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

2024-05-04

和谐(精选十篇)

和谐 篇1

1 “和谐”思想的渊源

1.1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 研究和谐的内在本质也应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为起点。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和”的论述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 其中西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史伯进一步阐释说:“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1]。这可说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后来, 春秋时期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用比喻指出了“和”、“同”之别:“和”就像厨师以“五味”烹调出美味的汤羹, 乐师以“五音”演奏出美妙的“德音”;“同”就像用水去调剂水, 琴瑟只弹一个调的声音[2]。也就是说, “和”是不同的事物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更完美的事物;“同”则是同一种事物的简单相加, 它单调重复, 不可能有所发展提高。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认为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 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 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的本质是“以他平他”、“相济相成”, 即不同的事物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成全才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实践意义在于“和实生物”——只有一种声音构不成音乐, 只有一种味道算不得美味, 不同的事物相互协调、相济相成, 才能共同走向繁荣兴盛。

1.2 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有关和谐的论述, 主要集中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学说中。其中, 毛泽东的《矛盾论》最为中国人所熟知, 也历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完美结合的产物, 是“矛盾”问题研究的经典之作。

《矛盾论》主要思想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诸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 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论》还指出: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3]。

总之,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既存在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趋势 (斗争性) , 同时又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并且, 一定的条件下, 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同一性) 。

1.3 两种和谐思想的异同

分析以上两种思想, 可以发现它们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区别, 但就其本质而言它们又是完全一致的。首先, 两种思想都承认事物存在的前提是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史伯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 《矛盾论》则指出“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诸要素”构成了事物的“统一体”;其次, 二者都强调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史伯讲“以他平他谓之和”, 晏婴认为事物间应“相济”、“相成”, 《矛盾论》则指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诸要素既有“同一性”, 又有“斗争性”;再次, 二者都指出了事物相互作用的意义。史伯提出“和实生物”的观点, 《矛盾论》则指出只有通过矛盾运动, 事物才能发展, 新事物才能诞生。两种学说相隔了2000多年, 却如此的一致, 恰说明它们都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它们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2 “和谐军校”的本质

回顾“和谐”思想的渊源, 有助于把握“和谐”的内在规定性。在此基础上, 和谐军校的本质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

2.1 和谐军校尊重事物的多样性

多样化、差异性, 甚至是矛盾性是事物存在的前提, 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争论、分歧, 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办学思想、多样化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办事风格、各有所好的教学方法等等, 这都是正常的, 它正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认识了事物的这一规律, 不能用绝对化的、单一性的思想看待事物, 不能搞单一色, 否则会使思想禁锢, 体制僵化, 事业停滞。正确把握和谐军校的本质, 首先要尊重事物的多样性, 鼓励合理的多样化, 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

2.2 和谐军校重视并促进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

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懂得这一点, 在构建和谐军校实践中就不能一味地回避矛盾、压制问题, 而要促进矛盾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思想观念只有在碰撞中才能辨清真伪, 得到解放;体制机制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分出优劣, 得到优化;工作业务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找准位置, 得到发展。实践中要正确分析军校建设中的各种矛盾, 把握矛盾的的不同方面, 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适时推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实现进步与发展。

2.3 和谐军校必须坚持正确的引导

事物间的作用方式具有“相对”的可选择性, 而方式的选择有时决定事物发展的结果。在构建和谐军校的实践中, 必须以时代和社会的“终极标准”为依据区分矛盾的性质。对“本质对抗”的矛盾需采取“对抗性”的方式加以解决, 对“非本质对抗”的矛盾则应因势利导采取“非对抗”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和平建设年代, 军校内外部的矛盾应当说绝大部分属于“非本质对抗”的, 因此构建和谐军校, 必须正确分析矛盾的性质, 突出矛盾的“同一性”, 减少对抗性, 引导矛盾运动形式向非对抗方式转化。实践中要以“共赢共荣”代替“你死我活”;要以“相济相成”代替“相互倾轧”;要以“有序竞争”代替“恶意攫取”, 这样才能实现军校的和谐发展。

2.4 和谐军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事物包含的矛盾的诸方面相互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作用。矛盾各个方面通过运动达到相对的平衡, 但转瞬间平衡就会被打破, 新的矛盾又将出现, 矛盾的诸要素将开始新的运动, 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这就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路径。和谐军校也是这样的动态过程。绝对的和谐是不存在的, 和谐是从一种平衡向另一种平衡的运动过程。构建和谐, 就是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 突出矛盾的同一性, 引导事物向有利的方面发展, 采取非对抗的方式发展。

2.5 和谐军校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和谐概念是由它所处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并与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紧密联系。所以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移, 或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和谐的具体内涵与表现形式就会发生变化。和谐军校的内涵与形式, 决定于社会大环境和军校内部的主要矛盾。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 和谐军校的概念也必然随之有所发展。因此, 在实践中一定要加强对内外环境的研究, 只有把握主要矛盾, 才能真正理解和谐军校的含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和谐军校关注的主要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和谐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有所不同, 因此必须与时俱进,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谐军校。

综上所述, 当前建设和谐军校, 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 以不断提高军队院校办学质量, 培养更多更好军事人才为目的, 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能动性, 协调各方关系, 科学引导各种矛盾, 构建“人际融洽, 事业协调, 相济相成, 互利共赢”的教育系统的过程。

3 和谐军校的基本内涵

本质是事物的高度抽象, 内涵则是本质在事物具体存在中的体现。研究和谐军校的内涵, 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和谐军校的理解。通过分析军校的组织、结构、功能、使命, 认为和谐军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和谐主导, 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军校的发展首先要有一种统领全局的思想理念, 整个学校的发展都应该以“和谐”这个目标为指引, 其它目标都须服从和服务这一主要目标, 这就是和谐主导。首先要让“和谐思想”深入人心, 要让全体成员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和谐, 理解和谐对于个人、集体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价值、意义;其次, 要强化“建设和谐、维护和谐、发展和谐”的意识。以和谐意识推动人们不断深化对和谐军校的理论探索, 激励人们坚定地与不和谐的思想、行为做斗争, 主动投入到构建和谐军校的实践中去;再次, 要确立和谐主导的价值观, 将“和谐与否”作为评判社会实践、社会现象的性质或质量的主要标准。用和谐主导的价值观, 鉴别、评价和引导和谐军校建设的实践, 促进军校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军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 当前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①坚持以人为本, 要从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要依靠和发挥广大师生的聪明才智, 尊重广大师生参政议政、评教议教等基本权利, 以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坚持全面发展, 首先要强调以教学为中心的业务的全面发展, 即产、学、研的全面发展。在更大的范畴中, 要强调业务和制度、文化、校园环境的整体优化全面发展。③坚持协调发展, 就是统筹军校不同部门、不同阶层的发展, 统筹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保证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 稳步提高。④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构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包括良好的教学生态、学术生态、产业生态, 以及军校自身的社会生存环境, 使军校发展进入一个稳定、高效、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则要促进军校自然环境的和谐。

3.2 “全面发展, 和谐化成”的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育教学和谐与否, 关系到能否培养大批高素质和谐人才, 直接决定着和谐军校建设的成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和谐发展, 一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要构建“和谐化成”的教育机制。

