体发挥、发展的舞台。

(一)优秀的班级文化萌发于良好目标之上

目标,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指针。没有清楚的目标,我们的行动就会失去方向,陷入盲动。

开学初,就和学生一起谈论目标的问题,有的人的目标很大很远,有的人目标就在当下。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确立自己的目标,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没有目标确实挺可怕的我们在生活上要有目标,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有目标,我们的目标不用太大,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会看到我们的进步。新学期我们为我们自己制定一个学期目标,然后再制定好每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

目标能使你认识到人生的价值,目标能引导你发挥潜能,目标是生活的动力,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自主”萌发于良好目标之上

(二)优秀的班级文化融合在良好的习惯之中

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中,存在一个不容或缺的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责任心、感恩心、上进心,拥有了这些内涵的东西,孩子们才会更健康阳光的成长。

班级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自主化管理正一步一步扎实进行着,班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一块玻璃、一张桌子、桌罩检查、个人卫生检查、红领巾佩戴„„“清扫时间到。”话音刚落,每个人都动了起来,你看到班级没有动的,一定是他在保持着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在完成自己要完成的事情。我喜欢听小干部们的总结,因为每次听到他们的总结,我都会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同时也看清楚了哪里需要我该做什么?学生的行为习惯在不断提高。

学习更需要一个良好的习惯。大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无论成功与否。学生通过尝试的方法,获得了自学能力,就能达到教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学习习惯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预习习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复习习惯。你问题我们班级的任何一个学生,我想他都能对回家的预习和复习将得很清楚,语文预习,我和学生在一起就语文的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做了预习方法的总结。学生利用“五读法”在预习中体验着一种收获的喜悦。

新课程改革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应该是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实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这一理念在六十年前就已经提倡了,只不过现在我们追求更实效更高效的内涵的东西。所以我挺注重学生的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我平时经常在聆听他们是如何交流,抓住他们交流中的亮点。我们想一想,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在预习中批注理解的主线问题,我们如何交流,其实就是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方法理解重点句段,比如我们学过的抓关键词、抓描写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等,在交流的时候可以先来读一读课文中对主线问题的回答,再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及时为别人做好补充、交流。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我们班级语文在每次的检测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与我们平时的良好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养成密不可分,“自主”融合在良好的习惯之中。

(三)优秀的班级文化孕育在浓浓的感恩之中

其实感恩不是学的,而是感受到的,感受的是一种心境,所以有的时候我在想,怎么样能更深刻让他们感知到这点呢?班级有的学生发烧了,我会准备好“爱心罐头”。

孩子们犯错误其实更是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良好契机。学生之间喜欢用成人化的庆祝方式庆祝生日,正好班级十月份有过生日的孩子,我和班级干部商量了一下,为十月份过生日的孩子们准备一次生日聚会,地点就定在我们班级,我来准备两块生日蛋糕,目的有两个,其一,班级同学大部分是外来打工子女,家长几乎没有那个精力去为孩子准备生日蛋糕,我们可以为这些孩子送去一份祝福。其二,我要使班级的个别学生清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伙伴庆祝生日。我准备材料,其它的事情由班级干部自己来安排。

学生在感恩中不断成长着,他们清楚自己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自主”孕育在浓浓的感恩之中。

(四)良好的班级文化潜藏在互助和“竞争”之时

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往往会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和长远的目标,这两点我觉得我应该让孩子们清楚,平时我引导孩子们确定一个“互相追赶,努力超越”的一个对象,可以是任何方面,学习上还是行为上等等。