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且马克思提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当前军校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首先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批判现实中存在的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应试教育等错误思想,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强化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教育;其次, 注意克服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的专业过窄、实践薄弱等弊端, 要树立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通专结合、文理互补的教育思想。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指导军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还必须依赖“和谐化成”的教育机制。“和谐化成”的教育机制涵盖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内容、和谐的教学方法和和谐的大教学环境。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有效展开的前提。首先,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互敬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的权利、人格;而学生则要尊重教师的身份、尊重教师的劳动, “亲其师, 乐其道”。其次, 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信任学生, 尊重其学习和研究的自主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 在关键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以及重大道德问题的评判上, 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要的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学生, 激发学生的潜力;②和谐的教育内容是和谐教育机制的物质基础。教育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兴趣, 应与社会 (军队) 紧密联系, 及时反映社会、军事和各学科发展的前沿, 应打破学科壁垒, 体现学科间内在联系。同时, 和谐的教育内容除了一般的知识性内容, 还应当包括方法论的内容和实践内容, 以便更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③和谐的教学方法是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本途径。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对大学生应更加注重激发其学习的能动性, 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多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究式的学习, 多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实践锻炼、实战演练来获得新知;④和谐的大教学环境是培育和谐人才的基础平台。人才的成长是依靠学校各个环节共同完成的, 只有统一目标, 协调各个环节, 提高协同性一致性, 构建和谐的大教学环境,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保证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3.3 “科学人本, 高效公平”的制度建设

好的制度可以促进团结、有序, 制度建设与优化是构建和谐军校的关键性保证。

3.3.1 科学人本的制度建设

首先, 制度建设要符合教育教学和军队院校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制度客观地反映了这些基本规律, 学校才能走上科学的运行轨道, 人心、精力才能凝聚到有序的学校发展中;其次, 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制度建设在原则问题上要保证稳定性, 在具体操作层面则要体现开放性、灵活性, 既要有利于解决当前实际问题, 又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并能够根据实际适时作出改进和提高;再次, 制度建设要注意各种制度间的协调, 注意保持制度间的相互一致和相互呼应。

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 制度建设还要坚持“人本”的理念:①坚持以广大师生为本的原则, 以师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和谐的根本标志;②构建“重视人才、依靠人才、发展人才”的机制, 为教职员工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疏通教职员工参政建言的渠道, 建立教师身心健康的保障制度;③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 制度应当宽容, 重在引导, 为人和事的发展创造条件, 而非一味地限制、约束。“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 (孔子) [5], 宽猛相济是和谐的必要前提。

3.3.2 高效公平的制度建设

低效、落后绝不是和谐军校的特征, 军校制度建设必须坚持高效性原则。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高效率, 须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军校一方面要从部队实际出发, 借鉴市场经济激励、竞争机制, 促进制度建设和优化;另一方面又要对竞争进行科学规范、合理引导,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的和谐高效。

公平的制度能促进和谐发展, 不公平的制度容易导致混乱、动荡。构建和谐军校, 在制度的制订以及执行过程中均要体现公平。首先要坚持官兵平等、师生平等的根本原则, 其次要实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 尤其注意在教职工的职称评聘、福利待遇、学生的评功评奖、毕业分配等方面要充分体现公平。只有公平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制度才能深入人心, 才能实现高效和谐。

3.3.3 “平等互敬, 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和谐是军校和谐的集中表现, 人际关系和谐又是其它方面和谐的前提。

人际关系是由人们相互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 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说都是平等的、一致的, 从而决定了人们相互间的基本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

社会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但在社会实践中, 岗位分工、职位、身份的差别又是确实存在的, 如军校中既有学生, 又有教职员工, 还有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又可分为若干层次。要协调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 则要求彼此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管理者要尊重教职员工, 教职员工也要理解管理者, 教师要理解学员, 学员更应尊重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学会包容, 传承友善, 增进人与人的理解与互敬;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更能体谅对方;再者就是“礼之用, 和为贵”[6]——“礼”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人“和”, 用现代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 减少摩擦, 增进团结。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利益关系根本上的一致性, 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但现实中不可能平均地分配资源和机会, 且社会处于不断的改革发展中, 利益关系 (在微观层面) 也处于不断的调整中, 这样势必造成人与人 (尤其工作性质、职位相似者) 之间的竞争关系。竞争是必要的, 应鼓励正当的竞争, 但竞争不能没有节制, 竞争须以合作为基础。抛弃了合作, 竞争将被异化, 例如:教师在职称评定、学术地位、课题经费等方面的正常竞争都是必要的, 有利于和谐, 但如果发展到剽窃、造假、诬陷对手等就不再是竞争了, 而是恶意的攫取。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竞争方式的引导, 把握竞争的度;只有实现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才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用“平等互敬, 合作竞争”来概括和谐军校人际关系的特点, 其中平等互敬是基础, 合作竞争是人际与事业发展的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 又共同构成军校其它方面和谐的基础。

3.3.4 “兼容并蓄, 凝练精华”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丰富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 还可以为大学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为大学注入活力, 并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品位。构建和谐军校不可没有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坚持“兼容并蓄”、“凝练精华”两大原则。

“兼容并蓄”是指军校要有博大的胸怀, 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包容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理论, 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群体。这些理论、风格, 不论是内生的还是外引的, 共处于一个大熔炉中, 经过碰撞、相互作用, 最终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 促进教学、科研或文化的长足发展。当然, 兼容并蓄并非不加选择, 对于危害根本原则的文化形式, 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清除, 对于其它的文化形式, 则应大胆地接纳, 然后进行分析批判和吸收。

“凝练精华”是指要善于从普遍存在的校园文化、部队 (社会) 文化中选择、提炼精华部分, 形成独具特色的更高层次的军校校园文化, 即大学精神。这种凝练, 一方面要从自己学校的历史积淀中去发现、提炼精华;另一方面则是从军队、社会文化中去发现和吸收其精华。“凝练”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 它取长补短、人为我用、古为今用, 最终形成一种崭新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精华, 是大学个性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大学精神一旦形成, 将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牵引动力和精神激励。

“兼容并蓄”有利于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凝练精华”则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和提升文化品位。二者结合既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原则, 又达到了“和实生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语.郑语》.

[2]《左传.昭公二十年》.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4]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5]《左传.昭公二十年》.

和谐 篇2

当前,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各企业有的从硬件环境入手,通过美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有的从关爱弱势群体入手,通过为困难人员送温暖,找岗位,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有的从思想教育入手,通过在员工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弘扬先进文化理念,夯实创建和谐企业的思想道德基础;有的从履行社会责任入手,通过加强环保治理,杜绝环境污染,尽情勾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面。

毋庸质疑,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我们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可究竟什么才是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基础工作?才是和谐企业创建工作的清本正源?我个人认为,创建和谐企业应该从创建和谐班组开始。

众所周知,班组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班组和企业的关系,就是基础和建筑的关系。只有基础稳固,才有屹立不动的上层建筑。建设和谐企业,追求的是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市场竞争力、开拓力的不断增强,是保证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基础抓起,用一个个风气端正、管理有序、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环境良好的和谐班组来保证。因此可以说,创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创建和谐班组开始。如何构建和谐班组?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班组安全工作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和谐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职工的生命受到威胁、健康受到损害;没有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和谐,就不会有企业的和谐。因此,各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职责明确、指挥有力、运转顺畅的管理体系,打好安全基础。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的理念融入具体工作;要关注员工情绪变化,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营造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俗话说:浇树浇根,交人交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一种倡导与职工交心的管理模式。它强调以员工为中心,把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严格规范管理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让管理者与员工在彼此间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各企业应该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切实为员工着想,使员工时时刻刻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关爱,感受到作为组织一员的温暖和光荣,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通过建立各种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和员工共同探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班组员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进而激发员工的潜力、活力和创造力,将工作更好地完成。

三、关注员工思想

员工思想觉悟的高低,道德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此,企业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维护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重视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要完善沟通交流渠道,定期开展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等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道相同、心相印、力相聚、情相融的和谐氛围。只有每人心中真正拥有和谐的概念,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使整个班组产生具有独特内容的文化氛围,构建出和谐高效的班组。

四、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需要是满足人的一切行动的原动力,人的原动力越大,则人的潜能发挥越充分。有关调查显示,人的潜能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下,将能发挥80%~90%。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班组员工学技术,比奉献的工作热情,也是构建和谐班组的关键因素之一。各企业应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考核制度,动态地考核每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并以此为依据,实行考核兑现,彻底消除“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激发员工为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贡献力量。

和谐文化促和谐 篇3

我国有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可以说,中华民族能够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传统的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首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又从新的高度和视角深刻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历史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内涵以及对当时社会的积极影响。

2. 政治

(1) 经济常识

文化产业、第三产业及其作用。

(2) 哲学常识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④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⑤价值观及其作用。 ⑥共同理想。

(3) 政治常识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文化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和思想建设。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

练练手

一、 选择题

1.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哲学上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

A. 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B.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C. 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 中华民族崇尚亲仁善邻,强调“协和万邦”。在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协和万邦”思想的是

A.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 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 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3.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两字可用拆字方式诠释如下:“禾+口”可意会为“人人有饭吃”;“言+皆”可意会成“个个能说话”。要使人人有饭吃,个个能说话,国家必须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确保公民有发言免责权和质询权

③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④坚持依法治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传统的“和合”文化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时

①必须把“和合”文化传统当作重要的思想资源②要回到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取代现代文化③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前进的方向④必须完全吸收世界各国文化

A. ①③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二、 材料题

材料一: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比如“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和瓯塑)就享誉海内外。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18项目录,我省就有39项上榜,数量居全国首位。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强烈冲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例如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皮影戏就后继乏人……

材料二: 浙江省级财政从2002年起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门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3月28日召开第31次会议,听取了关于修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这些措施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1)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制度”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其他省(市)借鉴?

(2) 据调查,目前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所以举步维艰,与其内容、形式的陈旧密切相关。从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 1. B2. C3. C4. A

二、 (1) ①浙江省政府认真履行经济职能,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切实履行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事业的文化职能。②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地方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其有法可依。

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篇4

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与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这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 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和贯通, 成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旗帜。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现在, 部分社会成员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必须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和谐文化的中心环节。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激励人民奋发进取、创造和谐美好生活的号角, 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建设和谐文化, 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繁荣文艺创作,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对每个人来说, 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影响着思想和行为;对社会而言, 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和谐文化这个逐渐丰富的理念, 为当前高校工作指明了方向——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指在学校这样的大系统中, 各部分、各要素处于一种良性运行又相互协调发展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校园, 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校园。

培育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 走在前面。

培育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 就是要关心人, 尊重人, 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所以, 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建设和谐校园, 是教育规律的体现, 是一个极富有时代意义的目标构想, 是学校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全面诠释。

培育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氛围, 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

(1) 校园文化的和谐。首先, 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彰显学校的特色魅力。大学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以大学为载体, 以全院师生员工为主体, 创造、传承和积淀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 是办学特色和价值观念的集中概括。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有与学校办学目标相和谐的校园文化, 包括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 要以“学术是品牌, 特色是生命, 质量是保证”为办学理念,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手段,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 这样就为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 要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淀学校的精神品牌。大学应有自由精神, 倡导思想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大学应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大学应有人文精神, 张扬人的价值, 谋求个性解放, 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思想的实现;大学应有科学精神, 把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客观性以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作为探究万物的价值准则;大学应有批判精神, 以价值无涉的原则追求真理, 力求使自己的研究与教学活动超越党派群体、地域的利益, 超越功利的诱惑, 以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同时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际环境和各校独有的人文精神, 努力培育高品位、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大学精神的校园文化, 从而为人才培养塑造优雅的学术殿堂。

(2) 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宗旨, 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要对学生的潜能、兴趣、爱好、特长加以引导、提升, 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 特长充分展现,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要推行个性化教学, 促进学生或学生群体个性的自我和谐。个性即禀赋, 是一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综合表现。创造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一定要尊重个性, 弘扬个性, 致力培养学生的鲜明个性。实际上, 和谐的本质并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而是和而不同, 是通过协调不同, 达到新的统一。只有将每个学生的个性视作一个个不同的音符, 才能使教学过程奏出美妙的乐章。

(3) 教与学的和谐。教与学的实质是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 这是高校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所在,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和谐的课堂文化是一种互动的文化思想交流, 其中受益的不只是学生, 教师也将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进步。教学互动, 通过角色转换与认同, 教学相长。教学领域中以“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 是高校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教与学和谐的基础是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 我国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停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上, 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和谐教育要求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通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重点在“育”字之中, 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在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中耳濡目染, 春风化雨而水到渠成的。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才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 师生携手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

(4) 服务中的和谐。一个学校, 其职工除了教师和领导外, 还有一些后勤服务的人员, 教师与后勤人员关系的和谐也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内容。服务质量展现出学校硬件设施的先进性和人文水平。良好的服务能够陶冶人、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 使学生在服务保障的氛围和感染中受到感化、教育和熏陶。

(5) 管理因素的和谐。实施人性化管理, 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 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 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坚持制度约束与人性管理的和谐统一, 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 不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规范性, 更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先进性。这些制度既能规范师生行为, 又不束缚师生手脚, 既有一定的强制性, 又能调动积极性。将制度外化为自觉行为, 内化为个人品质是追求的理想境界。要努力形成管理科学有序、服务一流,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和谐局面。

(6) 人与环境的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启迪人的思想、智慧, 塑造人的心灵, 愉悦人的身心。打造人文品位与现代化设施相得益彰的和谐校园, 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主题。

和谐校园是一个目标, 也是一个建设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同心同德, 锐意进取,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努力建设好大和谐下的小和谐因子, 培育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培育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高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成为培育和谐文化的重要战略支撑, 这就要求高校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校园,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和谐和谐北京奥运 篇5

和谐2008 和谐北京奥运 从神奇美丽的希腊王国,到古老动人的中华大地;从神话般的奥林匹斯山,到屹立千年的万里长城;从遥远的奥林匹亚,到繁荣的都市北京……在河之滨,水之湄,穿越千年,奥运的钟声即将敲响…… ――题记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盛大召开,

和谐2008和谐北京奥运

。208月9日,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令世界瞩目,令世人期待。我们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梦想着圣火点燃那一刻燃烧的.激情,梦想着运动健儿们在红白相间的梦之路上驰骋的英姿,梦想着代表世界是一家的五环旗缓缓升起之时,那超越了地域、肤色、种族的震撼与感动。 然而,就在这全中国都翘首以盼,全世界都热切期待的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们身边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却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在拥挤的车厢中,那些身强力壮的青年竟心安理得、旁若无人地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那些衣着光鲜,打扮靓丽的时髦少女竟不断地从鲜红的唇间吐出污言秽语;在那些名胜古迹之处,例如长城、故宫、天坛……也到处都刻满了“某某某到此一游 ”的字样……朋友,你可知道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素养、精神面貌的体现,