三、文化内涵促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应是一个班主任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小干部的培养,班级干部有良好的积极性还不够,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工作中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承担责任。小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他们也毕竟是孩子,有的时候也偶尔会出现问题,有的时候也难免方法单一,教会学生自我管理方法,呵护“自主”的“绿苗”茁壮成长。培养自主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普通同学能做的事情,小组组长不要去做,小组组长能做的事情,班级干部不要去做,班级干部能做的事情,我们的班主任助理不要去做,我的班主任助理能做的事情,我不去干涉,我渐渐收获到了这颗“自主”的果实。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校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学生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体验获得了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和方式,另一方面又通过管理理念的渗透使他们在懂得律己与律他的辩证关系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更多良好习惯。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实际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班训,以班训为纽带,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增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乐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班级人际关系;规范学生言行,让学生在一言一行中得到提高;培养主人翁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好的班级体可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蓝城小学

手机号码:13591779987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116000

第五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企业,引导企业廉洁诚信、依法经营。这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要求。当前,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对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为企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一、进一步深化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和有效途径。

和谐企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和谐企业?企业在处理内部关系、内外关系时要体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循环发展、遵章守法、诚信至上、团结协作、关爱员工”的企业。毫无疑问,个别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不是和谐;个别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职工群众反映强烈,不是和谐。一句话,腐败不是和谐。企业不和谐,不仅不能发展,反而会成为发展的绊脚石。标志企业和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利益观,办事公正,行为廉洁,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廉洁文化建设的支持。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廉洁知识、廉洁要求、廉洁理念等价值取向,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企业氛围,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的生成,使廉洁意识和廉洁观念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准则。这种廉洁意识和廉洁观念一经形成,就会转化为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的自觉行动,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中形成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良好习惯,从思想认识上解决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败和有效防止腐败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利益,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从而促进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和企业各方面关系的和谐。

(二)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惩防体系,深化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

1、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手段。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教育为先。这是因为,一方面,制度功能的发挥需要教育作基础;另一方面,监督要发挥作用,真正到位,也需要教育作保障、作支撑。近年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运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制度观念和制度意识的缺失。所以说,修订完善管理制度重要,对制度观念的教育与培养更重要。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手段,廉洁文化建设开阔了教育的视野和领域,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制度意识的培养,执行力的提高,有利于监督氛围的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养成。

2、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廉洁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的文化形态,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理念。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廉洁文化的作用在于为教育提供思想内容,为制度提供精神支撑,为监督提供价值标准。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使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工作有形化、具体化和群众化。通过廉洁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熏陶,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从而为构建惩防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有许多种,但最核心的是人的因素。提升企业竞争力,关键是要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凝聚力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经营意识的干部队伍。许多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律、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的功能作用,通过积极培育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理念,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洁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荣辱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勤廉敬业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各级领导干部以其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带出好的风气来,影响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地营造勤奋、敬业、廉洁氛围,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扎扎实实推进廉洁文化创建活动,提升工作水平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各单位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培育廉洁从业理念,营造反腐倡廉氛围,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了惩防体系建设,保证了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廉洁文化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总体来看,集团公司廉洁文化建设正处于初始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着工作进展不平衡,少数单位领导对廉洁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当前,要认真总结并继承发展已形成的经验,坚持不懈地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廉洁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抓好活动开展,注重突出重点。

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教化和养成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不断渗透的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是营造廉洁氛围,搞好文化渗透的基本途径。当前,要在有计划地开展好廉洁文化一般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反腐倡廉工作任务,重点开展好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科队、进岗位、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一是进机关。机关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要结合实际,区分层次,增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对领导干部,要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正确权力观、政绩观的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在领导干部中形成尊廉、崇廉、守廉的良好风气;对一般干部,要结合“我为大集团建设做什么”主题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树立机关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是进科队。要坚持利用支部党课、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的等形式,充分利用科队、班组宣传栏、黑板报、橱窗、画廊等阵地,对科队、班组的党员干部进行廉洁文化理念和制度的宣传教育,努力在科队、班组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三是进岗位。岗位是廉洁文化建设的关键领域。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创建党员先锋岗和精神文明岗相结合,强化遵纪守法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不同管理岗位,制定具有管理岗位和重要工作岗位特点的从业行为规范,把廉洁从业的要求融入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经常性教育,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通过在关键岗位设立“廉洁提示牌”,张贴与岗位相关的廉洁从业格言警句等,发挥廉洁文化对岗位人员的渗透和教化功能。