仁义和谐与诗意和谐 篇6

[关键词] 儒学 后现代主义《碾玉观音》 《米恩夫人》 和谐观

诞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儒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几经起伏,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儒学的伦理中心主义、天人合一哲学、中庸之道和践履性等等受到兴起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相当程度的青睐。后现代主义质疑反对二分法、本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体系化哲学的主张在很多方面都和儒学有着相似之处[1]。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内涵和旨趣上也有较大差异。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地位几经起伏,到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政策推动了以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儒学的发展。他们在原先儒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发展, 形成了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并渗透到宋代文学当中。“理”学的哲理思辨精神不仅体现在宋代的诗、文和词等“雅”的文学作品中,也体现在话本、戏曲等“俗”的市井随谈中。这种对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给后世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在西方,二战以来的社会变动和政治格局,使得人们开始审视与质疑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和体系。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开始兴起,渗透到了建筑、摄影、文学等领域,它质疑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倡导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内在本质的和谐关系,主张非体系化的“小型叙事”,保持开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还将视线投向东方古老思想的领域,对儒学的思想抱以极大的兴趣,并在他们的理论探讨和小说创作中时常有所体现,让读者看到了东西方思想领域的贯穿与融合。本文尝试以宋代话本小说《碾玉观音》和美国后现代短篇小说《米恩夫人》为例,通过探讨两部作品展现出来的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想,探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东西方和谐观,从个人与社会、家庭、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尝试儒学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对话。

宋朝兴起的话本小说,是随着城市经济发达发展起来的“说话”艺术的书面文学作品。它是在说唱故事者用来记录唱词和故事情节的简略文字底本基础上,经过增饰润色,专供阅读的书面文学作品,也是中国最早的白话小说。这种作品以市民为主要对象,打破了文学为高级知识分子垄断的局面。当时极盛一时的理学影响,话本小说以说理和教训为多,不太涉及时事,而是偏向说经、讲史、传奇、鬼怪等。《碾玉观音》是宋代话本小说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描述了出身贫寒、正值豆蔻年华的璩秀秀追求自由爱情,却屡遭郡王迫害至死,只好以魂魄与碾玉匠崔宁再续前缘,直至真相大白后携崔宁一起做了鬼夫妻的故事。《米恩夫人》是美国重要的后现代派作家威廉?加斯的一部元小说佳作。元小说不注重故事情节与线性叙述,而是更多地关注小说创作本身,凸现小说文本的虚构性。《米恩夫人》以“我”这个叙述者的角度,思绪漫过自己家的庭院,窥视着为生活所困的米恩夫人一家。《碾玉观音》的故事处处体现出宋代理学思想的点滴,《米恩夫人》的漫谈也同样可见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特征,二者体现出来的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度,虽有重合之处,却也因时代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理解角度和深度。

王道的树立与逻各斯的解体

孔子的儒家正统思想中,有“正名”的理念,即客观存在的种种事物应当与它们名字的本来含义一致起来[2]。君臣父子,各有责任和义务并需要完成。到了宋代理学,程颐和朱熹的“理”学更是强调了一切事物,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都自由其理[3]。而且,在具体事物存在之前,这些事物的理就已经存在。国家作为一个具体事物,也是有其“理”,顺之则昌,反之则乱。然而,对于“理”的阐释,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宋代封建集权统治,其合理性和永恒性不言自表。“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4],可以说,封建社会秩序的纲常伦理是儒学在政治层面上的体现,有着一种抽象和潜在的和谐。《碾玉观音》中郡王就是封建集权统治的代表,就算是带着家眷游春,也是车轿横行,引来无数寻常百姓翘首观看。郡王有着随心所欲的权力,看上了裱褙铺里的璩家女儿,便一句“明日要这个人入府中来” [5](2),就剥夺了秀秀的自由。父母的一纸献状,郡王给予身价,秀秀从此变成了郡王府的一名绣作养娘(婢女),终日只在郡王府内绣作。崔宁也是侍奉郡王的手艺人,碾得一手好玉,他和秀秀一样,都凭着自己的手艺功夫深得郡王喜爱。一日月台赏月之时,郡王一时兴起,顺口将秀秀许给崔宁。虽然崔宁“痴心”,秀秀“指望”,却因为郡王的一句“待秀秀满日”(3),也就是要等秀秀卖身期满恢复自由身,二人无法立成美满姻缘。至此,一切都是遵循了儒家的正统思想和“理”学概念:郡王像郡王,下人像下人的。如果一切都遵循此道,可能也就没有《碾玉观音》这个故事了。偏偏一场大火打破了这一切的和谐。

不能不说是秀秀利用了这场大火,走出了大胆而热情的一步,又哄又吓地说服了崔宁和她一起远走他乡,做了一对美满夫妻。可好景不长,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背信弃义的郭排军为取悦郡王,和盘托出。权威受到挑战的郡王,一怒之下,派人将崔宁与秀秀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5)般地抓了回来,恨不得立马剁了居然敢犯上的两人。最终,崔宁被押解到官府,秀秀则被捉入郡王府,被打致死。郡王残暴已经昭然若是。由此可见,违背了“理”的这种和谐,是儒家不愿意看到的。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孔子还是程朱二人,不仅强调为臣为子的责任和义务,也强调了“为君之道”或“王道”,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既不是秀秀和崔宁的作乱犯上,也不是郡王的这种暴虐和凶残,而是具有仁爱之心的各自担负社会责任的上级与下级。或者说,朱熹的“理”学比孔子更加清晰地表明了奉行王道的观点,一切按“理”行事,就会和谐兴旺,否则就会陷入混乱,这个“理”是永恒存在的,不由人左右。所以,人只有顺其“理”才能达到与世间万物和谐统一的结果。

如果说,《碾玉观音》中的郡王与崔宁、秀秀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体现了儒家,特别是宋代理学对于以“理”为基础的和谐的话,它就区分于后现代主义对于和谐的理解。后现代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法国解构主义理论家雅克?德里达认为西方哲学一直寻求某个中心,如上帝,终极目的,本质、实体等等,有一种“存在的霸权”,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主张放弃对“逻各斯”的依赖和信仰,以求挣脱二元对立结构的枷锁。《米恩夫人》中,为人妻为人母的米恩夫人十分的强势,无论从她的言语上还是从“我”的遐想中,她都是彪悍的妻子和母亲。烈日炎炎下她精心打理着自家的草坪,拿着棍子追打自己调皮的孩子。虽然有着滔滔不绝的咆哮般的咒骂声,她却是那么的“热忱”,相比之下,丈夫是“软弱的”[6](89),“苍白的、臃肿的”,犹如一只“癞蛤蟆”(104)。米恩夫人就和“我”脑海里的那个有一头硬发的带一家人去海滩玩耍的主妇一样,有着“猥琐,悲戚灵魂”(82)的丈夫和吵闹不休的孩子。她也和“我”在报纸上读到过的那个叫坦雅的俄罗斯女人一样,满嘴脏话、咒骂不休,搅得大家心神不宁。她咒骂自己的大儿子,让他无所遁形,只能逃回自己的小屋。以关注语言著称的加斯作品,以米恩夫人等女人的语言强势,显现出了后现代主义对于父权逻各斯的颠覆。

《米恩夫人》中另一处体现逻各斯解体的例子是“我”和华莱斯先生对于“痣”的争论。发痒的“痣”是一种征兆,许多人认为会是癌症的征兆。事实上,人类的文化历史中有很多类似于此的象征,它们“深入人心”,和一直以来的逻各斯中心思想息息相关。“我”却和华莱斯先生东拉西扯,“和他说东道西,却又什么都没说。吹得天花乱坠,一下子让他乐得开心,一下子让他像孩子般失望,像孩子般恐惧”(111)。“痣”也许是死亡的象征,或许也是福气的象征。或者,“痣”只是“出生时的巧合而已”(114),什么象征意义都没有。加斯以戏谑的方式,瓦解西方近现代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崇尚的某种原则和规律。

《碾玉观音》和《米恩夫人》都有着束缚与自由,传统与解构的体现。对于儒学思想来说,任何事物都是自有其“理”,本是一体,人与万物遵循其理,才可达到平衡,而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打破二元对立的结构,瓦解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实现和谐与平衡的一个可能。后现代主义不同于儒学的“天人合一”,却是二元对立后的和谐。

仁义之道与平等关爱

在主张“正名”的同时,孔子也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他重视一种绝对的道德律,即每个人都有他们各自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8],这也是他对“义”的阐释。“仁”就是“爱人”,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是孔子将仁付诸于实践的方法。朱熹从“理”的角度认为,每一事物从生成时便有一个理居于其中;这个理使事物得以生成,并构成事物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这个理,就是人性。人性和人心不同,人性是抽象的,是理,人心是具体的,是思想和感觉。人心总有不足或缺陷,就难以将万物之理充分表现出来。所以,人要做的就是将“理”尽可能地展现出来。《碾玉观音》中,郡王的暴虐和专制当然不是儒家推崇的仁爱之心,郭排军的小人背义和崔宁的胆小推托也是仁爱之心失衡的体现。郭排军和崔宁夫妇无冤无仇,偶然撞见了私奔出逃,离郡王足有二千余里的崔宁夫妇,明明吃了夫妻俩的酒食,亲口答应了“莫说与郡王知道”(5),转身却立马将事情和盘托出,以示对郡王的忠心。和郭排军的言而无信相比,事发后押送崔宁到建康府的差人倒是“隐恶扬善”(6),吃了崔宁的酒食,没有将秀秀和崔宁再聚之事抖露出去。郭排军和差人有同样的身份,却对同样的事情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更加突出了郭排军的小人心态。更让人愤怒的是,郭排军一而再地加害于崔宁夫妇,虽心生狐疑秀秀是人是鬼,却还是再次告密,立下军令状,激得郡王再次要加害秀秀。郭排军的所作所为,是令人皱眉反感的行为。如果说他的一再告密是为了忠于郡王的话,那他背弃了仁爱之心的“理”,是郡王狂暴和残酷的帮凶。应该说,郭排军也是受制于郡王,为人差遣的下人,却不怀同情之意,反而屡次加害,也是人性失衡的体现。

另一个人性失衡的例子就是崔宁的胆小推托。相比之下,秀秀比崔宁更加勇敢的追求自由和爱情,秀秀开门见山的表白让崔宁“只应得喏”(4),做成了夫妻。然而,事情败露后,夫妻二人被捉拿回郡王府。崔宁把自己的犯上归结于秀秀的威胁,归结于自己的不得已,从而获得了郡王的宽恕。在被发送建康府途中,听到妻子秀秀的声音,却如“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着头只顾走”(6)。在郭排军再次前来抓捕秀秀的时候,崔宁更是没有一点担当,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人带走,一点反抗也没有。在惊觉妻子是鬼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饶我性命”(8)!最后也是秀秀揪住崔宁,共赴黄泉。作为丈夫,在妻子危难的时候,崔宁没有做到丈夫的责任。对妻子的付出,他没有感动,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不得已,把一切责任都推到爱他至深的妻子身上。在朱熹看来,人和世上其他万物一样,也是具体世界中的一个具体事物。他赞同程颐所说的“性即是理”,并说明这个“理”强调的是个人的“理”,人性的失衡就是因为“理”的失衡,作为封建社会的思想家,朱熹强调的更多是奉行民心向“理”,但也不乏可以看到普通大众对这种“理”学的现实思考,政治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加剧了他们对自由和解放的向往,也让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等现象发出了质疑。

在后现代主义的情境下,社会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被解构,人们崇尚从消费和怀疑一切的角度反叛过去,否定权威,提倡多元和相对,强调个人价值和体验。《米恩夫人》中作为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在团体中的关系处处都体现出后现代主义对于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思考。整个小说是在“我”的视角下叙述的,在同时“我”也处在别人的视线之下。“我的船荡漾在他们的海面上。”(82)人与人之间一开始的接触都是充满戒备和敌意的,邻居“敌视我,仇恨我”(83),而“我”尽在自己的思绪中“玩弄他们,把他们当木偶,随意摆弄他们”(83),四周的邻居期待着“我”也融入他们的家长里短,当发现“我”毫无反应时,就视我如“超自然现象”(84)。小镇上的人们是孤独的,对于那个孤独的华莱斯先生来说,任何人只要愿意驻足和他聊几句就会被他视为朋友。寡居的克莱姆夫人,面对着米恩夫人活蹦乱跳的生活,无法理解,一切都归于漠然。加斯作品中的个人总是有着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不论是“我”、还是华莱斯先生,克莱姆夫人,甚至是米恩夫人,都有着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的孤独感。

小说中还有一处更深刻地表现人与人关系的, 是米恩夫人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母亲和孩子之间犹如“一出旧戏,米恩夫人就是个经验丰富的演员”(91)。她一手忙着整理院子里的杂草,一边对四个孩子咆哮呵斥,让人生畏,却就像那个用来吓唬鸟雀的稻草人,孩子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就当没听见。米恩夫人也会适时退隐到厨房窗帘之后,看着丈夫出面收拾残局,看着孩子们像“四处乱滚的球”(98)一般发自内心的欢乐。米恩夫人和大儿子之间的关系尤为明显,她无法理解进入青春期的大儿子,她给予大儿子的所有评价就是两个字——“丢人”!而儿子却报以大鬼脸来激怒自己的母亲。母子之间的拉锯战似乎就是一场游戏,“没有什么乐趣也没有什么好处的游戏”(101)。这样似乎也是人生必经的一段过程,一切都归责于年龄。加斯甚至将这一切和人类的邪恶联系起来,指出其实人世间真正的邪恶是微乎其微的。日常生活虽然不是那么美好,但也不至于有多么的邪恶。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对于那种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平等互惠的关系一直有质疑,认为那不会是人类最终达到和谐的手段。德里达曾提出主动性的友爱来替代这种平等互惠的友爱,这一点和儒家的强调个人修养有些相似。儒家的仁义之道倡导的是顺乎天地之间的“理”,但更多受制于社会历史背景的约束,是属于“家国同构”的伦理社会。后现代的主动性友爱追求摒除一切既定的文明规则,平等关爱,尊重为人,是区别人伦与政治后最大限度发挥道德作用的社会,为人类的和谐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考。