四是进社区。社区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就是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紧密结合起来。要运用展播廉洁文化公益广告、布置廉洁文化景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廉洁文化建设活动等形式,加强社区廉洁文化建设。

五是进家庭。廉洁文化进家庭,可以使廉洁文化具有特别的影响力。要以创建廉洁家庭为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情助廉活动,共筑家庭廉洁防线。要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召开廉洁座谈会,使领导干部能算清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家庭帐、亲情帐、自觉保持廉洁,远离腐败。

(二)抓好阵地建设,丰富文化载体。

廉洁文化阵地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开展廉洁文化活动、接受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大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的力度,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要抓好舆论阵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公司内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简报、宣传橱窗等文化资源,发挥这些阵地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开办反腐倡廉专栏,弘扬廉洁思想,传播廉洁文化理念,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要充分运用廉洁文化专题网页,发挥其内容鲜活生动、真实具体的特点,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的宣传渠道。要继续有针对性地编辑一批符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的廉洁文化教材,购买廉洁方面的书籍、印发廉洁文化宣传册等。要通过舆论阵地,大力宣传报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重大成果和基本经验,深入宣传报道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主要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正确认识和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增强必胜的信心。

二要抓好物质载体建设。具备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文化传承基地,是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以来,集团司马煤业公司、漳村矿积极推进廉洁文化物质阵地建设,相继建成了廉洁文化活动室、文化墙、文化街,促进了工作开展。当前,公司各单位要按照高品位、高层次、高质量的标准,借鉴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加大廉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努力建设一批廉洁文化艺术长廊、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文化墙、文化一条街、廉洁公益广告牌、廉洁文化主题公园等,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三)融入企业管理,夯实制度基础。

坚持廉洁制度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廉洁文化与企业廉洁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的对接,是形成反腐倡廉合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使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保持生命力和持续性,收到实效的有效途径。

要从规范人、财、物的权力运行入手,把廉洁文化建设融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融入企业制度建设,重点抓好招投标、对外投资、资金运作、产品销售、物资采购、产权交易、人事任免等方面的制度完善,通过设置权力界限、实施市场化运作和制定业务往来廉洁公约等规范,规范企业运作方式,规范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用权行为,努力把廉洁思想变为廉洁规范,廉洁规范变为廉洁行为,逐步建立起覆盖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廉洁制度体系。

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各项廉洁自律和廉洁从业制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每建立健全一项规章制度,都要设计操作流程图和严格、合理的监管措施,保证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程序规范运作。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通报检查结果,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使廉洁从业要求,渗透到领导人员和职工的日常行为中,进一步规范从业行为。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完善廉洁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努力构建“大宣教”的工作格局,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工会以及其他政工部门的职能优势,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在反腐倡廉教育、监督、惩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利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开展群众性娱乐性教育方面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党政共管,纪委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委要主动承担牵头责任,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检查考核,确保任务落实。其他责任部门要对照分工,积极承担责任,认真落实责任。要建立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指导廉洁文化建设工作。

二是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经费和考核激励保障机制。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财力支撑。各级领导干部在狠抓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要重视和支持廉洁文化建设。要拨出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和奖励基金用于廉洁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廉洁文化建设报批的项目一个不减,廉洁文化活动需要的经费一分不少,从物质上保证廉洁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开展。

要严格分解责任,实行量化考核,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对安排部署的工作,要定期督促检查,及时总结交流,年终评比奖惩。对重视程度高、工作有创新、实际效果好的部门和单位,对优秀廉洁文化作品、优秀廉洁文化建设项目、优秀廉洁文化建设活动,要给予奖励。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上一篇:环卫公司宣传工作总结下一篇:环卫保洁人员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