生死有命与诗意和谐

儒家学说,特别是宋代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使统治阶级加强了对人民压迫和专制的合理性,但同时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也充满了相互抵触的矛盾,政治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让他们对理想和自由产生无限的向往和追求,王权的威压使他们不断妥协动摇,貌似合理的道德“理”性使他们常怀着负疚感。现实和理想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碾玉观音》的一开头,以多首颂春的诗词展现了一个美好的自然世界,有关孟春、仲春、季春、东风、春雨、柳絮、蝴蝶、黄莺、杜鹃、燕子、春归等等的诗句恰恰是体现了朱熹崇尚的一个世间万物的“理”字,大自然的规律与轮回自有其理,虽然眼前的春来春去,柳絮、春雨、蝴蝶等都会逝去,不变的却是四季交替的自然之“理”。然而,人间生活却达不到这样的自然更替的理想状态,花样年华的秀秀和崔宁受到种种的约束,不可能享有自由的爱情。现实和理想是一个很大的反差。宋代的话本作者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跳出儒学的思想框架,对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也只有借助于鬼神,聊表对理想的憧憬罢了。

唐代对于佛教轮回的转向对宋代理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朱熹赞同佛家以具体世界为空,世间万物都是暂时的,但世界也不是空的,因为它的“理”永恒不变。可这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得人们处处受到“天道不变,生死有命”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宋代话本小说中处处可见这样的一种思想。无法在封建专制统治下获得自由的人们往往借助于神灵鬼魂的魔力,以求实现自由的理想。《碾玉观音》中的秀秀被郡王打死在后花园后,魂魄依然紧跟崔宁,和他在阳间继续做夫妻,闻听噩耗投河而死的璩公璩婆的鬼魂也前来和女儿团聚,过着和美的日子。尽管受尽了郡王的残暴迫害,化身为鬼的秀秀并没有直接找郡王报仇,而只是对郭排军进行了惩罚。她让丈夫叫住一见她就掉头跑的郭排军,当面质问他为何“坏了我两个的好事”(7),还坦然应郡王旨意随郭排军去郡王府,未等郡王见面就化身为无,恼怒的郡王痛打了郭排军五十背花棒,报了冤仇。这一情节也很符合当时宋代理学思想中对于明君王道的憧憬,化身为鬼的秀秀并没有去挑战统治阶层的权威,只是把怒火放在了同为下人的搬弄是非的郭排军身上。

对于现实和理想,后现代主义和儒学一样,也不追求确定的、终极的真理,只是求得人和物、人与自然的和谐,获得一种模糊的审美的享受以及内心的安宁与自由,达到一种诗意的境界。《米恩夫人》中的“我”十分满足于自己的自然闲散状态,这种状态下“一切都自然天成,就像人呼吸消化一样”(81)。“我”选择将生命寄托在语言的网络之上。就连罪恶也如同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平凡普通。世界充满了符号,人生之路也就像梦幻般的画中景象。“我”用了一首清教徒的诗歌,体现出了一种诗意的和谐。尽管内容上是那种清教徒般的不听话就受到惩罚的诗歌,却也显现出那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后现代主义一直都有着很多的探讨,它质疑语言是否能反映现实世界,德里达曾提出“文本之外,别无它物”,认为符号的意义就是由无数缺席的符号的对立和差异显示出来,从而否认了语言中心论,进一步贯彻了“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对于加斯这样一个语言哲学家来说,对语言的看重注定了他对语言构筑现实,通过语言找到心灵慰藉的向往。加斯作品中的主人公很多都是基于语言来寻求内心的安慰。《米恩夫人》中的“我”、米恩夫人、华莱斯先生等等都是如此。米恩夫人借着唠唠叨叨和喋喋不休地训斥构筑着自己的生活理想,华莱斯先生总是试图和来往的行人搭上几句话,以打发自己行将朽木的岁月。而“我”更是沉浸在自己的心理独白中,虽然“我”知道这一切都只是语言堆砌起来的虚幻世界而已。“我不是我自己,这不是现实世界,我已经走得太远”(117)。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我”感受周围的一切,去“看、感觉、了解、拥有”(119)邻居们的生活。加斯的语言充满了诗性,他所展现的语言世界也充满了节奏和韵律感,有着诗意的和谐,正如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那种诗意的境界。

虽然儒家和后现代主义都不赞同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不赞同科学占主导的工具理性,二者也都不注重建构体系,更关注语言和义理的效用。但儒学推崇道德理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义理都是儒学在一定优先性的基础上的道德理性。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任何事物的优先性,追求语言构筑的唯美性的艺术世界。

《碾玉观音》和《米恩夫人》只是儒学思想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在文本表现中的两个例证。通过这两部短篇小说的剖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对待和谐的大致相似性,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二者也体现出了儒学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在伦理、反理性主义等方面的差异。后现代主义对于儒学的借鉴固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儒学在后现代语境下如何寻求新的发展也是极具现实和进步意义的。

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社科规划基地项目课题“从宋代话本小说与美国当代元小说看儒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对话”(项目编号:10JDSX02YB)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 程志华,“后现代主义与儒学的对话”,《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第74-79页。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67-69页。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485页。

[4] 程颢,程颐,《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24页。

[5] 陈崇仁等选注,《中国话本小说经典》,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以下引文均出自本书,文中注出页码。

[6] William Gass, “Mrs. Mean”, In the Heart of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Boston: David R. Godine, Publisher, Inc. 1981, p. 80-119. 以下引文均出自本书,文中注出页码。

[7]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69页。

[8] 参见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htm

[9] 参见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htm

作者简介

争做和谐使者谱写和谐乐章 篇7

一.塑造自身的和谐心态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四方。有一回, 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里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师父酷爱兰花, 因此, 十分殷勤地侍弄它。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 暴雨如注, 弟子们一时疏忽, 将兰花遗忘在外。第二天, 弟子们望着眼前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 慧宗禅师返回寺院, 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 准备领受责罚。然而慧宗禅师却神态自若, 宽慰弟子们说:“当初,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这一句平淡无奇的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是否也能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得到些有益的启示呢?

在现代社会, 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作为社会中的特殊职业群体, 首当其冲的受到来自于方方面面的种种压力。一线教师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繁重任务外, 还要面临着许多挑战:学生升学率、科研论文、职称评定、评优考核、工作评聘等等。教师压力增大, 引起心理失衡, 一些教师表现出烦躁、焦虑、忧郁、易怒等。一部分教师甚至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 影响了工作和学习。如果教师心理失衡, 出现不和谐的心态, 要想培养和谐的人, 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只有将那棵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 拥有兰心蕙质, 心境才会盈满快乐。据此, 每个现代教师都应注重塑造自身的和谐心态和加强自我修养, 正确看待社会变革、教育变革, 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业务修养、心理修养。使自己在动态发展过程中, 与时俱进, 与社会发展、学生的需求俱进。当然教师的心理健康除了自身的调节, 还需学校领导的关心, 同事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教师除了塑造自身的和谐心态, 还要肩负实施和谐教育的责任。

二.实施和谐的教育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 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 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 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 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 是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营造人与环境的和谐

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点应该做、也必须做到”。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 不幸长了肿瘤, 经过化疗, 满头的黑发全部脱落了, 虽然她很希望回校上课, 但又害怕老师和同学嘲笑自己的模样。上学的那天, 她只得戴着这个季节不该戴的帽子去上学。当她犹犹豫豫地推开教室门时, 眼前的景象令她惊呆了:帽子!同学们都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她再也没有犹豫, 迎着老师的微笑和同学热情的目光走向自己的座位……她的老师和同学是多么聪明!他们设置了这样一个充满爱意的情境, 使小姑娘重新回到了平等和谐的集体中。

环境与人的心理联系密切相关, 是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工作需要良好的环境, 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构建和谐型教育, 必须要打造一流的教育环境, 让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 形成融洽和谐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 努力营造优美精致、文化氛围浓郁、人际关系融洽的校园环境。

(二) 构建人与人的和谐

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也是保持人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正如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的“当你遭到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 向知心朋友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 这种压抑、郁闷会使人得病。”

1、追求教师之间的和谐

教师之间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基础。同事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 就能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团结合作, 有效地克服教育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奋斗。

2、追求师生之间的和谐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学校教育效果的高低和成败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状况高度相关。教师应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 尊师爱生, 情感交融, 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如:在教室门锁了的情况下, 一个学生为了赶在早读之前打扫卫生, 翻窗而入。

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首先会肯定孩子高度的责任感, 然后再把翻窗的危险性告诉他, 再告诉他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 我也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处理事情会成熟很多。我们再试想一下, 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 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 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绿树是小鸟的需要, 蜜蜂是花朵的需要, 湖水是鱼儿的需要, 旗帜是心灵的需要……做一位学生需要的老师吧!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可以强化, 激励学生的自尊心, 也能融洽师生关系, 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

(三) 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的本质, 是以人为本的“软”管理。即通过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 变外在管理制度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

在一个班级的里规章制度应经过全体学生热烈讨论再出台。这样一来, 这些规章制度是来自于群众, 所以, 它符合学生的自身需要, 大家就能自觉地去维护、执行。为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 我平时, 十分重视发扬民主作风, 树立平等意识, 学生有什么想法、意见、要求都能及时找我坦率交谈。百病生于瘀, 气血不畅通则病。在实际做人思想工作时, 则采取分清是非, 实事求是,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四) 创建人与课堂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 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 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 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 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力求营造和谐氛围。愉快和谐课堂氛围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 也是凝聚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对学习知识有了兴趣, 也就可以变得积极主动, 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感到亲切自然, 厌学情绪得到良好的改善。

在教学中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们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

课堂上, 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 生动幽默的语言, 以及给予孩子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运用, 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课堂上, 老师们总会发现走神的学生, 老师提问, 他站起来不知问的是什么。这时候教师如果大发雷霆, 则会让阴影笼罩整个课堂, 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情绪, 老师不妨可以说:“是不是嫌这个问题太容易呀?先答这个题, 呆会有难题一定再请你回答。”老师亲切地重复了刚才的问题, 让该生回答, 使该生整节课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就让我们争做和谐教育的使者, 去谱写一首首动人的和谐乐章吧!

摘要: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 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 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 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 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推进教学过程的和谐, 深入开展“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充当和谐教育的使者, 为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和谐医保 篇8

1 实施人性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体现在医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服务于人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1]。在20世纪70年代, Engel首先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后, 医学目的渐由减轻或解除患者病痛转向人群健康和为人们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提供健康服务[2]。医学模式的改变, 医务人员的理念也应随之改变。我们应以患者为中心, 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 积极转变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 把患者的满意作为医院的追求, 真正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将成为现代医院追求的目标。

2 医务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 患者至上的理念, 营造尊重患者、体贴患者的氛围;

树立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理念, 以赢得患者信任。

2.1 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

以人为本, 实现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院的服务方向, 是构建医患和谐的基础。以人为本体现在尊重患者, 体贴患者, 关爱患者, 让患者在医院就医有一种家的感觉, 彻底纠正“见病不见人”的现象。经调查统计, 目前患者对医院不满意的项目大多为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方面的问题, 因此, 医院应从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理念等方面制定措施, 加以改进。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院制定了岗位服务规范、礼仪行为规范、出院患者随访制、开展微笑服务等措施, 旨在缓解医患间的服务矛盾。为改善服务环境, 我院对门诊的布局进行改造, 改善了门诊就医环境, 设置了饮水机、电话处, 候诊区安装了电视, 各层设置了挂号、收费处, 简化就医流程, 建立了绿色通道等。在医疗服务中做到热情、主动、耐心、周到, 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亲切和温暖。为了评价服务效果, 我院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 每周发放患者问卷调查表等, 征求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意见。通过实施这些服务措施, 我院的服务满意率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 只要真心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整个医疗活动, 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护理、饮食服务, 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 并且根据不同时期人们需求变化的特点, 及时做出相应的变化调整, 就能不断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2.2 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 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所在。为此应首先抓好各级医生负责制, 注重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 强调首诊负责制, 提高疑难重症的首诊确诊率, 以提高医疗质量。二是制定医保患者门诊、住院费用控制指标, 做到合理检查、合理诊治、合理用药。对门诊不按规定要求给患者开大处方的医生给予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上的处罚, 对住院患者采取科室住院医疗费用总量控制, 有效地控制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另外, 医院应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研究,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建设的科技含量, 用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2.3 加强医患沟通, 共筑医患间的理解与信任。

医患间的沟通应该是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沟通。医疗服务承载着人的生命和健康, 医护人员不仅要会治病, 更要会待人。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 必须要学会处理好医患之间的这个特殊的人际交往。沟通具有交流信息、传递情感和调节行为三个功能, 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医疗活动中, 只有通过医患交流沟通, 才能体现以人为本, 也只有做好医患交流沟通, 才可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这也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3]。如果医务人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把患者就医中担心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 得到患者的认可, 就可以建立起患者对医院、医务人员的理解与信任。此外, 医务人员还应当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变化, 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 让患者感觉受到尊重, 对患者的言行予以接纳, 用宽容、鼓励、强化、提醒等方式来进行交流, 增强医患间的融合, 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4]。

2.4 公开收费项目标准, 完善医药费查询制度。

为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 清清楚楚花钱, 我院在门诊、急诊大厅设立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查询机和各种公示牌, 对药品价格、医疗费用、监督电话等予以公示, 接受患者监督;病房实行每日清单制度, 并在住院处设置了电脑触摸查询机供住院患者查询费用, 让住院患者清楚自己的医疗消费。医院还设立了举报箱, 诚恳地接受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患者监督, 展示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取信于患者。

3 和谐医患关系是实现和谐医保的基础

在医—保—患三方运行体中, 医患关系是基础, 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带动和促进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发展。由此在见, 只要医院真正以患者为中心, 不断深化改革, 转变服务理念,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减轻患者负担, 杜绝医保违规行为的发生, 就可以实现和谐医保。

参考文献

[1]唐试进.医疗服务人性化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4) :9-11.

[2]王立国, 鲁昌贵.医学目的与服务模式.中国医学教, 1997, 15 (6) :42-43.

[3]王方松.论医患沟通的实现.江苏卫生副业管理, 2006, (1) :11-14.

和谐企业需要有和谐职工心理 篇9

一、和谐企业的构建需要职工和谐心理

1、和谐企和谐企业的构建需要职工和谐心理业的精神支柱与和谐力量便是企业职工的和谐心理。

心理是指人脑接收客观世界的刺激而对客观世界产生反应的心理现象。职工和谐心理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一是指自身个体的心理的和谐, 即认知、情绪、动机、能力、人格等内在心理因素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具有和谐心理, 便会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正确的接纳自我,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欣赏美好的事物, 乐观, 开朗, 豁达, 从容, 淡定。二是指职工集体的心理和和谐, 指职工集体之间相互团结, 彼此友爱, 有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团队精神。正确看待自身与他人存在的收入差距, 正确看待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小摩擦, 用一颗自尊自信, 宽容平和, 积极乐观, 阳光向上的心态面对自己与他人。从某一程度上说, 职工的心理和谐直接影响企业的和谐, 进而影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 要努力构建职工的和谐心理。

2、职工和谐心理是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 现在企业的发展以统筹效率, 兼顾公平为主要理念, 这样统筹兼顾各方面的经济、文化利益的困难就比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导致企业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劳动关系不和谐。受外来思想的影响, 职工的思想活动越来越独立, 多变, 具有选择性和差异性。企业体制不断创新, 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劳动者的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增强, 就业观念, 就业结构, 就业方式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放的同时, 也变得自私自利, 冷漠。这些心理上的变化, 会影响职工的心理进而影响企业稳步的发展, 因此, 企业稳步发展, 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构建企业职工的和谐心理。

3、职工和谐心理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职工心理和谐, 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 其最大的决定因素便是企业职工心理和谐与否。曾有专家做过调查, 企业职工心理和谐, 职工生产能力高, 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一个成功的企业, 其职工的心理必然是和谐的。职工心理和谐, 才会有向心力, 凝聚力, 创造力, 企业才会有经济效益, 才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进而建设和谐企业。

二、职工的和心谐理应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

1、职工发展和谐心理应该增强法制意识。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职工作为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应该自觉遵守法律, 增强法制意识。法制意识, 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与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之一。民主法治在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留个特征中是出于首要位置的, 正因如此, 和谐企业作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应该把民主法治放在首要位置, 因此, 要想构建和谐企业, 职工必须尊法守法, 增强法治意识。既要做到遵守法律法规, 也要运用法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职工要自觉学习法律法规, 增强法制意识。使职工意识到守法要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进行。

2、职工发展和谐心理应该有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

职工心理和谐需要分辨是非能力的不断增强, 分辨是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职工总是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 对一件事情的是非没有自己明晰的判断能力。这样就会收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心理上会产生悲观厌世, 嫉妒攀比, 抑郁挫败, 自私冷漠等消极心理。职工的心理和谐就会收到极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 职工在企业中被两种组织影响。一是企业的正式组织如公会, 管理科室等。二是非正式组织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 职工只有明辨是非, 才会用一颗平衡的心面对外部世界, 心理才会和谐。

3、职工发展和谐心理应该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责任不是一种负担不是一种累赘, 它带给人的是快乐和充实。因此, 职工要树立责任意识, 用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工作是一件享受的, 快了的事情, 而不是被逼无奈的痛苦的事情。职工不应在群体工作的对比下而妄自菲薄, 自卑自怜。人英爱自尊自信, 积极主动的面对工作, 这是心理和谐的重要标志。

4、职工发展和谐心理应该有辩证意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在构建中, 社会上依然存在矛盾。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热为: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职工和企业是一对基本矛盾, 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职工要有辩证意识, 有一种正和博弈心理, 就是企业与职工能够达到双赢的状态。而部分职工抱着:“我不管别的, 只管我的工资”的心态就是一种没有辩证的看待问题的心态, 终将导致不和谐的心理状态。

5、职工发展和谐心理应该增强沟通, 协商能力。

沟通协商能力显示出一个人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交往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必须发展的重要能力, 和谐社会的创建更是需要沟通的和谐, 交往的和谐, 企业职工的交往主要有职工与同事的交往, 职工与领导的交往, 职工与社会的交往。通过与外界的沟通, 协商, 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沟通的过程中, 要兼顾公司, 社会, 个人的利益。沟通协商的能力是和谐心理必备的条件。

6、职工发展和谐心理应该具有宽容平衡意识。

企业内部经济利益, 职位高低, 社会保障, 多多少少会有不平衡的状态, 职工应该用一颗淡泊的心来面对这一切。职工在人际交往中多多少少会有摩擦, 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时候不需要针锋相对, 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一切。俗话说: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职工需要增强宽容, 平衡意识, 心理才会达到和谐状态。

总之, 一切的行为都是由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引起的, 因此, 心理和谐, 行为才会和谐。职工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因素, 是企业发展的支柱, 是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

摘要:行为是由心理决定的, 和谐的心理是和谐行为产生最为关键的因素。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一个团结合作, 平衡发展的和谐企业需要职工心理的和谐。企业稳步发展, 健康运营需要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 而这种精神力量的中心内容就是企业职工的和谐心理。

关键词:和谐心理,企业发展,平衡心态,宽容意识

参考文献

[1]、《工会法》

[2]、《劳动法》

[3]、《企业工会条例》

融入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历史课堂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和谐理念

下面, 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历史教学实际, 谈一谈自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和谐理念, 构建和谐历史课堂。

一、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要善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可见, 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能把宽容、理解、尊重、信任和爱还给学生, 唤起学生对你的好感, 使学生喜欢你, 从而喜欢你的课堂, 那就为和谐的课堂构建打下了基础。

为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 面向全体学生, 创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和谐课堂, 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很好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开发他们的思维的潜能, 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

二、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和谐理念

1. 构建“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有些教师常把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 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课堂上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再加上个别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很得体, 教学方法欠妥, 教学手段粗暴, 从而造成师生关系僵硬, 甚至矛盾频发的不和谐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教师应改掉过去那种陈旧的单一的教学方法, 摒弃简单粗暴的教学态度,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让学生愿意与你接近、沟通、交流, 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针对这一情况, 我大胆地尝试师生角色的互换, 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

例如:在讲到“西安事变”这一内容时, 我就撇开自己的简单说教, 把学生进行分组,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让学生来讨论到底是“杀蒋”还是“放蒋”更能适应当时的形势, 并说出理由。这样一来, 学生体验到了讲演和互动的滋味, 满足了他们乐于展示自我的愿望,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他们还体验到了当教师的责任心, 从而将这份责任心迁移到日常的学习中来。而且因为有了小组之间的合作, 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和教学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课堂气氛融洽了, 师生关系也和谐了。

2.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将历史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和现实的生活相结合,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情感体验, 达到知行的统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优化教学手段, 努力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生活导入”的方法, 即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等, 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探究, 并通过这个过程, 不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比如在讲解高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时, 根据教材内容, 让学生先指出:当我们沐浴着社会主义新政权的灿烂阳光之时, 有哪些有害的“细菌”和“毒瘤”也在伺机向新政权反扑和传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学校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又有哪些危害?我们如何帮助学校杜绝此类现象?让学生在自省、分析、交流中扩展情境, 在体验中优化自己的行为, 如此则指导了实践, 在探究中实现了知行的统一,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 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和谐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题材是丰富的、发展的、生动的。历史教学应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社会热点、学生思想动态等实际来组织教学, 把教材的理论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

如: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给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个时事材料为题材, 结合历史史实, 分析对比在封建时代和民国时期, 在灾害来临时, 当时的政府是怎么办的,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 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让学生能正确看待挫折, 战胜困难, 自强不息, 弘扬民族精神, 体会生命的价值, 珍爱生命, 等等, 通过鲜活的事例教育让和谐教育理念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使其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上一篇:幼儿创造力美术教育下一篇:事业单位转企